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三巨头近几年高速发展示意图
中国乳业的竞争图谱
中国乳业的竞争图谱中国乳业近十年的发展是飞速发展和波澜壮阔的的十年,也是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一个时代,摆脱计划经济束缚的中国乳业在这十年里如一批脱缰的野马跑出了“火箭式”的速度,中国乳业连续十年的高发展速度不仅书写了一个行业的神话,也成为众多行业的一个典范,在带给人们期待的同时,让中国乳业在整个食品行业里脱颖而出,但是在带着无尚荣耀头顶光环而高速发展的中国乳业在踌躇满志即将再征行程之时,以三聚氰胺为代表的乳品安全事件在将乳业发展的梦想打碎的同时又为发展中的中国乳业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将耻辱写在中国乳业的发展史上,成为中国乳业在后期发展历史上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透过中国乳业这十年发展的历史,中国乳业的发展路程抑或对、抑或错,我们无法也难以去进行评判,只是想通过对其发展的脉络细细的整理,从中国乳业在这十年的沙场征战的历史中,去寻找中国乳业在十年发展之路留下的一个一个清晰的竞争图谱,作为后来的警戒。
1、产品竞争在乳业发展初期由于处于供小于求和基本平衡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的竞争上企业主要竞争的焦点在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量上,即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供应,企业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生产的产能来尽可能的供应市场,而在第二阶段是在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挖掘上,由于有利可图很多企业参与其中进行市场的争夺,作为企业为扩大销量或者抵御对手,企业考虑如何通过产品在口味或者花色上的改变来对消费群体进行进一步挖掘,如流行一时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产品开始由单一到多元,产品的价值及功得以细化及专业,开始出现了婴儿、幼儿、儿童、学生、青壮年、女士、中老年以及特殊人群的产品,但是产品多样化及差异化并没有减弱行业间角逐的力度,相反随着产品的增多,竞争的支撑点也在悄悄的发生转移,把竞争带入了新的层面上去。
2、价格竞争任何一个行业在其发展路上,作为新型而起的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去做大和做强的首要问题,同样在中国乳业的发展旅程上,快速发展的中国乳企面临着一个新型发展的市场,企业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如何快速发展。
蒙牛伊利新希望新长征四个大佬的乳业江湖
随着蒙牛和伊利的战略调整,他们与新希望乳业终于在鲜奶这块阵地上对决起来。但领先者仍然是占据先机的新希望乳业,不过对决才刚刚开始,他们对决的不是现在,更多的是未来。
但李成云并没有离开乳业很长时间,受牛根生邀请,他与2001年底回到内蒙古加盟创业两年的蒙牛,从起初的管理一家公司到五年后作为生产经营副总管理着蒙牛二十八个事业部、分公司。在繁花似锦的时候,他于2006年10月毅然离开蒙牛,创建了非常牛乳业。第一年就创造了4850万元的销售收入,比蒙牛第一年的4300万还要多。
这么多年来,潘刚和牛根生经媒体铺天盖地宣传,他们的脸谱可谓妇孺皆知,就不用费笔墨絮叨了。但李成云需要重点强调一下,因为他的故事很复杂也很传奇,而且李成云在四个草原乳业大佬中年龄最小。李成云曾经在伊利“郑、牛纷争”中远走华龙,那时他仅27岁,在伊利担任供给部总经理,那一年,29岁的潘刚刚刚成为伊利液态奶总监。
“进攻鲜奶的方向是对的。”乳业评论人士陈瑜对记者说,“在消费者成熟度高的欧美发达国家,鲜奶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份额,这也必将是中国乳业的发展趋势。”
考虑到乳业的周期性,由于牧场资源的限制,蒙牛、伊利短期内以常温奶为主,但随着他们牧场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鲜奶这个中国乳业的未来他们肯定不会放弃,潘刚、牛根生、李成云在鲜奶这个阵地上必有一争,而后来者郑俊怀也不会放弃乳业的未来——鲜奶。
李成云在资本雄厚的刘永好家族支持下,打造“中国鲜奶第一品牌”的战略不会发生变化,但是新希望乳业决策层透露出来的信息看,他的对手不是伊利、蒙牛这对“草原双雄”,而是消费者本身,消费者对鲜奶的低认知度等限制了鲜奶市场,如果鲜奶市场太小,李成云、牛根生、潘刚、郑俊怀的对决便没有意义。
2024年新疆奶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新疆奶业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奶业生产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奶业资源和潜力。
本文将介绍新疆奶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规模、市场竞争、产品品质以及面临的挑战。
产业规模新疆拥有广阔的草原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奶牛的饲养和奶业生产。
根据新疆奶业发展报告,截至2020年,新疆地区奶牛存栏量超过1000万头,奶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奶牛养殖业已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市场竞争目前,新疆奶业市场竞争激烈,涉及到各个环节的企业众多。
国内外知名的乳制品企业都在争相进军新疆市场,如蒙牛、伊利等。
这些企业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品牌优势,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产品品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增加,对奶制品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新疆奶业企业在产品品质方面积极调整,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一些新疆奶牛养殖基地也引进了国外的先进奶牛品种,提高了牛奶的品质。
面临的挑战尽管新疆奶业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全球范围的疫情爆发导致奶制品的需求下降,市场前景不确定。
其次是市场品牌竞争激烈,新疆本地企业在技术、品牌等方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还有差距。
