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女性》看中国现代“新女性观”的演变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20世纪50年代初,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____的《-架弹花机》等短篇小说,大多通过农村家庭和婚姻的矛盾,反映农民新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
2.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____派”或“山西派”。
3.汪曾祺被看作是最后一位“京派”作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南联大时期就曾师从4.芭蕾舞《红色l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 L与琼花的爱情描写。
5.“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诗派”。
6.“朦胧诗派”的得名,最初来自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7.《》是一篇极美的小说,讲的是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
8._ ___早期创作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曾被看作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9.王朔的小说大多随意而放纵,但也有严肃之作,他自己认为,他写得“最深沉”的一篇作品是《一____》。
10.____的作品里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成功地将消费和娱乐统一在他的写作行为中,因而被称为“中国当代商业写作第一人”。
11.____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这个“连环报”式的仇杀故事出自小说《现实一种》。
浅析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权主义阶段_现当代文学论文【精品论文】
浅析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权主义阶段_现当代文学论文浅析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权主义阶段,摘要: 由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历程,使中国现代现代女性文学女权主义发展阶段的顺序较于西方女性文学女权主义发展阶段的顺序有所不同,中国现代现代女性文学女权主义发展阶段分为女权主义阶段、女人气阶段和女性阶段。
关键词: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权主义女权主义阶段0引言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将西方女性文学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早期的女人气阶段,中期的女权主义阶段,现代的自觉女性阶段。
三个阶段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女性文学从以男性为尊的社会价值转向对父权社会价值观的抗议,再到自觉女性文学阶段的历史演变过程,也是女性文学逐渐摆脱父权社会价值观,探索女性自身存在意义的价值追求。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作中国历史社会活动的意识反应,与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历程是完全契合的,同时也呈现出其自身的独特发展阶段。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权主义分为女权主义阶段、女人气阶段和女性阶段。
【1】1女权主义阶段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权主义阶段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经历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将大量西方女权思想引入,使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作品体现女权主义特点,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对父权社会的抗议,呼吁女性追求自身的解放和自由。
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品主要以问题小说为主,但是受到历史的局限,这一时期的问题小说揭示的矛盾不尖锐,思想倾向不鲜明,往往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没有没有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这一期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冰心、凌叔华、庐隐、陈衡哲。
以冰心《两个家庭》为例,两个家庭一个是代表新思想的大学毕业生女主人,在新思想的熏染下,女主人思想进步、活泼明智,营造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另一个是代表旧社会旧思想的管家小姐,管家小姐只知生活应酬,而完全忽视家庭管理和子女教育,使丈夫无心恋家,出入风月场所,死于肺病。
两个家庭,两种新旧思想的对比,反应了旧社会恶浊的社会风气。
白薇作为这一时期的喜剧作家,主要代表作有《打出幽灵塔》、《北宁路某站》、《屠刀下》、《中华儿女》等戏剧作品。
由百年中国女性文学看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变迁
君、 凌叔华、 苏雪林等。她们以性别群体的方式 出现 , 显示 了女 性写作的实力 ,也改写了视女性写作为异端的中国文学史 , 催 生了现代意义上 的中国女性文学。 她们用她们的笔表现了妇女
在男 性 中心 社会 中的 自强 精神 , 定人 的价 值 , 视 人 的 尊严 , 肯 重
向 ,为 2 世 纪 中 国女 性 文学 的崛 起奠 定 了基 础 。 随之 而 来 的 0
社 会 生活 的 探询 与考 问 在 这 里我 们 探讨 一 下 2 纪百 年 中 0世 国女 性 文 学 是如 何 反 映所 处 的 时代 , 现 自己 的人 生 , 达 自 表 表
己 的思 想 , 取 平 等做 人 的 权 利 和追 求 个 性解 放 , 论 对 了解 争 不
