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四季青小学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教师学术委员会章程

教师学术委员会章程1. 前言教师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重要学术机构,旨在促进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发展。
本章程旨在规定教师学术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和工作流程,为教师学术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2. 组织架构教师学术委员会由学校教师代表组成,包括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委员。
主任由学校校长任命,委员则由学校教师选举产生。
学术委员会成员的任期为两年,并可连任。
3. 职责和权益教师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和管理相关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论文评审、学术交流等。
同时,委员会还负责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促进学术成果的产出和应用。
教师学术委员会享有独立决策的权益,可以根据学术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有权利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处理。
此外,委员会还可以向学校提出学术建议和意见,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
4. 工作流程教师学术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和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会议期间,委员会成员可以提出相关事项的建议,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除了全体会议,教师学术委员会还设立了若干专业小组,负责处理具体学术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每个小组由教师代表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组成人员。
5. 学术研讨会教师学术委员会每年组织一至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提供一个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平台。
研讨会的主题和议程由委员会确定,可以邀请校外专家作为演讲嘉宾。
学术研讨会的内容包括学术报告、研究成果展示和研讨等。
委员会将根据研讨会的情况,对教师参与情况进行评估和奖励。
6. 论文评审教师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和管理教师的论文评审。
委员会会根据学科专业设置相应的评审小组,对提交的论文进行专业评估和审查。
评审结果将根据学术规范和标准进行评定,并向教师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优秀的论文可以被推荐至学术期刊或会议等平台发表。
7. 学术交流教师学术委员会还积极组织和推动与其他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学术交流活动。
这些交流活动包括教师互访、学术联合研究等,旨在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
学术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

学术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术管理工作,规范学术行为,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学校学术委员会工作规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术工作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负责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咨询和监督。
学术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学术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和修订学校学术规章制度;(二)审议学校学术发展规划和重大学术项目;(三)负责学术评价和学术成果的认定;(四)监督和指导各学院、研究所的学术工作;(五)处理其他学术事务。
第四条学术工作委员会由学校主要负责人、学术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学术工作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委员若干名。
二、组织架构第五条学术工作委员会设立秘书处,负责学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一名,工作人员若干名。
第六条学术工作委员会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的具体工作。
专门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委员若干名。
第七条学术工作委员会根据学校学术工作需要,可以设立临时性的工作组或项目组,负责完成特定的学术任务。
三、工作程序第八条学术工作委员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两种。
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临时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
第九条学术工作委员会会议的议题由秘书处提出,经主任同意后确定。
会议通知应在会议召开前至少七个工作日内发送给各位委员。
第十条学术工作委员会会议的决议事项,必须经过半数以上委员的同意才能通过。
第十一条学术工作委员会设立秘书处,负责学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秘书处的主要职责是:(一)组织起草学术规章制度;(二)组织实施学术发展规划和重大学术项目;(三)协调、监督各学院、研究所的学术工作;(四)处理学术纠纷;(五)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工作规范第十二条学术工作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
学术委员会章程

学术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和行为,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章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术委员会旨在推动和指导学校的学术发展,指导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发挥教师在专业建设与教科研工作中的主导与骨干作用,促进学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第三条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是:(一)审议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教学科研改革的重大政策与措施;(二)审议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及重大科研计划方案;(三)制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评价教学、科研成果;(四)评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评议拟引进、聘用的优秀人才,推荐学术组织任职人选;审议教师职务聘任,调查学术道德问题;(五)指导学校学术期刊的工作和学校学术交流活动。
(六)完成校长委托研究的其它事项。
第四条学术委员会开展学术审议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维护学术声誉,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服务于学校发展战略。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组成人员第五条学校学术委员会在校长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学校负责学术审议和学术咨询的最高机构。
第六条学校学术委员会由15-21人组成,成员包括:(一)校长(学校党支部书记);(二)专业带头人或专业(学科)骨干教师;(三)兄弟院校有代表性的专家;第七条学校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应符合下列要求:(一)50岁以下的委员不少于二分之一;(二)来自各专业群专业带头人的委员数不少于二分之一。
第八条学校学术委员会将根据条件成熟情况,就专业建设、教师聘任、教学指导、科学研究、学术道德等事项陆续设立五个专门机构,具体承担相关职责和学术事务。
(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含建设方案与专业核心文本等指导性文件的制定)与评估等工作;(二)专业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教学实施性文件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模式改革成果推广、教学过程管理、教师培养与评价等工作;(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委员会负责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检查、评审等工作;(四)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聘任工作委员会负责对教师职称评聘工作进行审核报批,会同学校有关科室,对学校教师招聘岗位、名额、程序等事项进行规划安排,并参与具体招聘工作;(五)学校学术道德管理委员会评估学校学术道德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存在的问题,组织有关学术道德问题的调查工作,并做出明确的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
学术委员会章程

