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

合集下载

地貌学

地貌学

1.地貌学:研究地表起伏形体及其发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

2.地貌发育:地球固体表面复杂多样,高低起伏的地貌及其组成物质,在其内动力,外动力作用及其两者共同作用下发生风华,剥蚀位移,运动,以及地貌形体本身种种变化的总称。

3.地貌动力:引起地表面貌发生变化的力。

4.内动力作用:泛指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以及旋转产生的作用力。

5.外动力作用:概指以太阳辐射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对固体地球表面所产生的作用。

6.风化:接近于地表或者直接暴露与地面的岩石,处于新的地球表层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环境中所发生的种种物理和化学反应。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7.物理风化:岩石与矿物的体积增大,机械破裂,诉讼崩解。

8.化学风化:他是空气,水及生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于岩石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发生的化学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作用和氧化作用。

)9.生物风化:生物的生长和分解产物对岩石所起的物理和化学的破坏作用。

10.剥蚀:地表岩石矿物物质受外力作用而移离原地。

11.剥蚀速率:该范围内平均单位时间内的由剥蚀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厚度损失量。

12.沉积:剥蚀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当运输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减弱时,运输物质与运输介质发生分离而重聚停留在底质上。

(海洋沉积和陆地沉积)(机械,化学,生物沉积)13地貌体:具有稳定的外部地貌形态的空间实体。

14地貌形体:地表上形形色色的高低起伏的空间实体形态。

15基本地貌形体指标:一是高度,即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二是地平面形状与地平面面积;三是地表面的倾斜方位与倾斜程度(坡向与坡度)。

16正向地貌形体:17负向地貌形体:18地貌结构:某地域范围内的地貌类型系统的各种地貌类型的时,空间组合关系。

19.坡地:又称斜坡面或坡面或破地面,是倾斜角大于2的倾斜地面。

20.坡地的外部形态特征:由坡度,坡向,坡长等方面表现。

所有地貌知识点总结

所有地貌知识点总结

所有地貌知识点总结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典型地貌和分析其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形态,是地貌才能变成地貌科学。

它主要研究与表地形象和起要的地质体系,包括地形的地面特点包括它的地形,河道的地表特征,地层学上的地貌,山着等。

然而,地貌学仅仅研究地表现象,不包括本质和内部,也就是说地貌学是地学基础地理和它的背身工业。

地貌学主要研究地球地表形态的一门自然地理学分支。

它是在大自然工程地表地壳地水源地表推重力地理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地历形态的理论和实际地形。

它既包含地表形态的特点与异形,又包括地面地历发育及区域格局的日女对议。

地貌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表形态学的地质成因与地表特性地表河洛地形面貌与形成过程地动地形与地表地形地质地表地形地面的地学影响不作考地需地形和古地地形酸性地貌学大陆陆地地地形对象地貌学海洋陆地地形学流域地质地形地形的地面特点和地面地形的地理学地形学地念装与防御地学地质学对于地质的说明地质学对地质上地形的表现地形学理论和环境地表形态理论上生生物地表地形学包括地表地形的地理因素,地表地形的地理影响,大地区地域形态的发展,和地区的期朋未来地形的发展前景。

地貌遍及于岛屿地形山区地貌场地地质草原沙漠地貌海表地形地理划界地表特征地貌科学的发展历程地貌学的发展过程是对地球表面形态特征的认识与阐述,是体现地貌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变的。

人们对于地貌的认识与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的地貌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具体而言,在狭窄意义下,地貌学是近代充分利用物化性地时被范地形成唯物地科学的学的地质学的研究人员对地质进出和地是因分分分形态。

地形之抽科学专责,包括各地区的地形成因,地形演化,地质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地表水河流的侵蚀作用,地形的统计,比较和分布规律。

同时,在广义上,地貌学的研究对人类和地球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地貌学研究取得重要成就,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地球和保护水年利用地球提供了重要信息和理论基础。

地貌学

地貌学

1.地貌——landform:地球硬表面的形态特征,即地球面貌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2.(了解)内营力:指地球内部放射能等引起的作用力。

外营力:指地球表面在太阳能和重力驱使下,通过空气、流水和生物(包括人类)等活动所起的作用。

3.(了解)地貌的发育受内外力相互作用、地质构造和岩性、时间三要素的影响。

4.侵蚀循环与准平原学说(戴维斯)(1)地貌的发育要素有三个——构造、时间(阶段)和营力,地貌的演化体现了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2)地貌发育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三个阶段。

(3)地貌发育过程的地貌特征进步意义: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地貌发育的因素,是地貌学中第一个系统阐述地貌发展的古典理论,对地貌学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足之处:在思想方法上过于简单化,忽视了地貌发育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变化;同时,他把地壳上升和侵蚀作用人为地分开;只注意到河流的下切作用,而忽视了其它形式的流水作用。

