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着色剂毒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苏丹红的毒性研究进展

苏丹红的毒性研究进展

苏丹红的毒性研究进展魏明;侯进【摘要】苏丹红是人工合成的偶氮化合物,属工业染料,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苏丹红在体内能够代谢成相应的胺类物质,主要包括苯胺、萘酚等,均为有毒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中的苏丹红给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严重威胁.大量毒理学研究证实,苏丹红有致癌性,遗传毒性,代谢产物毒性,致敏性等毒性作用.苏丹红与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只有加强对苏丹红的认识研究及卫生监督,才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Sudan is synthetic azo compound and a kind of industrial dye, which is not allowed to be used as food additives. Sudan can be metabolized in vivo into corresponding amines such as aniline and naphthol, which are all toxic organic compounds. Current study shows sudan in food poses a potential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 large number of toxicological studies confirmed that sudan has carcinogenicity, genotoxicity, metabolite toxicity and allergenicit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food hygiene and human health,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study and health supervision of sudan.【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21【总页数】3页(P3619-3621)【关键词】苏丹红;致癌性;遗传毒性;代谢产物毒性【作者】魏明;侯进【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药理学毒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21;西安医学院药理学毒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92苏丹红(Sudan)是一种人工合成偶氮染料,1896年科学家达迪将其命名为“Sudan”并沿用至今[1]。

解读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

解读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

解读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解读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新版《规范》是在充分参考和借鉴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的最新进展,应用了我国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专家的研究成果,在卫生部2002年版《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作为主要起草人现对新版《规范》中的变化进行释义,以利于大家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新版《规范》。

《规范》分为五大部分:总则、毒理学试验方法、卫生化学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检验方法。

一、总则《规范》的第一部分是总则,它是整个《规范》的核心,主要规定了化妆品原料及其终产品的卫生要求,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化妆品。

新版《规范》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为《欧盟化妆品规程》,但只引用到76/768/EEC及其2005年11月21日以前修订内容。

也就是说,2005年11月21日以后的修订内容将不被自动纳入本《规范》,必要时卫生部将另行规定。

新版《规范》对化妆品采用的定义是: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该定义等同于《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对化妆品的定义。

与2002年版《规范》相比,删除了使用部位中的口腔粘膜,并将产品进一步定位在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根据该定义,化妆品的使用方式特指涂擦(如防晒霜)、喷洒(如香水)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如洗发香波、沐浴液的使用方式;染发、烫发产品的使用方式),而以口服、注射等方法达到美容目的的产品不属于化妆品。

化妆品的施用部位则指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不包括人体内部。

因此作用于口腔粘膜的产品如牙膏未被包括在化妆品管辖范围;使用于人体内部的产品如妇科卫生洗液具备了对阴道粘膜的清洁保护作用,但根据定义不属于化妆品。

新型食品着色剂EMIQ

新型食品着色剂EMIQ

以此标准加入 着色效果较好
着色剂成本
芦丁成本低,280 元/Kg;合成1 Kg EMIQ成本大约在800元左右 天然食品着色剂价格最高可达4000 元/Kg 价格 优势
EMIQ作为新型天然食品作色剂,目前仅停留在实验室 基础研究阶段,具有较大的市场研究开发价值。
谢谢观看!
研究现状
污染大
人 工 合 成
成本高
效 成 污 果 本 染 好 低 小
鼠李糖苷酶
本实验室异槲皮苷研究进展
普通管式反应器加入金属 离子(K+, Li+, Mg2+, Zn2+ 和 Al3+)。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B: Enzymatic, 2012. 81(0): p. 37-42】
研究前景
亮黄色
多种食品的着色剂 食品着色剂
EMIQ
安全性
已得到FDA认证
药品胶囊开发 药理活性
保肝护肝,降血压等
GB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着色剂用量
装饰性果蔬 0.1g/Kg 以赤藓红计 凉果类、糕点彩装等 0.05 g/Kg 以赤藓红计 果蔬汁 (肉) 饮料 0.05 g/Kg 以赤藓红计
DOI:10.1038/srep08682】
目前仅是实验室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合作探索提高异槲皮苷产量
核心技术
1 反应体系:离子液体-缓冲液/萃取液体系 实现反应过程的反应分离耦合。
2 过程强化:水浴加热
超声强化
微波强化
3 新型反应器:自行设计加工多通道多入口式微反应器
强化反应过程传质传热,加快反应速率。
30h 50.6% 离子液体体系中 酶促合成异槲皮苷

六种着色剂毒性研究进展

六种着色剂毒性研究进展

5 结论最近几十年,由于新的化疗、放疗和其它先进技术的出现,使得早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极大提高。

尽管癌症基因疗法大有希望,但仍然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2003年,/Genedic i n e 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政府机构批准的基因治疗产品,这是中国基因治疗历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第三代腺病毒载体已经广泛用于各种动物实验模型,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骨损伤修复、血友病和肥胖症等。

