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景山教学设计之四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秋游景山》。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描述景山公园的景色和特点。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秋游景山》的正确朗读。
课文中的主要内容理解和描述。
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
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欣赏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秋游景山》的文本。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生词卡片和练习册。
3.2 教学环境:教室或多功能室。
投影仪或白板。
音响设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以问题引入:“你们曾经去过景山公园吗?对那里的景色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激发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4.2 课文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秋游景山》。
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课文中的景色描写,让学生描述景山公园的特点。
4.3 小组讨论与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景色描写。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景色,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4.4 写作练习:给学生提供一幅景山公园的图片或视频,让他们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语进行写作。
学生可以写一段描述景色的段落,或者写一篇简短的游记。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写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2 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语,以及是否能够清晰地描述景色。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_4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之一佚名一、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尽收眼底、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按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7自然段。
4、激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安排:3课时1、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2、读懂课文,了解各段的主要意思,联系上下文说出词义。
3、词句训练和朗读、背诵的训红练,学习按全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大意2、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3、能按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引入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要求:a通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划出来,按要求自学。
B想一想:课文写了谁,游览了景山公园哪几个景点?用记号标出。
(2)交流自学结果:指名试读课文,评议、正音。
特别注意多音字“拾”在“拾级而上”中的读音,“累”在“果实累累”中的读音,以及“禁”在“紫禁城”中的读音,让学多读几遍。
注意生字“压”与“庄”,“伐”与“代”的区别。
(3)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三、指导分段说说课文写了“我们”游览了景山公园的哪几个景点。
(景山公园大门、果园、万春亭)根据单元提示,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本课作者以地点变化写游览的经过,可以参考表示地点的词语分段。
让学生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再分段。
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四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尽收眼底、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
3、激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抽读一些生字,回忆课文的分段,按什么分。
二、新课(一)阅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你能不能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游景山》。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景山的基本情况。
(3)学会通过描绘景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
(2)通过观察景山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培养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
(3)通过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秋游景山》。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景山的基本情况。
3. 学会通过描绘景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和长句子。
2. 学会通过观察和描绘景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秋游景山》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2. 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景山的美丽景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景山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秋游景山》。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景山之美。
3. 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景山的基本情况。
4.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讨论他们对课文中描绘的景物有哪些感受。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自己对景山的观察和感受,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景山的短文。
(2)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秋游景山》。
(2)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景山的观察日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秋游景山》。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秋游景山_浙教版学习专用
教学目标:1.了解景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2.理解秋游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秋游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资源。
2.秋游景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温故知新(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景山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复习秋天的特点,让学生回忆秋天的景色和活动。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秋天的时候,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变化。
Step 2 导入新知(10分钟)1.教师介绍景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让学生了解景山的特点和位置。
2.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景山的美丽风景,让学生感受秋天景山的美丽。
Step 3 感知新知(20分钟)1.教师为学生分发景山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了解景山的历史和文化。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景山的特点和游览景点。
3.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景点,进行简短的介绍,分享给全班。
Step 4 拓展应用(30分钟)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探索景山的经历,编写一篇游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闻。
