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 1.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教案 大象版

合集下载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禹军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禹军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通过上一节课《水和盐的故事》的学习,学生对于“溶解”有了初步的理解,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探究、比较,从而知道有的物质(如盐、糖、)等容易被水溶解,有的物质(如食用油、沙子)不容易被水溶解。

使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理解更丰富。

【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盐、白糖等能溶解到水里,有的物质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到水里。

(2)经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学习准备】材料准备:透明水杯、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水【学习重难点】有序、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及描述。

【学习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盐可以溶解在水里,谁能说说看,盐是怎么溶解到水里的?生:(盐放进水里后,颗粒变得越来越小,盐也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全部消失了。

)师:盐消失不见了吗?去了哪里?生:(溶解在水里了。

)师:对,盐均匀分布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溶解。

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吗?生……二、猜想师:老师这里有味精、沙子、白糖、红糖、食用油,你认为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呢?生:……师:为什么你认为**能溶解在水里?为什么你认为**不能溶解在水里?三、制订计划师: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我们还是一起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做实验之前,我们要先制定实验计划,有计划的研究可以保证我们的实验有序、准确、科学的进行。

(出示“水能溶解哪些物质”研究计划,讲解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对比观察物质放入水前后的变化,要找到能物质能被水溶解的证据。

四、实验1、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介绍。

2、实验要求。

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实验现象。

一年级下册科学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大象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大象版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提出问题
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呢?
·沙子能溶解吗? ·白砂糖能溶解吗? ·油好像能……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物质能溶解在 水里吗?说说看,你们能说出多少种。
制定计划
这些物质能 溶解吗?让 我们先猜一 猜,再去验 证。
好好想一想,表中的这些物质能不能溶解在水中?
实验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拓展活动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 方用了到溶解?
洗衣服用的 洗衣液溶解 在水中。
烧菜时放的 盐溶解在菜 汁中。
红糖溶解在 热水中。
除了上面这些溶解 现象,你们在生活 中还知道有哪些溶 解象吗?和同学 们一起讨论吧!
谢谢
小贴士 猜想需要用事实来验证。
结合你的生活,你们发现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得出结论
把我们观察的结果用线连一连。
有些物质 (像食盐、味精、 白糖等)能够溶 解在一定量的水 里,有些物质 (像食用油、沙 子等)很难溶解 在水里。
阅读
动物生存离不开氧气, 小鱼需要的氧气从哪里 来?
原来,氧气也能溶解 在水里。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水能溶解哪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水能溶解哪

1.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通过上一节课《水和盐的故事》的学习,学生对于“溶解”有了初步的理解,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探究、比较,从而知道有的物质(如盐、糖、味精)等容易被水溶解,有的物质(如食用油、沙子)不容易被水溶解。

使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理解更丰富。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观察与表达交流、按探究计划进行探究等科学技能已经有了较丰富的体验,本课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继续按探究计划自主探究,仔细观察,培养学生重视收集客观事实进行表达交流,分辨客观事实和自己的推测,不人云亦云,尊重自己观察到的客观事实的态度。

教学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白糖、味精等能溶解到水里,有的物质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到水里。

(2)经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烧杯、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水,同时准备已放入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的溶液各一杯。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盐可以溶解在水里,谁能说说看,盐是怎么溶解到水里的?生:盐放进水里后,颗粒变得越来越小,盐也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全部消失了。

师:盐消失不见了吗?去了哪里?生:溶解在水里了。

师:对,盐均匀分布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溶解。

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吗?生……师:老师这里有味精、沙子、白糖、红糖、食用油,你认为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呢?生:……师:为什么你认为**能溶解在水里?为什么你认为**不能溶解在水里?二、制订计划师: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我还是一起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同样的,做实验时,我们要先有什么?生:计划。

师:对了!有计划的研究可以保证我们实践有序、准确、科学。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说课稿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说课稿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是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水与溶解”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得出本课的探究结论: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深化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认识。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白糖、味精、红糖、感冒冲剂等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有些物质,如沙子、食用油等很难溶解在水里。

