微生物
微生物的定义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面目的生物。
它们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酶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毐。
因此,“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生物的大小用微米来量度,如细菌的:儿微米至几微米;病毐小于0.2um,酵母菌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原生动物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总之,它们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由于微生物极微小、极轻,易随灰尘飞扬,因此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高山、寒冷的雪地、空气、人和动植物体内外以及污水、淤泥、废物堆中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0万种左右,其中细菌、放线菌约约1500种。
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类的发现速度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地球、微生物的中水回用分布可以说是无孔不人,无远不达。
微生物只怕“火”,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生物圈、岩石、土壤圈、水圈直至大气圈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
(二)代谢强度大、代谢类塑多样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加强新陈代谢。
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迅速地降解。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其“食谱”之广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相比的。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
在废水处理中,很容易找到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三)繁殖快在生物界中,微牛物具有最高的繁殖速度。
尤其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其速度更是惊人。
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很短.快的只有20min,慢的也不过几小时(专性厌氧菌繁殖速度慢些》。
据此,人们能很快地理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微生物加以繁殖(培菌〉,使之达到所需的数量。
微生物概念
微生物概念微生物是指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一系列微小生物。
微生物既有益又有害,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下面分为四个步骤详细阐述微生物的概念。
1. 微生物的类型:微生物广泛分为三类:细菌、真菌和病毒。
其中,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命体,包括各种不同形态、生长速度和产生能力的细菌,有助于消化、生产抗生素和发酵等。
真菌是一种多细胞的生命体,包括蘑菇、霉菌和酵母菌等多种类型,有助于合成抗生素、酒精和味精等。
病毒在微生物中是最小的一类,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体内才能生存,有助于疾病的传播。
2. 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固定氮气、生产抗生素、进行发酵等等。
它们也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体之一,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种调节和能量流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微生物还能帮助人类生产可食用的酸奶、奶酪和口感美味的葡萄酒、啤酒等。
3. 微生物的危害:微生物有时也会对人类、其它动物和植物产生危害。
例如,许多疾病和感染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如流感、疟疾和结核病等。
还有一些细菌可能通过食品中毒引起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此外,微生物会感染植物并对农业造成损失,如枯萎病和霉菌病等。
4. 微生物的应用:尽管微生物也有危害,但它们的应用是多样的。
微生物在工业和医学上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许多医学领域的重要药物是由微生物制造的,如抗生素。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也有应用,如酸奶、芝士和面包等。
微生物还可以应用于环保、污水处理和清洁能源生产等领域。
综上所述,微生物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和重要生态功能的群体。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人类和其它生物产生危害。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微生物的了解和应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什么是微生物?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也叫微生物界,是指不能用肉眼看到的生物体。
它们是一类微小但却极其重要的生物体,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存活,包括水体、土壤、空气、消化道内和其他动植物体内。
微生物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界有三个主要的类型:细菌、真菌和病毒。
细菌和真菌是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命体,而病毒则不是。
以下是它们的分类:1. 细菌细菌是最简单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球菌、杆菌和弯曲菌。
细菌具有细胞壁和一些质粒,可以自我繁殖,并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2. 真菌真菌是异养生物,它们从有机物中提取养分,并使用营养素来合成新的分子。
真菌具有菌丝和孢子,包括酵母和霉菌等多个种类。
3. 病毒病毒不是真正的细胞,而是一种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混合物,只能寄生在有生命的物质上,通过感染宿主的细胞来繁殖。
二、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罗列出它们的不同作用:1. 帮助消化人类的肠道中寄生着成千上万的细菌,并且它们帮助人类消化食物。
这些细菌可以消化人类本身无法消化的食物,并且防止有害细菌在肠道滋生。
2. 氮的循环微生物在氮循环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可利用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形式,使植物能够吸收和利用这些营养物质。
3. 生物工程微生物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化学品、药物和饲料等产品,这使得生物工程方面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领域。
4. 污染减轻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废气等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也可以通过利用微生物吸附、分解、转换产物等方式得到减轻。