但在疼痛治疗方面,目前还仅仅限于使用第一代腺病毒载体。

如能将第三代腺病毒载体运用于疼痛的基因治疗中,它必将成为治疗各种疼痛的有效方法。

总之,随着对第三代腺病毒载体重组构建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改进、优化方案,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实现第三代病毒载体大规模生产,这样前两代腺病毒载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将在基因治疗的应用中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1] BerknerK L.Devel op m en t of ad enovirus vectors f or the exp ress i onof het erologous genes .B i otechn i ques ,1988,6:616~629.[2] Shenk T .Adenoviri dae :The vir u ses and t h ei r repli cati on.In B.N.F i el d s ,et a.l (Ed s .).F i elds virol ogy ,1996,2111~2148.Ph il adelph ia ,PA,State :L i pp i ncott-Raven Pub lis hers .[3] Koves d i I ,Brough D E,B ruder J T ,W i ckha m T J .Adenoviralvectors for gene tran sfer .Cu rren tOp i n i on i n B i otechnology ,1997,8:583~589.[4]Bergelson JM,Cunn i ngh a m J A ,DroguettG ,et a.l Is o l ation of a co mmon recep t or for coxsack i e B viruses and adenoviruses 2and 5.Science ,1997,275:1320~1323.[5] To m ko R P ,Xu R,Ph ili pson L .HCAR and M CAR:t he hu m anand m ouse cell u l ar recep t ors f or s ubgroup C adenov i ru s es and group B coxs ack i ev i ru s es .Proceed i ngs of t heNati onalA cade m y of S ci ences of theUn ited S tates ofAm erica ,1997,94:3352~3356.[6] Danth i nne X ,I m perial eM J .Produ cti on of first generation adeno -virus vectors :A rev i e w.Gene Th erapy ,2000,7:1707~1714.[7] Ch i nn adurai G ,Ch i nn adurai S,B rusca J .Physicalm app i ng of al arge-p l aque m utation of adenovirus type 2.Journal ofV irology ,1979,32:623~628.[8] M c G roryW J ,B autist a D S ,Grah a m F L.A si m p l e t echn i que forthe rescu e of earl y region Im u t ati ons i nto i nfecti ou s hu m an ad eno -virus type 5.V i ro l ogy ,1988,163:614~617.[9] Ch artier C,Degrys e E,GantzerM,et a.l E ffici en t generati on ofreco m b i nan t adenovirus vect ors by ho m ol ogou s reco m binati on i n E scheri ch ia col.i J ournal of V i rol ogy ,1996,70:4805~4810.[10] C rouzet J ,Naudi n L,Orsi n iC,et a.l Reco m binati on al cons truc -ti on i n E scheri ch i a coli of i n f ecti ou s ad enoviral geno m es .Proceed -i ngs of theN ati on alA cad e m y of Sciences of theU n i ted S tat es ofA -m erica ,1997,94:1414~1419.[11] H e T C ,Zhou S,da Costa L T ,et a.l A s i m p lifi ed s yste m forgenerati ng reco mb i n ant ad enoviruses .Proceed i ngs of t h e Nati onal Acade m y of Sciences of the Un ited S tat es ofAm eri ca ,1998,95:2509~2514.[12] Graha m F L ,Sm il ey J ,Ru ssellW C,et a.l Ch aracteristics of ahuman cell li n e tran sfor m ed by DNA fro m hum an aden ovirus t yp e 5.The Journ al ofGen eralV i rol ogy ,1977,36:59~74.[13] Sh abra m P ,Vell eka m p G ,S candella C.Purification of adenov-iru s .In D .T.Cu ri el&J .T .Doug l as (Eds .).Adenoviral vectors f or gen e therapy ,2002,167~204.Ne w Y ork,NY ,State :A ca -de m i c Pres s .[14] Curiel D T,Douglas J T .Adenoviral vectors f or gen e t herapy .2002,New York,NY,State :Acade m ic P ress .[15] Vectors used i n gene therapy cli n ical trial s .In G ene t h erapy cli n -i cal trial s w orld w i de ,2006.[16] Rot h J A .Adenovir u s p53gene t herapy .Expert Op i n i onon B io -l og i ca lTherapy ,2006,6:55~61.[17] G i ngri ch J R.A t o l erance and efficacy st udy of neoad j uvan t i ntra -prostatic GTx-001f ollo w ed by radical prostatect omy i n patients w i th locall y advanced prostat e cancer .1999,P rot ocol 9909~338.[18] Gao M H,Lai N C ,M c K i rn an M D ,et a.l In creased reg i onalf unction and perf us i on after i n tracoronary delivery of ad enovirus en cod i ng fi broblast grow th factor 4:Report of p recli n i cal data .Hum an Gen e Therapy ,2004,15:574~587.六种着色剂毒性研究进展丁成翔 代汉慧 陈冬东(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123)项目基金: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项目/食品添加剂安全风险评估研究0(编号:2008J K001)。

