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医疗、住房政策(28P)
考研社会工作备考社会政策的重点知识点
![考研社会工作备考社会政策的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f081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8.png)
考研社会工作备考社会政策的重点知识点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掌握社会政策的重点知识点对于备考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社会政策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概念、影响社会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因素以及社会政策的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希望能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社会政策的定义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出于公共利益,通过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各种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福利,并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一种行为模式。
社会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福利、增进社会稳定,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社会政策的分类根据社会政策的不同内容和目标,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旨在提供社会保障,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2. 教育政策: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旨在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社会进步。
3. 卫生政策:主要包括健康保险、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防控等,旨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4. 就业政策:包括就业培训、就业创业扶持等,旨在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降低失业率,提高人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5. 住房政策:主要包括公共住房建设,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旨在解决住房问题,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
6. 社会福利政策:包括社会救助、社会救济等,旨在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体改善生活,减轻社会不平等现象。
7. 环境保护政策:主要包括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等,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相关概念1. 社会福利:指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福利措施,如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救济金等,以及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而实施的各种救助措施。
2. 社会风险:指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失业、疾病、意外事故等,这些风险对个体和家庭可能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3. 社会保障:指政府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权益而实行的一系列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福利措施,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精简版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f2f909ba1aa8114431d928.png)
名词解释1.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性服务行动的总和。
1)社会性价值:是指在社会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价值体系,或者是能够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价值述求,而不是只反映少数群体的价值立场。
2)社会性目标:是指它一般不是为了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或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而是为了通过更加公平地分配各种资源而满足大多数人(尤其是下层群体)的各种基本需要,以增强社会的整合和稳定,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3)社会性行动:是指社会政策是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行动。
2.社会保障政策:是政府通过公共行动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
3.公共医疗卫生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开展的公共卫生事业和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1)公共卫生:是指在向社会提供预防性卫生服务方面采取的公共性行动,其中包括疾病控制、预防接种和卫生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公共行动。
2)医疗服务政策: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4.公共住房政策:是指由以福利性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住房或住房补贴的政策。
5.公共教育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兴办教育事业,向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政策。
6.劳动就业政策:一般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地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公共行动的总和。
7.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组织为提供社会福利服务而采取的政策。
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要的个人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8.社会福利:一般指不以直接商业性交换为原则,而是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来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制度。
更具体说,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抵偿提供物质服务或产品的制度和过程。
9.社会保护:Social Protection,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精简版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268140f90f76c660371aa3.png)
名词解释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 福利性社会性服务行动的总和。
1) 社会性价值:是指在社会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价值体系,或者是能够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价 值述求,而不是只反映少数群体的价值立场。
2) 社会性目标:是指它一般不是为了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或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而是为了 通过更加公平地分配各种资源而满足大多数人(尤其是下层群体)的各种基本需要,以增强社会 的整合和稳定,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3) 社会性行动:是指社会政策是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行动。
社会保障政策:是政府通过公共行动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
公共医疗卫生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开展的公共卫生事业和和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__1) 公共卫生:是指在向社会提供预防性卫生服务方面采取的公共性行动,其中包括疾病控制、预 防接种和卫生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公共行动。
2) 医疗服务政策: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公共住房政策:是指由以福利性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住房或住房补贴的政策。
公共教育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兴办教育事业一向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政策。
劳动就业政策:一般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地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 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公共行动的总和。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组织为提供社会福利服务而采取的政策。
社会福利服务是 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要的个人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社会福利:一般指不以直接商业性交换为原则,而是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来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 … 的制度。