批 驳 重 男 轻女 的社 会 现 象 , 求 男女 平 权 , “ 的 自觉 ” 注 要 把 人 灌
少 数 女 作 者 的作 品 , 其 创 作 从根 本 上 来 说 , 是 以男 权 话 语 但 只 为 中 心 的正统 文 学 的点缀 , 因为 基 于漫 长 的农 业 社 会形 态 和 宗 法 制 文 化 背景 , 国古 代 女 性 长期 困守 家 庭 和儒 教 , 受 三 从 中 深
母 系 社 会 之后 的历史 , 庸 赘 言是 男 性 的 历史 , 毋 妇女 的社 会 地
位随着她们在经济生活中所起作用的减弱而跌落。 几千年 的中 国封建社会 , 女性是作为一个 “ 受强制的、 被统治 的性别 ” 长期
被 忽 略 的 , 无 处 言说 , 无人 倾 听 , 她们 也 她们 的声 音 被男 权 世界 所 吞没 , 她们 是 中 国封建 文化 场 中 的缺 席者 。中 国封 建历 史 进
山东省烟台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各题“五四”以后,富于主体意识的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坛勃然兴起。
民国女性诗人长期被遮蔽,较之于同时期出生的冰心、庐隐、凌叔华等在文学史中成为经典的“五四”女作家而言,她们无疑是失语的一群,只有清末民初的吕碧城、秋瑾等女杰诗人得到不少关注。
民初闺秀幼承庭训,按传统闺阁才女模式成长起来,但她们受新时代风气影响,形成了故常与新变同在、封闭和开放兼有的新闺秀派。
政权更替与战争使得她们脱离闺阁化的生存场景,将笔触伸向民族国家的命运,开拓与发掘爱国题材,在诗词中显示出截然不同于前代闺秀的心态与心境。
作为新闺秀诗人代表的丁宁是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典型,郭沫若评价她“清冷彻骨,悱恻动人”,施蛰存认为其文采“足以当帜摩垒”“过于诸大家”,但相比于同时代的女性新文学家,她和其他新闺秀派诗人一样对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信服与眷恋,所以她们在抗争的道路上频频回首,步履蹒跚。
她们身上处处体现着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的矛盾拉锯,成就了别具情感张力的诗词风貌。
名媛有才情和学识,出入于众多社交场合,穿梭于各种公共空间,比普通闺秀具有更高的知名度。
她们出身非富即贵,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受世家之风熏陶,甚至有机会出国留学深造。
传统女性观、摘要:中国社会的女性观从古至今有了彻底的变化
传统女性观、摘要:中国社会的女性观从古至今有了彻底的变化摘要:中国社会的女性观从古至今有了彻底的变化,在大学生身上又有更新更先进的体现。
关键词:根源、传统、传统女性观、当代大学生的女性观一、中国古代的女性观儒家男尊女卑的女性观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观中占主导地位。
核心儒家文化中的“亲信别序义”中的“别”字,就道出了女性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朱熹的女性观也是其理学的一个有机的组合部分。
朱熹对理学女性观的推行与传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利用国家刑法——快速强硬的手段,从制度上强制性地保证女性观的实行;二是利用家庭文化教育——稳固持久的手段,从思想上开启性地进行女性观的灌输;三是利用宗潜移默化的手段,从形式上渗透性地进行女性观的落实。
族民俗——宋明以后中国女子行为规范的指南被称为“三从四德”,其中,“三从”是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三从四德”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却是与一位著名才女有关,此女子就是文名赫赫的班昭。
班昭,东汉扶风人,字惠班,又名姬。
她是大文学家班彪的女儿,她的两个哥哥都在中国历史占据一席之地,一个写《汉书》的班固,一个是立功西域的班超。
由于父兄的熏陶,班昭的文学才能也是很惊人的,班固并没有编完《汉书》,由于受窦宪一案的牵涉,死于狱中,于是,汉和帝下诏令班昭补就八表和《天文志》,皇帝还让皇后和贵人拜班昭为师,立号为“大家”(这大概是大家的由来)和帝死后,邓太后临朝称制,班昭更是与闻政事,参预决策,曾在邓骘以丁母忧辞去大将军一职时对邓太后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她的儿子因为她的关系得封为关内候,做了齐地的国相,她有一个重要的阁中弟子,便是汉代的儒学大师马融。
作为当时社会的弱势群体,班昭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却长袖善舞,活得风光体面,很难想象,她竟是“三从四德”主义的首倡者。
中国女性角色地位的转换及意义
中国女性角色地位的转换及意义2009-11-17 23:20:56| 分类:默认分类阅读51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建构着、维系着。
透视中国的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角色在社会地位、权力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发现,女性角色转变中,也包含着诸多的辛酸和无奈。
审视这一过程,我们不想从中仅仅发掘出一些女性的血泪与屈辱;相反,而是从对这一曲折过程的回顾中,引发更多人们去关注历史,同时也关注女性,更重要的是关注今天。
一、中国女性角色地位转变的表现数千年来,中国女性尝尽辛酸、受尽压迫,背负着封建道德的枷锁。
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女性得到了彻底解放,成为与男性一样,平等地获得权利,对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中国女性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角色地位的转变,对社会文明和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一)中国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在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中国女性曾长期处于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在经济上不独立。
1949年以后,女性才真正大规模地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经过无数次的抗争,中国女性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1.女性是父权社会的经济附庸在父权社会中,女性丧失了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只能依附于男子,“男主外,女主内”,“男治国,女持家”的角色定位,沿袭数千年,在中国社会中形成了极为顽固的社会观念,死死地束缚着一代又一代的妇女,性别角色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
