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2-18T10:51:29.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丁卫芳樊芳雷田杰[导读] 人工肝血浆置换时通过血浆分离器补充正常人冰冻新鲜血浆及其他液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丁卫芳樊芳雷田杰 (江苏无锡市传染病医院ICU 2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317-02 人工肝血浆置换时通过血浆分离器补充正常人冰冻新鲜血浆及其他液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尽管人工肝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新的选择,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已知和未知的缺点、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针对性及预见性的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值得仔细探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85例重型肝炎病人,共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212例次,人均

2.5次。其中男68例,女17例,年龄16岁-82岁,平均年龄41.5岁。每次置换血浆量约2000ml-3000ml,治疗时间为

3.5h-

4.0h。其中急性重症肝炎56例,亚急性重症肝炎5例,慢性重症肝炎16例,淤胆型肝炎5例,肝癌2例,药物性肝损害1例。诊断符合200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标准。

1.2方法对85例212例次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病例在治疗中及治疗后(1d-2d)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3 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3.1 过敏反应

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输入大量的异体血浆,易造成过敏反应。故治疗中、治疗后均须严密观察病人有无畏寒、发热、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情况,并告诉病人出现上诉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当病人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现将血流速暂时调慢,并及时予抗过敏药或对症处理,以解除病人的痛苦,避免发生意外。

3.2 低血压

本组中有10例次在治疗中出现血压下降,10例次出现心率增快,造成低血压及心率增快的原因是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液输出速度过快或输出量过多,而静脉端补充不及时或由于重症肝炎病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原因所致血容量低,静脉的等量回流不足以纠正低血容量所造成。

护理措施:①密切监测血压情况,除常规监测动脉血压外,还应监测静脉压,如静脉压、收缩压降低,脉压差缩小,则说明是由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血压降低,需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如静脉压高,则需注意是否有静脉回路的阻塞,如凝血、破膜、穿刺针不在静脉内等,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整个通路并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②心率的检测:治疗前测定基础心率,治疗中连续动态监测心率,并根据情况补充晶体和胶体液体。

3.3 电解质紊乱

3.3.1 低血钙

由于置换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枸橼酸钠,使血中的钙离子降低,因此病人出现低血钙表现,本组中有11例次出现口麻、腿麻及小腿肌肉抽搐等低血钙症状,10例次治疗后发生低血钙血症。护理上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低血钙症状及血液生化改变,如出现腿麻、小腿肌肉抽搐等可给予热敷、按摩及补充钙剂等对症处理。

3.3.2 低钾、低钠血症

重症肝炎病人由于摄入减少、呕吐等原因可造成电解质紊乱。经本科检测证实:血浆置换所用血浆的电解质略低于生理水平,故同时大量置换血浆也可造成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本组中有9例次出现腹胀、头晕、恶心、呕吐等低钾、低钠症状,28例次治疗后血液生化检测未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因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低钾、低钠症状,如发现异常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 小结

血浆置换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疗法,它是重型肝炎及肝脏功能衰竭效果理想、可靠的辅助治疗方法。我们所治疗的85例病人均系急症或重症肝炎病人,经血浆置换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缩短了疗程,降低了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安全有效。但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的观察、护理对其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安全预案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安全预案 肝脏功能十分复杂,肝衰竭患者病情比较危重,因此人工肝治疗存在任务重,风险大等特点,针对治疗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特制订如下安全预案: 一、做好物资准备: 1、配备专用电源,优先保证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同时人工肝治疗仪配备有手摇柄,在突然停电情况下可以手动操作。 2、配备有空调系统、监护仪、水浴箱、冰箱、治疗床及其配套物品。 3、配备有抢救车和相应物品: ①抗过敏药物:异丙嗪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 ②止血药和抗凝药:鱼精蛋白注射液、肝素钠注射液、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生长抑素注射液等。 ③强心和平喘药物:毒毛花苷K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喘康速气雾剂。 ④利尿脱水药:呋塞米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 ⑤循环系统其他药物:硝酸甘油含片、肾上腺素注射液、多巴安注射液等。 ⑥镇静止痛药物:东莨菪碱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等。