更具体说,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抵偿提供物质服务或产品的制度 和过程。
社会保护:Social Protection 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9度和措施,以避免或 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 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7dedcc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6.png)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社会保障政策】(1)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社会保障是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实施的⼀种社会制度,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先,社会保障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统⼀实施的社会经济制度,其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是⾯向全体公民的普遍实施的制度,包括丧失劳动能⼒,不具备和未形成劳动能⼒的社会成员。
这⼀特征在《贝弗⾥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该计划(社会保障计划)覆盖所有的公民并且没有收⼊上限的规定”。
社会保障是⼀种公共计划,其实施主体是⾏政部门,对于社会成员来说,不论其是何种⾝份,只要符合享受社会保障的条件,就应当得到基本的⽣存物质保障。
其次,社会保障资⾦的来源与使⽤具有社会性,即从社会范围内筹集并安排使⽤社会保障基⾦。
再次,社会保障⽬标的社会性。
国家是社会保障的⾏为与实施主体,其⽬标是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体现了社会保障⽬标的社会性。
(2)公平性。
在社会保障中,公平原则要求通过社会保障对市场初次分配的适当调节,缩⼩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分配上的过⼤差距,使收⼊分配结果为社会成员普遍接受。
在市场经济下,以价格为导向的市场分配结果往往存在社会意义上的不公平。
从劳动收⼊看,由于劳动能⼒、受教育程度、就业机会等差异,会引起⼈们在劳动收⼊上的差别。
那些劳动能⼒差、⽂化⽔平低、缺乏就业机会以及从事低薪职业的社会成员只能得到较少收⼈,甚⾄⽆法满⾜基本⽣活的需要。
从财产收⼈看,⼈们占有财产的不同导致来源于资本的收⼊出现差异,多产者与⽆产者收⼊差距悬殊,⽽且这种因财产引起的收⼈差距还会形成代际继承,从⽽出现社会伦理道德⾓度的收⼊分配不公。
由于追求效率的市场不能带来公平,社会保障制度的⽬标⾸先强调的是社会公平,在制度设计与实施中要求将社会公平放在⾸位。
(3)互济性。
社会保障政策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社会保障政策的设计初衷就是利⽤保险的“⼤数法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国家利⽤财政“托底”的⽅式来保障遇到⽣活困难的⼈。
(参考资料)社会政策概论重点
![(参考资料)社会政策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a33354bceb19e8b9f6ba42.png)
社会政策概论l● 考察题型:⼀一、填空⼆二、不定项选择三、名词解释四、论述题(展开、深⼊入)l● 复习要点:⼀一、社会政策1、社会政策的概念:政府,政党或其它社会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尤其是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的政策。
2、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1)综合性:是以多学科的知识为基础的。
(2)应⽤用性:注重学科的实务应⽤用和操作。
(3)价值关联性:和价值密切相关,是⼀一个隐含价值的过程。
3、社会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社会政策实践4、社会政策的范围(主要领域):(1)社会保障政策。
(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
(3)公共住房政策。
(4)公共教育政策。
(5)劳动就业政策。
(6)社会福利服务政策。
(7)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体系。
(8)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
5、社会政策的四⼤大要素:(1)社会政策的主体:① 含义:指的是发起或参与这⼀一⾏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当代社会政策中,主体⼀一般包括政府和其他各种组织。
② 社会政策主体的不同⾓角⾊色:A.社会政策⾏行动的责任者。
B.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
C.资源提供者。
D.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③ 社会服务领域中的组织体系:A.政府组织。
B.⾮非政府-⾮非营利组织。
C.志愿者组织。
D.就业组织(雇主)。
E.互动组织。
F.初级群体。
G.商业性服务机构。
④ 政府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主体作⽤用:A.组织者:a.为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承担⾸首要责任。
b.负责把握社会需求状况。
c.制定社会政策法规体系和⾏行动规划。
d.规范社会各类组织和个⼈人在政策⾏行动中的责任。
e.协调各类组织。
f.组织政策⽅方案的实施等。
B.资源提供者:a.只有政府有能⼒力、有效地调动庞⼤大的公共资源。
b.政府调动的最基本⽅方式----制定法律,依托公共⾏行政体系,通过税收和公共财政等;同时,政府还负责监督各类组织依法承担其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应负的财政责任,以及通过各种政策优惠和宣传⿎鼓动等⽅方式⿎鼓励各类组织的资源⽀支持。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https://img.taocdn.com/s3/m/60a5456269dc5022abea0034.png)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题型: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一、判断题(10题,共10分)《社会政策概论》1、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领域.2、社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为。
3、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的关系密切。
至少绝大多数的社会行政,无论其是否通过国家立法,一般都是由政府行政机构或者其委托的机构来组织实施。
4、尽管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国家在社会福利事务方面就有了一些行动,但制度化的社会正成为则是在工业化时代以后才建立起来的。
从全世界范围看,社会政策体系最早诞生于欧洲国家。
5、工业化过程的早期阶段中,英国等主要欧洲各国的政府仍然奉行“不干预主义”,并没有立即通过社会政策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6、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7、社会政策行动的主体是发起或者参与这一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8、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行动主要包括实施细则、确定具体的资金及其他资源的来源及使用方式、建立高效率的服务传递模式、建立有效的组织及管理模式等内容。
9、所谓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是指在评估过程中用来判断社会政策行动优劣的标准。
一般以下的种类的标准:(1)行动标准、收效标准和效率标准(2)事实标准与价值标准10、作为一门规范性的社会科学,社会政策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涉及价值和意识形态议题。
11、韦伯既主张价值中立,也主张价值关联,不是把他们割裂,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2、对于社会科学研究,韦伯既主张价值中立,也主张价值关联。
1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策发展首先要取决于财富总量,这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4、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德国。
19世纪80年代,德国相继通过社会保险法案,由国家建立疾病保险计划(1883)、工伤事故保险计划(1884)和退休金保险计划(1889)。
13、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9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他们的就业问题事关重大,它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de6ff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d.png)
引言社会政策是指国家在解决社会问题、保障社会福利和改善社会状况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政策概论是社会科学类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政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为切入点,介绍其课程框架和内容。
概述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是指在社会政策概论课程中学习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该大纲涵盖了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社会政策概论,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社会政策的重要性和影响,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政策分析和研究。