RoHS指令中六种有害物质的检测-文档资料

RoHS指令中六种有害物质的检测-文档资料

根据欧盟发布于2019年12月的RoHS修正案,六种有害物质 的限量标准如下: 有害物质 限量标准(mg/kg) 铅(Pb)
1000
镉(Cd)
汞(Hg) 六价铬(Cr6+)
100
1000 1000
多溴联苯(PBB)
1000
多溴二苯醚(PBDE) 1000
目前,欧盟尚未公布六种有害物质的相关测试标准 方法。 作为检测行业的领导者,SMQ已申请承担该六种 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并做了大 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减少企业的检测成本,减短检测周期,SMQ还向 深圳市科技局申请建立溴代阻燃剂的快速检测筛选方 法。
可能含有镉的材料: 包装材料 塑胶 电池和电池组 部件的电极、引导端子 涂料、颜料、墨水、染料 各种合金 电子陶瓷部件 各种玻璃材料,包括电阻体、粘合剂、玻璃料、 密封材等
预处理
微波消解(EPA3052)、混酸湿法消解 (EPA3050B)、硫酸灰化(EN1122)
测定
AAS或ICP-AES
¥500.00
¥500.00 ¥675.00 ¥1500.00
10
10 5 10
客 户
送 样 , 交 费 收 样 , 取 报 告
SMQ业务部
1988年,通过省计量认证,获CMA证; 2019年,通过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 (CNAL)认可; 2000年,经国家环保委审核认定为环保 标志产品检验实验室; 2000年以来,通过美国FCC、UL、德国 TUV、英国BABT、日本VCCI、加拿大IC、 香港机电工程署等认证。


我院按ISO/IEC17025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 证体系,严格依照国际准则和惯例运作, 是深圳首家获CNAL认可的单位,所出具 的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得到国际实验室认 可合作组织多边互认协议(ILACMRA) 成员(包括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 区的相关机构)的承认和认可。

食品中6种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快速检测

食品中6种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快速检测
用很差。 此 , 文采用 D D多波 长检测法 , 本 A 检
联 系人 简 介 : 恒 (9 6 ) 女 , : 帅 , 士 , 究 刘 17 , :程 l 顾 研
色谱 分 析 。 E i ma
16 2
化 学研 究 与 应 用
第2 3卷
测波长 在 可见 光 区 , 1 . % 亚 铁 氰 化 钾 溶 液及 以 06
( h n d rd c u lyS p r s n& hs c t n ls t C w g u6 0 4 ,C i ) C e g u Po u t a t u ev i Q i ie i ci n |me t n d 1 0 1 hn p o i a
Ab  ̄ c t A o e meh d o f s ee mia in f sx id o y t e i o ) n s n o d l Ig p r r n e i ud s r ; : n v l c to f r a t d tr n t o i k n s f s n h t c br t i f o s ’ d h ef ma c l i o c a y o q
成 为色 素分 析 的主 流 。 高效 液 色 谱 法 是 一 种 很 好 的分 离技 术 , 用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测定 人 1 合 应 : 成着 色剂 准 确 度 高 、 法 灵 敏 、 现 性 好 , 国家 方 砸 为 标 准方 法 , 样 品 的前 处 理 技 术 广 泛 采 媚 的 是 色 但
在 可见 光 , 样 品 中 的杂 质 在 可 见 光 区 一般 元 且
此 探 寻一 种 简便 、 速 、 确 、 耗 、 境 污 快 准 低 环
小 的检 测 方 法 , 保 障 食 品 安 全 具 有 深远 的 意 对

食品中色素类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和限度

食品中色素类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和限度

食品中色素类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和限度众所周知,色素类添加剂是现代食品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类物质,它们可以为食品增添色彩,增强食品的吸引力和美感,改善食品的口感,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然而,在广泛使用的同时,色素类添加剂是否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色素类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和限度进行探讨。

一、色素类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色素类添加剂,可以分为多种颜色,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棕色、黑色等等。

它们可以来源于天然(如胡萝卜素、叶绿素、咖啡因等)、化学合成(如“三氯甲烷”等)、微生物、动物等渠道。

在食品制造中,色素类添加剂也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比如它们可以为食品上色,比如黄河蜜饯、草莓蛋糕颜色的增强与美观;可以改善食品口感,比如巧克力颜色的加深,增加了巧克力的刺激性;可以用于底料染色,比如火锅染色、酱油颜色等等。

同时,色素类添加剂也有盐酸和酸利尿剂的功能,常用于防止霉变、细菌繁殖等作用。

二、色素类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标准色素类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主要看它们是否毒性、致癌和过敏源。

主要的毒性表现或者心脏和神经系统,如神经劳损、心血管等等。

其次是是否会增加食品中致癌物,比如亚硝酸盐等物质。

最后,还需考虑到可能会对部分人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在欧盟等国家中,对色素类添加剂的应用和使用作了限制。

例如,欧盟法规明确规定某些色素类添加剂是禁止使用的,包括苯胺红、苯丙酮、红色3号、土黄色、山梨糖(黄9号)、番茄红(黄10号)、茜草红A(红57号)等。

此外,欧盟法规还覆盖了色素类添加剂的剂量限制。

为了保持食品的安全性,欧盟通过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如ADIs)来规定色素类添加剂的使用限制,同时在规定中配合一个上限值。

这个上限值是三倍于ADIs值的,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额外边界。

三、国内的限制和标准在中国,在食品营业许可证的申请过程中,申请者必须提供与使用色素类添加剂有关的资料。

在问题处理方面,卫生部儿童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和中国药物鉴定研究所(北京)则负责解决使用色素类添加剂引发的问题。

