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繁星》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繁星》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繁星》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繁星》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作者:繁星(巴金)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方法:朗诵、交流讨论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一、阅读序幕看星星,从孩提时代到现在,我们记不清有过少这样的经历。

我们喜欢看星星,那是因为满天星星能满足我们的好奇,能让我们产生许多联想和想象。

让我们跟着巴金,再去看一次星星--二、阅读主场(一)两三个学生比赛朗诵课文,请其他同学对朗诵进行评价(引出对散文感情的把握问题)(二)合作学习1、学习小组一起勾画出涉及作者三次看星的时间、地点、星星的状态和看时产生的感受的文字。

⑴从前家乡密密麻麻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⑵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星光微小觉得光明无处不在⑶如今海上悬着无数半明半昧,动,低,摇摇欲坠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觉得自己是一个睡在母亲怀里的小孩子2、问题讨论:(小组交流后在班上发言)⑴三次看星的感受为什么会有所不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认识逐步深入精微。

⑵三次观星感受的句子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①甜蜜、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

②对光明的追求;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③舒心、安详、陶醉之感和知心之情,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⑴渐渐的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比喻。

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⑵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比喻。

天上那许多认识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们在走近“我”,在同“我”交谈。

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⑶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

是梦幻的。

(排比。

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神往。

《繁星》 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繁星》 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繁星》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年级:七年级课型:课内自读课课时:1课时执笔:韩云生审核:备课组时间:2011-9-5班级:姓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识记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及文学常识;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3、能梳理本文思路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良好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教学重点:由景物金范联想、感受。

教学难点: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讨论相结合一、自主学习,熟悉课文1.给加点字注音。

摇摇欲坠(zhuì)霎眼(shà)模糊(mó)静寂(jì)半明半昧(mèi)堕落(duò)晶莹(yíng)萤火虫(yíng) 2.解释词语的大意。

霎眼:眨眼梦幻:梦境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跨下来。

半明半昧: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昧:昏暗。

3、填空:①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家》《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繁星》选自(海行杂记),体裁属于(游记散文)。

②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③(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的夜。

④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课文围绕看繁星,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

2、课文第一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一句在全文中是总括句,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这句话直接抒发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比更凸显出对星天的热爱。

3、作者多次描写了在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其中哪一次是重点?请具体分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繁星》教案3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繁星》教案3 苏教版

《繁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主思维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及反馈练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重点】探究课文三次描写看繁星的变化特征;学习运用联想、想像写景状物,学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难点】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课文描写繁星的精彩语言。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启发、点拨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践。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堂导入】(播放星空影片或图片,也可调动学生记忆)师问:同学们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导入: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繁星》,看看作家巴金遥望星空后是怎样的感受?板书课题:繁星【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家》《春》《秋》,本文选自《海行杂记》,1923年到上海学习,1927年乘“昂热”号在航行期间撰写了38篇小文章,《繁星》是其中一篇。

二、教师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注意读音及字形摇摇欲坠(zhuì)半明半昧(meì)模糊(mó)霎眼(sh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课文几次描写繁星美景,内在的顺序是什么?讨论明确:作者三次描写繁星美景图:第一次是“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第二次是“三年前在南京”,第三次是“如今在海上”。

三次描写繁星美景的内在顺序是时间顺序。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1.作者三次写看繁星的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2.讨论后全班交流。

明确:“从前”在家乡,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星”,“三年前”在南京的“一个静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群密布的蓝天”并且“认识了一些星星”,而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甚至“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那个巨人还在跑呢!”感受不同:“从前”的感受是“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三年前”“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如今”“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繁星》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繁星》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三、
分析海上看繁星的内容
1、学生齐读
2、按“仰望、欲睡、沉睡”给这一节分层
3、如何理解“摇摇欲坠”一词。
4、体会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5、文章这一节虚实结合的写法运用成功,试分析说明。
6、“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一句中“微笑”一词如何理解?
分析文章的能力
重点词语的内涵
写作方法
从句意来看词意,理解作者的心情。
沉睡
热爱繁星,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





1、写一段景物描写,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2、把自己学习这一课的心得感受写下来。





3、深入理解小时候看繁星的感受
3、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4、
学会分析和概括
五、
目标
再现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到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




2、繁 星
巴金
从前家乡 母亲怀里
看繁星 三年前南京
如今海上
爱繁星





1、抄写有关词语
2、回想自己夜晚看繁星的感受与本文进行对比,把
感受写下来。





课 题
2、繁星
课 型
新授
主 备 人
审 核 人
建议课时
2
教学方法
读议结合,注重感悟
课程标准
要 求
知识要求: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了解两次看繁星的感受。
能力要求:把自己的看法或感受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繁星》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繁星》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繁星巴金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地点看繁星的不同感受,体验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受。

