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质课获奖教案_0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咏雪》,出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
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二)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五、教学方法(一)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二)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三)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聪明少年的例子。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要点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咏雪》 教案
咏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如何细致体会语言的差异,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巩固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以诵读为主,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继续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掌握一定的自学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求解,不搞机械文白对译。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师:我这儿有三幅对联,请同学们对一对:“门对千竿竹、门对千竿竹短、门对千竿竹短无”。
对出下联:“家藏万卷书、家藏万卷书长、家藏万卷书长有”。
2.这三幅对联都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对的。
他就是明代的翰林学士叫解缙,江西吉水人,是一个有名的才子。
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他家与曹尚书家的竹园相对,于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哪能让他借用呢?于是,他就命令人把竹子砍去一截。
解缙见了,就在对联下面各添一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更加生气,马上命令人把竹子全部砍光。
解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这一次,曹尚书无计可施了,不得不惊服解缙确有才华。
3.师:同学们听了之后是否也对解缙十分佩服呢。
对呀,他尚在童年时代就巧妙的运用反义词将一副对联因时设景对出连环对,确实让人赞叹不已。
其实在中国古代,有才华、有学识的少年儿童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一位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
他是谁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世说新语》——《咏雪》。
二、品读《咏雪》1.首先请同学们回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生回忆,师生共同总结。
以读为主,初读准字音、明内容——再读划节奏、清文意——悟读动脑筋、来思辨——趣读学名句、来仿写——赏读出韵味、快背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 教案
态度。《咏雪》一文并末对谢家儿女的答案加任何
评价,但作者的意图一望而知,这也是本文叙事的 笔记
一大特点;二是语言简练。首句短短十五个字,涵
盖的内容却相当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
了解本文的写作 技巧。
说到了。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撒盐空中(笑)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聪明过人,爱好文 学。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得到看重。13 岁 时,受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 规,袭封临川王,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 备受礼遇。历任左仆射、江州刺史。刘义庆 15 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 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 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 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以前的副宰相), 位极人臣。但此一时期,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 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 因此刘义庆也惧 有不测之祸,29 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 职。
(考题)
兄女:柳絮因风起(乐)
补充 谢无弈之女 王凝之之妻
身份之贵 (侧面衬托)
学生做笔记。 给学生直观的感
欣道 赏韫 赞才 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
一起学习同样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作 者 展 示 预习结果 展示(分小 组展示预 习效果,其 他同学可 以作补充, 老师视学 生的预习 情况也可 以作补充)
刘义庆(403 年~444 年),字季伯,汉族, 学生做笔记。 原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世居京口(今 江苏省镇江市) 。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 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
主题归纳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优质教案】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记述了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谢安与他的侄子侄女们咏雪的故事。
文章通过谢安与侄子侄女们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才华和个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家族教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对于《世说新语》这部作品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等,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学生对于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和句式。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化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朗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背景,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古代文学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进而引入本文的学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翻译文章3.感受和体会家庭聚会其乐融融的氛围【教学重难点】诵读文言文,积累重点实词【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于雪的古诗词呢?(学生举手讨论交流),我们已经积累了这么多关于雪的古诗词,那么请同学看看老师ppt上所出示的这一句诗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下这句诗歌。
学生分享赏析这句诗,最后老师总结得出结论: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春天的梨花,生动形象,极具春天的意味。
雪除了像梨花,还像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咏雪》,看一看在这篇小小的文章里,两位聪明的小孩又将雪比作什么呢?二.多种方式诵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尝试着划分朗读节奏,并批注不会或不能确定的读音。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节奏,听准读音,并做好修正。
3.抽读,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诵读课文。
4.齐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三.整体感知1.学生反复多次阅读课文,遮住课后的注释,尝试着理解文义,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2.老师抽同学起来展示刚刚的阅读成果,学生能够概括出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3.接下来再让同学借助课后注释来翻译文章,注意到重点实词,勾画出仍然不懂的地方。
