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课堂使用 明湖居听书之白妞说书
《明湖居听书》教案
〈〈明湖居听书〉〉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结构2、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3、学会用文学的语言鉴赏和描摹音乐。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教具准备】:录音机播放乐曲《高山流水》、幻灯处理板书,一组与音乐意境吻合的图片。
一、导入新课、凸现目标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音乐《高山流水》。
“能说说听到音乐的感受吗?”(学生可能往往只能用“优美”、“舒服”等话语来描述,)于是做如下引导:师: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
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
两千多年前,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历经千年而不褪色!同样我们也被音乐打动着,感染着,激扬着。
但,声音无形无色,转瞬即逝,如何才能把这过耳的美丽留住呢?通过刚才的尝试,我们发现这并不容易。
那就让我们来看晚清的刘鹗,他是怎样用文字为我们留下一段绝唱的。
请看《明湖居听书》。
(板书课题。
)二、把握课文框架(师: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思考一下:文章题目为“明湖居听书”,那么多听众主要听谁说书?生:(异口同声)白妞说书。
师:既然是听白妞说书,那么白妞在哪一自然段才出场呢?生:第6自然段。
三、重点研习(接着引导学生从第6段开始赏析,赏析完白妞的出场,接着转入7-9段描写传神音乐的内容)1、初步了解对象师:让我们先了解王小玉其人。
品一品描写王小玉的文字,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读书、动笔勾画。
稍后,有学生举手。
……………………………………..师:王小玉相貌平平,“不过中人以上”,但她身上却有一种非凡的神韵气质。
请问,她的气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生:通过眼睛写她的气质。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师: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生:用博喻描绘王小玉眼睛之美,体现她的气质。
师: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嫌罗嗦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学生七嘴八舌,有说“行”也有说“不行”的。
《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教案教学设计1《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教案教学设计一、前言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然而,如果我们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就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介绍《明湖居听书》的课堂实录及评说的教学设计方法,来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二、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在这个课程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明湖居听书》的基本情节,同时让他们学会借助于不同的语言特色来刻画形象,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课程内容我们会以集数为单位来介绍《明湖居听书》的情节,并借助相关的视听材料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
在每个集数的末尾,我们都会组织学生来做一些相应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技巧如何影响作品的表现力。
在课程结束时,我们会进行一个小测验,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过程3.1 引入在引入部分,我们会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明湖居听书》的大致情节和背景,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
3.2 讲解每个集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依次对每个集数的情节进行分析,介绍相关的知识点,并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展示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料,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作品。
3.3 分析语言特色和技巧在每个集数结束时,我们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相应的讨论和分析,让他们明白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技巧如何影响作品的表现力。
3.4 小测验在课程结束时,我们会进行一个小测验,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实例,我们发现学生非常喜欢《明湖居听书》,因为这个作品集合了多种文学元素,而且有一定的悬疑性,能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分析语言特点和技巧,学生也更好地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式。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视听资料的使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作品的情节和表现方式。
《明湖居听书》教案
明湖居听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
2.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道德品质。
4.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1.听《明湖居》电台节目。
2.精读节目内容,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
3.讨论文本、生活和故事,表达个人观点。
4.丰富课堂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2.如何通过节目内容来提高自我素质。
3.如何归纳和总结文本,提升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录播制教学。
2.精读课文和生活,讲述背景和故事。
3.分组讨论,激发学生表达热情。
4.课堂辅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介绍《明湖居》节目概述。
2.提问:你喜欢听历史节目吗?你有听过哪些节目?听什么受益最大?第二步、正文教学1.分组听《明湖居》主题节目。
2.听完后,交换意见: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3.课堂辅导:解答学生理解方面的疑问,介绍相关名词和历史事件。
第三步、拓展1.阻止生活和文化,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2.再次分组讨论,结合古代文化和历史谈论宋朝社会。
第四步、总结1.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实际运用知识。
