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一等奖)动量守恒教学设计(定稿)
动量守恒定律优质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优质教案
简介
本节课将围绕动量守恒定律展开。
首先,我们将讨论动量是什
么以及动量与速度、质量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释动量
守恒定律,包括什么是动量守恒、什么情况下动量守恒、以及如何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最后,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应用动量
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 理解动量的概念,并掌握动量与速度、质量之间的基本关系;
-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并能够判断在何种情况下动量守恒;
- 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动量是什么?
- 动量的概念
- 动量的计算方式
- 动量与速度、质量之间的关系
2. 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守恒的定义
- 什么情况下动量守恒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弹球碰撞问题
- 案例二:火车头碰撞问题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示范法
- 实践演练法
教学过程
1. 简介(5分钟)
-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动量是什么?(10分钟)- 讲解动量的概念
- 计算动量的方式
- 解释动量与速度、质量之间的关系
3. 动量守恒定律(15分钟)
- 讲解动量守恒的定义
- 探讨什么情况下动量守恒
-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 动量的实际应用(15分钟)
- 通过案例一题演示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案例二题演示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5. 总结(5分钟)
教学评估
- 学生课前预笔记
- 课堂提问
- 学生课后作业。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6篇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6篇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能力目标1、运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
2、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运动).三、情感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2、使学生知道自然科学规律发现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基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掌握。
教学过程:动(1mi)量定理研究了一个物体受到力的冲量作用后,动量怎样变化,那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时,会出现怎样的总结果?这类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两个紧挨着站在冰面上的同学,不论谁推一下谁,他们都会向相反的方向滑开,两个同学的动量都发生了变化,又如火车编组时车厢的对接,飞船在轨道上与另一航天器对接,这些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动量都有变化,但它们遵循着一条重要的规律。
(-)系统为了便于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引入几个概念。
1.系统:存在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系统,系统可按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取。
2.内力:系统内各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3.外力:系统外其他物体作用在系统内任何一个物体上的力,称为外力。
内力和外力的区分依赖于系统的选取,只有在确定了系统后,才能确定内力和外力。
(二)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演示】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的A、B两滑块在P、Q两处,在A、B间压紧一被压缩的弹簧,中间用细线把A、B拴住,M和N为两个可移动的挡板,通过调节M、N的位置,使烧断细线后A、B两滑块同时撞到相应的挡板上,这样就可以用SA和SB分别表示A、B 两滑块相互作用后的速度,测出两滑块的质量mAmB和作用后的位移SA和SB比较mASA 和mBSB.高二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1.实验条件:以A、B为系统,外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方案如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积极思维,同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思维习惯;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动量守恒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2.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反冲小车进行小组比赛,引导学生观察小车的运动规律,提出动量守恒的概念。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并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3. 规律总结: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并理解其含义和应用范围。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和结论,强调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能力。
2. 评价内容: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等。
3. 评价标准: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程度;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3. 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动量守恒定律》一等奖说课稿
《动量守恒定律》一等奖说课稿《《动量守恒定律》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动量守恒定律》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力对空间和时间的积累,是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前一节介绍了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动量定理,而本节深入介绍了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动量守恒定律,这是高中学生所必修的自然界中四个基本守恒定律之一,因而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教学大纲中,动量守恒定律是B类知识点,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
教材选取两体问题中的碰撞模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定理导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的一维表达式,再将结论拓展为多个物体、两维情况,较全面地介绍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它不仅和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适用于宏观低速系统,也适用于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的宏观高速系统及微观系统,教材还详尽介绍了动量守恒的条件,提出在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保持不变。
前节教材讲述的冲量、动量及动量定理是全章的基础知识,在中学物理中用动量定理处理的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通常可看作质点)本节则将研究对象拓展到系统,在动量定理的基础上概括了封闭系统中的一般规律,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对今后处理物理综合问题以及学习新的物理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能在一维情况下两物体的相互作用情景中由牛顿定律及动量定理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并掌握定律内容及定律成立条件,了解定律的几种不同的数学表达式。