学术委员会章程为深入贯彻贯彻我校教育理念,科学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科教学规律,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及教学科研工作民主化管理,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学校综合学术委员会。
为充足发挥学术指导委员会全体组员旳示范作用,发挥校学术指导委员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旳指导、督促作用,并为学校重大决策旳提供智力支持,以学校三年规划为指导,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章程。
一、总则1、性质:学术委员会是学术研究、学术评估和师资培养旳全校最高学术组织,校学术指导委员会是在学校行政班子直接领导下,参与学校各项重大决策,对学校教育科研实行宏观指导和微观带动,并对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进行鉴定、推广旳纯学术性业务机构。
2、宗旨:激发我校教有所成老师旳积极性,为他们旳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让骨干教师成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旳参谋,为学校科学、高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原则:校学术指导委员会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应坚持理论联络实际旳原则,切实将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定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并以科学旳思想观念、踏实旳工作作风,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服务。
二、组织机构1、任职资格:为保证学校学术指导委员会在学术上旳权威性,学术委员会全体组员旳遴选应充足体现群众性、学术性和代表性。
①具有良好旳政治思想品质和优秀旳职业道德素质。
有全局意识,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师中拥有较高旳威信。
②具有扎实系统旳专业知识、较强旳教学教研能力、较丰富旳教学经验。
在学科教研、德育和教改工作中能起指导、带动和示范作用旳,在省、市和学校内有一定著名度和影响力旳教师。
2、学术委员产生措施:校内委员实行申报评估制和主任推荐制,在个人申报和推荐旳基础上,由校长办公会研究认定。
3、机构设置:①学术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校长担任;副主任一名,由主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旳副校长担任;委员会下常设三个组:分别由学校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和教科主任担任组长。
学术委员会章程

