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审视并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如何通过突出办学特色、深化内涵建设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如何通过突出办学特色、深化内涵建设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摘要】高职院校突出办学特色,深化内涵建设,对进一步做大做强自身,促进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对高职院校进一步要围绕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深化内涵建设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结合本院在深化内涵建设中,就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的相关问题做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突出办学特色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含义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含义,最权威的说法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特色的描述,即“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
办学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办学特色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得到社会公认。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优于其他院校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是高职院校对自己长期办学经验进行总结,并在其办学实践中传承、积累,进而形成的优良传统。
高职办学特色既可体现在学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和治学方略上,也可体现在教育模式、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式上,还可以体现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训实践等方面。
二、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内涵以高等学校学历教育为框架,融入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类中的5B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在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事、实践性很强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时,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开展校企合作,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必须朝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方向发展,这个平台就是把企业的设备、标准、师资、需求拿过来,让学生在平台上学本领,练技能,长才干,增本事。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_孙凌云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孙凌云摘要:抓好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前提。
抓内涵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培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办学特色;培养质量作者简介:孙凌云(1964-),女,山东茌平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0)32-0004-03综合研究ZONGHE YANJIU随着高职教育突飞猛进地发展,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管理、办学特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职院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好内涵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
高职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一专多能的教学能力、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双师素质、较强的教学与专业的科研能力。
(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1.教师来源单一。
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绝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他们缺乏企业行业实践经验。
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中重论文的倾向,也无形中在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完成论文、发表著作、搞科研上,而忽视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许多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训教学指导能力都较弱,与高职教育需要的“双师”素质差距明显[1]。
2.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有待提高。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或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3.兼职教师队伍难以满足高职教学的实际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都聘请了大批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这一方面解决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弥补了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弱的缺憾。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我的思绪像被这束光照亮,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刚刚接触方案写作的新手。
如今,我已经在这个领域里摸爬滚打了十年,对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我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一、人才培养定位1.面向市场,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为企业输送具有实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选修课程:开设各类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1)项目驱动: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
(2)案例教学:运用典型企业案例,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翻转课堂: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践教学环节1.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2.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3.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综合素质培养1.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保障措施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完善教学设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4.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市场需求。
在这个方案中,我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为我认为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策略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策略作者:谢玥曹洪其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07期摘要: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
因此,应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范培养方案制定过程、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在新形势下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30-02近年来,在实现规模逐步扩张的同时,各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指引下,积极主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重要抓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规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培养措施及实施保障的基本教学文件之一,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划和蓝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
因此,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高职教育理念,重新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
坚决摆脱传统高职教育培养理论技术人才的窠臼传统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运用与动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即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区别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理论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
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培养目标上并无显著差异——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型理论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问题并不明显,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提升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
特点, 形成教学 团队的核心价值 理念 , 强化成 员之 间的 合 作意识 , 营造 良好 的文化氛 围 , 造一个 结构 合理 、 打
素质优 良、 精干高效的教学团队。 再次, 在此基础上, 通
过 实施动态管理 , 引入竞争机制 , 为教学 团队成员创造
【] 4董筠君, 略谈商 贸英语教学 固原师专学报 ,9 8 ( ) 1 9 ,2 . [】 中明. 5何 剑桥商务英语辅导教程 [ 上海 交通 大学 出版社 M】
【 剑桥 大学海外考试便 览I . 6 】 M】 外语教 学与研 究 出版社 ,9 3 19 [ 郑维. 7 】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手册f . M】 经济科学 出版社 ,0 3 20.