《食品着色剂》课件

《食品着色剂》课件

2
纳米颗粒技术
利用纳米颗粒技术改进食品着色剂的颜色稳定性和可溶性。
3
天然提取技术
开发新的天然着色剂提取技术,提高色彩效果和安全性。
总结与展望
食品着色剂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与 外观的要求不断提高,食品着色剂的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安全、健康、自然的食品着色剂问世,满足人们对 美食的追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食品着色剂在不同食品中的使用
每种食品着色剂都有其适用的食品类型和特定效果,例如: • 红色着色剂常用于制作草莓口味的糖果和饮料。 • 黄色着色剂常用于增添香蕉或柠檬口味的冰淇淋或饼干。 • 绿色着色剂常用于制作薄荷或青苹果口味的糖果或饮料。
食品着色剂的市场前景
市场规模
全球食品着色剂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 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食品着色剂的危害与安全性
1 危害
2 安全性
长期或过量摄入某些食品着色剂可能对健康 有害,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致癌。
严格监管和控制食品着色剂的使用,确保其 安全性符合国家标准。
国家关于食品着色剂的标准包括使用限量、注册许可、追溯管理等严格措施。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范围
食品着色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包括: • 糕点和糖果 • 饮料和果汁 • 冷冻食品 • 调味品和酱料
• 改善食品外观和吸引力 • 使食物更具可区分性 • 增强食物的美感和食欲 分类: • 天然着色剂 • 合成着色剂 • 植物着色剂 • 动物着色剂 • 其他
食品着色剂的原材料
植物着色剂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等。
动物着色剂
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常见的如胶原蛋白。

第五章 食品着色剂

第五章  食品着色剂

(六)柠檬黄(酒石黄)、柠檬黄铝色淀 【GB08.005】
安全性数据:ADI 0~ 7.5mg/kg(FAO/WHO,1985),LD50 12.75g/kg(小鼠,经口)。 性状:黄至橙黄色粉末。无臭。溶于水,遇碱稍为 变红,耐氧化性差,还原时褐色。 用途:食用黄色色素,我国GB2760-1996规定, 可用于糕点上彩装、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 酒、糖果、青梅、红绿丝等,最大使用限量 0.10g/kg;用于豆奶饮料0.05g/kg。
2、调配
由于食品着色对于色调的要求是千变万化的, 所以为丰富着色剂的色彩,满足生产中着色的 需要,可将着色剂按不同比例调配。 基本色 红 黄 蓝 红 ∨ ∨ ∨ 二次色 橙 绿 紫 橙 ∨ ∨ ∨ 三次色 橄榄绿 灰 棕褐
四、着色剂的使用
着色剂的使用主要应掌握好以下几点: l、吸光值与色价 2、溶解性 3、染着性 4、坚牢度
(四)新红、新红铝色淀【GB08.004】
安全性数据:ADI 0~0.1 mg/kg(上海 市卫生防疫站,1982),LD50 10g/kg (小鼠,经口),无急性中毒症状及死亡, 无胚胎毒性。 性状:红色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不溶于油脂。 用途:只有我国批准使用的食用红色色素, 我国GB2760-1996规定:使用范围和最 大使用量同苋菜红。


(五)诱惑红、诱惑红铝色淀【GB08.012】


安全性数据:ADI 0~7 mg/kg(FAO/WHO, 1994),LD50 10g/kg(小鼠,经口)。 性状:深红色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 溶于油脂。 用途:食用红色色素,我国GB2760-1996规定: 可用于糕点上彩装,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 制酒、糖果、红绿丝、罐头、浓缩果汁。最大使 用限量0.085g/kg。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对食品着色剂的应用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并对着色剂的特点、稳定性、安全性及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食品着色剂应用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食品着色剂;安全性;稳定性;研究进展颜色是评价食品外观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人们在判断食物的好坏时往往先观察其色泽,自然、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颜色可以激起人们的食欲,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反之,如果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变色或者退色,食品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食品中加入食品着色剂加以调色,以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食品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

食品染料、食品着色剂按结构分为偶氮类和非偶氮类着色剂;按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着色剂;按来源分天然和人工化学合成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主要是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组织中通过物理方法提取得到的,而合成着色剂是通过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所得到的有机着色剂[1]。

1食品着色剂的发展概况1.11856 年以前阶段(早期天然色素阶段)此阶段是从人类文明的早期至 1856 年的三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

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人类已经开始从植物、动物、矿物质中取得有色物质,用于食物、衣服、皮肤等染色。

当时对这些植物、动物、矿物质来源的有色物质主要着眼于有效性,即有颜色即可,对它们的安全性,特别是潜在的安全危害性所知甚少,考虑不多。

此阶段暂称为主要注重颜色的早期天然色素阶段。

1.21856 年至 1900 年阶段(以化学合成染料为主阶段)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染料工业。

1856年,英国人 Sir Willian Henry Perkins 用煤焦油做原料,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了人类第一个化学合成染料——苯胺紫。

随后,在欧洲许多种合成染料问世。

化学合成染料一经问世,比过去所用的天然色素表现出许多优点:①不受生物资源、季节、栽培条件、气候等限制,可随时在化学反应器中生产;②成本低、价格便宜;③纯度高、质量均一、溶解性好、染着性好、可调整色调;④色泽鲜艳;⑤稳定性好。

国家明令禁止的71种食品添加剂详细说明介绍

国家明令禁止的71种食品添加剂详细说明介绍

国家明令禁止的71种食品添加剂详细说明介绍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一些食品添加剂被明令禁止使用。