2.科学能力:让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实验过程。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良好探究态度。

二、学情分析溶解看似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生活现象,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口语中也常说某种东西“化掉了”,但不知道这就是“溶解”,更不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难以对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准确地加以判断。

三、教法学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实验法、游戏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法的选择,我将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

四、教学改进与创新1.教材中直接以提问“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进行导入,很难激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因而,我设计用小故事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课的活动中来;2.由于教材设计的实验材料食盐、味精、白糖的溶液都是透明无色的,我新增了红糖加入实验,便于学生理解和对比,同时还将生活中常用的感冒冲剂加入实验,借机对学生进行“药不乱吃”的安全教育。

3.增加游戏环节,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成为面向所有学生的课堂。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二)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小毛驴驼着盐趟水过河以后,发现身上的盐不见了的故事。

(2)提出问题:小毛驴驼的盐为什么不见了?预设:许多学生会回答“盐化在河水里了”,这符合他们实际生活中的认知。

一年级下册科学《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大象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大象版

物质
沙子 白糖 洗衣粉 食用油
......
猜想
验证
制定计划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研究计划
① 倒四杯水。 ② 取适量沙子、食用油、白糖、洗衣粉分别放入水中。 ③ 观察。
……
实验要求 1.有序领取、归还实验器材。 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按照实验计划规范操作。 3.认真观察,填写实验活动记录单。
4.注意安全,一旦发生水杯翻撒,请及时用毛巾清理。 5.实验结束时,请将实验器材收回实验盒中。
实验验证 沙子_不__能__溶解在水中。
实验验证 白糖__能___溶解在水中。
实验验证 食用油_不__能__溶解在水中。
实验验证洗衣粉__能___溶解在水中。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
有些物质(像食盐、白糖等)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
有些物质(像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在水里。
大象2017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róng jiě
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小红军巧送盐
食盐能溶解在水中。
提出问题
róng jiě
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吗?
猜想
你认为下列物质哪些能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活动记录表
作出猜想,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能溶解的画“√”
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溶解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水与溶解》教材解读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水与溶解》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水与溶解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第一个综合探究单元,是对学生“制订计划”能力进行落实和强化训练的第一个单元。

本单元设计了《水的特征》《水和盐的故事》《水能溶解哪些物质》三个主题活动,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如颜色、状态、气味等;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子和食用油等。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能按照老师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体验计划的重要性。

水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物质,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水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对水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水的特征》一课就是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了一个从五个失去标签的瓶子中挑选出水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会的基本观察方法,按老师制订的研究计划对水的特征进行探究,从而体验计划的重要性。

《水和盐的故事》首先通过小红军巧送盐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进行试验,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探究,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溶解现象。

在认识溶解现象后,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还有哪些物质会溶解在水里,《水能溶解哪些物质》一课引导学生再次按老师制订的计划分别探究味精、沙子、白糖、食用油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强化认识科学探究需要按计划进行,也认识到有些物质(像盐、味精、白糖等)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像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在水里。

这些物质包含了固体和液体。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探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尚有较大难度,因此,在这一课提供了一篇阅读材料《氧气也能溶解到水里》,帮助学生了解到气体也能溶解到水里。

为了渗透“STSE”教育理念,加强科学探究与生活的联系,加强教材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本课最后的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把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也把科学探究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表1-1 第一单元框架表2图1-1 第一单元教学活动框图一、课时安排建议表1-2 第一单元课时安排建议二、教学准备提示表1-3 第一单元教学准备提示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观察与操作经验不足,要进行有效的引领。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大象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大象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水能溶解哪物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科学探究目标:会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味精、沙子、食用油、白糖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学难点:描述味精、沙子、食用油、白糖在水中的不同现象,认识水中的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量杯、透明塑料杯、盛有水的水槽、白糖、味精、沙子、食用油、搅拌棒(小勺子)、活动分工记录单、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聚焦问题。

故事: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盐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因上节课学生学过《水和盐的故事》,会说出盐“化了”),顺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一单元的第3课《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后续学习物质放入水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课,探究发现。

