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_误_与_悟_从_奥数教育_说开去
例谈以“误”促“悟”教学法word资料5页
例谈以“误”促“悟”教学法著名数学家钱学森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的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的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正确结果的高座。
”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来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和积累学生的解题错误,让“错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教学材料,以“错误”促进学生领悟解题思路、解题思想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改进了教学中的不足,探索新的纠错方式。
除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还专门开设纠错课,以强化学生这一能力。
在此,我以“初三第一阶段复习中的一节纠错课”为例,试谈开发、利用“错误”这一宝贵资源的以“误”求“悟”教学法。
现描述案例如下:1、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解题中的错误,在共同分析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让学生将第一阶段的“双基”类型题理解透、掌握好,对必须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智能目标:通过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开发、利用,变“废”为“宝”,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解题能力得以提高;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亲自领略探索、修改、尝试、验证的过程,体验和享受由失败走向成功后的那份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追思错误根源,形成正确思路;教学难点:对错误的挖掘及指导学困生纠错。
3、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按以下程序进行:诡辩题开场――找错与析错――治错与改错――防错与提高――小结与评价4、教学设计展示:4.1 以诡辩题开场。
展示“蚊子与狮子一样重”的诡辩题的证明过程,提出问题:我们知道,蚊子与狮子不可能一样重,但却有人煞有其事证出了蚊子与狮子一样重,粗略一看,似乎真的被证明了。
这就是数学中的“诡辩题”,到底错在哪里?你找到了本题错因了吗?引导学生剖析错因:忽视“算术平方根非负”导致出错。
因“误”而“悟”——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设计
( 一) 把懈练习起点 , 没 ‘ 彳 T 钳 埘 的练 习
教 师 进 行 练 > J 设 汁 时 r解 学 乍 的 知识 经 验 , 准 确 把
伉扪 , 起 划 反作 川 』 。 我们 成 盘 f I 何科学 、 规范、 彳 _ 『 效 地 进 数学 课 : 握练 习 的起 点 , 只 ‘ 这 样 能 i } J 』 底 消除 题海 战 术 , 避 免 机 械 模
练 爿设汁, 址一线教师 义 容辞的 责任 。改革 课 练爿 没汁 成 ・ 仿 ,如 , 新授 1 1 i 『 组 织荩本功练习或为学 习新知识作 好知识迁移 的
为撰 我仃 J f f J 『 的 一 个哌待解 的 题。在新一轮J 叫家荩础教 育 :准备性练习 ; 新课进彳 『 巾 嘤结 合 关 内 容作 项的 、 局部 的反馈 改l I I l I = 的背景 F, 我Ⅲ不少教 育专家 、 学者和一线教 师对 “ 小学 一 练 习; 新授结柬时 作巩 践 的
:的思 考性 练 习
、
练 习设计在小学数学课 堂中的价值
-
以《 有余数的除汰》 …课为例 : 1 . 课前铺 练习, 巩… 础
《 脱代汝 mI J J 》 【 f 1 埘下练习 一 ・ 洲足这样解释 的 : 练习 , 为巩 :
… 爿做 I n i 排 的作、 l 数学家华 罗庚的“ J ' - i i ( 之火, 粒了之 :
: 例 1 . ( ) 括号 f 最 人能 填 儿?