正文内容一、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定义1.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内涵a.社会政策的定义和范围b.社会政策的目标和原则2.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a.社会政策的起源和发展b.社会政策的国际比较和趋势3.社会政策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a.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的关系b.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的关系二、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社会政策的理论框架a.社会政策的制度理论b.社会政策的公共选择理论2.社会政策的研究方法a.政策分析的方法和工具b.社会政策研究的案例分析三、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和实践应用1.教育政策a.教育机会公平与社会流动性b.教育资源分配与优质教育的普惠性2.医疗保障政策a.医疗资源的配置与公平性b.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改革3.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a.贫困减少与社会救助制度b.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平衡4.就业和劳动力政策a.就业机会的创造与就业保障b.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社会保障5.养老保障政策a.养老金制度与老龄化问题b.养老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与风险管理四、社会政策的评估和改革1.政策评估的方法与意义a.政策目标的评估与效果分析b.政策改进的建议和措施2.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创新a.政策创新的理论和实践b.国际经验与社会政策改革的启示五、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社会政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a.社会政策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b.社会政策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2.社会政策的责任与责任分担a.国家、市场和个人的权责关系b.社会政策的政治合理性与社会支持度总结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通过对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介绍,促使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政策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点整理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68bb9da8956bec0875e374.png)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点整理D1、社会政策体系有哪些领域(目录)社会保障政策、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政策、住房政策、教育政策、就业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服务政策、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残疾人社会政策、保护妇女基本权益的社会政策、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政策、反贫困社会政策2、各个政策内容、形式看书、看笔记二、名词解释(5X5=25分)1、政策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有三层含义:(1)政策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政党。
几乎社会中所有的正式组织都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2)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3)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具体特征:(1)政策是有组织的活动;(2)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任何政策都具有具体的目标,它们或是为了实现长远的组织目标,或是为了有计划地处理眼前的各种事务,或二者兼有,否则就不能看成是一种政策;(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为内容(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为体系的结合。
2、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有些还包括执政党)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基本特点:(1)公共性(主体、对象、目标、过程)(2)权威性(3)价值选择(4)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3、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实质: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特点:(1)社会政策是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而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的行动;(2)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其中包括社会性目标和社会性价值;(3)社会政策坚持福利性原则;(4)社会政策是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5)社会政策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
4、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一种工业国家的国家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学习辅导书-第三编【圣才出品】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学习辅导书-第三编【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d9ace339b89680203d825d2.png)
第三编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第十二章社会保障政策1.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有哪些基本的功能?答:(1)社会保障的含义在美国,社会保障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在英国,社会保障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题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并辅之以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福利性社会服务制度体系。
(2)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在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①保障基本需求的功能养老保险的出现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工伤和失业保险为市场经济中的广大劳动者解除了后顾之忧,社会救助保障了弱势群体和劣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利,社会福利在慈幼安老、助残帮困、便民利民等方面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社会保障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安全网。
②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消除或缓解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风险,使大多数人能够安居乐业,少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也能得到保障,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或减震器。
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通过解除劳动者对未来风险的后顾之忧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能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直接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推动金融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b.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发挥着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为社会成员的安全和福利提供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社会生活的良性循环,为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健康运转和协调发展也提供了保证。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促使遭受不幸事件的社会成员重新认识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④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政治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背后具有深刻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基础,它是各党派、各利益集团和各种价值观念较量的结果,也是调节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fe98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7.png)
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社会不平等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性别差距等社会不 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提出了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满足老年人 的养老需求成为社会政策需要关注的重要 问题。
移民问题
公共服务的提供问题
随着全球移民数量的增加,如何处理移民 的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等问题成为社会政 策面临的挑战。
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 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福利。
社会政策的范围
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涵盖了从微观 到宏观的社会各个领域。
