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复习提纲加练习(新教材)讲诉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1节 水在哪里1、___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___ (更新期最长)。
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______,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_____循环、___内循环和__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______,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 、蒸发b 、______c 、降水d 、______e 、地下径流f 、下渗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______ 和 ___ 。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 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 温度 而变化。
第2节 水的组成水电解实验中,水的电解是__变化,气体体积之比为氧气:氢气=___实验结论:表达式:____________,水由___和___组成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____,沸点是____,水在___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____变小,____不变,___变大,所以冰能___在水面。
第3节 水的密度1、_______________ , 与物体的____________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___(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____不同;2、公式:______ ρ=m/v (公式变形:____________)ρ表示密度, m 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密度的单位:________ 或 _________(2)两者的关系: 1克/厘米3=_____千克/米3 1kg/m 3=____g/cm 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合_____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一节水在哪里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λ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λ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第二节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λ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λ1、密度的公式:ρ=m/v (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λ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1毫升= 1cm3 = 1×10 -6 m3 1吨=1000千克=1×10 6克1毫升= 1×10 -3升1升=10¬ -3 m3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一、物理1. 光- 光线的传播和反射- 反射定律和角度的性质- 光线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光的彩色分解和光的组合2. 声音-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声速和音量的性质- 声的反射和回声-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特性3. 电学- 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荷的运动- 电路和电路元件- 串联和并联电路- 直流电流和电阻4. 磁学- 磁场和磁场线- 磁场的性质- 磁场力和磁铁- 磁感应强度和电磁感应二、化学1. 物质的组成-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分类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式和化学反应类型- 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的应用- 酸碱中和和常见盐的性质3. 物质的性质- 溶液和溶剂的概念- 浓度和溶解度的量的关系- 电离和电解质的概念- 单质和它们的应用4. 化学能和环保- 燃烧和能量转化- 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三、生物学1. 生命基础知识- 细胞和生命的本质-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个体和群体- 细胞的组织和器官2. 生态-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和生态位- 生态链和食物网- 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3. 遗传和进化- 遗传的规律和遗传信息的变化- DNA和基因的结构- 基因和性状的遗传规律-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进化的证据4. 健康教育- 健康的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营养和健康饮食- 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健康- 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公共卫生总之,八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提纲可以概括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个方面,拓宽了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科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物质的概念及特点
- 原子的结构和基本粒子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 运动的概念及要素
- 运动的描绘方法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力的概念及分类
第三章:采用合理的能源
-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 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
- 能源的优劣比较
- 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
第四章:物质的反应
- 化学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
- 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
-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第五章:声的传播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的三要素和特性
-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 声的阻抗和衍射
第六章:光的传播
- 光的概念和产生
- 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
-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和光谱
第七章:电的产生和传输-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
- 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措施
第八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生物的基因和遗传物质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
- 物种的多样性和变异的重要性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科学复的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和总结,祝你取得好成绩!。
科学八年级上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1节水在哪里水的分布:海洋、大气、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生物体水体名称: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分类2:淡水、咸水水体比例:海洋水96.53%、陆地淡水2.53%、其他0.94%;陆地淡水:冰川水68.69%、地下淡水30.06%、其他1.25%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水的分布: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体水水与生命:水是生命体的组成成分;水参与生命体的活动;水对动植物的影响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水是自然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都和水的存在有关。
水和热的结合,可以成为控制一个地区基本自然环境特征的主导因素。
水和热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
水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生命依赖于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是每时每刻都需要水。
、 首先,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
许多生命体的组成中,水占其质量的半数以上。
其次,水参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以绿色植物为例,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主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和其他元素一起合成有机物;二是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三是通过叶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面被太阳光灼伤。
第三,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的特点,往往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班级姓名一、大气层1、大气的重要性a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b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c臭氧层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d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固体杂质) 等。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球分成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对流层(0-17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17-50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中间层(50-80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暖层(80-500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外层(50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其中与人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适合飞机飞行的是平流层3、对流层特点:●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
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天气复杂多变4、对流的形成热空气上升,温度低的地方空气下沉。
发生在对流层二、天气和气温;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叫天气。
(如:阴转多远,晴空万里,和风细雨,雷电交加,注意区分气候)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其中气温是最基本的要素。
2、气温是空气的温度,表示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仪器是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
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人体最舒适温度大约22℃3、百叶箱a.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b.百叶箱为成白色,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c.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一般是1.5--2米左右,这个高度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一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三、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5层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0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0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C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姓名一水在哪里1、地球上的水96.53%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
目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2、水循环是指由于蒸发和降水,使地球上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
大循环:海陆水循环;小循环;(1)海上内循环;(2)陆上内循环。
二、水的组成:1、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负(阴)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这种气体是氢气。
正(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2、水的电解表达式: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不能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水电解产生的V 氢气:V 氧气=2:1三、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计算公式:ρ = m/v 推导公式:m=ρ v v=m/ρ3、国际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它们之间的换算:1g/cm3=1000kg/m34、常见物质的密度:ρ水=1.0*10kg/m 3 ;表示的意义:1m 3 水的质量为1000kg ρ酒精= ;ρ铁=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等于它们的比值。
6、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质量越大;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体积越小。
四、水的压强;1、压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挤压,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大小、物体的作用面积。
3、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计算公式:p=F/S 单位:帕推导公式:F=pS S=F/p5、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6、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U 型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全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1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 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 _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L;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互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 2。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匹,沸点是100 C 水在4C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p = m/v (公式变形:m=p v v = m / p)p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 x 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 x 103千克。
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复习提
纲
本文档是针对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知识点复提纲。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 物质的分离方法和应用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 程序化细胞死亡和细胞增殖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
第三单元:各种物体的运动
- 物体的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 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牛顿定律和力的合成
- 力和压力的概念及应用
第四单元:热能与能量转化
- 热量和温度的概念
- 热传导、辐射和对流的过程
-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 机械能和动能的转化
第五单元: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传播和速度
-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和凸透镜
- 光的应用和光学仪器
第六单元:电能与电路
- 电荷的性质和电场的作用
-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 电阻和电阻定律
-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与应用
第七单元: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运动和现象
- 地球的资源和环境保护
-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以上提纲涵盖了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核心知识点。
认真复并掌握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解能力和应试能力。