纵 脱观 的数学 课
埘悱 这 址眼 I
以 F
: ( 1 ) 艟 多l 精, 缺乏针 :
(
(
) x 6 < 5 7
) x 8 < 2 6
(
化误为悟 化误为悟——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课题撷英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数学“四步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CJYC19041116)研究成果。
课堂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它呈现的生成性、开放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技巧,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技巧不仅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更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发生认知偏差甚至是错误时,教师应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资源,挖掘错误的价值,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下面,笔者结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辨认方向》一课,略谈对课堂调控的一些思考。
《辨认方向》教学片段:(老师看学生对八个方向掌握得非常好,让学生自己做一个方向板,完成后就下课。
没想到,出现了新问题。
)生1:老师,他的方向板漏了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
生2:老师,他的也错了,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应该是东北,而他写成西北了。
(此时,其他学生正准备拿着方向板交流呢,听见他们的争执,也开始忙乱。
老师走近一看,果然是错了,就迅速调整计划。
)师:请每个同学观察一下自己的方向板是否有问题,想一想你是怎么做的呢?生3(有点脸红):我的方向板上只有6个方向,我制作的时候,就是随便写的,想到哪个方向就写哪个。
生4:制作方向板时,怎么确定方向才不出错呢?(真有不懂的学生,看来停下了反思一下很有必要。
)师(马上鼓励):这位同学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谁来把你确定方向的绝招和大家分享一下?生5:先确定一个主要方向,根据这个方向确定其他方向。
生6:我们看图的时候,都有一个方向标志,制作方向板也是这样。
比如先确定方向北,根据北就知道南、东、西面了,然后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有规律地写出各个方向,就不容易漏掉了。
(大家不由自主地给这个学生鼓起掌来。
)师:谢谢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更要感谢这些“生病”的方向板给我们提供了这么有价值的讨论话题,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也送给出现失误及时改正的两位同学!回顾这节课,教师面对开放的课堂,关注课堂生成问题,充分发挥调控艺术,在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时,把课堂生成转化为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将学生简单的错误做了不简单的处理,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德育过程中的“误”与“悟”
德育过程中的“误”与“悟”作者:赵海英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09期初当班主任时,年轻教师都会办很多错事,但这些错事上帝都会原谅的,因为年轻时谁都会犯错,也有犯错误的权利;年轻教师会误解很多人和事,因为不知道批评是另一种指导方法;年轻教师会因为一味的追求教学成绩,而陷入德育培养的误区。
经过多年的磨练与成长,突然顿悟了,像涟漪一样进入佳境;渐渐的领悟到原来一切静下心来是那么的重要;如果觉悟出,将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那么班级里一切事情将进入竞争阶段。
下面是这几年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误”与“悟”:一、周总结中的“误”与“悟”初当班主任时,每周的周总结时间根本不知道说些什么、总结什么,只是为了落实学校工作不得不做。
第二阶段,会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小小组进行总结,但渐渐的觉得很单一,学生慢慢的也没有新鲜感。
现在,会把周总结当成班级的一件大事,用幻灯来呈现出上周班级的重大事件,事件中谁付出的最多,学生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本周学生又应该在哪方面提高,下一周的周总结就着重总结待提高的方面;以及接下来的一周或是一个月的提醒,让学生有一个提前量;接下来是小小组的总结,每组都进行点评,提出优点和不足。
只有这样的总结,才能让一周的事情不会忙乱,学生有规则、有目标的做任何事情。
记得所教过的一个班级的生物、地理会考,就是通过周总结的形式,提前一个月进行提醒,讲清重要性和复习方法,使得班级所有学生都达到A级水平。
二、家长会中的“误”与“悟”记得出当班主任开的第一次开家长会,紧张的不行,根本就是针对成绩的一次汇报总结。
所教第一个班级的八次家长会的手写稿一直留到现在,每每看到还是觉得幼稚可笑,但还是觉得那是一次经历与成长。
渐渐的,觉得家长还希望听到孩子在校的表现。
后来觉得家长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由于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没有培养孩子的经验。
逐渐的开始培训家长。
初一时,和家长讲培养孩子的七种能力,会后家长们都说老师有长远的目标,其实这七种能力是人们一生的追求。
从“误”到“悟”的经验成长
从“误”到“悟”的经验成长作者:张燕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11期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不断认知和发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对新知的一种摸索、探究、理解、提升的体验过程。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领悟能力、情感体验等有别于成人,因此,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错误。
作为教师,应当正视和理解学生的这种在“出错”“纠错”中的探究体验,分析其背后的学习障碍。
同时,更应当敏锐洞悉“错误”的价值,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在错中挖掘文本内涵、让学生在尝误中培养承挫能力,提升能力,探因求果,发展思维,让语文教学扎实而有效的鲜活起来。
小学语文错误领悟成长什么是“错误”?在教学上,所谓“错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教学结论或语文方法认识的偏差或失误。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错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
由于学生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领悟能力、情感体验等有别于成人,因此,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错误。
那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也是十分正常的。
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老师怎样对待错误。
我们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往往是“咬牙切齿”,或斥责批评,“强调多少遍了,你竟然还写错!”——老师们通常更多看到的是错误的消极方面,因为它降低了教学效率,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而我们对学生的错误处置都太表面化。
不但没有使学生的错误得到改善,反而增加了学生面对某一项错误的恐惧心理,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反而得不偿失。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人写三年教案,成不了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是语文教学活动前进的核心和动力。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简单的单独依靠老师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认知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
其实,差错,正是被忽视又亟待开发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恩格斯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在错误中学习。
错后反思误中促悟
龙源期刊网
错后反思误中促悟
作者:花奎
来源:《新高考·高一数学》2012年第11期
数学学习是一个过程,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也是有意义的学习中常见的.每个
人要想想为什么会出现错误,错在什么地方,如何纠正,这样就会有进步.但如果没有及时补
救与矫正,问题越积越多,就会出现学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本文通过一些实例,剖析错误
的特点或成因,帮助同学们总结反思,在反思中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和思维上的缺陷.