2.点拨,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加强总结。
六、教学评估1.有效让学生成长知识、提高口语和议论能力。
2.了解并掌握相关历史、文化和人文信息。
3.发掘学生潜力,拓展学习领域,提升文化素质。
七、教学建议1.加强课前知识传授,让学生提前预习。
2.加强课堂讲解方式,将知识扩散为热点。
3.减少学生记忆量,让他们重视思维训练和探究。
明湖居听书教案2012
《明湖居听书》第二课时2012年12月21日初一(1)班朱洁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等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文中形象、贴切、细腻的语言。
3、态度情感价值观:感受古代民间高超的说唱艺术。
教学重点: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对无形音乐的传神描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明湖居听书》,梳理了文章内容,了解了相关背景资料。
今天,继续去感受古代民间高超的说唱艺术。
1、《明湖居听书》的作者?朝代?出处?2、概述内容文中重点写的是白妞说书。
(板)二、导入1、用一个词来概括白妞表演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精彩绝伦)2、师介绍:《老残游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体现了中国小说从叙事型向描述型的转变。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赞之:叙事状景,时有可观。
白妞精彩绝伦的表现是如何呈现的?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探究的任务。
三、课文品读:学习任务:打开书本,通读全文,为了表现白妞精彩绝伦的表演,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能让我们对白妞的绝妙表演感同身受。
请到文章里找一找,批注在一边。
学习过程:1、生自读课文,圈划批注。
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完善。
师巡视指导,生有疑问可询问老师。
3、全班交流。
明确:(1)、白妞登场:动作描写、眼神描写(正面描写)听众:已被吸引,静待表演。
(侧面描写)(2)、白妞说书:同学交流第5段正面对白妞演唱声音的描写。
师对白妞说书表演的小结:作者创造性地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描写声音的好方法,即以画面来表现声音。
这些描写音乐的句子大多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善用比喻,化平淡为丰富。
(3)、黑妞表演:清脆婉转,唱腔百变不穷,以为“观止”。
旁人议论:远不及白妞。
侧面描写衬托白妞的不同凡响,技艺高超。
(4)、琴师演奏:欲扬先抑,演奏“入耳动心”较好一片。
为后文与白妞表演相应和铺垫。
(请同学朗读描写琴师演奏的语句)(5)、梦湘评论:(侧面描写)回味三日尚觉不足。
明湖居听书教案
明湖居听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2、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清新细腻的语言。
3、品味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4、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1 侧面描写及其作用2 本文多种修辞手法通感、设喻,夸张等的运用与作用三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侧面描写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三初读课文,内容概括老残明湖居听白妞说书四重点解读,学习侧面描写(一)概括白妞出场前文本所写内容戏园盛况——琴师弹琴——黑妞说书——观众对话(二)白妞出场前所写内容对文章有什么作用?戏园盛况1 戏园盛况具体描写观众多:满满的,人缝里坐下,“顶”着篮子职业广:官员、生意人、读书人热闹气氛:高谈阔论嘁嘁喳喳2 戏园盛况描写的作用(1)说明济南已掀起了一股白妞热,为了欣赏白妞演唱,人们不惜提早几小时赶到戏院,不吃饭,烘托了白妞说书魅力无穷,为白妞出场渲染了浓烈气氛。
(2)来的各方面人,说明白妞演唱艺术雅俗共赏,对各阶层人物都有吸引力。
(3)戏院嘈杂场面描写,为白妞出场肃静埋下伏笔。
琴师弹琴1 描写内容外貌: 甚为丑陋初奏:不甚留神轮指:入耳动心2 作用:琴师弹奏技巧纯熟,“入耳动心”,如此高明的琴师必有高超的歌手才会相称,他为白妞的演唱做好了铺垫。
琴师弹琴时,“人也不甚留神去听”,这节文字后文王小玉出场时“满园子里便雅雀无声”形成强烈的对比。
烘托出白妞说书技艺高超黑妞说书1 描写内容外貌:朴素洁净演唱:以为观止2 作用:黑妞演唱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令人听了“以为观止”,但这样精彩的表演仍然“比白妞差多远”,可以想像白妞的演技定然是炉火纯青。
观众对话通过对话侧面表现出白妞说书技艺高超(四)总结1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
《明湖居听书》之“白妞说书”教案设计
《明湖居听书》之“白妞说书”教案设计作者:罗亚雄丁德任田歆明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6期一、教学目标品析精彩比喻,想象和体味白妞说书声音的美妙和技艺的高超。
二、重点难点品味、领悟精彩的音乐描写。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1.感受课文内容(7、8自然段)推荐朗读基础好的学生范读,其他学生听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清理演唱节奏(1)学生自读。
师:白妞精彩的表演,从声音变化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学生自读课文,依节奏变化分出几个阶段,画出标志性的语句。
(2)合作探究。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视情点拨。
要求:发言和倾听的学生都要在课文适当的地方画出有关语句。
归纳:白妞演唱的全过程,共有以下五个阶段:“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陡然一落”——演唱的跌宕;“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
(3)创设情境。
播放韩红《青藏高原》片断,学生合书、闭目、欣赏。
重点感受声音节奏的变化。
3.学习音乐描写(1)学生自读、自语、自批注。
师:谁能说出韩红的《青藏高原》好听在哪里?(顺势引导到对课文的品读即可。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白妞演唱的?运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白妞说书的哪些特点?(学生自读,在旁眉作批注;也可与同桌讨论。
)(2)师生共同学习“初不甚大”一段描写。
(学生齐读。
)师:作者怎样表现“初不甚大”的妙境?学生发言讨论:运用了哪两个比喻句?从哪个角度运用的?与音乐有怎样的关系?“像熨斗熨过”:平整、伏贴、舒服,像用手在体内抚揉、按摩。
“像吃了人参果”:甜美、爽口、解渴,且有心理的满足感。
像……/感觉——舒畅归纳:初不甚大像……/味、感觉——甜润(3)学生交流感受和认识。
阅读相关文字,讲清楚运用了什么样的比喻描写声音,表现了什么特点,自己有什么联想和想象。
要求:具体、细腻品味描写音乐语言的精妙;倾听的学生要记录要点,也可补充和辩论。
《明湖居听书》公开课教案
《明湖居听书》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说书场面和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领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揣摩课文特殊比喻在描摹声音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1、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两方面烘托人物形象;2、品味特殊的比喻在描摹声音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简单运用特殊的比喻描摹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方法】故事激趣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数】2课时【学前准备】1、熟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
