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三首》部编本 精选1篇
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和《将进酒》三首古诗,理解诗意,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地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和《将进酒》三首古诗,理解诗意,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古人的生活场景,引出古诗的主题。
例如,讲述李白在长安的生活,引出《静夜思》这首诗。
(2)通过播放古诗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古诗(1)讲解古诗的内容:《静夜思》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登鹳雀楼》表达了作者登上高楼远望的豪情壮志;《将进酒》歌颂了作者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
(2)分析古诗的语言特点: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3)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体会诗歌的情感。
3. 巩固练习(1)分组朗读古诗,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朗读。
(2)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关于家乡或自己的小诗,然后与同学分享。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古诗内容和语言特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课后作业1. 熟练背诵三首古诗。
2. 思考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写一篇简短的小论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等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背诵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五、总结提升,体悟诗情
目标5:
通过动静结合的景象分析,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并能够说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诗人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春天,孩子们,诗中的自然景物和动物成了这种画面中的主角,它们有动有静,一定给你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你们通过这些事物感受到了春天大自然怎样的气息?
《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紧紧抓住并突出自然景物在季节转换时的特征,以“三两枝”“鸭先知”“芦芽短”“河豚欲上”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暖”“欲”两字借想象和联想点活画面,写出了视觉之外的春水方生的暖意之下“河豚欲上”的信息,写出了画家难画之状和未画之意,使全诗灵动鲜活,意境清新而自然。
《三衢道中》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前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江南梅子成熟季节一般多雨,恰逢多日不见的连续晴天,所以诗人强调“日日晴”,“晴”为全诗赋予了明丽的色彩,奠定了明朗愉快的感情基调。“却”是“再,又”的意思,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后两句写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全诗有声有色,以动衬静。晴空、舟行、绿阴、鸟鸣,构成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想想象。
4.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绘诗歌的大意。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
接触过古诗的题材;可以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可以借助注释,大体理解歌的内容。
已有生活经验
对于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自然界中的鸟儿如鸳鸯、燕子并不是很陌生,而且对于春天的景象也很熟悉,因此本课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生动的语言描述、情景再现、互动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和美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过春天的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1.李白《绝句》
-诗句解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意体会: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2.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句解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意体会:表达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3.孟浩然《春晓》
-诗句解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诗意体会:描绘出春天的早晨,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
一、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选自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三首古诗:李白的《绝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孟浩然的《春晓》。教学内容围绕三首古诗展开,通过朗读、解析、感悟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提高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古诗中的优美词句进行表达。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古诗,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课题:古诗三首教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2.读懂并朗读《古诗三首》中的每一首诗;3.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4.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理解并朗读全诗;2.回答有关诗中意象和情感的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2.表达诗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诗歌朗读材料;2.制作诗歌意象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用朗读的方式给学生带入诗歌的氛围,鼓励学生跟着朗读。
教师可以选择一首短诗,例如《静夜思》,进行朗读。
呈现与讲解(15分钟):1.教师将《古诗三首》的诗歌文本给学生,同时投影在黑板上。
2.教师介绍古代诗歌的特点,如押韵、修辞、意象等。
并解释诗中常用的意象,如月亮、花朵等。
3.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意义,并用图片或实物辅助说明。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表达的情感,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实践与练习(20分钟):1.学生跟读全诗,注意朗读语音、词语停顿和情感表达。
2.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诗中的意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b.诗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学生尝试将诗歌整体朗读出来,并尽可能地体会诗中的情感。
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古诗的美和价值。
2.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布置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并用朗读或创作的方式进行表达。
同时让家长参与,共同体验古诗之美。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或创作。
2.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古诗的朗读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之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与练习来拓展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3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3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
《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三首2 1.会认28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默写《绝句》。
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4.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找出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5.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燕子2 荷花2 昆虫备忘录 1 口语交际 1 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的活动。
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习作 2 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语文园地 2 1.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2.能运用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认识“援、掷”等9个生字。
识记“救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读准字音,再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或“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关于字义,可以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还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理解“鸳鸯”和“河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一、新课导入1.师述: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以描绘美景为主题的三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通过诗歌的形式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
请欣赏:2.〔PPT出示:春天和初夏美景的图片。
〕2.板书课题:1 古诗三首3.〔回忆学法并板书:古诗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二、目的引领知识与才能1.会认“鸳、鸯、惠、崇、豚、减”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12个生字。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学习重点: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习难点:在比拟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学法指导:〔供老师参考〕初读诗歌,模拟老师的范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前两首诗分别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后一首诗又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感情。
最后,在理解的根底上,熟读成诵。
三、字词运用〔PPT出示〕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诗读通顺。
融〔róng〕燕〔yàn〕鸳〔yuān〕鸯〔yāng〕惠〔huì〕崇〔chóng〕芦〔lú〕芽〔yá〕梅〔méi〕溪〔xī〕泛〔fàn〕减〔jiǎn〕迟日燕子鸳鸯惠崇晚景蒌蒿〔lóu hāo〕河豚〔tún〕泛尽绿阴黄鹂2.检查字音,交流重点字词的理解。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三课时)
1.在小组中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并且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
(1)参考课后注释。
(2)借助工具书。
(3)加入自己的想象。
2.出示诗句: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1)理解诗中词语: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却:再, 又。
你了解梅子吗?