4、配备有氧气。 二、严格把握好治疗适应症,签署人工肝治疗知情同意书,避免医疗纠纷。 三、做好血管的准备、血浆及置换液的准备、检查清点药品与抢救器材。 四、针对术中术后的一些情况,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1.低血钙及其预防: ①限制血流速度,人工肝血浆置换最大血流速度不宜超过150ml/min,分浆比例不应超过30%,避免过多过快枸橼酸盐进入人体引起血清游离钙急剧下降。 ②治疗过程中适量应用葡萄糖酸钙。 ③新鲜血浆作置换液,治疗中不宜以枸橼酸盐作抗凝剂。2.血浆、肝素、鱼精蛋白过敏及其预防: ①在血浆输入前,常规少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 ②治疗过程中连续进行血压及心电监护。 ③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可以暂停或停止治疗,及时进行抗过敏处理。 3.穿刺部位渗血、血肿及消化道出血及其预防。 ①对PT或PTA明显低下者,在治疗前精确测定试管法凝血时间,据此决定首剂肝素剂量,治疗中每小时常规测定凝血时间,及时调整肝素维持用量,治疗结束时适当应用鱼精蛋白中和体内

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2-18T10:51:29.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丁卫芳樊芳雷田杰[导读] 人工肝血浆置换时通过血浆分离器补充正常人冰冻新鲜血浆及其他液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丁卫芳樊芳雷田杰 (江苏无锡市传染病医院ICU 2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317-02 人工肝血浆置换时通过血浆分离器补充正常人冰冻新鲜血浆及其他液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尽管人工肝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新的选择,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已知和未知的缺点、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针对性及预见性的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值得仔细探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85例重型肝炎病人,共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212例次,人均 2.5次。其中男68例,女17例,年龄16岁-82岁,平均年龄41.5岁。每次置换血浆量约2000ml-3000ml,治疗时间为 3.5h- 4.0h。其中急性重症肝炎56例,亚急性重症肝炎5例,慢性重症肝炎16例,淤胆型肝炎5例,肝癌2例,药物性肝损害1例。诊断符合200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标准。 1.2方法对85例212例次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病例在治疗中及治疗后(1d-2d)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3 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3.1 过敏反应 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输入大量的异体血浆,易造成过敏反应。故治疗中、治疗后均须严密观察病人有无畏寒、发热、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情况,并告诉病人出现上诉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当病人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现将血流速暂时调慢,并及时予抗过敏药或对症处理,以解除病人的痛苦,避免发生意外。 3.2 低血压 本组中有10例次在治疗中出现血压下降,10例次出现心率增快,造成低血压及心率增快的原因是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液输出速度过快或输出量过多,而静脉端补充不及时或由于重症肝炎病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原因所致血容量低,静脉的等量回流不足以纠正低血容量所造成。 护理措施:①密切监测血压情况,除常规监测动脉血压外,还应监测静脉压,如静脉压、收缩压降低,脉压差缩小,则说明是由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血压降低,需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如静脉压高,则需注意是否有静脉回路的阻塞,如凝血、破膜、穿刺针不在静脉内等,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整个通路并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②心率的检测:治疗前测定基础心率,治疗中连续动态监测心率,并根据情况补充晶体和胶体液体。 3.3 电解质紊乱 3.3.1 低血钙 由于置换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枸橼酸钠,使血中的钙离子降低,因此病人出现低血钙表现,本组中有11例次出现口麻、腿麻及小腿肌肉抽搐等低血钙症状,10例次治疗后发生低血钙血症。护理上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低血钙症状及血液生化改变,如出现腿麻、小腿肌肉抽搐等可给予热敷、按摩及补充钙剂等对症处理。 3.3.2 低钾、低钠血症 重症肝炎病人由于摄入减少、呕吐等原因可造成电解质紊乱。经本科检测证实:血浆置换所用血浆的电解质略低于生理水平,故同时大量置换血浆也可造成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本组中有9例次出现腹胀、头晕、恶心、呕吐等低钾、低钠症状,28例次治疗后血液生化检测未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因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低钾、低钠症状,如发现异常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 小结 血浆置换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疗法,它是重型肝炎及肝脏功能衰竭效果理想、可靠的辅助治疗方法。我们所治疗的85例病人均系急症或重症肝炎病人,经血浆置换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缩短了疗程,降低了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安全有效。但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的观察、护理对其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浆置换术的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术的护理常规 发表时间:2018-06-27T14:13:35.5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作者:苟敏[导读] 血浆置换术是一项高风险操作,采用时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以下进行探讨和总结经验。 苟敏(绵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四川绵阳 621000) [ 摘要 ] 目的:血浆置换术是一项高风险操作,采用时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以下进行探讨和总结经验。 [ 关键词 ] 血浆置换;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术:是通过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将血浆中诸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毒物等大分子物质清除,以减轻此类物质对机体伤害,逆转病理过程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减少或去除血浆中的毒性或病理性物质;例如: 生物毒素, 免疫球蛋白, 脂肪。适应症:广泛用于100多种疾病的治疗;对于致病因子或毒性物质广泛存在于血浆中的各种疾病均适用;主要针对中毒性、代谢性、自身免疫病及肝脏疾病(尤其是肝衰竭)等。1992年美国TPE临床应用指南(表)血浆置换是首选的标准治疗方案,它能够逆转疾病的发展,降低器官衰竭率和机体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某些疾病还是急诊血浆置换的适应证,例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有神经系统和肾脏并发症者。术前: 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如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电解质,以及生命体征等,查看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尤其是询问有无输血史及过敏史。 术中:过敏反应:通常出现在血浆输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寒战、皮疹、发热和低血压,喉头水肿与心肺功能衰竭少见。在血浆置换之前,应用抗过敏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异丙嗪、肾上腺素等,可降低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在膜式血浆分离中,也有对膜分离器消毒剂过敏的报道。