(要求:查字典或运用课文下面的注解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鹗.气味铮铮鏦鏦....羯.鼓遽.俱煞熨.伏贴恍.如骋.余音绕梁戚戚..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搜集刘鹗和《老残游记》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
有一年,韩国突然爆发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们纷纷逃命。
韩娥在乡亲的帮助下幸免遇难,投奔齐国。
途中盘缠用尽,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
于是,她便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
她的歌声美妙而婉转,可谓登峰造极,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
以至韩娥走后三天,人们依然能够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于是,便有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说。
今天,让我们跟随刘鹗走入明湖居,欣赏一段与韩娥之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大鼓书,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昨天让大家回家搜集了一些刘鹗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交流下。
(用PPT显示重点文学常识。
)刘鹗 (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江苏镇江)人。
《老残游记》共20回。
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奔走江湖替人治病。
在老残的游历中,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涂炭人民的丑恶社会现实。
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貌以“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的面目。
它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明湖居听书》的教案
《明湖居听书》的教案《明湖居听书》选自于《老残游记》,主要讲的是江湖医生老残四处行医时的经历。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明湖居听书》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明湖居听书》的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通感的大致含义,能够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描写听觉感受教学重点:理解文中侧面烘托的作用教学难点:了解通感的大致含义,能够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描写听觉感受教学流程:一、导入与整体感知1、播放音乐《卡农》,思考如何将音乐的变化和妙处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2、阅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描写其他人物的作用是什么?二、以通感的修辞描写音乐1、仔细阅读课文第五小节,尝试用折线图表示白妞说书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过程。
2、在描写声音变化的各个阶段时,作者使用了哪些的描写语言?在折线图上作出简要的批注3、在表现白妞说书声音动人时,作者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妙处?4、逐句分析通感的使用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5、通感的例子——你笑得很甜“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三、实践与总结1、播放导入时的乐曲,请同学们尝试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这段音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优质课:《明湖居听书》
课文探究
课文是如何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来表现白妞高 超的歌唱艺术 的? 提示:为了突出这一中心,在写演出之前,先 写场内热闹场面,先写琴师和黑妞,先写场中 的议论,这些都是为突出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 作烘托和铺垫的。然后,作者集中笔力,正面 写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最后,写听众的反应, 高度评价白妞说书的效果。
本文艺术特色
1.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2.十分讲求章法 3.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 现白妞的演技效果
《口技》: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 “无不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汉乐府《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 罗敷,脱帽著帩 头。耕者忘其犁,锄 者忘其锄”
外貌 黑妞演唱 演唱
朴素淡雅
先 → 抑 后 字字清脆 扬 声声宛转
(3)评价烘托
白妞唱前 此想便是白妞了吧。 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学不到
自然引出白妞,也衬托出白妞演唱 → 技艺的高超 白妞唱后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月不知肉味
→ 突出了白妞演唱的非凡效果
戏园盛况
琴师弹奏
白妞说书
黑妞说书
观众评议
本文意在表现王小玉高超的演唱技艺,而在出 场时却对她的外貌进行了这样的描写“装束与 前一个毫无分别”,“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 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 处?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这种写法?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老残游记》 李伯元(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孽海花》
明湖居听书教学案例
明湖居听书教学案例背景(一)教材分析1、这篇课文主要写白妞高超的歌唱艺术。
为了突出这一中心,在写演出之前,先写场内热闹场面,先写琴师和黑妞,先写场中的议论,这些都是为突出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作烘托和铺垫的。
然后,作者集中笔力,正面写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最后,写听众的反应,高度评价白妞说书的效果。
分别分析如下:①明湖居是一个戏园子。
听书人多: 当官的;做生意的;读书人。
下午一点钟才开始,可十点钟园子已坐满。