注意:本文档仅为知识点复习提纲,具体教学内容和深入解释请参考教材和教师指导。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八年级 ( 上 ) 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1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安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 2.5L ,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 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 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 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地下径流f 、下渗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燃烧 , 产生淡蓝色火焰。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 +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洁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 100℃水在 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
(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公式:密度 =质量 / 体积ρ= m/v〔公式变形: m=ρ v v =m / ρ〕ρ表示密度〔千克 / 米3或克 / 厘米3〕 m 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 3 或厘米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 × 103千克 / 米3,合 1.0 克 / 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 1.0 × 103千克。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至第四章全册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水和水溶液一、地球上的水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 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1、 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 水圈 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淡水(2.53%) 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大气水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基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在空气冲,水是气态水循环途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水循环类型包括 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水的三态变化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地球引力 和太阳辐射。
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 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时间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般动物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二、水的组成 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10、水的电解实验: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点燃后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体积比:氧气:氢气=1:2 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11、水分子的构成: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 通直流电 氢气 氧气+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原来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⑤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八上科学复习提纲加练习(新教材)..
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水 和水的溶液复习提纲第1节 地球上的水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3.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 大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e 下渗 (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第二节 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2. 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水的重要性质第3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 浮=G 排液=ρ排g v 排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 排取米3)1、 物体的浮沉条件:①F浮<G 下沉②F浮>G 上浮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 =V物④F浮=G 漂浮此时V排 < V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当ρ液 >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②当ρ液< ρ物时,下沉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5. 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②根据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 v排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溶液: (1)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2023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笔记归纳
2023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笔记归纳单元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的特征: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不能分解为其他物质- 化合物的特征: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可以分解为其他物质-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单元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常见物质的性质:颜色、硬度、导电性、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应用方式和用途单元三: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在平面镜、曲面镜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应用:光学仪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单元四:声的产生和传播- 声的产生:振动体的振动引起空气压缩和稀薄,产生声波- 声的传播:声波通过介质传播,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声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质等- 声的应用:声学仪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单元五:电的产生和电路基本组成- 电的产生:电池、发电机等装置产生电流-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线和电器- 电路的分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的应用:电灯、电风扇等电器的工作原理单元六: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呼吸作用、分泌作用等- 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和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意义单元七:生物体的运动- 骨骼和肌肉系统:骨骼的结构和功能,肌肉和骨骼的协调运动-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液的循环- 生物体的运动和能量消耗:锻炼和身体健康的关系单元八: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火的产生和物质的变化:燃烧的过程和热能的释放-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可能从无中产生,也不可能消失单元九:物质的循环和能源利用- 物质的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生物体内外物质循环- 资源循环和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能源的分类和环保意识的培养这份复习提纲笔记归纳主要涵盖了2023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复习备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水 和水的溶液复习提纲第1节 地球上的水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3.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 大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e 下渗 (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第二节 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2. 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水的重要性质第3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 浮=G 排液=ρ排g v 排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 排取米3)1、 物体的浮沉条件:①F浮<G 下沉②F浮>G 上浮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 =V物④F浮=G 漂浮此时V排 < V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当ρ液 >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②当ρ液< ρ物时,下沉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5. 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②根据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 v排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溶液: (1)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3)溶液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4.常用的溶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思考】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汽油擦洗第5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1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
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A.加溶剂 B.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3.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某物质在。
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3)溶解度单位为克5.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6.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抓住要点: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第6节物质的分离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
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2.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3.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①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②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4.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5.水的净化(1)沉淀法自然沉淀法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2)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3)蒸馏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第7节水任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1.水资源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2.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时间分配也不均匀,我国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深圳也严重缺水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从下到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问: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
4、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A、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C、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
5、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A、高山反应B、拔火罐原理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宇航服。
6、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B、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具体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高压锅的使用原理7、生活用品与大气压A、真空压缩保存袋B、吸尘器: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原理:书P58第五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获得天气预报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媒体或气象预报;(2)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3)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2、怎样看天气预报(1)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 “少云”指天空的总云量在5/10到3/10,“晴”指天空总云量在3/10 以下(2)小雨: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12小时内降水5-1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降水大于15毫米。
(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3、天气图天气形势常用天气图表示。
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1)等压线:天气图上气压相等地方的连线(2)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3)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A、高压系统:天气晴好 B、低压系统:阴雨天气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第六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天气与气候: A、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B、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如:长夏无冬、秋高气爽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均为秋高气爽,但不代表没有下雨天。
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高的地区气温低,纬度低的地区气温高。
A、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例子:我国最南的海南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降水多.内陆气温的变化大,降水少。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比热)不同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B、山地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C、我国降水最多的城市:台湾火烧寮,该市位于台湾山脉东侧的迎风坡上,有丰富的地形雨。
2、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A、定义: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B、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C、风向:夏季------吹夏季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冬季-------吹冬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D、性质: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故湿润多雨E、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
3、气候变化:气温变化时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
气候变化四个时期:温暖时期,寒冷交错时期,寒冷时期,气候波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