社会政策的目的和功能
01
02
03
目的
社会政策的目的是提高社 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和 稳定,保障人民的生存和 发展权益。
生等方面的政策。
社会管理政策
涉及社会稳定和安全等 方面的政策,如户籍管
理、社区管理等。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有效的社会政策可以促进经 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政策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会有不同 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 的社会政策。
住房政策
总结词
住房政策旨在解决公民的住房问题,提供安 全、舒适、负担得起的住房条件。
详细描述
住房政策包括保障性住房、商品房政策等多 个方面。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为低收入家庭提 供住房保障,如公租房、廉租房等;商品房 政策则是为了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政府还会 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控房价,保障公民的住房 权益。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知识点精讲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知识点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76903f3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5.png)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知识点精讲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本建设。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四个方面,精讲2023年高考政治考试中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相关的知识点。
一、社会保障制度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发展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旨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社会公平与正义。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自发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和健全完善阶段三个阶段的发展。
2.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通过建立并改进有关制度和政策,保障人民在各个方面的基本权益。
二、医疗保障制度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指国家建立的覆盖全民的医疗费用报销和支付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种类型。
2. 医保基金的筹资和运行医保基金的筹资主要通过个人和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政府补贴和其他收入等方式,运行过程中要确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风险控制。
三、养老保险制度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设置养老保险基金,为参保人员提供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包括企业退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种形式。
2. 养老金的确定和发放养老金的确定主要依据参保人员的工资和缴费年限等因素,发放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制度,确保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和提高待遇水平。
四、失业保险制度1. 失业保险制度的目标和覆盖范围失业保险制度旨在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就业服务,其覆盖范围包括全体劳动者。
2. 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和就业服务失业保险金的发放主要由失业保险基金提供,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等措施,旨在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综上所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提高社会公平与正义。
社会政策概论
![社会政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264a66525c52cc58bd6be20.png)
《社会政策概论》一、名词解释1社会政策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2社会福利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或服务产品的制度和过程。
3社会保护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4社会行政一般只政府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在社会事务方面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二、简答1.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①社会保障政策②公共医疗卫生政策③公共住房政策④公共教育政策⑤劳动就业政策⑥社会福利政策⑦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体系⑧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2.社会政策与其他类似概念的关系(1)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关系首先这两个概念表达问题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社会福利概念侧重反映既有的社会福利制度给予其相关的实践操作模式,而社会政策概念则主要反映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所采取的各种干预行动。
其次在不同的国家这两个概念所包含的外延也并不相同。
(2)社会政策与社会保护及相关连又不完全相同。
在社会保护被提出的最初阶段,其含义主要指向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并主要着眼于最基本的生活保证和权利保护,从时间上看只是社会政策体系的一小部分。
目前,社会保护的概念从内涵上看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贫弱群体的保护,而是强调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保护,并且不再是基本上或保障和最基本权利的保护,而是要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强调平等权,发展权等较高层次的权力。
(3)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首先社会行政系统可以看做是社会政策的执行系统。
其次,政府行政机构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常常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行政为主导的政治体制中,政府行政机构在社会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3.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1社会政策在满足个人需要中的作用在当代社会中,社会政策是当代社会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主流方式。
社会政策能有效地调动社会资源,在全社会的范围内针对人们的种种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并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医疗、住房政策(28P)
![《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医疗、住房政策(28P)](https://img.taocdn.com/s3/m/a7b8a563767f5acfa1c7cdd9.png)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改革的基本目标 2、近2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养老保险改革;(2)医疗保险改革;(3)失业保险改 革;(4)社会救助改革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模式与体系
1、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国家-单位保障和国 家-社会保障。 2、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 和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包括: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 户救助、农村“五保户”制度、灾害救济和其他救助。
高强: 努力保证 人民公平 享有基本 卫生保健
一、公共医疗卫生政策概述
(一)定义及基本内容 1、定义: 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基本目标 (1)基本目标: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 危害,满足社会成员的卫生需求,提高 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并进而促进经济发 展与社会进步。 (2)具体目标:疾病预防;疾病治疗
作为困难群众生活的源头活水,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 和“安全网”。社会保险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得侵占挪 用。
一、社会保障政策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 1、基本含义 2、基本功能 (1)保障基本需求 (2)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4)调节利益关系(两个方面)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 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2、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
现代快报:卫生部,请听听“医疗民谣”吧!