以下是国家明令禁止的71种食品添加剂的详细说明介绍。

1.二氧化硫:它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但是长期食用含有二氧化硫的食品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特别是对哮喘患者和过敏体质的人。

2.高铝煤灰:它是一种色素,可使用于一些糕点和面包等食品中,但高铝摄入量过高会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对儿童健康有潜在危险。

3.致癌染料:包括苏丹红、亚硝酸类染料等,它们的长期摄入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4.人造色素:如甲基黄、酋宝红等,它们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对身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5.社区使用的高致病菌的基因工程菌株:这些菌株可能威胁公众的健康,因此被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6.硝化剂、亚硝酸盐:它们常用于腌制肉类制品,但长期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增加癌症的风险。

7.甲醛:它常用于一些食品的防腐和杀菌,但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8.苯甲酸及其钠盐:它们被广泛用于食品保鲜剂,但高浓度的苯甲酸及其钠盐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9.患有法国奶油炼制酯酸的植物:该物质被证明对人体有毒性和致癌性,因此被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10.毒蕈碱:它是一种天然毒素,可能存在于一些野生蘑菇中。

人们摄入后可能引发严重中毒。

11.丙二醇:它常被用作食品的溶剂,但高浓度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12.食用石蜡:它是一种常用的光亮剂和保鲜剂,但由于其无法被人体消化,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肠道问题。

13.反式脂肪酸:它是一种人工合成食用油,多存在于快餐食品和加工食品中,长期消费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4.硼砂:它常被用作食品防腐剂,但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5.假色剂:包括铜葡萄糖酸、黄酮素、黄原胶等,它们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和其他健康问题。

水产养殖中着色剂的研究进展

水产养殖中着色剂的研究进展

( nh p yl) 胡 萝 h素 是 含 有 几 个 异 戊 _ 烯 单 位 Xato h l 。 s = 的 化 合 物 ( 四 萜 ) 有 多 种 异 构 体 , 中 以 O、 尤 以 B~胡 萝 h素 最 重 要 , 量 最 而 含
产 品 的 色 泽 通 常 则 比 天 然 产 品 或 摄 食 鲜 活 饵 料 的 产
高 ; 黄 素 则 是 胡 萝 h素 的 含 氧 衍 生 物 , 以 醇 、 、 叶 可 醛 酮 、 的 形 式 存 在 , 溶 于 甲 醇 、 醇 和 石 油 醚 。 数 酸 能 乙 多
不 但 具 有 维 生 素 A 的 活 性 . 被 动 物 体 的 肠 道 吸 收
物 及 提 取 物 如 玉 米 、 萝 h 、 蓿 粉 、 皮 等 ; 生 胡 苜 桔 微
物 及 提 取 物 如 酵 母 、 合 细 菌 中 的 红 螺 菌 、 型 藻 中 光 微
生 物 有 3 0 多 种 。 可 用 作 着 色 剂 的 为 一 些 含 氧 的 合 0
成 类 胡 萝 h素 。 如 含 3 个 碳 原 子 的 B一阿 朴 一8 0 一胡
黄 素 ; 黄 素 、 甲酮 等 。 蕈 裸
表 1 各种饲料 原料 中胡 萝 l 的含 量 ( cg 、 素 mg k
2 色 素 在 水 产 动 物 体 内 代 谢 和 沉 积 的 生 理 基 础
水 产 动 物 的 体 色 是 受 神 经 和 内 分 泌 系 统 控 制
的 , 时 要 受 到 环 境 的 影 响 水 产 动 物 色 调 的 出 现 与 同 类 胡 萝 h素 、 色 素 、 呤 和 鸟 嘌 呤 等 有 着 复 杂 的 关 黑 喋
1 1 天 然 着 色 剂 .
( saa ti , 叫 虾 青 素 , 3 3 A t n hn) 又 x 即 , 一二 羟 基 一4 4 , 一 二 酮 一B 胡 萝 h素 。其 中 虾 黄 素 为 水 产 动 物 养 殖 中 的 常 用 色素 。

6种人工合成色素

6种人工合成色素

6种人工合成色素介绍人工合成色素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和日常用品等领域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赋予产品丰富的颜色,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六种常见的人工合成色素,包括它们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安全性。

1. 学名:Tartrazine•结构:•性质:Tartrazine是一种黄色至橙黄色的粉末状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用途:Tartrazine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药品中,为产品提供明亮的黄色。

•安全性:经过严格的毒理学评估,Tartrazine被认为是安全可用的。

然而,对于某些敏感人群(如哮喘患者)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2. 学名:Carmine•结构:•性质:Carmine是一种红色的天然色素,由于其从虫子身上提取而得名。

•用途:Carmine常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中,为产品提供鲜艳的红色。

•安全性:Carmine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某些人可能对其过敏。

此外,素食主义者可能避免使用这种从动物身上提取的色素。

3. 学名:Brilliant Blue FCF•结构:•性质:Brilliant Blue FCF是一种蓝色至青绿色的粉末状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用途:Brilliant Blue FCF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为产品提供明亮的蓝色或青绿色。

•安全性:经过评估,Brilliant Blue FCF被认为是安全可用的。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高剂量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4. 学名:Allura Red AC•结构:•性质:Allura Red AC是一种红色的粉末状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用途:Allura Red AC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中,为产品提供鲜艳的红色。

