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训练2 (新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配套单元测试: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配套单元测试: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一、选择题(此题20小题,共4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2021年浙江台州〕以下进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 B.钢铁生锈 C.玻璃破碎 D.灯丝发光2.以下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①研制新药物②使环境变得愈加美妙③研制新型半导体资料④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2021年广西桂林〕以下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求...用到的是〔〕A B C D4.以下有关酒精灯运用或寄存的图示错误的选项是......〔〕A B C D5.家庭厨房中经常发作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未吃完的饭菜变馊 B.自然气熄灭发生蓝色火焰C.水沸腾 D.菜刀生锈6.郝颖同窗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廓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能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进程而言,属于迷信探求环节中的〔〕A.树立假定B.搜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7.化学变化的实质是〔〕A.发热发光B.生成新物质C.颜色发作变化D.形状发作变化8.箫音同窗应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别家中的玻璃杯能否洗濯洁净的依据是〔〕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掩盖一层平均的水膜C.用杯子装水,水是廓清透明的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别依据9.〔2021年湖南娄〕以下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10.以下是一常用的风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11.诗词是民族绚烂文明中的珍宝。
以下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洁白在人世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③⑤⑥12.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13.白话同窗在化学课上发现蜡烛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少量黑色物质,他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重复实验,并观察能否有相反的实验现象B.以为与本次实验有关,不予理会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求黑色物质成分D.向教员讨教生成黑色物质的缘由14.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湿润,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水蒸气15.实验室加热150ml的液体,可以运用的仪器是〔〕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16. 某先生量取液体,仰望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局部后,仰望读数为20mL,那么该同窗实践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17.以下表达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酒精易熄灭,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熄灭,人接近汽车闻到一股抚慰性气息C.铁的熔点高达1535。
K12推荐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测试卷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选择题1. 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黄色的光 C.火焰分成三层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 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④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3. 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C.只有状态改变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4. 小强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A.氧气 B.二氧化碳C.水蒸气 D.氮气5. 燃着的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木条继续燃烧,没有明显的变化B.木条继续燃烧,燃烧更旺C.木条不能燃烧,熄灭D.不知道6. 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相比,明显增加的气体是A.氧气B.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和水蒸气7.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了A.蜡烛中有水B.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C.蜡烛中没有水D.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8. 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石灰水被烤干了,没有留下痕迹B.石灰水变成了白色固体C.石灰水没有发生变化D.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9. 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放出大量的热B.发出黄色的光C.火焰分成三层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0. 可乐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将可乐饮料中的气体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C.将澄清的石灰水加入可乐饮料中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11. 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进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盛空气的熄灭B.盛呼出气体的熄灭C.都熄D.都不熄灭12. 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一般是( )A.动手实验 B.提出问题 C.调查研究 D.总结归纳13. 在蜡烛燃烧实验中,下列叙述属于石蜡性质的是A.石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B.石蜡燃烧前先熔化成无色液体C.石蜡燃烧时发出黄色的光,放出热量D.石蜡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4. 将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1 s后取出,火柴梗发生的变化是A.全部碳化变黑B.中间碳化变黑C.两端碳化变黑,中间变黑程度小一些D.没有明显的变化15.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①充分占有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准备实验器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doc
走进化学实验室【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知道药品的収用规则,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2、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认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试验成功的关键。
【学习重点】:1、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方法。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4、仪器的连接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学习难点】:药品的取用方法。
液体药品的加热【笫一节课】【我能自学】1、试管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反应容器;烧杯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试剂的反应容器,加热时应放置在_________________ 上,使受热 __________ ;量筒是用来量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气瓶用于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 少量气体;胶头滴管用于___ 和_________ 少量液体,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_________ ,滴瓶用于盛放 _____________ L 滴瓶上的滴管 (填耍或不耍)用水冲洗。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 里,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_________ 里。
3、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__ ,冇些块状的药品可用 _______________ o4、取用细口瓶内的液体吋瓶塞要__________ 放,瓶口与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___ ,标签要手心处,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____________ o5、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 ,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滴管。
取液体示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放或置,防止液体倒流, __________________ 或腐蚀橡胶帽。
九年级化学上册1走进化学世界1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师寄语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