此时在置换前多进行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术中降低全血流速或停止分离,术中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时调节液体平衡。 低钙血症:主要表现为口唇与远端肢体皮肤麻木,严重者有肌肉痉挛及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在开始治疗后15~20分钟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注射时间超过15分钟),每1小时可重复1次。另一类不良反应发生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枸橼酸代谢物碳酸氢盐不能从肾脏排出,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低钾血症:采用白蛋白溶液进行置换时,白蛋白中不含钾离子,对有低钾的患者更应引起注意,每1个血浆量置换后血钾浓度大约可降低25%,低钾血症偶尔会并发心律紊乱,因此每升白蛋白溶液中加入4mmol的钾将有助于减少此类并发症药物同时被清除:血浆置换理论上能够降低血药浓度,如环磷酰胺、泼尼松、地高辛及万古霉素等,所以对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最好是在置换术后进行输注。 术后: 血浆置换术后,尤其是多次血浆置换,采用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时,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总是存在,而且会持续几周时间,如果在此阶段同时合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出现白细胞减少时,感染机会大大提高,病毒等的感染也会接踵而至,此时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00~400mg/kg)静脉注射可能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在血浆置换术中,严密监测、严格操作、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没有科学的措施,常会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降低并发症的负面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透析与人工器官》2006年第12卷4期,38-39 [2] 龚方.血浆置换术的心里护理[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6,17(4):63-73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09-10-10T16:07:56.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4期供稿作者:胡亚平王晓燕[导读]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含有毒素导致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九江 332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162-02 【摘要】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含有毒素导致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弃去异常血浆或血浆中的病理成分,与将血细胞与其他保留成分及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回输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1]本科自2008年至今将人工肝血浆置换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本科住院,年龄在24-56岁,平均年龄为4 2.5岁,诊断均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定的《病毒肝炎防治方案》。 1.2治疗方法在专门消毒的人工肝治疗室内,服静脉留置双腔子管,只用北京伟力,[2]WLXGX-888型血浆交换机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每次分离血浆3000ML,治疗总时间2-3小时,各种耗材均为一次性使用,治疗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5毫克,全身肝素纳。 2 结果 通过血浆置换术的治疗,8例患者已经好转出院,5例患者仍在治疗中,2例患者死亡。它不仅加快了肝炎好转率,还降低了肝炎的死亡率。 3 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 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防止感染,重型肝炎病人的凝血功能较差,特别是治疗中应用肝素,增加了出血的危险,因此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出血的倾向,有无牙齿出血,穿刺处渗血等。置换过程中造成的免疫蛋白丧失及粒细胞破坏,进一步降低了病人对病原体微生物抵抗能力,极易使病人在血浆置换治疗后发生感染,因此,每班按医嘱及时正确监测体温脉搏,血压,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病情允许每日用0.029甲硝唑溶液漱口4-6次,并保持皮肤粘膜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洗。 3.1.2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无昏迷现象的患者,急重期的饮食以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为主,低脂(30G/D),并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防因为血氨增加引起肝性脑病,一般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低于0.5G/KG,对向腹水,脑水肿或浮肿的患者应给予低盐饮食,对肝脏脑病的患者给予鼻饲无蛋白食物,如米汤,鲜果汁,昏迷苏醒两周后加蛋白饮料,但需要根据病人肝功能恢复的情况及消化能力的逐步增加蛋白质,脂肪及食盐摄入量。 3.1.3 肢体护理术后妥善固定好至于股静脉处的单针双腔管,嘱患者尽量平卧,避免侧卧于插管侧,穿刺侧下肢,尽量保持伸直位,避免过度屈曲,用力,避免下床活动,及注意坐位时防止角度过小,以免导管受压,折换导致拔管,大,小便尽量协助在床上完成,由于术侧下肢活动量少,应给予局部按摩,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3.2 留置管的护理 3.2.1 留置管术口的护理由于重型肝炎患者功能受损,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且静脉插管较粗,插管部位是股静脉,下肢活动时容易牵拉插管,伤口及容易出现渗血,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导管异常情况,股静脉临近外阴,肛门易被尿,粪,等污染,应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导管专人护理,每天用0.5%碘伏消毒穿刺处并更换敷料一次,有潮湿或者污染应及时更换,并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及分泌物。 3.2.2 防止留置管堵塞脱落的护理,人工肝治疗结束后,注入肝素盐水得留在导管腔内,防止管腔内凝血,每天用肝素NS封管,每班要认真检查固定的线有无脱落,及时发现重新固定。 3.2.3 拔管护理无需继续人工肝治疗出手堵塞时应及时拔管,拔管前嘱咐患者排空大小便,拔管后局部压迫2-30min,观察无出血后,创口无窗纱布覆盖,再用1公斤沙袋压迫6-8小时,并嘱咐患者卧床24小时,凝血功能差,拔管后窗口凝血困难那持续渗血者,要增加压迫时间,或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穿刺处6-8小时取下弹性绷带,压迫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该侧肢体血液循环情况。 3.3 心理护理病人的心理状况与病情的恢复密切相关,重型肝炎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人工肝肢体治疗后,常有恐惧感,焦虑,悲观等心理,这严重影响了病人的体态,食欲而不利于疾病恢复,因此,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解除病人的焦虑心理和悲观情绪,使其保持身心愉悦,争取早日康复。 4 体会 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是当今救治重症肝炎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代替肝脏的部分解毒功能,还可以代替部分合成功能,降低肝炎的死亡率。在血浆置换过程中,严密监测、严格操作、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以护理工作在此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术后需要病人和护士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正确规范的操作护理,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增加治疗的安全性,改善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参考文献 [1] 李兰娟.人工肝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 中华医学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案.中华肝病杂志防治方.

