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难点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电路出故障了》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电路出故障了》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电路出故障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2. 让学生掌握电路故障的常见原因,如断路、短路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掌握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找出电路故障,并学会排除故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电路实验器材一套,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灯泡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电路实验器材。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电路知识的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电路实验,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路基本概念:介绍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

3. 分析电路故障:讲解电路故障的常见原因,如断路、短路等。

4.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找出电路故障,并学会排除故障。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找出其中的故障,进行修复。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对电路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掌握。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彼此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复杂电路的组成和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难点与教学实施对策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难点与教学实施对策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难点与教学实施对策《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电磁场理论、微波器件、天线设计、射频电路等内容,是一门具有较高难度的课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问题,本文将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实施对策。

一、课程难点分析1. 高频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复杂性高《高频电子线路》涉及到复杂的电磁场理论知识、微波器件的工作原理、天线设计与调谐、射频功率放大器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

由于高频电子线路的频率较高,电磁波的特性和传输方式与低频电子线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学生来说,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2. 实验操作难度大《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高频电子线路的特性,设计和搭建高频电子线路的实验平台、使用高频仪器进行实验测量等操作难度较大,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实验操作上的困难。

3. 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和仿真难度大《高频电子线路》课程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实际的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和仿真工作,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路设计和仿真软件的使用能力,并且需要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二、教学实施对策1. 加强理论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针对高频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复杂性高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加强理论讲解,引导学生理清高频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特性和设计方法。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应用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2. 强化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实验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好的高频电路实验平台、详细的操作指导、问题解答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引入专业仿真软件,提高学生的设计和仿真能力针对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和仿真难度大,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专业的电路设计和仿真软件,如ADS、HFSS等,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提高学生的设计和仿真能力。

《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3. 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电路的搭建和实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形成。

2.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难点:1. 电流的测量方法和使用电流表的技巧。

2. 电路的搭建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开关、用电器等实验器材。

2. 实验演示文稿或黑板。

学生准备:1. 学习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

2. 准备实验报告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荷和电荷移动的知识,引出电流的概念。

2. 探究电流的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的形成。

3. 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演示文稿或黑板,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4. 学习电流的测量方法:教师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进行测量。

5. 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电路,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并记录实验数据。

五、作业布置:1. 根据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总结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

六、教学过程(续):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7.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实际应用,如家用电器是如何连接的。

专题三:动态电路辅导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专题三:动态电路辅导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专题三:动态电路辅导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我设计的这节课的主题是“动态电路”,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电路的动态变化规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的动态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电路的动态变化规律。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实验器材一套,包括电源、开关、灯泡、电阻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动态变化现象。

2. 讲解:简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解释电路的动态变化规律。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路的动态变化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路动态变化的规律。

6.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电路问题。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电路的动态变化规律。

2. 活动难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电路问题。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动态电路,并解释其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验设计的思路和目的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了简单的电路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电路动态变化的好奇心。

这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直观的电路连接,让学生感受到电路的动态变化现象,从而引发他们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实验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操作中感受并理解电路的动态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实现在教学目标中,我特别强调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难点实验

初中物理难点实验

初中物理难点实验一.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3、电路图: (右图)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

根据Rx=U/I 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滑动变阻器 “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二.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

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额=P额/U额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

三.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高中物理难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难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难点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常常被学生视为难点。

本文将总结和归纳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些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I. 理论难点1. 相对论相对论是高中物理中的一大难点,特别是狭义相对论。

学生需要理解并运用洛伦兹变换、时间膨胀等概念,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阅读优质教材以及进行练习来加深对相对论的理解。

2. 量子物理量子物理是高中物理的另一个难点,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

学生需要接受与经典物理观念截然不同的新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模拟和思维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量子物理现象,并与经典物理进行对比。

3.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

学生常常难以理解为什么磁场变化会引起电场变化,反之亦然。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磁感应,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实例说明电磁感应的原理,并结合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

II. 计算难点1. 力学计算力学计算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常见难点,涉及到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力等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各种力学问题。

不断进行练习和解题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2. 电学计算电学计算是物理学习中的另一个难点,如欧姆定律、电功率计算等。