“在经过几千年的变迁形成的观念中,男性与女性不仅是生理上的差异,更是心理上,社会上和政治上的不同” [1]操持家务,为家庭需要而进行生产劳动,似乎女性的美德与个人价值仅存在于家庭事务之中,女性以夫唱妇随,相夫教子主持家务作为自己与身俱来的天职。
她们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但是并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男人是家庭经济的提供者,拥有决定权和支配权,而女人则因经济上不能独立而丧失了独立人格,成为男性的附属物。
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
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与社会性别角色的互动关系。
通过深入分析一系列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将揭示女性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被塑造,以及这些塑造方式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性别观念和价值取向。
本文还将探讨这些文学形象如何影响并参与了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与解构,从而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社会的性别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
我们将首先回顾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女性文学形象的演变。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这些文学形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当时的性别观念、家庭结构、教育水平等。
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将揭示文学如何参与塑造和强化社会性别角色,并探讨这种塑造过程如何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关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们将分析女性如何在文学中呈现为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包括母亲、情人、职业女性等,并探讨这些角色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和限制。
我们还将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分析这些元素如何挑战传统的性别观念和角色定位。
我们将总结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建构的特点和意义。
我们将指出,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性别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参与了这些观念和价值的塑造和变革。
因此,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现代社会的性别问题,并为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中国现代文学自其诞生之初,就承载着对旧有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的批判与反思。
在这一过程中,女性形象作为文学表现的重要方面,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从刻板到多元,从被动到主动的显著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文学自身的发展,也折射出了社会性别观念的演变。
早期现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往往被描绘为弱势、被动的存在,她们或是家庭伦理的牺牲品,或是社会压迫的受害者。
这种形象塑造既受到了传统男权社会观念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文学创作者对女性角色的刻板认知。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专题测验三一、判断题题目11、袁世凯为独揽大权,颁布《组织约法会议组织令》,成立御用的工具“约法会议”,并炮制出一个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氏约法”。
选择一项:对题目22、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
选择一项:对题目33、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参战。
选择一项:错题目4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吹响了白话文向文言文发难的号角,胡适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选择一项:对题目55、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选择一项:对题目66、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新青年》的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杂志走入了北京大学校园。
《新青年》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选择一项:错题目77、1919年1月,巴黎和会同意将德国战前在山东强占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并将有关条款列入《巴黎和约》。