【活动一】观察猜想。

1.师: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四样物品,请同学们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并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现在分别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四种被观察的物质)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原始特征,为稍后对放入水中前后的对比观察做好准备。

在观察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科学态度。

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3.师:要知道它们在水中会不会溶解,你们打算怎么做?让我们先来猜一猜,再去验证。

4.小组合作,进行猜想,并把猜想结果填写在研究计划上。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研究计划记录单黑板上。

【活动二】实验探究。

1.分工合作:按照活动分工记录单的要求,认领自己在小组内的任务,明确实验任务和实验要求,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活动。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课件)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课件)

不溶见解了
小石子
没不变溶化解
味精、食用油在水中溶解了吗?
wǒ dē fā xiàn 我 的 发 现:
Jiāng zhè xiē wù tǐ fàng rù shuǐzhōng
kě yǐ róng jiě
将 这 些 物 体 放 入 水 中,____________ 可以 溶 解,
bù néng róngjiě
cáiliào shōushí zhěnglǐ
2、听到音乐后,请配合小组长把材料 收拾 整理
duānzhèng 好,并 端 正 坐好。
说 一 说 放入前,盐(红糖、小石子)……
白色 kēkē
一颗颗的 yìng 硬硬的
zōng 棕色
kuài 一颗颗(块)的
xiàng fěnmò 像 粉末
huī 白色、 灰色…… 大大的一颗 硬硬的 ……
我的魔术秀
温馨提示

pèihé
cáiliào shōushí zhěnglǐ
1、听到音乐后,请配合小组长把材料 收拾 整理
duānzhèng
好,并 端 正 坐好。
说一说 搅拌时,盐(红糖、小石子)……,水……
搅拌后,盐(红糖、小石子)……,水……
物体在水中的变化情况
食盐
红糖
小石子
研讨
食盐
红糖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思考:红糖、小石子会像盐那样消失吗?
食盐
红糖
小石子
将食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挑战:观察描述物品特征
温馨提示
mō yàng wùpǐng
cā gānjìng
1、摸了一样 物品 后,用纸巾把手擦 干净,再摸另 外一样物品。

大象版一年级科学水能溶解那些物质

大象版一年级科学水能溶解那些物质

水能溶解那些物质【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3《水能溶解那些物质》【课程标准描述】1.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2.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

3.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和食用油等。

4.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学习内容分析】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

“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学生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

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

既满足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学习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会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2.学生在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能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对实验现象提出异议,锻炼学生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态度。

【评价活动方案】1.创设“尝一尝”的环节,通过实践活动“看着一样,实际上味道不同的水”这一活动以评价目标1.2.创设“我的家乡水”的环节,通过了解家乡水这一实践活动,评价目标2.3.创设“做一杯饮料”的环节,通过加适当的材料做一杯好喝的饮料这一活动。

,评价目标3【学习过程】一、导入:(1)故事中蕴含着,食盐能溶解在水里的道理。

(2)“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可以说出来食盐溶解在了水里这种现象。

但是用词不一定准确。

这里也不要特意强调“溶解”这个词。

2、活动“尝一尝”。

(1)出示三杯液体(食盐溶液、白糖溶液、白醋溶液)。

(2)先看一看,猜一猜,再尝一尝。

(3)说一说,只靠眼睛看是不够的,在认识物体的过程中要各种感官一起用。

新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案

新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案

1.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些物质(如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如白糖、味精等)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

2、通过“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得出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

3、培养学生按照研究计划,自主探究,仔细观察,搜集客观事实,进行表达交流,准确地填写报告单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分辨客观事实和自己的推测的能力,不人云亦云,尊重观察到的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素养。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烧杯、水、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同时准备已放入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的溶液各一杯。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继续按照研究计划,自主探究,仔细观察,搜集客观事实,进行表达交流,准确地填写报告单。