1.原有认知对新知的干扰
同学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而形成错误.“如果学生不能从已有的数学概念中找出与新概念的关系,就会受到原有概念的干扰,产生错误的概念.”。
误中悟——让错题绽放光彩
作者简介 :陈丹(1990一),女 ,福建厦 门人 ,二级教 师,大学本科 。
3 1
中小学教 学研 完2018.2
此话 一 出 ,涌 现 起 了不 少 小 手 。“不 ,虽 然都 是 ,但是 一 个 有 带单 位 ,一 个 没 有 ,意 义 是 不一 样 的。”
“是 啊 !第 一 段 是 米 ,分 数 后 面 带 上 单 位 表 示 的 是 一 个 具 体 的量 ,而 第 二 段 占 总 长
题 1:小 明和 小 东 各 有 1千 克 的 桃 子 ,小东 吃 了一 盘 桃 子 的 ,小 明 吃 了 千克 ,两 人 谁
子假设是1米,那么第一段是 1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也就是1米的 ,即去米,这时两段
绳 子 的 长 度 就 相 等 了 ;假 设 这 条 绳 子 长 是 4米 ,第 二 段 占全 长 的 1,即 4米 的 1,也 就 是 1
米 ,-9第 一 段 绳 子 米 比较 ,此 时 第 二 段 绳 子 比较 长 ;再 假 设 这 条 绳 子 是 米 ,第 二 段 占全
一 、 变 “误 ”为 宝 ,一 探究 竟 Oh,nol错误率 这么高?这难道 不是之前学 习的分数知识 吗? 在一次六年级的试题 中 ,下面 这 道 题 ,让 我 呆若 木鸡 。
原题再现 :一根绳子被 分成 两段 ,第一段长 米 ,第一m一/1.占一 ̄:5 J的 1,哪段绳子长?
选项
选择人数百分 比
错误 资 源 ;变“误 ”为 宝 ;借 “题 ”发 挥
错 误 是 伴 随着 孩 子 的成 长 出现 的 ,面 对孩 子 出现 的错 误 ,要 怀 有 一 颗敬 畏 之心 ,敬 它 为 我们 带来 丰 富 的教 育 资 源 和 契 机 ,畏 它对 学 生 的情 感 、态度 、价 值 观 潜在 的影 响。 教 师 要 有 教 学 机 智 ,利 用 错 误 的 资 源 ,进 行 深 入 地 分 析 理 解 ,并把 它们 充 分地 展 示 给孩 子们 去 讨 论 , 变 “误 ”为宝 ,借 “题 ”发 挥 ,进行 二 度 开 发 ,把 静 态 变 为 动态 ,把 学 习 的主 动权 交 给孩 子 ,给学 生 适 当 留 些 “空 白”,为学 生 提供 充 分 的 发 展 空 间 。 当我 们 去悦 纳 这 些 错误 ,将 其 视 为一 种 教 育 资 源 时 ,那 我们 对 “教 学相 长 ”四 字会 有 更深 刻 的体 验 与 更 生动 的解读 。
从一道数学题的教学失误谈开去
从一道数学题的教学失误谈开去面对自己教学中的失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在头脑中盘算着这个问题。
既然失误的原因出在自己对“个人所得税”知识的缺乏上,那么索性就从“个人所得税”的一些常识入手,给学生提供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我临时决定将下一节数学课改为“走进个人所得税”。
于是,我上网查阅了“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大量资料,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合,以更好地补救失误。
课始,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以及我国2005年新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定为1600元的背景和缘由。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看来课外的知识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介绍完这些之后,我重新出示了上节课讲错的题目,给出了李明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正确算法为:500 5% + (2500 - 1600 - 500) 10% = 65(元)。
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李明爸爸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中的500元是按照5%的税率纳税的,其余的400元是按照10%的税率来纳税的。
然后,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月收入的数额比较大,那么,你觉得用这种方法来计算个人所得税怎么样?”“很麻烦!”“计算量比较大!”学生们用近乎相同的语言传达着各自的心声。
“为了使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更迅捷,人们制定了《个人所得税快速计算表》。
”我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了这张《个人所得税快速计算表》:在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并充分了解各个栏目含义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有了这张快速计算表,人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就显得容易多了。
只要用超过1600元的部分乘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就是应缴纳的税额。
”随后,我又以刚才的题目为例加以说明:“李明爸爸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是(2500-1600) 10%-25=65(元)。
”“如果一个人的月收入是4000元,那么,他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应是多少元呢?请同学们对照着这张表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在我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很快就列式得出了结果:(4000-1600)15%-125=235(元)。
浙江省舟山市事业单位《教育理论》公务员(国考)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舟山市事业单位《教育理论》教师教育及答案《说明:全方面的收集整理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在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应该采取的强化方式是()。