选择一项:错题目88、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选择一项:对题目99、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选择一项:错题目1010、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选择一项:对二、单选题题目111、为寻求帝国主义对帝制的支持,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在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
选择一项:A. 二十一条题目122、第一次国共开始合作的时间是()。
选择一项:C. 1926题目13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中国女性道德观的演变
中国女性道德观的演变[摘要]中国女性道德观源远流长,它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漫长的历史演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图卷。
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是建立在“男尊女卑”根底之上;近现代中国女性在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踏上了反对封建礼教的解放道路,由“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兴办女学,从女主内到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社会做奉献。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女性道德观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其主旋律仍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倡导的“四自”精神。
[关键词]女性;道德观;多元化;“四自”精神;演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女性道德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以及女性自身的道德观,在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是不尽相同的,有其开展脉络。
作为地球上能在体内产生卵细胞,孕育新生命的人类两性之一的女性因其文化的特殊背景构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那么和标准。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段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导向和约束作用。
对道德的认识或看法即形成人们的道德观。
占人类半数女性的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因此对中国女性道德观演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以偏见和束缚为特征的中国古代女性道德观原始社会初期中国女性生活在备受“尊敬”的母系氏族制社会。
然而,随着社会的开展,父权制取代了母权制,男权代替了女权,妇女的地位由此而下降。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男权至上理念,用其伦理道德的锁链对女性进行了严酷的束缚。
从此,妇女便坠入森严的礼教罗网之中,饱受摧残和折磨。
早在我国奴隶社会的晚期,歧视妇女的思想开始在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和著述中反映出来。
孔子在《论语》中就明确讲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把妇女与小人等同起来,说明孔子对妇女的道德评价。
这一思想对后世女性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西汉,董仲舒出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需要,正式提出“三纲五常”。
其中“夫为妻纲”,即明确提出妇女在家庭中的附属地位。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摘要:在当代文学教学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女性文学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延展开来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潮流中的私人化写作、欲望化写作、身体写作等一系列紧密关联的重要现象和命题。
关键词:当代文学;新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一、女性主义写作的意义指向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性身份认同以及女性话语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女性主义文学在欲望写作与身体写作的层面上有强烈的表达。
因为整个人类书写的历史都浸透了男性中心主义,所以女性书写理念倡导者坚持开创一种全新的女性书写,即让写作回归女性身体,从描写女性身体的独特经验开始,让女性重建对世界的认知,让世界正视女性的存在。
商品市场经济时代,女性更多地被贴上了商品的标签,或者成为各种商品的附属物,如豪车与美女,而男性成为消费者,尤以“成功’’的男性为主。
商品经济取代男权文化成为女性新的主宰,在这种背景下,女性主义写作不无现实地具有批判意义。
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权主义思想之间紧密相连,它从一开始便以其对男权文化以及相关的思想观念的强烈质疑而显示着自己的价值。
20世纪20年代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及庐隐的《海滨故人》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显示出了西学东渐之后在现代思想启蒙下女性意识在文学写作中最初的自觉。
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一方面十分注重对深深地镶嵌在封建专制体系中的男权文化思想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努力地展示觉醒了的知识女性决绝抗争的勇气及其所承受的伤痛与孤独感。
