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咏雪》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雪》。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背诵来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课文意境的分析与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语的理解。

2. 课文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谢道韫及其作品《咏雪》。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后注释,自主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集体或个体背诵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咏雪》。

2.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片段。

3. 收集有关雪的诗词,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问?3.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4. 学生对课文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如何?5.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所学知识?七、课堂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评价: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能否正确表达课文的意境。

2. 学生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评价:能否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思路《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文字不深,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

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没有这一环节,很容易流于空泛。

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

并且运用图文结合的板书,使教学重难点一目了人,同时,让学生结合图文,当堂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并且背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

并且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3、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的学习方法。

并积累文言字词。

2、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五、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

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师:画得真好。

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

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有预习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

②、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学会在朗读中质疑、思辨。

②、通过想象、比较,品味“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优美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②、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明机智和出众才华。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积累、掌握文言字词;帮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和学生想象作诗。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兴趣浓出示“雪”的甲骨文,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字,猜猜“雪”的本义是什么?古人把雪花比喻为随风漫天舞的羽绒,雪花洁白、轻盈、飘逸,它还像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世说新语》里的两个少年也有很美妙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咏雪》这篇文章。

(二)作家作品了解清屏幕展示:知识卡片一刘义庆(404-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做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词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层层细读品析深1、读得流利要求:读音正确,节奏分明,语句通顺流畅,不多字,不少字。

屏幕展示:①知识卡片二:读准字音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女②读出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齐读、范读、自由读,教师适时订正读音,指导朗读。

2、读的明白要求:理解词意句意,故事内容读得清楚明白。

学生采用逐字逐句,对照直译的方法,四人一组,每人一句,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的字词句做好记号;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适当给予提示。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咏雪》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

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观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布局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咏雪》的背诵与理解。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观点。

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布局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对雪的印象和感受。

引入课文《咏雪》,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问题。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重点讲解课文结构,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布局的能力。

3.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四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4.1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背诵和理解的重要性。

强调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4.2 作业布置:完成《咏雪》课后的练习题。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鉴赏和分析。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发展。

5.2 改进措施: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的合作探讨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咏雪》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雪》。

理解《咏雪》的诗意和主题,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雪的赞美和敬仰,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咏雪》的诗意和主题。

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2.2 教学难点: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或引导,让学生思考雪的特点和意义。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与雪相关的诗歌或故事。

3.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咏雪》,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引导学生背诵《咏雪》,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3.3 翻译与解释:让学生翻译《咏雪》,理解诗句的意义。

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3.4 分析与讨论: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表达意图。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咏雪》的小论文,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让学生画一幅与《咏雪》相关的画,表达对雪的理解和感悟。

4.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表现,评价学生对《咏雪》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的欣赏: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雪相关的文学作品,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夜独行》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第1篇】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方法:朗读法;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补充相关人物的资料。

教学准备:ppt课件搜集咏雪名句,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及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师作如下介绍。

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

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

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群臣的主心骨。

公元371年,桓温废除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3年二月,当桓温闻讯简文帝并没有如他指望的那样,禅位给他,气急败坏;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王坦之问罪,并欲趁机扫平京城,改朝换代。

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

当时,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单元导语表明“亲情”是该单元的人文主题,要在阅读中加深对亲情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本单元导语承接第一单元,继续对“朗读”作出了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情感、节奏的变化。

本单元课文,都从不同角度抒写了真挚动人的感情。

因此,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重点。

从阅读技能的角度看,第二单元承接第一单元,继续学习朗读,训练朗读技能,包括外部语音技能和内部心理技能,其中外部语音技能包括对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的把握,内部心理技能则包括“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后者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从语文核心素养来看,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始终是基础素养,因此,识记和掌握基本字词,积累文言字词,发展言语能力,是本文的要点之一。

《咏雪》记叙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

“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等典故。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数》中的《言语》篇,因此本课可以试着让学生关注人物的言语之才。

【学情分析】学生刚迈入初中一年级,《咏雪》是初中文言文阅读的首篇,描写了寒雪日谢安一家人的生活情景。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童趣》等三篇文言文,接触了文言文,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了解了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步骤,要读懂这个故事没有太大的困难。

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文言知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努力创造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咏雪”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想象。

【教学目标】1)掌握“俄而”“骤”“急”“因”“差可拟”等文言词语。

2)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知识。

3)借助注释,学习文言断句,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4)感受古代儿童的智慧和良好的家风文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电化教学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与预习检查(3分钟)师:课前我们已经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知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习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习】(高效课堂从预习开始)1.给加点字注音:俄而()雪骤()差( )可拟 ( ) 无奕( )女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儿女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咏雪》选自,作者,朝家。

