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高2019级语文课课练《荆轲刺秦王》测评卷
高2019级语文课课练《荆轲刺秦王》测评卷满分100分, 60分钟完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_选择题答题区(每小题3分)一、文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行而无信信:信用 B.秦王购之金千斤购:悬赏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归:投奔D。
可谓深矣深:刻毒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北蛮夷之鄙人鄙:见识短浅B。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金银C。
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谅解D。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打开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揕:刺杀B:操其室室:剑鞘C.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投掷D。
荆轲废废:残废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虽欲长侍足下虽:即使。
B。
微太子言微:如果没有,即使没有C。
诚能得樊将军首诚:果真,如果D:愿足下更虑之更:更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因:趁机B。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登上C。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致谢D。
比诸侯之列,比:并列6.对下列每项两句中加点词语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顾计不知所出耳终已不顾B。
皆为戮没乃为装遣荆轲C。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7、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秦王还柱而走。
A。
图穷而匕首见B。
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C。
伏尸而哭D。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8.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遂拔以击荆轲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
箕踞以骂曰C。
以次进 D.不敢兴兵以拒大王9.下面每组句子所用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C.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荆轲刺秦王--测试卷
语文学科《荆轲刺秦王》测评卷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第一卷客观题一、选择题(25分,每题5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秦王方还柱走C.至易水上,既祖,取道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E.偏袒扼腕而进F.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秦王必说见臣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看见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眼泪C.乃遂私.见樊於期私:私自、私下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受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行而.无信②图穷而.匕首见③丹不忍以.己之私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4.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函.封之A.又前.而为歌曰B.其人居远.未来C.太子迟.之D.箕.踞以骂曰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愿大王少假借..之第二卷主观题二、阅读鉴赏(75分)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分)(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0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0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基础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B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侍:侍奉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即使不D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诚:确实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必说.见臣说:高兴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贫困C愿足下更.虑之更:改变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念:想B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善:好C以试人,血濡.缕濡:沾湿D人不敢与忤.视忤: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测:预料B仆.所以留者仆:对自己的谦称C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瞋:发怒时瞪大眼睛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留给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举.国为内臣举:全B比.诸侯之列比:比较C以次.进次:次序D至陛.下陛:宫殿的台阶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臣怪.之怪:责怪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歉C北蛮夷之鄙.人鄙:浅陋D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原谅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打开B剑坚.,故不可立拔坚:紧,坚固C秦王还.柱而走还:环绕D卒.起不意卒:最终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失其度.度:常态B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掷击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D乃欲以生劫.之劫:强迫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到——去B今行而无信.信:信物C则秦未可亲.也亲:接近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意:心意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右手揕.其胸揕:刺B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预:想C乃令秦武阳为副.副:助手D荆轲和.而歌和:应和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使以闻大王使:派遣B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双手捧着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兵:士兵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创:伤1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夫晋,何厌之.有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使工以药淬之.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愿大王少假借之.D乃欲以生劫之.而右手持匕首揕之.1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乃引其.匕首提秦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B吾其.还也疑其.有改悔C其.人居远未来剑长,操其.室D失其.所与,不知虏赵王,尽收其.地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B乃令秦武阳为.副愿举国为.内臣C.为.之奈何乃为.装遣荆轲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卒惶急不知所为.1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C仆所以.留者箕踞以.骂曰D以.次进,至陛下日以.尽矣1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秦王必喜而.善见臣C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又前而.为歌曰1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图穷而匕首见.C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D轲既取图奉之,发.图顷之未发.1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取武阳所.