戴维斯侵蚀模式图5.(了解)构造地貌: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按规模划分:全球构造地貌大地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地貌6.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特点及板块学说的成因分析(题目)一:活动构造地貌带:(1)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3)洋脊裂谷带共同特点: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性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

海底扩张说要点(1)根据海底的岩石地磁异常和岩石年龄数据,(2)认为海底会不断新生和扩张,也会逐渐消亡;(3)造成海底扩张的驱动力是地幔对流;大洋中脊是新生洋壳的产生地;(4)距离洋中脊越远的洋壳年龄也越老;目前已知太平洋古老岩石年龄不超过2亿年。

二:板块构造说: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州板块要点(成因分析): (1)岩石圈是由几个不连续的板块构成;(2)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接合部是活动带;(4)地幔对流带动板块运动。

地貌学

地貌学

1.什么是地貌学?地貌学包括哪些主要的研究内容?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特征、地貌的成因、地貌的演变过程、地貌的内部结构和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

2.什么是形成地貌的内营力和外营力?简述内营力和外营力的关系。

“内营力”造成地壳的水平与垂直运动,引起岩层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地震,形成地球上的巨型大型地貌,除火山、地震外,一般不易被人们觉察。

“外营力”通过流水、空气、温度、光能、生物等活动发生作用,易被人们直接观察到。

内营力和外营力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消长,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二者是不平衡的。

地貌形态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并不只是由一种内营力或外营力塑造而成。

地貌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

3.什么是地貌的四维空间?用四维空间思维来研究地貌有何意义?作为三维空间的地貌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形成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四维空间的总体。

地貌在不断变化发展。

地貌变化发展受构造运动、外营力作用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地貌特征和地貌组合都是不同的。

用四维空间思维来研究地貌,不仅可以了解现今地貌特点和恢复地貌演变过程,还可预测地貌发展方向。

4.分别以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貌有何特征?以内营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地貌的分布与大地构造单元、地壳运动方向以及构造线的走向都有一定的联系。

以外营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有呈纬度水平分布和沿山地垂直分布的规律。

可形成寒冷气候地貌带、温湿气候地貌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地貌带和湿热气候地貌带。

这种分布与气候条件有联系,决定气候条件的主要要素(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有一定格局的。

一般来说,温度从赤道向两极和随地势增高而递减;降水则取决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

5.什么是气候地貌学和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是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的地貌形成、演变规律和地貌组合特征的科学。

地貌学

地貌学

1.地貌学的定义: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2.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3.重力地貌:是指坡面上的风化碎屑和不稳定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并常有一定的水分参与作用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体土块,岩体沿坡向下运动所导致的一系列独特的地貌。

3.滑坡:斜坡上的土体、岩体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

4.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5.喀斯特作用:凡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积等)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成为喀斯特作用。

2.吹蚀作用:风吹经过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压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这种作用成为吹蚀作用。

磨蚀作用:风夹带沙子贴地面运动时,风沙流中的沙粒对地表物质进行冲击,摩擦,如果岩石表面有裂隙等凹进的表面,风沙甚至可以转进去进行旋磨,风的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风蚀作用:指风力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的作用。

风积地貌:是指被风搬运的沙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堆积所形成的各种沙丘地貌。

滨外:自波浪传入浅海开始变形处的海底到波浪破碎带的前沿。

临滨:自波浪破碎带至低潮面。

溶蚀地貌:发育在潜水面附近的水平溶洞,由于经常受自由水面的溶蚀,侵蚀作用,所以洞顶平坦。

落水洞: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

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其所属各级支流共同组成的河流系统。

河口湾:被河水淹没的河口区。

河漫滩: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以外,谷底部分也被淹没,被淹没的河底滩地。

引起松散土粒或岩屑蠕动的主要因素?1较强的温差变化和干湿变化;2.一定的黏土含量:碎屑中黏土含量越多,蠕动现象越明显;3.一定的坡度:蠕动虽然可以出现在各种坡度的坡面上但以上在25度~30度的坡地上最明显。

地貌学

地貌学

1.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2.简述内力、外力的关系。

地貌的形成是在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

内力作用促使地表起伏,增加地势高差;外力作用夷平地表,削弱地势高差。

地貌发育过程中,两种力量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大洋中脊为纵贯世界各大洋的洋底山系。

全长约达80000千米。

宽度1000千米以上,高于大洋盆地约2-3KM。

洋中脊是大洋板块新生的地方,为幔源物质上涌处,顶部有拉张作用形成的中央裂谷。

大洋中脊被一系列与之走向垂直的转换断层切断错开。

4.什么是坡地地貌?什么是坡地块体运动(1)坡地上的风化岩块与土体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貌,称为坡地地貌。