此外,奶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结论新疆奶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新疆奶业企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品牌塑造的力度,提高产品品质和企业形象。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合作,加大对奶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推动新疆奶业市场向更高水平发展。
(注:此文档为模拟文档,仅供参考。
)。
乳业环境宏观分析
乳业环境的宏观分析中国牛奶市场奶源主要是国产牛奶,进口牛奶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蒙牛、伊利、光明是国产牛奶三巨头,引领着国产牛奶业的发展。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说明人们对牛奶的需求在加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行业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一、政治环境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加入WTO之后,中国的乳制品面临世界乳业的挑战,国内政府也出台了鼓励国内牛奶发展的相关政策,如:一是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二是实施后备母牛补贴政策、三是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购置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国家对奶牛养殖农户购置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给予补贴、四是调整疫牛扑杀补贴政策范围、五是建立奶牛政策保险制度、六是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七是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八是完善奶业产业政策。
(来源:新华网《我国出台扶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法律方面也逐渐走向完善,由于法律作用市场的越来越规范,也为牛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好处。
二、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由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出模式各种因素构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人均奶类消费十几公斤,而国外人均消费量百公斤左右,我国奶类人均消费量相当于人均销量的7%,这说明我国现有的乳制品生产、消费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牛奶市场提供了契机。
三、社会环境人口是构成市场的第一位因素,而市场就是由那些有购买想法且有资金购买的人群组成。
市场的规模在极大的程度取决于人口的多少,人口越多,则潜在市场就越大,目前,就国内而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已超13亿,众多的人口为乳制品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容量。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看重,人民更有意愿和能力去购买奶制品。
对于液态奶主要客户是青少年和老年人,中国国内的青少年规模庞大占国内总人口的20%左右以及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增长,国内老年人的比重也日渐攀升。
乳制品行业的概述
乳制品行业的概述中国乳制品行业,自起步至今,已经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成为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市场的巨大变革。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乳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渗透率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节将概述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分为六个阶段:贫瘠、革新、发展、提质、兴盛以及疫情后的恢复。
第一阶段:乳业贫瘠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乳制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奶源资源匮乏,全国仅有少量奶牛和奶山羊。
乳品加工业也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极少数小型乳品加工厂。
当时,人均奶类消费量极低,且主要集中在特殊群体如孕妇和婴儿。
第二阶段:乳业革新期(1979-1996年)改革开放为乳制品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政府推动了上游养殖业的发展,引入了先进的乳制品加工技术和设备。
这一时期,尽管乳品加工技术仍受限,市场主要以奶粉和巴氏低温奶为主,但整个行业开始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
第三阶段:乳业发展期(1997-2007年)被誉为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这一时期见证了乳业的飞速发展。
乳企引进了UHT灭菌技术和利乐包装,打破了低温运输的限制,促进了常温奶的生产。
市场增长迅速,伊利和蒙牛成为行业双寡头,引领了行业的快速增长。
第四阶段:乳业提质期(2008-2014年)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制品行业造成重创。
政府加大了行业监管力度,乳企开始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
这一时期,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的信任度下降,海外品牌趁机进入中国市场。
第五阶段:乳业兴盛期(2015-2019年)从增量发展转向全产业链整合,中国乳业进入兴盛期。