2、培养学生分辨客观事实和自己的推测的能力,不人云亦云,尊重观察到的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区分甄别带色溶液与浑浊液体与溶解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课:1、同学们,你们读过《水和盐的故事》了吗?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盐是怎样“化”在水里的?盐真的消失了吗?它去了哪里?对了,盐没有真正消失,只是均匀分布在水里边而已,我们的肉眼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那你觉得,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以溶解在水里呢?2、同学们发言真积极,大胆地作出了自己的猜想,很好。

那么我们的这些猜想可信吗?是不是一定正确呢?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3、对了,我们可以试试,也就是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板书)二、制定计划。

1、出示计划:做实验前,我们要有研究计划,有了研究计划,我们就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也能保证观察得更全面,细致、准确。

老师把大家的猜想整理出来,做出了研究计划,我们一起来看。

2、解读计划:在“猜想”一列里,我们要分别猜一猜这些物质是否能够溶解在水里,如果能,我们就写“能溶解”,不能溶解的,我们就写“不能溶解”。

2020春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20春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20春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目录第一单元水与溶解第三单元太阳与月亮1水的特征1太阳和我们2水和盐的故事2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3多变的月亮第二单元植物“保育员”第四单元空气1认识常见植物1空气知多少2缺水的吊兰2找空气3阳光和凤仙花3观察空气第一单元水与溶解1、水的特征【教学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这一课主要通过问题驱动,从5瓶失去标签的液体中找出水,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探究、认识水的特征。

初步认识研究计划,感受研究计划的作用,按一定顺序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进行细致观察。

学生对观察的方法在上学期已经有了认识和体验,知道可以通过眼、鼻、耳、舌头、手等对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声音、触摸感等进行观察。

但对于研究计划的接触还是第一次。

本单元将用一个单元的内容指引学生对研究计划进行初体验,帮助他们认识到研究计划对探究活动的帮助指导。

本课的实验材料较为简单,都是生活中常见,容易收集的材料,老师只要注意实验材料的卫生安全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了。

【教学目标】1.知道水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

2.认真阅读实验计划,按计划进行探究,初步体验探究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5个透明瓶子(杯子)分别装上水、牛奶、盐水、醋、葡萄糖水,并标上编号(必须是干净可品尝的)【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出示五杯液体)同学们,这里有5个杯子,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其中只有一杯是水,你能找出来吗?生:可以。

师:说说看,你根据什么来找?生:闻一下,没有味道的就是水。

师:你说的是没有气味吧?我们用鼻子闻到的是气味,用舌头尝到的才是味道。

你的方法很科学,我们就是要根据水的特征来判断。

为了准确判断,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水的特征吧。

二、制订计划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科学观察的方法,小组讨论讨论,我们“可以用观察水的”(也可以借助学生活动手册连一连,研究水的特征时运用了哪些器官)生:讨论——汇报——交流师:老师把大家想到的整理出来,做成一个研究计划,这样就能让我们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也能保证观察更全面、细致、准确。

大象版小学科学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设计_1

大象版小学科学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设计_1

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现象。

如:“糖和盐不见了”这一活动作为小班的学生,也是经常见到的,但学生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这种现象。

此活动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机会,既满足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的愿望,又能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的去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如:学生在活动中视察溶解过程和了解溶解现象,激发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目标:1、让学生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水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学生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养学生对溶解这一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视察兴趣。

实验材料:食盐、味精、食用油、白糖、沙子。

4、故事PPT课件活动过程:一、情景故事“小毛驴过河”导入。

(PPT课件)故事内容(PPT):一只小毛驴想帮妈妈做事,妈妈让她送一袋盐去奶奶家,小毛驴答应了。

小毛驴高高兴兴地驼着盐,到了河边,她觉得盐怎么这么重,天气也好热。

小毛驴就想,那我从河里趟水过去不是非常凉快?于是,小毛驴就下了水,开心开心地走到了河对岸。

可是,到了河对岸以后,她感觉背上好像空空的?本来啊,是她背上的盐不见了,她赶忙去河里面找,可是她在河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盐,小朋友你知道盐到哪里去了吗?二、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一)、教师示范实验——视察盐在水里的溶解现象小朋友想一想,小毛驴袋子里的盐哪儿去呢?(化到河水里去了)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盐是怎么化到水里的。