血浆置换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临床症状、生命体征、体重情况。 2、评估患者的血管状态,如动静脉内瘘的局促触诊和听诊,中心静脉置管的评估等,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确保管路通畅。 3、评估患者的辅助检查:血型、血常规、凝血常规或有活动性出血者,应纠正贫血、出血后方可进行。 [护理措施] 1、护士应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流程,及常见报警的处理措施。 2、清醒患者给予解释,说明目的,并交待上机后注意事项,争取配合。对昏迷、躁动患者予适当镇静剂和必要的约束,以免患者抓脱导管。 3、严格按照输血“三查八对”原则,双人核对血浆制品无误后方可使用。 4、遵医嘱给予抗凝剂的使用,配置肝素液。选择合适的血浆分离器,肝素盐水(肝素25000u+0.9%生理盐水3000ml)进行4次预冲,排尽空气。 5、设置各种参数,检查管路通畅,先动脉端连接患者,当血浆分离器内的预冲液快排尽时,连接静脉端,开始治疗。 6、血浆开始置换时,血液速度宜慢,观察2-5min,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进行。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机器运转情况,包括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和膜内压的变化等。 8、治疗过程中有一名护士专门负责血浆的更换,每次更换时保证无气体进入,并两袋血浆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 9、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有无皮疹、寒战、荨麻疹、胸闷等。若出现过敏反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必要时停止治疗。 10、观察血浆分离器内有无凝血出现。 11、观察患者穿刺点有无出血现象。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血浆置换的原理和意义,以及如何配合的技巧。 2、告知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汇报。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编临床护理常规》、《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7-1