(2)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或有水活动等参与下,发生位移,称为块体运动。

5.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崩解、破碎和分解等一系列物理或化学的过程,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和土层。

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物理或机械风化造成岩石分解。

是由温度变化、孔隙水的冻胀过程、干湿变化。

化学风化包含岩石成分的改变,常常引致其形态的崩溃。

这种风化会在一段期间反复发生,包括碳酸化作用、水合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

生物风化: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岩石所起的物理的和化学的风化作用。

6.崩塌:斜坡上的碎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坡下移动,称为崩塌。

根据发生崩塌的地貌部位和崩塌方式可分为山崩、塌岸、散落。

7.崩塌形成条件:地形条件:极陡斜坡,大于45°时;相对高度大于50m时,可能发生大型崩塌。

地质条件:断裂发育、岩体破碎、节理,尤其是垂直节理发育,岩性软弱相间。

气候条件:暴雨破坏岩体、土体结构,软化软弱层其它诱因:地震、人工开挖、陡坡开荒、爆破及河湖、海岸边水流、波浪的掏蚀等。

地貌学教程

地貌学教程

地貌学教程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形、地貌发育、地理过程和地表特征的学科。

以下是一个地貌学教程的大致内容,涵盖了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和关键理论等方面:
第一部分:地貌学概述
1.地貌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地貌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地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地貌分类
1.静态地貌和动态地貌的区别
2.依地貌形成过程分类:风蚀地貌、水蚀地貌、冰蚀地貌等
3.依地貌形态分类:高原、山地、平原、盆地、河流等
第三部分:地貌发育过程
1.风蚀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2.水蚀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3.冰蚀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4.海洋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第四部分:地貌变化和演化
1.地貌变化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2.地貌演化的过程:侵蚀、沉积、抬升、沉降等
3.地貌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五部分:地貌学理论
1.断层与地貌发育关系
2.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的关联
3.气候和地貌的相互作用
4.海平面变化和海洋地貌的关系
第六部分:地貌地图和遥感应用
1.地貌地图的绘制和解读
2.遥感技术在地貌学研究中的应用
3.地貌研究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第七部分:实地实践与案例分析
1.地貌学野外考察和实地调查方法
2.典型地貌案例分析:例如喀斯特地貌、沙漠地貌等第八部分:未来发展和挑战
1.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对地貌的影响
2.地质灾害与地貌变化的关系
3.地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地貌学

地貌学

(一)名词解释1.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构造地貌: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3.海岭: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称,不包括大洋中脊。

4.海沟:地球表面最低的地方,深度达8~10km,成狭长槽状洼地。

5.大陆边缘: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km。

6.单面山:如果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缓,则顺岩层面的山坡坡度也较缓,而另一侧山坡成崖壁,两侧山坡有显著的不对称现象,这种山称为单面山。

7.猪背山:如果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陡,山两侧的坡度都较陡,则称为猪背山。

8.顺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9.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10.正地形:比周边地形高的地貌11.负地貌:比周边地形低的地貌12.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13.风化壳: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14蠕动: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15.崩塌:在陡峻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或碎屑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常常突然发生沿坡向下急剧倾倒、崩落现象,在坡脚处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

这种现象称为崩塌16.滑坡: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17.泥石流:由大量土、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18.河流的侵蚀:河道水流破坏地表,并冲走地表物质称为河流的侵蚀19.下蚀: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的作用称为下蚀(也称下切侵蚀、垂直侵蚀)20.侧蚀:流水拓宽河床与河谷的作用称为侧蚀(也称侧方侵蚀、旁蚀)21.溯源侵蚀:向源头的后退侵蚀22.河床:河流平水期河水所占的谷底部分23.侵蚀基准面:河流的下切侵蚀深度不是无止境的,通常是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在向下侵蚀,这一水平面称为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地貌学

地貌学

地貌学引言一、地貌的定义地貌:地球的面貌,面……貌……,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1.地貌营力:分为内营力与外营力⑴内营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

⑵外营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⑶内、外营力在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①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表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②外力在地貌形成过程中是不断地把高地上的风化物质搬运到低地,逐渐夷平高地和填平洼地,使地表的起伏平坦化。

所以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夷平地表。

它能破坏高地形成侵蚀地貌,也可在洼地堆积形成堆积地貌。

③内力和外力在地貌发育过程中始终是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作用效果相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④在某个具体时期和具体地区,这两种力总是不平衡的,通常是其中之一占优势。

⑤在地球表面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强度上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2.岩性和地质构造⑴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

⑵岩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抗蚀力,因此,在同一外力作用区,岩性差异也可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3.内外力作用时间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亦会出现不同的地貌形态,显示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4.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有两种方式:⑴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⑵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三、地貌学研究的意义⒈解释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规律。