三、微生物的研究对微生物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科学和地球生态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
微生物可以用于研究药物、生物学、农业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同时,微生物的研究也可以揭示微观世界中的那些奥秘,发现新物种、新基因、新工具。
结论无论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的角度,微生物都是一类重要的生命体。
微生物的不断研究及应用,将会在多个领域推动人类社会一步步迈向前进。
微生物概念及其特性
绪论
1.2.2 微生物学的形成 1.2.2.1 微生物形态学期 微生物形态观察是从安东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ck 1632-1732)发明的显微镜开始的,它是世界上 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的显微镜在当时被认为 是最精巧、最优良的单式显微镜,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 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而且还把观察结 果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其中有详细的描述,并配有准确的 插图。1695年,安东列文虎克把自己积累的大量结果汇集 在《安东列文虎克所发现的自然界秘密》一书里。他的发 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 这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绪论
1.1.4.1 代谢活力强 微生物体积虽小,但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如大肠杆菌的 比表面积可达30万。因而微生物能与环境之间迅速进行物质 交换,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而且有最大的代谢速率。从单 位重量来看,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比高等生物大几千倍到几万 倍。如在适宜环境下,大肠杆菌每小时可消耗的糖类相当于 其自身重量的2000倍。以同等体积计,一个细菌在1h内所消 耗的糖即可相当于人在500年时间内所消耗的粮食。 微生物的这个特性为它们的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 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微生物有可能更好的 发挥“活的化工厂”的作用。
绪论
1.2 微生物的形成与发展
1.2.1 微生物形成前的历史 具今8000年前至公元1676年间,人类还未见到微生物的 个体,却自发地与微生物打交道。公元前3000前埃及人就食 用牛奶、黄油和奶酪;犹太人从死海中获得的盐来保存各种 食物;中国人用盐腌保藏鱼及食品。公元前3500年有葡萄酒 的酿造。约2000前年中国就有食醋的生产,约1500年开始酿 制酱和酱油。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的定义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面目的生物。
它们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酶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毐。
因此,“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生物的大小用微米来量度,如细菌的:儿微米至几微米;病毐小于0.2um,酵母菌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原生动物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总之,它们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由于微生物极微小、极轻,易随灰尘飞扬,因此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高山、寒冷的雪地、空气、人和动植物体内外以及污水、淤泥、废物堆中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0万种左右,其中细菌、放线菌约约1500种。
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类的发现速度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地球、微生物的中水回用分布可以说是无孔不人,无远不达。
微生物只怕“火”,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生物圈、岩石、土壤圈、水圈直至大气圈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
(二)代谢强度大、代谢类塑多样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加强新陈代谢。
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迅速地降解。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其“食谱”之广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相比的。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
在废水处理中,很容易找到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三)繁殖快在生物界中,微牛物具有最高的繁殖速度。
尤其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其速度更是惊人。
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很短.快的只有20min,慢的也不过几小时(专性厌氧菌繁殖速度慢些》。
什么是微生物?微
二、细菌的结构
包括: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浆 核质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胞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最外层的结构,其 化学成分相当复杂,与细菌的抵抗力、致 病性、抗原性及染色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 功能:细胞壁坚韧而有弹性,能维持细菌 固有形态;细胞壁上有许多小孔,具有相 对的通透性,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内外 的物质交换。
2、鞭毛:许多细菌都有鞭毛。鞭毛是细长并 呈螺旋状的纤维结构。鞭毛是细菌的运动 器官。 不同种类的细菌,鞭毛的数目、着生的位 置不同。鉴定鞭毛的有无是鉴别细菌的方 法之一。
3、芽胞:某些细菌长到一定阶段后,在一定 条件下,胞浆失去水分逐渐浓缩成一个圆 形或卵圆形的坚实小体,称为芽胞。
芽胞对细菌来说 有什么意义呢?
思考与讨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意义? • 在消毒时如何消灭形成芽胞的细菌?
作业布置
• 1、将上面的练习做到作业本上。 • 2、课后1---4题。
反馈练习
1、细菌大小的计量单位是__________。 2、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三类,即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3、球菌分______ ______ ______三种。 4、旋菌分______ ______ ______三种。 5、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6、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7、细菌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 8、什么是荚膜?什么是芽胞?