先用小勺舀一勺盐放入空杯子里,询问:第一大家来看看,盐是什么样子的呢?(白色的、颗粒状。

)另拿起一杯水,这个呢,是一杯清水,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水的特征,水的特征老师讲有几个没有呢?(3个没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还有透明)现在呢,老师放一点盐到清水中,轻轻搅拌,大家现在仔细看看,产生了什么变化呢?(食盐慢慢化到水中了)让学生尝尝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咸了)教师小结:盐的颗粒在水中慢慢变小,最后消失不见,水的味道变了,我们就说盐在水里溶解了。

2024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水与溶解《水能溶解哪些物质》优质课件

2024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水与溶解《水能溶解哪些物质》优质课件
……
5
实验准备
1、透明杯子4个 2、红糖、沙子、 白糖、食用油各 少许。 3、毛巾一条。
6
实验要求 1、有序领取、归还实验器材。 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按照实验计划规范操作。 3、认真观察,填写实验活动记录单。
4、注意安全,一旦发生水杯翻撒,请及时用毛巾清理。 5、实验结束时,请将实验器材收回实验盒中。
11
搜集证据 白糖__能___溶解在水中。
12
搜集证据 食用油_不__能__溶解在水中。
13
搜集证据红糖__能___溶解在水中。
14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 ( )
( √)
(× )
( √)
有些物质(像食盐、白糖、红糖等)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
水里,有些物质(像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在水里。
7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活动记录
作出猜想,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能溶解的的“√”
物质
沙子 白糖 食用溶解哪些物质”活动记录
作出猜想,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能溶解的的“√”
物质
沙子 白糖 食用油 红糖
......
猜想
验证
9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10
搜集证据 沙子__不__能_溶解在水中。
知识。
5.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学展览、科学
竞赛等活动,从中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大象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大象版

1.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通过上一节课《水和盐的故事》的学习,学生对于“溶解”有了初步的理解,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探究、比较,从而知道有的物质(如盐、糖、味精)等容易被水溶解,有的物质(如食用油、沙子)不容易被水溶解。

使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理解更丰富。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观察与表达交流、按探究计划进行探究等科学技能已经有了较丰富的体验,本课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继续按探究计划自主探究,仔细观察,培养学生重视收集客观事实进行表达交流,分辨客观事实和自己的推测,不人云亦云,尊重自己观察到的客观事实的态度。

教学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白糖、味精等能溶解到水里,有的物质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到水里。

(2)经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烧杯、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水,同时准备已放入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的溶液各一杯。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盐可以溶解在水里,谁能说说看,盐是怎么溶解到水里的?生:盐放进水里后,颗粒变得越来越小,盐也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全部消失了。

师:盐消失不见了吗?去了哪里?生:溶解在水里了。

师:对,盐均匀分布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溶解。

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吗?生……师:老师这里有味精、沙子、白糖、红糖、食用油,你认为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呢?生:……师:为什么你认为**能溶解在水里?为什么你认为**不能溶解在水里?二、制订计划师: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我还是一起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同样的,做实验时,我们要先有什么?生:计划。

师:对了!有计划的研究可以保证我们实践有序、准确、科学。

大象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1.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教学设计

大象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1.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教学设计

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白糖、味精、红糖等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有些物质,如绿豆、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在水里。

2.科学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验-得出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学生能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

3.科学态度:人人参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搜集客观事实进行表达交流的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能通过实验探究常见物质,知道有的能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如白糖、味精、红糖等),有的很难溶解到水里(如绿豆、食用油、沙子等)。