预设:青梅、话梅、黄梅。
(2)梅子黄时:指的是五月时节。梅子黄时往往多雨。
3.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 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 红绿掩映, 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4.出示古诗: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认真朗读这两句诗, 你来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预设:
(1)芦芽应该是芦苇的嫩芽。
(2)蒌蒿:是一种植物, 因为它们都是“草字头”的字。
(3)河豚:应该是一种生活在海洋的生物。
提示:你能不能说得跟诗一样美呢?注意表述的语言美。
2.我是现代小诗人, 我的语言也很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重塑诗歌。
3.把你认为诗中最美的句子写到“我的小本本”中。能告诉我你选的佳句吗?我们来分享一下选择的理由吧。
六、主题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景的诗?说一说, 大家来交流一下。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诗歌。
2.自由朗读《绝句》。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把诗句读通顺, 读出节奏。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3.反复读, 将诗读清楚、读流利, 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预设:春天、温暖。
4.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 要求能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不丢字, 不添字, 不重复。努力把诗歌读流利, 有感情朗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古诗三首 - 优质教案第一课《古诗三首》概述:本节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欣赏三首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和《静夜思》。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表达。
本教案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理解力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并正确朗读《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和《静夜思》这三首古诗。
2. 理解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象。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1. 正确读诗,理解古诗中表达的意境。
2. 分析古诗中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1. 诵读朗读2. 归纳总结3. 讨论交流4. 创作写作教学过程:一、热身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学期学习的内容,复习古诗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并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教师出示一些美丽的自然景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1. 教师逐词逐句地解读《登鹳雀楼》。
示例解读:鹳雀楼是一座古老的楼阁,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高楼耸立的气势和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
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在楼上远眺的喜悦之情。
2. 学生集体跟读《登鹳雀楼》,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 教师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引导学生观察诗中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
4. 学生小组讨论《赋得古原草送别》,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四、欣赏1. 教师播放录音或现场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韵律。
2. 学生自主阅读、诵读《静夜思》,体味其中的幽静与寂寥。
五、感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古诗中的情感和意象,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表达。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精选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赏析《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写法,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三首描写春夏不同景色的诗。
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二)检查预习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三首古诗。
(读出诗的节奏,读准确)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屐齿扣潋滟亦抹3.简要交流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三)指导学习《游园不值》1.指名读课文。
(读准、读熟)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3.在小组里讨论,解决质疑。
4.交流:按小组向全班汇报,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适时点拨:看图(或出示相应的课件)展开想象,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5.反复吟诵。
(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背诵古诗。
提问:诗人向我们描述园子里的景象了吗?为什么?让学生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着画龙点睛之笔,这比那一览无余、面面俱到描写春天景象,不知要高妙多少倍。
因而能发挥读者的形象,使诗句委婉含蓄,耐人咀嚼。
6.开拓联想,激发创作。
我们已经充分感悟古诗所描述的意境的了,同学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学生绘画,自由创作。
(四)作业你还能背一背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吗?附:板书《游园不值》屐齿扣潋滟亦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三首》(教案)
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绝句【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读写“融、燕、鸳、鸯”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古诗大意,从诗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和插图,并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诗中描绘的景物,结合想象感受春天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更广阔的诵读中初步感受经典的魅力和影响。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大意,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导入。
1.背诵喜欢的古诗,了解杜甫。
(课件出示杜甫简介)2.课件出示《绝句》。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再出示《绝句》,引导学生初步进入古诗画面,更好地进入古诗的学习中。
二、通读古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平时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融、鸯”。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1.形近字辨析:“隔——融”“怨——鸳”“央——鸯”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鸳、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融”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篇二学习目的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背诵古诗。