学术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术权威,规范学术管理,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保障学术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和章程,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我校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术委员会”)是由本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学术审议、评定、咨询和决策的最高学术机构,在学校领导下审议学科与专业设置、教学与科学研究方案,评定教学与科学研究成果,评聘教师,审定职称等有关学术事务,统筹行使学术决策权力。
第三条学术委员会秉承遵循学术规律,促进学术繁荣,追求学术卓越的理念;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致力于发扬学术民主,弘扬学术道德,提升学术质量,鼓励学术创新,提高学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组织规则第四条学术委员会由学校不同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委员人数应当与学校的专业设置相匹配,为单数,且不低于15人。
学术委员会委员坚持向中青年学者和一线学者倾斜,其中担任学校及职能部门党政领导职务的委员原则上不超过1/4;不担任学校党政领导职务及系(部)主要负责人的一线专任教师原则上不少于1/2;青年教师原则上不少于1/4。
第五条学术委员会委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宪法法律,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二)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在本学科或专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公认的学术成果;(三)有全局观念,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有参与学术议事的意愿和能力,能够正常履行职责;(四)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良好的师德,且始终未脱离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五)新增委员一般不超过60周岁,且身体健康,能够履职。
第六条学校根据学科、专业构成情况确定教学系(部)的委员名额,保证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公平性。
学术委员会委员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和校长提议相结合的方法产生候选人,经过资质审核、民主选举、公示评议,且经校长聘任后,报校党委备案。
小学校委会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委会”)是学校最高民主管理机构,由校长、副校长、工会主席、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
2. 校委会设主任一名,由校长担任;副主任一名,由副校长担任;委员若干名,由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担任。
三、职责与权限1. 职责(1)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讨论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如学校重大投资、教职工工资调整、学生奖惩等;(3)监督学校各项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4)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听取教职工意见,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5)关心学生成长,关心学校事业发展,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2. 权限(1)对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审议权;(2)对学校重大事项有表决权;(3)对学校各项工作有监督权;(4)对学校民主管理有建议权。
四、工作制度1. 校委会会议制度(1)校委会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2)校委会会议应提前通知与会人员,明确会议议题;(3)会议主持人由主任或副主任担任,负责会议的组织和主持;(4)会议应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向全体教职工通报会议内容。
2. 校委会提案制度(1)教职工可通过书面形式向校委会提出提案;(2)校委会对提案进行审议,并责成相关部门办理;(3)校委会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提案落实。
3. 校委会巡视制度(1)校委会定期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巡视;(2)巡视组由校委会成员组成,负责巡视工作;(3)巡视组应认真听取教职工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领导班子;(4)巡视组对巡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校委会报告。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校委会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旨在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学术委员会由各学科有代表性和具有一定学术权威副主任医(护、药、技)师以上的人员以及有关人员组成。
二、学术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副主任由副院长担任,委员若干名。
三、委员会原则上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
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召开会议。
四、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必须有2/3以上(含2/3)委员出席才能举行。
学术委员会需以投票方式作出决定时,须经与会委员1/2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学术评议事宜一般须采用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五、学术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在异议期内如有人提出复议,须征得半数以上委员同意,方可召开全体会议复议。
经复议通过的决定不再复议。
六、学术委员会对审议的事宜,一经形成决议应负责组织实施,如遇重大变更或较特殊情况,院长有否决权。
七、学术委员会在讨论、评定、审议与委员或其亲属有关的事项时,该委员应回避。
八、学术委员会委员一般不得缺席学术委员会会议,因故不能出席的必须向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申请批准。
九、学术委员会委员必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如违背学
术委员会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免去其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
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内负责学术工作的重要组织,其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学术委员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公正性而制定的。
以下是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学术委员会的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等组成,其组织机构应当合理、科学,人员应当经过选举或者推荐产生,同时应当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和经验。
2. 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与任务
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科研、学术评审等方面的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学术规范、审批学术论文、组织学术活动、开展学术研究等。
同时,学术委员会应当定期向学校领导层汇报工作情况,并对学校的学术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3. 学术委员会工作程序
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应当包括:会议的召开、议事录的撰写、会议决议的制定、通知和报告的发布等,其中会议决议应当经过表决和签名等程序,以确保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 学术委员会的准则和标准
学术委员会应当遵循学术诚信、学术独立、学术公正、学术严谨的准则和标准,要坚持科学研究、严格评审、公正评价的原则,避免压制异见、纵容抄袭等不当行为。
总之,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对于保障学术工作的规范化与公正性
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并完善其工作制度。
学术委员会工作职责