乳企拓展了产品品类,加速了国际化进程。
2019年,伊利和蒙牛均进入“全球乳业20强排行榜”前十。
然而,年底的疫情爆发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第六阶段:乳业恢复期(2019年至今)疫情得到控制后,乳制品行业迅速恢复,成为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
低温奶的增长领先,区域乳企表现强劲。
同时,消费者的需求由传统的液态奶转向更多样化的乳制品,如奶酪,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光明乳业,前途光吗?案例分析
2007年10月通过上海市质量金奖评审组的复评, 再次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 • 2010年7月,光明以3.8万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 synlait乳业51%的股权。 • 2011年上半年,新西兰公司又增加超过2亿元的 银行贷款。 • 2012年的上半年光明食品有限公司和英国第二大 谷物生产商维他麦公司在伦敦签约,收购其60% 的股份,收购价格为12亿英镑,约合122亿元人 民币。
• 3.加强企业内质量监管,防止不合标准的食品生产。 • 三鹿企业之所以能够生产出来,缺乏完善的从奶源到终端 产品的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在奶源选择方面,要有清晰量 化的标准,要有可靠的检测技术人员,检测程序,检测信 息的透明公开,问题追究责任等。在生产环节,加强质量 管理,设备检测,样品检测,操作程序规范化,问题追究 责任制。在终端产品环节,要加强抽样检测。 • 4.多部门协调配合加强食安全管理,防止不合标准的食品 流入市场。 • 三鹿毒奶粉能够在市场上流通不能排除与相关行政部门的 “缺位”有关。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卫生形成,检验检 疫等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应该有协调配合机制,防 止不合格的食品的生产与流通。
光明乳业的发展
1998年制定新发展战略: - 地方性生产品销售公司全国性品牌增值公司。 - 打破系统、区域、所有制的界限,推进奶业产业化。 - 实现生产经营与资产经营的优势组合。 - 在黑龙江、内蒙古设生产基地 1999年光明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 在北京、西安、武汉建生产机构。争取上市。 - 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建销售机构。推行ERP项目。 2000年 转制成为股份公司 “光明”系列产品获第27届中国 奥 运代表团唯一指定乳制品称号。 2001年,入围“中国最受尊敬企业50强” 2002年 上市成功;至今,历年入选“上海100强企业”排名 逐年上升;连续入围由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物事件——10月17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2022年我国乳制品行业转型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乳制品行业转型发展趋势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类产量已达到38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奶类占有量为33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升,奶业进展空间巨大。
现对2022-2022年我国乳制品德业转型进展趋势分析。
2022-2022年中国原乳制品德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猜测报告从生产方式来看,养殖等关键环节已发生了重大转变,奶牛1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比2022年提高25个百分点。
机械化、信息扮装备和关键技术广泛普及,全国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比2022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这也带动了奶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奶制品德业快速进展的同时,行业也面临转型升级问题。
目前部分消费者对国产乳品信念不足,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消失原奶价格波动频繁,养殖效益低,乳品进口增加等现象。
因此,汪洋在会议上强调,要通过采纳最严格的标准和监管制度,强化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信念。
通过电子商务等创新模式,降低流通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率。
另外,要推动农牧结合,延长产业链,构建农牧民与奶企的利益联结机制。
另一方面,当前乳制品德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伊利、蒙牛、光明市场份额已超过45%,内生增长速度可能放缓。
从国外企业阅历来看,大企业成长后期开头走外延扩张道路,后续国内乳品德业并购整合概率较高。
据媒体报道,食品工业领域的“十三五”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重点包括加快自主创新、保障改善民生、国企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协调进展等。
公司方面,伊利股份为国内乳制品龙头,并通过在新西兰投建奶粉项目,布局全球市场。
公司提出到2022年成为千亿级健康食品集团,后续将通过持续布局高端产品、以及外延并购扩张市场份额等方式,完成方案目标。
另外,公司已完成其次期1.33亿元员工持股方案,均价为每股18.58元,同时还推出了不超过10亿元回购方案。
光明乳业为华东地区乳业龙头,旗下莫斯利安产品2022年收入近60亿元,同比增长85%,机构估计,2022年有望达到90亿元。
蒙牛五力模型分析
蒙牛五力模型分析1现有企业竞争力分析•主要有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等。
•乳制品行业市场上“光明”、“伊利”、“蒙牛”三个品牌销量最大,已形成光明、蒙牛、伊利三巨头争霸主的格局•蒙牛在取得超女和神五的品牌营销成果之后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积极推进全国化战略,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加速对重点区域市场进攻,并通过走多元化的道路进一步挤压当地二线品牌的市场空间。