从长久的男权文化压制下所苏醒了的女性解放意识,具有一种强烈的对抗与批判要求,它与“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个性解放、人的觉醒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思想解放力量,体现出了一种具有现代转型意义的价值取向,成为那个时代宏大叙事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20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写作中,20年代的女性写作虽然数量有限,但却是最为醒目的,它激起的社会反响也是最强烈的,同时也使得女性意识的自觉与解放诉求成为三四十年代女性写作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第三阶段:女性自我的发现。
特征是个人化的女性写作:以女性立场来讲 述、以女性话语的方式来探索女性隐秘的内 心冲动。一些作品通过“身体书写”,在 “性”的描写上表现得大胆泼辣,无所顾忌, 无所不至。以女性话语,以“独语”写生命 体验,女性经验,赤裸裸地袒露女性的性觉 醒,性期待,性恐惧,同性恋等女性的一切 神秘话题。作家们在文化层面上与女性主义 比较接近。代表作有陈染《私人生活》,徐 小斌《双鱼星座》,海男《我的情人们》等。
男性中心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
(一)菲勒斯中心 指男性的性是文学力量的中心,写
作的笔是阳具的象征,男性作者是生殖 者、生命之源、美学之父,男性的笔具 有创造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威力。 (二)男作家笔下的两极女性形象—— 天使与魔鬼 (三)男性中心文化下的女作家创作
女性文学的意义
(一)促进了对社会话语的改造 (二)对文学本体的贡献 (三)女性文学已从个体研究进入高校教学
铁凝的《麦秸垛》和《玫瑰门》则用更为明 显的女性视角,女人味极浓的叙事口吻,来 挖掘女性生命的本相。《玫瑰门》里是一片 女性心理的世界。铁凝大胆地走了进去,深 入到女性生命最隐秘的角落,写出了女人的 让人反胃、卑琐、丑陋的,男人所看不到的 方方面面。从性别的角度展示人性的复杂及 其脉动。这对于女性文学来说,无疑是一个 重要的突破。它对女性自我的严厉解剖成为 中国女性文学走向90年代的一个标志。
代表作:冰心《斯人独憔悴》、《繁星》、《 春水》、《寄小读者》等;庐隐《海滨故人》 、冯沅君《春痕》、凌叔华《花之寺》。尤以 1930《莎菲女士的日记》大胆表现“五四”后 “解放了的青年女子性爱的矛盾心理,产生了 惊世骇俗效果。张爱玲创作引起了“张爱玲热 ”。
随着社会的变化,女性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50-1970年代:杨沫、茹志鹃、刘真等
关于20 世纪20 年代中西方现代女装的文化思考
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是一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碰撞交流的历史。
从服饰方面来看,这时的中国女装开始有意识关注人体形状,同时保留中国传统服饰的气质,服装由直线裁剪变为曲线裁剪。
而此时的西方女装,则恰恰相反,一改西方历史上的曲线美,由曲线裁剪变为直线裁剪。
前者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由近代向现代的过渡期,后者所处的时期恰好是西方历史上有名的现代艺术较兴盛的时期。
双方虽然相距我们近一个世纪,且分属不同的文化,但可以说两者都反映出时代转型期所带来的特有的服饰变革,体现出女装现代化进程所留下的进步烙印。
对于这个时期,仅仅让人们了解此时的服装样式是不够的。
我们应该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在社会文化语境中揭开现代女装转型的秘密,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规律。
如此,关于20世纪20年代现代女装的解读必定是一项富有意味的研究。
120世纪20年代成为中、西方女装的交汇点“中国”和“西方”,前者代表国家,后者代表方位,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
但是,它们分别依托在儒家文化圈和基督教文化圈下,是各自文化圈在服饰文化方面的典型代表。
两种服饰文化本无亲缘关系,但双方存在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异同关系却能相互参照,相互凸显对方的文化特质。
20世纪20年代是中西方服饰的交汇时刻。
西方的殖民运动裹挟着现代服饰文化一道来临,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中国在反帝、反侵略进程上先是被动地后来又主动地与西方服饰发生交集,向现代服饰迈进。
同时,西方也受到中国服饰的冲击,带给现代服饰许多新的风格和思路。
事实上,现代女装这时已呈现出鲜明的交汇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点:1.1从裁制上看,“直线”和“曲线”有了现代新解“线条”本是几何名词,其功能是勾勒轮廓、连接形状和分割空间,它可以强化人的视觉反应,线条的笔直或弯曲往往显示出更具活力或婉转的特征。
服饰中的曲线与直线,有三层含义:一是不同的裁剪法,即直线裁剪和曲线裁剪,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不同的两大服装体系。
大相径庭的剪裁方式让悬垂的中式服装像传媒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工程项目《全媒体时代我国服饰文化传播模式研究》(041005)楠,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教授关于20世纪20年代中西方现代女装的文化思考文/李楠世纪20年代中国女装与西方女装殊途同归地步入现代化阶段,同时也确立了现代女装的思想基础———人本主义和实用主义。
中国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历程及表现
(三)中国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历程及表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女性社会地位更是飞速提升,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从女性政治地位方面来说,1949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占全体代表10.4%的69位妇女代表与男性代表共商建国大计,参与了这个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行动。
宋庆龄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同时,还选举了一批知名女社会活动家和女干部担任了政府的领导职务。
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废除压迫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力。