芽胞对细菌的意义
• 芽胞是细菌的一种休眠体。对外界不良化 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强,特别能耐高温、干 燥、渗透压及化学药品的作用。 • 例如:炭疽杆菌芽胞在室温干燥下能存活 几十年,120℃高压蒸气消毒15分钟才能杀 死。 • 一个芽胞经发芽可以形成一个菌体,但它 绝不是细菌的繁殖体。
微生物
微生物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0.1mm)。
自然发生说:认为微生物是由食品中的无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无需空气中的“胚种”。
原生质体:指在认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革兰氏阳性细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蕈菌:又称伞菌,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子囊菌类。
温和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反之则称为温和噬菌体。
营养:生物体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
生物氧化: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一系列酶在温和条件下按一定次序的催化,放能分阶段进行,释放的能量部分贮藏在能量载体中。
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存在多种酶与辅酶组成的电子传递链,可使还原当量中的氢传递到氧生成水。
纯培养: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次生代谢物: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分为杀菌和溶菌。
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物、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从贫营养向富营养发展,主要是自然、缓慢的发展过程。
但是由于某些认为因素,尤其是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到湖泊、河流、海洋,使上述水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造成富营养化。
合成培养基: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各成分的量都确切知道的培养基。
转导:以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的概念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体形微小,具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以及发生遗传变异的一大类微小生物。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现在已经知道的微生物有十万种左右;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最多,据统计,一克土壤中含有几千万到几百亿的微生物。
2、个体小、胃口大:每毫克大肠杆菌细胞的表面积比每毫克人细胞的表面积大30万被左右;积极活动的大肠杆菌,每小时能消耗它体重2000倍的乳糖;3、繁殖速、转化快:细菌一般每20~30分钟既可分裂一次;生产味精的谷氨酸短杆菌,在52小时内细胞数目增加了32亿倍;乳酸菌每小时可产生为其体重1000~10000倍的乳酸;一种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比食用公牛强10000倍;4、适应强、变异易:一九四三年分离到的青霉素产生菌,在每毫升发酵液中只能分泌20单位左右的青霉素,通过60多年来的不断育种,加上其他条件的改进,目前每毫升已经超过10万单位。
(三)微生物的分类:1、按微生物的作用分:有用的(污水外理)、无害的(肠道菌丛)、有害的(引起腐烂)、危险的(致病菌)。
2、按革兰氏染色反应分:3、按温度分:嗜冷菌、嗜温菌(金葡球菌)、嗜热菌(芽孢杆菌)4、按PH分:嗜酸菌(乳酸杆菌)、嗜中性菌(芽孢杆菌)、嗜硷菌(弧菌)5、按食物来源分:自养型和异养型6、按对氧气的需求分类:需氧菌和厌氧菌7、按形态人结构分:主要分细菌、真菌、病毒。
人们研究得最多、也较深入的主要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古菌、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现择要介绍: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病毒及其产物各类微生物简介(一)细菌: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微生物与植物、动物
改善土壤质量
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 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根 系发育。
植物对微生物的依赖与共生
固氮作用
某些微生物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 氮肥,为植物提供营养。
植物养分循环
微生物参与植物残体的分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养 分,促进植物养分循环。
共生关系
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共同生存和繁衍。
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结构、遗传 等特点,可以将它们分为细菌、 病毒、真菌等多个门类。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形态
微生物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球 形、杆形、螺旋形等。
结构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结构上也有所不 同,有的微生物只有一个细胞,有的 则由多个细胞组成。
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
繁殖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有分裂繁殖、孢子 繁殖等,繁殖速度极快,可以在适宜 的条件下迅速增长。
提供营养
02
03
参与排泄
一些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氨 基酸等营养物质,为动物提供必 要的营养。
一些微生物可以帮助动物分解有 毒物质,参与排泄过程,保持动 物身体健康。
动物与微生物互作机制
信号传递
动物和微生物之间可以通过信号传递进行交流, 调节彼此的生理功能。
免疫调节
动物和微生物之间可以互相调节免疫反应,维 持彼此的免疫平衡。
利用微生物产生生物燃料,如生物 乙醇、生物柴油等。
03
02
生物勘探
利用微生物探测矿产资源,提高资 源开采效率。
食品工业
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添加剂、调味 品、酸奶、酒类等产品。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拮抗作 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轻植物病害的发生。
什么是微生物
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类群:①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旧称蓝藻或蓝绿藻)②真核类: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③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2. 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
体积小、表面积大是微生物其它四个共性的基础:提供巨大的吸收面,排泄面和交换面。