医生戏言:“癌症患者一半是被天价治疗费 吓死的。”(9月13日《北京商报》) 其实我们身边遍布着太多类似的民谣和顺口 溜了。“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救 护车一响,两条猪白养”;“做个阑尾炎, 白耕一年田”,“住院一次,破产一次”; “兢兢业业五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小病硬扛,大病等死”;“小病拖,大病 扛,重病等着见阎王”;“小病不用看,大 病没钱看”;“小病拖,大病挨,到死还不 能往医院抬”……
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第三版)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第三版)第一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f9d12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7.png)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知识点整理)1、政策(名解):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其基本特征包括:1)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作为规则体系,表现为各种法律、条例等;作为行动体系,表现为制定各种计划方案的行动过程,以及过程中投入的人力和经费等。
2)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指的是政策行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体系,由特定的组织发起和实施的行动体系。
3)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目的性在于政策是为达成组织目标,方向性在于政策对行动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4)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2、公共政策(名解):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其基本特点有:1)公共性。
政策主体公共性——一般由代表公共权威的组织来制定和组织实施。
政策对象公共性——面向社会大众。
政策目标公共性——为了社会公共利益。
政策过程公共性——制定实施等过程有公众广泛参与,信息公开。
2)权威性。
政策制定权威性——由政府等具有公共权威的组织制定。
政策实施权威性——政策一旦做出,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
3)价值性。
反映政府的价值目标。
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性指,公共政策致力于实现多数人共同遵循的价值目标,符合全社会共同利益,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拥护。
群体性指,任何社会都存在群体间的利益分化,公共政策是在各个利益群体间实施强制性的利益再分配,这个过程很难做到绝对公平。
这就使不同利益群体间出现矛盾冲突。
公共政策行动只能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追求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意义(增加篇幅):以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在政策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考虑社会中各个群体的利益差异,尽可能兼顾和协调各群体的利益。
第一,通过利益综合性原则,代表社会中大多数群体和个人的利益。
第二,通过利益分配原则,兼顾少数弱势群体的利益。
第三,通过合理的利益选择原则,考虑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二)2024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e3a82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b.png)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二)引言概述:社会政策是指国家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行动和举措的总称。
社会政策具有广泛的涵盖领域和复杂的内容,涉及到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健康、住房等方面。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社会政策的相关知识点。
正文:一、社会保障政策1. 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目标2. 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和种类3. 社会保障政策的设计原则4.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机制5.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二、教育政策1. 教育政策的特点及重要性2. 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关系3. 教育政策的目标和实施途径4.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5.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三、就业政策1. 就业政策的目标和原则2. 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手段3. 就业促进的政策措施与效果评估4. 就业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5. 就业政策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四、健康政策1. 健康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2. 公共卫生与健康政策的关系3. 健康保障制度和政策的设计原则4.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政策手段5. 健康政策的挑战与改革方向五、住房政策1. 住房政策的定义和目标2. 住房市场与住房政策的关系3. 住房改革与保障制度的发展4. 住房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调控5. 住房政策的创新与经验借鉴总结:社会政策是国家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和实施的行动和举措,涵盖领域广泛、内容复杂。
本文从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就业政策、健康政策和住房政策等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了相应的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为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做出更有效的贡献。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一)2024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9abf41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f.png)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社会政策概论旨在介绍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以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充分的知识和理解。
本大纲将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涵盖社会政策的概述、国家社会政策、国际社会政策、社会政策实践和社会政策评估。
正文内容:一、社会政策的概述1. 社会政策的定义和范围2. 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3. 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5. 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二、国家社会政策1. 国家社会政策的概念和目标2. 国家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机制3. 国家社会政策与公共服务的关系4. 国家社会政策与社区发展的关系5. 国家社会政策的评估和监督三、国际社会政策1. 国际社会政策的概念和范畴2. 国际社会政策的制定机构和机制3. 国际社会政策的影响和作用4. 国际社会政策与全球发展的关系5. 国际社会政策的挑战和机遇四、社会政策实践1. 社会政策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社会政策实践的角色和责任3. 社会政策实践的领域和对象4. 社会政策实践的挑战和解决方案5. 社会政策实践的案例分析五、社会政策评估1. 社会政策评估的概念和目的2. 社会政策评估的方法和指标3. 社会政策评估的层次和流程4. 社会政策评估的挑战和改进5. 社会政策评估的重要性和价值总结:本教学大纲介绍了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
通过对社会政策的概述,国家社会政策,国际社会政策,社会政策实践和社会政策评估的分析,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社会政策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获得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社会政策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对于培养社会政策专业人才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ffea7ab9d528ea80c779b7.png)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社会政策概论英文名称:social polic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向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介绍当代各国社会政策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当代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了解各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历史,了解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了解各种理论流派,掌握我国和当代各国社会政策的结构、过程、环境和运行机制。
