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理解词语的18种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a159fdc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a.png)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那么,怎样准确地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正所谓词不离句,我们只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在具体解释词语时,我们总结出五种常用的方法:方法一拆拼法把词拆开来,先解释每个字,再把每个字的意思组合起来表示词语的意思。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中的“自勉”一词,“自”是自己,“勉”就是勉励,二者合起来就是“自己勉励自己”。
方法二近义换词法用近义词对要解释的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画龙点睛》一文中的“推辞”一词,它的近义词是“推却、拒绝”,所以“推辞”的意思就是“推却、拒绝”。
方法三反义词否定法利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不”来解释词语的方法。
运用时,先找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然后在这个反义词前加一个否定词“不”,就是这个词的意思。
如,《读书莫放“拦路虎”》一文中的“模糊”一次,可以在“模糊”的反义词“清楚”的前面加“不”来解释。
“模糊”的意思就是“不清楚”。
方法四联系生活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词语的方法。
理解《推敲》中的“犹豫不决”一词,可回想当我们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一时拿不定主意,无法做出相应的决定时,这种感觉就可以用“犹豫不决”来形容。
方法五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是在“拆拼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先分开解释词语中的每个字或词,再把每个字义或词义综合起来解释词语的方法。
如“人喧马嘶”,“喧”是大声说话;“嘶”是马在叫。
自已结合起来就是人大声在说话,马在嘶鸣。
形容声音嘈杂、热闹欢腾的情景。
这就是“人喧马嘶”的意思。
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1页。
【免费】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词语理解”的18个技巧(名校版)
![【免费】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词语理解”的18个技巧(名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a381cf51e79b896902262e.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词语理解”的18个技巧(名校版)一、近义词解释法:用找词语的近义词或同义词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增添:增加陌生:生疏。
恬静:安静、宁静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慷慨:大方。
遨游:漫游,游历。
纯熟:(很)熟练。
眷恋:(深切地)留恋。
渺小:(非常)微小。
二、反义词解释法:用找词语的反义词,在前面加“不”(或“没有”)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紧张:不镇定。
懦弱:不勇敢。
缓慢:不快速。
崎岖:不平坦。
陌生:不熟悉。
慷慨:不吝啬。
朦胧:不清楚。
隐藏:不暴露。
三、归类解释法: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采用把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苹果——一种水果机枪——一种现代兵器芬芳:一种香气。
玫瑰——一种花朵火车——一种交通工具喜鹊:一种飞鸟。
四、比喻解释法:将词语和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样,形容残酷的杀人。
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车水马龙:车子象流水,马好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五、功能解释法:对词语的使用功能进行解释的方法。
“形容……”是常见形式,如: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
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态度坚决果断。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都快把耳朵震聋了)。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
泄,排出。
六、扩词解释法:将词语所组成的字进行逐个扩词(组词)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恳求:诚恳地请求。
疾驰:飞快地奔跑。
教导:教育指导。
幽香:清幽的香味。
幽静:幽雅寂静。
圣洁:神圣而纯洁。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重(大)。
轻捷:轻快敏捷。
七、串字解释法:有些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字)的意思的总和。
例如:肆虐:肆,任意地干;虐,残暴。
肆虐:任意地干残暴的事情。
肃立:肃,恭敬地,庄严地;立,站着。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小学语文解词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解词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d82dbdb7375a417876f8faf.png)
1小学语文解词方法(1)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
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
(2)运用换词法理解词语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有些词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有些词则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来进行对比理解。
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
”这句中的“复杂”可以用“不简单”来代替。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
如《七颗钻石》这篇课文里有“喜出望外”这个词语,联系前文描写的内容:小女孩为了生病的母亲到处去找水,可是哪儿也找不到水,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她发现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
你就不难理解“喜出望外”就是指遇到了出乎预料的事而特别高兴了。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
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
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
”“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
