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七讲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一讲导论部分一、要点回顾:1 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国际关系研究跨界的人类团体之间的行为,研究超越国界的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国际政治学,简称IP;国际经济学,简称IE;国际政治经济学,简称IPE。
它是国际政治学与国际经济学的交叉,用经济学与政治学相结合的视角来考察国际事务2 关于国际关系特性的四个命题:全球范围内权力的非集中性;各权力集团权力的非平衡性;主权国家旨在服务本国民众;市场逻辑与国家逻辑的对立统一3 斯密定理斯密定理,即通过分工促进经济增长,是市场规模限制劳动分工的假说。
其实质是倡导自由贸易,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是市场逻辑的很好诠释4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理论渊源: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代表性理论:相互依存理论(1)强调国家之间的相互易摧性和敏感性。
虽然美苏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但是在军事上它们却是最脆弱的,在核时代条件下互为“人质”;(2)国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趋于全球化,即类似能源、人口、环境、粮食、裁军、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单靠个别国家的努力已无法解决;(3)“高级政治”(指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军事战略等)逐步向“低级政治”(指经济发展、人口与粮食问题、社会福利等)过渡;(4)各国再也不能闭关锁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缓和与开放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5)随着缓和形势的发展,国际合作的趋势逐步超过国际冲突的趋势;(6)武力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作用日益减弱;(7)谈判逐步取代冷战,均势逐步取代遏制;(8)研究对象从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国家转向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以及跨国组织;(9)主张在国际体系中以平等关系取代等级制;(10)相互依存的趋势将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起溶解作用,推动全人类利益的形成,最终将成为通向未来没有国界的世界国家的“中途站”。
2024版年度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优越性•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学视角目•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实践应用•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录01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定义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指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
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否则,会阻碍社会发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0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点商品经济高度发达01劳动力成为商品02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03剩余价值生产与剥削过程剩余价值概念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剥削过程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消费劳动力并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工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资本积累概念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形成资本主义历史趋势资本积累与历史趋势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阶级关系与劳资关系新变化03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优越性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特点生产资料公有制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公有制经济与按劳分配原则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原则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04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学视角从地理大发现到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第七讲 《资本论》简介
日,由马克思撰写并亲自校订的《资本论》第一
卷出版。
1863.8—1865.12 写出《资本论》第三稿, 内容分三个部分,相当与后来的《资本论》的前 三卷。
1867.9.14《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 版。
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出版。
1894年 《资本论》第三卷出版
1904.1905—1910年期间,《资本论》第四 卷即《剩余价值学史》由考茨基整理后出版。
P170—171
“中国共产党是不热心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 一直是这样。吸引他们的不是共产主义的 经济成就,``````````吸引中国知识分子 的是列宁用以统一和控制一个广大而非常 分裂的国家的组织艺术。国民党和中国共 产党都是按照列宁的模式把自己组织起来 的;在一个处于过渡阶段、没有一个有效 的中央政府而实际上是在地方军阀控制下 的国家,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
第七讲 《资本论》简介
一. 《资本论》的写作与出版
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 (1818.5.5—1883.3.14)最早的经济学著作 1847年的《雇佣劳工与资本》。 1857.8—1858.5《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这是《资本论》的第一稿。
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计 划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六个分册中的第一册, 包括《序言》 《商品》和《货币》。
(法)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主要体现 在《资本论》中,只有在《资本论》中才可以 读到马克思真正的哲学。”
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指出,人们 迟早有一天会把它作为教科书来学习。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存在本身只是 以实践的状态存在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实 践即《资本论》中。”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 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也就是说, 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也是国情。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 来认识和把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
社会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 人消费品。 基本内容:
对象----- 个人消费品; 前提----- 向社会提供劳动; 尺度------劳动(数量、质量);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
列宁
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 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 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 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2版第7章
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学习目标l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及确立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经济成分。
2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内涵和形成依据,弄清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及实现特点,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