2.学生展示自己的游记,与全班分享。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景山秋游的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秋游的快乐。
Step 5 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秋游景山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如何更好地欣赏秋天的美丽。
2.教师提问学生:今年秋天,你有什么计划?计划中是否有秋游的安排?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秋游景山的短文,描述自己的感受和见闻。
2.鼓励学生到户外去观察秋天的变化,并在班级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了景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并通过合作和探索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的环节,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了秋游的快乐,并通过写游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闻,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游景山》。
理解诗歌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写作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诗歌《秋游景山》的内容介绍,包括诗歌的主题、情节和描写。
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分析。
2.2 教学资源:课文原文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参考译文和注释。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景山的秋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点和景山的美景。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诗歌《秋游景山》,理解其意义。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3 朗读与背诵: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理解。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每组选择一两句重点句子,进行展示和解释。
4.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描写,写一篇关于景山秋景的短文。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和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5.2 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教师推荐与《秋游景山》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描写秋天或景山的诗歌、散文等。
学生选择一篇进行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6.2 艺术创作:学生根据诗歌《秋游景山》的内容,进行绘画或手工艺创作,表达自己对景山秋景的想象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景山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秋天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他人劳动成果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描述,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准备好生字词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
(2)引入景山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回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与分享(1)分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秋天景色和景山的美景,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2)全班分享: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结果。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秋天”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字词练习题。
(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景色。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作文和小测验。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景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爱国和文化自信;2.掌握景山的基本地理知识和环境,增强学生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教学内容1.景山历史文化简介;2.景山环境介绍;3.听取学生的景山体验分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方式展示景山的历史文化,向学生介绍景山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环节(1) 景山历史文化简介1.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景山的历史和文化;2.引导学生认识到景山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爱国和文化自信。
(2) 景山环境介绍1.带领学生走进景山,通过沿途观察和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向学生介绍景山的自然环境;2.引导学生关注景山的生态环境和保护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体验环节1.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分组,体验景山的风景和文化,了解景山的文化内涵;2.在景山旅游中,学生会逐渐了解景山风光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练习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3.听取学生的体验分享,交流景山的感受。
4. 总结环节1.回到课堂,让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感受和体验,进行学习感悟的反思;2.强调景山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2.在反思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五、教学心得通过这次景山教学活动,我首先认识到了景山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不同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掌握好引导学生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听课、观察和体验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这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一大要点。
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注重实践和学习方法的教学,以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向往。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秋天的景山公园景色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色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感受秋天的美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色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4. 学生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景山公园的秋天景色,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补充。
(2)讨论:课文中描述了景山公园秋天的哪些景色和特点?5. 想象与创作(1)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游景山。
(2)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画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邀请家长参与,带领孩子去附近的公园观察秋天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游景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秋游”、“景山”、“菊花”等。
(3)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秋天的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自然美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3)培养学生对团队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秋游景山》,注意语调和语音的准确性。