持图荆轲有所.待B北蛮夷之鄙.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待吾客与.俱失其所与.,不知D仆所以..留者事所以..不成者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偏袒..扼腕而进曰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C愿足下..更虑之D以次进,至陛下..20、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秦王必说见臣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21、下列各句中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A樊於期乃前.曰B函.封之C太子迟.之D皆白衣冠...以送之22、下列各句中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发尽上.指冠A使使以闻.大王B乃朝服..,设九宾C群臣怪.之D箕.踞以骂曰2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C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10 荆轲刺秦王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文学常识填空。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______________历史著作,初名______________,经过汉代______________整理编辑,始定名《战国策》,全书共______________篇。
答案:国别体《国策》刘向 33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樊於期()而右手�L其胸()以药淬之()人不敢与忤视()为变徵之声()士皆�_目()厚遗秦王宠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答案:wū zhèn cuì wǔ zhǐ chēn wèi cù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2)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5)诸郎中执兵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7)断其左股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答案:(1)眼泪鼻涕(2)礼品货币(3)走投无路贫困(4)袒露一只臂膀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5)宫廷的侍卫称中医医生(6)投击拿着(7)大腿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两项是() A.秦王还柱而走 B.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C.予羁縻不得还 D.居十日,扁鹊望桓公而还走 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提示:B、C两项中“还”都是“回来”的意思。
《荆轲刺秦王》检测题
荆轲刺秦王》检测题一、通假字1. 秦王必说见臣2. 日以尽矣3. 今日往而不反者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5. 设九宾6. 图穷而匕首见7. 秦王还柱而走8. 卒起不意二、文言实词、虚词(一)重要词义1. 进兵北略地2. 至燕南界/ 至易水上3.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4. 则虽欲长侍足下, 岂可得哉5. 将军岂有意乎6.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7.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非有诏不得上8. 诚能得樊将军首/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9.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10. 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11. 诚能得樊将军首,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12.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13. 秦王必说见臣14. 愿足下更虑之15.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6.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17. 顾计不知所出耳118. 终已不顾/ 荆轲顾笑武阳19.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20. 轲自知事不就21.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22.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23. 唯大王命之24. 以次进25. 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26. 前为谢曰27. 愿大王少假借之28.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29. 图穷而匕首见30.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1. 荆轲逐秦王, 秦王还柱而走32.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惶急不知所为33.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4.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35. 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 秦王方还柱走36.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二)虚词之】①使工以药淬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③秦之遇将军, 可谓深矣【而】①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②今有一言,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③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④臣左手把其袖, 而右手揕其胸/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图穷而匕首见⑤然则将军之仇报,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以】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 以故荆轲逐秦王,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③以次进④日以尽矣⑤皆白衣冠以送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⑥箕踞以骂曰其】①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②其人居远未来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 名词作状语①进兵北略地②函封之③发尽上指冠④箕踞以骂曰⑤秦兵旦暮渡易水2. 名词作动词①前为谢曰②樊於期乃前曰③左右既前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皆白衣冠以送之⑤乃朝服, 设九宾(二)动词的活用使使以闻大王(三)形容词的活用1. 形容词作名词其人居远2. 形容词作动词则秦未可亲也3. 形容词的意动①太子迟之②群臣怪之四、古今异义1. 仰天太息流涕2.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3. 丹不忍以己之私, 而伤长者之意4. 将军岂有意乎5. 左右乃曰6. 持千金之资币物7.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8. 诸郎中执兵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 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二)被动句3.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4.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四)倒装句5. 常痛于骨髓6. 嘉为先言于秦王7. 燕王拜送于庭8. 使毕使于前9.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10. 群臣侍殿上者11.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邑万家。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
• • • • • • •
五 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并翻译句子 1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 为之奈何 3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 欲与俱 6 父母亲族,皆为戮没
• • • • • •
七 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 秦王还柱而走 2 卒起不意 3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 秦王必说见臣
• • • • •
三 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 群 • • •
四 解释下列词语 1 长侍 2 长者 3 穷困 4 太息 5 拊心 6 戮没 7 操其室 8 瞋目 9 郎中 10 箕踞 11 发图 12 揕其胸 13 绝袖 14 被八创