A、即时强化B、滞后强化C、延时强化D、推迟强化【参考答案】A2. 下列符合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欢对问题承担责任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参考答案】A3. 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A、群体压力B、群体动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参考答案】B5.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明()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A、坚持知行统一B、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C、努力做到“慎独”D、向先进人物学习【参考答案】D6.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A、个性心理条件B、心理过程C、生理条件D、个性倾向性【参考答案】A7. 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A、鲁宾斯坦B、维果斯基C、布隆斯基D、列昂节夫【参考答案】A8. 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参考答案】C9.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加强()。
A、观念创新B、理论学习C、队伍建设D、体制创新【参考答案】D10.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B、关心学生C、以人为本D、鼓励学生【参考答案】A11.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参考答案】C12. 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参考答案】D13.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趋势。
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参考答案】B14. 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浙江省绍兴市《中小学教育基础知识》公务员(国考)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中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及答案《说明:全方面的收集整理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合适的认知策略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参考答案】B2. 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音带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参考答案】B3. 古希腊哲学家()是西方第一个对教师提出道德要求的人。
A、昆体良B、苏格拉底C、卢梭D、德谟克利【参考答案】D4.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参考答案】C5. 以苛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是()。
A、完形—顿悟说B、建构主义理论C、有意义学习理论D、认知结构论【参考答案】A6. ()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B、桑代克C、斯金纳D、杜威【参考答案】D7. 下列行为中,属于讲授运用不当的是()。
A、在讲授中,时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B、与其他方法、技能进行优化组合C、教师思路清晰又有语言技巧,故而长时间讲授D、在讲授中注意挖掘教学材料中的教育因素【参考答案】C8. 曾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阶段的教育是()。
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参考答案】C9. 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也称作()。
A、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首因效应【参考答案】C10.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参考答案】B11.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从教学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从教学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2023年,教育领域正处于快速的发展和变革之中。
随着新技术的推出,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在线学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等。
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犯错。
而这些教学错误,却是我们汲取经验教训的学习机会。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从教学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
首先,教学错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了解。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学错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所需要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一次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困惑和失望,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错误分析,发现原因并改进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教学错误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教育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教育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教师们需要时刻保持教育创新的意识,不断更新、改进课程,以更好地适应学生需求。
教学错误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不足之处,以便做出改进和调整。
例如,在新课程推出后,一些教师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某些领域的教学水平较低。
通过反思错误,教师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和需求。
此外,教学错误还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教学错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哪些教学方式适合哪些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某个主题时,一些教师可能会选择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另一些教师则可能选择更加互动和创新的教学方式。