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
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
(5)同义词法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告诉学生找这个词的同义词,如“美丽”一词,它的同义词是好看,漂亮。
等等。
2小学语文解词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新课标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意合”,这就决定了要正确理解词语、文句和篇章的内涵,必须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领悟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个词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关键是要仔细阅读全文,上上下下地看,前前后后地读,找出文中与词语意思有联系的内容,就能比较准确地意会出词语的意思。
小学语文词语解释技巧训练方法
![小学语文词语解释技巧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ebab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4.png)
小学语文词语解释技巧训练方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词语解释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掌握一定的解释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义,提升语文水平。
以下将介绍几种小学语文词语解释的训练方法。
一、用近义词解释用近义词解释是一种常见的词语解释方法。
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学生可以通过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来帮助理解其含义。
例如,对于生词“善良”,学生可以用“好心肠”、“热心帮助他人”等相关词语来解释。
二、用举例子解释用举例子解释是一种生动有效的词语解释方法。
通过结合具体的例子,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词义。
例如,对于生词“温暖”,学生可以举出“阳光明媚的春天,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人感到舒适和愉快”的例子来进行解释。
三、用反义词解释用反义词解释是一种对照式的词语解释方法。
通过找出与生词相反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例如,对于生词“勇敢”,学生可以用“胆怯”、“怯懦”等反义词来解释。
四、用组合词解释用组合词解释是一种通过组合其他词语来解释目标词语的方法。
通过拆分一个词语的构成部分,结合其它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词语的含义。
例如,对于生词“蝴蝶”,学生可以用“蝴蝶是一种昆虫,有着美丽的翅膀,喜欢在花丛中飞舞”的方式来解释。
五、用比喻解释用比喻解释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词语解释方法。
通过将生词与具体形象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例如,对于生词“勤奋”,学生可以用“勤奋就像一朵开在心田上的花,它需要我们不断浇灌和呵护”的比喻来进行解释。
六、用词语派生解释用词语派生解释是一种通过找出与目标词语相关的派生词来解释其含义的方法。
通过分析词的构成和派生词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词。
例如,对于生词“睡眠”,学生可以用“睡眠是一个名词,它派生出形容词‘睡眠不足’,表示睡眠时间不够”的方式来进行解释。
在进行词语解释的训练时,老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包括填空、解释、配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词语解释的能力。
小学语文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
![小学语文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3b3be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b.png)
小学语文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元素。
无论哪一个学段,对词语的教学都不容忽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
如何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词语?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语文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联系上、下文词句义,直接感知词语意。
一些词语在出现时,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语意,触手可及。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时,就应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词语。
(2)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
语句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虚词,想通过口头释意,有板有眼,唯恐丢字漏字,挂一漏万,则会显得吃力不讨好。
最实用的方法应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挖崛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
(3)联系上、下文语句所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词语。
这种方法是被理解的词语大多在记事的课文中,学生往往特别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
此时,学生对维持故事的完整性、延续性有强烈欲望。
教师可抓住契机,利用故事发展情节来理解词语。
二、运用比较法,理解词语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
”因此,运用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近义词比较。
就是让学生在比较近义词的异同时,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从而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词语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异词比较。
就是不同两个词语之间的比较,形成强烈的对比,很好地品味出文本的情感、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
(3)同词异义。
指同时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
理解词语的方法(小学语文)
![理解词语的方法(小学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1d67a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6.png)
理解词语的方法(小学语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词语是构成语言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它们各自表示一种意义,可以独立运用在句子里,作为句子的一部分。