3理解并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4了解企业的内涵和类型,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市场机制,以及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中国国情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7.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意味着劳动者在公有的生产资料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人,任何劳动者个人都不拥有特权,也不能把它转变为私人财产。
劳动者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并共同占有劳动成果。
尽管各企业和各劳动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差别,但这种差别只是不同主体所付出劳动的质和量的差别,是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差别。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作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并不是由哪一个阶级 167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具体体现,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曾经由于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取代了封建经济制度,并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然而,随着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pdf
2024/1/30
1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 资料的公有制,即全体人民共同占有 生产资料,消除了剥削和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重要特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特征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 级之间的对立;市场竞争与垄断 并存;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危机。
8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促 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扩 展;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
局限性
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 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难以解决 生态环境问题等。
制度分析方法
制度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经济制度对经济活动和 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研究经济现象的方法。在政治 经济学中,制度分析方法被用于研究各种经济制 度的优劣和改革等问题。
6
CHAPTER 0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2024/1/30
7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2024/1/30
本质
以私有制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 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2024/1/30
9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与挑战
新变化
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力度加强;福利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 本流动日益频繁。
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冲击;生 态环境问题日益严0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学派,代表人物有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詹姆 斯·布坎南等。他们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强调市场机制的效率和自由竞争的 重要性。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七章)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七章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7.1 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一、商业资本1、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商业资本(1)它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资本(2)它产生和作用于简单商品经济和流通(3)它通过贱买贵卖来获取利润2、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1)定义: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2)图示:G —W ···P···W’—G’买卖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市场3、商业资本的产生原因(1)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商品资本作为资本循环中的一种职能形式,存在着由不同资本家来承担这一职能的可能(2)资本运动要求不同职能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因而商品资本有可能独立(3)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商品资本的独立成为必要二、商业资本的作用:1G—W···P···W’————G’2、专业化和规模化缩短了商品流通时间、节省了流通费用3、相对节省社会的流通资本量,间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4、有利于扩张市场,促进经营规模的扩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本积累[补充]商业资本的不利影响商业资本的存在,还有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消极方面。
当产业资本家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以后,商品并未最终进入消费领域,而是仍然停留在流通领域,有的商人还把商品囤积居奇或转手倒卖,因而形成虚假的市场需求,促使产业资本家更加盲目地扩大生产,从而导致生产和消费的脱节,加深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
当这个矛盾发展到异常尖锐的地步时,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7.2 商业利润一、商业利润的来源1、概念:商业资本在商品流通领域中获取的利润2、获取商业利润的途径:买卖差价3、商业利润的来源:(1)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是产业资本剩余价值链中的一环,其利润只可能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商品资本独立为商业资本,使产业资本能获取更多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家也愿意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二、商业利润的决定由上图可知:商业利润=产业利润=平均利润社会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三、商业利润的形成商品的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k + p + h[概念解释]商业资本家之所以能获得商业利润,其具体途径是由于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即通过价格差额,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目录CATALOGUE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01CATALOGUE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01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03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发展路径可能会有所不同。
