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_第5章_炒法(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含义 二、分类 炒黄、炒焦和炒炭 三、目的 1.增强疗效。如王不留行、焦麦芽等。 2.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牵牛子等。 3.缓和药性。如葶苈子等。 4 .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地榆、荆芥等。 5.保证疗效,利于贮存。如槐米等。
四、注意事项 1.炒黄防焦化 炒焦防炭化 炒炭防灰化 2.大小分档,火力适宜。 3.炒前锅要预热。 4 .炒制均匀,出锅迅速。
水提取物 7.11 8.58 11.56 14.39

爆花率 60% 70% 80% 90% 100% 有效成分浸出率 11.69 12.36 13.11 13.80 14.39
注意事项: 1.药材需干燥 2.试温炒(炒焦或炒成僵子) 3.量不宜多 4.勤搅拌,炒好后迅速出锅。
炮制研究:牵牛子中含有牵牛子苷及 生物碱等成分。 牵牛子素刺激肠道,增加蠕动,泻下 炒后,牵牛子素含量下降,泻下
苍耳
苍耳子、炒苍耳

苍耳子 【来源】 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历史沿革】 苍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原名葈耳实。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
【炮制方法】 1.苍耳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炒苍耳子 中火 炒至焦黄色,刺焦。

【炮制作用】 生品-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 除痹止痛。。 炒或麸炒薏苡-寒凉之性偏于平和,长于健 脾止泻 如参苓白术散(《药典》)。
麦蓝菜
王不留行、炒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 【处方用名】 王不留、留行子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汉代有烧灰存性,勿令灰过。 至明代出现炒制(《外科正宗》)。
酸枣
生枣仁、炒枣仁
酸枣仁 【处方用名】 酸枣仁、炒酸枣仁。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酸枣仁的炮制初见于《雷公 炮炙论》。宋代有微炒、炒香熟(《圣惠 方》)。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
【炮制方法】 1.酸枣仁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 碎。 2.炒酸枣仁 文火 炒至鼓起,颜色加 深,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 【质量要求】 含杂质(核壳等)不得过 5%。
白芥
白芥子
芥子 【处方用名】 白芥子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唐代有蒸熟捣(《千金》); 微熬(《外台》)。宋至明、清基本沿用前 法。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等。 【炮制方法】 1.芥子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2.炒芥子 文火 炒至颜色加深,有爆鸣声, 断面浅黄色,有香气。
2.机器炒制 (1)平锅式炒药机 适用于种子类药材的炒制 (2)滚筒式炒药机 不适合易粘的药物。 (3)电脑程控炒药机。 受热均匀、生产效率高。
六、注意事项: 1.火侯适宜。 武火-多用于炒炭、砂炒 文火―多用于炒黄 中火-多用于炒焦、蛤粉炒等 2. 受热均匀。 大小分开炒、勤翻动。
第一节 清炒法
薏苡
薏苡、薏苡仁
薏苡仁 【处方用名】 苡仁、苡米 【来源】 干燥成熟种仁。 【历史沿革】 《雷公炮炙论》载糯米炒和盐 汤煮,至宋代有微炒黄(《圣惠方》) 炒法一直沿用至今。
【炮制方法】 1.薏苡仁 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炒薏苡仁 中火 炒至表面黄色,略鼓 起,表面有突起。 3.麸炒薏苡仁 锅预热 撒入麦麸即刻烟 起 入薏苡仁,中火 拌炒至黄色,微 鼓起 每100kg薏苡仁,用麦麸15kg。
【炮制作用】 生芥子-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 如控涎丹、白芥子散 炒芥子-缓和辛散走窜之性,温中散寒,温 肺豁痰利气 如三子养亲汤 ①缓和辛温之性,免伤阴耗气。 ②利于粉碎和煎出,利于成分的煎出。 ③杀酶保苷,保留有效成分。 ④适合临床不同需要。
【炮制研究】 芥子主要含有硫苷化合物。 白芥子苷(芥子酶的分解) 白芥子油 (助消化、祛痰)
【炮制方法】 1 .牵牛子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 碎。 2.炒牵牛子 文火 炒至膨胀鼓起,有 爆裂声,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
【炮制作用】 生牵牛子-偏于逐水消肿,杀虫。 如舟车丸、牵牛散。 炒牵牛子—以消食导滞见长。 如一捻金 ①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②使质地疏松,易碎,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③适合临床不同需要,扩大药用范围。
A.炒黄 (包括炒爆) (一)定义 (二)工艺 药物 ―― 锅内(用文火或中火) ―― 不断翻 动至所需程度,取出放冷。 (三)标准 黄而不焦 (1)药物断面呈黄色 (2)颜色加深 (3)发泡鼓起 (4)爆裂 ( 5)逸出固有气味
(四)注意事项: 防焦化。一般用文火,但有些用中火, 如苍耳子、水红花子、王不留行等。 (五)适宜药物 适用于果实种子类药材 (赤芍、槐花、九香虫、海螵蛸)
【炮制作用】 生品-养心安神 如酸枣仁汤 炒酸枣仁-养心安神作用更强 如养心汤 ①使质地疏松,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生品 炒品 炒黑品 提取物 16.2 17.4 13.8 ②安神作用增强
【炮制研究】 生熟同治 ①生、炒作用并不相反。 ②炒枯则失效
裂叶牵牛
圆叶牵牛
白丑 黑丑
牵牛子(炒响) 【处方用名】 黑丑、白丑、二丑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雷公炮炙论》记载了酒蒸 法, 现在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等。
【炮制作用】 生品—消风止痒力强 炒后 — 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 痛。 ①降低毒性 ②易于去刺
【炮制研究】 ①使苍耳子毒性蛋白变性,毒性下降 ②刺去除后有效成分含量增加,提高疗效。
莱菔
莱菔子
莱菔子(炒香、炒响) 【处方用名】 萝卜子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宋代有微炒、炒黄(《圣 惠方》)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等。
第九章 炒 法
一、 历史 《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嚣盐令黄”的记 载。 《集韵》中有“熬” 《金匮玉函经》中提出了炒制。 二、含义
三、分类 清炒法: 炒黄—牛蒡子 加辅料炒: 麸炒—枳壳 土炒—山药 蛤粉炒—阿胶 微炒、小炒
炒焦—山楂
炒炭—干姜
米炒—党参 砂炒—鸡内金 滑石粉炒—刺猬皮
五、操作方法 分为手工炒和机器炒。 1.手工操作 优点: 设备简单,适合小量生产。 锅位和作用 斜锅―便于炒制、便于出药 平锅―适合少量药材炒制、一锅多用
【炮制方法】 1.莱菔子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 碎。 2 .炒莱菔子 文火 炒至鼓起,爆鸣 声减弱,手拈易碎,断面浅黄色,有香气 逸出
【炮制作用】 生升熟降 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 炒莱菔子 — 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保和 丸),降气化痰(三子养亲汤)。 ①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涌吐痰涎太过) ②利于粉碎和煎出,提高药物疗效。
【炮制方法】 1.王不留行 去净杂质,洗净,干燥。 2.炒王不留行 中火预热 迅速拌炒至大 部分爆花
【炮制作用】 生品-长于消痈肿 如王不留行散 炒王不留行-质地松泡,长于活血通经,下 乳,通淋 如加穿山甲、路路通组成的通乳汤。 ①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②扩大用药范围
【炮制研究】
①Baidu Nhomakorabea
炒制程度 生品 不爆花 刚爆花 完全爆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