并使学生明白定律虽可由牛顿定律及动量定理导出,但其具有独立性、普适性。
掌握定律中“系统”、“内力”、“外力”等名词的确切含义。
2、能力目标。
能在具体问题中判定动量是否守恒,能熟练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知道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课题:动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目标:
1、能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并描述其基本原理。
2、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物理实验中的问题。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物理实验中的问题。
难点:熟练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动能相关物理实验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老师讲授,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掌握以守恒定律求解动能和动量的基本方法。
2、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深刻体会守恒定律的本质,加深对守恒定律的理解。
五、教学内容:
1、讲授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3、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物理实验中的问题。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讲解动量守恒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让学生能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第二课时:演示实验,使学生深刻体会守恒定律的本质,加深对
守恒定律的理解。
第三课时:讲授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物理实验中的问题。
七、教学活动:
1、老师讲授,结合问答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
2、学生完成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练习题,以及有关物理实验中实际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运用守恒定律求解动能和动量的能力。
八、课后作业:
1、学生将完成动量守恒定律相关实验题,以及有关物理实验中相关问题的探究。
2、学生将完成实验报告,反映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物理实验中的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案一:简单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应用。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动量的概念。
2. 提问:你认为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动量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内容:1. 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系统内,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 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示:m1v1 + m2v2 = m1v1' +m2v2'3. 解释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动量守恒定律是基于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动量的定义推导出来的,当外力为零时,物体受到的总动量变化为零,故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举例: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实验示范,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碰撞过程中物体的运动变化。
练习: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答。
2. 分组讨论并呈现各自的解答,进行交流讨论。
总结:1. 回顾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应用。
2. 强调动量守恒定律对运动过程的影响。
教案二: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导入:1. 回顾动量的概念及公式。
2. 提问:你认为在碰撞过程中,动量会发生改变吗?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和材料:小球、直径不同的玻璃瓶等。
2. 实验一:垂直碰撞- 将两个大小不同的小球放在平面上,一个小球做静止状态,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后与静止小球发生碰撞。
- 观察碰撞过程中小球的运动变化。
- 记录小球的质量和初速度,计算碰撞后小球的速度。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
3. 实验二:水平碰撞- 将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沿直线运动后与静止小球发生碰撞。
- 观察碰撞过程中小球的运动变化。
- 记录小球的质量和初速度,计算碰撞后小球的速度。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
总结:1. 回顾实验结果,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
2. 强调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延伸:1. 提出其他实验方案,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力学物理动量守恒教案
高中力学物理动量守恒教案
教学内容: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理解动量的概念;
2.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3. 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碰撞问题。
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碰撞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碰撞问题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个小球被撞击后加速度、速度的改变来引出动量的概念,并介绍动量的定义。
二、讲解动量守恒定律
1. 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解释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的适用条件。
三、案例分析
1. 给出一个简单的碰撞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
2. 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碰撞问题中的动量守恒原理。
四、练习与检测
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解决几个碰撞问题,以检测他们是否掌握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五、总结与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动量守恒定律在力学物理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一重要物理定律。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和练习,加深他们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优秀3篇】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优秀3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一一、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的一节,内容是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教材主要安排了“科学真是迷人”、“计算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三个标题性内容。