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时通过血浆分离器补充正常人冰冻新鲜血浆及其他液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尽 管人工肝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新的选择,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已知和未知的缺点、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针对性及预见性的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值得仔细探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85例重型肝炎病人,共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212例次,人均 2.5次。其中男68例,女17例,年龄16岁-82岁,平均年龄41.5岁。 每次置换血浆量约2000ml-3000ml,治疗时间为3.5h-4.0h。其中急性重症肝炎56例,亚急性重症肝炎5例,慢性重症肝炎16例,淤胆型肝炎5例,肝癌2例,药物性肝损害1例。诊 断符合200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标准。 1.2方法对85例212例次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病例在治疗中及治疗后(1d-2d)的不良反 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3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3.1过敏反应 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输入大量的异体血浆,易造成过敏反应。故治疗中、治疗后均须严密观 察病人有无畏寒、发热、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情况,并告诉病人出现上诉异常症状及时报告, 当病人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现将血流速暂时调慢,并及时予抗过敏药或对症处理,以解除病 人的痛苦,避免发生意外。 3.2 低血压 本组中有10例次在治疗中出现血压下降,10例次出现心率增快,造成低血压及心率增快的 原因是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液输出速度过快或输出量过多,而静脉端补充不及时或由于重 症肝炎病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原因所致血容量低,静脉的等量回流不足以纠正低血容 量所造成。 护理措施:①密切监测血压情况,除常规监测动脉血压外,还应监测静脉压,如静脉压、 收缩压降低,脉压差缩小,则说明是由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血压降低,需及时补充血容量, 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如静脉压高,则需注意是否有静脉回路的阻塞,如凝血、破膜、穿刺 针不在静脉内等,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整个通路并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②心率的检测:治疗前测定基础心率,治疗中连续动态监测心率,并根据情况补充晶体和胶体液体。 3.3 电解质紊乱 3.3.1 低血钙 由于置换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枸橼酸钠,使血中的钙离子降低,因此病人出现低血钙表现,本 组中有11例次出现口麻、腿麻及小腿肌肉抽搐等低血钙症状,10例次治疗后发生低血钙血症。护理上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低血钙症状及血液生化改变,如出现腿麻、小腿肌肉抽搐等 可给予热敷、按摩及补充钙剂等对症处理。 3.3.2 低钾、低钠血症

血浆置换疗法

血浆置换疗法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属于血液净化技术的一部分就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体外后,将血浆中的致病成分选择性地分离后弃去,然后将血浆的其他成分以及所补充的平衡液或白蛋白输回体内,以清除血浆内的致病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血浆置换又称血浆分离(plasmaphresis)。“Plasmaphresis”是希腊语,意思是血浆清除(plasma removal)。1914年Abel等最先提出血浆清除法,就是应用沉淀的方法将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弃去血浆后,再将血细胞和重新配置的白蛋白液输回体内。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封闭式的离心分离装置,70年代又发明了膜式血浆分离装置。此后,膜式血浆置换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作用。近年,又提出的血浆成分分离,其通过双重膜式滤过(double filtration)或冷滤过(cryofiltration)等方法将血浆的成分进行分离。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200多种疾病,包括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免疫复合物肾炎、坏死性血管炎肾损害、狼疮性肾炎、血液粘滞性过高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肾移植排异反应等。 血浆置换治疗原理 血浆置换主要是先分离出血浆,再从其中清除某些疾病的相关致病因子,这些因子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