02CATALOGUE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010203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及其特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形式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剥削的形式:工资、利润、地租等剩余价值学说与利润平均化趋势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利润平均化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利润平均化趋势及其影响利润平均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机制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实质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机制: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01 02 03资本集中的过程和形式竞争和信用在资本集中中的作用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垄断的形成过程: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垄断的实质和特征垄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0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0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03法人资本所有制和资本社会化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全球化、信息化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表现: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机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等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特点和影响03CATALOGUE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历史背景与过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探索01020304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和发展历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与过程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特点转型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01020304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回顾0102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挑战030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0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0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有利条件04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策略与措施当前我国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04CATALOGUE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现状、问题与挑战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差异巨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一些国家则陷入贫困和落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高于该部门创造的剩余
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低于该部门创造的剩余
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
润与该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
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 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超额利
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
土地不能创造任何价值与剩余价值,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 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整个资产阶级都参加了社会总剩余价值的瓜分。因此,劳动者要摆脱 剥削并最终解放自己,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五、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平均利润率存在下降趋势 •资本家为追逐利润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使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
成不断提高,进而导致社会总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在其他 条件相同(特别是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高, 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 来说就越少,平均利润趋于下降。
•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 •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承担商品资本职能的 资本,是市场交易扩大,流通领域商品资本数量增加的结果。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概念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但资本家只关心资本的投入
政治经济学教学(上财出版社)mPPT课件
济调节手段。
3
4
市场经济: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特点: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 动;价格调节经济。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联系:均以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制为基础;采取商品 货币形式交换劳动;追求价值
经济危机四个阶段
1、危机阶段2、萧条阶段3、复苏阶段4、高涨阶段
二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1、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幅度较小;2、经济危机 频繁,周期缩短;3、危机期间物价反而上升;4、 周期的各阶段标志不明显
23
第五节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模型
一、劳动价值论 二、生产函数和产品的供给 三、效用函数和产品的需求 四、均衡价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及变化
(2)当价格可以商议时,为确定买主和卖主的真 实要价而进行的讨价还价的过程。
(3)起草、讨论、确定交易合同的过程。
(4)监督合同的签订者,了解他们是否遵守合同 上的条款。
(5)当合同签订者不承担他们所承诺的义务时, 强制执行合同和要求赔偿。
(6)保护产权,以防止第三者的侵犯。
19
第四节 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矛盾和经济 周期
一 市场、市场机制、市场经济
市场 是指一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
总和。它是市场机制运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市场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 机制 各自利益的竞争、生产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经
济运行的机制。(市场机制也是价值规律、供 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发生调节作 用的机制)
经济危机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1
政治经济学(第七讲)
20122012-5-9
罢工权的恢复
我国签署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我国签署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认可劳动者有罢工 权利“罢工权”当下在中国处于一种相当微妙的境况:一方面, 权利“罢工权”当下在中国处于一种相当微妙的境况:一方面,它被 八二”宪法中取消之后,一直未能得到恢复。 从“八二”宪法中取消之后,一直未能得到恢复。 1997年,中国签署加入了联合国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 年 中国签署加入了联合国的《经济、 该公约第8条规定 缔约各国应该保证劳动者享有罢工权。 条规定: 约》,该公约第 条规定:缔约各国应该保证劳动者享有罢工权。 在批准时我国并没有对该规定提出保留意见,这也就表明: 在批准时我国并没有对该规定提出保留意见,这也就表明:我国是同 意履行这一规定的 为落实该公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1年10月27日修 为落实该公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 年 月 日修 改了《工会法》 其中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 改了《工会法》,其中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 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 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 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 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虽然这一规定与罢工权的普遍要求仍 有距离, 停工” 怠工” 显然系“罢工”的别样说法而已。 有距离,但“停工”、“ 怠工”,显然系“罢工”的别样说法而已。
6小时
12小时
15小时
劳动日与劳动日的限度,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
20122012-5-9
•