•安全性:经过严格的毒理学评估,Allura Red AC被认为是安全可用的。

然而,在某些敏感人群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5. 学名:Sunset Yellow FCF•结构:•性质:Sunset Yellow FCF是一种橙黄色至红色的粉末状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合法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合法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

近期的研究中发现亚硝酸钠对于扩张血管、改善 血液循环有显著效果,包括对镰刀型红血球疾病、 氰化物中毒、心肌梗死、脑动脉瘤和肺动脉高压 去打等的应用前景,其中一些疾病目前可以导致 婴儿死亡。 静脉注射亚硝酸钠现在已经被用于氰 化物中毒的急救。
亚硝酸钠——药用

一个最受关注的健康问题是肉类所含的亚硝酸钠 在过度烹饪或者烹饪至焦糊状态的过程中可能产 生致癌的亚硝胺类化合物。致癌物质亚硝胺可以 通过在酸性环境下与二级胺反应产生,而这样的 酸性条件可以由胃液提供,同样也可以存在于肉 类的加工过程。传统食品中也存在亚硝胺,例如 美国人的腌肉和日本人的咸鱼干。在19世纪20 年代,美国一次重要的肉制品腌渍工艺的改进减 少了69%的亚硝酸盐使用,这使得当时胃癌患者 的死亡率骤减。
收获与体会
THE END ,
THANK YOU .
着色剂——柠檬黄

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有些食品添加剂并无 毒性,有些食品添加剂在大剂量或长期食用时有 轻微毒性,但少量食用并无大碍。当然,也有一 些食品添加剂有引起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我们要 慎重使用。
结果与讨论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对于食品添加剂又有 了一个新的客观的了解。一些平常没有注意到的 事情在一次研究讨论中被我们重新认识。同时, 在讨论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团队合作、如何进行分 工研究等等。
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可以把样品放入碘化钾的 硫酸溶液中,再加淀粉。如果显蓝色就证明该样 品是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危害

多添加于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菜子油)及含有 油脂的食品(如饼干、糕点)。如果不适当添加, 此类食品中油脂容易酸败,不但使油的品质下降, 营养价值也会相应降低。

食品中着色剂的种类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着色剂的种类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着色剂的种类与应用研究食品着色剂是一种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变其颜色的物质。

它们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使用,旨在提高食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着色剂可以为食品增添多彩的色泽,使其看起来更加诱人。

然而,着色剂的使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它们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在食品中使用的着色剂种类繁多。

首先,天然着色剂是从天然来源提取的化合物,如植物、动物和矿物等。

大量的天然植物提取物被广泛用于食品着色,例如:酸果红、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咖啡因等。

这些天然着色剂不仅可以为食品增色,还具有保健功能,如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然而,天然着色剂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颜色不稳定和产量不足,这导致了它们在食品加工中的有限应用。

其次,合成着色剂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的。

这些合成着色剂通常具有更鲜艳和稳定的颜色,使其成为许多食品加工企业的首选。

常见的合成着色剂包括亚甲基蓝、铁氰化合物和湖蓝等。

然而,合成着色剂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因为它们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高剂量的某些合成着色剂可能与癌症和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相关。

因此,合成着色剂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们通常用于调味品、饮料、糖果、糕点和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中。

着色剂不仅可以为食品增加色彩,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视觉吸引力,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如,在糖果制造过程中,常使用红色和绿色着色剂制作草莓和苹果味道的糖果,以增加其食欲诱惑力。

尽管食品着色剂的应用给食品工业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隐忧。

首先,一些消费者对食品着色剂的使用持怀疑态度,担心它们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这促使政府和食品生产商加强对着色剂的监管和控制,确保其安全性和符合标准。

其次,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可能在保质期内使用较低质量的着色剂,以降低成本。

这可能导致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含量超出安全限值,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解决着色剂带来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监管。

首先,科学家应当加大对食品着色剂的毒性研究,以确定其对人体的潜在风险。

纯化化妆品中的着色剂成分

纯化化妆品中的着色剂成分

纯化化妆品中的着色剂成分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有助于人们改善外貌,塑造自信和美丽。

然而,我们在选择化妆品时,往往会被各种花样繁多的着色剂成分所迷惑。

着色剂是化妆品中常见的添加剂,用于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本文将探讨纯化化妆品中的着色剂成分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着色剂是用来给化妆品赋予颜色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在化妆品中起到突出特定颜色、改善外观和提高产品吸引力的作用。

常见的着色剂成分包括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染料,如甲基红、氧化铁、铬氧化绿等。

这些着色剂成分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的眼影、腮红、唇膏等产品中。

然而,纯化化妆品中的着色剂成分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一些着色剂成分可能含有重金属汞、铅和镉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被人体吸收,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据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高含量重金属的化妆品可能导致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和激素失调等问题。

尤其是对于孕妇和婴儿来说,这些有害物质的潜在风险更为严重。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化妆品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

例如,欧盟颁布了《化妆品法规》,规定了化妆品中所使用的着色剂成分的限量要求和安全标准。

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对化妆品中的着色剂成分进行了监管,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限量。

此外,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首先,要注意产品的标签,选择那些明确标明成分和含量的产品。