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对万有引力的应用有所熟悉,另一方面通过卡文迪许“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促进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2.教学过程概述本节课从宇宙中具有共同特点的几幅图片入手,对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进行了复习引入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有什么应用呢?接下来,通过“假设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
发现前方未知天体”,围绕“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该天体的质量吗”全面展开教学。
密度的计算以及海王星的发现自然过渡和涉及。
在教材的处理上,既立足于教材,但不被教科书所限制,除了介绍教科书中重要的基本内容外,关注科技新进展和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时代气息浓厚,反映课改精神,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计算天体质量”的学习,学会估算中数据的近似处理办法,学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2)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体验运用万有引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的学习,体会科学定律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2)通过了解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1.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2.“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加强物理学史的教学。
五、教学准备实验器材、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六、教学过程(一)、图片欣赏复习引入通过几张宇宙图片的欣赏,学生体验宇宙中螺旋的共同特点,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天体都遵循的规律。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动量守恒定律教案范文第1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试验测定,使同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缘由;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洁的试验事实,能推想物质的组成。
力量目标提高同学试验、思维力量,初步培育同学应用试验的方法来定量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讨论问题的科学方法,培育同学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使同学熟悉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逝的道理。
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学校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看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动身,通过思索去“发觉”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
这样同学简单接受。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同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熟悉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定相等。
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引导同学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索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同学自己发觉问题同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老师应当实行"自我发觉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同学各抒己见,最终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
这时老师不失相宜的提出讨论主题:通过试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同学的学习热忱和爱好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同学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共6篇)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物理组梁永一、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第二册(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
本节讲述动量守恒定律,它既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之后,以动量定理为基础,研究有相互作用的系统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等于零时所遵循的规律。
它是动量定理的深化和延伸,且它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阶段继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的又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
动量守恒定律对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适用,对于微观物体高速运动同样适用;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因此,动量守恒定律不仅在动力学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在日后的物理学领域如原子物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解决物理问题的几大主要方法之一。
因此,动量守恒定律在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已经掌握了动量、冲量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了动量定理之后,对于研究对象为一个物体的相关现象已经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解释,并且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量的观念,为以相对较为复杂的由多个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类问题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碰撞、爆炸等问题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学生对于这部分现象比较感兴趣,理论和实际问题在这部分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为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做好了能力上的准备。
从实验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对于这部分的相关知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能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分析、推导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学习方法。
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理教学设计
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理教学设计引言动量守恒定理是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定律,在力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关于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理的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中学物理教育。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理解动量的概念和性质;2.理解动量守恒定理的原理和应用;3.掌握动量守恒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阶段:引入动量的概念(课堂活动)使用示意图和实例引入动量的概念,解释动量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对动量的理解。