(2)分段落进行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鼓励学生背诵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生词和短语学习:(1)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秋游”、“景山”、“菊花”等。
(2)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询问同学来学习这些词语的意思。
(3)用这些词语造句,巩固记忆并提高运用能力。
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秋天的景色,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秋游的经验,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秋游景山》。
(2)分段落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描述的景山和菊花的美丽。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秋游景山的短文。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描述景山和菊花的美丽。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总结与评价:1. 学生总结:(1)让学生回答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4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秋游景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之五佚名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累、冲",理解25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3.理解本课的主要写作特点,模仿第2自然段写一个总分语段。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至7自然段。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继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在分段中能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作为分段标志,模仿第2自然段写一个总分语段。
教学难点:讨论分段和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认读多音字"累、冲";能根据词语选择字义。
2.能抓住地点变换的词语进行分段,理解第1段的主要内容。
3.感受北京景山公园美丽的景色。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1秋游景山(1)启发式谈话:同学们去过北京吗?是否游览过北京的景山公园?谁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3)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景山公园,去领略一下那儿的美丽景色吧!(4)录音朗读,学生闭目欣赏。
2.自学生字词,理清脉络。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①学会本课12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新词。
②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字词效果。
①指名轮读课文,集体正音。
②质疑释疑。
(3)学习按地点转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①作者在景山游览了哪些地方,用"--"在文中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②教师点拨:"朝西望、向南望、往东看"是作者登上万春亭所看到的北京城的景色,因此把它们归并在一起。
③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3.学习第1段。
(1)自由读第1段,思考:在什么时间、地点,看到哪些景物?(1)联系上下文理解"红柱黄瓦""映衬""节日的礼花""千姿百态"等词语的意思。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游景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景山公园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景点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景山公园的认知。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学会通过搜索引擎或实地考察等途径,获取更多关于景山公园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秋游景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景山公园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景点特色。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2)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描绘景山公园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秋游景山》文本及配套图片。
2. 景山公园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3. 生词和短语卡片。
4. 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景山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景山公园的了解和印象。
(3)教师简要介绍景山公园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景点特色。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秋游景山》。
(2)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语调。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美景描绘和情感表达。
(2)每组选择一个景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3)各组分享自己的描述,互相交流和学习。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景山公园的实地考察或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相关信息。
(2)学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完成关于景山公园的调查报告。
(3)各组分享自己的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和学习。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将课文《秋游景山》背诵给家长,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秋天的景山公园的美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山公园景色。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观察秋天的景山公园景色,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秋天的美丽。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秋游景山》的课件或黑板。
2. 秋天的景山公园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的景山公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感受和见闻。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想象与联想(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在秋天的景山公园游玩,感受秋天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想象和感受。
5.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最喜欢的秋天景色和活动。
(2)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6. 小结与作业(1)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题目自拟。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秋天的景山公园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秋天的美丽。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秋游景山》的教学设计
《秋游景山》的教学设计《秋游景山》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尽收眼底、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按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7自然段。
4、激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安排:3课时1、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2、读懂课文,了解各段的主要意思,联系上下文说出词义。
3、词句训练和朗读、背诵的训红练,学习按全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大意2、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3、能按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