该书是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习过程:【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咏雪》的意境、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鉴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美和创作诗词。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咏雪》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诗词的理解与欣赏,我发现在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还是有些困难。未来,我考虑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修辞手法,从而深入领会诗词的意境。
举例:通过朗读、拍手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突破这一难点。
(2)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本节课中,作者通过对雪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理解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举例:通过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如“傲骨”、“玉树”,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借助雪的品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人对雪的赞美,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雪的寓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5.培养合作精神: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词的理解与欣赏:《咏雪》这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习并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举例:如诗句“皑皑轻白雪,片片撒珠玑”,通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分析,理解作者如何将雪的美丽描绘得生动形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咏雪》,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诗词解析:详细解析《咏雪》中涉及的生字词、句式、修辞手法等,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夸张手法。
3.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柳宗元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咏雪》的基本概念和诗词创作技巧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方面,他们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我打算在课后多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1.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情感。
2.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修辞手法的学习难点。
2.教学难点示例:在探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象时,解释翁的形象代表的高洁品质,以及寒江雪环境中所体现的孤高意境,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雪天里有没有感受到过什么特别的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雪的美丽和诗词中的奥秘。
3.提供更多启发性的创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4.关注小组讨论的均衡性,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5.注重课后作业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诗词表达美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咏雪》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雪的纯洁和壮美。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体现,也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说的是谁?学生回答:雪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教师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三、小组合作翻译,整体感知1、集体再读课文,注意停顿。

2、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2.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讲解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所表达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举例说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为学生仿写练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诗人是如何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高尚品质的?
b.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诗歌背诵: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咏雪》,检查背诵情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仿写练习:布置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雪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将所学修辞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咏雪》,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引导学生从诗人的高尚品质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在逆境中保持乐观,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
4.学生能够分析并领会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等,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
3.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作者、意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评价诗歌的能力。
3.课堂点评: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韵律、意境、修辞手法等知识要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第【1】篇〗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咏雪》。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这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咏雪》一文是人教版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

这个单元的课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咏雪》全文仅71字,展现出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出古人家庭文化教育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古代典型的书香门第。

二、说学情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底子近乎为零。

这就首先应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能让学生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畏难和恐惧心理。

这篇课文语言文字比较浅显,还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能够自主查阅工具书疏通文字障碍。

但在语句的欣赏和辨析上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要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具体任务,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对现阶段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为:1. 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理解文意;背诵课文;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在讨论中明白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书香门第家庭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孩子成才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点: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我把第一个目标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积累文言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说教学难点:根据本课内容、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和语文学科特点,我把本课教学难点确定为:欣赏文中人物语言,探究比喻的妙用。

五、说教法学法(一)教法为了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采用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学习文言文最实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读也是文言文学习不变的主题,因而我安排了三个层次多种形式诵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一. 教材分析《咏雪》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的一篇文言文,课文描绘了萧红对雪的热爱和赞美,展现了雪的美丽和神奇。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和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意境。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随时复习巩固。

3.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4.相关雪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意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雪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雪的美丽,激发学生对雪的热爱,引入对新课的学习。

2.呈现(5分钟)学生跟读课文录音,感受课文中描绘的雪的美。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重点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国家,从古到今,出现过许多令人佩服、令人称赞的少年儿童。

同学们,请你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世说新语》认识两位聪颖机智的古代少年。

二、预习检查1.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

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作品简介《世说新语》:笔记小说。

全书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

《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是一种好品格。

3.文体知识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以“人间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

《咏雪》,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

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

“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等典故。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四、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1、朗读法: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注意字音、断句,强调“拟”“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难,掌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体参与表演,再现当时情境。

五、说学法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的读书法。

六、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10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10篇)》,您浏览的《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10篇)》正文如下: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白文朗读、标点文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同学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的方法,把握人物情感,学会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3.学习古人的聪慧,感受良好的家教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情感。

2.学习摹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朗读时的白文断句,演读中通过语气变化把握人物情感。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接受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演读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同学的爱好,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1.同学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是通过多种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借助工具书和书*释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加以解决,老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同学多向思维。

教会同学通过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文中重要词句。

引导鼓舞同学大胆沟通,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力量。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呈现课件。

提问: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两个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同学思考得出:聪慧、机灵。