学生需要掌握电路中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应用基本公式解决电学问题。

通过进行电路实验以及多做计算练习,学生可以提高对电学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热力学计算热力学计算也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挑战之一,需要学生理解热的传递、功的转化、热力学定律等概念,并能够运用热力学公式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实验以及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热力学计算方法。

III. 实验难点1. 实验设计物理实验设计是学生常常面临的难题,需要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技巧。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3《简易电路》优秀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3《简易电路》优秀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3《简易电路》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简易电路》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下册中的一节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连接电路,以及如何利用电路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简单的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电路的概念和原理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电路的连接和实验操作存在一些恐惧心理,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鼓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概念,学会如何连接电路,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路实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概念,学会如何连接电路,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路实验。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电路连接的技巧和实验操作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路连接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电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3.示范:教师进行电路连接的示范,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小学科学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教案)

小学科学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教案)

小学科学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教案)教案名称:小学科学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路中常见故障原因,如断路和短路。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能够发现电路中的故障,并能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与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电路中的常见故障原因,并能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能够准确发现电路故障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电源、灯泡、导线、开关等。

2.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

3. 教学辅助工具:PPT、板书、实物示范。

4. 教学资源:故事、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故事情景引入,例如讲述一个小朋友在做手电筒时电路出现故障,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激发学生对电路故障的兴趣。

【展示与讨论】2. 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示例,如一个电池、导线和灯泡的串联电路。

3. 引导学生观察电路示例,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灯泡亮吗?为什么?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给出正确答案:灯泡不亮是因为电路出现故障。

【实践与探究】5. 分组进行实践探究活动。

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个故障电路样本,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检查,找出故障原因。

6. 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为什么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可能发生了什么故障?7. 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故障排除,例如检查导线是否连接正常、开关和灯泡是否损坏等。

8. 引导学生总结,找出常见的故障原因:断路和短路。

【总结与归纳】9. 引导学生回顾实践探究活动,总结常见的电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10. 让学生自由发言,回答以下问题:当电路出现故障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拓展与应用】11. 分组进行拓展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电路问题和故障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12. 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解决方法,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全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全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全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定义及表达式2. 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3. 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及表达式,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

2.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2. 提问: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及表达式:I = V/R2. 解释欧姆定律的含义:电流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三、实验验证(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和电阻下的电流。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

四、应用实例(10分钟)1. 举例说明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2. 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求电流。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实验验证和实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知识。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环节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欧姆定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讲解实例时,可以更加详细地分析电路参数,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介绍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线性电路、恒温条件下。

2. 探讨欧姆定律在非线性电路、非恒温条件下的适用性。

高中生谈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难点的应对策略

高中生谈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难点的应对策略

高中生谈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难点的应对策略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电学实验在学生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但是,电学实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本文从高中生的角度,讨论了电学实验可能遇到的难点,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电路图的理解难点电路图是电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电路的运作原理。

但是,由于电路图中使用了许多符号和线路连接方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打基础:在开始电学实验之前,老师应该对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和连接方式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明白每个符号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灵活运用:学生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灵活运用所学的电路图知识,不断尝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电路图分析能力。

二、电学实验仪器的使用难点电学实验仪器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学生往往都不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容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了解仪器:在进行实验前,老师应该对电学实验仪器进行详细讲解,并手把手教授学生具体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技巧。

2. 注意细节:在使用仪器时,学生应该仔细阅读仪器的说明书,注意仪器操作中使用的单位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验数据处理的难点实验数据处理是电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否。

但是,学生往往在数据处理中遇到困难,容易使实验失败。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数据分析:在收集到实验数据后,学生应该对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归纳,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2. 数据验证: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学生应该先对数据进行验证,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发现错误时及时修改,以保证实验数据的正确性。

总结:电学实验作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挑战电路搭建的难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挑战电路搭建的难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挑战电路搭建的难点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教学中,“挑战电路搭建”的一课显得格外重要。

在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们通过反复实验,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搭建的方法,并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路的神奇效果。