一
21 1
【 专题研讨 】
能上能下 、 人尽其 才的环境 , 而形 成一种 内在 的深层 从 次约束力 , 促进教学 团队的发展 。
人才 培养 方案是专业 教学 的核 心文件 ,它涉及 到
人才 培养 目标 、 知识 、 能力 和素质要 求 、 学生 的就业 岗
位和 岗位群 ,课 程体系 的设 计与安排 、教学进程 的设
体水平 , 提高 人才 培养质 量 , 提高 专业 的核心竞 争力 ,
实现专业 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的优化升级 。
设 的具体情 况 , 本人认 为提升专业 内涵建设 水平 、 建设
特 色和 品牌专业 是我 校 面对 即将 到来 的生 源大 战 、 应
对激烈 的校 际竞争 、提高服务企业 和社会 的能力的不
二选择 。
一
、
加 强市场 调研 , 科学进 行 市场细 分与 定位 , 明
确专 业建设 的 目标 与方向 职业 教育 的突出属性就是 职业 性 ,人才 培养紧密
高职教育需提升内涵建设
高职教育需提升内涵建设作者:崔清源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09期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展,使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需要在既有基础上实现全方位的转变,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乃至师资队伍建设等软硬件建设,都需要在科学理念指导下有相应的提升。
如此,高职教育才能体现出自身的职教特点和优势,有效地服务社会需求。
为此,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提升“内涵”。
首先,重构教育理念。
理念是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概括,是体现高职教育追求的一种文化,是高职教育的品位和精神。
在新的背景下解读或重构高职教育理念,必须考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现代高职教育的最终和最基本的使命应该是实现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激发学生的技术智慧和力量,培养他们发展的、全面的看待个人、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因此,科学的高职教育理念,其意义在于为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办学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美好的、纯洁的、积极的、向上的参照和追求。
在全球化时代,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必须开拓国际性视野,对于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感知方式具有开放的意识,从容积极地面对世界的多样特性,积极与来自不同国度和文化的人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对生活环境的改善,尊重不同的人类价值观。
基于此,高职学生应树立三个理念: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加强“技术”与“人文”的互动;加强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为纠正人才培养的偏差,当前有必要从技术知识认识论重新转向的角度探讨高职教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组织建设。
目前,建立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核心就是为了有效配置教育资源。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引进市场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学院制度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以高职院校使命的实现为本位,建立起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术繁荣的内生机制。
高职院校法人各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配置与权利运行机制,是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代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高职教育的有效性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各个高职院校都制定了具体的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各个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形式,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和专业素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各个高职院校制定了详细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部分:培养目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明确培养目标。
在培养方案中,各个高职院校明确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2.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新兴挑战。
3.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协同工作,解决现实问题。
4. 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和尊重职业规范。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课程设置。
各个高职院校根据所属专业的特点和学科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专业课程。
通常包括以下几类课程:1.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3. 专业选修课程: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在特定领域深入学习。
4. 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机会。
第四部分:实践教学与实习安排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通常会安排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实验、工程实训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一套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符合社会需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专业技能培养: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胜任所学专业的工作岗位。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以适应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
2.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要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就业竞争力培养: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包括就业市场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
1.核心课程:针对各个专业领域,设计合理的核心课程。
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
比如,计算机专业需要注重编程、数据结构等核心课程。
2.实践培训:建立完善的实践培训体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习、实训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3.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实践项目,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供相关的创新创业指导和支持,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三、实践环节高职教育的实践环节应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实习实训:在课程设置中合理安排实习实训环节,尽可能地使学生接触和熟悉实际工作环境,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20 年 4 上 总 第 14 09 月 期 3
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李 鸿
摘 要 :对实现 高职教 育人 才培 养 目标的人 才培 养模 式、专业课 程建 设、教 学过程 实施 、教 学 团队和 实训 基地建设 等问题 进 行 了较 为深入的研 完,提 出了进一 步推进人 才培 养内涵建 设、提 升人 才培 养水平 、解决 目前 高职教 育存 在问题的工作思路 。
学一体的运行机制 ; 加强职业 工作过程的分析,深化课程建设 ,
训练为 重点 ,突出人 才培 养模式的职业性。
在 教学 组织 形式上 ,改 变以课堂 为 中心的传 统教学 模 式, 用上要充分体 现基于能力 目标的教学设 计理 念,加强教师与学
生互动式教学方法 的运 用,以学生为 中心 ,融 “ 教、学、做 ”为
业性的特点不突出,教 师教学理 念、教学方 法滞后,理 论与实 品专业体系,提高专业 总体建设水平。 践教学 同生产、管理、服务 的实际脱 节,毕业 生的职业 能力和 ()根 据技术领域 和职业 岗位 的任职 要求,参 照相 关的职 2
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等 问题。本文 就进 一步推 业资格标准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 向的课程体系。通过对知识 、 进高职教育人才培 养 内涵建设 ,提 升人 才培养水平,解决存 在 能力、素质结 构 的分析 整合和 优化 课程,增强课程 内容 的针对
关 键 词 : 高职 教 育 ;人 才培 养 ;工 学结 合
作者 简介 :李鸿 (9 7 , 男,湖 南湘 乡人 ,湘潭职 业技 术 学 院绩效 考核 办公 室,副教授 ,主要研 究方向 : 电子信 息技 16 一)
术 、 高 等职 业教 育研 究。 ( 南 湘 潭 4 12 湖 1 ) 10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方案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和高职教育制度的滞后,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些优化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问题分析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目前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就业市场上,实践能力是高职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很多高职教育机构在实践环节上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
课程设置不灵活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刻板,缺乏灵活性。
通常,学生需要学习一系列预设的课程,限制了他们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这种一刀切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培养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高职人才。
缺少与企业的合作机会高职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有限,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这导致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
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机会使学生很难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优化方案强化实践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实践教育的比重。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高职教育机构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实践能力。