——约翰逊学习目标⒈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原则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⒊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的注意事项⒋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使用方法⒌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重点学习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教学难点学习难点:量筒、滴管的使用。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式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二次备课一、预习导学(1.2号同学独立完成,其余同学可适当看书)(一)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______________,用手紧贴_____________,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二)物质的加热(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_____________,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__(四)仪器的洗涤:(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二、合作研讨(解决不了的问题,组内合作交流)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⑧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
2.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温度最高。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章节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章节教案教材从生活中提炼出两个探究活动,还安排了三项基本试验操作,我们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试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和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可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中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学会结论推理的方法,学会实验原理步骤等的图示方法。
同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基本操作练习,学会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实验设计,填写实验报告。
中考分析:从今年各地中考考卷来看,都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作为重要内容来考察,2008年中考次部分内容共14分,占总分的20%。
考查的方法是将具体的实验与活动探究相结合,使学生从重获取化学知识。
试题灵活多样,既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方面的熏陶。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初步养成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并学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学会全面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能识别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其主要用途.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1.通过对蜡烛燃烧现象的观察和人吸入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的探究实验,初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2.通过实验演示初步学会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观察、记录等基本操作技能.1.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在进行分组实验时,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4.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如实事求是)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的教育.第一单元作为起步阶段的化学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第一单元作为化学的启蒙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逐步掌握在化学学习中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获取化学知识等方面也起着先导的作用.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的教学内容,内容丰富多彩,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本单元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体现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新成果,并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本单元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一开始就从具体的实验中归纳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教材从生活中提炼出两个探究活动,还安排了三项基本实验操作,我们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实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烧中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学会结论推理的方法,学会实验原理、步骤等的总结方法.通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基本操作练习,学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实验设计和填写实验报告.【重点】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并进行科学探究.教师要注意通过实验、观察、阅读、讨论、资料收集、调查访问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用丰富的语言、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实验,直观形象的各种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努力营造出一种使学生喜欢学习化学的氛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开始就出现喜欢化学科学的良好势头.教学中还要注意从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身边的化学,增强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运用的认识.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习惯,并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要有意识地提倡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让每个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精心准备实验,“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第一单元的教材中基本上没有安排教师演示实验,建议适当地进行一些实验操作的演示,介绍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主要用途,并在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上提出相应要求.课题1中,教师可收集、筛选、编辑有关的媒体资料,将它们制成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等)展示给同学们观看.学生看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认识,在讨论的基础上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全班交流.交流完后,再请同学通读全文,并对本课题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课题2中,学生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实验中要进行认真全面的观察,详细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则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再在交流、分析、引导的基础上,学生继续完成“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课题3中,可以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实验操作可以先请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演示同学的操作情况,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可以再请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继续注意观察并及时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全体同学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也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己练习,然后再请学生上台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最后要求同学们在课后初步进行单元小结.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2课时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3课时单元复习教案1课时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3.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1.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了解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1.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3.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强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教师准备】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火柴、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烧杯(大、小号)、玻璃片、研钵(杵)、试管架、试管(六支、贴标签)、滴管、药匙、水、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flash课件、每个组的标牌.