其次,可以选择纯化化妆品,即不含有机溶剂或化学添加剂的产品。

另外,多了解有关该品牌的背景和口碑,选择有信誉和口碑的品牌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总之,纯化化妆品中的着色剂成分是化妆品中常见的添加剂。

虽然它们可以给产品带来视觉上的吸引力,但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应当注意其潜在的健康风险。

对于化妆品企业来说,应该加强对着色剂成分的研发和安全性评估,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合格和安全的化妆品是保护自己健康的重要措施。

项目5食品着色剂

项目5食品着色剂

项目5食品着色剂食品着色剂是一种被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变其色彩的物质。

它可以通过使食品更具吸引力、增加人们对其味道的期望感、增加产品的区别度等方式来提高食品的销售额。

然而,食品着色剂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安全性和潜在健康风险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食品着色剂的类型、用途、安全性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食品着色剂主要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种类型。

天然着色剂通常由植物、动物或矿物提取而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一些常见的天然着色剂包括胡萝卜素、花青素、叶绿素等。

合成着色剂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得,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大规模生产,但其安全性常常受到质疑。

食品着色剂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包括饮料、糖果、面包、饼干等。

它们能赋予食品艳丽的颜色,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红色着色剂可以使草莓口味的糖果更加诱人,黄色着色剂可以使柠檬味饮料更加清爽。

由于食品着色剂对产品颜色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很多企业都在积极研发新的着色剂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然而,食品着色剂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合成着色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例如,亚甲基蓝和苏丹红等染料被证实可能对人体肝脏、肾脏和免疫系统产生毒性作用。

此外,长期摄入一些食品着色剂还可能与癌症、过敏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健康问题有关。

因此,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都设立了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来限制和监管食品着色剂的使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新的食品着色剂替代品。

天然着色剂被认为是比合成着色剂更健康和安全的选择。

例如,紫薯、紫米和青柿等食材可用于制作天然的紫色食品着色剂。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膳食纤维以及乳酸菌等物质也可以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

虽然这些替代品在技术开发和市场应用上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它们被认为是未来食品着色剂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食品着色剂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它在改善食品外观和增加销售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食品着色剂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因此探索新的替代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食物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研究

食物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研究

食物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研究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中,人工合成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应用广泛而深入。

但是,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本文将对食物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进行研究。

一、人工合成色素的定义和分类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经人工合成加工达到某种特定颜色的化学品。

人工合成色素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给食品赋予色彩,增强美感度、保鲜和防腐的能力。

根据其来源和化学性质,人工合成色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黄铜染料、铜铬染料、酞菁染料等。

二、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评价众所周知,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加工过程中。

一方面增强了食品的美誉度和耐贮藏期,另一方面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也是消费者和制造商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安全标准来看,对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添加量作出了严格的限定。

根据有关标准,某些人工合成色素可以被添加到食品中,但其添加量受到明确的限制,从而减轻了它们的潜在危害。

在日本,还执行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这可能是日本的食品非常安全的其中一个原因。

虽然人工合成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但其安全性问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超量食用某些人工色素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症、猝死症等。

但是,不少研究也表明,人工合成色素在不超过安全添加量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人工合成色素的影响因素1.添加量人工合成色素的添加量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食品添加剂是适量的使用,不同添加剂对不同人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同的。

尤其是对于易过敏者或有过敏史的人,加入过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可能会引起对其过敏反应。

2.使用方式人工合成色素的使用方式也是影响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工合成色素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不适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染发剂的毒性及安全监管

染发剂的毒性及安全监管

染发剂的毒性及安全监管杨兆弘【摘要】分别对持久性或氧化型染发剂、半持久性染发剂和暂时性染发剂等常用染发剂的毒性进行了分析,包括致敏性、致癌性及重金属物质的毒性;重点对染发剂的安全监管进行了分析,涉及我国及欧盟对染发剂监管的措施,并针对我国在染发剂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如完善化妆品卫生规范,增加禁用物质种类,对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更加严格或进行调整,提升染发剂安全性检测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染发剂标签警示用语的管理等。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4页(P1246-1249)【关键词】染发剂;毒性;对苯二胺;安全监管;卫生规范;防护【作者】杨兆弘【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勤务与医学情报研究所, 北京 1008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19染发剂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根据使用的染料不同,染发剂可分为植物性染料、金属盐染料和合成有机染料3类;根据染色原理和染色牢度,一般分为暂时性染发剂、半持久性染发剂和持久性或氧化型染发剂。

自从染发剂被发明以来,科研人员对染发剂的致敏性、致癌性及致突变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逐步降低了染发剂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通过了解染发剂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卫生监管部门及时调整染发剂的质量标准,使用者科学选择合格的染发产品,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有效规避染发的健康风险。

作者对染发剂成分的毒性及其防护,染发剂的监管,特别是我国在染发剂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1.1 持久性染发剂1.1.1 持久性染发剂的致敏性在持久性染发剂中,对苯二胺(PPD)是目前最重要的着色剂成分,1939年首次被定义为强过敏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引起染发皮炎的最常见抗原。