作为同一层次的竞争对手,伊利主动进攻,加码央视广告招标大战,并以“奇谋”战胜蒙牛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乳业赞助商的资格。
伊利又投资建设的液态奶新工业园将伊利液态奶的产能扩大近一倍。
对蒙牛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光明因为暴露出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内幕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光明已将主要市场收缩至华东地区。
其他诸如石家庄三鹿,南京卫岗,北京三元虽然无法再全国范围与蒙牛抗衡,但在各自传统区域内对蒙牛形成了强有力的阻击。
○2潜在入侵者分析•“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思想已深入中国普通百姓的心底,传统的饮食营养品消费观念也随之悄悄发生了改变。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进入乳制品行业就一定有利可图,其实不然。
•1、进入壁垒。
虽然国家干预比较低,从生产、技术、经济、规模、资本投入因素来看,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2、品牌壁垒。
品牌效应将成为争夺的焦点,以质量、信誉、服务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将日益激烈的品牌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消费者一旦形成了品牌忠诚将很难改变,树立新的品牌,企业将这些消费者争夺到建立的新的品牌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国内几个大型乳品企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大企业的名牌产品有着强烈的偏好,乳制品市场开始形成消费者品牌忠诚度。
•3、技术壁垒。
随着乳制品营养知识的宣传及媒体的消费引导,使得消费品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加强,消费者对卫生质量、包装档次的要求日益提高。
我国乳制品产业链地发展进程
我国乳制品产业链的发展进程1 我国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综观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四个发展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为萌芽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为高速发展期,九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为结构调整期,2002年至今为行业整合期,进入了市场的重新分割及品牌的塑造阶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与营养知识的了解增加,对乳制品产生了很大需求,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我国乳制品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1 行业格局目前,我国乳制品企业有15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400多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有200多家,通过跨省和跨地区兼并和重组的资源有效配置,使乳制品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逐渐壮大,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乳品企业集团,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
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业成为当前一大投资热点,不少外资企业和一些跨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加入到乳品生产行业中来。
从市场格局来看,可以分成4大类:一是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全国性品牌;二是以新希望、维维、夏进、光明、三鹿为代表的区域性品牌;三是以北京三元、济南佳宝、南京卫岗、西安银桥等以本地省会城市为大本营市场的地方品牌;四是以法国达能、瑞士雀巢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
1.2 行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一度非常缓慢,从1998年开始,乳制品产量才开始逐步增加。
近几年,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
从2004年开始,乳制品产量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连续3年产量都在1000 万吨以上,年增长速度接近20%。
2005年中国产奶量已居世界第4位,全球乳业增量的50%来自中国;2006年,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总产量上升到了世界第三位;2007年全年总产量接近了1800万吨。
1.3 区域分布不均匀从2004年开始,全国的乳制品产量大幅增长,但区域分布并不均匀。
按照中国统计局八大经济区域划分,2006年乳制品产量最大的是黄河中游地区,为497.58万吨,其次是北部沿海地区,为402.26万吨,最少是大西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不足50万吨(见图1)。
中国乳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变化doc11(1)
中国乳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变化2006年的中国乳业可谓风起云涌,作为时刻关注着乳品行业发展、并与广大乳品企业一起成长的原料供应商,我们将对乳品行业的所见所思所感作一下浅述和交流。
行业结构的变化集团化、规模化。
目前我国乳品企业大约有1500家,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及行业整合的需要,乳品企业的数量将急剧下降,伊利、光明、蒙牛、完达山、三鹿等乳业巨头的下属企业会继续增加,其生产能力和年产量也会持续增长。
三元、均瑶、古城、银桥、XX奶业集团、XX奶业集团等十大乳品企业也将迅速扩X。
行业外资本侵入。