通过比较效果,我们可以发现哪些方式更适合哪些学生,以便掌握教学最佳实践。
最后,从教学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让我们更能够适应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
用错悟错,不容错过
用错悟“错”,不容错过读华应龙《融错教学:成长的意义与教育的境界》有感发现孩子“不同”的声音,保护他们“独特”的思维,鼓励“出错”的孩子,让他成为课堂的“明星”。
著名的“融错教育”倡导者——华应龙老师对“错误”一词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所谓融错有三层含义,“容”错——尊重学生的不同。
“融”错——差错是一种资源。
“荣”错——犯错也是一种贡献。
特别是华老师提到“明白人明白的算理是一样的,不明白的人都各有各的困惑”,“差错正好是教师所需要的帮助学生理解真理的途径”,“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是着眼在对还是不对,而是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价值,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现时价值还是长远价值!”“捕捉了错误,就找到了教与学的新的生长点”等等,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错误的价值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出错和纠错过程中获得的启迪。
一、容错纳错,聆听思维不同的声音。
“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宝贝,差错对于学习就像沙粒之于河蚌,起初是拒绝,不愿意接纳,但又没法排斥,后来改变了策略,分泌汁液来包容沙粒,反而培育出了珍珠......”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正常的。
在学生的眼里,“错误”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耻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也越来越强,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少,就是因为他们害怕错误,害怕别人的耻笑。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允许、认同和接纳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差异,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课堂生成资源,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让差错显露出可贵。
相信听过吴正宪老师课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发现,每当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时候,老师都忙得不亦乐乎,几番搜索后,一个个不同的答案就呈现在黑板上了,吴老师的课之所以那样精彩,和这一环节是分不开的。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每个问题,每句话,在倾听中捕捉学生的错误信息,从千变万化的信息中,及时捕捉有效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灵性。
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出学生困难的焦点,努力从学生发生错误的角度去解读学生,了解学生错误背后的学习障碍。
西山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
西山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1: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单项选择题:A、课程目标B、教学大纲C、课程方案D、教科书2: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状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单项选择题: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3: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肯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讨论为()。
单项选择题:A、100%B、80%C、150%D、200%4:在Excel工作表的单元格中,如想输人数字字符串070615,则应输入()。
单项选择题:A、00070615B、“070615”C、070615D、0706155:“同学犹如泥坯,他能否成型,依靠于老师的雕塑。
”这种说法忽视了同学的()。
单项选择题:A、能动性B、向师性C、可塑性D、进展性6: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多项选择题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E、环境差异7: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过程。
单项选择题: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8:在1960年提出了“课程改革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华生B、杜威C、布鲁纳D、布卢姆9:老师必需要培育的基本教育力量素养有()。
多项选择题A、语言表达力量B、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力量C、了解同学及同同学交往的力量D、组织管理力量E、教育科学讨论力量10:我国学者按学习内容把学习分为:学问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单项选择题:A、言语信息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接受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11:韦纳认为同学的胜利动机应当归因于()的因素。
单项选择题: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B、内部的、稳定的、不行控的C、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不行控的12:以实践作业为主的爱好小组属于()。
单项选择题: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13:性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消失时期是在()单项选择题: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人期14:依据皮亚杰的儿童智力进展阶段理论,2~7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处于()。