台上空洞无人、台下热闹,对比烘托,侧写场内热闹场面,有力烘托白妞说书的魅力,渲染了气氛,与白妞出场寂然无声形成鲜明对照。
②写琴师和黑妞,也是为白妞说书作烘托和铺垫。
写琴师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貌甚丑陋,开始弹琴琴声也不动人,最后轮指弹奏,动人心弦,突出轮指弹奏的高超技艺,为后文替白妞出色地伴奏埋下伏笔。
写黑妞容貌、服装,细致说明她朴实、纯洁,为后文白妞的容貌、服装描写节省笔墨,以便集中笔力写演唱,然后突出吐字清晰,行腔婉转的特点。
但她的技艺远不如白妞,因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
就这样层层铺垫,烘云托月,很好发挥琴师、黑妞的陪衬作用。
③借观众之口议论,将黑妞白妞说书互相比较。
黑妞: 好! 是白妞教的,别人可说得出,别人能学一两句白妞: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学到手 (对比、烘托、先声夺人)④白妞说书;⑴白妞登台: 貌不惊人但一举一动,一顾一盼,就使观众为之倾倒。
( 动作、眼睛)⑵白妞说书: 运用大量形象、贴切而生动的比喻。
声音:低─高─极高─陡然一落愈低愈细─无声─忽起─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说唱:听觉: 感觉妙─伏贴─畅快─暗暗叫绝─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叫好之声轰然雷动本文的比喻句,使难以捕捉的没有实体形象的声音美,变成了可见、可感的实体形象,借助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引起读者丰富多彩的联想,深化了作品的意境,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
⑤听众评价: 借一湖南少年之口用了两个典故。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课《明湖居听书》教案
在线学习资源
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在 线学习资源,方便学 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拓
展知识。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能够 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作业完成情况
分析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质量、及 时性和态度等方面。
思维活跃度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程度,能否 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或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明湖居听书》,引 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认识到 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对美好事物 的追求和向往,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明湖居听书》的兴趣,引 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语 句。
拓展阅读
推荐书目
《中国民间艺术鉴赏》、《中国传统艺术》
推荐理由
这两本书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中国的民间 艺术和传统艺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的文化艺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03 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理解其性格特征 和情感变化。
难点
01 语言特色
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包括修辞手法、句式特点 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02 主题思想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探讨其深层含义和现实意 义。
03 文化背景
了解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理解其 对文章主题的影响。
04
幼儿园优质课-明湖居听书教案
明湖居听书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明湖居听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明湖居听书教案1【学习目标】1、领会课文运用联想、比喻描写音乐形象的写法,提高欣赏曲艺艺术的情趣。
2、学习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来突出主要人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查找作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增加知识积累。
语音字形词义字词积累刘鹗简介阅读课文时发现的问题一、导入新课听《秋日私语》序曲中的主旋律,听完后思考并回答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样?二、材料交流作家、作品简介《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题目是编者加的,略有删节。
作者刘鹗(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人。
《老残游记》和《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孽海花》(曾朴)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三、检测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鹗()偌()铮纵()羯()啭()坞()看坐()2.解释下列词语遽观止:伏贴:千仞:周匝:四、整体感知(1)《明湖居听书》主要是听谁说书?(2)课文哪几段介绍了王小玉说书情况?五、重点段研讨1、作者写白妞的演唱极有层次,请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演唱的开始——演唱的发展——旋律的跌宕——演唱的高潮——演唱的结束——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几个阶段的演唱的?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例如:“初不甚大”——“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通感用感觉设喻,表现声音的甜润,使人舒畅)了解通感的知识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3篇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2、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清新细腻的语言。
3、品味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4、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及作品,导入新课。
《明湖居听书》选自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游记》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炼生。
小说中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
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叙其“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统治下,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