•实践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环节,例如实验课、项目课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导师制度: 设立实践导师制度,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实际经验和指导。
灵活的课程设置为了满足个性化和专业化需求,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设计灵活的课程设置。
以下是一些建议:•选修课程: 引入选修课程制度,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自由选择相关课程,培养他们个性化的技能。
•专业方向选择: 提供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让学生更加专业化地学习。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1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前言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育部门政策和行业企业需求,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人才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具体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能力目标: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
3. 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专业知识结构1.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信息技术等。
2. 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专业核心知识:包括本专业的核心理论、核心技术和核心技能。
(二)职业能力结构1. 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
2. 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沟通、协作、创新、自主学习等能力。
3. 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适应岗位变化、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一)课程设置原则1. 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3. 融入行业企业标准,体现专业特色。
4.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模块1.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信息技术等课程。
2.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3.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本专业的核心理论、核心技术和核心技能课程。
关于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关于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一、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
设置专业,首先应该明确开设的理由(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规格(办学定位)、育人的软硬件条件(培养能力)、专业发展未来的愿景(规划目标)。
专业名称可以不变,但里面的内容、架构应该要变。
要随着产业发展而变化,并呈现出内在的规律。
专业建设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建设背景市场调研的背景、调研目的、调研基本信息、调研结果分析和建议,包括:区域发展;行业背景;人才需求。
(二)建设基础专业现有条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建设目标(四)建设思路国际化视野;企业先导和办学模式;专业特色鲜明。
(五)建设内容。
校内实训室(工作室)建设规划;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含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实训室管理制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
教师培养规划;专兼职教师结构;双师素质培养;合理基础上的师生比;教学团队的组织,等。
4.社会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六)经费预算(七)进度安排(八)预期效果二、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2.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指与本专业最直接相关的就业职业领域、工作岗位等,应包括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群(即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相近的职业岗位以及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进修)后可升迁的职业岗位及预计平均获得的时间)。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2.专业核心能力(根据面向的职业岗位提炼)3.人才培养规格(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职业态度等)(三)招生对象和学制(四)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的再审视
16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基础弱。
进入新时期,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高职院校发展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改变,高等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从关注规模扩张转向强化内涵建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时代命题。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提升专业建设质量[1]。
专业建设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议题。
一、从“行动计划”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再提升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全面系统布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这是继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后高职教育新一轮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高职院校进入内涵发展战略机遇期。
“行动计划”中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作为首要任务与举措,明确提出要“加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即聚焦专业方向、结构和布局调整、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相应的教学改革等三个方面的创新发展,对标“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要求,以打造特色鲜明的骨干专业为引领,从整体上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提升高职院校对地方和产业发展的贡献度。
三年的实施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正式印发,“双高计划”的全面作者简介于舒(1982- ),女,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沈阳,110122)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课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FA140138),主持人:卢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的再审视于 舒摘 要 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不断深化。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深化改革。
而其中,高职和高专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高职高专教育是大专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旨在培养一批既具有技能特长又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今天我将从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对这些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份具有全面规划意义的文件,主要是旨在指导高职高专教育的教育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育管理模式等等。
每个高职高专院校都必须依据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的是为了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更加适应现有的工作环境。
首先,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高职高专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和技能为重点的教育,而对于一个领域的专业发展,核心就在于人才的专业技能。
教育部一直强调要以实现技术、财经、法律职业技能该领先于就业职业能力和社会公益职业能力培育为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体系,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明确上述几种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而制定可操作的技能和能力训练方案,增强学生实操能力。
其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转变办学理念具有实质性作用。
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是对学校办学方向的明确,也是对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的教育机构来说,成果考核与质量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可以让学校对培养目标从源头约束、及时跟进、终端检测,将学科思想交流、课程教学互评、作业学科能力竞赛纳入考核周期。
因此,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使得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地推进。
最后,在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校实现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职高专教育是通过对学生实际职业技能和岗位要求的重点培训,能够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达到社会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8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具有电气工程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行业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开发、运行与设备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应受到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心素质的教育。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严谨治学、实干创新、热爱劳动、勇于实践,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4、学生受到电气工程、自动化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解决既有强电又有弱电的宽口径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5、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7、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平。