工人阶级为缩短劳动日 的斗争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 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 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 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 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 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 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 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 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 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 日。”
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汇总第七章
第七章资本的流通过程1、产业资本,它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2、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
如果用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那么,购买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
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如果用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那么,生产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
从生产领域回到流通领域,把由生产阶段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
如果以W'、G'分别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货币,则售卖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W'一G'3、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
用公式表示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所以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5、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地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即具有并存性。
(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具有继起性。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与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互相联系和互为条件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七章
3、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m与p的 关系
联系: m是本质和内容, p是转 化形式;二者源泉相同,数量相 等。
区别:m是v的产物,p被看作 (c+v)的产物; m反映资本对雇 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而p利掩盖 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4、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形式的客观原因
一极采用工资形式好像资本家支付了全 部的劳动报酬,另一极上剩余价值好像 是预付总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 利润后,对剩余劳动的占有就转化成资 本的自动增殖 掩盖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生产迅速扩大
生产规模缩减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供 不 应 求 价 格 上 升
利 润 率 下 降
利润率提高
平均利润率 (1) 含义 平均利润率就是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整 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额 和社会资本的比率。 (2)计算公式
平均利润率 =
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 全社会资本总量
P′=
∑m ∑(c+v)
食品 70c+30v 100 工业 纺织 80c+20v 100 工业 机械 90c+10v 100 工业
合 计
240c+60 100 v
价值规律 市场价格
商品价值
市场价格
生产价格
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①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平均p 价值= c+v+m 成本在c、v的基础上形成,平均p在m的 基础上形成。 ②从整个社会或全部商品看,平均利润总量= 剩余价值总量、生产价格总额=价值总量。 因此,从全部商品看,商品仍是按价值出售 的; ③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 动。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七章剩余价值分配.ppt
六、对利润率平均化的反趋势因素 P151? (一)部门垄断 (二)行业壁垒 ? (三)创新与先发优势 ?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 1.商业资本古已有之 2.商业资本含义(资本主义条件下) P151 3.形成 P151 4.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条件(P152) (1)分工 (2)独立的投资 5.商业资本的积极作用(P152) (1)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3)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4)缩短流通时间 6.商业资本的消极作用(P152)
【总结】 ·生产成本(成本价格、生产费用)=c+v ·生产价格(价值,W)=销售价格=c+v+m ·出厂价格=生产成本(成本价格)+产业利润 ·销售价格(生产价格)=出厂价格+商业利润 ·产业利润=产业资本×平均利润率 ·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平均利润率 ★以上公式有两个前提,一是都是带“总”,即包括所有的产
。而当年的存款利息率为5%,则这张股票价格为_____元。
(3)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①股息和利息率; ②企业经营状况; ③经济因素; ④政治因素; ⑤人为投机因素; 6.股份公司的本质 ·本质上是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也是大资本支配其他阶层
货币收入的形式。
(五)虚拟资本
1.含义:
·教材P160,3定义:虚拟资本是以股票、公债券、企业债券、 银行券、不动产抵押单、金融衍生品等形式独立于实际资产之 外的资本存在形式。
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 3.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五)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生产成本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从而掩盖了剩余 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 形式: – 合作经济的存在形式有:股份合作制、合作股份制
• 股份合作制不同投资额联系,实行一人一票; • 合作股份制同投资额相联系,实行一股一票.
–我国的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一部分是在50年代 对个体手工业、个体商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建 立起来的;一部分是由劳动群众集资,组织街道 闲散劳动力兴办起来的.
17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 什么是合作经济 – 个体生产者或劳动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从事生产经营 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按照合作经营的业务范围划分, 有信用合作、购买合作、供销合作、运输合作、农业 生产合作、手工业生产合作、工业合的 豪 迈
• 全民所有制的本质 特征
– 全民所有制的含义 –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
制是生产资料归社 会全体劳动人民共 同占有的一种公有 制形式,它是同高度 社会化的生产和经 营活动相适应的社 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12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全民所有制的特征
– 一是生产资料属于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社会 主义国家所有,全体劳动人民都是全民所有 制生产资料的主人,都享受应有的权力和利 益;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 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 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 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公有制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 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 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
– 在同样规模的条件下,私有制较其他所有制有更高的 效率,而且因为这种效率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它的 获得不需要付出外部监督成本,不需要政府为提高其 资产使用效率而操心.