3. 细菌的特殊构造有哪些?对细菌本身各有何作用?答:细菌的特殊结构主要有:(1)荚膜:具有抗吞噬及抗消化作用,与致病力有关;(2)鞭毛:为细菌的运动器官,有抗原性;(3)菌毛:有黏附于多种细胞受体的作用,与致病力有关,有抗原性;(4)性菌毛:雄性菌株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5)芽胞: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可保护细菌耐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4.试用简图表示G+和G-细菌肽聚糖单体构造的差别,并作简要说明。
①G+菌四肽尾分子上的第3个氨基酸是L—Lys,而G-菌则是m—DAP;②G+菌四肽尾的第4氨基酸上有一肽桥(常为甘氨酸五肽),而G-菌则无。
5.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从而使皮层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导致皮层的充分膨胀,而作为芽孢的生命部分—芽孢核心的细胞质却发生高度失水,并由此变得高度耐热了。
6.真菌的营养菌丝体可以分化成哪些特殊的形态结构?它们的功能是什么?答:1.匍匐枝和假根:匍匐菌丝是使菌丝向四周蔓延,并在其上可产生孢囊梗,假根能使菌丝固着在基物上,并能吸收营养2.吸器:寄生真菌侵入寄主细胞内吸收营养;3.菌环和菌网:某些捕虫类真菌用来捕捉线虫、轮虫等,以获养料;4.附着枝和附着胞:一些真菌用来将菌丝附着在寄主体表上;5.菌核和菌索:抗逆不良环境条件7、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请说明每个阶段的内容。
八大微生物
八大微生物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比较八大微生物病毒:(非细胞型微生物)形态:球形、卵圆形、砖形、杆状、蝌蚪形.大小:个体非常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结构:主要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依壳、一些有囊膜和刺突)增殖方式:复制(吸附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成熟于释放)培养特性:1、动物接种 2、禽胚培养 3、组织培养特性:1、干扰现象 2、干扰素(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细菌:形态:1、球菌:双球菌、锻球菌、四联球菌、八迭球菌2、杆菌3、螺形菌:弧形、螺菌结构: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普通菌毛、性菌毛)、芽孢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大小:体积小,常用光学显微观察培养特性: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半固体培养细菌生理:1、化学结构: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糖。
2、物理形状:半透性、渗透性3、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4、繁殖条件:营养物质、温度、Ph、稳定渗透压、气体5、营养类型:自养、异养6、生长: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形态:1、酵母菌:球形、卵形、椭圆形、腊肠形、圆筒形2、霉菌:菌丝、孢子大小:小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其其他内含物增殖方式:无性和有性特性:1、分布广泛 2、不含叶绿素 3、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一般具有发达分枝的菌丝体 4、有边缘清楚的核膜包围着细胞核培养:分离培养、固体培养、液体培养放线菌:形态;分支丝状生活类型:腐生、寄生结构:单细胞、细胞壁含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增殖方式:分生孢子、孢囊孢子和横隔孢子特性:质地致密、干燥、多皱、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表面有放射状沟状支原体:大小:可通过滤菌器形态:球形、扁圆形、玫瑰花形、丝状及至分枝状结构:质膜含固醇或脂聚糖、细胞质、有核糖体增殖方式:二分裂为主、也可以出牙增殖特性:1、无细胞壁、呈高度多态性2、可通过滤菌器3、胆固醇比较高4、特殊的顶端结构与致病有关5、在无生命培养基生长的最小的微生物6、培养虚加入10%——20%的血清7、菌落呈荷包样立克次氏体:形态:球杆状、杆状或丝状大小:一般不能通过细菌滤器、可通过瓷滤器结构:细胞壁其含肽聚糖和脂多糖,胞质内有核糖体增殖方式:只能在活的细胞的宿主内生长,以二分裂方式培养特性: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细胞培养特点:1、细胞小,有细胞形态 2、有细胞壁、无鞭毛,呈革兰阴性反应(除羔虫病立克氏体外),效果不明显3、除少数外,均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寄生,一般是节肢动物4、对热、光照、干燥及化学剂抵抗力差5、同时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没有核仁6、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如金霉素),但磺胺类不敏感反而促进立克次氏体生长衣原体;形态:G——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具有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繁殖方式;有自己独特发育周期,二分裂繁殖,形成包涵体(发育周期:原体——吸附——胞吞——在吞噬体内形成始体——二分裂殖——形成包涵体——在胞涵体内成熟为原体——释放)培养特性:鸡胚、小鼠、细胞培养特点:1、抵抗里较弱,抗生素敏感(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2、有DNA和RNA两种核酸3、自身无能量来源,严格细胞内寄生4、对消毒剂敏感5、耐低温螺旋体:形态:螺旋体状或波浪状圆柱形大小:极为悬殊结构:原生质粒、轴丝和外鞘增殖方式:有细胞壁、原始核(以二分裂方式)特性:1、轴丝的超微结构、化学组成以及着生方式均与鞭毛相似 2、螺旋体正是靠轴丝的旋转或收缩运动。
微生物的概念
绪言一、微生物的概念(一)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类繁殖快、分布广、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清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种类根据形态结构及组成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病毒八大类。
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属此类最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无细胞结构,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此类仅有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属此类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三)微生物的特点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泛(四)微生物的分布及其与人和动物的关系1. 微生物的分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无论是高山平原、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外,乃至一般生物无法生存的臭氧层、海洋底和岩芯中,都有微生物存在。
2.微生物与人和动物的关系:有益: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是有益的,甚至是必需的。
有害:一小部分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
