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第二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合集下载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的伟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使马克思主义的主 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 “最深刻、最全面、最 详尽的证明和运用”
本专题要点
两个人物: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建立者)
一个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危机爆发、阶级矛盾尖锐 劳动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
2、剩余价值的实现(x) (1)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投资于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购买、生产、销售—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 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价值增值


(2)资本周转—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生产周期的长短、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市场供求状 况以及生产资本的构成,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 因素。 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的流转速度取决于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 生产资本中所占比重以及二者各自的周转速度。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 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价 值等看成是“永恒的”不同,马克思认为他们体现 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 是历史产物;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的二因素之间 的关系,回答了古典学派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 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马克思这实在其 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成产 方式的内在联系积极发展趋势。
形式上各种不同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使用价值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抽象劳动——价值



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价 值的源泉却是唯一的,那就是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不是两种劳动,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 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价值和交换价值——价格 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 格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_ 专题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_ 专题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专题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课标与考纲解读
(一)课标要求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 2.简述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主要过程,了解马克思 创立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 3.理解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重 大意义。
(二)考纲呈现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 2.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含义及意义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 4.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 5.剩余价值的含义 6.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7.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3.剩余价值的分割 (1)商业资本家是专门在流通领域通过商品的买卖来获 取利润的资本家。商业利润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 部分。 (2)银行利润实质上也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 部分。 (3)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未必全部归其所在企业的 资本家所有,他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 家、信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
解析 本题以低碳经济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考生对企 业的经营与发展、影响价格的因素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意在 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 从教材中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入手组织答案,要把教材知识 点与材料有机结合,防止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答案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2.剩余价值的实现 (1)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 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 本三种形式。 (2)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下去,其三种形式必须在 空间上并存,它们之间的转化在时间上必须同时进行。 (3)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 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4)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 下去,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 比例关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word学案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一、劳动价值理论1.商品、货币理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产品。

和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是商品的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属性,是商品的属性;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价值,是由商品的决定的,在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货币的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评价: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是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相等的原则进行。

受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自发地使社会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流动。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有利于和的发展。

③实现,实现社会资源的,在私有制条件下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3.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组织的生产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劳动时间和劳动时间。

雇佣工人在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实际上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工人在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

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

剩余价值是由雇用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的长度)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缩短)。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选修2).doc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选修2).doc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考点展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2.劳动二重性学说及其意义;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5.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核心考点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正确理解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1)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特有属性。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劳动二重性学说及其意义: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

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3)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联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1)辩证地看待价值规律的作用①价值规律会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这一方面有利于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调节具有局限性,也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也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价值规律能实现优胜劣汰。

这一方面会使社会资源从效益差的企业转入效益好的企业,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也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高中政治 《经济学常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政治 《经济学常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教学重点、难点本专题教学重点有三个: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意义,二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三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发现之一。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础,剩余价值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搞清楚这两大理论的意义。

本专题的教学难点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抽象、最难理解的两部分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急需发展的内容之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本单元内容的结构框架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提到了首位,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欧洲最发达国家已经发展起来,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独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

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

他们的思想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①要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 优化配置 启示 ②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提高 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在激发社会效率的同时,也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避 免出现两极分化
3.关于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比较
基本观点 ①首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 ②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 斯密 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③二元劳动价值论——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 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 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交换价值决定价值)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
产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和②资本主 ______ 义经济危机 理论,实现了经济学③__ 研
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
—商品、货币理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任何商
马克 品都是④ 使用价值和⑤ 价值 的统一体;⑥ 具体劳动创 —劳 动 —
思主
义经
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⑦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①纠正了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关系认识中错误的方面, 李 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 嘉 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 图 ②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③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马 的统一体 克 ②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思 ③商品的价值是历史的产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 生产关系
选修2
经济学常识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考点展示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第二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课件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第二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课件