4.老师重点讲授学生不懂的文言实词。
最后达到学生能够流利地翻译文章的效果。
四.问题探究1.谢家的这一场家庭聚会呈现出怎样的家庭氛围?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融洽轻松愉悦且文化气息浓郁。
由“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可以看出。
2.“未若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差可拟”两个比喻谢太傅更倾向于哪种?编者呢?明确:谢太傅更倾向于“柳絮因风起”,因为兄女回答出此句的时候,谢太傅表现是“大笑乐”。
编者也更喜欢“柳絮因风起”,因为文章的最后专门交代了兄女的身份,足以可见编者对她才华的赏识。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七上《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能正确流利朗读文章,疏通文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赏读语句,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分析“撒盐"“柳絮因风起”两则比喻的妙处。
2、感受文中人物性格,了解古人优良家风。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一次机缘巧合,你穿越到东晋。
某日,你在家中闲坐,收到一封来自谢太傅谢安的邀请函,他邀请你参加“冬日茶话会",与他的家人一同饮茶赏雪,早就听闻谢太傅大名的你欣然答应。
为了能尽快融入这次家宴,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查阅《世说新语》的相关材料,了解谢太傅一家。
1.刘义庆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2.谢太傅一家谢太傅:谢安,是东晋后期的一代名相,死后追赠“太傅”。
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谢道韫:谢安长兄谢无奕之女,王凝之的妻子,有“咏絮之才"之称。
任务一:知风雅之事——说一说“茶话会”所见做好充足的准备后,你立即前往谢太傅的住所。
谢太傅热情地接待了你,你也见证了一场冬雪日的大家庭文艺茶话会。
1.请先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注音:雪骤( ) 差( )可拟( ) 无奕( )划分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①寒雪日内集:____②与儿女讲论文义:_③俄而雪骤:____④公欣然曰:_⑤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⑥撒盐空中差可拟:_⑦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⑧即公大兄无奕女⑨撒盐空中差可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下雪的情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雪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首先,对于生字词的掌握,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仍显得不够熟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大生字词的复习力度,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咏雪》的阅读与理解;《咏雪》中的生字词学习;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了解作者及其背景;体会文章的意境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古典文学鉴赏能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思想感情体会: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
举例:
-重点讲解“霰”字的古义和今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通过对比喻“撒盐空中”的解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描绘事物特点时的效果。
-通过谢道韫的生平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东晋时期的文化特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对雪的赞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这次创作活动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创作时修辞手法使用不够恰当,有些创意较为局限。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实践中,我应该更多地给予学生指导,引导他们拓宽思维,激发创造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教案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语言文字较为浅显,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没有这一环节,教学很容易流于空泛。
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
并且运用图文结合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重难点突出,同时,让学生结合图文,当堂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并且背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古人家庭生活中的雅趣,感受谢氏家族和睦、轻松、融洽的家庭氛围;学习古代聪慧机敏的少年的智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五、教具多媒体六、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打一自然现象)你们能猜得出是什么吗?对,是雪。
有没有同学知道雪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张雪花的图片)好的,同学们,现在来看下这几张图片上的雪花,我们来观察一下雪花有哪些特点呢?(参考: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
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能把它比作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பைடு நூலகம்时候,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下雪的场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雪的美丽和意境的。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仍然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对于文章中的重点难点,我要进一步优化讲解方式,力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仍然显得有些拘谨。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指导,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总体来说进行得较为顺利。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应用,确保他们能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本节课主要学习《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咏雪”和“陈元方候袁公”,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学风采,感受古人对雪的赞美和对友情、礼仪的重视。具体内容包括: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中的文学价值和咏雪的意义。咏雪是古人通过对雪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审美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古代文人墨客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的体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反复吟咏,达到熟练背诵,并能正确默写。
2.正确掌握本文中出现的古文五项,可以适当扩充,并形成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
3. 完成家庭关系图,通过声韵,正确理解本文的主题,理解文化精神。
4.积累意象典故,掌握文化常识,引导学生探究自己家族的家风家训。
教学重难点1. 反复吟咏,达到熟练背诵,并能正确默写。
2.正确掌握本文中出现的古文五项,可以适当扩充,并形成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乌衣巷》导入课件展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师:刘禹锡感慨的王、谢两个显赫的宰相家族:一是王导,辅佐创立了有百年历史的东晋王朝;另一位是谢安,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符秦百万大军。