第二阶段:介绍动量守恒定理(课堂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说明动量守恒定理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动量守恒定理的规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提出自己的解释和应用动量守恒定理的例子。
第三阶段:应用动量守恒定理解决问题(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应用所学的动量守恒定理解决问题,并进行结果验证;学生在小组中展示他们的解决思路和结果,进行讨论和反思。
第四阶段:课堂总结和评估(课堂活动)教师总结动量守恒定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学生通过小测验和问题讨论,进行对所学知识的评估。
教学资源示意图和实例展示的投影仪或白板;实验材料和设备,用于演示动量守恒定理;实际问题或案例的练材料。
教学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讨论表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对___和问题讨论的回答和展示。
结论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研究效果,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
注意:教学设计中的具体教学活动和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调整和改进。
动量守恒定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模板一、教学背景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描述了一个封闭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的情况。
了解和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对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设计一份符合教学要求的动量守恒定律教案模板,对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提炼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1. 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公式;2.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内容:1.1 动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1.3 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和计算方法;1.4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 引入动量的概念,与学生一起讨论动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步骤2:理论讲解-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表述;-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结合实例,解释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步骤3:示范演示- 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步骤4: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每个小组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
步骤5:总结归纳- 学生向全班陈述各小组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性巩固,强调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2. 社会化教学法: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探究和讨论。
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教学设计
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动量守恒定律一、学科背景本次教学设计涉及的学科是物理学,主要内容是动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动量守恒相关的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等能力。
三、教学内容1.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2.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3.相关实验的设计和进行。
四、教学过程1.阐述导入(10分钟)-引出动量的概念,解释动量与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
-引出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解释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2.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₁v₁+m₂v₂=m₁v'₁+m₂v'₂。
-通过例题分析,说明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过程。
-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3.实验活动(30分钟)-确定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进行实验:使用恒力发射器和弹簧质量计等设备,进行碰撞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计算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4.实例分析(20分钟)-给出一个实例,要求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求解过程,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
5.讨论与总结(20分钟)-学生就实验和实例进行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作业评估-给学生出一道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问题作为课后作业。
-评估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运用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主要以理论讲解、实验活动和实例分析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验环节中,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实验设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数据处理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它既适用于保守系统,也适用于非保守系统。
(省级一等奖)动量守恒教学设计(定稿)
重庆市2014年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3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重庆市合川中学曾凡元3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并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与探究,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运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
4、不仅掌握定律的本身,更重要是通过探究过程明白自然界中事物的“变”与“不变”不是孤立的,往往“变”中蕴藏着“不变”,“不变”中蕴藏着“变”,只有全面分析,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增进学习物理的情感。