• 八填空 • 《荆轲刺秦王》选自( ),( )朝代的 ( )编辑整理,是一部( )体的史书, 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一段 历史,共33篇。中国民乐中的五音指 ( )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
• • • • • •
一 注音 1 王翦 2 樊於期 5 拊心 6 淬之 9 厚遗秦王宠臣 11 变徵 12 瞋目 14 提轲 15 被八创
3 骨髓 4 戮没 7 匕首 8 顷之 10 右手揕其胸 13夏无且 16目眩
• • • • • • •
二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 顾计不知所出耳 2 终已不顾 3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4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5 函封之 6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高一语文测式题:荆轲刺秦王
高一语文测式题:荆轲刺秦王【摘要】:多练题,才能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不熟,才能改进。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测式题,希望大家喜欢。
荆轲刺秦王达标检测题(附答案)【典型例题】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 拜谒(yè) 督亢(háng) 戮没(lù) 谬误(miù)B. 偏袒(tǎn) 扼腕(è) 厄运(è) 濡染(rú) 怯懦(ruò)C. 淬火(cù) 猝然(cù) 忤逆(wǔ) 铁杵(wǔ) 拊心(fǔ)D. 创伤(chuāng) 创办(chuàng)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4. 解释下列多义词。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 ①⑥⑧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2)诸郎中执兵(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4)愿大王少假借之(5)左右既前,斩荆轲(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7.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刺秦王》文意测试题
6.当秦武阳“色变振恐”,眼看事情 要败露时,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曰”,对这一情节在刻画荆轲形象中的 作用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原来对秦武阳的怀疑是正确的, 有先见之明。 B. 荆轲对秦武阳的怯懦早有准备,沉 着冷静。 C.荆轲急中生智,表现自若,口才超 人。 D.荆轲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具有超 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
• 2.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 A.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一些,让他像 以前那样完成使命。 • B.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一些,让他在 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 C.希望大王少给他机会找借口,让他 像以前那样完成使命。 • D.希望大王少给他机会找借口,让他 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 3.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 一组是( ) •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 •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C②④⑥ A①②④ B②③⑤ D④⑤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下面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 一项是( ) A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 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B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 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C荆轲刺秦王,秦廷一度大乱,因为事 起突然,而且廷上的侍臣都手无寸铁。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因为他想要挟秦 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 7.填空 • 《荆轲刺秦王》选自( ), 《战国策》 西汉 )朝代的( 刘向 )编辑整 ( 国别体 理,是一部( )体的史书, 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 捭阖的一段历史,共33篇。
《荆轲刺秦王》文意测试题
• 1、判断下面论断哪个符合客观事实( ) • A 、荆轲之所以没有行刺成功,是刺杀秦王 是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 B 、荆轲之所以追着秦王在大殿内跑,是秦 王身边的大臣侍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 • C 、荆轲之所没有行刺成功,是荆轲想劫持 秦王作为人质,然后跟秦国订立互不侵犯的 和平条约。 • D 、荆轲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是自己武功不 够高超,谋事不周;二是缺乏得力助手。
《荆轲刺秦王》检测题
1 / 4《荆轲刺秦王》检测题(50分) 一、基础题(15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 C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 D .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B.⎩⎪⎨⎪⎧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而乃以.手共搏之 C.⎩⎪⎨⎪⎧愿大王少假借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4.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前.而为歌 A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皆白衣冠...以送之 C .箕.踞以骂曰 D .进兵北.兵略地 5.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B .见燕使者咸阳宫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
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恋之交,置之匈奴。
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 C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 D .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 2.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句是( )A .图穷而匕首见B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 .又前.而为歌曰 C .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①荆轲顾.笑武阳②顾.野有麦场B.⎩⎨⎧①既.已,无可奈何②既.克,公问其故C.⎩⎨⎧①轲自知事不就.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D.⎩⎨⎧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②图穷而匕首见.5.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图穷而.匕首见庄宗受而.藏之 B.⎩⎨⎧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乃.不知有汉 C.⎩⎨⎧使工以.药淬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6.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群臣侍殿上者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2)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为变徵之声,______________。
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聂政刺韩傀韩傀①相韩,严遂②重于君,二人相害.也。
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荆轲刺秦王测试题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 C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 D .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 2.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句是( )A .图穷而匕首见B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 .又前.而为歌曰 C .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①荆轲顾.笑武阳②顾.野有麦场B.⎩⎨⎧①既.已,无可奈何②既.克,公问其故C.⎩⎨⎧①轲自知事不就.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D.⎩⎨⎧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②图穷而匕首见.聂政刺韩傀韩傀①相韩,严遂②重于君,二人相害.也。