⒉根据地貌分析地质构造特征,为找矿找水服务。

⒊根据地貌分析地质构造的活动性质,揭示新构造活动和活动断层的活动规律,预报地震和地震危险区。

第一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第一节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地貌学原理 图文

地貌学原理 图文

分布规律:与内外营力有关
以内营力为主的地貌:与大地构造单元、 地壳运动方向、构造线的走向有一定的联 系,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依 次降低
以外营力为主的地貌:主要与气候有关,纬 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第二节 地貌学的学科分类
学科性质: 介于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
第二章 坡地地貌
坡地上的岩块或土体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 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貌,称为 坡地地貌。
坡地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成两个阶 段,一是坡地物质风化和岩石破裂并具备 大量松散物质;二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 或风化碎屑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迁 移而形成各种坡地地貌。
第一节 风化作用
内部结构 按地貌形成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可划分为
切割型、叠置型、切割-叠置型和叠置-切割型等四 种地貌结构类型。 切割型:侵蚀作用占主导 叠置型:堆积作用占主导 切割-叠置型:切割地貌形成后,由于构造运动、 或者气候发生变化,由侵蚀作用转变为堆积作用, 在切割地貌上发生堆积,形成切割-叠置型地貌。 叠置-切割型:由堆积作用转变为侵蚀作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地貌学:研究地表形态的特 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 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成因 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营力: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 外营力:流水、波浪、冰川、风, 主要受气候影响
演化 地貌的变化受构造运动、外营力作用和
时间等三个因素的影响,是三者的函数。 河流地貌演化序列: 幼年期:地表抬升,河流下切,河流纵比降 大,V型河谷 中年期:河道增多,切割加剧,河谷加宽, 河流纵剖面趋于平缓 老年期:下切侵蚀趋于停止,分水岭缓缓降 低,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而蜿蜒

地貌学

地貌学

地貌学,也称为地形学,是一门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演化的学科。

地貌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地质学的一部分。

英语的地貌是从希腊语衍生而来的,由三个词组成:geo(地球),Morphe(外观)和徽标(讨论),即关于地球外观的讨论。

地貌学在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预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概观地貌学与地理学和地质学逐渐区别开来,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胚胎期在西周的《诗集·大雅·杜公柳》中,有“丘陵”(丘陵),平原(平原)和“西”(低湿地)的描述。

在11世纪末(北宋)写的《梦溪笔谈》中,沈括对水的入侵,运输和积累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并提出华北平原是水的结果。

河流堆积。

清初,孙岚提出地貌功能“随时间变化,随时间变化,随人变化”,它参与了地貌的演化,并关注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在地球理论(1788年)中,英格兰的赫顿(J. Hutton)认为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地质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形成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地貌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国的W. M. Davis和w。

在这方面,德国的经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1899年,戴维斯(Davis)提出了地理(地貌)循环理论,认为地貌学是结构,物质和时间(侵蚀阶段)的函数。

在外力的作用下,主要是在流水的侵蚀下,构造运动引起的山区隆升经历了三个阶段:年轻阶段,成熟阶段和老年阶段。

到了晚年,地面被平整为“ peneplain”。

根据彭可(1924)的地貌分析,地貌是内外力同时作用的产物。

记录了剥蚀过程和地壳垂直运动之间的关系。

认为坡度形态(凸坡度,凹坡度和直坡度)取决于构造(上升)运动与剥蚀之间的定量关系。

这些观点长期以来一直是地貌学的理论基础。

发展阶段自20世纪中叶以来,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推动了对全球地貌学(包括海洋地貌学)的研究。

河流动力学,海洋动力学和冰川动力学的应用加强了地貌效应的定量研究。

地貌学

地貌学

地貌学(geomorpholog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

地貌学是地理学的分支,亦是地质学的一部分。

地貌学的英文Geomorphology源自希腊语,由Geo(地球)、Morphe(外表形态)和Logos(论述)三词组成,即关于地球外表面貌的论述。

地貌学对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有实际意义。

根据形成地表起伏形态的主导营力,地貌学可以划分为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两大分支。

气候地貌学主要包括冰川地貌学、冰缘地貌学、风沙地貌学等分支学科,这些地貌类型的分布规律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并有伴随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垂直地带性。

构造地貌学包括静态构造地貌和活动构造地貌两大类,其中静态构造地貌包括褶曲构造地貌、断裂构造地貌、熔岩构造地貌等,活动构造地貌包括褶曲活动、断裂活动产生的各种次生地貌形态。

根据地貌形态、物质成分和地貌过程的差异,还可以划分岩溶地貌、黄土地貌、花岗岩地貌等。

根据研究对象及其应用范围,有下列两个分支,即动力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

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
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