但是,这也是学生们容易遇到困难的一节课,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和细节注意。

本文将从难点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挑战电路搭建的难点。

一、基本电路的认识在电路搭建过程中,需要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组成。

学生需要知道,电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物质,通过电路进行传输。

一个基本电路由一个电源、一段导线和一个负载组成。

而这些负载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电动机、蜂鸣器等。

学生需要清晰的了解以上概念后,才能进一步进行电路搭建。

二、导线的连接在电路搭建之前,需要先准备好导线,以供学生进行电路连接。

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学生常常会出现导线相连接不正确,以及导线断开的情况,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练习正确的导线连接方式。

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导线连接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电路搭建的基本技巧。

三、元器件的选择和装配元器件是电路搭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元器件的选择和装配中,学生也容易出现一些误操作。

例如,元器件装配不规范、元器件选错或烧坏等。

老师需要对于元器件的选择和使用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了解元器件的种类和用途,并且教育学生在使用电路时,要注意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防止烧坏元器件。

四、电源的选择和连接在电路搭建之前,学生需要明确选用了何种电源,并且需要正确连接电源。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常常会忽略电源的负极、正极的连接方式或者选用了不合适的电源,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老师需要对学生详细解释电源的选择和连接方式,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选择电源,理智使用电源,减少错误发生的几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挑战电路搭建的一些难点。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串、并联电路的概念。

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串、并联电路的概念,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串、并联电路的定义、特点及电流规律。

3. 实验演示:进行串、并联电路实验,观察电流表的读数,验证电流规律。

4.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6. 知识拓展:介绍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学生能正确理解串、并联电路的概念。

2. 学生能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实验操作规范,观察仔细,讨论积极。

六、教学工具与材料1.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实验材料:电路实验器材(包括电源、导线、灯泡、电流表等)。

七、教学步骤1. 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3. 电流规律的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感受,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知识。

九、课后作业1. 绘制串、并联电路的图示,并标明电流的方向。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2.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灯泡、导线等。

2. 教学课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为学生实验探究打下理论基础。

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5. 巩固知识:通过课后习题,巩固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课堂评价:1. 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掌握情况。

八、课后作业:1. 绘制本节课的实验电路图,并标注各元件的符号及电流方向。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电路元件的电流值,并填写在实验报告书中。

3. 总结并书写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包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分享他们最喜欢的串并联电路应用实例。

《点亮小灯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电路知识,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路的搭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知道用电安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路的搭建。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电源一组。

(2)灯泡若干个。

(3)导线若干根。

(4)开关一个。

(5)绝缘胶带。

2. 学具:(1)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电路实验套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电路现象。

(2)提问:你们知道电路是什么吗?电路有哪些组成部分?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灯泡、导线、开关等。

(2)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3. 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电路搭建,将电源、灯泡、导线、开关连接在一起。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电路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学生绘制家庭电路图,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用电安全。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熟练地解释电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搭建,并理解电流的流动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和分析电路现象。

(2)学生能够运用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高中物理电学经典实验及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电学经典实验及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电学经典实验及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高中物理电学经典实验及总结一、实验难点形成的原因1、对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认识模糊,导致读数的有效数字错误2、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把握不准,导致控制电路选用不当3、对实验测量电路、电学仪器的选用原则把握不准,导致电路、仪器选用错误4、对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电阻的测量”方法无明确的归类,导致思路混乱5、对于创新型实验设计平时缺乏对实验思想方法(如模拟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替代法等)进行归纳,在全新的实验情景下,找不到实验设计的原理,无法设计合理可行的方案。

受思维定势影响,缺乏对已掌握的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进行新情境下的迁移利用,缺乏创新意识。

二、难点突破1、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1~0.6A,0~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0~15V。

如图10-1所示:图10-1因为同一个电流表、电压表有不同的量程,因此,对应不同的量程,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流、电压值不相同,所以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比较复杂,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比较容易出错。

下面是不同表,不同量程下的读数规则:电压表、电流表若用0~3V、0~3A量程,其最小刻度(精确度)分别为0.1V、0.1A,为10分度仪表读数,读数规则较为简单,只需在精确度后加一估读数即可。