教学准备:教师用具:1个沙子静置后的烧杯,2个无色透明的的盛水烧杯,白糖、绿豆、搅拌棒、勺子。

学生用具:4个无色透明的的盛水烧杯并标上编号,味精、食用油、红糖、沙子、搅拌棒、勺子。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或者听过。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升级版的“驴子过河”,这个故事蕴含着科学知识,认真听哟,视频播放故事:从前,有头小毛驴,驮着几袋盐,累得呼呼直喘气,正当小毛驴又累又渴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一条河,驴子走到河边冲了冲脸,喝了两口水,一不留神蹄子一滑,“扑通”一声,摔倒在小河里,驴子赶紧站了起来上了岸,这时小毛驴感觉到背上的盐袋轻了,驴子很高兴,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呢?生:盐溶解到水里了。

师:看来大家都发现了这个奥秘,盐袋变轻了,是因为盐能溶解到一定量的水里,那么水还能溶解哪些物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二、实验探究(-)教师演示——白糖、绿豆师:主人知道驴子驮盐过河后,很是生气,并告诫驴子运白糖和绿豆时一定要小心,别再往河里去。

这次,驴子特意绕过小河,当它正在为上次事情感到迷惑时,一不小心,白糖撒了一地,看着变脏的白糖,驴子赶紧把白糖用水去洗,同学们,你们觉得白糖能洗吗?生:能/不能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白糖能溶解于水。

师:这是我们的猜想,有依据的猜想能让我们更接近事实真相,我们来试一下,老师这里有一杯水,还有白糖,勺子。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探究水能溶解哪些物质;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区分水能否溶解不同物质。

二、教学重点1.手工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探究水的物理特性;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区分水能否溶解不同物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糖在水中溶解,油和水不混合等,激发学生对水的特性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实验环节(30分钟)通过手工实验,搭建三个试验组,分别是: 1. 工业盐水的溶解性试验教师提供试管,向其中加入工业盐,让学生观察工业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总结不同溶解程度的因素。

2.小苏打的溶解性试验教师向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2克小苏打,用水C瓶配制稀释后加入,让学生观察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总结不同物质的溶解性能。

3.沙子和糖的溶解性试验教师提供两个试管,向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沙子,另一个加入糖,再分别向两个试管中加入同等量的水,让学生观察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总结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3. 总结(15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溶解? 2. 水能够溶解哪些物质? 3. 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因素有哪些? 4. 怎么样判断某物质能否在水中溶解?4. 课后小结(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的课程,重点记忆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学情分析此次教学的内容简单易懂,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因此教师应该在讲解时注意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让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五、板书设计板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什么是溶解? 2. 水能够溶解哪些物质? 3. 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因素有哪些? 4. 怎么样判断某物质能否在水中溶解?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掌握了水的特性,知道了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并学会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区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语言上的简单易懂,让学生不感到枯燥,同时要注意提问技巧,让学生参与进来,加深记忆。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1.1水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这一课主要通过问题驱动,从5瓶失去标签的液体中找出水,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探究、认识水的特征。

初步认识研究计划,感受研究计划的作用,按一定顺序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进行细致观察。

学生对观察的方法在上学期已经有了认识和体验,知道可以通过眼、鼻、耳、舌头、手等对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声音、触摸感等进行观察。

但对于研究计划的接触还是第一次。

本单元将用一个单元的内容指引学生对研究计划进行初体验,帮助他们认识到研究计划对探究活动的帮助指导。

本课的实验材料较为简单,都是生活中常见,容易收集的材料,老师只要注意实验材料的卫生安全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了。

【教学目标】1.知道水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

2.认真阅读实验计划,按计划进行探究,初步体验探究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5个透明瓶子(杯子)分别装上水、牛奶、盐水、醋、葡萄糖水,并标上编号(必须是干净可品尝的)【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出示五杯液体)同学们,这里有5个杯子,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其中只有一杯是水,你能找出来吗?生:可以。

师:说说看,你根据什么来找?生:闻一下,没有味道的就是水。

师:你说的是没有气味吧?我们用鼻子闻到的是气味,用舌头尝到的才是味道。

你的方法很科学,我们就是要根据水的特征来判断。

为了准确判断,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水的特征吧。

二、制订计划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科学观察的方法,小组讨论讨论,我们“可以用观察水的”(也可以借助学生活动手册连一连,研究水的特征时运用了哪些器官)生:讨论——汇报——交流师:老师把大家想到的整理出来,做成一个研究计划,这样就能让我们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也能保证观察更全面、细致、准确。