学术委员会⼯作职责学术委员会⼯作职责学校学术委员会是本校对科学研究的学术问题进⾏评议、决策的最⾼机构。
辅助校长组织学校的科学研究⼯作,成员由本校具有较⾼学术⽔平的教授、博⼠和学科带头⼈组成,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校长聘任,任期三年。
学校学术委员会主要⼯作职责:1、审议学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学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规划⽅案。
从学术⾓度审定学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发展规划,为学校的决策提供学术依据。
指导学校教学、科研⼯作。
2、审议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重点专业建设有关申报材料学校学术委员会对学校每年申报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材料进⾏审议,对已⽴项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进⾏指导和年度检查。
3、审议科学研究计划⽅案学校学术委员会对本校教师、科研⼈员提出的年度或阶段性的科学研究计划⽅案就的可⾏性和学术价值进⾏审议,以决定该⽅案是否列⼊学校科学研究规划,并给予指导。
4、评定科学研究成果对学校申报的年度或阶段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平与价值做出评估,决定成果的等级、层次。
作为评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层学术组织,负责评定学校的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并提出审核推荐意见,向更⾼级别的学术评议机构申报。
同时负责审查、鉴定学校及社会各届委托的科研、学术成果的价值、⽔平、等级、真伪。
5、审议学校申报的科研项⽬对学校申报的科学研究项⽬的进⾏审议和申报指导,提⾼申报项⽬的质量。
6、指导学校职称评聘⼯作。
7、指导学报的编辑、出版、发⾏⼯作。
8、传播国际、国内学术、科研前沿信息。
9、制定学校中、长期学术与科研发展规划。
10、代表学校适时召集、主持或出席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见解。
11、完成学术委员会的其它学术职能保持门窗⼲净、⽆尘⼟、玻璃清洁、透明。
小学校委会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委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校委会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
第三条校委会工作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教育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校委会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第五条校委会由校长、副校长、主任、教研组长等组成。
第六条校委会的主要职责:(一)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学校发展方向正确。
(二)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包括学校人事任免、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等。
(三)监督、检查学校各部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协调各部门关系,解决学校内部矛盾,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学校工作中的问题。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七条校委会会议制度(一)校委会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二)会议由校长主持,副校长、主任、教研组长等参加。
(三)会议议题由校长提出,经校委会讨论决定。
(四)会议纪要由专人负责记录,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
第八条工作报告制度(一)各部门负责人每月向校委会汇报一次工作,内容包括本月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月工作计划。
(二)校长定期向校委会汇报学校整体工作情况。
第九条信息报告制度(一)各部门应及时向校委会报告重要信息,包括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
(二)校委会成员应及时关注学校工作动态,及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第十条考核评价制度(一)校委会对各部门及个人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
第四章工作纪律第十一条校委会成员应严守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校委会成员应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参加校委会会议,不得无故缺席。
第十三条校委会成员应保持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共同维护学校形象。
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工作规范

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工作规范第一部分:介绍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内部一个重要的机构,负责推动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规范。
第二部分:成立和组织架构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应由校领导提出并按照学校的规定和程序完成。
委员会通常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术专家等组成,以确保多方参与和专业指导。
第三部分:职责和任务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并推动学校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具体任务包括:组织学术研讨会、评选优秀教师、组织科研项目等。
第四部分:工作目标和指标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应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指标,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衡量性。
目标和指标可以包括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提高科研成果质量等。
第五部分:工作计划和安排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应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安排,以保证工作有序进行。
计划和安排可以包括组织学术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科研项目的开展等。
第六部分:学术研讨会的组织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可以组织学术研讨会,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研讨会的主题和内容应与教师的专业领域紧密相关。
第七部分:评选优秀教师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可以通过评选的方式表彰优秀教师,鼓励他们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出色工作。
评选标准应公正、客观,并体现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表现。
第八部分:科研项目的组织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可以组织科研项目,以支持教师的学术研究。
科研项目的选题应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师的研究兴趣相结合,确保实用性和效益性。
第九部分:监督和考核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应设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监督和考核可以包括定期汇报、专家评审、学术成果评估等。
第十部分:经费管理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需要合理管理经费,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经费应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进等方面,避免浪费和滥用。
第十一部分:信息共享和交流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应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方便委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和会议等形式,促进学术观点的交流和碰撞。
小学校本学术管理制度

小学校本学术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小学院校的学术研究行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
学校的学术声誉,该校制定了以下的小学校本学术管理制度:
一、学术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和职责
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校长或副校长直接任命产生,成员一般由各
个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任期为3年,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期为5年。
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学科建设和教师培训,要定期组织学术讲座、
研讨会等活动。
二、学术道德
学术研究应遵循诚实、开放、透明的学术道德,坚决抵制抄袭、剽窃、替代性等不道德行为。
三、学术成果的评审和存档
学术委员会指定专家进行学术成果评审,评审标准应客观公正,基于事实数据,评审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作者或申请人并公布于校内。
所有学术成果及评审结果应存档备份,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汇报
年度学术研究情况。
四、学术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为了促进学科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术委员会应定期组
织学术活动,如学术讲座、高水平研讨、教学展示比赛、学科研究等,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校的学术声誉。
学术
活动的实施需要考虑资源分配和时间协调等方面。
以上内容构成了小学校本学术管理制度的主要方面,有助于规
范学校的学术研究行为和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
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章程