如图所示,电压表读数为1.88V,电流表读数为0.83A。

若指针恰好指在2上,则读数为2.00V(或A)。

电压表若用0~15V量程,则其最小刻度为0.5V,为2分度仪表读数,所读数值小数点后只能有一位小数,也必须有一位小数。

如图所示,若指针指在整刻度线上,如指在10上应读做10.0V,指在紧靠10刻度线右侧的刻度线上(即表盘上的第21条小刻度线)读数为10.5V,若指在这两条刻度线间的中间某个位置,则可根据指针靠近两刻度线的程度,分别读做10.1V,或10.2V,或10.3V,或10.4V,即使是指在正中央,也不能读做10.25V,若这样,则会出现两位不准确的数,即小数点后的2和5,不符合读数规则,如上图中所示,读数应为9.3V。

有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有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

有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的概念,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 让学生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及其基本组成部分2. 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3. 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4. 串并联电路的辨别和应用5. 实验操作: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路的概念及其基本组成部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串并联电路的辨别和应用2. 教学难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并联电路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电路图、实验器材(如灯泡、开关、导线、电池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3. 教学课件:有关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图片、动画和视频。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2. 新课: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3.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现象。

4. 讲解:分析实验结果,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规律。

5.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辨别和应用串并联电路。

七、课堂练习1. 辨别下列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a) 灯泡A和灯泡B依次连接在开关和电源之间。

b) 灯泡A和灯泡B并列连接在开关和电源之间。

2. 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中的电流路径,确定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八、拓展与应用1.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图,辨别串并联电路。

九、课堂小结2. 强调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的连接教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的连接教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的连接教案教科版教学课题:电路的连接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掌握通路、开路和短路的含义及特点。

2.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2.教学难点:短路和开路的分析,电路的连接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学生实验器材。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作用。

提出本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电路的连接。

2.学习新课(30分钟)(1)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通过演示简单电路的通路和开路状态,让学生观察并理解两者的区别。

重点讲解短路的含义及特点,强调短路可能造成的危害。

(2)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电路实例,讲解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连接,观察不同连接方法对电路状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探究学习(1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2)串并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如何通过电路图来识别串并联电路?4.合作学习(10分钟)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讨论成果进行展示,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和评价。

教师对各组的展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

5.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电路的三种状态、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时要注意安全。

6.布置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用文字记录设计思路和操作过程。

电路的组成 教案

电路的组成 教案

电路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路的概念,知道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

(2)掌握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

(3)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电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路的概念及组成。

(2)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

(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方法。

(2)电路故障的排查与修复。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电源。

(2)导线。

(3)开关。

(4)用电器。

(5)电流表。

(6)电压表。

(7)实验板。

2. 学具:(1)学生实验套件。

(2)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引出电路的概念。

(2)提问: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 探究电路的组成:(1)学生分组实验,用实验套件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讨论得出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结论。

3. 学习电路的状态:(1)介绍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

(2)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区分两种状态。

4. 学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1)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路的组成和状态。

(2)强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2. 家庭作业:(1)复习电路的组成和状态。

(2)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探究其工作原理。

六、教学延伸1. 电路图的绘制:(1)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小学科学教案认识电和电路

小学科学教案认识电和电路

小学科学教案认识电和电路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的概念和性质;2.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了解电的应用;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电的概念和性质;2.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乐高积木、电池、灯泡、导线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电的物品,如电灯、电扇、电视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是什么,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2.学习电的性质(10分钟)讲解电的概念和性质,重点讲解电能传导、电能转化、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带领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电能传导的过程,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实验了解它们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3.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0分钟)介绍电路的概念和组成,讲解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规律。

通过实例讲解并展示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电池、导线和灯泡。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以及灯泡能亮起的原因。

4.实验探究电路(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使用乐高积木搭建电路,并接通电池。

观察灯泡是否亮起,找出亮不亮的原因。

引导学生探究灯泡亮不亮的条件,理解闭合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情况。

5.电路的应用(20分钟)讲解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如电门、电铃、电脑等,并介绍这些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应用,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小结。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并搭建一个新的电路,展示自己的创意。

