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材院优博优硕培育经验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材院优博优硕培育经验总结
随着研究生数量的日益增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培养出新一代高层次的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学院专门邀请几位优博、优硕的导师就他们多年培养研究生的经验谈谈体会和心得。

现将几位导师的经验整理如下:
1、论文选题
(1)在指导研究生选题时,一定要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住选题的重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三个基本原则。

研究课题的重要性是指,要注意所选题目应具有创新思想和科学方法;可能性体现在所提出的创新思想与科学方法是否与现有的知识体系相矛盾,是否能获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现实性则指是有现实可行而又可望成功的具体研究方案;
(2)在选题过程中,固然要考虑国际、国内目前受关注的、有发展前途的,或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重要领域或方向,但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也很重要。

选题时,最好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并注意难易适度;
(3)培养研究生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甚至鼓励研究生挑战权威、常规及成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实验探索,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犯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从实验失败分析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术交流
(1)要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术氛围,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或到外地或国外开会或短期学术访问等。

学生广泛接触各种学术活动可以开阔思路,受到思想的启迪,从而有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
(2)定期讨论交流、营造好的学术氛围。

要求研究生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并在组会上进行汇报和交流,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系统整理和表述自己的研究,同时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相互促进和提高,课题组的老师提出意见,并规定整改期限,使学生能静下心来进行研究。

3、指导方式
(1)因材施教,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一般是高年级的学生带低年级的学生,一对一帮助,包括参考文献、论文写作等。

指导学生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不同的学生按不同模式培养;
(2)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

导师由于各种因素,与学生的交流如果难以保持较高的频度,可以请团队相关的青年教师协助指导,也可以请高年级的同门帮着带领。

4、论文写作
(1)指导学生针对所选定的论文主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包括收集文献资料。

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能有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论证,学会正确地提出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进行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能力;
(2)鼓励研究生有好的实验结果要尽量用英语撰写论文,且尽量向高影响因子的国际期刊投稿。

同时,积极鼓励研究生申请专利。

如果写英文论文,要求他们至少阅读20篇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常用的句型和短语,并经常复习;再精读至少10篇技术路线和测试方法与课题接近的文章。

对于大论文写作,一定要要求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与学生讨论这个提纲,让学生在进一步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每做完一部分实验,要求学生尽快完成这一阶段的总结,有布置有检查,在团队例会上讲解,学生一般都会积极响应团队每2周一次的例会;
(3)对学生撰写的杂志发表论文和硕士论文进行多次修改,从语句表达到标点符号的修改。

特别是学生撰写的第一篇论文,作为指导教师必须细心认真地进行修改,并要求学生按照修改意见认真细致的修改论文,最终形成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

附:各位优博优硕导师培养经验介绍(按姓氏拼音排序)
1、陈文(指导学生:2014年省优博傅卓佳、2010年省优硕石记松、2013年校优博孙洪广、2012年校优博王福章)
2、蒋林华(指导学生:2014年校优博杨虎、2011年校优博徐金霞)
3、马爱斌(指导学生:2014年省优硕朱承程、2011年省优博宋丹、2011年校优硕王超、2010年校优硕王秋月)
4、吴玉萍(指导学生:2013年省优硕王倩)
5、余天堂(指导学生:2014年省优硕刘鹏)
6、章青(指导学生:2012年省优硕刘明)
研究生培养的若干体会
陈文
1、导师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将之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投入时间和经费,才有好的效果。

例如,安排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到国内外参加会议或短期学术访问等。

最近5年我的课题组有三十几人次的研究生到海外长期或短期访问或联合培养,各种渠道投入的经费也有3-4百万元。

读博期间一个博士生基本上至少出国一次以上,多的3-4次。

有的优秀学生在硕士期间就出国访问。

此外,课题组学生参加国内学术交流的次数更多。

因而导师应坚持长期投入,以学生和学术为本,形成教师和学生双赢的局面,形成良性循环。

2、要给学生锻炼机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学生做,导师要负责审查和修订。

学生通过实践就学到了知识和能力(例如写作能力、组织能力等)。

譬如我在我校组织的5-6次国际和国内会议,基本上依靠学生,他们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有很大提高,增强了自信心。