每个词语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即词义。
词语的意义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指这个词语最基本、最常用而派生能力最强的意义。
“引申义”是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比喻的方法而逐渐固定下来的意义。
如:草地上有许多野花(本义指可供观赏的植物的性繁殖器官)。
头昏眼花(引申义为眼睛模糊迷乱)。
花我家有一只小花猫(引申义为颜色、种类错杂)。
寻花问柳(比喻女人)。
正是由于词语具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特点,所以想要准确理解词义比较困难。
而考试时,往往对词语的解释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字义准确,引申义、比喻义也要求能写出来。
在平常的阅读中,词语理解得含含糊糊,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就会受到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理解词义的主要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解释词语如果手中有工具书,我们就可以利用字典先查到所要查的字,弄清这个字有几个义项,再结合词或句子确定选用哪个义项,给这个词下个确切的定义。
2、“三步解词法”我们更应学会在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正确理解词语。
正确理解词语我们可以分三步走,即:整体理解——逐字解释——找延伸n 整体理解对词语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脱离了语言环境,词语解释往往会张冠李戴。
如“醒目的标志”中的“醒目”,就是“形象明显,容易看清”的意思,因为忽略了前后文的内容,解释为“睡醒的眼睛”,凯不是贻笑大方!所以解释词语的第一步就是把这个词代入文中,联系上下文,整体地理解,甚至可以说是感觉、估测一下这个词大概是什么意思。
这样能确保这个词语解释的思路不会有错。
n 逐字解释在对词语有了大致的理解之后,再解释这个词中的每个字的意义。
在有了刚才整体理解的思路的指导下,对每个字的义项的选择相对要精确些;再把这每个字的解释连起来,这个词的本义就差不多解释出来了。
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0910e5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9.png)
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有哪些1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1、扩充解释法扩充解释法就是将需要解释的词进行适当扩充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
其中组词法是常用方法,如:欢乐--欢喜、快乐宽阔--宽敞、辽阔幽香--清幽的香味电灯--用电发光的灯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2、近义解释法近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语的近义或同义的词或词组短语等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
如:增添--增加关怀--关心美丽--漂亮3、反义解释法反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的反义词或相反意思的词组短语等前面加否定副词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
如:紧张--不镇定懦弱--不勇敢缓慢--不快速4、归类解释法根据词义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性质,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可以采用把需解释的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
如:苹果-- 一种水果机枪-- 一种现代兵器玫瑰-- 一种花朵火车-- 一种交通工具5、比喻解释法比喻解释法是将需要解释的词与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
如: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6、功能解释法功能解释法就是用需解释词的使用功能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
其中“形容__是一种常见形式,如: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
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7、下定义法用简练的语言对词语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确切的叙说、解释。
它适用于解释某些有关科学概念的词语和一般性名词。
如:学者--在学说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沁园春--词牌名。
8、描写说明法描写事物、概念的性状;说明词语的引伸义、比喻义。
如: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
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9、比喻揭示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打比方来揭示很难用确切语言释义的抽象概念。
如: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样,形容残酷的屠杀人民。
10、同义词解释法用同义词解释,必要时作适当限制、补充。
如:休憩--休息。
竣工--(建筑物)完工。
11、反义词解释法用反义词加“不”解释。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多种方法理解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f4950ca5c1c708a1294a4460.png)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理解词语有哪些方法呢?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如想象法;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置换、比较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解读法;读中感悟法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每个词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关键是要仔细阅读全文,上上下下地看,前前后后地读,找出文中与词语意思有联系的内容,就能比较准确地意会出词语的意思。
2、用替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
用替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意,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把不理解的词语换成自己理解的词语。
如仍能讲得通,符合语言环境的特定意思,那么这个替换的词语就可以作为不理解的词语的解释。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这是在理解词语中较常用的方法,它让理解词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从而更感性地理解这个词语。
4、利用表演的方法巧妙理解词语。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表演的方法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词语,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乐于接受。