七、课堂作业: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用乐高积木或其他材料搭建出来,展示作品并解释其组成和工作原理。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亲手搭建电路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电的概念、性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电路的应用案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增加更多有关电路的实验和实践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r为镇流器的等效电阻,计算方法: r = U ×cosφ − UA 电阻r为镇流器的等效电阻,计算方法:
I I
说明: 有可能出现负值。这是因为测量误差出现的, 说明: r有可能出现负值。这是因为测量误差出现的,r值本 来就很小,由于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可能会将这个等效 来就很小,由于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 电阻值吃掉。 电阻值吃掉。我们可以验证一下测量的功率与计算得到的 功率值之间的误差也很大。 功率值之间的误差也很大。
计 算值 Cosφ 0.59 0.67 0.783 0.93
0.361
为总电流。 利用矢量关系求出。 I’为总电流。可以通过IL和IC利用矢量关系求出。 为总电流 可以通过I
ic
2 I 2 = IL + Ic2 − 2IL × Ic ×cos(90o +ϕ)
COSφ
U i ic iL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3 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
电流源开路没有任何意义, 1 电流源开路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电流源开路不用测量 2 验证过程要利用实验数据 Us=6V,Rs=100Ω 测量得到Is=62mA Is=62mA。 例: Us=6V,Rs=100Ω, 测量得到Is=62mA。 ,依据等效条件 Us=Is*Rs=6.2V≈6V, 因为 Rs=1/gs ,依据等效条件 Us=Is*Rs=6.2V≈6V, 所以 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条件成立
2 U1 、U2也需要测量,不应取电源本身的显示值 U2也需要测量, 也需要测量 验证过程:电流以A 3 验证过程:电流以A点为节点 0.6+10.37=10.97≈10.89 所以KCL KCL成立 即 I1+I2≈I3 所以KCL成立 电压验证: ABCD回路为例 1.98+12-4.63-5.42=电压验证:以ABCD回路为例 -1.98+12-4.63-5.42=-0.03≈ 所以KVL KVL成立 0 所以KVL成立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以LC串联为例 LC串联为例 计算值: 计算值: cosφ =
5.9 = 0.22 87.5×0.311
Z = 87.5 = 281.4 0.311
R = 281.4× 0.20 = 56.28 X = 281.4×0.97 = 272.96
由于电路显容性,计算等效电容 由于电路显容性,
C= 1 =11.6(µ ) F π 2 fX
I(mA)
4 2
o
2 4
U(V )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2 基尔霍夫的验证
1 相对误差 = | 测量值 – 计算值 |/计算值 ×100% |/计算值 100%
被测量 I1 (mA) 计算值 测量值 0.60 相对 误差 10.37 10.89 I2 (mA) I3 (mA) U1 (V) 6.00 6.01 U2 (V) 12.00 12.02 0.52 -1.98 5.42 -4.63 0.05 UFA(V) UAB (V) UAD (V) UCD (V) UDE (V)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7 单相铁心变压器
测量值 负载 0 1 2 3 P 4.1 36.5 61.7 81.7 U1 36.5 34.3 32.4 30.4 I1 0.195 1.069 1.87 2.59 U2 220 199 181 164 I2 0 0.154 0.291 0.413 Ku 0.164 0.172 0.179 0.185 KI 0 0.144 0.156 0.159 Z1 187 32.1 17.3 11.7 Z2 ∞ 1292 622 397 计算值 Z1 /Z2 0 0.0248 0.0278 0.0295 P2 0 30.5 53.6 70.3 Po 4.1 6.0 8.1 11.4 cosφ 0.58 0.995 1.018 1.038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1 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1 元件伏安曲线的绘制 (1)伏安曲线表征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 伏安曲线表征电流I和电压U (2)最好分开坐标系绘制曲线,坐标值可以不一样 最好分开坐标系绘制曲线, 绘制曲线时,应标注取值点, (3)绘制曲线时,应标注取值点,保留作图痕迹 (4)正向曲线在第1象限,反向曲线在第3象限 正向曲线在第1象限,反向曲线在第3 重点掌握二极管、 2 重点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伏安特性
1
2
3
217
211
210
0.58
0.42
0.662
0.167
0.31
0.46
I A = I AB + ICA