4、通过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基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2014年3月,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在加拿大举行,中国女子队在3000米接力赛决赛中不负重望夺得冠军,实现该项目四连冠,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冰上接力”队员是如何来交接,有同学了解吗?通过下面的一段视频,大家注意观察队员之间是如何交接的?后面运动员在用力推前面运动员的过程,他们的总动量是否会保持不变呢?这节课我们将进行学习,请继续观察下面的实验:(实验演示)铺有毛巾的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平板小车,小车上放有一个电动玩具车,最初二者都是静止的,两小车总动量为零,当打开玩具车开关后,它将向前开动,大家猜想一下,平板小车会怎样?我们先记下平板车的开始位置(提醒:注意观察平板小车的情况,并把现象记录在学案上)演示1:当玩具车向前开动时,平板小车始终保持静止,两个小车总动量改变了吗?总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演示2:将毛巾取下,换成比较光滑的木板,为了进一步克服摩擦力的影响,可以将木板一端垫起一定的高度,这个方法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时曾经用过-- 平衡摩擦力,再次开动玩具小车后,猜想平板小车会怎样呢?(提醒:请注意观察小车情况,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在有的作用过程总动量保持不变,有的作用过程总动量要发生变化呢?总动量保持不变是否需要什么条件?本节课我们将从理论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幼儿园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幼儿园一、教案背景及目标1. 教案背景: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之一。
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对于培养其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教学目标:(1)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学内容:(1)动量的概念和定义;(2)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3)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2. 教学步骤:(1)导入阶段:引入动量守恒概念,通过向学生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当你们推动小汽车时,为什么小汽车会往前走?”,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动量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阶段: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动量的概念和定义,并与他们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理解、记忆和举一反三。
(3)实验操作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例如利用小车和硬币进行碰撞实验,观察和记录碰撞前后小车和硬币的动量变化,并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4)分组探究阶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究动量守恒定律,并设计自己的实验。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讲解总结阶段: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和归纳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
(6)巩固提升阶段:布置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1.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2)实践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手段:(1)黑板、白板等板书工具,用于阐述和记录重要知识点;(2)实验器材、模型等实物,用于展示和演示实验过程;(3)习题册、资料册等教辅材料,用于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动量守恒定律(省一等奖)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甚至对力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的问题中,动量守恒定律也适用。
它是除牛顿运动定律与能量观点外,另一种更广泛的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方法,而且在今后的磁学,电学中也会用到此定律。
2.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并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这一应用广泛的自然规律,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正确理解其成立的条件和特点,而动量又是矢量,因此,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a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及成立的条件。
(b )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
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2、能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2、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2、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求解运动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2、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及研究规律。
了解物理学1导入新课 首先,请学生回顾动量及动量定理:v ; Ft=1和m 2,沿着同一直线向相 同的方向运动,速度分别是v 1和v 2,且v 1>v 2,经过一段时间后,m 2追上了m 1,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的速度分别是v ′1和v ′2。
1、 用投影片出示下列推导思考题:①两个小球在碰撞过程中所受到的平均作用力F 和F 有什么关系②写出碰撞过程中小球各自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和每个小球动量的变化。
③结合动量定理,推导得到一个什么表达式。
3、学生答:第一个小球和第二个小球在碰撞中所受的平均作用力F 1和F 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第一个小球受到的冲量是:11111v m v m t F -'= 第二个小球受到的冲量是:22222v m v m t F -'= 【采用“提问——回答——提问的模式,层层 又F 1和F 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推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导出最后结果,以加深学所以t F t F 21-= 生对本定律的理解和认识】∴)(22221111v m v m v m v m -'-=-' 由此得:22112211v m v m v m v m '+'=+' m 1 m 1 m 2 m 2 v 2 v 1 v ′2 v ′1 碰前碰后即:2121p p p p '+'=+ (也可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推导)4、师生共同叙述上边表达式的含义:两个小球碰撞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后的总动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动量守恒定律【区一等奖】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阿左旗高级中学韩森虎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2、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3、掌握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二)过程与方法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优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动量守恒定律。
2、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的条件、应用。
引入新课: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会描述一些简单的典型的运动。
知道速度、位移、加速度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而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到动量也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且我们通过动能定理也建立起了力与动量的联系,知道动量是力对时间积累的效果。