一、引入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要求:a通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划出来,按要求自学。
B想一想:课文写了谁,游览了景山公园哪几个景点?用记号标出。
(2)交流自学结果:指名试读课文,评议、正音。
特别注意多音字“拾”在“拾级而上”中的.读音,“累”在“果实累累”中的读音,以及“禁”在“紫禁城”中的读音,让学多读几遍。
注意生字“压”与“庄”,“伐”与“代”的区别。
(3)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三、指导分段说说课文写了“我们”游览了景山公园的哪几个景点。
(景山公园大门、果园、万春亭)根据单元提示,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本课作者以地点变化写游览的经过,可以参考表示地点的词语分段。
让学生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再分段。
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四遍第二课时1、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尽收眼底、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
3、激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抽读一些生字,回忆课文的分段,按什么分。
二、新课(一)阅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你能不能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秋游景山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秋游景山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秋季的景色,感受秋天的气息。
2.能够学习秋季的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基础词汇。
3.能够口头表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课本、笔记本、黑板、粉笔等2.学生准备:文具盒、水杯、食品(如水果、饼干等)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些秋季的图片,让学生想象秋天的感觉。
并引导学生讨论:秋天都有哪些景色?如何感受秋天的气息?2.明确本次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并告诉学生将要前往景山进行秋游。
2. 实地探索1.在景山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景色和变化,并通过互相交流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秋季的景物特征,例如:树叶变黄变红、天空变得更蓝、阳光的角度变低、鸟儿的叫声变化等等。
3.帮助学生理解秋季的特点,如缓慢的生长、变化快速等。
3. 回归课堂1.回到教室,教师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回顾本次的实地探索,引发学生的再次联想和思考。
2.在黑板上,由教师或学生依次书写本次活动中所发现的秋季景物和秋季特点。
并逐个引导学生朗读、思考和感受。
3.教师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本次实地探索的所思所感,并逐个发言。
四、教学总结1.教师强调秋季的特点和秋季景色的丰富多彩,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表达。
2.教师进行教学总结,简要概括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对今天教学的反思:本次实地探索是否有所收获?是否需要找出不足来进一步提高?3.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每天都去观察、去发现秋天的特点和美丽。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地探索和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的言行记录等形式,进行评估。
此外,可采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明确学生的掌握情况。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四)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四)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秋游景山》教学设计之四佚名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
2、能按浏览顺序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谈话揭题1、出示课题”秋游景山”,请学生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些什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写到了作者浏览了哪几个地方2、学习生字词3、抓住表示地点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走进公园大门”写在景山公园大门口看到的美丽景色;第二段”我们沿着山路来到果园。
”写在果园看到的迷人的秋色;第三段”离开果园,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万春亭。
”写在万春亭举目眺望美丽的北京城。
重点学习第一段1、指名学生朗读该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想,在公园大门口作者看到了什么?2、集体交流,以山为中心,山顶上是万春亭,山脚下是大花坛。
3、朗读体会两句话的特点请学生自由朗读描写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体指名读,再评读,说说谁读得好,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好的。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描写大花坛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态”的用法,说明花坛里花不但颜色多而且形态美。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一段,使学生产生对景山公园美景的喜爱之情。
作业1、能用、、、的句式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写生字词语3、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练习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2、3段,理解词语”果实累累”、”拾级而上”、”举目远眺”、”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意思。
2、读懂作者按游览顺序及方位顺序观赏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点事物写出其特点的方法。
4、让学生感受到景山公园美丽的秋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进入角色,相互协作,自主感悟。
1、走进大门。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游景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累、冲",理解25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3.理解本课的主要写作特点,模仿第2自然段写一个总分语段。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至7自然段。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继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在分段中能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作为分段标志,模仿第2自然段写一个总分语段。
教学难点:讨论分段和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认读多音字"累、冲";能根据词语选择字义。
2.能抓住地点变换的词语进行分段,理解第1段的主要内容。
3.感受北京景山公园美丽的景色。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1秋游景山(1)启发式谈话:同学们去过北京吗?是否游览过北京的景山公园?谁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3)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景山公园,去领略一下那儿的美丽景色吧!(4)录音朗读,学生闭目欣赏。
2.自学生字词,理清脉络。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①学会本课12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新词。
②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字词效果。
①指名轮读课文,集体正音。
②质疑释疑。