⑵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⑶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习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⑴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⑵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⑶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⑷按部就班,螺旋回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习题,板书课习题⑴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攒: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⑵板书课习题:惠崇《春江晚景》⑶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习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习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习题诗,写的是江南早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⑴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⑵学生自学。
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⑴出示自学提示(二)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画《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⑵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老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最新统编部编版人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与教学反思
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元日》,并背诵。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难点)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关于春节的图片。
提问: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会见到这些画面?你们喜欢这个日子吗?2.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而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只用了28个字就把这么热闹的场面写出来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元日》。
(板书:元日齐读课题,解释“元”的含义)二、学习《元日》,感受节日情景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读古诗。
(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2.指名读,师生评议,纠正字音。
3.再读,教师指导,划分朗读节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
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古人过春节的几个画面?(3个画面)4.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齐声读)(1)你知道为什么要放爆竹吗?(古人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除邪魔鬼怪,以求得新年的安宁。
到了宋朝,人们用鞭炮替代了爆竹,但仍蕴含着美好的祝福,他们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2)新年的鞭炮声告诉我们:旧的一年结束了。
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除)5.看吧,天上的烟火、亮光,地上的红爆竹,那一刻,怎能不激动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1)齐读,用快乐、激动的心情朗读。
(2)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3)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场景吗?(辞旧迎新、万象更新、喜气洋洋)6.生看画面,师描述:放完爆竹送走旧年,在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迎着暖洋洋的春风,品尝新年的第一口酒!(课件出示:春风送暖入屠苏)(1)再读这句,哪一个字值得我们品味?(暖)说说你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教案一:《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能背诵《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
2. 学会感受和欣赏古诗的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背诵《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
2. 学生能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
3. 学生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1. 通过简单的语言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听力和语言感觉,例:传声球游戏,每个学生朗读一句诗句,通过传声球的方式进行。
二、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古诗三首》。
再请学生跟读一遍。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猜猜这三首古诗可能讲的是什么。
三、展开新课(30分钟)1. 教师放上《登鹳雀楼》,并让学生逐句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并感受其中的美。
2. 分组讨论《登鹳雀楼》中的关键词,进行个人思考,然后合作探讨并汇报。
3.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让学生对古诗中的关键词有更深入的了解。
4. 教师放上《静夜思》,并让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宁静和美。
5. 教师放上《七绝·长恨歌》,并让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悲愤和豪情。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以最好的朗读效果朗读《古诗三首》。
2.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效果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并指出不足之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本课学到的知识要点,并展示课件,让学生回顾所学。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背诵和欣赏古诗。
六、课后作业(2分钟)1. 背诵《古诗三首》。
2. 欣赏和记忆一篇自己喜欢的古诗,下节课准备分享。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背诵多首古诗,并在课后可以进行朗诵比赛。
2.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古诗,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迟日泥融鸳鸯(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2.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第二课时1. 惠崇蒌蒿芦芽河豚(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江阴素有"拼死吃河豚"的典故。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诗句描写的是惠崇的一幅名为(春江晚景)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蒌蒿)、(芦芽),动的景物有(鸭)、(河豚),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春天)来了,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1. 三衢梅子黄时泛却绿阴黄鹂(1)三衢: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2)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泛:乘船。
(4)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6)黄鹂:黄莺。
2. 时间水路舒畅愉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天无与伦比的美丽。
(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
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绝句
板书设计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融.化(róng róu) 燕.子(yān yàn) 鸳.(yuān yān) 鸯.(yāng iāng ) 2.默写古诗《绝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 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 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2.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3.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 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 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 课时