从2002年甚至更早开始,新希望、维维、统一、康师傅、北亚等行业外资本大鳄挥舞资本大棒来势汹汹的介入乳品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
资本的力量是无穷的、是随心所欲的,如新希望由饲料产业进攻金融、房地产,无不高奏凯歌;统一、康师傅凭方便面起家,如今却也在饮料行业呼风唤雨、傲视群雄。
任何行业内人士都不能低估这些资本大鳄的力量,他们的进入必将给整个乳品行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也必将推动乳品行业更快的朝前发展。
信息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利用程度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乳品企业对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重视。
像完达山、光明、伊利、蒙牛等著名企业均投巨资进行了信息化建设,纷纷引进ERP系统。
科技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内乳品巨头均建立了自己的科研中心,有的科研中心已成为国家级科研中心。
引进国外最先进生产线、最先进生产工艺,大力投入科研开发,成为乳品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企业所有制多元化。
外资、民营经济逐渐涉入乳品行业,这些经济体的介入将给乳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鲜的活力。
产品的差异化乳品行业的竞争主体仍旧是产品本身,产品差异化是应对乳品行业激烈竞争的最有效手段。
产品的差异化无非体现在功能上、口感上、品质上、概念上。
如何开发功能更新更完美、概念更创新、口感更好的乳制品是每个乳品生产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果葡糖浆、果糖等甜味剂,维生素族、氨基酸系列、矿物元素、低聚糖系列、活性益生菌、膳食纤维、核苷酸、ARA、DHA、CPP、牛磺酸、卵磷脂等功能性配料为乳品企业开发产品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中国乳业发展的趋势及变化
中国乳业发展的趋势及变化
近几年来,中国乳业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以乳制品生产企业
和乳制品超市门店为主的乳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
中国乳业
发展的趋势及变化,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乳业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具有先进的设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洁净的生产环境。
这些企业也采取了众多措施来改善生
产质量,如引进先进的乳制品生产技术,开展产品质量检测,优化原料采
购流程,实施内部体系质量管理,提升产品结构等。
其次,乳制品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凭借营养价值高、发酵健康的特点,乳制品渐渐地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乳制品生产厂家的营销渠道也在
不断拓宽,线上线下渠道深入到街头巷尾,消费者可以更容易地购买到质
量优良的乳制品。
另外,随着乳业的发展,乳制品的品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如酸奶、
低脂奶、低糖奶、豆奶等产品,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膳食需求。
乳制品的
营养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补充维生素等多种功效,更能够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最后,中国乳业也在加强标准规范的建设过程中。
未来中国乳业格局3
未来中国乳业格局猜想(微信标题:未来中国哪些乳企能够存活)随着12月的到来,2014年也走入了尾声。
在这一年里,中国乳业经历了多场政策变革,从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证重审、加强进口奶粉管理政策的出台到推动兼并重组方案的发布,国家一次次的重拳出击,希望通过政策推动加速行业洗牌与品牌集中化的步伐,以此解决中国乳业乱象的问题,恢复中国乳业信心。
那么,在一次次整顿之后,未来中国乳业会是怎样的走向呢?以下是笔者个人的一些浅见,与大家分享。
首先,先谈谈乳业大头们的走向。
从国内几大上市乳业公司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以伊利、蒙牛、光明为首的三个乳业巨大表现良好,净利率增幅明显。
其中,伊利股份前9个月营业总收入达到420.70亿元,利润总额41.4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增幅高达91.27%,持续稳居行业第一。
另外,圣元年财报显示净销售额3.705亿美元,同比增长在39%。
去年亏损2亿元的三元股份今年前三季营收34.35亿元,同比增长24.26%,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三聚氰胺事件后得到快速发展的两家上市奶企合生元和贝因美在2014年表现不容乐观。
尽管合生元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仍然处于盈利状态,但对比合生元这几年的业绩可以看出,该公司产品增速已经出现下滑。
合生元去年受到国家反垄断调查,被罚1.6亿元。
今年,合生元产品出现降价,原有的门店高利润模式出现危机,门店的品牌忠诚度势必受到影响。
以往合生元通过POS机有效实现了会员管理,它的这一创新型的营销模式为其带来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O2O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合生元营销模式的优势在逐渐失去。
从新品素加推出后的销售情况也能看出,合生元的发展不再顺风顺水。
另一家上市公司贝因美的发展情况比合生元更糟。
从财报来看,贝因美净利润下滑明显,今年1~6月净利下滑近八成。
第三季度净利率同比下降76.71%。
贝因美缺乏核心的技术,这两年一直在走下坡路,迫切需要转型。
中国乳业15年的市场轨迹(doc 6)
风雨兼程——中国乳业15年的市场轨迹几度风雨几度春秋,1990年雀巢双城牛奶公司正式运营投产之时,中国的乳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有乳企的产量加起来敌不过雀巢一家。
岁月如梭,15年后中国乳业已完全成熟和壮大。
回顾历程,有万人空巷的紧缺,有令人惊叹的增长,也有刀光血影的厮杀。