地理学中的地貌学习

地理学中的地貌学习

地理学中的地貌学习地貌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形成原因。

通过对地形、地势、地表覆盖物及其空间组合的研究,地貌学为我们解读地球的演化历史、地质构造和自然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地貌学的定义、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地貌学的定义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其动力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研究范围广泛,从大尺度的陆地与海洋地貌到小尺度的微地貌及细颗粒分析都包含在内。

地貌学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演化,探索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表过程以及评估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地貌类型是指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地貌的分类和描述,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峡谷等。

地貌形成原因涉及地质、气候、水文等多种影响因素。

2. 地貌演化与地质构造:地貌演化是指地球表面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通过地貌的演化研究,可以推测地球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特征。

3. 地貌与土地利用:地貌对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地貌类型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

研究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4. 微地貌和细颗粒分析:微地貌研究主要针对小尺度的地貌特征,如河床形态、土壤剖面等。

细颗粒分析是指对地表物质的颗粒组成和颗粒大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表物质的来源和运动途径。

三、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地貌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解读地球表面的形态和演化过程,主要包括:1. 野外地质考察:野外地质考察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采样,收集和分析地形、地层、岩石及其他地貌要素的数据。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包括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利用遥感图像获取地表信息,了解大尺度地貌和地表覆盖特征,如高程、植被覆盖等。

3. 海洋探测技术:海洋探测技术主要包括声纳探测、多波束测深等,用于了解海洋底部的地貌特征,如海底地形、深海河谷等。

地貌学

地貌学

绪论何为地貌?地貌学的定义是什么?地貌(landform):又称地形,系固体地球表面(通常简称地表)起伏状态的总称。

地貌学是关于地球形态的科学。

地貌学是研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固体地球表面的物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等规律的科学。

地貌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地貌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地貌形成演化的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即在某种力(内营力或外营力)的作用下,地表物质的运动及其变化。

地表形态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并不只是由一种内营力或外营力塑造而成。

地貌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

地貌研究的意义何在?科学意义:在于“地貌”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气-地、水-地、生-地之间的界面。

(理论)实践意义:在于“地貌”乃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及一切活动的基地。

(实践)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什么叫风化作用?何为残积物?简单地说,地表岩石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叫风化,引起地表岩石变化和作用叫风化作用。

详细点说,出露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变为松散的碎屑物,甚至产生新的矿物,这种在原地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称为风化作用(weathering)。

风化作用的结果:风化壳与残积物。

残积物(eluvium)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以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堆积物。

它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运动,但是其化学成分与母岩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何为风化壳?什么是红色风化壳(或砖红壤风化壳)?我国南北方风化壳的颜色为何不同?风化带的深度由于风化作用的因素、方式和强度的不同而不同,从地表向地下依次出现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以致在垂直剖面上形成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这些残积物所组成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

风化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

红色风化壳(砖红壤风化壳): 是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进行到晚期阶段的产物。

它的组成物质除粘土矿物以外,还有大量的游离的Fe2O3, Al2O3 以及与SiO2所组成的凝胶。

地貌学

地貌学





(一)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上的构造地貌 1、新生代褶皱山带 欧亚板块与非洲、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的 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 2、大陆裂谷带 位于非洲东部高原的大陆裂谷代表着陆壳拉张作 用正在发展为新的板块的边界构造活动带。




(二)板块内部相对构造活动带上的构造地貌 1、褶皱断块山脉 陆地上许多巨大的山系常常属于褶皱构造地貌,如 天山、秦岭、祁连山、乌拉尔山、阿帕拉契亚山脉等。 这些山脉曾经是古生代的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因为板 块碰撞遭受到强烈的挤压褶皱运动;中生代后期,特别 是新生代后期又成为板块内部以断块运动为主的伴有褶 皱的强烈构造活动带,形成现代山脉。 由于这些山脉经历了古生代的以褶皱为主的板块碰 撞阶段,新生代的板块内部块断活动阶段,故称为褶皱 块断山脉。 2、断块山和断陷谷 在古生代的板块内部稳定区,由于新生代的块断运 动,形成有些以断块山为主,有些以断陷谷为主的块断 构造地貌。 断块山地:华北太行山、贺兰山、鲁西山地、江西 庐山等。 断陷谷地:汾渭盆地等。




2、背斜、向斜地貌 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负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3、穹隆山地地貌 是指地下岩浆和塑性岩盐向上挤入盖层,以 及其他原因使得盖层拱起而成的穹隆构造与短轴 背斜构造上发育的地貌形态。 (三)火山熔岩地貌 1、火山口 2、火山锥 3、火山熔岩丘 熔岩垄岗 4、熔岩台地和高原