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
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
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
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③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
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
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
”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
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我虽不受,然是深知政也。
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④然而止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
”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
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车骑壮士以为羽翼。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5课《荆轲刺秦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ɡ)戮.没(lù)B.偏袒.(tǎn) 扼.腕(è) 濡.染(rú) 怯懦.(ruò)C.淬.火(cù) 忤.视(wǔ) 铁杵.(wǔ) 拊.心(fǔ)D.创.伤(chuānɡ)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解析A项“亢”读kànɡ;B项“懦”读nuò;C项“淬”读cuì,“杵”读chǔ。
答案 D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解析D项①②没有,③只是,④回头。
答案 D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副词,是)B.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连词,于是) C.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我的,我们的)D.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解析C项乃:你的,你们的。
答案 C4.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解析B项为判断句,A、C、D三项都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①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②使工以.药淬之③以.次进④以.故荆轲逐秦王⑤乃以.手共搏之⑥侍医夏无且以.所奉药囊提轲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⑧箕踞以.骂曰A.②③B.①⑦C.④⑤D.⑥⑧解析①⑦为表目的的连词,解释为“来”,②⑤⑥为介词,解释为“用、拿、把”等意,③意为“按”,介词,④介词“因为”,⑧连词“而”。
荆轲刺秦王测习题教师完整版
荆轲刺秦王测习题教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工以药淬之?B.卒起不意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往而不反者【解析】B项,“卒”通“猝”;C项,“振”通“震”;D项,“反”通“返”。
【答案】 A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解析】①②副词,假如没有;③副词,只是;④动词,回头看。
【答案】 D★3.(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B.又前而为歌C.皆白衣冠以送之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解析】例句与A项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A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愿大王少假借之【解析】A项,“穷困”,古义为“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B项,“无信”,古义为“没有信物”;今义为“不讲诚信,无信用”。
D项,“假借”,古义为“宽容、原谅”;今义为“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答案】 C5.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解析】A项应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A二、课内(一)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一、辨音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2、胡不见我于王 ( ) 4.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3、而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 6.便要还家 ( )4、才美不外见 ( ) 8.且臣少仕伪朝 ( )5、愿陛下亲之信之 ( )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二、形旁辨义法1、窥、鄙:从()看,目光短浅的事。
2、祗、亵:从()事,有轻慢不敬的意思。
3、咨、诹:从()言,都是询问的意思。
4、拔、举:从()力,都有提升的意思。
5、延、引:从()手,都有“导引”的意思。
6、课、程:从()文,都有“督促”或“考核”的意思。
7、游、嬉:从()水,与游玩有关。
8、奉、承:从()手,都有“接受”的意思。
9、亡、牧:从()牛,都与放牧有关。
10、善、颇:从()心,都有“美好”或“正”的意思。
三、译句解题法题目用诗句或典故拟出,解题才能与上下文意吻合。
例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咸”分别是什么意思?“毕”是完全,“咸”是都。
全句意思是“贤良的人才都汇聚到这里,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四、前后法有些词语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意义,离开了它通常的用法,如果孤立地理解,难免望词生义,前后才能准确理解。
例如:“善刀而藏之”中的“善”,常用义为“善良”,而在这句中却要理解为“擦拭(刀)使之干净”。
全句意思是“拭擦好刀并把它藏起来”。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一场震撼历史的刺杀,两个国家的命运对决,三个各怀心事的人物,演绎出一场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这就是《荆轲刺秦王》所带给我们的历史画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背景介绍、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案例分析以及总结等方面,详细探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时期的一场重大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传奇。
故事讲述了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受命刺杀秦王嬴政,最终失败的故事。
在这场政治与利益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英勇无畏的荆轲、智勇双全的秦王以及阴险狡诈的燕太子丹。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试题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试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B.偏袒(tǎn)扼腕(è)厄运(è)濡染(rú)怯懦(ruò)C.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铁杵(wǔ)拊心(fǔ)D.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答案】D【解析】A. 亢 kàng B. 懦 nuò C. 淬 cuì,杵chǔ2.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答案】(1)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
(2)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
【解析】翻译时应注意词语释义的准确,例如,“然则”“乃”“欲”“以”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愿大王少假借之(2)自引而起,绝袖(3)秦王还柱而走(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答案】(1)稍微(2)断(3)跑(4)没有用来……的办法【解析】积累重点文言词语【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荆轲刺秦王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卿.岂无意哉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B.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C.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钱币。
D.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思路解析:C项,“币”,礼品。