5、运用分合法理解词语。
一个词语,往往是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的,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结合起来就好理解了。
6、通过想象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朗读这个词语时,提醒学生,当你读到这个词语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述了由这些词语所联想到的情景。
1/ 1。
小学语文知识点——查字典的方法和理解词语
![小学语文知识点——查字典的方法和理解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8e4a1b0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b.png)
小学语文知识点——查字典的方法和理解词语
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
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
(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
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
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
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
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
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
(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词语理解的方法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词语理解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1c3a6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4.png)
79动漫先锋 Animation Pioneer2020/12教育艺术 一、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词语的含义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汉语也不例外。
而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很难理解抽象的词语。
所以,为了让学生学好汉语知识,老师应该从基础开始,逐步加强学生的字、词能力,并使汉语教学在一定水平上充满活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
只要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他们就能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词语知识。
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事例,发展学生的语言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词语的使用,掌握词语的学习要领。
首先,老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刺激想象力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从人生经验中猜测词语的意义。
其次,利用小故事丰富词语形象,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尤其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还能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最后,教师应重视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词语教学。
通过带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解读词语,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用词能力。
二、使用类比推敲词语的用法小学生如果采用类比词语的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一个容易混淆的词的类比,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且有助于理解词的含义。
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条件,运用类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词语知识,促进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首先,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并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
通过结合文本内容整合词语,学生们可以在词的排列和节奏下背诵和理解词语。
比如,老师在教《彩色的梦》的时候可以开展系统性词语来进行教学。
通过对学生进行组合,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群体中探索梦的意象。
使用像“自由组词”这样的教育环节,让学生用“梦”这个词组合成句子,然后让学生集合起来,进行系统的词语教育,让学生学会使用。
以“寻梦、做梦、造梦”等词语为例,教师可以简略地分析这些词的意义。
用“查找缺点”的方法让学生在句子中正确地解释这些词的意义。
小学语文理解积累词语的好方法
![小学语文理解积累词语的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1491f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3.png)
小学语文理解积累词语的好方法1小学语文理解积累词语的好方法一、加大阅读量,拓展词汇空间。
扩大词汇量,最佳的方法就是阅读课外书籍,这已被众多教师认同。
许多积累作业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他们边阅读,边摘录好词好句。
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只是进行简单地检查批阅。
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小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差,词汇积累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只是记在纸上。
所以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
首先知道学生进行词汇的分类整理。
例:写人类可分外貌、动作、心理、语言,写季节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物候,写物类分色、形、味。
其次教师在学生课外抄摘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选择出一些词汇,或成讲义,或成小黑板,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以备课堂上提取。
比如《李子核》一文,我抓住文中三个训练点:一是看实物运用课外词汇,描写李子的外形;二是描写瓦尼亚脸红的一个比喻句;三是动补结构的句式“他吓得脸色发白”。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描述果子色、形、味的词语,描写红颜色的事物以及描写恐惧心理的词语,分类抄于卡片上。