我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前见过的世面很有限,经过研究生期间的各自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见识均得到较大发展,人比较成熟了。

我的多个国际合作项目的主体就是这些学生。

他们从接待国外学者到直接交流合作,再到出国培养,参加了项目整个过程。

我的多个研究课题从申报、答辩、结题也均有多个学生参与。

由于这些锻炼,我指导毕业的博士生在高校工作的,毕业后能够写出质量较高的申请书,均第一年拿到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

3、因材施教,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我的课题组学生较多,开始时一般是高年级的学生带低年级的学生,一对一帮助,包括程序、参考文献、论文写作等。

指导学生时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不同的学生按不同模式培养。

好的学生导师一定要舍得投入。

4、指导教师要有人才培养的意识,带研究生不仅仅是工作量,帮助自己完成一些科研和其它工作,更重要的是培养有用的人才,要有长远眼光。

我培养的博士生毕业后有约一半在央企和外企工作,还有另约一半在高校工作。

其中有的在读博期间就独立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

我的经验是优秀的学生如果得到导师较好的指导,就能有较大的成绩。

例如,我有两个博士生获得宝钢奖学金特等奖,1个博士生获得宝钢奖学金,还有一个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和一个江苏省优秀博
士论文。

这些学生本身的素质均较好。

但是好的学生如果导师没有指导好,也不会很成功,表现也往往一般。

5、一个长期困扰我院研究生工作的问题是生源。

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寄希望于学校的照顾政策,我院的指导教师应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力。

根本途径是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良好口碑,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报考我院的导师。

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要缺少对导师的要求和考核。

学校培养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学生,而目前一些政策导致带学生成了一些教师的福利。

与硕士生情况相比,我院的博士生数量和质量更加不足,而博士生的招生是直接报考导师,更需要增加教师的吸引力,导师要切实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研究生培养体会
蒋林华
研究生导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责任,既要指导研究生在学科前沿进行高水平创造性研究,又要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负责,还要教书育人,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进行引导。

随着研究生数量的日益增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培养出新一代高层次的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我就个人多年培养研究所的经验谈几点体会和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性沟通和交流
学科背景不同,研究的问题不同,沟通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要选取导师和学生都喜欢的沟通方式。

在指导研究生时,我们可以采用方式包括两种:个别指导和课题组例会。

个别指导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对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在论文的选题阶段和完成阶段更要注意做好个别指导。

课题组例会的方式,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系统整理和表述自己的研究,同时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相互促进和提高。

例会可以定期举办,每次由一个学生主讲,可以是内部学生的交流,也可以扩大参与面,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学术报告和会议。

要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术氛围,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学生广泛接触各种学术活动可以开阔思路,受到思想的启迪,从而有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能力和特长,正确引导
现在的学生喜欢追求个性,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他们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存在着发展多种能力的积极性。

能力是与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特长是人们从事心理活动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

学生的能力和特长是他们自身内在积极因素的表现,体现着他们在一个群体中的优势,当学生在群体中感到自己的优势时,就能够增强信心,表现朝气蓬勃的活力;当他们的能力和特长受到他人肯定时,他们就会感到一种自尊的满足;当他们的能力和特长得到发挥时,他们对成就的需要就能够得到满足。

相反,如果他们的能力和特长得不到施展和发挥,就会觉得怀才不遇,心里会有一种挫败感,最终影响他们的学
习和生活。

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是有差异的,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特长,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培养和教育方式。

所以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挖掘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做到正确引导,发挥他们在群体中的积极作用。

三、指导研究生科学选题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但是成果质量和科研水平还有待提升,要做到这一点,正确的论文选题很重要。

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导师的第一责任,因此在指导研究生选题时,一定要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住选题的重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三个基本原则。

研究课题的重要性是指,研究生要选定的题目是今后很长时间甚至是一辈子都可能从事的研究领域或方向,所以应该是国际、国内目前受关注的、有发展前途的,或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重要领域或方向,要注意所选题目应具有创新思想和科学方法;可能性体现在所提出的创新思想与科学方法是否与现有的知识体系相矛盾,是否能获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现实性则指是有现实可行而又可望成功的具体研究方案。