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青年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是校级机构,为学校青年教师提供学术交流、评议和发展的平台,由校领导亲自领导,负责全校范围内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指导和推进校内青年教师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组织青年教师的沙龙讲座、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承担评选和培养学术骨干青年教师的责任;组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工作,推动教学反馈和教育改革的发展。
第四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接受上级教职部门的领导和管理。
第五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必须贯彻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校内的规章制度,并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共同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主任由学校领导任命,副主任一名。
学校领导亲自领导委员会工作。
第七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设有学术交流与研究、评选、培养等专门委员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组织和推进。
第八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设立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组织。
第九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根据需要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第十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学术研究进展汇报、教学能力评价、学术交流与评议活动的计划、学术骨干青年教师的培养等。
第三章职责与权力第十一条学校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有以下主要职责:(一)组织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术和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组织学校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和评议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
(三)负责评选学术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和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与重大学术项目。
(四)组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提供教学反馈和改进建议。
(五)监督学校各单位对青年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提升工作的开展情况。
中小学教研室艺术学术委员会职责

中小学教研室艺术学术委员会职责
1、在系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专业调研,根据学院和系的发展思路,负责制订本专业(学科)发展和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包括本专业(学科)发展方向,专业规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
并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组织专门人员立项进行新专业建设,专业改革试点或重点专业建设。
2、督促本教研室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协助系领导做好期初,期中,期终教学检查。
认真执行听课制度,掌握教学情况,对教师的考核提出意见。
做好课程教学的管理工作,要全面了解课程教学情况,组织有关教师听课,搜集学生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并向主讲教师提供改进的建议。
3、组织实施本专业(学科)任教课程的教学,实验,各种实习,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答辩。
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相互交流国内外有关信息,以利于教师强化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组织教材分析,课程专题讨论。
经常组织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所任课程的教材教法,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把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作为自己的经常工作,使教学主动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和发展。
小学校委会职责及议事原则

小学校委会职责及议事原则校委会是为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决议、指示,讨论决定学校工作中的重大事务的审议机构,成员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民主选举产生的处事公正、作风严谨的教职工代表组成。
一、校委会的工作职责:1、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
2、审议学校经费预决算情况。
3、听取关于教育教学、学校德育、总务后勤、幼儿园等机构工作的汇报,讨论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4、审定教职工考核方案、结果和教师聘任、解聘结果。
5、审议评先选优、职称评定结果,通过教职工处分意见和处理结果。
6、讨论、制定、修改有关规章制度。
7、审议学校各机构工作中的“三重一大”重大措施。
8、讨论对困难职工、退休老教师的生活关心问题。
二、校委会的议事原则: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上级精神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3、坚持抓大事、议大事,站在学校工作发展大局的高度讨论问题,形成决议。
4、提交校委会研究的议题,会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由分管领导组织有关处室,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方案,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列入会议议程。
5、校委会在讨论问题时,汇报人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并如实报告有争议的问题和各种不同的意见。
讨论发言要紧扣会议议题,经充分酝酿,集中多数人的意见形成校委的决策。
如意见严重分歧,应暂缓做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另行再议。
6、校委会成员对所讨论的问题,应当明确表示意见,并说明理由。
所讨论的事项,若涉及校委会成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有关校委会成员应予回避。
三、校委会决议的执行和督查:1、对校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会后由副校长室整理《XX学校校委会议纪要》在家园群中共享,并督促分管领导组织有关科室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
2、对校委会决议,如有不同意见或执行中发现新问题,可以通过正常组织渠道反映,提请下次会议复议。
在执行中不得自行其是或有意拖延、推诿,不得对外公开表示不同意见。
学术委员会的职责