病原微生物的概念:能引起人和动植物发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一)形态学时期荷兰人吕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1683年用自制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并记录了微小生物。
使微生物学进入了形态学时期。
这个时期延续相当长久,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将近200年,但研究仅限于形态学方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自然发生论”在当时占统治地位。
自然发生论的核心是“生物可以无中生有,破布中可以生出老鼠来”。
1861年,法国学者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用一个简单的曲颈瓶试验证明了自然发生论的荒谬。
微生物
微生物: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六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病毒界。
双名法(林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微生物特点:1、个体微小,分布广泛。
2、种类繁多,代谢旺盛。
3、繁殖快速,易于培养。
4、容易变异,利于应用。
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裂殖繁殖,个体微小,多数在1um左右,通常用放大1000倍以上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及内含物。
细胞壁:是包在原生质体外面,厚约10-80nm的略有弹性和韧性的网状结构,其质量约占总细胞干重的10%-25%左右。
(G+细菌)是由厚约20-80nm的肽聚糖层构成,并含少量蛋白质和脂类。
(G-)约10nm,分外壁层和肽聚糖层,外壁层主要含有脂蛋白和脂多糖等脂类物质。
原生质体:是指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脆弱细胞。
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外侧紧贴于细胞壁而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细胞质:又称细胞浆,是细胞膜内除细胞核之外所有物质的统称,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一种透明粘稠的胶状物。
内含物:核糖体、间体、内含颗粒。
细菌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细菌的核位于细胞质内,为一絮状的核区。
它没有核膜、核仁,没有固定形态,结构也很简单。
质粒:是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存在于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所构成的遗传因子。
按功能分类:抗药性质粒(R 因子)、致育因子(F因子)、降解质粒以及对某些重金属离子(如Hg2+/Co2+/Ag+/Cd2+)具有抗性的质粒。
荚膜: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着于细胞壁外的粘液性物质。
(产荚膜细菌——光滑型菌落\S型:表面湿润、有光泽、粘液状。
微生物ppt课件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各类生物药物,探讨其生 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环保治理技术
废水生物处理
01
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实现废水达
标排放。
废气生物净化
02
运用微生物处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生物修复技术
03
介绍微生物在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及原理。
消费者
某些微生物作为消费者,以其他生 物或有机物为食,参与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
对环境因素影响及适应机制
01
02
03
04
温度
不同微生物对温度有不同 的适应范围,如嗜热菌、 嗜冷菌等能在极端温度下 生存繁殖。
水分
微生物对水分的需求各异 ,如耐旱菌能在干旱环境 中生存,而水生微生物则 适应于湿润环境。
07
实验方法与技能培养
显微镜使用及观察方法
01
显微镜类型
了解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类 型及其原理。
观察技巧
掌握调焦、调节光亮度、识别微生 物形态等基本观察技巧。
03
02
样品制备
学习如何制备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样 品,如涂片、悬液等。
图像记录与分析
学习拍摄、保存和分析显微镜下的 微生物图像。
04
无菌操作技术及培养基制备
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空气以及生物体 内外,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微生物 。
古菌
形态结构
与细菌相似,但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和代谢特征,如细胞壁不含 肽聚糖,细胞膜中含有独特的脂质成分等。
生活环境
主要生活在极端环境中,如高温、高压、高盐、缺氧等条件下,因 此又称为极端微生物。
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简介微生物是一类极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生物等。
它们无法用肉眼观察,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
微生物具有极高的多样性,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在生理、形态和生态习性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有些细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具有益处,如参与食物发酵和植物生长,有些则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病原体。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进行复制,它们可以引起各种疾病,如感冒、流感和艾滋病。
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包括蘑菇、霉菌和酵母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角色,如分解有机物质和形成土壤。
原生生物是一类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水体和土壤中,有些原生生物可以光合作用,还有些是掠食者或寄生者。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参与了地球上物质循环的各个环节,如有些微生物参与了氮循环、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循环等。
此外,微生物还对生物体的健康和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微生物可以帮助人类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等。
然而,部分微生物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病原体,可以引起各种传染病。
因此,研究微生物的分类、生理特性和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工业上,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发酵、制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如利用细菌进行食物发酵、利用酵母生产酒精和利用细菌合成药物等。