学生用的药品:胆矾(块状)、石灰石、稀盐酸、药匙、研钵(杵)、试管(一支).(学生所用药品贴标签)【学生准备】预习本课题内容.导入一:【视频展示】生活中的物质及其变化:水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的燃烧.观看视频,了解世界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地变化.[设计意图]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导入二:【师述】看过《西游记》的同学一定对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羡慕不已.但是化学科学中研究的变化岂止千万,通过化学变化,“点石成金”已经不再是神话,不但能变化出自然界原有的物质,还能变化出千万种自然界没有的新物质.[过渡语] 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认识物质这些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到进步和提高.下面我们观察几个小实验.一、物质的变化思路一【师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实验探究】实验1:把盛有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1所示).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发生的现象.图1图2变化前的物质液态水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试管口有水雾产生,在玻璃片上冷凝成水珠变化后的物质液态水结论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分组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准确和具体.实验2:取少量胆矾(或称蓝矾)放在研钵内(如图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化.变化前的物质蓝色块状的胆矾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变化后的物质蓝色粉末状的胆矾结论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小结】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设计意图]这是教材中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地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总结】实验现象记录: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 液态的水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结为液体液态的水无2 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为蓝色粉末蓝色粉末状的胆矾无3 蓝色的胆矾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4 颗粒状石灰石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合作交流】分小组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把物质的变化进行初步分类.【板书】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3.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设计意图]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提问】教师列举两个变化:水结冰、汽油燃烧,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合作交流】由学生尽可能多地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思考判断,小组讨论并交流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物理变化: ①水的三态变化;②胆矾研磨变成粉末;③盐溶于水变成盐水;④铁铸成锅.特征:形状和状态的变化.(2)化学变化:①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②火药爆炸;③纸燃烧;④食物发霉;⑤铁生锈等.特征:物质的燃烧,食品的腐败,金属的冶炼和锈蚀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观点,去初步判断生活、学习中物质的变化类别.【提问】上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哪些现象?【总结】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同时强调清楚,判断物质变化的本质依据仍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思路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言】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变化.【讲述】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讨论交流】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描述吗?请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描述:(1)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2)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描述实验现象:【实验 1 - 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2)首先观察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3)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4)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提问】实验1 - 1中的(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1 - 1中的(3)、(4)有什么共同特征?【讨论与交流】上述四个实验中哪些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总结】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以上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物质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的木柴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分组讨论、交流结果】(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二、物质的性质思路一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板书】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讲解】物质的这部分性质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或是用仪器直接测定出来的,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属于物理性质.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或测量的.(1)熔点和沸点.①熔点: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物质熔化的温度叫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液体和液体变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②沸点: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气体,变为气体时的温度叫沸点.(2)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学生感知】选取身边的物质(文具、书本、衣物等),描述其主要物理性质.【展示】教师出示一小段铜丝,学生描述其物理性质.【描述】铜是一种具有紫红色光泽的金属,硬度较大,耐磨损,还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讲解】物质的有些性质不能直接观察到或是用仪器也不能直接测定出来,这部分性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能表现出来,我们把物质的这种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板书】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发生了有关化学变化后,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思考1】酒精易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呢?谁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思考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和“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这两句话分别从哪个角度对物质铁进行了描述?【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总结】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种“能力”,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板书】三、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关系思路二【板书】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材中的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等.【提问】(1)同学们回忆一下,点燃蜡烛时有哪些现象?(点燃时,首先看到蜡烛变软,然后变成液态,再燃烧.)(2)蜡烛在熔化时生成新物质吗?我们把液态的蜡烛冷却后会怎样呢?(液态蜡烛遇冷又会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教师总结】蜡烛的熔化是物理变化,这种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板书】(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等.【讲解】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1)熔点和沸点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种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2)密度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提问】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使用中我们如何区别呢?【教师总结】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样:能、易、难、会、可以等.例如:①汽油燃烧—化学变化;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②汽油挥发—物理变化;汽油易挥发—物理性质.【讨论】应用物质的性质如何区别一根铁丝和一根铜丝.【交流归纳】(1)根据二者颜色不同,银白色的为铁丝,红色的为铜丝.(2)根据二者磁性不同,能被磁铁吸引的为铁丝,另一个为铜丝.(3)根据二者导电性不同区分.(4)与酸或盐反应时,产生不同的现象.