本课程还有重点地结合我国的情况,介绍我国社会政策的实践的各个环节,如就业政策、残疾人社会政策、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保护妇女基本权益的社会政策、反贫困社会政策等等。
This course introduce some basic theories and basic practices of social policy to undergraduate whose mayor is social work. 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is about some basic concepts and some main theories on base of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policy. The second analyzes the social policy process including agenda setting, social policy formation,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to social policy change and termination. This third mainly analyzes social policy choices such as welfare policy, employing policy, and so 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必修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政策
1.政策概述 2.内容与形式 3.改革与发展
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政策
1.政策概述 2.公共卫生体系及相关政策 3.医疗服务体系及公共卫生服务政策
住房政策
1.政策概述 2.改革与发展
1. 国家审计署于11月23日公布了对29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 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 失业保险基金的审计结果。此次审计发现违规问题金额达71亿 (1999年前发生23.47亿元,2000年以来发生47.88亿元。)。 部分社保机构违规建办公楼,基金无法追回。河南宁夏贵州被 点名,违规行为包括转移至亲友等,金额超过1.02亿元。 2.上海32亿元社保基金案震惊全国,由此引发了社会对社保基 金监管的极大关注。目前,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 总规模达到18435亿元,相当于GDP的10%,并以每年20%的 速度增加。截至2005年底,国内个人账户“空账”已达到约 8000亿元,并以每年约1000亿元的规模迅速扩大。 3.11月,继上海社保案之后,浙江金华再爆社保大案,可能有 数亿元社保金被挪用进入股市。金华市常务副市长卢福禄已被 浙江省纪委“双规”,金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根寿正 在被要求“协助调查”。案发后,浙江省出台了一份内部文件, 要求各地市对社保基金的使用进行调查。
(二)当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
1、社会保险 特点:社会性;强制性;统筹互济性;个人责任; 补偿性 2、社会救助 特点:国家和社会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 个公民拥有的基本权利;它的实施以财产调查为基 础;是经常性、制度化的措施,保障基本民生,缓 解贫困,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以受益者的贡献 为前提。 3、社会福利:包括社会福利状态和社会福利制度。
二、当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和形式
(一)当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1、老年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2、失业社会保险 模式:强制性失业社会保险;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制度;失业救助制度;双重失业保险制度。 3、疾病和职业伤残社会保障 4、反贫困社会保障 5、针对各类群体的专门社会保障
一、住房政策概述
(一)住房政策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住 房 政 策
1、基本含义:是指党和政府为妥善解决全 体国民的住房问题而制定的原则、方针和 措施。 2、住房政策的重要性: (1)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2)住房应该是一个福利领域; (3)人们在住房方面的需求和对住房定义 的需求都很复杂; (4)住房与健康等其他多项福利议题密切 相关。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1、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 (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制度化水平和相关服务体系还 不够健全,导致社会安全网上还存在漏洞,并且社会保险项目的 覆盖面也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2)社会保障的立法滞后,并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3)仍存在着企业之间负担的不均衡。 (4)社会保障的责任划分还不清楚,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不到位。 (5)新制度的有效性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各个社会保障的协 调性和规范性,并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6)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保障发展的地区差异。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下一步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及任务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改革的基本目标 2、近2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养老保险改革;(2)医疗保险改革;(3)失业保险改 革;(4)社会救助改革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模式与体系
1、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国家-单位保障和国 家-社会保障。 2、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 和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包括: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 户救助、农村“五保户”制度、灾害救济和其他救助。
三、当前中国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及相关政策 1、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及相关政策 2、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相关政策 3、中国公共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对公共卫生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公共卫 生的投入严重不足。 (2)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失当:轻预防重医疗,未 能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策略;公共资源配置的 公平性差,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卫 生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4、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未来发展方向 (1)政府应该在改善人民的卫生条件和健康素质 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公共卫生的投入,真正重视公共卫生建设。 (2)应该合理制定公共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公共 卫生资源。
?思考与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 2、社会问题-- 3、福利漏洞--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主要因素。 2、简述社会政策资源的调动方式。 三、分析题 运用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经济分析、政治及社会 分析等方法来分析当前我国住房难问题的现状、原 因及其对策。
东方时空:恶意抢购--平价药店面临的尴尬局面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路:我国农 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 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这两种方式并举 的含义,是对中国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 保障。 国家每年将补助资金达300亿元,解 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探索 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绝 不可能简单照搬其他只有几千万人口的 欧洲国家或经济发达的美国模式。
现代快报:卫生部,请听听“医疗民谣”吧!