政治经济学第7章学习教案
政治经济学第7章学习教案第一节:概述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与政治关系的学科。
本章将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框架,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
第二节:主要内容1.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理论框架- 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活动和政治关系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揭示其相互影响的本质。
- 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学科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2. 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应用-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包括政治经济学对国民经济总量和增长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 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包括政治经济学对市场经济中个体行为和效果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3.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流派和学说- 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品及其理论要点。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地位。
-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教学目标1.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框架。
2. 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3. 理解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第四节: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理论框架和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第五节: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介绍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
2.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深入理解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的不同观点。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方法和应用的理解。
第六节: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不同政治经济学流派的理解程度。
政治经济学第七讲范文
政治经济学第七讲剩余价值的分配一、剩余价值转化理论基本内容1、剩余价值转化利润(1)条件:成本价格范畴的出现=C+V + MK + P(2)定义:当人们在观念上把m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m转化为P。
(3)关系:联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区别:m是对可变资本而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P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掩盖了m的真正来源。
(4)利润率:是m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5)影响利润率因素:m′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省重点提示:A、资本家不仅把剩余价值拿来同他消耗的成本价格相对比,把它看作是成本价格以上的增加额,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和利润,就其来源和数量来说是同一个东西。
它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出来的。
B、商品的成本价格是由转移到单位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单位新产品中相当于支付劳动力价值的资本价值两部分构成的,也就是c+v,通常用字母K表示,即K=c+v。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成本价格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价格通常被看作是企业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成本核算概括起来有三项任务:核算成本的数量、分析成本的构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
D、利润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
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全部利润归资本家所有,利润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E、利润率客观地反映了资本的增值程度,它是商品经济社会考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比利润量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现实生产经营状况。
企业增加利润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降低产品成本。
二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适销产品的产量。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条件平均利润率的形成(2)原因以资本自由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使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平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第七讲剩余价值的分配一、剩余价值转化理论基本内容1、剩余价值转化利润(1)条件:成本价格范畴的出现=C+V + MK + P(2)定义:当人们在观念上把m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m转化为P。
(3)关系:联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区别:m是对可变资本而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P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掩盖了m的真正来源。
(4)利润率:是m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5)影响利润率因素:m′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省重点提示:A、资本家不仅把剩余价值拿来同他消耗的成本价格相对比,把它看作是成本价格以上的增加额,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和利润,就其来源和数量来说是同一个东西。
它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出来的。
B、商品的成本价格是由转移到单位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单位新产品中相当于支付劳动力价值的资本价值两部分构成的,也就是c+v,通常用字母K表示,即K=c+v。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成本价格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价格通常被看作是企业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成本核算概括起来有三项任务:核算成本的数量、分析成本的构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
D、利润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
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全部利润归资本家所有,利润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E、利润率客观地反映了资本的增值程度,它是商品经济社会考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比利润量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现实生产经营状况。
企业增加利润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降低产品成本。
二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适销产品的产量。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条件平均利润率的形成(2)原因以资本自由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使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平均化。
(3)概念平均利润率:按照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是m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100%平均利润:各部门资本家按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重点提示:A、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二是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C、平均利润率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D、平均利润率变动趋势。
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条件:平均利润率形成K+ P=生产价格(2)规律:价值规律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生作用,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3)作用: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改革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调节剩余价值在各部门投资者之间的分配。
重点提示:A、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的。
B、生产价格与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区别。