(3)学习按地点转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①作者在景山游览了哪些地方,用"——"在文中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②教师点拨:"朝西望、向南望、往东看"是作者登上万春亭所看到的北京城的景色,因此把它们归并在一起。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之四秋游景山阅读答案全部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之四|秋游景山阅读答案全部》摘要:《秋游景山》教学设计四课、教学目标、学会8生准累、拾、禁这3多音音,(四)作业、能用(什么候)、(谁)、(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句式说说这段主要思,上相关练习二课、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3段理词语实累累、拾级而上、举目远眺、尽收眼底、鳞次栉比思《秋游景山》教学设计四课、教学目标、学会8生准累、拾、禁这3多音音;写凉爽等词语能系上下理千姿态思、能按浏览顺序(地变换)给课分段说说各段主要思3、学习课然段二、教学程()谈话揭题、出示课题秋游景山请学生说说你从课题知道了些什么?(地事件等等)(二)初课整体感知、由朗课划出生、新词多音音;想想课写到了作者浏览了哪几地方(公门、、万春亭)、学习生词(课生基上较简单学生通学能掌握音形课堂上不用花多)3、抓住表示地词语给课分段段(然段)走进公门写景山公门口看到美丽景色;二段(然段)我们沿着山路到(渡句)写看到迷人秋色;三段(3-7然段)离开我们沿着青石铺成山道拾级而上到了万春亭(渡句)写万春亭举目眺望美丽北京城(三)重学习段、指名学生朗该段其它学边听边想公门口作者看到了什么?、集体交流以山心山顶上是万春亭山脚下是花坛3、朗体会两句话特()请学生由朗描写山上景色句子集体指名再评说说谁得请这位学说说己是怎么(采用了比喻句把树林映衬下万春亭比作幅美丽图画以说明景山公景色美丽)()用样方法学习描写花坛句子千姿态用法说明花坛里花不但颜色多而且形态美(3)理基础上再段使学生产生对景山公美景喜爱情(四)作业、能用(什么候)、(谁)、(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句式说说这段主要思、写生词语3、完成作业上相关练习二课、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3段理词语实累累、拾级而上、举目远眺、尽收眼底、鳞次栉比思、懂作者按游览顺序及方位顺序观赏景物方法3、初步了抓住重事物写出其特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景山公美丽秋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思想感情二、教学程创设情景进入角色相协作主感悟、走进门复习朗段再现情景、进入()情景感知多媒体展示图(整体图实累累局部图)()交流感受观察说图体验实累累(说品种说数量说重量说特)(3)学体验二段划景物(海棠、苹、柿子)、特描写优美句子悟词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拟人修辞方法)说感悟体验(结合己生活说说看到类似情景)3、登亭远眺()情景感知多媒体展示美丽北京()学体验远眺北京城西、南、东三方向美景词悟划出描写景物及特词句体验词句美(3)作交流说说己登亭远眺哪方向景物印象深?随机出示相应画面并地交流感悟体验重讨论描写景物特词句懂课如何写出北京城美丽体验美举目眺望(美丽)朝西望洁白如玉明亮只只片片向南望庄严金装雄伟延伸往东看鳞次栉比新型纵横交错巨人步伐()再现情景梳理游踪出现北京优美景观请学生配上说词(类学可以按照课语言B类学有余力学掌握课可以用己话说说)、体会作者情感你看到了那么美丽、壮观北京你有什么感触请你说说作者又是怎样想呢?请体会课然段思五、作业、听写词语、完成作业相关练习3、试着背诵课-6然段三课、教学目标、背诵课-6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课能用修辞方法写句子3、能学习课写法按方位顺序写段话二、教学程、选择己喜欢然段进行背诵比比看谁背得快、请各然段背诵擂主说说己背诵诀窍让起学习短背诵课3、摘录课己认优美句子地并能说出喜欢理由、有条件可以登上学校附近山或楼房看看绍兴景色说说登山(楼)观景感受(要按照定方位顺序)三、作业把己感受整理成记录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游景山》教学设计之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
2、能按浏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秋游景山",请学生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些什么?(时间,地点,事件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写到了作者浏览了哪几个地方(公园大门、果园、万春亭)
2、学习生字词(本课生字基本上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字音字形,课堂上不用花过多的时间)
3、抓住表示地点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走进公园大门"写在景山公园大
门口看到的美丽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我们沿着山路来到果园。
"(过渡句)写在果园看到的迷人的秋色;
第三段(第3-7自然段)"离开果园,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万春亭。
"
(过渡句)写在万春亭举目眺望美丽的北京城。
(三)重点学习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该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想,在公园大门口作者看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以山为中心,山顶上是万春亭,山脚下是大花坛。
3、朗读体会两句话的特点
(1)请学生自由朗读描写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体指名读,再评读,说说谁读得好,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好的。
(采用了比喻句,把树林映衬下的万春亭比作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此来说明景山公园内景色的美丽)(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描写大花坛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态"的用法,说明花坛里花不但颜色多而且形态美。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一段,使学生产生对景山公园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
1、能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什
么)的句式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写生字词语
3、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练习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
2、3段,理解词语"果实累累"、"拾级而上"、"举目远眺"、"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意思。
2、读懂作者按游览顺序及方位顺序观赏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点事物写出其特点的方法。
4、让学生感受到景山公园美丽的秋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进入角色,相互协作,自主感悟。
1、走进大门。
复习朗读第一段,再现情景
2、进入果园。
(1)情景感知。
多媒体展示果园图。
(整体图,果实累累局部图)
(2)交流感受。
观察说图,体验"果实累累"(说品种,说数量,说重量,说特点。
)
(3)学文体验。
读第二段。
划:景物(海棠、苹果、大柿子)、特点。
读:描写优美的句子。
悟:词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说:感悟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看到过的类似的情景)。
3、登亭远眺
(1)情景感知。
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北京。
(2)学文体验。
自读:读远眺北京城西、南、东三个方向的美景的词
自悟:划出描写景物及特点的词句,体验词句美。
(3)作交流。
说说自己登亭远眺中哪个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随机出示相应画面并好好地读一读。
交流感悟体验:重点讨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读懂课文如何写出北京城的美丽,体验文字美:举目眺望(美丽)朝西望:洁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庄严金装雄伟延伸
往东看:鳞次栉比新型纵横交错巨人的步伐
(4)再现情景,梳理游踪
出现北京的优美景观,请学生配上解说词(A类同学可以按照课文中的语言,B类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掌握课文的同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体会作者情感
你看到了那么美丽、壮观的北京你有什么感触,请你说一说。
作者又是怎样想的呢?请体会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五、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
3、试着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修辞方法写句子
3、能学习课文的写法,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进行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最快
2、请各自然段背诵的擂主说说自己背诵的诀窍。
让大家一起学习,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
3、摘录课文中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
4、有条件可以登上学校附近的山或楼房,看看绍兴的景色,说说登山(楼)观景的感受(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
三、作业: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章记录下来◆[XX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