二、立足课本,强化词汇学习。
课外的积累,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提取、运用,其巩固率是相当低的,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很喜欢看书,也很听话地做了摘记,但是他作文里的词汇还是那么贫乏。
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好词没有经过及时消化、强化,被遗忘了。
这是很可惜的。
如果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语境,让学生回忆课外获得的词汇,在加以运用,那么日复一日,所掌握的词汇量就相当可观了。
在《李子核》一文的教学中,我作如下设计:(一) 看图用词。
将一幅逼真的李子图挂在黑板上,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我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李子,然后说出李子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由于课外的铺垫,学生的学习难度已相对降低了,学生一下子就说出红艳艳、红通通、黄里透红、又大又圆、圆溜溜、香喷喷、香气扑鼻等词语。
学生通过运用课外所学词语对李子的描述,加深了对李子的认识,这对理解文中主人公瓦尼亚偷吃李子这一情节也无疑起到了过河搭桥的作用。
理解词语的方法
![理解词语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8acaae5022aaea998f0fa9.png)
• 果然—— 然,样子; 果真这样子
• 悠然—— 悠闲的样子 • 安然—— 安闲自得的样子 • 骇然—— 惊恐害怕的样子 • 新闻—— 新听来的事 • 声色俱厉—— 声音脸色都十分严厉
强化练习
字义相加法
如果你站在广场中央,纵目四望,就会感到意气风
发、心旷神怡,你也必定会深深爱上这宏伟壮观、气 度不凡的天安门广场。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理解词语
文笔小学 李昱影
1、字义相加法。
• 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 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 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 意义。
如:
1、歧途:“歧”是 错误 “途”是 道路
“歧途”的意思就是 错误的道路。 2、夜以继日:“夜”:夜晚
“以”:用来
“继”:继续,连着 “日”:白天 晚上的时间连着白天,形容日夜不停。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一家六口人全靠父亲 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 富。”
诚实: 老实
3.反义否定法。
• 即用反义词加“不”或 “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 词义。
如:
•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要理解“尽职”一词,只要先找出它的反 义词“失职”,然后在“失职”前面加上否定 词“不”,就能知道“尽职”是“不失职”的 意思。
• 熟悉—— 不陌生 • 隐藏—— 不暴露、不败露 • 娴熟——不生疏 • 冷落——不热情
• 镇定—— 不慌乱 • 漫长—— 不短暂 • 清醒—— 没有昏睡 • 干燥—— 不潮湿 • 模糊—— 不清楚 • 崎岖—— 不平坦
• 绝望—— 没希望
强化练习
反义词否定法
解释词语的方法
![解释词语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b81633ba1aa8114431d9a9.png)
八、联系语境法
将词语本意同其所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解释词语 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临时意义。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即:字不理词、词不 离句、句 不离篇。如:力所能及:在吉米的能力范围内所能办到的。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水泄不通,想 想节日里商业街上的情景。
九、借助字典或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查到字, 看字典里的解释和举例,所查词语如果例子中 有相同的,那么这个词的意思肯定是它。如果 不一样,那就把这几种意思放入具体的句子里, 看谁最恰当。
懦弱——不勇敢 缓慢——不快速
四、归类解释法 根据词义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
性质,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可 以采用把需解释的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 释。 如: 苹果—— 一种水果
机枪—— 一种现代兵器 玫瑰—— 一种花朵 火车—— 一种交通工具
五、、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用比喻句式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 如: 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
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
六、功能解释法
功能解释法就是用需解释词的使用功能进 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其中“形容***” 是一种常见形式: 如: 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
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
七、分解组合法 先逐个分析词语中 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 合起来理解。 例如:“文静”可释为“文雅而安静”;“健 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 就是“健康而优美”。 “十恶不赦”中“十恶”指“不道、不孝、不 睦、不义”等十种罪恶,词义为“犯了十种罪 的一种就不可避免地要严惩”。
二、近义解释法 近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语的近
义或同义的词或词组短语等进行词语 解释的方法。 如: 增添——增加
关怀——关心 美丽——漂亮 一刹那—— 一瞬间,形容时间非常短。
小学语文理解重点词的方法
![小学语文理解重点词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3bbf3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9.png)
小学语文理解重点词的方法重点词语是(文章)主旨的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敏捷、生动地使用词语教学,让同学通过学习抓住重点词语,更好地学习文章。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语文理解重点词的(方法),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学校语文理解重点词的方法一、表象、直观解释字词法对于六种造字法,我认为对于学校生来说,不必去阐明其深刻的造字原理,只能在形象化的教学中,让同学潜移默化地理解,如,在教“撼”这个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同学明白提手旁的字大多跟手有关。
“撼”是摇动,用什么来摇,当然是手。
再如,“川”是河流,那么“川流不息”,即像河水一样不停止,形容人马、车辆等往来不止。
再比如,“三点水”跟水相关,“足字旁”和脚有联系。