市场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商品的生产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市场价格围绕社会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基本内容1、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又叫商人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以获取商业利润的职能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
它是一种古老的资本形式,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商业资本的职能是从属于产业资本的职能的。
也就是说,商业资本从事商品买卖活动,客观上是为产业资本的商品销售过程服务的。
(2)商业资本作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减少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有利于缩短产业资本流通时间;有利于加快整个产业资本的周转;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快速的发展。
(3)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经营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m。
但这部分利润不能低于平均利润。
(4)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商业流通费用有两大类:一是生产性流通费用。
它是与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有关的流通费用。
二是纯粹流通费用。
它是由于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引起的非生产性流通费用。
重点提示:A、商业资本在流通领域中活动,除了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继续的那部分商业活动,即商品的包装、保管、运输等活动属于生产性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外,单纯从事商品买卖的纯商业活动,是不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
B、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业利润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其真正来源是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商业资本作为一种与产业资本并列存在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同样要受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支配,参与利润的平均化,其生产价格的公式为:生产价格=生产成本(K)+产业利润(p)+商业利润(h)案例分析:一年中产业资本总额为720c+180v=900。
m′为100%。
总产品价值:720+180+180=1080,商业资本100,参与180m的分配。
平均利润率为180/(900+100)=18%产业资本所得利润=900×18%=162商业资本所得利润=100×18%=18产业资本产品出厂价720+180+162=1062商业资本家售卖价1062+18=10802、借贷资本和利息(1)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它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它是一种通过货币的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资本形式。
(2)形成原因固定资本折旧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用于积累的m(3)借贷利息:是借贷资本家把货币借给职能资本家而取得的一部分m。
它是m的转化形式。
(4)利息率: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例。
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利息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以及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和借贷双方的竞争。
利息率的长期变动具有下降的趋势。
(5)借贷资本运动公式:(6)股份公司:是许多投资者用购买股票的办法合资经营的企业,是资本货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主要形式:股份无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7)股票:是股票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股息的凭证。
股票的持有人就叫股东,股东不直接参加公司的经营管理,但可出席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
股东表决权不是按人计算而是按股计算,即一股一票。
所以,股份公司的领导权实际上操纵在少数大股东手里。
(8)股息:是股票持有者凭股权从企业的盈利中获得的一份收入。
股息实质上是雇佣工人创造m的一部分。
股东无权退股票抽回资本,但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出卖。
(9)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是指股票在市场上交易时形成的价格,它不等于股票面额,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
在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预期股息越高,股票价格越高;反之则相反。
当预期股息不变时,利息率越高,股票价格越低;反之则相反。
总之,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
(10)银行资本和银行职能:银行资本指银行资本所有者经营银行所使用的全部资本。
从银行资本的来源看,包括两个部分:银行企业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
从其物质构成看,也分为两个部分:现金(黄金或银行券)和有价证券。
银行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把社会上分散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小额货币收集起来,形成巨大的借贷资本;通过发放贷款的形式,把这些货币资本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
(11)银行利润及其来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资本利益最大化原则,银行资本所有者经营银行业务的目的与职能资本一样,是为了获得利润。
银行利润总量与银行企业自有资本的总量的比例,就是银行利润率。
(12)银行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体系和非银行金融体系共同构成了一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美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德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中国金融机构体系(13)金融工具和金融风险:金融工具是指金融活动中与资金融通的具体形式相联系的载体。
金融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中由资金筹措和运用所产生的风险,即由不确定性引起的在资金筹措中形成损失的可能性。
(14)虚拟资本与创业利润: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能给持有者定期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称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还包括国家债券和以各种不动产作抵押的有价证券。
创业利润就是指创办股份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价格总额同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
(15)现代股份制的特点和作用:现代股份制是商品经济社会化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
它主要体现在股份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
两权分离具体体现在公司制的两个重要特征中,即公司的法人财产制度和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股份制度的新特点:1)股份公司的规模日益扩大,形成了一些巨型的垄断组织。
2)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财团。
3)股份资本国际化,形成跨国公司。
4)由于现代股份公司大量发行股票,且股票交易非常发达,股权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5)法人相互持股、参股成为现代股份制的一个显著特点。
股份制在推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1)股份制是加速资本集中、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2)股份制是重新配置资本、优化投资结构的有效手段。
3)股份制创建了迄今为止最发达、最完善、最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4)股份制的典型形式,即股份有限公司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公共生产方式过渡的形式。
(16)信用的产生和发展:随着以货币流通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赊销活动和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进一步促使商品让渡和商品价值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即卖者作为债权人、买者作为债务人的关系。
只要这种关系一出现,信用就同时产生了。
资本主义信用产生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于大工业时期,是随着大工业和大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信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用加速了利润率平均化信用产生了流通费用信用加速了资本积聚和集中信用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信用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3、资本主义地租(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两种类型革命的道路或美国式道路改良的道路或普鲁士式的道路两个特点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土地所有权同劳动者人身依附于土地的关系相分离混合型土地所有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
(2)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它是农业中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体现着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