(出示《“水的特征”研究计划》)。

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的办法呢?那么谁有好办法呢?生: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背景知识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大量地存在于地球上的大部分地方。

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使用水。

但是,我们是否知道水有一种能力——它可以溶解一些物质?溶解是指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使其成为分子或离子的混合物。

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剂称为溶剂。

在溶解中,溶质和溶剂彼此交互作用,使其分子或离子相互混合,使整个混合物呈现出一定的均匀性。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溶解作用;2.掌握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质;3.学会用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水的溶解作用;2.掌握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质。

教学准备1.实验用玻璃杯;2.盐、糖等;3.白醋、碳酸钠等。

教学过程1.导入1.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含义。

2.实验1.学生拿出实验用玻璃杯,向其中加一些盐,并加入适量的水。

搅拌一下,观察是否溶解。

2.学生再向其中加入一些糖,同样的方法进行观察。

3.学生再拿出一个玻璃杯,加入适量的白醋,然后加入一些碳酸钠,观察是否会有化学反应并且会不会溶解。

3.归纳总结1.利用实验所得的结果,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出盐、糖和碳酸钠等物质,是否能够在水中溶解。

4.拓展延伸1.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和生物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被溶解,其条件和方式又有哪些异同。

总结反思1.本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出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作用。

2.通过此次活动,磨练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提出一些关键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影响溶解的因素及如何改善并应用到生活和生产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通过上一节课《水和盐的故事》的学习,学生对于“溶解”有了初步的理解,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探究、比较,从而知道有的物质(如盐、糖、味精)等容易被水溶解,有的物质(如食用油、沙子)不容易被水溶解。

使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理解更丰富。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观察与表达交流、按探究计划进行探究等科学技能已经有了较丰富的体验,本课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继续按探究计划自主探究,仔细观察,培养学生重视收集客观事实进行表达交流,分辨客观事实和自己的推测,不人云亦云,尊重自己观察到的客观事实的态度。

教学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白糖、味精等能溶解到水里,有的物质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到水里。

(2)经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烧杯、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水,同时准备已放入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的溶液各一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盐可以溶解在水里,谁能说说看,盐是怎么溶解到水里的?
生:盐放进水里后,颗粒变得越来越小,盐也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全部消失了。

师:盐消失不见了吗?去了哪里?
生:溶解在水里了。

师:对,盐均匀分布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溶解。

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吗?
生……
师:老师这里有味精、沙子、白糖、红糖、食用油,你认为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呢?
生:……
师:为什么你认为**能溶解在水里?为什么你认为**不能溶解在水里?
二、制订计划
师: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我还是一起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同样的,做实验
时,我们要先有什么?
生:计划。

师:对了!有计划的研究可以保证我们实践有序、准确、科学。

(出示“水能溶解哪些物质”研究计划,讲解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对比观察物质放入水前后的变化,要找到能物质能被水溶解的证据。

三、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师:(拍手提醒)停止实验。

同学们坐好,看老师这边。

老师看到大家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

(夸奖组做的好)。

我们先按PPT的提示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PPT出示:______放进水之前,是这样的:__________;放进水之后,最开始,我们看到_________,过一段时间后看到_____________,最后(现在)我们看到___________。

所以我认为它是______被溶解的。


师:(拍手叫停)大家的交流的意见都一样吗?谁愿意来说说看?
生:味精放进水之前是白色的,一粒粒长条的,放进水之后,我们看到一粒粒长条慢慢变小了,过一段时间后看到有几粒味精已经化了,最后味精全部都化到水里看不见了。