作为一代名相,王、谢足以令后人追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太傅一家,看他们寒夜咏雪。
01读“雪”学生活动:个人读《咏雪》,全班读《咏雪》。
教师提示: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教师指导:根据学生朗读中反映出的问题,相机指导纠正。
02品“雪"1.“动物赛跑·看谁掌握的文言词多”。
(希沃活动)学生活动:两名学生上台,进行竞赛,激发趣味。
教师指导:对学生错题和易错题(设置为错误答案),进行提示,要求全班掌握。
教师补充:对学生自己提出的不认识的文言词进行答疑解惑。
2.复述故事。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看着文言原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若复述有不足,可让同学补充。
教师指导:根据学生表现相机指导。
3.品评“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的优劣。
(重点)(1)在这两个比喻中,兄子把白雪比作“撒盐",兄女把它比作“柳絮”,那么你认为文中的两个比喻,孰优孰劣?【提示:从色泽、下落姿态、雅俗、冷暖等角度来分析】(2)谢太傅认为这两个比喻,孰优孰劣?(文中有没有体现)【批注课文:“公大笑乐"】谢太傅但笑不语,未置可否,耐人寻味。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目标确立依据】(一)课标分析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段要求(7—9年级)的“阅读与鉴赏”中与本课有关的内容有: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二)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二则》是七上第二单元的文言文课文。
从单元主题出发,亲情是不可忽视的主题。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本文描绘了谢家人在雪天赏雪作赋的温馨场面,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魏晋儿童的聪慧和良好家风的传承。
所以学习本课时,要“言”“文”兼顾,在完成文言文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之余,也要把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与学生的实际关联起来,引发学生对课文及《世说新语》的兴趣,并认识家风传承对人成才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已经学习了《世说新语》中《王戎不取道旁李》和《杨氏之子》两篇文言文,所以要求其借助注释从字面上理解全文大意的难度不大。
作为中学阶段的第一堂文言文课文教学,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1.能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距,通过多形式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积累文言知识,如古今异义词:因、儿女;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省略句:即公大兄无奕女等。
3.通过分析文章,让学生品评魏晋少年们的形象,欣赏古代少年的智慧,了解文学常识的由来,如“咏絮之才”。
4.通过学习课外拓展故事,进一步感知人物的风采与神韵,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增进对《世说新语》的了解和兴趣,感受古代家族的优良家风。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一)教学重点结合注解疏通文意,感知古今汉语的差距,积累文言知识。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质教案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七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难点名称通过《咏雪》,学习评析咏雪佳句。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与以往学习的比喻有所不同,不再局限于找本体和喻体,更讲求形似,赏析难度增大。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小学时学生学习比喻更注重形似,而这节课重点在讲解比喻的神似,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来赏析比喻句,理解比喻句的本质。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诗句导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知识讲解(难点突破)品析《咏雪》中的两个比喻句(1)撒盐空中差可拟赏析:雪的颜色跟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状物必先求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谢朗就近取譬,用撒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不多可以形容了。
(2)未若柳絮因风起赏析:谢朗虽然有才华,但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
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
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
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
”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
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与前文的“俄而雪骤”遥相呼应,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
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正如雪莱在诗中写到的“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质教案设计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七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课题名称《咏雪》难点名称通过《咏雪》,学习评析咏雪佳句。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知识点本身内容属于一目了然浅显易懂的:但是由内容想到意蕴意境过度,学生理解抽象。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七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够分清两种物品的区别,也能说出哪种好,但是说不出所以然,不知道为什么好。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PPT直观演示2.诵读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示标导入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聪颖机智的儿童。
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世说新语》第一则。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2)自由朗读,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停顿;(3)再读课文,巩固字音和节奏;(4)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后,在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刀朗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作为背景音乐。
)
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
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四、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以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以点评。
3、扫除字词上的障碍,请同学们借助注解,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的含义。
4、用学过的“加字法”和“换字法”翻译课文,并试背诵课文。
五、分组讨论质疑体会
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
教师适时点评,自然过渡。
六、生生交流拓展延伸
让学生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
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学生做交流。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七、运用比喻想像写作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
让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八、教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