三、学制基本学制4年,学习期限3-8年四、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五、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系统分析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学、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继电保护原理、工厂供电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1、课程设置和安排:(见附表一)2、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见附表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育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具有科学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具有扎实的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全科型的小学教师以及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咨询、管理的专门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方案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三个方面提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方案。
一、优化教学内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应从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着手。
首先,应加强实用性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行业需求分析,将教学内容与实际职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其次,应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开设课程如创业管理、领导力培养等,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涵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准则等,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意识。
二、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应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首先,应推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其次,应倡导实践教学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实训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优化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首先,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来提供更好的实践条件。
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行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
其次,可以开展行业实习或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
通过参加比赛,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探讨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探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越来越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当前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以符合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对高职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传统的理论课程虽然重要,但在高职教育阶段,应重点注重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掌握实用的技能,为社会所需。
此外,在实验教学方面,需要教师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手腕,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其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教育院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前来讲学、指导实际操作,让学生从实际中学习,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可以熟悉实际行业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再者,要注重行业实习的规范化管理。
高职教育院校应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可以实现专业技能的实践学习,但是此类实习活动,应分类管理,强化监督,确保实习安全,让学生在行业实习中得到更多的熏陶,并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最后,要加强高职教育院校的素质教育,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企业对高职教育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技能,还涉及到素质方面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院校应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学生更加全面,以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优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坚持以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为核心,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习能力,同时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以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温床,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
首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和实际情况。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革,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行业和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将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突出专业特色和创新能力培养。
每个高职专业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该将专业特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例如,在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开设实验课程和实习项目,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再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
这些素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最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
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和实际情况,突出专业特色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策略
在 实 际操 作 中 .传 统 的 高 职 教 育 作 为普 通 高差 异— — 培 养 专 科 层 次 的 技 术 型 理
论 人 才 .这 种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定 位 在 高 等 教 育 精 英 化 时 代 问题 并 不 明 显 .但 在 高 等 教 育 进 入 大 众 化 时 代 的 今 天 . 已经 远
中 图 分 类 号 : 71 G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5 2 2 1 0 — 0 0 0 1 7 — 7 7( 0 2)7 0 3 — 2
近 年 来 . 在 实 现 规 模 逐 步 扩 张 的 同 时 , 高 职 院 校 在 教 育 部 《 于全 面 提 高 各 关 高 等 职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 若 干 意 见 》 文 件 精 神 指 引 下 .积 极 主 动 面 向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需 要 . 强 校 企 合 作 。 化 教 育 加 深
流 程 .加 强 过 程 管理 和 控 制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制 定 实 质 上 是 将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中相 关 岗 位 对 专 业 人 才 的 “ ” 需 与 “ ” 化 为高职教 育 中的“ ” “ ” 求 转 教 和 学 根 据 这 一 思 路 . 总 结 过 去 专 业 人 才 培 在
段 、 养 方 式 、 养 措 施 及 实 施 保 障 的 基 培 培 本 教 学 文 件 之 一 .是 指 导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工作 的 规 划 和 蓝 图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直 接 体 现 了 学 校 的 办 学 宗 旨 和 办 学 理
念 因 此 . 化 专 业 人 才 培 养方 案 对 高 职 优 院 校 具有 十 分 重要 的意 义 创 新 高 职 教 育 理 念 . 新 重 定 位 高职 人 才培 养 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绕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审视并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者:邓昌大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11期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个误区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特性,围绕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审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基本思路,具体阐述了“整合型模块式”课程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模式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6400/ki.kjdkz.2015.04.003Surroun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otationExamine and Optimiz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DENG Changda(Hu'nan Financial & Industrial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Hengyang, Hu'nan 421002)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 few errors and talent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ently vocational training p7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 and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al content, look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ic idea proposed vocational program optimization, specifically addressed the "integrated modular" curriculum model.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curriculum model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规模得以迅速扩大,但是,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质的同步提升,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如何在量的扩张的过程中,通过注重内涵发展来更好地提升质量,服务社会,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重点探讨的问题。