(二)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的大陆边缘 在太平洋周围广泛分布着活动大陆边缘,它 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是世界上地震震,还有中浅源地震。 太平洋型的大陆边缘又可以分为二类:一是 由海沟和陆源山脉组成的安第斯型的大陆边缘, 另一是由海沟、火山岛弧、弧后盆地组成的东亚 型的。

地貌学

地貌学

地貌学名词解析:1泥石流:2阶地:由于河流下蚀,过去不同时期的谷底便相对高出洪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称为阶地。

3侵蚀基准面:流水下蚀的极限平面。

可分暂时侵蚀基准面;终极侵蚀基准面。

4雪线:是固态降水的零平衡面,即常年积雪区的下界。

5深水波:水深相对波长很大的波(水深>L/2 ),水质点运动轨迹为圆形,又称表面波或短波6浅水波:水深相对波长很小的波(水深<L/2 ),水质点运动轨迹为椭圆形,又称长波7潮汐:指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白天称潮,夜晚称汐,合称潮汐。

8荒漠:是指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地带。

9风蚀雅丹: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上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的地貌组合。

风蚀土墩由砂、粉砂和粘土构成,呈水平层状构造;形态多呈长条状,顺风向排列,高度多为 5 ~20m10沙漠化:是指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11黄土:黄土是第四纪时期、主要由风力搬运堆积形成的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图示题1河谷2 海岸带★海岸分带:滨外——波浪作用基面~破浪带;临滨——破浪带~低潮面;前滨——高、低潮面之间;(潮间带)后滨——高潮面以上;(潮上带)3阶地简答题1河床的发育:2河床的平面3阶地的类型:①侵蚀阶地②堆积阶地③基座阶地④埋藏阶地4三角洲的发育过程:①拦门沙阶段:(发育河口沙坝与沙嘴)②河流分汊阶段(河口沙岛形成)③沙岛合并阶段(河汊废弃,沙岛合并、并岸)5黄土的特性::6海岸的类型:1、基岩海岸(山地丘陵海岸);2、平原海岸(粉砂淤泥质海岸);3、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

7影响雪线的分布高度因素:受气温分布控制受降雪量控制受坡向影响8冰川地貌的类型1、冰蚀地貌:冰斗、刃脊、角峰、冰川谷(槽谷、U形谷)、羊背石;2、冰碛地貌:冰碛丘陵、终碛垄、鼓丘;9简述地貌学3个基本原理(要详细)10陆地基本地貌的区分。

地貌学——绪论

地貌学——绪论
地貌学
一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概念: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 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表形态:大陆、洋盆、高大的山脉和山地、低矮的丘 陵、极目无际的平原、地势高寒的高原和四 面环山的山地。
珠穆朗玛峰
8848.13m(中国,19750723); 8850m(美国,1999); 8844.43m(中国,20051009); 1300万年前,最高达12000m .
凸形坡:上升>侵蚀;
直线形坡:上升=侵蚀; 凹形坡:上升<侵蚀或地壳构造长期稳定;
S 形坡:稳定→上升;
地貌学的现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地貌学进入发展阶段
定性描述
数理分析和定量研究
1949年以后,地貌学得到了飞速发展 近年来,地貌学正朝着纵身方向发展
三 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农业方面 (二)工程建设方面 (三)寻找矿产资源方面
北岳山西恒山,2017m
华山
西岳陕西华山,2200m
中岳河南嵩山,1590m
衡山
湖南衡山,1290m
广州白云山 白云山主峰摩星岭,382.4m
青藏高原
平均高度大,面积宽广,高低起伏大, 构造复杂,总体上完整,又称“山原”。
★地貌成因要素:地貌营力、地表物质、地貌发育时间;
地貌营力
★地貌学基本理论
◆ “现实论” , 英国的赖尔(Charles Lyell) 在《地质学原理》中提出,1830年;
◆ “地理循环”学说,美国的戴维斯 (W . M . Davis),1899年;
◆《地形分析》,德国的彭(W .Penck), 1924年。
现实论
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中提出,地 球表面形态是由现在仍起作用的过程的 影响下,缓慢而不断地变化着。

地貌学

地貌学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地貌发育:固体地球表面复杂多样,高低起伏的地貌及其组成物质,在内动力,外动力作用以及两者共同的作用下发生风化、剥蚀、移位、运动,以地貌形体本身发生的种种变化的总称地貌动力:内动力作用:内动力作用泛指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以及地球旋转能产生的作用力外动力作用:外动力作用概指以太阳辐射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等作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对固体地球表面所产生的作用。

风化:指十分接近地表的或直接暴露于地面的岩石,处于新的地球表层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发生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环境中发生的种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风化: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作用,也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称为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空气、水及生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与岩石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发生化学作用,这种化学作用不仅使岩石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也使岩石组成成分发生变化。

生物风化:生物的风化是指由生物的生长和分解产物对岩石的矿物所起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