总之,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生态、疾病和工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改善生活质量。
什么是微生物?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指裸露的、无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细胞核的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体型最为微小、数量最为庞大的一类生物。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中,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和参与者,也对人类生存和健康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微生物的种类及形态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蓝藻等。
它们的形态也各具特色,如细菌为单细胞球菌、杆菌或弧菌;真菌则带有色素,有分枝的菌丝体;而病毒则是最简单的生物体,只有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外壳。
二、微生物生存环境微生物生存环境非常广泛,可以在分别分布于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如空气、水、土壤、口腔、肠道等等。
一些微生物还可以在极端环境(如高温、高压、酸碱环境)下生存,如古菌和嗜极菌。
三、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参与多种物质的转化和循环,如土壤中的氮循环、二氧化碳的固定、水中的有机物降解等等。
同时,微生物还能够分解环境污染物,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对许多工业和生物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发酵、生物染料、生物农药等等。
四、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尽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其与人类的关系却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一些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是人类常见的病原体。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参与人类的食品加工、饮食、与身体健康等诸多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一直关注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管理微生物在生态系统和人体中的作用。
五、微生物的应用价值微生物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比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酒精、柠檬酸、酱油等食品原料;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净化水体;再如,利用微生物合成各种生物染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充分理解和利用微生物,对于抗病和养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微生物是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群体,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应用非常广泛。
我们需要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微生物,探索它们的应用价值,同时,努力消除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
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简介微生物是一类生物,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只能用显微镜来观察。
微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和古菌等,它们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和周围环境中。
微生物的研究对于生物科学、医学、环境保护以及工业制品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一类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没有细胞壁和固定形态,而且能够运动。
原生生物通常以摄食方式获取营养物质,也可以通过吞噬小型生物来获取营养制品。
常见的原生生物有草履虫、三毛虫、鞭毛虫等。
细菌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体型很小,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
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它们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能源和营养物质。
不少细菌可以发酵糖分,产生酸、酒精等,还有一些细菌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酱料等食品工业。
但有些细菌会引起人体或动物的疾病,比如金葡菌、痢疾杆菌等。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只有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可以通过宿主细胞才得以生长、繁殖。
病毒具有强大的感染性和适应性,往往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因此很难研究和预防。
有些病毒会引起人体或动物的疾病,比如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
还有一些病毒被广泛用于基因技术和科学研究中。
真菌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一般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真菌可以分解或吞食各种有机物,包括植物、动物的死亡体、木材等。
真菌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它们可以生长在各种环境下,如在土壤、水、空气和其它生物体内。
但有些真菌会引起疾病,如毒蘑菇、霉菌类食物中毒等。
古菌古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非常简单的结构和功能,通常存在于高温、酸、盐等极端环境下。
古菌对根据泛酸、甲烷等物质进行能量代谢,同时能耐受低氧、辐射、酸碱等极端环境,因此对于生命起源和极端环境适应性的研究非常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在生态、医学、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需要加强对微生物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们的优点,减少它们的危害。
微生物儿童科普
指导老师
XXX
XXX
-
1 微生物是什么? 2 微生物有多大? 3 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4 微生物在哪里生活? 5 微生物能做什么? 6 我们如何研究微生物? 7 微生物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8 微生物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9 我们如何利用微生物?