陕西省榆林市《教育基本理论》公务员(国考)真题及答案
陕西省榆林市《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及答案《说明:全方面的收集整理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受()影响。
A、记忆B、知觉C、注意D、表象【参考答案】B2. 教学过程本质实践说的不足之处在于()。
A、容易导致教学活动人为的分离B、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C、忽略了学生的地位D、难以揭示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参考答案】A3. 广州海关拟招录 4 名公务员,请问下面哪个部门是这次录用工作的组织部门()。
A、广州市委组织部B、广州市人事局C、广东省人事厅D、国家人事部【参考答案】D4. 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5.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参考答案】D6. 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B、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同事关系C、良好的工作伙伴与生生关系D、良好的同事关系与生生关系【参考答案】A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A、国家B、管理者C、企业D、生产者【参考答案】C9.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效性D、深远性【参考答案】B10. 评课是()的继续。
A、听课B、说课C、上课D、备课【参考答案】A11. 教师和每个学生的空间距离不一样,观察的准确性也就不同为收集到来自学生更为准确的反馈信息,这需要教师课堂观察时采用()策略。
A、扫视B、环视C、注视D、巡视【参考答案】D12. 心理起源说是由()提出的。
A、赫尔巴特B、孟禄C、利托尔诺D、华生【参考答案】B13. 5~6 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
A、稳定性较好B、分配能力较强C、范围较大D、选择性较强【参考答案】B14.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陕西省汉中市初中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公务员(国考)真题及答案
陕西省汉中市初中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及答案《说明:全方面的收集整理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2. 学习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连锁学习D、命题学习【参考答案】B3.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内,作出处理。
4.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
这句话突出反映了()。
A、教育在师德中的重要性B、师德在教师素质中的基础地位C、民族在教育中重要性D、师德在教育中重要性和教育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参考答案】D5. 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像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像的特点是()。
A、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想像的主题不稳定,想像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C、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参考答案】A6. 教师在倾听学生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和适当的建议这体现了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
A、耐心等待B、善于理解C、真诚赏识D、热情参与【参考答案】D7. 我国现行刑法是()。
A、79 年刑法B、79 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C、79 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D、97 年修订后的刑法【参考答案】D8. ()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锻炼法【参考答案】B9. ()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这个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A、个人示范B、乐教勤业C、教书育人D、以人为本【参考答案】A10. 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这是学前教育的()原则。
A、发展适宜性B、启蒙性C、综合性D、独立自主性【参考答案】D11. 小学生的思维()。
教学感悟-将失误变成教学机遇
将失误变成教学机遇在课堂上有时我们会不小心出错,是该掩饰过去,还是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有其他良好的做法呢?一位老师这样来处理:授课内容为复习巩固二十四个声母,有一道题是让学生按照顺序把声母进行排列,最后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海豚的样子。
但是在学生排列完之后,一个学生发现老师少写了一个“d”,他像发现一个新大陆一样,充满了惊奇和新鲜,马上进行了汇报,声音响亮响亮的,“老师,你少写了一个‘d’”,紧接着,更多的学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老师的脸红了,赶紧向全体学生承认错误。
“同学们,老师不小心丢了一个声母,向同学们认错,大家可千万不要学习老师的马虎呀!”课堂中有听课的老师,这个老师看到在此时出错显得更慌乱了。
在课堂上出现小错误,这个老师采用了及时向同学们认错的方法,也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但是老师还说“大家可千万不要学习老师的马虎呀!”会不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我的老师是马虎的”这样不好的印象呢?毕竟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而且这道题又是一个图形题,这时如果老师巧妙地说:“对呀,声母‘d’跑到哪里去了呢?看哪个小朋友能把它找出来,写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看谁最先找出来。