(IgG、IgM等)、沉积于组织的免疫复合物、异型抗原和异常增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和一些副蛋白,如冷凝球蛋白及游离的轻链和重链,有时还包括一些同蛋白结合的毒素。由于血浆置换能直接和快速地清除一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子,所以通过它的治疗常常收到意外的疗效,后者是用一些口服或静脉注射免疫抑制剂所不能达到的。 一般而言,抗体就是IgG,其分子量为150×103左右;而免疫复合物分子量多为100×103左右。换言之,由于它们全部被包含在丢弃血浆之中,因此丢弃血浆(血浆置换)也就等于清除了致病因子。 血浆置换的作用机制还有非特异性的一面,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在一些情况下,血浆置换的治疗作用不可能与减少了非特异性的炎性介质有关,如补体和纤维蛋白原,甚至它的一些疗效可能与尚不清楚因子的减少有关。有一项实验报道证明,在血浆置换后脾对自体热变性细胞的清除能力有增加,说明这种疗法能改善一些疾病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血浆置换的适应征 据文献报道,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许多种疾病,随着临床应用的普及,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常见的疾病包括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免疫复合物肾炎、坏死性血管炎肾损害、狼疮性肾炎、血液粘滞性过高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急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8-12-03T09:48:53.3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赵维佳王乐(通讯作者) [导读] 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赵维佳王乐(通讯作者) (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6月11月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5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lb、CHO)、凝血功能(PTA)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TBil低于治疗前(P<0.05),Alb、CHO、PTA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肝衰竭 【中图分类号】R5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26-02 肝衰竭是严重的肝病类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较高[1]。传统的内科综合治疗效果较差。人工肝支持系统是近年来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而血浆置换是人工肝支持系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比较血浆置换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肝衰竭患者预后,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1月—2016月11月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5例为观察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19~78岁,平均51.2±12.6岁,急性肝衰竭5例,亚急性10例,慢加急性20例,慢性10例。病因:乙型肝炎29例,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2例,戊型肝炎4例,药物性肝损害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3例,酒精性肝损害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收集同期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5例为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19~78岁,平均51.8±11.9岁,急性肝衰竭8例,亚急性9例,慢加急性18例,慢性10例。病因:乙型肝炎26例,甲型肝炎2例,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3例,戊型肝炎3例,药物性肝损害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酒精性肝损害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内科综合治疗,包括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退黄、补充能量和维生素类、利尿、通便、抑酸、输注新鲜血浆、人血白蛋白等对症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术中持续心电、血压监护。血浆置换量2600~3000ml/次,治疗时间2~3h/次,每隔2~5d治疗一次,共治疗1~6次。血浆置换血流量80~100ml/分,血浆分离速度20~30ml/分,依据患者个体情况,酌情使用地塞米松及盐酸异丙嗪,防止过敏反应发生,补充葡萄糖酸钙,防止抽搐症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有效和无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lb、CHO)、凝血功能(PTA)等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TBil低于治疗前(P<0.05),Alb、CHO、PTA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75.6%(34/45),对照组为3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肝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其本质是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正常代谢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体内毒物蓄积,同时各种细胞毒性物质在血浆中蓄积,影响肝细胞再生,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血浆置换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中间型人工肝,通过一种非特异性的方式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非细胞的血液成分,解除了这些物质对肝细胞直接或间接的继续损害作用,并可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稳定内环境,同时又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血浆活性因子等物质,替代了肝脏部分功能,减轻了肝脏的负担,为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创造了积极有力的条件,使肝功能逐渐改善[2-3]。 本文结果提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郑晓君,严敬,龚文兰,等.人工肝不同模式治疗肝衰竭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8,39(05):730-732+736.