1.知识与技能:会认“鸳、鸯”等 6 个字,会写“融、燕”等 13 个字。
教学 目标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 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
6.自由读,练习背诵。
课堂小结 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及拓展延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 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
(完整word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理解“融、燕”等 7 个生字 ; 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质,利用图文联合等方法认识“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粗心。
3.能正确朗诵、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觉诗中储藏的春季的情味。
教课要点:能正确朗诵、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课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质、利用图文联合等方法认识古诗粗心。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季的诗句。
教课时数:3课时教课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朝有两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朝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名誉,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增补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依据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企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觉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高声朗诵,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相互正音。
2.逐句朗诵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神韵。
三、认识诗意,想象春光1.杜甫的诗中有画,联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睁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只有美好的春光,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漂亮的春光吸引了好多小动物们。
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何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何睡得这么甜美?【设计企图:学生经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联合生活实质,认识诗的粗心,感觉诗中所写的春季的美景。
进而产生对春季的喜欢之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设计【难过王精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难过王出品1.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朋友”的第一篇课文。
《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曾几的《三衢道中》,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描绘了春天的景物。
杜甫的《绝句》展现的初春灿烂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诗的后两句对燕子和鸳鸯具体而生动的描写,构成和谐优美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由江中写到江岸,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的景象,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曾几的《三衢道中》展现了春末夏初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首诗诗人抓住“飞燕、鸳鸯、竹林、桃花、鸭子、蒌蒿、梅子、黄鹂”等有代表性的春天的景物,诗意化地为学生展示一幅幅春景图,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课后安排了两道思考题,第一题在读一读,背一背,默一默中,指导学生体会诗人笔下的优美生动的词句,并背诵积累。
第二题紧紧围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基于诗句丰富想象,在想象中感知语言的韵味,为表达运用打下基础。
三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优美工整、自然流畅的语言中,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春景中的具体景物,适合学生抓住诗句来想象画面,学习把观察到的景物写清楚,同时能有效引导学生在一幅幅春景图中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本课在单元整合中主要承担感受春天景物的美好,进一步培养思维,在想象画面中学会表达,在朗读、背诵、积累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学情诊断1.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能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插图,展开想象,通过诗歌所传递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这一重点的处理上,容易沿袭传统的诗词教学,学生也会逐字逐句分析每一句诗的意思,而导致展开想象做得很不够。
2.从课后第一习题来看,编者将古诗的朗读、背诵、默写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朗读和背诵,学生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则需要教师结合诗句做重点的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研究诗歌三首,了解古代文化;
2. 能背诵《将进酒》诗句;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将进酒》的诗意理解;
2. 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唐代诗人李白的画像,介绍李白的简介和他的诗歌创作,引发学生研究古诗的兴趣。
2.新课研究(35分钟)
1. 首先研究《将进酒》:听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师讲授词语的词义、音、形、义,辅导学生掌握课文的朗读和吟
唱技巧;
2. 研究《悯农》和《秋风词》:学生阅读课文,发现课文的端倪,领悟诗歌的意义,学生读课文朗诵,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朗
读和吟唱技巧。
3.课外拓展(10分钟)
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唐朝的图书或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唐
代文化的了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四、作业
结合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写出一篇200字以内的心得体会,并
在下节课朗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习古诗。
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了快乐。
在后续教学中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 (1)
2021春季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学科:班级:教师: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漂亮的大自然〞这个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昆虫备忘录》这四篇课文。
《古诗三首》选编了三首写景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燕子》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的春天景色,赞美了生动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欢欣之情。