I B = I AB + I BC



I c = I bc + ICA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实验内容 (负载情况) A 相 Y0接平衡负载 Y接平衡负载 Y0接不平衡负载 Y接不平衡负载 Y0接B相断开 Y接B相断开 Y接B相短路 3 3 1 1 1 1 1 B 相 3 3 2 2 C 相 3 3 3 3 3 3 3 IA 0.353 0.355 0.117 0.136 0.117 0.149 IB 0.358 0.357 0.238 0.252 0.003 0.003 IC 0.355 0.354 0.355 0.287 0.355 0.149 0.470 UAB 214 215 216 218 219 219 215 UBC 212 212 213 213 213 219 210 UCA 212 212 214 213 214 214 214 UA0 126.5 124.8 126.5 165 126.5 201 215 UB0 126.5 124.7 126.5 140 126.5 209 0 UC0 126.5 121.9 126.5 78.5 122.6 12.8 210
几点说明
• 电路连接,要有条理,先串联在并联,先主电路后辅 电路; • 连接电路之前应先将直流稳压电源或自耦调压器调零; • 开启电源之前,应先将各类仪表调至最大量程,之后 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量程; • 注意选择合适长度的导线连接电路,使电路走线清晰 合理; • 应熟悉掌握以下仪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功率表、交流毫伏表、信号发生器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电流 I0(A)
电压 UN0(V)
0..00
0 0
0.206
0 52
0.313
0 116 125
0.155 0.56
三相负载电压的不对称,致使负载大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高, 三相负载电压的不对称,致使负载大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高, 使负载遭受损坏;负载小的一相相电压又过低, 使负载遭受损坏;负载小的一相相电压又过低,使负载不能 正常工作,所以此时C相的灯不亮或很暗。 正常工作,所以此时C相的灯不亮或很暗。
考试流程
1 提前10分钟抽题 2 考试时间一个小时 3 单独完成实验操作及 数据处理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电路等效参数 L(mH) 0 1418.8 0 0 3180 C(uF) 0 0 4.9 11.6 0
白炽灯 R 电感 L 电容器 C LC串联 LC并联
86.7 87.1 87.6 87.5 87.5
P U 1 cosφ = , Z = , R = Z cosφ, X = Z sin φ, XL = 2πfL, XC = UI I 2πfC
三角波的画法, 1 三角波的画法,不是纯线性的 2 标注刻度尺、电阻电容参数 标注刻度尺、 1V/格 电容6800PF 电容6800PF 电阻10KΩ 电阻10KΩ 10K 0.2ms/格
V
t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6 交流电路等效参数的测量
1 功率表的连接电路图画法 2 数据处理 W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被测阻抗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电容值 (µF) 0 1 2.2 4.7
测 量 P(W) 47.1 47.3 47.5 47.1
数 值 COSφ 0.55 L 0.65 L 0.78 L 1.0 U(V) 221 221 221 220 I(A) 0.361 0.317 0.272 0.229 IL(A) 0.361 0.362 0.365 0.362 IC(A) 0.001 0.066 0.147 0.320 I’(A)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日光灯电路及其功率因数提高
测 P(W) 启辉值 正常工作值 20.5 46.5 Cosφ 0.72 L 0.56 L 量 数 I(A) 0.151 0.357 值 U(V) 174 220 UL(V) 82.3 159 UA(V) 146 129 r(Ω) -136 -18 计算值 cosφ 0.78 0.59 Z的模 1152 616
测量值 U(V) I(A) 0.097 0.181 0.134 0.311 0.080 P(W) 8.7 2.1 0 5.9 2.3 cosφ 1 0.12 L 0 C 0.20 C 0.41 L
计算值 cosφ 1.034 0.133 0 0.22 0.33 R( ) 893.8 57.72 0 56.28 448 Z( ) 893.8 481.2 653.7 281.4 1093.8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8 三相电路的测量
测量数据 负载情况 A-B 平衡 不平衡 3 开灯盏数 B-C相 3 C-A相 3 线电压=相电压(V) UAB 213 UBC 209 UCA 209 IA 0.804 线电流(A) IB 0.811 IC 0.792 IAB 0.472 相电流(A) IBC 0.461 ICA 0.456
电路实验常见问题
4 戴维宁定理的验证
两条线应该在一个坐标系中画出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更好的比较, 1 两条线应该在一个坐标系中画出才能更好的比较,并标注两 条曲线的含义 2 等效电路中电压大小为开路电压 电阻为等效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