在染发产品中的PPD最大允许浓度为6%。

由于染发人群中染黑发的数量众多,PPD是黑色染发剂中的成分之一。

据统计,PPD斑贴试验致敏率随着地区、国家、人种的不同而不同,欧洲有的地区PPD致敏率为0.1%~1%,在泰国则达到2.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种着色剂毒性研究进展
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aingw@
摘要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公布 6种色素可能会引起儿童多动症 ,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文章探讨了这 6 种色素日落黄、柠檬黄、喹啉黄、偶氮玉红、胭脂红、诱惑红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南安普顿大学研究这6种色素的毒理分析做出详细的论述。

对未来食品合成色素的应用 ,提出建议。

关键字食品合成色素; AD I;毒性;儿童多动症
1前言
近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关注焦点。

科学家们对6种常见的食用人工合成着色剂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诱惑红、喹啉黄、偶氮玉红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2007年9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 1 ] ,许多食品含有的这6种着色剂(还包括防腐剂苯甲酸钠),能够引起多种儿童多动症的症状,比如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物质特别在软饮料、果汁、沙拉酱等儿童经常食用的饮料和食品中含量更高。

对于南安普顿大学的这项研究结果,英国政府非常关注。

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在英国食品法规中除再次重申“1岁以下婴儿食用的食品中,不得含有任何添加剂”外,该局还提醒父母们不要给孩子们购买含有大量添加剂的饮料、糖果和加工食品。

2008年4月,英国食品标准局拟议禁止在食品内添加6种人工色剂: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诱惑红、喹啉黄、偶氮玉红。

欧盟食品安全局也对此高度重视,
开展相关物质的风险评估研究[ 2 ]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6种着色剂毒性,特别是其对儿童行为能力的影响,我们对此作一综述。

2 6种着色剂
着色剂,通常包括食用合成着色剂和食用天然着色剂两大类。

食用合成着色剂是用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合成制得的[ 3 ]。

合成着色剂具有着色力强、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稳定性好、易溶解、成本低等特点,目前仍在广泛使用。

但近年来由于存在安全性问题,其使用品种逐渐减少。

2. 1 日落黄
日落黄又名晚霞黄,橙红色粉末或颗粒,吸湿性强。

水溶性偶氮类色素,中性和酸性水溶液呈橙黄色,碱性时红棕色。

2001年JECFA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Joint FAO/ WHO Expert Comm itteeon Food Additives)规定日落黄的AD I(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2. 5mg/kg体重。

大鼠经口LD50 >2. 0mg/kg。

目前,挪威和芬兰不准其用于食品。

研究发现:大白鼠经口投药50mg,从消化道吸收甚少,其吸收量只为投入量的 3. 6%。

投药100mg时,从粪便回收0. 8%。

该色素大部分在肠内通过细菌作用,使其偶氮键开裂。

芳香族胺与芳香族磺酸部分一般认为被肠道吸收。

2. 2 柠檬黄
柠檬黄,橙黄色粉末或颗粒,水溶性偶氮类色素,中性和酸性时水溶
液呈金黄色,溶于浓硫酸呈橙黄色,用水稀释时转为金黄色。

2001年JECFA规定柠檬黄AD I为0~7. 5 mg/ kg体重。

小鼠经口LD50为12. 758g/kg体重。

挪威和澳大利亚不准用于食品。

研究发现:大白鼠用该色素静脉注入时,观察经胆汁中排泄,在6h 回收投药量不到1%。

大白鼠、兔用14C标记的该色素经口及腹腔注射投药,而后者从尿中回收到原形物,其结合体经还原没有生成胺。

经口投药时检出了对氨基苯磺酸。

该色素在肠内部分受到细菌还原。

人经口投药时,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由于偶氮基的还原键开裂产生另一代谢物氨基吡唑啉酮,将柠檬黄投予大白鼠,粪便代谢产物中有新的对氨基苯磺酸存在。

2. 3 胭脂红
胭脂红也叫丽春红4R,红色至暗红色颗粒或粉末,水溶性偶氮类色素,溶于水呈红色。

2001年JECFA规定胭脂红AD I为0~4mg/kg 体重。

小鼠经口LD50为19. 3g/kg体重,大鼠注射LD50为8. 0g/kg。

目前除美国不许可使用外,绝大多数国家均许可使用[ 4 ]。

研究发现:将胭脂红按1.2g/kg的比例给大鼠口服时,发现其消化道对此吸收较差。

其血液中该色素浓度在口服3h后最高,但低于40ìg/mL,以后逐渐降低, 16h降低至不能检出的程度。

各脏器中分布的浓度以肝脏最高,口服1h后,肝脏中该色素的浓度可达320ìg/g;其次为血清和肾脏的浓度较高,但其均在50ìg/g以下,而在脑组织和肌肉中几乎不能检出。

该色素同其他色素一样,有一部分在肝脏被
还原,在肾脏中有少量的活性,在其他脏器中却无活性。

经口给药后在3~6h中,该色素主要在盲肠内与在肝脏内一样被还原为1- 氨基萘- 4 -磺酸和1 - 氨基-2 - 萘酚- 6, 8 - 二磺酸(NA) , 而在肠内细菌的代谢能力是肝脏的4.5倍。

被吸收的色素经胆道排泄。

2. 4 诱惑红
诱惑红,暗红色粉末,着色牢度强,溶于水,中性和酸性水溶液呈红色,碱性呈暗红色。

不溶于乙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