(4)局限性: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在私有制条件下,也容易形 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 展;在私有制条件下,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误区: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十全十美的
警示:价值规律的作用不是十全十美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 消极的一面,它的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在私有制条件下,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 广和利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在私有制条件下,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3全面把握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1使用价值是指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1具体劳动是指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
第二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 值的统一体。 2.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不仅揭示了价值的源泉,而且为剩余价值论 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枢纽。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5.马克思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理解· 应用层级] 全面理解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理论: ①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物能满足 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
[理解· 应用层级] 全面理解价值规律理论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三大作用:其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 流动。 其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三,实现优胜劣汰。

【创新方案】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附录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创新方案】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附录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提示:(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掀开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 阶级的新篇章。 (2)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已经发展起来,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独
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工人运动A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
这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探究活动3:
么贡献?
(1)上述材料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什
探究活动5: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产业资本家、商
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之间的不同。
(2)商业利润、银行利润是从哪儿来的?
提示:(1)产业资本家是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织生产、 获得利润的资本家。 商业资本家是专门在流通领域通过商品的买卖来获取利 润的资本家。 银行资本家是专门从事存款与贷款业务,并从中获得利 润的资本家。 (2)商业利润和银行利润都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
第一框
附 录 专 题 二
第二框 第三框
第四框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第一框 探究活动1: 产生有何影响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你知道这类现象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提示:(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 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当
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趋势。
(1)比特为了组织生产,除了雇佣鲍波等
工人以外,还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什么?
(2)鲍波每小时的劳动形成多少新价值?鲍波在多长时
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比特支付给他的工资? (3)劳动力的自身价值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新创造的 价值是一回事吗? (4)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什么?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3.经济危机理论 (1)理论内容 ①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过剩不是生产的绝 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 ②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与生 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创立意义 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 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等 剩余价值 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因而资本主义工资实 的含义 际上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剩 余价值,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 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得剩余价值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专题总结学案
内容索引
知识结构 核心整合
知识结构
核心整合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的 二因素
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 价值的统一体
①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具体劳动和抽
象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 资本家获
长工作日的长度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 得剩余价
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科技进步 值的主要
等因素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因而相对地延长剩 方法

高中政治选修二优质课件: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2)

高中政治选修二优质课件: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2)

价值
剩余
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的含
价值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它是由雇佣

理论
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
那部分价值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
马克
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获得更多的
思的 资本家获得 剩余价值的方法
名师点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为剩余价值 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
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马克
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
剩余
思的
值,即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因而资本主义工资实际上是
五、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实质 是指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
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 主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 要
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是:①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 内
根源 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资本主义生 容
价值的一部分
之间的剥削关系
2.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和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地租都来自农业雇佣工人创
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
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 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名师点拨 产业资本家要使其资本循环顺利进行,一方面他必须把全部 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三种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 另一方面,他还必须使不同部分的资本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 保持资本的三种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专题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专题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
-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的统一体。 ②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③商品的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 马克思 古典学派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斯密、李嘉图把商 品、价值等看成是永恒的范畴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都是历史的产 物,从而科学揭示了它们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 值论所作的变革,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②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政治课件
-
专题整合
-
产生的历史条件(三个条件)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学 段) 实现的变革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商品及其二因素 商品、货币理论 劳动二重性学说 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价值规律理论 内容、形式 作用
①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②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斯密 ③坚持二元劳动价值理论: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 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 购买的劳动量决定的 ①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 值之间的区别。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 决定。 李嘉图 ②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 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 ③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意义 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的实现 剩余价值的分割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揭示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1: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1: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①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
剩余

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


②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值的

实现价值增殖,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实现

③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论 剩余 ①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
购买的劳动量决定的
①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 值之间的区别。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 决定。 李嘉图 ②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 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 ③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2.市场上大葱、白菜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无限制 地上涨,也不可能无限制地下跃,是因为 A.价格太高,人们不会购买 B.价格上涨违背价值规律 C.价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D.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且价值决定价格
解析:价格在一定范围内的上涨与下降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 结果,故选D。A、B观点错误;C与题干意思相同,故不能 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 D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专题总结
产生的历史条件(三个条件)
创立的过程(三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研究对象
实现的变革
研究方法
马 商品及其二因素