2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学习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第一阶段:自学、预习完成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摇摇欲坠()模糊()半明半m吕()sh a眼()纳凉()芾甘()静寂()萤火()舱面()2、填空:本课《繁星》体裁是,选自《》,作者是,原名字______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_____ 》《 _____ 》《___ 》,《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 》《_______ 》。

第二阶段:自学、感知、理解课文3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通过表格,可见全文采用的写作顺序是?根据全文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呢?4、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方法: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B.我好象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C.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D.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

()第二课时第三阶段:师生共学重点语段。

①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②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③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④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⑤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⑦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⑧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⑨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

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繁星教案3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繁星教案3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繁星教案3苏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繁星教案3苏教版《繁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主思维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及反馈练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重点】探究课文三次描写看繁星的变化特征;学习运用联想、想像写景状物,学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难点】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课文描写繁星的精彩语言。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启发、点拨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践。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堂导入】(播放星空影片或图片,也可调动学生记忆)师问:同学们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导入: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繁星》,看看作家巴金遥望星空后是怎样的感受?板书课题:繁星【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家》《春》《秋》,本文选自《海行杂记》,1923年到上海学习,1927年乘“昂热”号在航行期间撰写了38篇小文章,《繁星》是其中一篇。

二、教师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注意读音及字形摇摇欲坠(zhuì)半明半昧(meì)模糊(mó)霎眼(sh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课文几次描写繁星美景,内在的顺序是什么?讨论明确:作者三次描写繁星美景图:第一次是“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第二次是“三年前在南京”,第三次是“如今在海上”。

三次描写繁星美景的内在顺序是时间顺序。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1.作者三次写看繁星的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2.讨论后全班交流。

明确:“从前”在家乡,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星”,“三年前”在南京的“一个静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群密布的蓝天”并且“认识了一些星星”,而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甚至“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那个巨人还在跑呢!”感受不同:“从前”的感受是“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三年前”“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如今”“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019-2020学年(秋季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繁星》学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繁星》学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繁星》学案苏教版【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不同的感受,深入体验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受。

2、学习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3、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学习重点】理解三次看星空感受不同的原因。

【学习难点】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初读课文找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

大体了解三次看星的感受。

再读课文,研究比较感受不同的原因。

同时找出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

一、自主学习先把课文认真的读一读,然后用正楷字答题。

1、走近作者。

巴金,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

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2、了解写作背景。

1923年,19岁的巴金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

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

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

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

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

2月18日,“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

19日巴金抵达巴黎。

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上杂记》38则。

《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摇摇欲坠.()模.糊()半明半mèi() shà眼()二、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作者观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感受的词句。

七班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繁星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七班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繁星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繁星》一、学习目标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宽敞的襟怀、纯真的童心。

2.体会优美的言语。

3.了解修辞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1.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

2.品析课文描写繁星的精彩言语。

三、达标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或据音填字。

纳.凉()静寂.()半明半mèi ( )shà眼()摇摇欲zhuì()2.本文作者原名古代家家。

3.辨字组词味()荧()堕()篮()昧()萤()坠()蓝()4.语段研读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绝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俯视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许多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上午这样低,真是岌岌可危呢!慢慢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见许多萤火虫在我的四周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熟悉的星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着时我遗忘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浅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本人是一个小孩子,如今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

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上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算是腰带。

经他这么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晰了那个天上的巨人。

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⑴根据文意,解释“半昧”的“昧”:(2)作者感到星星“岌岌可危”是由于(3)“母亲的怀里”是一个比方,比方的是(4)作者感到“那个巨人在跑”,是由于(5)本人写一个有关星星的比方句:5.课堂提高训练生命①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上飞来转去,骚扰着我。

趁它停在台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

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极力挣扎。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手中(),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需我的手稍一用力,它就不会再动了。

可是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愿望,令我(),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了一粒香瓜籽,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株小瓜苗。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繁星》教学设计 苏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繁星》教学设计 苏教版(1)

繁星(巴金)学习与教学目标:1、以游记《繁星》为例,欣赏巴金散文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感情,深入体验作者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受。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借助联想、想象获得美好享受。

3、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习观察大自然。

4、揣摩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细致的观察、深切的感受、丰富的思想情感,文学给人美的享受。

导学难点:作者在不同阶段观星感受的不同和细腻、深刻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1、情境导入,以境引情,以情促境;2、整体阅读,初步分析,比较感受;3、细读课文,抓住实景,体验情感,品味语言;4、搜寻资料,联系生活,再读课文,交流思想。

学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

要求如下: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附生词表。

fán nà shì jìng繁.星纳.凉密密麻麻忘记似.的静.寂星群密布cānɡ mèi zhuì mó hu yínɡ róu蓝天船舱.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模.糊.萤.火虫柔.和huàn shà chén梦幻.霎.眼怀抱沉.睡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目标:1、掌握字词表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