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一、引言学术委员会是一个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组织,负责学术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为学校或学术机构的学术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介绍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机制,并深入分析学术委员会在学术研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职责。
二、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机制学术委员会的组成通常由校内外的学术权威人士共同组成,如学校的高级职称教师、著名学者、院士等。
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应具备较高的学术声誉和权威性,并能够代表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学术委员会的任期一般为3~5年,成员之间可以有连任或流动。
学术委员会的运作通常由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领导,主任委员通常由学校的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则由学科领域的权威人士或代表担任。
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校或学术机构的需要,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学术事务,并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形成相关决策和建议。
三、学术委员会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职责1. 评审科研项目学术委员会负责评审学校或学术机构申请的科研项目,对科研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估,并决策是否予以资助。
评审科研项目的过程需要学术委员会成员进行专业评审,并形成独立、客观的评审意见。
2.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如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3. 评选学术奖项学术委员会负责评选学术奖项,表彰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教师和学生。
学术奖项的评选需要学术委员会根据一定的评选标准和程序进行评审,并最终提交给有关部门进行批准。
4. 推动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学术委员会负责推动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如学术期刊、学术网站等。
通过建设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可以提高学术信息的传播效率和学术资源的共享水平,促进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发展方面的职责1. 学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学科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
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

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
1.学术委员会议事由主席或副主席召集,召集人需提前通知所有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并注明会议时间、地点和议程内容。
2. 学术委员会议事应定期召开,至少每学期一次。
二、会议程序
1. 学术委员会议事应准时开始,主席或副主席主持会议。
2. 会议应按照议程内容进行,如需修改议程,应由主席或副主席提出,并经过委员会成员表决通过。
3. 委员会成员应按照规定时间参加会议,如因故无法到场,应提前通知主席或副主席。
4. 会议记录由主席或副主席指定的人员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应真实、准确反映会议讨论内容。
三、决议表决
1. 学术委员会议事应以表决方式进行决议,需由主席或副主席主持表决程序。
2. 决议通过需获得过半数的支持,如出现平票情况,应由主席或副主席进行再次表决并公布结果。
3. 决议通过后,应由主席或副主席进行公布,并将决议内容记录在会议记录中。
四、补充规定
1. 学术委员会议事应遵守学校及本委员会相关规定和制度。
2. 如需修改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应由主席或副主席提出,并
需经过委员会成员讨论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指导学校的教对校内申报的课题、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审批、审查鉴定和推荐上报。
(三)指导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负责校本教材的审定和出版工作。
(四)、完成校级教育教学评价工作,负责课堂教学的评价,教育教学论文、成果的审核评定与评奖;研究诊断学校的教学,参与建立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五)、发现并推出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优秀课例、优秀教案、优秀课件。发现教学工作的闪光点,推出一批优秀的教师,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参与招聘教师的考核等工作。
(六)、组织学校全校性的重要学术研讨活动,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七)、审议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
(八)、对学校的教学、教学管理及教学改革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有关方面的重要决策提供参谋及咨询意见。
第七条:学术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组织建立有关学科
小组和课题小组。
第八条学术委员会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年会,总结交流学术
成果,审定和修改委员会的有关章程。
第九条学术委员会的活动经费由学校拨给,主要用于学术报
告会、与有关学科组或学校的联谊活动、外请专家来校活动、学术委员会自身活动等项活动的开支。成员参与重大活动给予适量津贴。
(三)、学术委员会委员采取自荐、学科教研组推荐和校教科室举荐的办法产生候选人,由校务会进行资格审定后确定人选。
(四)、学术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2年,可以连任
第六条:学术委员会有义务审议校长委托的有关学术问题以及
三分之一以上委员提议且主席认为有必要研究的学术问题。会议所做出的决议必须得到与会委员三分之二以上的同意,方可有效。
第五条学术委员会的产生与组成
(一)、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秘书长1名。学术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在教管中心,日常事务工作由教科室负责。学术委员会主任参加校务会议。
(二)、学术委员一般应具有小学高级或小学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区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或相关学术称号);获市级及以上学科教学荣誉称号;在市级以上发表过学科教研论文(或获奖);该学科公认的资深教师。委员应具有较高的教学与教研水平,办事客观公正,敢于发表意见,有议事能力。学术委员应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学术民主,淡泊名利,积极开展职责内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并完成本会交予的各项工作。
杭州市四季青小学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征求意见稿)
(2007年3月)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成立
杭州市四季青小学学术委员会。
第二条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全校教科
研和学术活动的最高组织。
第三条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要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守各种法律和法规,贯彻"双百"方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倡导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气氛,指导课题研究,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教学改革,使教科研工作更好地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服务。
第十条:本工作制度报请校务会批准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