诸如此类可以让同学先从字形上来理解字词的表意,再进一步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或许这样比单纯让老师来反复讲解字词的含义要生动一些。
表示事物名称,有同学不熟识的重点词,可以用实物、标本、幻灯片等,使同学观看事物的形象,得到清楚地熟悉。
二、反义释词法汉字从形式到内容有丰富的内涵,真让人有望洋兴叹的感觉,所以不行能给每一个字词来一个精确的定义,特殊是对学校生而言更不行能生搬硬套地解释重点词,对于有些重点词的意思似乎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可以启发同学说出其相反的意思。
假如同学能说出其(反义词)来,证明他对该重点词已理解,无须再给这些重点词精确的定义。
三、运用(造句)法来解释词义同样的道理,有些重点词词义比较抽象,特殊是一些(成语),我过去常用的方法是让同学去背一些重点词的意思,认为这样就是让同学把握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遇到词义相近的重点词同学就简单混淆。
最好的解释方法是让同学用这个重点词说一句话,假如同学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个重点词来说一句话,说明已理解了这个重点词。
这样就不必让同学去背重点词精确的定义了。
四、结合课文理解词义法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状况许多,有的词有两三种意思,有的词甚至有七八种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理解词语的18种方法
一、近义词解释法:
用找词语的近义词或同义词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
增添:增加
陌生:生疏。
恬静:安静、宁静
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
慷慨:大方。
遨游:漫游,游历。
纯熟:(很)熟练。
眷恋:(深切地)留恋。
渺小:(非常)微小。
二、反义词解释法:
用找词语的反义词,在前面加“不”(或“没有”)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
紧张:不镇定。
懦弱:不勇敢。
缓慢:不快速。
崎岖:不平坦。
陌生:不熟悉。
慷慨:不吝啬。
朦胧:不清楚。
隐藏:不暴露。
三、归类解释法:
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采用把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苹果——一种水果
机枪——一种现代兵器
芬芳:一种香气。
玫瑰——一种花朵
火车——一种交通工具
喜鹊:一种飞鸟。
四、比喻解释法:
将词语和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
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
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样,形容残酷的杀人。
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车水马龙:车子象流水,马好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五、功能解释法:
对词语的使用功能进行解释的方法。
“形容……”是常见形式,如: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
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态度坚决果断。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都快把耳朵震聋了)。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
泄,排出。
六、扩词解释法:
将词语所组成的字进行逐个扩词(组词)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恳求:诚恳地请求。
疾驰:飞快地奔跑。
教导:教育指导。
幽香:清幽的香味。
幽静:幽雅寂静。
圣洁:神圣而纯洁。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重(大)。
轻捷:轻快敏捷。
七、串字解释法:
有些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字)的意思的总和。
例如:肆虐:肆,任意地干;虐,残暴。
肆虐:任意地干残暴的事情。
肃立:肃,恭敬地,庄严地;立,站着。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不毛之地:毛,草木;之,的;地,地方。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致敬:致以敬意(表达敬意)。
遥望:遥,远处;望:看。
遥望:向远处看。
暴毙荒野:暴,突然;毙,死;荒野,荒郊野外。
暴毙荒野:突然死在荒郊野外。
八、以旧带新法:
有些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可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
如:
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
之,的。
宝,宝贝。
合起来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九、重新组合法:
对互文词进行重新组合理解的方法。
如:
心满意足:心意满足。
翻山越岭:翻越山岭。
风平浪静:风浪平静。
调兵遣将:调遣兵将。
无忧无虑:无忧虑。
没昼没夜:没昼夜。
震天动地:震动天地。
十、描写法:
对词语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常用“……的样子”的形式。
如: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
际。
十一、下定义法:
用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
如:
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十二、找词眼法。
有些词从表面上看深奥难懂,但词中有的语素(字)是常见的,因此只需借助字典找出不易理解又是这个词里比较重要的语素的含义就行了。
如:
和蔼:此词的重点在“蔼”字,它就是这个词的词眼,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和气、态度好”。
因此,“和蔼”的含义就是“和气,态度好”。
十三、联系上下文解释法:
认真阅读文章,推断词语在文段中要表达的的意思。
常用“文中指……”的形式。
如:
真挚:本义指(感情)真诚恳切。
文中指作者对自己的两位母亲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意。
(6课)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
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
十四、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法。
恍然大悟:做一道数学题,各种办法都试过了,可就是做不出来。
忽然想到了以前老师讲过的一种办法,试一试,一下子会做了这道题。
十五、造句理解法。
如:
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
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
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十六、表演理解法。
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写海鸥扑向老人遗像时,“海鸥飞成了白色的漩涡”一句中的“漩涡”,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
十七、借助插图解法。
有的时候,文章中会配有插图,利用这些插图便可以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十八、查字词典法。
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