1
微生物是什么?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11unt
微生物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微生物对人类有很大的影 响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 生产药物、食品、饮料和 其他产品
12
+
34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帮 助我们消化食物,而另一
些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但是,如果微生物数量过 多或分布不均,可能会对 人类造成负面影响,例如 导致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
11
我们如何利用微生物?
进植物的生长
但是,如果微生物数量 过多或分布不均,可能 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导致水体和土壤污
染
9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99u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1111unt
我们如何利用微生物?
1
2
3
4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 式利用微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病原微生物:引起人和动物发生病害的微生物。
3、培养基:把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合理的配合在一起制成营养物质。
4、菌落:细菌接种在固定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菌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5、干扰素:是机体活细胞受病毒感染或干扰素诱生剂的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糖蛋白。
6、正常菌群:在正常动物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经常有一些微生物存在,他们对宿主不但无害而且有益和必须的。
7、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
8、灭菌:杀死所有微生物。
9、致病性:是指一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动物机体发病的能力,是病原微生物的共性和本质。
10、毒力: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程度
11、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突破机体防御技能,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的过程。
12、免疫:机体对自身与非自身物质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质,从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学反应。
13、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4、抗体: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15、体液免疫: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6、免疫应答: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免疫反应和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17、补体: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18、变态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做出的过于强态或不适当,并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的免疫应答。
19、免疫系统:动物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进化和完善起来的,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二、简答
1、常用生物制品类型及用途?
①弱毒苗,包括湿苗和冻干苗。
②灭活疫苗,可以制成联苗和多价苗。
③代谢产物疫苗,可以产生类毒素。
2、注射疫苗应注意的事项:
①疫苗的质量②疫苗的保存与运输③疫苗的稀释与及时使用。
④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⑤疫苗的型别与疫病型病别的一致性⑥药物干扰⑦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3、诊断液的应用?
①可以用于传染病的诊断,血清学实验和传染性变态反应②妊娠诊断。
4、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①营养物质②温度③PH值④渗透压⑤气体
5、细菌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
迟缓期、对线区、稳定期、衰老期。
6、干扰素的作用?
①抗病毒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③抗肿瘤作用
7、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其意义?
⑴在正常动物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经常有一些微生物存在,他们对宿主不但无害而且有益和必须的⑵意义①营养作用②免疫作用③生物拮抗作用
8、温度对微生物有何影响及其用途?
①温度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良好,用于培养微生物②温度过高,微生物蛋白变性,代谢障碍死亡,用于消菌灭毒。
③温度过低,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用于保存材料。
9、三种高温灭菌的方法,写出灭菌条件和效用?
①热空气灭菌法:160℃下2小时,达到完全灭菌②煮沸灭菌法:煮沸100℃,10~20分钟可以杀死细胞的繁殖体,1~2小时杀死细胞的芽孢。
在水中加入1%碳酸钠或2~5%石灰酸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节省时间,煮沸15分钟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③巴氏消毒法,低温维持法:63~65℃、30分钟;高温瞬时法:71~72℃、15秒;超高温法:132℃,1~2秒冷却10℃以下;都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
10、解释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的现象及其应用?
①许多病毒表面有血凝素,能与鸡、豚鼠、人等的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称为病毒的血凝现象。
②当病毒与相应的抗病毒抗体结合后,能使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受到抑制,称为血凝抑制现象。
③生产中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主要用于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以及鸡新城疫、禽流感、EDS-76等病的免疫检测。
11、什么是传染性变态反应?在临床上有何应用价值?