研究生应在完成文献查阅工作后,在导师指导下共同讨论课题的重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同时也要考虑到论文的选题应当适当宽些,讨论范围过窄较难成为一篇优秀学位论文,题目的名称应有创意和独特的视角等。

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生开展论文题目研究的过程中,是否拥有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能否按期完成研究的关键。

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要让研究生知道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模拟方法、科学抽象、数学方法、类比方法等等,让他们在科学研究中有意识地去实践、设计这些方法。

在科学方法中,实验方法是特别重要的方法。

工学研究生所涉及的学科一般都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的研究结果必须,也只能从实验研究中获得。

因此,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实验结果的分析测定是否可靠、实验数据的归纳推理是否科学等,直接影响到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

指导教师应在每一环节中,具体在实验中进行指导,并向学生强调实验设计要有明确目的,实验操作过程要透彻,了解所使用技术的原理,实验记录要忠实而详细,实验结果要有统计分析并能够被重复。

使研究生能在实验过程中循序渐进地
培养其独立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

五、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论文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

通过论文撰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

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导师的一大职责。

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指导学生针对所选定的论文主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包括收集文献资料。

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能有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论证,学会正确地提出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进行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能力;2、指导学生研究和写作论文的方法,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写作论文要力求做到的6个方面:观点明确、材料翔实、论证有力、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和语言通顺。

而不是要教师告诉学生有关问题的全部材料、知识点和论点,教师更不能对学生的论文包办代替;
3、指导学生认真修改论文,指导教师应当认真审阅学生的论文,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要求学生按照修改意见认真细致的修改论文,最终形成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

总之,做一个好学生不容易,做一个好导师就更不容易了,作为研究生导师一定要尽心尽力,用一颗关爱之心与责任感去完成这项使命,才能教有所成。

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点思考
马爱斌
一、研究生培养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如下规定:“第五条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根据国家规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以下二者之一:1)科学研究能力,包括: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②总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及规划能力;③观察、实验、搜集资料等数据/资料采集能力;④理论分析能力;⑤结果总结、归纳及论文写作能力;⑥研究成果发表、应用、推广能力;
⑦学术交流能力。

2)专业技术能力,包括:①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②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能够理清思路,自己找到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承担某项工作任务。

针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研究生培养是培养发现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且更要注重培养过程。

二、具体培养方法和手段
第一,抓住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注重培养过程。

研究生培养的几个主要节点分别为:上课、选题、开题、答辩。

按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方案,选课的可选余地并不大,模块加必修课,同时课程之间的替代性很弱,选课时会根据学生本科背景适当补修,同时考虑学生自身兴趣。

选题过程注重先期渗透,提高研一阶段课题组会参与度,进行选题前的渗透。

在听别人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提高选题的质量。

研一新生上课的同时开始参加定期的课题组会,组会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汇报前段工作进展及近阶段工作计划、文献阅读、课题组老师报告等。

在此过程中研一学生可接触组内研究内容,参与问题讨论,对组内研究方向及课题有所接触和了解,在此过程中发现感兴趣的课题,为选题打下了良好基础。

如此大部分学生研一下学期即基本确定方向,开始文献检索、阅读,跟进相关研究,下学期后半段即可制
定研究方案,进行预实验。

研二开学后即确定课题,制定总体研究方案,准备开题。

研二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时段,主要的工作都要在这一年完成。

研三上学期是查漏补缺和扫尾阶段,学生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论文写作及准备答辩的事务上。

第二,研究生工作总结及计划安排汇报,要求研究生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并在组会上进行汇报和交流,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表达能力,为论文撰写和答辩做准备;同时形成良好的工作方法与习惯。

第三,注重细节,培养高素质毕业生。

每次有新学生进组,第一次开会常常会有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迟到,此时是守时教育的良好契机。

守时是作为一个人必须做到的基本素质之一,做一个守时的人是成为优秀毕业生的第一步。

同时,实验室环境卫生的维护也是新生进实验室必修课之一,良好的环境是开展实验工作的第一步。

第四,鼓励研究生有好的实验结果要尽量用英语撰写论文,且尽量向高影响因子的国际期刊投稿。

同时,积极鼓励研究生申请专利。

通过论文写作、成果发表以及交流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课题组会上长期的汇报及表达能力训练,研究生在结果的归纳、总结、理论分析、论文撰写和学术交流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第五,在研究生的选课、选题、开题、答辩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研究生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甚至鼓励研究生挑战权威、常规及成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实验探索,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犯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从实验失败分析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最后,对学生撰写的杂志发表论文和硕士论文进行多次修改,从语句表达到标点符号的修改。