【板书】利用物质性质上的差异能产生不同的现象,从而将物质区分出来.实验1 - 5【实验步骤】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等.取一根小木条(或火柴)在空气中点燃,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小结】如下表.氧气二氧化碳颜色无色无色状态气体气体气味无味无味在气体中木条的燃烧情况木条燃烧得更旺火焰熄灭【提问】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大家能归纳出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回答】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化学性质:能使木条燃烧得更旺(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化学性质:能使火焰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三、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板书】性质用途.例如: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来灭火.乙醇(酒精)(可以燃烧)可作燃料.石墨(软、灰黑色)可制铅笔芯.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变化的根本特征(区别的依据) 没有生成其他(新)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新)物质的变化伴随的现象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实例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等物质燃烧、食物变质等二者的联系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判断的依据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氧化性、还原性、活动性、稳定性、可燃性等实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等纸张燃烧,表现出纸张具有可燃性区别方法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B.湿衣服晾干C.铁器生锈D.高粱酿酒解析:湿衣服晾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高粱酿酒,有酒精生成,铁器生锈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2.有关化学变化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 )A.一定会发光、发热B.一定会有颜色变化C.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解析: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光,例如铁生锈时不发光;化学变化时不一定会有颜色变化;化学变化时不一定有沉淀生成,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沉淀生成.故选C.3.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硬度大B.沸点高C.能燃烧D.密度大解析:物质的硬度、密度、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能燃烧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是化学性质.故选C.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3.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10页练习与应用的1题.【选做题】教材第10页练习与应用的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剩饭变馊,铁锅生锈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2.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了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铜作导线B.铁制炊具C.黄金压成金箔D.煤炭作燃料【能力提升】4.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R·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 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B.可燃性
C.还原性
D.溶解性
【解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 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乙醇可以作燃料 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思考】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之间的 关系是什么?
【总结】
反映
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 成沉淀等。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化学变化颇有特征: 其他物质,伴随而生; 现象奇异,五彩缤纷; 发光放热,沉淀生成; 放出气体,颜色变更; 化变同时,物变发生。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 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现象: (1)两瓶气体都是 无色 、 无味 的。 (2)木条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燃烧更旺 , 在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熄灭 。
【讨论】你能描述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 性质吗?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又是化 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归纳总结】
气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鉴别方法
氧气
二氧 化碳
通常状况
【实验1-2】
操作: (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 瓶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 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 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 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的变化。
化学人教版九上精品讲义:第1讲 走进化学的世界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第二层最亮,内层暗
(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先变黑
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外层火焰
(3)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水的验证:用无水硫酸铜
结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实验观察: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
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外壳石蜡
由石蜡制成
2.点燃前
(1)观察蜡烛的颜色、
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
3.点
燃
蜡
烛
(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2.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我们学习这么学科的目的是什么呢?
使用建议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尤为重要;关于本节课的导入笔者认为有很多种方法,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为宜,建议如下:
教育最新K12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3、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学习过程:预习: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1、[演示]实验【1-1】水的沸腾2、[演示]实验【1-2】胆矾的研碎3、思考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阅读教材P7页说出物理变化的概念4、[演示] 实验【1—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5、[演示]实验【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6、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阅读教材P7页说出化学变化的概念反馈:知识梳理:1、物质的两种变化2、两种变化的联系: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知识运用: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九年化学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新授课学案编号:3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2、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这一辩证关系学习过程:预习:1、阅读教材P7页-P8页说出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你在其它学科中的了解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某些物质具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阅读教材P8页了解有关物质物理性质的几个概念(1)熔点(2)沸点(3)密度。
4、观察老师出示的两瓶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说出它们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
知道燃着的木条在两种气体中燃烧情况的变化。