答案:C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②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③偏袒扼腕而进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⑥进兵北略地⑦唯大王命之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④⑦D.①②④思路解析:①“卒”通“猝”;②“反”通“返”;④“振”通“震”。
答案:D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②秦王必喜而善见臣B.{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②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C.{①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D.{①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②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思路解析:A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递进。
B项,①介词,表被动;②动词,召见。
C项,都表“……的原因”。
D项,①连词,来;②介词,因为。
答案:C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以.解燕国之患②日以.尽矣③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④以.次进⑤而乃以.手共搏之⑥皆白衣冠以.送之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④/②/③⑤/⑥思路解析:①③目的连词,来,用来;②副词,通“已”,已经;④介词,按照;⑤介词,用;⑥相当于“而”,表顺承。
答案:B5.对下列加点的“为”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乃令秦武阳为.副③为.变徵之声④又前而为.歌曰⑤嘉为.先言于秦王曰⑥愿举国为.内臣A.①/②③④⑥/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思路解析:①读“wéi”,表被动;②读“wéi”,动词,做,担任;③读“wéi”,动词,发出;④读“wéi”,动词,作;⑤读“wèi”,介词,替;⑥读“wéi”,动词,做。
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10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夺取。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诚信,信用。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
思路解析:B项,“信”,凭信之物,信物。
答案:B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B.{①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C.{①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②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D.{①伏尸而哭,极哀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思路解析:A项,①介词,因为;②连词,用来。
B项,①连词,于是;②副词,才。
C项,都是助词,的。
D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并列。
答案:C8.下列语句全都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A.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思路解析:②是荆轲强调信物的重要性;④表现太子丹的仁德;⑥是樊於期对秦王的痛恨。
排除这三句即可。
答案: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之心;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
所选文段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他人。
思路解析:D项有误,表现了荆轲义薄云天,深谋远虑,机智沉着;樊於期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他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答案:D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思路解析:翻译这两个语句,要注意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第(1)句中“忍”,忍心;“更”,改变。
第(2)句要注意被动句和疑问句的翻译。
参考答案:(1)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想想别的办法吧!(2)这样的话,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荆轲者,卫人也。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
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①,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②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相结。
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尽与其贤豪长者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
”即起,趋出。
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
②嘿:同“默”。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B.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C.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D.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思路解析:这是描写荆轲狂放不羁的一段文字,说他与狗屠和高渐离在酒肆中饮酒,喝酒尽兴时就击筑唱歌,然后相互哭泣。
了解大意后,断句就相对容易了。
另外可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项。
答案:B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是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始见于战国时期。
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
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
C.“长者”是对年龄大、辈分高的人的尊称,如“丹不忍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D.“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
思路解析:C项,“长者”不仅仅是对年龄大、辈分高的人的尊称,也是对德高望重的人的称呼。
C项所举例子中就是对有德行的人的尊称。
答案: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句践玩博戏,鲁句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
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自己结识荆轲时,田光就答应了他。
思路解析:C项,“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应为“表现了荆轲不被世人理解的郁闷”。
答案:C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2)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思路解析:第(1)句翻译的重点是“报”“固”“摄”三个字,其含义分别是“报告”“本来”“害怕”。
第(2)句注意古今异义词“留意”的含义,这里应该是“用心思考”的意思。
参考答案:(1)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让他害怕了!”(2)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用心思考。
参考译文荆轲是卫国人。
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
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
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
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
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
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
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
”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
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让他害怕了!”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玩博戏,争夺博局上的格道,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就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于是不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