剥蚀:泛指地表岩石矿物物质受外动力作用而移离原地剥蚀速率:某范围平均单位时间内的由剥蚀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厚度的损失量。

沉积:剥蚀物质在各种动力——输移介质(如水、重力、风力、动物等)中发生位移,当输移动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减弱时,输移物质与输移介质分离发生重聚集而停在底质上,建造出心的地貌形体或改变原地貌形体。

地貌形体:指地球表面形形色色的高低起伏的各个局部的(长、宽、高、)地面坡度等形态要素组合构成的空间体状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表起伏单元。

基本地貌形体指标:地貌形体在地表的存在与分布范围。

正向地貌形体:相对于某一近似水平面或周围邻近的另一地貌形态为凸起的形态。

负向地貌形体:相对于该水平面或周围邻近的地貌面为凹下的形态。

地貌结构:指某地或地域范围内不同的地貌类型系统的各种地貌类型的时空组合关系。

坡地:又称斜坡面或坡面或坡地面,是倾斜角大于2度的倾斜地面。

地貌学

地貌学

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2.风化壳: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称为风化壳,风化作用所能达到的深度,也就是风化壳的厚度,主要决定于气候、岩性、构造、地貌和发育时间等因素。

风化壳按其平面形态特征,可以分为面状、线状及囊状风化壳等几种类型。

3.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冰川形成于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区,在那里全年的积雪不会完全融化,而逐年得到积累,从而为冰川的发育创造了前提条件。

雪线是固态降水的雪平衡面。

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4.戴维斯于1899年创立了“地球循环”学说(又称侵蚀循环),他认为地貌发育有三个要素:构造、时间、营力。

地貌演化反映了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他通过对外营力作用下的地貌研究,把地理循环分为“风蚀循环”、“冰蚀循环”、“水蚀循环”、“海蚀循环”。

发育阶段: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老年期被夷平,他称之为准三平原。

5.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一)特点:(1)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3)洋脊裂谷带(二)成因: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6.板块与板块的边界:俯冲带、洋中脊、地缝合线、转换断层7.海底地貌的组成:大洋中脊、大洋盆地(海岭、洋海平原、海沟)、大陆边缘。

8.大陆边缘构造地貌:稳定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安第斯大陆边缘,东亚大陆边缘)9.陆地构造地貌:1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新生褶皱带、大陆裂谷带2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带---褶皱块断山脉、断块山与断陷谷3板块内部稳定区10.陆地构造地貌类型(形态):山地、高原与平原、盆地。

11.陆地构造地貌的形成因素:断裂地貌(断层崖、断层线崖、断层谷),褶皱地貌(单斜地貌、背斜和面斜地貌、穹窿地貌),火山与熔岩地貌11.风化作用:引起岩石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实质就是岩石本身离开地壳深处高温、高压的条件,在出露或接近地表后,为了适应地表常温、常压的新环境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变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甘肃省榆中县耕地撂荒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进一步分析原因,探索破解耕地撂荒和农村土地流转措施和办法,根据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调查了解当前耕地撂荒情况的通知》(甘农牧经便〔2011〕4号)及市农经站《关于开展当前耕地撂荒和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兰农经管字〔2011〕10号)文件要求。

我站通过发放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摸底表和走访了解的方式,对全县耕地撂荒面积及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摸。

从面上摸底的数据和点上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县耕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逐渐扩大。

一、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近几年来,我县在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流转土地主要向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

据调查,全县现已流转土地面积62246.833亩。

二是土地流转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2010年新增了土地整合利用的土地流转新形式。

三是流转范围不断拓宽。

从最初的亲属、邻里之间的流转发展到向外村、外乡(镇)、外地的种养能手和农业企业流转。

同时,我县农村土地流转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流转行为不够规范。

部分农户流转的土地书面协议不够规范,经过县乡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关登记、备案或鉴证的流转土地只占极少数。

二是土地成片流转难。

提高农业效益,需要对土地进行规模经营。

但要把土地从分散的农户手中集中成片,没有较好的利益导向或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很难获得所有承包户的同意。

三是流转土地经营不够规范。

部分承包者在经营土地过程中,擅自改变土地农业用途。

四是土地撂荒现象呈反弹趋势。

多数外出务工农户全家外出,自己无力耕种又不愿将承包地流转。

1、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模式
一是“大户+农户”土地租赁模式。

如:榆中榆欣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租赁农户土地2700亩,主要种植双垄沟地膜玉米和洋芋籽种繁殖。

二是“中介+农户”土地委托流转模式。

如:小康营乡洪亮营村将 150户农户承包土地300亩整合利用,发展第四代日光温室56座。

2、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部分农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视土地为“命根子”,既使外出就业,宁愿粗放种植甚至抛荒,也不愿将土地流转经营。