特别是学生撰写的第一篇论文,作为指导教师必须细心认真地进行修改,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哪里错了。

关于培养研究生的几点体会
吴玉萍
(1)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

在论文选题方面,要接地气,例如与我校的水利特色学科相结合,取长补短,这样才更容易发挥我们的优势。

在开题时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文献的追踪。

使得课题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研究价值。

(2)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作为研究生,确定研究方案前,通常要查阅、学习大量文献。

一般来说,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部分论文要求学生要精读。

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对于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要求一般涉及,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对于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要求了解目前的焦点与热点;对于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研究历史、现状、主要方法与手段。

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鼓励学生跟踪国际上几个相关领域的重要人物和重要研究单位的研究进展情况,吸取精华,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另外,利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对阅读的文献进行分类记录。

(3)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科研和生活难题,设身处地的帮助他们解决。

学生研究过程中会碰到诸如制备设备不足、分析测试仪器不具备等等问题,那就要利用各种外界兄弟院校的资源和人脉去解决这些问题,如优博培育计划获得者洪晟博士生的某些实验就是到中科院沈阳金属所、青岛海洋研究所、东南大学、梅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完成了部分研究工作。

(4)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管在研究方法还是新材料的研究上。

如学生实验中的新想法,鼓励他们写成专利,学生的研究成果,鼓励他们凝练提升,上升到理论高度,以SCI/EI论文的形式发表。

(5)教会学生如何写论文。

如果写英文论文,要求他们至少阅读20篇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常用的句型和短语,并经常复习;再精读至少10篇技术路线和测试方法与课题接近的文章。

对于大论文写作,一定要要求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与学生讨论这个提纲,让学生在进一步充实完善,以保证
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每做完一部分实验,要求学生尽快完成这一阶段的总结,有布置有检查,在组内例会上讲解,学生一般都会积极响应团队每2周一次的例会。

总之,学生的培养是高校教师的艰巨的任务,不能因为工作忙就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要用爱心贯穿到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当中。

刘鹏获2014年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一点浅薄认识
余天堂
刘鹏三年硕士期间的成果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3篇SCI检索论文和1篇国内EI检索期刊论文。

没放进学位论文中的成果,后来整理成2篇英文论文,有一篇已被SCI检索期刊录用,另一篇还处于一审阶段。

刘鹏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功劳还是他自己。

刘鹏是极个别情况,不具备普遍性。

学生的个人素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我只是将刘鹏领入了学术研究之门,最初给了几篇文献给他看,他通过看文献,先重复已有工作,然后逐步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内容。

刘鹏具有以下几个好的特点:1)勤奋。

刘鹏是我见到最勤奋的学生,每天早晨七点多点就到办公室,直到很晚才回宿舍,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时间几乎全在办公室。

2)肯钻研。

尽管计算断裂力学是我近年一个主要研究内容,但我并不研究压电材料断裂问题,我甚至不熟悉压电材料,刘鹏是和国外同行交流后才决定做该内容的,因此压电材料内容都是刘鹏自学的。

3)善于和同行交流,寻找合作机会。

德国锡根大学张传增教授课题组有个博士后Tinh Quoc Bui,他的研究内容和我这边的相同,刘鹏通过网上查文献和他建立了联系,经常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后来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合作发表了几篇论文。

我和Tinh Quoc Bui、张传增教授的关系反而是通过刘鹏建立的。

4)本科阶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刘鹏本科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并不是名校,但他本科阶段打下的基础很扎实,他们本科阶段很重视有限元的教学和训练,因此他是我这边少有能直接进入研究课题的学生之一。

三年读研期间,刘鹏是最令我省心的学生,他每天都在勤奋地学习和做研究,隔断时间就有新的成果。

反观那些整天需要我盯着的学生,均不能取得任何好的成果。

有了好的学生,导师再能正确地引导其入门,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果。

没有好的学生,导师再怎么指导,也不能取得好成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