正如力在空间中的积累存在着自然普遍定则一样,力对时间的积累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守恒的普适关系进行新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以速度v1向右运动,质量为m2的物体以速度v2向右运动。
且v1>v2,那么经过一定时间后,必然追上m1且发生碰撞。
设碰撞后m1的速度为v1’,m2速度为v2’问题:①两个小球在碰撞过程中各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学生进行受力分析,教师总结)一、系统内力和外力系统:可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看做一个力学系统。
内力:系统内物体间作用力称为内力。
外力:外界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称为外力。
教师总结:我们把两个物体看作一个系统,那么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属于系统的内力,外界其它物体对系统中任何一物体的作用就是系统所受的外力。
内力起的作用就像人民内部矛盾,外力起的作用则为外在矛盾。
前者可以相互抵消达到和谐,但是后者必然破坏这种和谐关系。
二、动量守恒定律问题:②写出碰撞过程中每个小球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和每个小球动量的变化I 1 =F 1t ,Δ1 v 11- m 1v 1I 2=F 2t ,Δ2v 21- m 2v 2问题:③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定理,你能推导得到一个怎么样的表达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推理:】推导: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与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21F F =-碰撞时两小球之间的作用时间很短,用t ∆表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动量守恒定律-省赛一等奖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张丽丽物理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与探究,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实验探究和动量定理导出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运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2、使学生知道自然科学规律发现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推导并应用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flash动画)站在冰面上的两个人,不论谁推一下谁,他们都会向相反的方向滑开,两个同学的动量都发生了变化。
提出问题:两人互推前后总动量有什么关系二人互推【模拟实验】(播放视频)①1m=2m用质量均为m 的两滑块静止地放在气垫导轨上,它们之间装有弹簧,并用橡皮筋把它们拴在一起,这时总动量为零剪断橡皮筋,两滑块被弹开,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观察两滑块是否同时撞到距弹开处等距离的挡板上,若同时到达(可听到一声撞击声),说明两滑块弹开后速度等大反向,已知两滑块质量相等,就说明两滑块的动量等大反向,故总动量为零即两滑块动量的矢量和为零②1m ≠2m再提出两滑块质量不等的情况呢假如其中一个滑块的质量变为原来两倍第一次,只让滑块自由滑动,结果,当小滑块到达挡板时,小滑块通过的距离与大滑块通过距离很难看出有2倍关系第二次,当小滑块到达挡板瞬间,用手按住大滑块,这时现象比较明显分析得到上述结论的条件: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这是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但它们彼此平衡.滑块与气垫导轨的滚动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1m 和2m 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它们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0=∑外F 时,22112211v m v m v m v m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不受外力或受外力之和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2)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可忽略外力,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注意】①同一性:上述式中的速度都应相对同一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14年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3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重庆市合川中学曾凡元3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并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与探究,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运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
4、不仅掌握定律的本身,更重要是通过探究过程明白自然界中事物的“变”与“不变”不是孤立的,往往“变”中蕴藏着“不变”,“不变”中蕴藏着“变”,只有全面分析,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增进学习物理的情感。
4、通过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基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2014年3月,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在加拿大举行,中国女子队在3000米接力赛决赛中不负重望夺得冠军,实现该项目四连冠,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冰上接力”队员是如何来交接,有同学了解吗?通过下面的一段视频,大家注意观察队员之间是如何交接的?后面运动员在用力推前面运动员的过程,他们的总动量是否会保持不变呢?这节课我们将进行学习,请继续观察下面的实验:(实验演示)铺有毛巾的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平板小车,小车上放有一个电动玩具车,最初二者都是静止的,两小车总动量为零,当打开玩具车开关后,它将向前开动,大家猜想一下,平板小车会怎样?我们先记下平板车的开始位置(提醒:注意观察平板小车的情况,并把现象记录在学案上)演示1:当玩具车向前开动时,平板小车始终保持静止,两个小车总动量改变了吗?总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演示2:将毛巾取下,换成比较光滑的木板,为了进一步克服摩擦力的影响,可以将木板一端垫起一定的高度,这个方法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时曾经用过-- 平衡摩擦力,再次开动玩具小车后,猜想平板小车会怎样呢?(提醒:请注意观察小车情况,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在有的作用过程总动量保持不变,有的作用过程总动量要发生变化呢?总动量保持不变是否需要什么条件?本节课我们将从理论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新课进行】引入一个物理情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个小球沿同一直线向相同的方向做匀速运动,质量分别1m 和2m ,速度分别为1v 和2v (且12v v )。
当第二个球追上第一个球并发生碰撞,碰撞后继续向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1v 和'2v 。
[动画演示]两个小球在接触的过程中有没有相互的作用力?方向如何?由于作用时间很短,我们把它近似当恒力处理。
为了方便描述,先引入几个概念,请大家阅读课本12页,第一框的内容。
(一)几个概念:(1)系统: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系统。
有了系统后就有内外之分了 (2)内力:系统内物体间相互的作用力。