商品、货币理论 劳动二重性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4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不仅揭示了价值的源泉,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5.马克思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4[识记·探究层级]1.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

该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2)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和意义(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

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6.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如果“1件上衣=30千克大米”成立,那么:(1)二者为什么需要交换?(2)二者为什么能够交换?(3)在上述等式中,1件上衣的价值是如何表现的?(4)假如有三个生产者生产同样一件上衣,甲用了10小时,乙用了11个小时,丙用了12小时。

甲、乙、丙哪一个生产的上衣价值量大?为什么?[提示] (1)二者使用价值不同,并且分别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二者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

(3)1件上衣的价值通过与30千克大米相交换表现出来,30千克大米是1件上衣的交换价值。

(4)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理解·应用层级]全面理解商品、货币理论(1)商品理论:①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货币理论:①货币的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产生: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形式: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

(3)全面把握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误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劳动,也是两次劳动警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❶(2014·四川高考)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的经济现象。

目前我国工业产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汽车制造等行业。

如果用右图反映产能过剩,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 ) A.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低于其价值B.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滞销,但商品价格仍高于其价值C.产能过剩行业的部分商品卖不出去,商品价值无法全部实现D.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大量积压,商品价值实现要有一个过程解析:选C 本题考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相关知识。

本题的题眼是“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的经济现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由图示可知,某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远远高于人们的消费能力,生产的商品中有些卖不出去,价值无法实现,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关系,A、B两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商品价值实现要有一个过程,D项不符合题意。

[识记·探究层级]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3.作用(1)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2)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实现优胜劣汰。

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是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凭票证供应的首要物资,结果越统越少,越少越统。

由于无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粮食成了当时短缺经济下最紧缺的商品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取消粮油票证、开放粮食集市等一系列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措施,使价值规律在我国国内外粮食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基本理顺了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开创了粮食工作的新局面。

价值规律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 价值规律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价值规律可以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当粮食紧缺时,粮价上涨,使人、财、物向粮食生产领域转移,增加粮食产量;当粮食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可以减少粮食生产。

从而可以调节粮食的供给和需求。

②价值规律促使粮食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全面提高粮食的产量。

③可以充分调动粮农积极性,增加粮食供给。

[理解·应用层级]全面理解价值规律理论(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三大作用:其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其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三,实现优胜劣汰。

(4)局限性: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在私有制条件下,也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私有制条件下,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误区: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十全十美的警示:价值规律的作用不是十全十美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在私有制条件下,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在私有制条件下,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❷近年来,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在不断扩大。

上述现象说明( ) A.彩电行业出现了“卖方市场”B.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C.彩电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彩电价值量不断变大D.彩电价值量由挑起价格战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解析:A项不符合事实,近年来彩电行业出现的是“买方市场”;C、D两项说法错误;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在不断扩大,体现了优胜劣汰,B项符合题意。

答案:B[识记·探究层级]1.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

2.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3.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理解·应用层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1)从理论基础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从对商品研究上: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永恒的范畴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

(3)从其科学性上: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❸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①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②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③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④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阐明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及其生产过程,阐明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因此,①②④是正确的。

误选③的原因在于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

价值创造研究的是生产领域中价值是由什么创造的,即价值的源泉是什么的问题;价值分配研究的是价值创造出来后,在各个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应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问题。

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混为一谈,既不能把价值创造看做是价值分配的依据,又不能把价值分配问题等同于价值创造问题。

答案:C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6[命题点一劳动的二重性][例1] (2014·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

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

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

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

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

[解析] 本问应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并指出该观点的错误所在。

[答案]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

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

[命题点二价值规律理论][例2] A、B两企业原本是规模相同且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A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经营管理,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而B企业只是作了局部的设备更新,生产效率提高慢,价格缺乏竞争力,企业发展步履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