”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个临时生成的很好的课堂资源,而且又多了一项有效巩固训练声母排列顺序的环节,学生会很感兴趣,积极兴奋地投入到这个训练当中。
教师巧妙地将失误变成教学机遇。
也许此时教师的“装糊涂”会使自己的学生更聪明。
当然,在临下课时或者采用一个合适的时机,老师可以再告诉学生自己马虎出现的小错误,这不是更好吗?当然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可能千差万别,老师千万要镇定,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只要对学生有利,就是最好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9月·A 教育的“误”与“悟”:从“奥数教育”说开去辛自强教育论坛作为家长,我们都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最近关于“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的呼声再起,再次搅动了家长的神经。
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奥数班”这类“附加教育”盛行的根源如果说要打倒“奥数教育”,那实际上还有更多的类似“教育”(如各种所谓的特长班)都应该一并打倒。
然而,问题是,我们要仔细地检视所有这些在正规的学校课堂教育(“义务教育法”、“教学大纲”等规定的部分)之外的“附加”教育究竟在起什么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提升学习者的素质。
然而,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今天的各类“附加”教育总体上已经丧失了培养人的目的(不排除有些是好的),沦落为竞争的工具。
家长之所以舍得花钱给孩子报各种名目的班,参加各种“附加”教育,其目的并不在于孩子本身素质的提高,而在于以此作为工具,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就是“择校”)。
因此,问题的本质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在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于是,最终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购买者之间达成了一种默认的规则:想让孩子进好学校吗?那你家孩子得有其他孩子没有的东西。
演变的结果是上“兴趣班”并不是孩子有兴趣,上“特长班”并不需要孩子有特长。
总之,附加教育的本质不是教育,而是竞争的工具,其现实基础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和不均衡。
在这一基础被打掉之前,竞争不可避免,由于所有孩子都在接受正常的教育,最后必然会付诸于其外的“附加教育”部分以便学生能分出高下。
在目前这些问题还未解决的情况下,需要家长作一些理性判断。
就是说,在当前的情况下,“择校”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家长也要考虑为了择校“付出的”和“得到的”是否划算。
二、教育观念的“误”与“悟”划算的问题,不仅关乎钱财,而且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幸福,关乎孩子的前途命运。
这个道理是明确的,但是家长却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绑架”,被很多“似是而非”的教育宣传所忽悠。
下面列举一些事例供大家思考。
第一,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误解有很多话似乎都在说早期教育很重要。
比如:(1)中国的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
”(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对1500多名婴幼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得出结论: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4岁前就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8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8~17岁间获得。
所以,赶快给孩子“报班”。
(3)伟大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摘要】近年,奥数教育等各类正规课堂教学之外的“附加教育”之所以大行其道,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分配不公平所致。
在这一困局没有解决之前,家长应该澄清并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领悟教育的本质,慎重选择各类“附加教育”。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观念早期教育奥数教育3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9月·A说过:“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4)某某人说:“绝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有关专家强烈呼吁: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
以上说法有的比较大众化,有的貌似很专业。
家长看到听到这些说法,肯定在心里会有反应:我是不是该给孩子做点什么?要不就报个班!这就是报班之风兴盛的直接原因之一。
上述的说法,若用来说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是对的,但以此为借口告诉你必须给孩子报个班的时候,问题的性质就变了,因为这并非“真理”的全部。
说“3岁看大”,肯定是夸张的,3岁时的特点对成年时的水平并没有根本的决定性。
婴儿一降生是可以教育,但不是说要让孩子认字、算数。
“绝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这类说法,都是千真万确的“废话”,但问题是报了那个班,孩子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吗?那个班就是孩子童年最好的选择吗?是要注意“起跑”,但教育有规律,不能“抢跑”,否则会被罚出局的。
而最可恶的就是那些办班者借用所谓“科学”忽悠人。
大家记住一点,如果某个人总是用这种句式跟你说话,你就要当心:某个伟大的“什么家”,某某著名大学的某某权威教授,他们都如何如何;中国的什么学院,美国的什么科学院的院士都说……我们在做科学研究引用别人的观点时,是禁止加头衔的,而只能直呼其名。
恰恰是那些要努力“推销”的人,才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吹嘘某个人的伟大,目的只有一点:“吓唬你”、“迷惑你”,赶快掏钱吧。
比如,前面的这位“伟大的”布鲁姆教授的观点经常被拿来说事,然而并不完全正确,或者不能按照字面机械理解而不计其余。