(3)外力: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思考:(1)研究的过程是哪一段?系统该如何选取?内力和外力分别是哪些力? (2)从理论角度研究系统碰撞前、后总动量p 、p'的关系?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 (二)理论探究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所需的条件【探究一】:水平面光滑,理论推导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p 、p ′是否相等?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设相互作用时间为△t , 【引导完成m 1的情况,学生推导m 2的情况并展示推导结果?提醒:推导中涉及到的速度,力,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都是矢量,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其方向,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我们用选正方向的方法,用正负来表示方向。
【推导过程2】(用动量定理推导)对球m1,由动量定理有F1△t=m1v1′- m1v1①对球m2,由动量定理有-F2△t=m2v2′- m2v2②①+②整理有:m1v1+m2v2=m1v1′+ m2v2′③两种思路推导结果均与第一节实验结论一致。
即作用前的系统总动量等于作用后的总动量。
【小结】①在刚才的作用过程中,每个小球的动量都发生了变化,是哪些因素使动量发生变化?这对内力对系统的总动量是否改变?②系统的外力有何特点为,对系统的总动量是否改变?③刚才推出的是碰前,碰后两个时刻总动量相等,过程中的其它时刻总动量相等吗?系统总动量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不变,我们称这个过程动量守恒。
【猜想】系统总动量守恒可能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探究二】:水平面粗糙,研究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p、p′的关系?(用动量定理推导) 回到刚才的情景,设地面光滑是一种理想情况,实际中地面都会存在摩擦力,这种情况下两小球碰撞过程动量还守恒吗?(猜想并推导):【推导过程3】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碰撞过程:对m1,由动量定理有F1△t - F f1△t=m1v1′- m1v1①对m2,由动量定理有-F2△t - F f2△t=m2v2′- m2v2②①+②整理有:- F f1△t- F f2△t +m1v1+m2v2 =m1v1′+ m2v2′③即碰撞前、后的总动量不再相等,从等式中看出不等的原因是系统受到外力-地面摩擦力的冲量的原因,总动量不等与内力没有任何关系。
【思考】如果摩擦力远小于内力,“m1+m2”系统总动量还会变化吗?提醒:对于碰撞、爆炸类问题,作用时间都很短,内力一般比较大,物理中经常采用“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思想,如以前的质点模型,所以在外力远小于内力时,可以忽略外力的冲量,认为该过程动量近似守恒。
【归纳】系统动量守恒需要什么条件?严格守恒:系统外力矢量和为零近似守恒:系统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远小于内力这些结论能否把它推广呢,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1)这种由弹力相互作用情况下导出的结论,能否推广至其它非弹力作用的情况呢?(如内力为摩擦力、磁力等作用)分析:只要外力的矢量和为零,不管什么性质的内力,总是成对出现,等大、反向,合冲量也为零,都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不仅宏观的各种性质力,而且微观的各种力同样如此。
(2)动量守恒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呢? (三)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表述: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我们研究动量守恒定律只用了一节课,但是物理学家们们对它的探究却经历了几代人的时间,中途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惧怕失败,经过长久的坚持,成功终将属于你们!】2.成立条件(1)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矢量和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严格条件)(2)系统所受外力远小于内力时,可忽略外力,系统的总动量近似守恒.(近似条件) (3)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满足上述(1)或(2),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守恒.(下节课重点学习)物理规律除了用文字来表述外,我们还经常用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如果一个系统动量守恒,它们的数学关系又该如何表示呢?3.数学表达式:(以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为例)刚才情景中的两个小球在撞击过程动量守恒,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守恒关系呢?我们可以在两球碰撞过程中任意选一时刻为初态1,在另外一个时刻作为末态2,这两个时刻的总动量是相等的22112211v m v m v m v m '+'=+ ,即p 1+p 2=p 1/+p 2/。
【注意】:动量守恒表达式是矢量式,选取正方向后用正、负来表示方向,将矢量运算变为简单的代数运算。
好了,我们的合作初见成效,从理论的角度已经找到了系统动量守恒所需的条件,为我们取得的成果来点鼓励,接下来是我们解决疑问的时刻!(四)思考与讨论:1、还记得课前的实验吗,小组内讨论,用刚学过的知识解释两次实验发生的现象吗?(1)第1次平板小车放在粗糙的毛巾上,始终保持静止,总动量为什么不守恒呢?(分析:分析哪一个过程?选哪些物体作为系统?外力满足守恒的条件吗?(2)第2次平板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相互作用的过程总动量守恒吗?2、在列车编组站里,一辆m 1=1.8×104kg 的货车在平直轨道上以v 1=2m/s 的速度运动,碰上一辆m 2=2.2×104kg 的静止货车,它们碰撞后结合在一起继续运动,求货车碰撞刚结束时的速度?(播放货车自动挂钩视频)。
【分析】本题用牛顿定律的方法已经很不方便,能否用今天所学的动量守恒来解决呢?先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①本题中相互作用的系统选哪些物体?②研究哪一个过程?该过程的初状态和末状态分别是什么?m 2m 1③该系统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吗?为什么? 【提示】:在使用动量守恒定律之前,这些步骤也是我们必须要弄清的问题 【解析】取货车在碰撞前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设两车接合后的速度为v , 则两车碰撞前的总动量为p=m 1v 1 碰撞后的总动量为p ′=(m 1+m 2)v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1+m 2)v=m 1v 1 解得2111m m v m v +=代入数值,解得v=0.9m/s速度的方向是如何的?,两车结合后的速度v 是正值,表明结合后仍沿正方向运动【注意】动量守恒式是矢量式,代入值时应代入方向,解出的结果中也含有该矢量的方向。
(五)知识小结接下来我们来归纳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黑板上已经显示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物理学科除了要求对知识的掌握外,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大家小结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你准备选哪些物体为系统?(有利于问题的研究)动量守恒 你准备研究哪一过程?(该过程的初、末时刻是什么) 四步曲该系统动量是否守恒?(分析系统所受的外力)确定初末、状态系统的动量,列动量守恒方程求解(注意方向)【特别注意】动量、动量的变化量都是矢量,列方程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方向 (六)生活中的动量守恒: 1、冰上接力赛的“交接棒”: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 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捧”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某个速度滑行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
在该过程,动量守恒吗?为什么?2、交通事故的判断: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的小车发生了追尾,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止。
测速仪只测出了前面小车追尾前的速度,交警如何判定后面小车是否超速?(七)课外活动第一节实验中已经验证了在弹力相互作用下的动量守恒,把结论拓展到相互作用为非弹力(如摩擦力、电磁力等)作用情况,今天我们已经用理论进行了证明,物理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论的推导还需要实验来验证,同学们课后把这这几种非弹力作用的情况用实验验证一下,方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设计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