①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胞内寄生菌,在传染过程中引起以细胞免疫为主的IV型变态反应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②临床上对于这些细胞内寄生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利用传染变态反应来诊断。
12、影响化学消毒剂的因素有哪些?
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②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③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
13、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化学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或将其杀死。
14、传染发生的必要条件?
①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毒力、足够数量、及合适的侵入门户。
②易感动物:动物的种类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感受力不同,动物的易感性还受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
③外部环境因素。
15、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意义?
⑴规律:①初次应答,抗体产生的诱导期较长、产生抗体的量少、在体内维持的时间较短、Ig产生最早。
②再次应答,诱导期较短、含量大幅度增多、维持时间较长、IgM最先产生。
③回忆应答,诱导期更短,维持时间更长。
⑵意义:再次应答和回忆应答提示我们在预防接种时间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再次免疫可强化免疫的功效。
16、体液免疫的效应?
①中和作用②免疫溶解作用③免疫调理④局部粘膜免疫作用⑤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⑥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⑦免疫损伤作用
17、影响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⑴抗原方面:①抗原的种类决定免疫应答的类型。
②抗原的物理性状、化学结构和毒力不同引起免疫应答的强度不同、产生速度和维持时间也不同。
③抗原的用量、免疫次数和间隔时间对免疫应答的强度和维持时间有很大影响④适当的免疫途径会引起良好的免疫反应。
⑤免疫佐剂的使用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
⑵动物机体方面:①年龄因素②营养因素③遗传因素④疾病特殊生理时期
18、血清学实验的类型?
①凝集实验:直接凝集实验和间接凝集实验②沉淀实验:环状凝集实验、琼脂凝胶扩散实验和免疫电泳④补体结合实验
19、补体结合实验的原理?
20、简述革兰氏染色的过程?
①在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1-3分钟,水洗。
②加革兰氏碘液媒染,作用1-2分钟,水洗③加95%酒精脱色30秒至1分钟,水洗。
④加稀释石灰酸复红或沙皇水溶液复染30s左右,水洗,吸干后镜检。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1、病毒培养的方法?
①动物接种②禽胚培养(鸡胚)
22、病毒的其他特性?
①干扰现象和干扰素②病毒的血凝现象③病毒的包涵体④病毒的虑过特性⑤噬菌体⑥病毒的抵抗力
23、常见微生物的变异现象有哪些?有何实际应用?
㈠变异现象:①形态变异②结构和抗原性变异(荚膜、鞭毛、芽孢)③菌落特征变异④毒力变异⑤耐药性变异㈡应用:①传染诊断方面:在微生物学检查过程中,要作出准确的诊断,还要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②传染病预防方面:利用人工变异方法,获得抗原性良好、毒力减弱的菌株或毒株,制造预防传染病的疫苗。
③传染病治疗方面: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与增加,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菌病时,不能滥用药物,必要时先做药物敏感性试验。
三、选择判断
1、支原体特点(无细胞壁,独立生活)
2、灭活苗要保存在2-15℃的阴暗环境,非冻干的活菌苗(湿苗)保存4-8℃的冰箱,冻干的弱毒苗—15℃以下保存
3、灭活疫苗是油苗,弱毒苗不需要使用佐剂
4、病毒、有些(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也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5、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腔上囊)是淋巴细胞形成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骨髓、哈德尔氏腺、淋巴组织)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选择)
6、K细胞依赖抗体,NK细胞ABCC作用
7、抗原的特异性由抗原决定簇决定。
8、IgM最早产生;IgG是主力;IgE异性变态反应
9、与抗原结合的是可变区,与补体结合的是恒定区
10、内毒素是疫毒使用,抗毒素是治疗使用。
11、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①主动免疫:本身主动产生的;天然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疫苗)②被动免疫:被动接受其他动物的抗体;天然被动免疫(新生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人工被动免疫(给动物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12、I型变态反应主要是针对过敏的一些局部过敏反应。
II型变态反应主要是对外来药物和血液的反应(输血、新生动物溶血、药物和传染性病原体)III型变态反应易在肾小球、关节、皮肤等外形成沉淀,引起炎症、水肿、出血、局部坏死等一系列反应(关节炎等)IV 型变态反应易引起突出的局部炎症。
13、高压蒸汽法的条件(0.105气压,121.3℃,15-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