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
鲁迅先生把这部作品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字铁云,江苏人。
1888年因治理郑州段黄河有功升至知府。
庚子(1900)年,他买谷赈济北京饥民,后因私售仓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里。
二、听录音朗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台上、台下的反应来理清结构:本文结构图:时间:次日九点钟以后地点:明湖居人物:老残、众多听众、艺人、歌女(黑妞、白妞)事件:听书(唱书)、听书前:台上:空洞无人,设备简陋十点钟台下:拥挤热闹(侧写烘托)台上:仍空洞无人先声夺人)十一点钟台下:更拥挤热闹台上:男人(丑陋、弹曲、动心)十二点半钟台下:叫好不绝听书时:台上:黑妞姑娘(十六七岁)─清脆婉转,百变不穷弹罢数分钟(侧写正写)台下:老残感觉:以为观止。
八年级上册《明湖居听书》教案
八年级上册《明湖居听书》教案八年级上册《明湖居听书》教案汇总《明湖居听书》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2、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清新细腻的语言。
3、品味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4、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及作品,导入新课。
《明湖居听书》选自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游记》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炼生。
小说中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
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叙其“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统治下,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
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
鲁迅先生把这部作品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字铁云,江苏人。
1888年因治理郑州段黄河有功升至知府。
庚子(1900)年,他买谷赈济北京饥民,后因私售仓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里。
二、听录音朗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台上、台下的反应来理清结构:本文结构图:时间:次日九点钟以后地点:明湖居人物:老残、众多听众、艺人、歌女( 黑妞、白妞) 事件:听书( 唱书) .听书前:台上:空洞无人,设备简陋十点钟台下:拥挤热闹 ( 侧写烘托)台上:仍空洞无人先声夺人)十一点钟台下:更拥挤热闹台上:男人( 丑陋、弹曲、动心)十二点半钟台下:叫好不绝听书时:台上:黑妞姑娘( 十六七岁) ─清脆婉转,百变不穷弹罢数分钟 ( 侧写正写)台下:老残感觉:以为观止。
两人对话:白妞更好. 映衬对比)台上:白妞姑娘( 十八九岁) ─清秀动人、唱书妙绝正热闹时无比奇妙精彩绝妙台下:鸦雀无声─暗暗叫绝─轰然雷动听书后:闹声稍定台下:少年盛赞白妞,众人交口称是三、分析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明湖居听书》公开课教案设计
《明湖居听书》公开课教案设计《明湖居听书》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分析教材情况:《明湖居听书》是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主题是“技艺超群”。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神乎其神的技艺,表现了中华民族心灵手巧的特点,这是一笔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
本文虽然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从美文的角度节选的。
本文虽然选自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但是它虽有人物描写,却主要不是向读者昭示人物性格,虽有情节结构,却主要不是告诉我们有多么曲折的故事,虽有环境描写,却只是作为音乐的布景。
它就象一篇描写音乐的散文一样,堪称一篇美文,想象极为丰富,语言妙不可言,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把王小玉说书的魅力描写得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
为此,我大胆把其上成一堂音乐、文学欣赏课,集中力量听音乐、评语言、写音乐,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学生情况:我所教授的是初一(1)班,他们聪明、思维活跃,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是语言感知、感性体味能力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自然感悟语言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说唱艺术的魅力,激发对文学音乐艺术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最近我们学校在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本班也有好几个参赛的同学,但本班有部分同学并没有去现场,如果让你向没有去的同学描绘你唱的歌曲,你会怎么说?(请同学起来说)我们都知道声音无形无色,转瞬即逝,如何能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尝试,我们发现这并不容易。
那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晚清的刘鹗,他是如何用文字给我们留下一段绝唱的。
现在请把书翻到三十二课,继续来学习刘鹗的《明湖居听书》。
(二)文本研读1、听同学朗读第五自然段,并在听的过程中,圈画出声音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情感目标: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教法:点拨、启发、多媒体辅助、情景设置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诵读法
第1课时:
第2课时:
导入视频:《群星山东快板》2’
在座的各位山东人是不是感到很自豪?(张桐等河北人冯巩天津的,远亲不如近邻啊)我们山东引以为傲的不仅有孔夫子、王羲之,还有济南大明湖畔的——王小玉。
知识链接----通感实例:
1、形容香气——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2、形容鸟鸣——一群云雀明快流利的叽叽呱呱,在天空里撒开了一颗颗珠子。
3、形容笑声——她的笑声很甜。
4、黑妞说书——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
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音乐,让声音更形象、更具体、生动
师范读:-----学生在书上勾画关键词
2、清理演唱的节奏——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交流、各抒己见,教师视情况点拨。
明确:五个阶段
“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
陡然一落——演唱的跌宕;忽又扬起——演唱的Leabharlann 潮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
3、品味说书妙境(白妞精湛技艺)
文章结尾有梦湘先生评论,听白妞说书以后好比“三月不知肉味”,那么,白妞说书究竟妙在哪里呢?