这一时期,女性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开始真正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改革开放后,宪法和其他法律进一步规定妇女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切实保护妇女政治权力的实现。
女性在政坛更加活跃起来,积极进取地参加政治活动同时还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可见一斑。
从女性经济地位方面来说,女性经济地位的获得在于她们的经济独立,而女性经济独立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女性就业问题的解决。
女性劳动就业权是妇女获得并保有财产权利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也是实现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先决条件。
关于女性的就业问题,五四以前,对女性开放的社会职业十分有限,从事较多的是小学教员和保育员,再就是医务工作。
对于绝大多数妇女来说,仍只是在家里做主妇,抚养孩子与操持家务。
建国后,党和政府制定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一些列法律法规,从制度和体制上为妇女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妇女就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女性就业问题的解决,使女性取得了经济独立。
女性开始积极投身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在经济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诸如女总裁、女经理等等,女性的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
从女性教育地位方面来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教育民主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女子受教育的机会无论从入学率而言,还是从层次上来看,都有十分显著的提高。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院0801陈天华女性文学自诞生之始就与女性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说,女性意识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在我国,从古代至近代,虽然时有女作家和女性作品出现,却并未形成关注女性意识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
中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开始于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并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一同发展。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在这一较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的特殊历史际遇中成长起来。
一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性别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中国第一代醉心于表现中国知识女性精神觉醒、个性解放的现代女作家,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得以诞生。
她们是在“五四”时期以群体的面貌登上中国文学舞台的,积极地体现出了急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寻求解放道路的自由意识。
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主要女作家有陈衡哲、谢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陆晶清、陈学昭、白薇、苏雪林、凌叔华、袁昌英等。
“在当时的刊物上,以女士署名的作者不下二十人,而且文章或小说都以带‘女’字为荣,形成了一种推崇女性作品的风尚。
”1918年,陈衡哲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近千字对话体小说《老夫妻》,揭开了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历史帷幕。
之后,她发表的十余篇中有六篇写的是妇女问题。
这些作品关于女性内心世界的展现,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求索精神,超越和突破了男性作家的局限,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文学垄断,在中国文学史上醒目地树起了女性文学的旗帜。
二“五四”高潮过后,女作家们的创作多表现为她们对社会、人生、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影响最大的女作家当推冰心。
出身于大家闺秀的冰心,用其特有的“爱的哲学”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希望改变社会不公平、争取自由自立的女性意识。
冰心以创作问题小说步入文坛。
首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就提出了改造旧家庭,解放妇女和建立新生活的观点。
详细整理的女性主义发展历程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写作一、中国现代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已转化为女性写作的主动行为,从性别歧视、性别压抑、性别遮羞而真正浮出了历史地表,女性小说的繁荣标志着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形成。
那么到底什么是女性主义呢?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出发点是西蒙波伏娃的著名论断,“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着重对女性的文化身份和处境进行探讨,由此揭示出父权制文化结构中女性从属被压抑的位置。