个性化护理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50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总依从性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重型肝炎;焦虑;抑郁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plasma replacement SONG Hui-hong,DENG Yan-xia,QUAN Xiu-juan,et al. Department of Infection,Guangzhou Huad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Guangzhou 5108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plasma replac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50 severe hepat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plasma replace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artificial liver plasma replace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ersonaliz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compliance after nursing as 92% than 68%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nursing,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P>0.05). After nursing,both groups had obviously lower HAMA and HAMD score than before nursing,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nursing plays active effect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plasma replacement,and it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Personalized nursing;Artificial liver plasma replacement;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知情同意书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知情同意书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知情同意书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在麻醉下进行 术。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在肝衰竭患者,由于肝脏功能衰竭,解毒功能下降,导致血液中含有多种循环免疫复合物、炎性因子、内毒素、胆红素以及中低分子毒性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影响了疾病的恢复,并促进疾病的进展。 血浆置换是人工肝治疗的一种方法,它首先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然后弃掉患者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血浆,把细胞成分、连同新补充的正常人新鲜血浆、白蛋白及平衡液等回输到体内,达到清除致病介质,清除黄疸、补充人体需要的重要物质的目的。 血浆置换的作用机制一方面是及时、快速地清除致病介质;另一方面是补充病人缺乏的重要物质。血浆置换本身不是一种病因治疗,只是一种支持、对症疗法。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医生的对策: 1) 麻醉意外,麻醉药过敏; 2) 为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需进行血管插管。因患者可能存在解剖异常等, 导致插管失败或血管损伤而出现大出血、血肿、瘘管、血气胸、血栓形成、 感染等并发症; 3) 过敏反应:包括对抗凝剂或置换血浆所用的替代液(如白蛋白、新鲜冰冻 血浆等)的过敏反应及休克; 4) 治疗过程中血浆分离器堵塞、破膜导致治疗停止; 5) 患者凝血机制差,治疗过程中维持体外循环需用抗凝剂,可能引起大出血; 6) 治疗过程中使用体外循环,可能导致低血压、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呼 吸衰竭、心律失常、心跳呼吸骤停等; 7) 感染:包括细菌或病毒感染,如需用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替代液,还可能感 染输血传播性疾病(包括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布鲁 杆菌病、弓形虫病等); 8) 其它可能发生的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并发症。 9) 4.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 疾 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 的病情加重或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死亡。 特殊风险或主要高危因素 我理解根据我个人的病情,我可能出现未包括在上述所交待并发症以外的风险: 一旦发生上述风险和意外,医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患者知情选择

血浆置换原理与应用

血浆置换原理与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庄海舟 血浆置换就是一种通过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将血浆中的一些大分子物质,诸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毒物等进行清除,以减轻此类物质对机体的伤害,从而达到逆转病理过程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 一、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浆置换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快速去除一些特殊的致病物质,这些物质包括:尿毒症毒素;各种毒物; IgG 与 IgM 类自身抗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15 万 D 与 97 万 D ;循环免疫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50 万 D ~ 300 万 D ;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相对分子质量 240 万D ;各种异型蛋白,包括轻链、重链及免疫球蛋白。 ( ppt5 )图片显示的就是血浆置换的一个简单模式图。可以瞧出,血液从患者的体内引出,经由血管通路的动脉端引入模式分离器,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然后补充等量的置换液,以清除体内的毒素与致病因子。补充置换液之后的血液又由血管通路的静脉端流回体内。 二、血浆置换的技术要求 (一)血浆置换技术的发展:放血疗法就是最早的血浆置换。 1914 年由 Abel 首创提出血浆清除法; 60 年代开始出现离心式血浆分离器; 70 年代出现膜式血浆分离器,利用血细胞的不同分子量,通过不同的膜孔径分离出来。近年来,新技术如冷滤过法,双重滤过法等不断涌现并应用于临床。 目前在临床中,最常用的就是膜式血浆分离器。膜式血浆分离器就是由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主要就是中空纤维滤器。其膜孔径大约在 0、2-0、6 μ m ,其滤过的分子量为 6 ~ 600 万的范围,可以进行非选择性或者选择性的分离。 (二)血浆置换的技术要求: 1、血管通路:连续性离心式血浆置换所需的血流量为 50ml/min ,外周静脉穿刺 ( 如肘前大静脉 ) 基本上可以提供上述血流量。在进行膜式血浆置换时,血流量要求在 100 ~