但是,任何青春期的躁动总会过去,中国乳业在经历2005年的喧嚣之后将会走向何方?我们仔细分析中国乳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清晰突起的营销脉络。
90年代——混沌的转轨岁月90年代初期,乳品还是一般家庭的奢侈品。
当时正值市场转轨时期,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人们对牛奶的了解和消费都较少,主要消费群为婴幼儿和老人,其中婴幼儿占60%,60岁以上的老人占20%。
那时的产品也区别于现在,基本是以散装的铃铛奶、简单的巴氏消毒奶和瓶装奶为主。
在整个9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品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但中间经历经济软着落和亚洲金融危机,消费量的增长也呈现了动荡的现象(见表一)。
表一:中国城乡居民乳品年人均消费量(单位:千克/人)资料来源:改编自《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报告》由于刚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百废待兴,国家主要精力都放在经济建设和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上,所以营养和健康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乳业相关政策并不是很多,行业处于稳定的自由发展阶段。
90年代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国有乳品企业,如北京三元、上海光明、黑龙江完达山、石家庄三鹿、南京卫岗和内蒙古伊利等。
这些企业历史悠久,本地消费者对其有很深的感情。
如北京三元,当时几乎每一个北京城的孩子都是喝三元牌乳品长大的。
由于市场培育不充分,市场容量有限,所以这个时期乳品的竞争并不激烈,尚未出现跨区域大规模的竞争。
尽管如此,由于体制和经营的原因,不断有企业亏损和倒闭(见表二),与此同时,一些小型私人乳企在不断成立,开始蚕食大型乳企的市场。
表二:1994年-1998年乳品加工业基本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改编自《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9-2005——纷纷扰扰的春秋时期1999年开始,在经历中国经济过热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乳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道路。
中国乳制品三巨头奶源基地对比
中国乳制品三巨头奶源基地对比一、2009年6月新闻:目前,光明的奶源结构由自有牧场、合作牧场和承包租赁的养殖小区组成。
其中自营规模牧场21家、合作规模牧场500家,占奶源供应结构的大部分。
近期,光明开始推行“牧场千分”标准,将牧场管理标准细化为350条1000分,内容涵盖防病防疫、饲养管理、日常生产、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等。
根据光明乳业旗下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签署的《光明乳业建设武汉现代化生态牧场备忘录》,光明乳业投资约1.8亿元,在柏泉农场内新建一座占地面积约4000亩、奶牛规模6000头的大型现代化生态牧场,并配套牧草种植。
投资规模与光明上海金山牧场相当。
二、2011年6月新闻:三元放心奶源于自有奶源基地生产高质量原料奶,对提升乳品企业的竞争力十分重要。
这么多年来,农垦一直是我国奶业的主力军,三元、光明、完达山、燕塘等农垦麾下的众多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产品或行销全国,或称雄一方,不是没有缘由的。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淑芹介绍,三元食品拥有堪称业界最大的自有奶源基地,对原料奶的要求也很严格。
每一滴原料奶都要经过至少28项指标检验,还引入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实行了更为严格的抗生素和体细胞检测标准,真正做到了与国外优质原料奶的质量标准相同步。
三元集团打造具有国际标准的牧场,保证奶源的安全,现已形成了“规模化养殖+现代化加工”的“三元模式”。
目前,北京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良种荷斯坦奶牛专业化养殖企业,成母牛头年单产达9500公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牛奶质量达到欧盟标准。
下设的27个奶牛场和相关产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郊区县,是北京鲜奶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年经济总收入4亿多元。
吕淑芹认为,建厂与建基地只有同步进行,奶业才会迎来健康的发展。
三元食品60年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被消费者称为放心奶,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三元根据奶源基地的发展建设速度来决定企业的规模扩张速度,有多大的奶源就做多大的市场。
乳业出现竞争新格局三大乳企呈“阶梯式”分布
乳业出现竞争新格局三大乳企呈“阶梯式”分布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4月26日晚问,伊利股份发布了2012年财报,至此上市乳企2012年业绩均已出炉。
中国乳业前三强中.伊利全年营收419.91亿元.蒙牛360.8亿元,光明137.75亿元。
三大乳企间差距拉大,标志着乳业出现竞争新格局。
回顾中国乳业的发展史.竞争格局第一次被打破源于伊利和蒙牛的强势崛起,他们与光明一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
然而很快。
伊利和蒙牛就将光明甩在身后。
形成了乳业竞争的第二次变局“双寡头”格局。
业界普遍认为,光明现阶段仍缺乏与伊利、蒙牛相抗衡的实力,2012年财报数据也验证了这一判断。
比较有意思的变化,
【总页数】1页(P34-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0.1
【相关文献】
1.中国乳业如何应对外资乳企的竞争
2.乳业掀兼并重组潮或出现超大型乳企
3.乳业新一轮竞争拉开序幕:国内乳企出海国外乳品抢滩
4.中国乳业:练好内功,应对外资乳企的竞争
5.中国乳业的振兴之变,龙头乳企的全球化与区域乳企的全国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利、蒙牛、光明等六大头部乳企布局上游原奶,谁掌控了中国牧场?