)今日,我们通过《世说新语》中的《咏雪》,来生疏两个孩子,看一看这两个孩子与司马光和曹冲有什么相像之处。

【设计意图】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

(二)多种朗读,理解内容1.老师呈现《咏雪》的白文(竖版)的课件给同学。

同学依据理解朗读断句。

同学自由断句,呈现断句成果,读给大家听;小组争辩断句,各组呈现断句成果,派代表朗读,各自阐明断句依据。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依据语感尝试断句,激起同学的挑战意识;通过竞争阅读,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咏雪 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咏雪 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异。

2.反复阅读短文,通过阅读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1.用注释解读疏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咏雪中的两个描述。

3.反复朗读,感受古人家庭生活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引入兴趣1.谢道云由《三字经》引出师: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中有一段话:“蔡文姬,能辨别钢琴,谢道云,能吟诵。

另一个女人,又聪敏,二男子,当自警。

“蔡文姬从小就能辨别琴韵,谢道云可以出口成诗。

谢道云是晋代丞相谢安的侄女,也是将军谢奕的女儿,是当年著名的才女,文能吟诗咏雪,武能提刀杀敌。

让谢道云一旦成名,就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今天我们学习《咏雪》就记录了这句话。

2.介绍文学文化常识结合注释和相关材料,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知识。

课件提供:“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杂录体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一种记录人物言行、记录历史名人传闻的小说,又称小说和小说。

【设计意图】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消除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通过对人物和新语言的理解,学生可以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疏通字词,掌握文意1.听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画出朗读节奏,标注关键词的发音。

预置课件提供:节奏划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和孩子/讲论文意义。

俄罗斯/雪突,公/欣然说:“雪纷纷/何像?”兄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异是可以拟定的。

”兄弟/女儿/说:“未如/柳絮因风而升起。

”公/笑/乐。

也就是说,/公大哥/无奕/女,左将军/王宁之/妻子。

2.学生一起读,个别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准发音,读顺句。

3.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关键词和句子课件提供:理解关键句子:(1)白雪纷纷相似?翻译:这场大雪像什么?(2)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类似于在空中撒盐。

(3)不如柳絮因风而起。

译文:与其乘风飞舞,不如乘风飞舞。

4.疏通文意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老师讲解问题,明确整篇文章的疏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
《世说新语二则》是初一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古文,对古文言的知识了解的不多,
所以在讲解时一定要细致,尤其是对文言常识部分要重点说明,在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咏絮之才。

这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学习起来不太困难。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翻译,能流利翻译课文;
2、熟读并努力做到背诵全文;
3、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4、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会感受诗词的意象美;
2、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美感差异。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翻译;
2、结合课后注释尝试翻译课文;
3、整体把握文意后,赏析文章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学会感受诗词的意象美;
2、学习从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4、从时间、地点、人物、开端、经过、结果六个方面梳理叙事脉络。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语。

你知道古代有哪些智慧儿童吗?
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刘义庆是编著者,并不是作者,他是组织者)是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3、知识链接。

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东晋时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他死后追赠为“太傅”,故称。

4、师生交谈家庭聚会时的情况,引入作对联,咏诗词歌赋,之后,师生共同研读短文《咏雪》。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读出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读准字音。

出示课文(易错读音在文章中标注出来)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课文翻译。

在文中将重点字词标为红色并出示翻译,再整句翻译文章。

讲析文言词句: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晚辈统称。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猛。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比,比拟。

未若,不如。

差,大致。

因,趁,乘。

白雪纷纷何所似?似何,像什么。

即……之妻也。

“……也”,“是……。


即……之妻也。

省略主语“(谢道韫)就是……。


4、理清叙事脉络。

5、思考。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7、品味诗文。

文章开头阿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之所以选择一个寒雪日,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
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8、思考。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比拟“大雪纷纷”,哪个更好?
观点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观点二: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

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

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咏雪》)
9、简析课文内容:文中赞赏了谁?从哪一句得知?
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文末交代道韫的身世可见。

10、两个小孩都很快做出了句子,且小男孩最快,随后小女孩微起朱唇出妙语“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而公大笑乐,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形容“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1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

12、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1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14、“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

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强,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

撒盐空中比喻了雪的颜色。

15、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是“大笑乐”而已,分耐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在
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16、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

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你能不能也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
三、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处于补语的位置。

3、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汉语语法中“……,……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还有如“……者,……也”“……,……者也”“……者,……”等形式。

4、省略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课外拓展: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历代名人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五、布置作业:
1、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两篇短文。

2、搜集关于雪的诗句,并背诵下来。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