女性写作的概念是由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菜娜西苏提出来的,着重于强调女性写作与女性身体的关系,中国女性批评家认为这一概念包含了一定的开敞性,它包含着文学的书写和非文学的书写,包含了具有文学价值的优秀作品也包括可能在文学意义上我们很难给予高度评价,但可能具有作为女性的自传、女性的反抗、女性的口述史、个体生命史的意义和价值的作品。
关于女性文学的不同理解:(1)指以女性作家为主体所创作的一切文学。
(2)指女性作家创作的女性生活题材的作品。
即:"只要是出自女性手笔,描写女性生活题材的文学,均可看作妇女文学。
或指女作家所写的具有女性意识、反映女性情感、表现女性生活的文学。
(3)指一切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作品。
这种观点认为,凡是反映女性在男权社会的苦闷、彷徨、哀怨、抗争的作品,不论作者性别如何,均可视为女性文学。
反之,如果没有反映女性意识,即使作者是女性,也不可纳入女性文学。
(4)指女作家的所有文本及一切关于女性的文学作品。
我们国家通常采用第一种。
我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五四启蒙运动,提出“个性解放”“民主自由”打破了一部分女性的传统束缚,一批知识女性参与写作,她们努力寻找属于女性的视角、叙述方式和女性话语,标志着现代文学中女性写作的生成,代表作家冰心、庐隐、凌叔华等人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作家群。
而后的三四十年代又形成了诸如萧红对女性自我放逐心灵历程的诉说,张爱玲对殖民都会与闺阁政治的指涉,以及丁玲的走向民族叙事等既相互区别有可相互参照的多样化女性书写样式和文本形态。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院0801陈天华女性文学自诞生之始就与女性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说,女性意识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在我国,从古代至近代,虽然时有女作家和女性作品出现,却并未形成关注女性意识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
中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开始于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并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一同发展。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在这一较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的特殊历史际遇中成长起来。
一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性别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中国第一代醉心于表现中国知识女性精神觉醒、个性解放的现代女作家,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得以诞生。
她们是在“五四”时期以群体的面貌登上中国文学舞台的,积极地体现出了急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寻求解放道路的自由意识。
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主要女作家有陈衡哲、谢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陆晶清、陈学昭、白薇、苏雪林、凌叔华、袁昌英等。
“在当时的刊物上,以女士署名的作者不下二十人,而且文章或小说都以带‘女’字为荣,形成了一种推崇女性作品的风尚。
”1918年,陈衡哲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近千字对话体小说《老夫妻》,揭开了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历史帷幕。
之后,她发表的十余篇中有六篇写的是妇女问题。
这些作品关于女性内心世界的展现,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求索精神,超越和突破了男性作家的局限,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文学垄断,在中国文学史上醒目地树起了女性文学的旗帜。
二“五四”高潮过后,女作家们的创作多表现为她们对社会、人生、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影响最大的女作家当推冰心。
出身于大家闺秀的冰心,用其特有的“爱的哲学”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希望改变社会不公平、争取自由自立的女性意识。
冰心以创作问题小说步入文坛。
首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就提出了改造旧家庭,解放妇女和建立新生活的观点。
反思文学名词解释
反思⽂学名词解释当代⽂学三、名词解释1.伤痕⽂学:是形成于⽂⾰结束初期的⼀种创作模式,因卢新华⼩说《伤痕》⽽得名,以刘⼼武的⼩说《班主任》为发端之作。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们带来的⾁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彩和情绪化倾向,代表作有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寻根⽂学:以⽂化寻根为主题的⽂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坛上兴起了⼀股⽂化寻根热潮,作家们开始致⼒于对传统意识、民族⽂化⼼理的挖掘,其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创作并⾏,主要内容是包括⽂化守成和⽂化反思两个⽅⾯,整个寻根⽂学思潮中担任主要⾓⾊的是知青作家。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
3.新历史⼩说:新历史⼩说是⼀种产⽣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学形式。
这类⼩说重视重叙历史,表现对传统⽂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的思想⽂化底蕴,摒弃了⾰命历史⼩说的对⽴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性,努⼒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反对⽂学的纯形式分析,强调不能孤⽴地看待历史和⽂学史。