《荷花》描写了“我〞夏日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及“我〞沉醉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想象丰富,通过描写荷花的清新漂亮,表达了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昆虫备忘录》用生动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等昆虫,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自然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本单元“口语交际〞安排了大家交流关于“春游去哪儿玩〞的内容。
“习作〞要求写“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主要是让大家品味一些优美生动的语句,“识字加油站〞要求会认9个生字,“词句段运用〞主要是援助大家学会更恰当地运用词语,“日积月累〞提供了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让大家积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积存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过程与方法1.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存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在细心观察的根底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练习。
教学措施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援助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色。
2.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懂课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课件出示26)(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
(板书:梅黄一日日晴)(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
(而且)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从动物、植物、景物这几个方面来反映主题。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通过读写和课外搜集活动,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课题内容简说
古诗三首
《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了美好的春光。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三衢道中》抓住游玩途中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燕子
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荷花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昆虫备忘
录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几种昆虫的特点,语言生动有趣,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积累优美的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优美句段。
3.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1.古诗三首………………………………………………………………………………2~3课时
2.燕子……………………………………………………………………………………2~3课时
3.荷花……………………………………………………………………………………2~3课时
4*.昆虫备忘录…………………………………………………………………………… 1~
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语文园地…………………………………………………………3~4课时
1.本单元注重朗读感悟,增强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使语言中蕴涵的美通过口诵心记来深化理解。
2.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强化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解词、析句、悟情的过程中,认识逐渐深化,感情逐渐深入。
1.古诗三首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出诗句中的景物,再结合插图的直观展示,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熟读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两首古诗。
3.了解诗句意思,能从诗中描绘的场景中体会诗人的心情。
学习重点了解诗句意思,从中感受诗人的心情。
学前准备课件,范读录音。
(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引入。
(用时:5分钟)
1.复习背诵《绝
句》。
2.板书诗题:惠崇
春江晚景。
3.介绍作者苏轼。
4.有感情地朗读古
诗《惠崇春江晚景》。
1.背诵《绝句》。
2.交流收集到的苏轼
的相关资料。
3.听范读录音,熟读古
诗,注意“惠、崇”二字的
读音和写法。
5.苏轼是_______代杰出
的文学家,字子瞻,号
________。
他是“________”
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
合称“三苏”。
二、理解诗意,感受美景。
(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将诗歌
读正确、流利,认记生
字“惠、崇、芦、芽、
短”。
教师指导书写。
2.教师出示前两句
诗和相应插图,指导学
生抓住诗中的景物,结
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自读古诗,把古诗读通
顺。
熟记诗中5个生字的写
法及笔顺。
2.诵读前两句诗,结合
课件出示的插图理解前两
句诗的意思,感受意境。
3.抓住关键字词,诵读
6.这首诗中实写的景物
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板书诗题,引导解题。
指导学生自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描绘了什么景色?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课件出示前两句诗,理解字词意思,引导学生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出示后两句诗,思考: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字。
2.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古诗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宁静的景色,写出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3.读前两句诗,理解字词和诗句意思,交流回答问题。
首句点明了游览的时间是梅子黄时,第二句点明了此行的路线。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
4.齐读后两句诗,交流问题,理解诗句意思。
5.读背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惠崇春江晚景》时,让学生结合插图,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直观地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学习《三衢道中》时,我采用自学为主,引导为辅的方式来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根据前两首古诗的学习方法,边读边悟,结合注释和课件展示的内容,对诗句有自己的深入感受。
在交流时,学生各抒己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绝句》教学片段
◆巧妙点拨,想象画面。
(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吗?
生:《春晓》《咏柳》。
师: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生:《春晓》中描写了鸟叫、风雨、花。
《咏柳》主要描写了刚发芽的柳树生机勃勃的样子。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板书:绝句)请同学们读一读《绝句》这首诗,结合课本上的插图,看看诗中写了什么。
(学生读诗后,点名学生回答)
生:这首诗中主要写了太阳、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等景物。
师:说得很对。
那请大家再仔细看看插图,说一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幻灯片出示插图,学生回答)
生:明媚的阳光,温暖的春风,美丽芬芳的花,嫩绿的草。
师:这么美的景物,诗中是怎样写的呢?
生:(齐读)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师:诗中还描写了动物的活动情况,描写了什么动物呢?
生:燕子和鸳鸯。
师:它们在干什么呢?
生:燕子在衔泥筑巢,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觉。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而又自然和谐。
这样的春色,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好。
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美景吧。
(学生齐读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