专业建设是高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
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
所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具体的方案,是开展教学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文件,是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龙头,是抓好教学质量的关键。
随着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对高职教育认识日益清晰,需要重新审视并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审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高职教育存在模糊认识,对培养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不能正确把握高职与本科教育和中专的区别。
要么只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出现了要么力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和完整性,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发能力和创新品质;要么只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将高职学生定位于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上,有一技之长、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
1.1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变化对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经历了10多年的探索,就培养目标定位变化有几个标志文件。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件《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将高职高专教育首次确定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层次上的高等性与类别上的职业性,同时该文件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将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为“高技能人才”,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将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三个文件均指出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很多高职院也一直处于困惑之中,搞不清楚高职人才培养究竟定位在哪里。
直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
1.2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解读如何正确把握“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定位呢?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种类型。
一般来说,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探索和发现新原理,研究客观规律,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由一流大学及研究生院培养;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由应用型工程类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功能是主要从事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由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由中职学校培养。
各类人才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有交叉和重叠。
各类人才的需要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决定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由过去的工程型人才向技术型应用性人才调整,培养本科职业教育。
高职院也应当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是以技术型人才为主,还是以技能型人才为主,是高职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必需要明确问题,否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将无从下手。
培养技术型人才与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差异在文化程度和专业基础的不同。
技术型人才需要掌握一般的技术理论基础和较熟练的技能,职业迁移能力较好;而技能型人才的技术理论基础相对浅显,主要技能经验的熟练与积累。
不同专业其培养所需智能和文化基础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社会经济不同发展时期、学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区域、不同生源要求也不一样。
学院总体培养定位根据不同的办学条件,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层级,一是只培养技术型专门人才,向高职本科方向靠;二是以培养技术型专门人才为主,同时培养部分技能型专门人才;三是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同时培养部分技术型专门人才。
就是在一个高职院内部,不同的专业根据不同的条件可以选择上述三个不同的层级定位来设立专业方向开展培养。
不同条件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选择见表1。
只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才能制定具体课程实施方案,有的放矢。
表1 不同条件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2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走教学做相结合的道路。
高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素质基础的差异和工作岗位的多样性,在深入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必须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开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要及时按程序制定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 社会调研能力本位(CBE)课程模式指导思想提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职业岗位而不是传统学科。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调研的目的是搞清楚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人才,需求量是多少。
(1)调查对象:毕业生,用人单位领导、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专家、一线员工等。
(2)调查内容:调研国内外相关法规、政策,注重分析和研究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分析和研究市场变化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本专业人才需求供需情况;近3~5年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方向、地域、行业企业分析、就业质量;专业岗位群,岗位描述,岗位需开设的主干课程和实训项目,职业资格证书取证要求等。
(3)调查形式:成立专门调查小组,采取个别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
(4)信息分析与处理:通过充分的社会调查和专家论证,收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只有将这些资料进行科学综合分析,才能得到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全面而准确的分析。
社会调研也可以委托第三方的专业咨询公司完成。
2.2 明确就业岗位群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根据高职人才培养不同层级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专业岗位群(包含主要岗位和发展岗位)。
主要就业岗位是毕业生初始对口就业岗位,发展岗位是大部分毕业生经过三至五年工作后努力可以提升的岗位。
2.3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是对人才市场调研材料的汇总提炼,它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教授的内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知识能力结构的变化。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采用“演绎法”,即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出发,根据市场调查,演绎专业群、岗位群公共的和各专业岗位方向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职业资格证书取证要求。
在收集到工作岗位(群)对工作者详细的要求信息后,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应按照每个岗位都需要的、对完成工作起关键作用的、刚开始工作就必须具备的、对完成其他相关工作很重要的、同一专业不同岗位需要的、核心岗位必需的进行分类整理。
2.4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选定一种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所确定的基本框架。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路和程序。
具体表现为应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重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
通过根据前面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多样化分析,可以因不同的专业、不同行业地区、不同学生的实际差异,而选择课程模式多样化的道路。
笔者提出“整合型模块式”课程模式,即课程设置需要体现“职业群集、能力目标、任务驱动、知识阶梯、课程整合、工学结合”这一要求。
该课程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体现了以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的统一,便于分层培养、“订单”和“准订单”的教学实施。
2.4.1 根据专业(岗位)群设立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在计算分析、语言交流、信息处理与应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体现了大学教育的功能,体现了高职姓“高”,避免教育的极端功利思想。
学生可以考取如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级证书。
2.4.2 根据专业(岗位)群设立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为各专业方向搭建一个相对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