伊利、蒙牛、光明等六大头部乳企布局上游原奶,谁掌控了中
国牧场?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奶牛》
【年(卷),期】2022()5
【摘要】众所周知,牛奶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包含了蛋白质、钙、脂肪等一百多种成分,有着“白色血液”的美称。
牛奶产业链上游为奶牛养殖及原奶生产,中游为饮用奶、酸奶奶粉等各类乳制品产品,下游则是各大商超、电商平台、自动贩卖机等销售渠道。
几十年来,中国牛奶从只存在于北方城市和富裕人家,发展成为了全国上下家家常备的日常饮品。
1949年全国奶类年产量为21.7万吨,平均每人每年仅为0.4公斤,2021年全国牛奶产量达3683万吨,人们基本实现了“鲜奶自由”。
而这都得益于我国牧场建设、育种技术、饲养管理、冷链供应等环节的逐步完善。
【总页数】3页(P24-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山东潍坊成为伊利蒙牛三元等大乳企的奶源基地
2.乳企奶源危机:中小牧场不断退出原奶体量收缩50%
3.伊利、蒙牛、光明、三元、新希望乳业……24家上市乳企,谁的营收增长更快?
4.伊利蒙牛接连出手!2020年头部乳企为何加速奶源地投资建设?
5.2020年乳企半年报汇总伊利、蒙牛、光明、飞鹤晒成绩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业三巨头近几年高速发展示意图
一、2001年到2004年,乳业三巨头增长迅速,伊利、蒙牛、光明三家企业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117%和25.07%,三家企业2004年增幅都有下调,特别是蒙牛的增长在2004年明显较前两年有大幅放缓趋势,这证明了一个定律:“在百米赛跑中,从16秒提高到12秒很容易,但11秒之内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是很困难的。
”乳业的竞争其实才刚刚开始,如不出意料,三家企业经营业绩本年度还将按伊利、蒙牛、光明三个明显梯阶排列。
图1:伊利、蒙牛、光明2001-200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亿元)
图2:伊利、蒙牛、光明2002-2004年度销售额增长率(单位:%)
图3:伊利、蒙牛、光明2005年阶段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亿元)
二、2003、2004两年中,伊利与蒙牛的主营业务利润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光明,但由于伊利和光明的毛利率远远高于蒙牛,因此200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利润伊利大幅领先,光明反而高于蒙牛,这与三家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单价成本关系紧密。
图4:伊利、蒙牛、光明2002-2004年度主营业务利润(单位:亿元)
图5:伊利、蒙牛、光明2005年阶段主营业务利润(单位:亿元)
二、乳业三巨头利润总额接近,但由于上交税收的巨大差异,伊利的净利润反而低于蒙牛和光明。
2005年对于企业纳税意识的大讨论进入一个热潮,未来国家将加强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所有企业的税收监管。
从长远来看,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后,将成为蒙牛和光明的一大经营风险,而伊利很可能实现所有重要财务指标的领先。
图6:伊利、蒙牛、光明2002-2004年度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图7:伊利、蒙牛、光明2005年阶段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图8:伊利、蒙牛、光明2005年阶段净利润(单位:亿元)
图9:伊利、蒙牛、光明2005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比较(单位:万元)
(上述数据来源:三家公司公开报表)
三、乳业两巨头的纳税表现与其销售收入和行业地位之间出现了强烈的反差。
图10:伊利、蒙牛、光明2004年交税数额(单位:万元)
(上述数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2004年度中国七十行业纳税20强排行榜)
三、乳业三巨头共同拥有行业主导权,未来在三者之间发生的利益分配与转移,将深刻影响整个行业。
图11:三巨头2004年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占行业总量比例(单位:%)
(上述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