血浆置换术的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术的护理常规 摘要 ] 目的:血浆置换术是一项高风险操作,采用时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及 护理尤为重要,以下进行探讨和总结经验。 [ 关键词 ] 血浆置换;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术:是通过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将血浆中诸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 毒物等大分子物质清除,以减轻此类物质对机体伤害,逆转病理过程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减少或去除血浆中的毒性或病理性物质;例如: 生物毒素, 免疫球蛋白, 脂肪。适应症:广泛用于100多种疾病的治疗;对于致病因子或毒性物质广泛存在于血浆中的各种疾病均适用;主要针对中毒性、代谢性、自身免疫病及肝脏疾 病(尤其是肝衰竭)等。1992年美国TPE临床应用指南(表)血浆置换是首选 的标准治疗方案,它能够逆转疾病的发展,降低器官衰竭率和机体病死率,提高 治愈率。某些疾病还是急诊血浆置换的适应证,例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 有神经系统和肾脏并发症者。 术前: 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如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电解质,以及生 命体征等,查看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尤其是询问有无输血史及过敏史。 术中:过敏反应:通常出现在血浆输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寒战、皮疹、发热和 低血压,喉头水肿与心肺功能衰竭少见。在血浆置换之前,应用抗过敏药物如皮 质类固醇、异丙嗪、肾上腺素等,可降低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在膜式血浆分离中,也有对膜分离器消毒剂过敏的报道。此时在置换前多进行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 术中降低全血流速或停止分离,术中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血容量不足,心功 能不全时调节液体平衡。 低钙血症:主要表现为口唇与远端肢体皮肤麻木,严重者有肌肉痉挛及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在开始治疗后15~20分钟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 10~20ml(注射时间超过15分钟),每1小时可重复1次。另一类不良反应发生在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枸橼酸代谢物碳酸氢盐不能从肾脏排出,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采用白蛋白溶液进行置换时,白蛋白中不含钾离子,对有低钾的患者 更应引起注意,每1个血浆量置换后血钾浓度大约可降低25%,低钾血症偶尔会 并发心律紊乱,因此每升白蛋白溶液中加入4mmol的钾将有助于减少此类并发症药物同时被清除:血浆置换理论上能够降低血药浓度,如环磷酰胺、泼尼松、地高辛及万古霉素等,所以对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最好是在置换术后进行 输注。 术后: 血浆置换术后,尤其是多次血浆置换,采用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时,低免疫 球蛋白血症总是存在,而且会持续几周时间,如果在此阶段同时合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出现白细胞减少时,感染机会大大提高,病毒等的感染也会接踵而至,此 时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00~400mg/kg)静脉注射可能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在血浆置换术中,严密监测、严格操作、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 成败的关键,没有科学的措施,常会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要求操作人员必 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降低并发症的负 面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与血浆置换术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与血浆置换术 滕本秀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现代输血1、替补性输血2、治疗性输血 治疗性输血:血液成分置换术 血液成分单采术 血液稀释疗法 血液净化 IVIgG疗法 磁化血疗法 紫外线辐射血液疗(UBIO) 低能量氦一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当前血站系统的主要功能:1、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采供血等法规。 2、宣传招募无偿献血者,特别是成分献血。 3、保障所在区域内的献血医疗机构用血。 4、安全输血。 5、安全输血相关的科研。 当前输血科部门的主要功能 1、保障供血 2、科学、合理、有效输血 3、安全输血 4、科学、合理、安全输血的相关科研 5、教学工作 6、检测及治疗工作 7、指导临床输血、参与临床会诊 8、治疗性输血的开展 前言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therapeutic hemapheresis) 定义:是指分离和去除患者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性成分,回输其正常成分,并补充一定的溶液或正常人血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成分不同分为1、治疗性血浆单采术(therapeutic plasmapheres is) 2、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therapentic cytapheres is) 前者又称为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Aphere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一个动词,意思“拿走”或“去除”。目前为止,国际上公开发表资料,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PE的疾病达110种,80年代美国已成立了单采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Apheresis,ASFA)。后来创办了临床单采杂志(J onrnal of Clinical Apheresis)。 国内1999年资料报告,全国用手工方法和血细胞分离机,采浆机施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