所以我认为味精是可以被溶解的。

师:其他同学也都这样认为吗?(是的)那我们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

(板书味精能溶解)还有其他物质能被水溶解吗?
生:白糖、红糖也可以。

生:红糖不行,红糖放进水里后,水的颜色变了。

师:我们来对比一下,红糖放进水之前是什么样的?
生:赤褐色的粉末
师:放进水里以后呢?
生:粉末慢慢变少了,水的颜色变深了。

师:现在还能看到粉末吗?
生:看不到了。

师:那红糖粉末去哪了?
生:化到水里了。

师:我们可以说也是均匀分布到水里了,但是红糖带有颜色,所以把水也染变色了。

既然是均匀分布到水里,已经看不到粉末了,我们可说红糖被水溶解了吗?
生:可以。

师:(板书:白糖、红糖能溶解)还有哪些能溶解?
生:沙子有一部分可以溶解,颗粒大的不能溶解。

颗粒小的可以均匀分布到水里,水变浑浊了。

生:不对,颗粒小的也不能溶解,等放一段时间后,颗粒小的又会沉到水底,水还会变清的。

师:真的吗?你们现在再看看桌面上的沙子溶液,水比之前变清了吗?
生:好像是变清了。

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沙子、红糖溶液)。

这是老师提前做好的沙子和红糖溶液,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沙子全部沉到水底了,水还是没有颜色、透明的;红糖没有沉到水底,水变了颜色了。

师:对,有些颗粒比较小的物质不能溶解到水里,但是一开始可能会在水里漂浮,等放一段时间后又会全部沉到水底,我们认为这种物质是不能被水溶解的。

有些物质像白糖,虽然会让水的变色,但放很长时间后,也不会沉在水底,还是均匀分布到水中的,我们说它是能被水溶解的。

(板书:沙子不能溶解)
那么食用油能被水溶解吗?
生:不能,它始终浮在水上面。

师:对,我们平时喝汤的时候也会发现,汤上面漂着一层油,油是不能溶解的(板书:油不能溶解)也请你完成《活动记录》
四、得出结论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量,如食盐、味精、白糖、红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子、食用油等。

如果我们在一杯水里放很多很多的味精、糖,全部都能被溶解吗?
生:只能溶解一部分。

师:对,准确的说,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

并不是一点水能溶解很多的物质。

我们要学会尽可能科学、准确得出结论。

五、拓展活动:
师:除了我们做实验的这些材料,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
生:洗衣服里洗衣液溶解到水里了;打针时几种药溶解到一起了;煮菜时,盐溶解到菜里了……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溶解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你知道吗?空气也能溶解在水里呢!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第13页的“阅读”材料。

原来氧气也能溶解到水里啊!怪不得水里还有那么多的小动物呢!
师:今天我们又发现了几种能被水溶解和不能被水溶解的物质,回家以后,请你继续观察,看还能发现哪些能被水溶解和不能被水溶解的物质,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

下课。

【教学反思】
虽然在《水和盐的故事》中学生对溶解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认识还是比较表层的,停
留在“看不见”、“消失了”这样的表象。

当观察到红糖溶解后水也变色了,沙子倒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这样特殊的现象后,与他们的认知就发生了冲突,红糖后不见了,可是水变色算是看见还是看不见?水变浑浊了,沙子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这都需要老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充分交流,引导学生对现象深入思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课教学中,老师从复习盐的溶解现象开始,有意让学生深入分析“盐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均匀分布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为后面判断红糖、沙子的溶解作了铺垫。

实验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对比观察物质放入水前后的变化,要找到能物质能被水溶解的证据。

”的提示,促使学生通过物质放入水中前后的变化对比判断是否溶解,也为自己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探究后的表达交流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大胆质疑,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完整地说完一段话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课教学设计了一个交流的样本,通过PPT呈现,要求学生按这个样本“填空”式交流,以此帮助一年级的学生准确、顺畅地进行表达交流。

【总结点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落实探究理念是科学学科改革的关键。

溶解现象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要想真正弄清楚什么才是“溶解”还是不容易的。

本课设计几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既有与盐相似的白糖、味精,也有与前认知冲突的红糖、沙子,这些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有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有益于学生在对比中理解。

科学教学中,应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直观且更容易发现其差别所在。

对于学生科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获得,这样才会深刻,也才是真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