板书:
品白妞说书刘鹗
比喻视觉
五个阶段通感:听觉
想象味觉
触觉
绘有形之乐
二、绘有形之乐
过渡:白妞的说书是美的,更美的是作者的生花妙笔;他借助通感、比喻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再现了一幅大明湖畔美人绝调图。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欣赏一首歌,《青藏高原》把你感受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可以直接说,也可以写下来(播放李娜《青藏高原》片段,学生合上书,闭目、欣赏。运用比喻、联想、通感随心所欲的描绘你所感受到的画面。)课堂交流、展示
交流时按照小组次数回答计分。注意读音:跌宕、弦
展示时:可有感情的读来体会妙处。以小组为单位计分。
(通感——感觉的转移: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
白板出示
其他-----火热的红玫瑰(触觉—视觉)
他穿的绿色衣服是冷色调(视觉—触觉)
冷美人一弯寒月(视觉、触觉)
10’
结语:这些手法,将无形的音乐描绘成多姿多彩的画面,化平淡为神奇。怪不得钱钟书先生曾经这样说通感: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日照航海技术学校教案第13次,共2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课前准备:
1、分四个学习小组(听书组、评书组、说书组、品书组)
2、学生课前搜集生活中的通感实例,下载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提前揣摩音乐感受
3、导学案、白板两个;一个记录课堂竞赛得分;一个用来补充通感资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第1课时)
明确:
■初不甚大---吃人参果、熨斗熨--服贴---舒适畅快—歌声悦耳
读出舒适的感觉(重音说不出来)(香脆、甘甜、解渴)触觉味觉
■越唱越高——抛钢丝、登泰山(视觉、想象
■陡然一落——飞蛇穿梭(视觉、想象
■忽又扬起——放东洋烟火(视觉、想象
花坞春晓、群鸟乱鸣(比喻)
小结:运用通感,可最大限度地调动五官感受,可以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体验形象地描摹出来,可脱俗去熟,产生新奇清新之美。
在上一节我们解读了明湖居的戏园盛况、琴师弹奏和黑妞说书、观众评价这四片“绿叶”,了解了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红花还需绿叶衬”,认识了“绿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味“红花”——板书“《明湖居听书》之白妞说书”。
一、品白妞说书
1、感受课文内容7-8段
教师:白妞精彩的表演,从声音的节奏变化来看,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你能分别找出相关的标志性词语吗?
同学们仔细品味7-8段,找出你最欣赏的1-2个句子,做好标记和批注,想想有何妙处?(10’)
(1、学生大声朗读、选择1到2处进行批注;
(2、有感情的朗读你选择的句子
(3、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你找到的语段都妙在哪里
(4、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我知道同学们都有一身的艺术细胞,那么,同学们对音乐艺术的品味是不是也很独特的呢?有请各小组展示一下交流成果。(15’)
三、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把感受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总结:如果说白妞的演唱精彩绝伦,那么刘鹗的文采则将这种精彩推上了无可攀比的巅峰!我们不仅要感激刘鹗用文字再现了这场精彩的说书,更要学会珍惜并且传承这些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民间艺术。正所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5分钟
5分钟
学生听范读时用笔划出
提示:文中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