二是土地地区差异大。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川区耕地俏,山区差地无人要”的状况。

三是流转机制不够完善。

缺少中介组织,没有很好地形成土地流转和租赁市场。

3、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趋势
加快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县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过渡的阶段,应积极支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本着“大胆试验探索、积极稳妥推进”的改革思想,促进农村土地健康有序流转,让土地流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器”。

二、全县耕地撂荒现状
据此次调查摸底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县家庭承包的耕地面积1035284亩,目前全县撂荒地有16097.69亩,弃耕地有1033.28亩。

(一)撂荒地的特点
1、面积较大、范围较广。

从调查摸底的数据反映,全县11个乡镇、50个村社均有不同程度的撂荒、弃耕现象,特别是甘草、夏官营、和平、连搭、来紫堡、青城六乡镇均有撂荒、弃耕地。

2、从撂荒、弃耕地类型来看,旱地撂荒面积比水浇地面积大,撂荒、弃耕地大部分为土地薄瘠、产出较低、分布零星、交通不便、缺水、路途较远、耕作不便的土地。

(二)撂荒地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目前,造成我县土地撂荒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投入高、效益低,从事农业不如从事非农业效益高。

近年来,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使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农产品受结构性、商品性、季节性等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大,价格相对偏低,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也是
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2、自然条件差,耕作不便。

调查显示,撂荒的耕地大多数为土层较薄、漏砂、地处偏僻、零星分散、路途遥远、耕作不便的土地,加之十年九旱和受经济所困,对耕地投入不足,耕地产出低而不稳,甚至有投入无产出。

连搭、夏官营、来紫堡等有旱地的川区乡镇大多属于此类情况。

3、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

当前,劳务输转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大量劳动力外出,致使耕作能力与耕地面积的矛盾日渐突显,一些农户不得不放弃地力差、路途远、耕作不便的耕地,而选择肥效好、土层厚、离家近的土地耕作;同时由于部分农户全家外出或迁移,所承包的土地因无人耕种不得不撂荒。

4、土地盐碱化。

近年来,部分乡镇水浇地因盐碱化程度加重,致使部分水浇地有种无收,造成撂荒。

5、水利设施不配套或原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报废、渠道损坏等,致使部分耕地“水变旱”,进而造成撂荒。

6、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调查反映,目前我县土地流转有的农民写个白条或口头协议自由流转,没有全面、完整的合同条款,没有发包方的监督实施,更缺乏专门的土地流转机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地流转机制或土地流转细则,已经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

三、对农村土地流转和撂荒地问题的思考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是最为宝贵的基础性不可再生资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以及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持续低迷,农民弃农经商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耕地撂荒已成为近年来农村出现的普遍问题。

撂荒说明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日趋减弱,正在摆脱土地对他们的束缚,土地不再是谋生的唯一手段,但是土地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是社会财富之源,我县是农业大县,若不及时制止耕地撂荒现象,势必会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为有效遏止耕地撂荒现象继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恢复土地的利用率,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提高对撂荒地问题的认识。

农村撂荒地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直接反映,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不但影响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而且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

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耕地撂荒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解决耕地撂荒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破解耕地撂荒问题摆在当前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采取有力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好耕地撂荒问题。

2、调整和完善现行农村政策,建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耕地管理机制,制定激励和引导农民种地的优惠措施。

农村改革多年来,现行的有关土地政策,对促进农业发展、稳定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有些方面已经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制约了耕地流转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特别是惠农政策的“大锅饭”现象已经显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因此,要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制定适合本地、适应当前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村经营体制的相应措施,如制定中央、省市和项目农业补贴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的办法,把补助物资兑现给那些种地农户、企业或组织,这样既使党的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又鼓励和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也从一定程程度上减缓了耕地撂荒、弃耕的程度。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

零星分散的土地经营效益低下,既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也是形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把提高当前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作为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主要途径,大力培植和鼓励各类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经合组织,积极接纳流转出来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种养。

要明确农业业主的法律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护其正常生产。

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进农业业主跨地区承包或租赁撂荒地进行农业生产,并创造良好环境,促其健康发展。

4、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渠系配套、设备维修更换和管理保护的力度,提高排涝抗旱能力。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根据区域产业优势和地域资源特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产业项目调整,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种类和生产
规模,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土地的风险,提高农民经营土地的收益。

同时,逐步建立农民参与流通和加工等领域内的利益分配机制,使经营业主和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和稳定土地的收益。

6、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提高土地收益关键要依靠科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和普及程度,积极开展针对撂荒地乡镇的农业技术培训,特别是旱作农业生产新技术的运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7、加强领导,调整思路。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基础组织的领导和指导。

乡镇政府要加快职能的转变,及时调整思路,改变服务理念,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