医生戏言:“癌症患者一半是被天价治疗费 吓死的。”(9月13日《北京商报》) 其实我们身边遍布着太多类似的民谣和顺口 溜了。“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救 护车一响,两条猪白养”;“做个阑尾炎, 白耕一年田”,“住院一次,破产一次”; “兢兢业业五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小病硬扛,大病等死”;“小病拖,大病 扛,重病等着见阎王”;“小病不用看,大 病没钱看”;“小病拖,大病挨,到死还不 能往医院抬”……
三、当代各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基本内容 1、预防性的公共卫生政策的基本内容 2、治疗性公共医疗政策的基本内容 3、针对专门人群的医疗卫生政策
二、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及相关政策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公共卫生政策体系 1、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及相关政策 2、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及相关政策 (二)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 系的改革与变化 1、改革的背景与基本方向 2、城市公共卫生体制的改革 3、农村公共为甚体制的变化
调查显示,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的问题并没有得到 真正解决,仍然着存在一些问题。调查显示,1993年至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自费支出从56.89元增加到 600.9元,增长了9.6倍。 1.医疗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 2.药价仍居高不下。 3.医疗收费超过多数市民的承受能力。近四成受访者反 映医院存在较为严重的乱收费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比以 前“减少”的人不足四成,对于“医院乱收费”问题, 反映这种现象“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受访者共占四 成,分别为15.6%和24.5%。 4.不少城镇居民无医疗保障。在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的事 实面前,低收入群体更是首当其冲。农村居民、老年人、 低收入者以及失业人群有八成以上乃至近九成人反映自 己无法适应医疗费的上升。
二、当代各国公共医疗卫生政策发展的背景
1、健康问题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医疗卫生政策的必要性 (1)商业化的医疗服务会推动医疗水平和医疗 服务质量的提高,但同时也会导致医疗价格的 上升。 (2)预防性卫生事业要求所有社会成员都参加, 并长常常是一种集体行动,因而难以以一种商 业化的方式进行。 (3)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在技术方面弹性很大, 并且在医疗服务者和病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 息不对称。 3、公共医疗卫生政策在满足医疗需求方面的优 势和不足 (1)优势;(2)不足
高强: 努力保证 人民公平 享有基本 卫生保健
一、公共医疗卫生政策概述
(一)定义及基本内容 1、定义: 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基本目标 (1)基本目标: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 危害,满足社会成员的卫生需求,提高 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并进而促进经济发 展与社会进步。 (2)具体目标:疾病预防;疾病治疗
作为困难群众生活的源头活水,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 和“安全网”。社会保险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得侵占挪 用。
一、社会保障政策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 1、基本含义 2、基本功能 (1)保障基本需求 (2)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4)调节利益关系(两个方面)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 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2、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
三、现阶段中国医疗服务体系 及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一)城市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1、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公共医疗体系 2、城市公共医疗服务体制改革 (二)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1、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改革以来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变化 3、农村公共医疗服务政策的最新发展
一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 距扩大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过分向城市和大医院集中,而农村卫生 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群众不能就地享受到安全、 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医药费用快速上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从1980年到200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由143亿 元增加到7590亿元。其中,居民个人负担的比重,由 21%增加到53.6%,群众感到看病越来越贵。 三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发展缓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较低, 还有一半左右的城乡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四是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机构实行以药补医、创收归己 的运行机制,公益性质淡化 五是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 个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