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故乡⾯和花朵》、刘恒《苍河⽩⽇梦》4.反思⽂学:是伴随着1978年5⽉开始的“真理标准⼤讨论”⽽形成的⼀种⽂学类型,它们突破了“伤痕⽂学”题材仅限于“⽂⾰”的界限,将思想上的触⾓伸向“反右”和“⼤跃进”等政治运动,进⾏是⾮评判和深⼊思考。
它于1979年上半年出现,反映了这⼀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犯⼈李铜钟的故事》,王蒙《蝴蝶》等。
5.新写实⼩说:所谓“新写实⼩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学,⽽是近⼏年⼩说创作低⾕中出现的⼀种新的⽂学倾向,这些新写实⼩说的创作⽅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活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现实,直⾯⼈⽣。
虽然从总体的⽂学精神来看,新写实⼩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范畴,但⽆疑具有⼀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 东社 会科 学
20 第 4期 06年
从 《 女性 》看 新 中 国现代 “ 女性 观 "的 演变 新
刘 海玲
[ 提 要 ]在 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 中,2 世纪上半叶发生的女性观的两次激变至关重要。蔡楚生拍 0
摄 于 3 代 的 电影 《 女 性 》 O年 新 ,形 象地 诠 释 了 左 翼 时期 无 产 阶 级 “ 命 妇 女 观 ” 对 五 四 时 期 生成 的 自 革 由女 性 观 的取 代 ,在 艺 术 层 面 上 前 瞻 性 地 实现 了 中 国现 代 妇 女 问题 在 意 识 形 态 上 的 质 的 飞 跃 。
[ 键词 ]蔡楚生 新文化运动 左翼电影 女性观 关 [ 中图分类 号 ]1 66[ 献标 识码 ]A [ 章编 号 ]1 0 1 (O6 4 05 — 5 2 . 文 0 文 0 —1 X 2O)0 — 1 0 0 4 9
从 “ 奴隶 的奴 隶 ”到 “ 能顶 半边 天 ”的 主人 ,在 2 纪 上半 叶 ,几 千年 苦 难 深重 的 中 国妇 0世
能 。几 千年 的传 统使 囿 于 “ 纲 五常 ” 三从 四德 ”藩篱 中的 中国妇 女很少 能具 备思 考 自己解 放 三 、“ 自身的 自觉 和勇气 。因此周 作 人在 其译 的 《 贞操 论》 序 中说 , “ 子 问题 ,终 竟 是 件 重 大事 情 ” 女 ,
女 子 自己不管 ,“ 有极 少数 觉 悟 了的男 子可 以研 究 ” 口气 固然 自负 ,但 不 能否 认 这是 当时 中 总 ①。 国关 于妇女 问题 的总 体社 会现 实 。
女 教育 ,主张 妇女 参政 。直 到 “ 四” 新文 化运 动时 期 ,陈独 秀 、李大 钊 、鲁迅 、胡适 等新 文 化 五
运 动 的主将 彻底 批 判封建 主义 ,提 出 了 “ 破父 权专 制” 打 破 男权专 制 ” 的 口号 ,提 倡女 性 的 打 、“ 自由平 等和人 格 独 立 ,使 妇 女 解 放 思 想 伴 随 着新 文 化 运 动 迎 来 了 第 一 次 高 潮 。 《 青 年 》 特 设 新
和实施 是 近代 思想 家f x理 想 中 国建构 的衍 生物 。对 此 当代学 者刘 思 谦 归 纳道 : “ 四新 文 化运 f ̄ 3 五
动 ,就实 质而 言 ,是 由男性 的子 一 代 ‘ 封建 阶级 的逆 子贰 臣 ’为 主导对 父 辈封 建文 化 的批 判 、反 抗 ,形 成观 念上 精 神上 的无 父无 君 时代 。 “ ” 由于 女 性 在 这 一 结 构 中 整体 上 的被 压 迫 、被剥 夺 地 位 ,由于她 们处 于政 权 、族 权 、神权 、夫 权这 四种 男性 权力 统 治 的最 底 层 ,五 四新文 化运 动 的先
女 确实 以亘古未 有 的速度 走 上 了解 放 之路 。其 中在 五 四新文 化运 动 时期 和左翼 革命 文学 时期 ,通
过 思想 交锋 、文 艺宣 传 、社会 运 动和生 活实 践 等形式 ,实现 了新 女性 观 的两次重 大 转变 ,即从传 统 “ 三从 四德 ” 的封建 妇 女观 ”到 “ 四”时 期 知识 分 子倡 扬 的 “ 五 自由女性 观 ” ,再 到 左翼 时期
无产 阶级 “ 命妇 女观 ” 革 ,这是 现代 妇女 问题 在 意识 形 态 上 的质 的飞跃 。本 文 即从 这 个 角 度 ,分 析 蔡楚 生导 演 于 3 代拍摄 的电影 《 女性 》 0年 新 。
一
、
“ 女解 放 ” 妇 :对 封 建 伦 理 纲 常 的一 次国被 定 义 为 女 性 关 于性 别 平 等 的主 体 意 识 的觉 醒 和 随 之 采 取 的 行 动 ,而对 于近代 中国而 言 ,妇 女 没有 受教 育 的权 利 ,也 绝少 走 出国 门接受 西方 先进 科学 知识 的可
驱们 在 喊 出反 封 建反 传统 口号 的 同时 ,必 然 要 提 出 妇女 解 放 的要 求 ” 。此后 关 于 中 国女 性 观 念 的思 考 和妇女 解 放道路 的探索 始终 伴 随在 2 纪上 半 叶 中国动 荡 曲折 的社会 发 展进程 中。 O世
父权社 会 使女 人沦 为非 “ ”的男性 附属 品已经 成 为集体 无 意识 积淀 在厚 重 的 中国社会 文 化 人 生活 的历史 长 河 中 ,要 彻底 揭开 “ 屋 子 ” 式 的 文 化 之 障 ,不 能 仅 停 留在 思 想 理 论 层 面上 的探 铁 讨 ,与之相 随 的是社 会 实践 层面 上 的妇女 解 放运 动 ,文艺宣 传 层面上 的文学 艺术 作 品 的创 作 。
拍摄 于 13 的 《 女性 》则 是这 三个 层 面构 成 的 系统 中历 时 性 的 评 价 和 展 望 。蔡 楚 生 在 94年 新
导演了遭到左翼阵营激烈批判的 《 南国之春》 粉红色的梦》之后 “ 、《 清醒过来” ,成为 “ 为大众 所有的作家” ,决 把社会真实 的情形不夸张也不蒙蔽暴露出来 ” t 2 "“ 轰动影坛的 《 渔光 曲》面
“ 女子问题专栏” ,撰搞者大多为男性 ,陈独秀、胡适 、鲁迅 、周作人等都陆续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来 阐述 自己关 于 妇女 问题 的认 识 。对 于近现 代 知识 分子 而 言 ,妇女 问题 是几 千年 封建 中国所 面临 问题 的 表征之 一 ,妇 女解 放是 推 翻封建 君权 统 治建 设现 代社会 的必然 步骤 。妇女 解放 问题 的提 出
近代 维新 改 良主 认领袖 康 有为 、梁 启超 等 ,以资产 阶级天 赋人 权 观为前 提 ,提 出男女 天赋 平 等 、人权 平等 的思 想 ,为妇 女解 放奠 定 了思 想理 论基础 ;辛亥革 命 领导人 孙 中山更 是 大力 提倡 妇
19 5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