大家可以这样思考:如果4岁前获得了50%的智力,这说明婴儿阶段的早期教育很重要,没错,但此后的幼儿园教育就不重要吗?如果30%的智力是在4~8岁间获得的,是说明幼儿园教育很重要,但此后的小学、中学就可以不念吗?如果说20%的智力是在8~17岁间获得的,当然要上小学、中学了,难道大学可以不读?研究生教育可以不搞?17岁之后我们的智力就不用发展了吗?我想,再“伟大的”教授也不会说这么愚蠢的话。
此外,从学术上讲,这种关于智力的百分比的测量和计算还很成问题。
退一步讲,难道不报班,不上学,智力就没有了吗?也肯定不能这么讲。
上面这些话都说明早期教育很重要,但并不是说现在就要给孩子报个班,也不是要把什么都提前教给孩子。
教育是个终生的过程,学习是终身大事,要做长远打算。
千万别被某些以赚钱为目的的“教育家”忽悠了。
在我看来,上小学之前,孩子能健康成长就很好了,拔苗助长地使其“早熟”,没有好处。
第二,关于教育目的的误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但问题是,我们经常自觉不自觉地给教育和学习设置了很多错误的目标。
下面罗列一些常见的做法和说法。
(1)家长常说:“孩子啊,好好学习,你看就业形势多严竣啊!否则如何找工作!”(2)“给孩子报个班(比如,钢琴班)吧,没准还能培养成什么家(比如音乐家)呢!”(3)“孩子,我给你报个补习班怎样?你成绩太差了,我在同事面前都没面子。
”(4)“你看人家孩子,5岁就会做20以内的加减法,你看你!”(5)“人家都给孩子报班,要不,咱们也给孩子报个班?”(6)“孩子你还是上这个特长班吧,考‘重点’时能加分。
”诸如此类的话,我想大家并不陌生。
然而,当这样想问题的时候,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目的,而只看见了教育和学习的工具价值。
教育的工具价值就是“找工作”、“成名成家”、“争面子”、“满足家长虚荣心”、“家长找心理平衡”、“为了进好学校”。
当教育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当学习没有了内在兴趣,结果肯定好不到哪去。
在特定的情况下,教育是要发挥工具价值的,比如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
但在义务教育阶段、早期教育阶段,教育不应该有任何的工具性目的,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孩子自身的成长,不应负载太多别的意义。
我想,如果家长能放弃各种“目的”和“目标”,说不定孩子反而能学好。
如果总是把所有的“目的”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所有的“心愿”都放在教育上,结果一定是孩子不堪重负,教育最终被“异化”。
中国的孩子很累,是因为家长目标太多;中国教师很累,是因为教育承担的责教育论坛4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9月·A 任太多。
能让孩子喜欢学习,学什么都有用的。
第三,误以为受教育(或学习)就是“得到”教育是要帮助孩子长知识、长能耐。
然而,并非仅仅表现为“得到”,家长很容易把孩子的进步理解为“得到”。
比如,下面这些想法和做法。
(1)“真高兴,我的孩子能数到10了,才3岁呢。
”(2)“孩子,给大家表演一个,你不是学会了那首歌吗?”(3)“我家孩子能背30首唐诗了,你家的呢?”(4)“孩子,我告诉你的道理,你要记住了。
”(5)“真不错,300字的文章,能一字不差地念下来。
”孩子诸如此类的表现,比如“会数数”、“学一首歌”、“背唐诗”、“记住大人讲的道理”、“能认字”似乎是好事。
孩子的每点“进步”,每有“所得”,家长都会很高兴,或炫耀一番,并给予孩子肯定和奖励。
我们是要鼓励孩子进步,尽快学会,学有“所得”,但我们是否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呢:孩子某方面的过分“进步”是否会压抑其他潜力的发展呢?孩子学会了这一点,是否还有时间学其他的呢?孩子“得到”的时候,“失去”了什么呢?教育并不只是简单的“增多”或者“获得”。
孩子背会唐诗而“出口成章”时,可能会失去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学会认字时,可能不再把汉字当作漂亮的图画欣赏;学会心算时,可能就放弃了摆弄物体数数的乐趣;孩子很听大人的话时,可能就不会反驳别人;会完整唱别人的歌时,可能失去了“瞎编”一首歌的创造性;报班学习效果很好,但学习兴趣却没有了;完成了大人的要求,但失去了探索精神;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答案,但没有了好奇心。
如果一种“得到”,要付出沉重的“损失”,如果一种“进步”,必须以另外的“退步”为代价,那么我们就要仔细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比如,奥数班的问题,孩子学点数学没有坏处,但是很多奥数班教学以“题型分类”、“套路应对”为理念,结果学生很快掌握了“见什么题,列什么式”的奥数套路,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思维毫无意义。
貌似孩子学会了很多知识,实际上他们失去的更多。
对此,我去实验学校做课题研究时,有切身体会。
当给学生一道数学题,孩子连题目都没仔细读,就说:“我知道如何做了,这是‘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奥数老师讲过了,这种题必须这样做。
”如果让家长和孩子一块做这道题,家长就说:“这个题你难道都忘了吗?你们奥数书不是那么做吗?我不是告诉过你要那样处理吗?”孩子的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很重要,但我们一定要慎重。
你作出一种选择时,就没有机会做另一种选择;把一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时,就可能堵塞了其他“可能性”;你发掘一种潜力时,另一种潜力很可能被压抑了。
所以,家长应多给孩子一些自由探索的空间,尽量让孩子自然成长。
可以给孩子提供机会,但不要迫使孩子按照大人的意志行动;可以给孩子创造条件,但只能引导而不能限制。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家长要悉心呵护;每个孩子都有探索精神,家长要给予肯定;每个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但不要给其框框;每个孩子都有创造性,但要细心挖掘。
孩子有很多东西要学,但不是越早越好;孩子“学有所得”自然很好,但要当心孩子失去的东西。
比如,你告诉孩子这个“O ”念“欧”,他就不会再想到是“0”,也不会想到是烧饼或月亮,更不会想到代表别的复杂含义。
本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家长如果强迫选择一种现实性,则一切都没有了可能。
综上所述,我认为好的教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理念问题。
早期教育很重要,但早期教育不是“提前”教育;要引导孩子“学有所得”,但不要“得小失大”,因为与“得到”一样重要的是“不失去”;教育的目的就一个,那就是促进孩子成长,此外的其他目标都是多余的。
如果把握好“早晚”或“时机”,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理解教育的“单一”目的,而不让孩子有“过多”目标负累,教育或许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美好与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