反馈:知识梳理:1、物质的两种性质{2、两种性质的区别( )3、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知识运用:说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的某种性质及这种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九年化学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新授课学案编号:4学习目标:1、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汇总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出来的性质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3.点燃蜡烛,会发现火焰分三层,内焰最亮;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发现处在火焰最外层最先变黑,说明这一层火焰温度最高;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照在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可知,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多,而含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呼出的气体中少。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1.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世界.docx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能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或气体等现象,但有此现象的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
描述物质的性质常用“易”“能”“会”“可以”等,如酒精能燃烧,表明酒精具有可燃性;描述变化时常用“在”等,如酒精在燃烧等。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性质决定变化;而变化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在化学变化中能显出化学性质来。
例如,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酒精,就能发生燃烧的化学变化;而酒精的可燃性(化学性质)是通过无数次酒精燃烧现象得出的结论。
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3.物理性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性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一)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一)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各种常见仪器: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块状—镊子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对物质加热用外焰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及杂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药品:红磷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教案 (2)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科学。
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
匀)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
(三)称量器--托盘天精确到
1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
子
1/
4
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
)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
(少量的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
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
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液体试剂
、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
、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
容积的
,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五)蒸发
)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
2溶液或洗衣粉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走进化学实验室
1.合适的仪器填空:
(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3)向试管中逐滴滴入盐酸。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5)取粉末状药品。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7)量取80mL的盐酸
(8)将锌粒加入试管。
(9)取18克NaCl固体。
(10)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11)盛硫磺在集气瓶中燃烧。
(12)拿到热的蒸发皿。
(13)使烧杯、烧瓶均匀受热。
(14)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便于往装置中添加液体。
(15)给较大量加热,较大量物质反应容器,过滤中用于承接滤液。
2.下列仪器不能用做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3.实验室组装一套较复杂的仪器,一般的顺序是()
A、自上而下,从左到右
B、自下而上,从左到右
C、自下而上,从右到左
D、自上而下,从右到左
4.某学生的化学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氧化铜粉末
B、用10mL量筒量取5.26mL盐酸
C、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7℃
5.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灯焰的外焰部分
B、直接将灯焰固定在固体的部分
C、用手拿着试管
D、溶液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2/3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B、用量筒量取7mL液体时,最好选用10mL量筒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底部要与灯芯接触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固体反应物在试管中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以免固体漏出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直接用手取出砝码
C、实验室化学反应后的废液都直接倒入下水道
D、烧杯和烧瓶都不可以直接用火焰加热
8.如果取用浓硫酸不慎灼伤皮肤应()
A、用大量水冲洗
B、用酒精涂抹
C、用浓碱中和
溶液D、迅速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涂上3%~5%NaHCO
3
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用药匙取出块状固体
10. 下列图示中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药品
B. 给液体加热
C. 倾倒液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1.下列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读取液体体积
D、过滤
12.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A.量筒
B.细口瓶
C.试管
D.玻璃管
1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A.1/2
B.1/4
C.1/3
D.2/3
14.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手拿试管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B.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D.用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15. 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仪器,相信你已多次使用过。
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 ;
(2)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时,需要用;
(3)配制溶液,溶解一定量的溶质时,需要用;
(4)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16.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用____________,选择的量筒规格与所量液体体积越接近越好。
倾倒的液体接近刻度时,应用____________滴加。
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读数。
仰视时会造成读数偏低,取液偏多;俯视
时会造成读数偏大,取液偏少。
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____________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____________或腐蚀____________;滴加时把滴管放在容器口上方滴加。
用过的滴管要立刻用____________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再放入洁净的小试管中。
17.称量前先要调节天平的平衡。
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被称量的物质放在托盘天平的
________盘,____________盘放砝码,砝码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放置,用
____________取,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把药品放在____________内称量。
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____________g。
18.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加热试管时要使用试管夹的____________,手握试管夹的,不要把拇指按在____________,而且应该从试管的____________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____________处;加热时,试管倾斜跟桌面成____________,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部位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
____________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__。
19.一般用试管刷,当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试管(2)玻璃棒(3)胶头滴管(4)集气瓶(5)药匙或纸槽(6)蒸发皿(7)量筒 (8)镊子 (9)天 (10)漏斗 (11)燃烧匙 (12)坩埚钳 (13)石棉网(14)长颈漏斗 (15)烧杯
2. D
3. B
4. B
5. A
6.B
7.D
8. D
9.C 10.A 11. C 12. A 13. C 14. C
15. (1)试管 (2)胶头滴管 (3)烧杯 (4)蒸发皿16.量筒胶头滴管放平凹液面的最低处橡胶胶帽试剂橡胶胶帽清水冲洗 17.左右大小镊子玻璃器皿0.1
18. 1/3 长柄短柄底部1/3 45°移动自己或他人 19.聚成水滴成股流下
试管架上指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