4、品味拟人句等。

(一)学习导入用幻灯片展示繁星图片,引起学生对观星的回忆,体验后进行说话训练,说说自己某次观星的感受,要求具体一点。

(1)天上的星星像眼睛,眨呀眨的。

(2)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闪闪发光。

(3)月光皎洁的晚上,星星很稀疏。

生活中的万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是美的,关键是你有没有用心观察,用心发现。

当你为那些无聊的肥皂剧、累人的电子游戏空耗光阴时,可知,有人却对着星天静静沉思,任自己的思想自由驰骋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著名文学家巴金的散文《繁星》,看看作者对星天的深切感受。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繁星》教案1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繁星》教案1 苏教版

《繁星》教学目标:1.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半明半昧静寂霎眼星群密布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欣赏文中描写的观看繁星的情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感受。

4.热爱生活,学会欣赏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的表达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向学生提供有关资料,以便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a.作者简介。

b.写作背景。

学生:(1)阅读课文及教师提供的材料。

(2)普通话诵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3)熟读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二、导入新课:巴金热爱大自然,对夜空繁星的情景进行了观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写观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2.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观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些感受?(学生先用铅笔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然后与前后左右同学探讨交流,准备在全班发言)参考意见:“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参考意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的表达感情。

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是为了突出他看繁星时温馨甜美的感受;把星天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和谐的感受,它们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4.细读课文第三段:(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理解本段中心:写“我”每晚在美的环境中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繁星》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繁星》教案 苏教版

1繁星教学目标:1.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半明半昧静寂霎眼星群密布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欣赏文中描写的观看繁星的情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感受。

4.热爱生活,学会欣赏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的表达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向学生提供有关资料,以便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a.作者简介。

b.写作背景。

学生:(1)阅读课文及教师提供的材料。

(2)普通话诵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3)熟读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二、导入新课:巴金热爱大自然,对夜空繁星的情景进行了观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写观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1.根据文后“探究练习一”第一句,理清课文结构。

(学生先个人思考,然后讨论发言)参考意见: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2.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观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些感受?(学生先用铅笔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然后与前后左右同学探讨交流,准备在全班发言)参考意见:“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参考意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的表达感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繁星》教案苏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繁星》教案苏教版(1)

《繁星》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半明半昧静寂霎眼星群密布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欣赏文中描写的观看繁星的情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感受。

4.热爱生活,学会欣赏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的表达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向学生提供有关资料,以便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a.作者简介。

b.写作背景。

学生:(1)阅读课文及教师提供的材料。

(2)普通话诵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3)熟读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二、导入新课:巴金热爱大自然,对夜空繁星的情景进行了观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写观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1.根据文后“探究练习一”第一句,理清课文结构。

(学生先个人思考,然后讨论发言)参考意见: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2.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观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些感受?(学生先用铅笔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然后与前后左右同学探讨交流,准备在全班发言)参考意见:“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参考意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的表达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星
巴金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地点看繁星的不同感受,体验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受。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学习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阶段:自学、预习完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摇摇欲坠.()模.糊()半明半mèi()
shà眼()纳.凉()芾.甘()
静寂.()萤.火()舱.面()
2、填空:本课《繁星》体裁是,选自《》,作者是,原名,字,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

第二阶段:自学、感知、理解课文
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描写繁星的词语观察星空的感受作者的阅历和感情地点
通过表格,可见全文采用的写作顺序是?
根据全文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呢?
4、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方法: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
B.我好象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 )
C.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 )
D.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

( )
第二课时
第三阶段:师生共学重点语段。

①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②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③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④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⑤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⑦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⑧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⑨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

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

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了那个天上的巨人。

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概括节选文字的内容。

答:。

2.第一段文字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来描写“我”观望繁星的所见所感,下列对该段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A.节选部分采用点面结合方法写繁星,第一段是从点上写海上看星空,第二段是从面上写海上看星座。

B.第一段文字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渐次展开,抒发作者在美的环境中观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

C.“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对我小声说话。

”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既把繁星写得活泼可爱,又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D.“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这句话中的“觉得”一词用得十分恰当,因为作者此时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只是感受上仿佛回到了童年。

4.体会“看,那个巨人还在奔跑呢?”中“看”和“呢”的表达效果。

5.赏析画线句子的妙处。

答:
6.阅读上文,注意体会作者的写法,完成问题。

(根据要求,写出有关句子)实写:
①写亮光:
②写位置:
③虚写(借助想像):
④抒发感受: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模仿写作。

模仿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按照“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这样的句式写一段面对碧海蓝天,你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字数在15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