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docx考察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精选.doc
201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精选-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
鹦鹉闻之,亦集而噪。
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
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注释:①朴簌:小树。
②木末:树梢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虎行地者也()(2)故噪而去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14.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
(3分)二.陈章侯蔑视显贵陈章侯性诞僻○1 ,好游于酒。
人所致金钱随手尽。
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
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2笔也。
有一龌龊○3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
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
章侯头裸体○4,谩骂不绝。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显者拂然,乃自先去。
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1诞僻:怪僻○2搦(nu)握○3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4头裸体:不戴帽子12(1)下列之的解释与文中加点词诱之入舟相同的一项是(4分)[来源:学科网]A. 何陋之有?B.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C.言之,貌若甚戚者D. 属予作文以记之(2)下列去的解释符合文中加点词乃自先去意思的一项是A. 除掉、去掉B.失去、损失C.距离D.离开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三.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
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
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
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东安①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解释:(1)漫(2)物色(3)逮(4)踉跄 2.翻译:(1)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2)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二) 题画二则(1)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
夏日新篁初放①,绿阴照人②,置一榻其中,甚凉适也。
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③;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④,冬冬作小鼓声。
于时一片竹影零乱⑤,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⑥,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①新篁(hung)初放:新竹刚刚长高。
②绿阴照人:绿色的竹荫照上人身。
阴,同\荫\。
③窗棂(lng):窗上雕花的窗格。
④冻蝇:秋冬受凉的苍蝇。
⑤于时:那时,当时。
⑥师承:受过老师指教,有相承的师法。
(2)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①,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②,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③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④哉!导读:《题画二则》用两篇小短文将作画的真谛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
\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注释:①勃勃:旺盛貌。
这里解作情感冲动,画意突发。
②倏(sh):忽然,迅速地。
变相:样子改变。
③意在笔先:作画、作文,在下笔之前先立意,先构思。
④云乎:语末助词。
一、解释加点的词1.置一榻其中( )2.无所师承() 3.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4.趣在法外者()二、翻译1.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完整版)课外文言文中考复习题与解析
文言文——传统美德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清)曾国藩乡间之谷,贵至三千五百此亘古未有者,小民①何以聊生?吾自入官以来,即思为曾氏置一义田,以赡救孟学公以下贫民,为本境置义田,以赡救廿四都贫民,不料世道日苦,予之处境未裕,无论为京为官者,自治不暇,即使外放,或为学政,或为督抚;而如今年三江两湖之大水灾,几于鸿嗷半天下②,为大官者,更何忍于廉俸之外,多取半文乎?是义田之耗,恐终不能偿,然予之定计,苟仕宦所入,每年除供奉堂上甘旨外,或稍有赢余,吾断不肯买一亩田,积一文钱,必皆留为义田之用,此我之定计,望诸弟体谅之。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小民:指老百姓。
②鸿嗷半天下:形容遭洪灾民众的悲惨的哀声响彻半空中。
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仅一处)贵至三千五百此亘古未有者【答案】:贵至三千五百,此亘古未有者【解析】:“此”是代词,指代前面的内容,“此”前应该断句。
2.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然.予之定计若听茶声然.B.以.赡救孟学公以下贫民以.咨诹善道C.予之.处境未裕三江两湖之.大水灾D.为.大官者必皆留为.义田之用【答案】:A【解析】:A项中的两个“然”依次为“然而”“……的样子”之意;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用来;C项中的两个“之”都是助词,的;D项中的两个“为”都是动词,做;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吾自.入官以来()(2)无论..为京为官者()(3)或稍有赢余()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赡救廿四都贫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更何忍于廉俸之外,多取半文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用来救助二十四都贫民。
(2)又怎么忍心在俸禄之外,多拿半文呢?【解析】:翻译句(1)是要注意两个词语,一个是“以”,应该译为连词,用来,一个是“廿”,是二十的意思。
中考全国各省市语文课外文言文精选(10)完整篇.doc
2009年中考全国各省市语文课外文言文精选(10)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11、解释下面句中蓝色的词(2分)①未尝苟且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___________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11.①随便马虎②有时(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
2009年中考全国各省市语文课外文言文精选(11)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
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节选自《太平御览》)【注】①错:镶嵌。
②纶(l n):钓鱼绳。
③是:正确。
1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以桂为饵B.皆以美于徐公C.错以银碧D.醒能述以文者1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 答案:B评分:答对得2分。
13. 答案: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
2009年中考全国各省市语文课外文言文精选(13)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
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
初三课外文言文试题精编(共26篇短文)参考答案.doc
初三课外文言文试题精编(共26篇短文)参考答案1、(1分)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2、(3分)廷在朝廷已停止易换掉3、(2分)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杀佞臣张禹可以警戒他人;4、(2分)辛庆忌认为朱云一向狂颠耿直,假如他的话说得对,不可以杀他;即使他的话说得不对,也本该宽容他。
5、(2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
6.(1)当做是(2)具备具有7. 白鸡时时的来看望黄鸡的幼雏8.“晨夕带雏出入,二雏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9.慈及其相近意思的词语10、(4分)(1)通“又”(2)暗中;私自(3)柴(4)远近的百姓(人)(每个1分)11、(2分)D12、(3分)(1)(1分)受灾特别严重。
(得分点“被”。
)(2)(2分)谁说人心、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得分点:“孰”,句式。
)13、(2分)具有侧隐之心(或“能关心百姓疾苦”)(1分),考虑民生问题全面(深刻)(1分)17.B 18.(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19.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20、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有面子(气短)。
22、要点:开阔的胸怀。
23、(1)回答(2)于是(3)几24、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25、‘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26.⑴得到⑵但是、然而⑶除掉、去除⑷这(或“它”),代指竹子(4分,每小题1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27.我们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们当柴烧(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28.“物以稀为贵”、“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事物的好坏贵贱是相对的”(2分,意思基本对即给分)29.⑴给⑵等到(等)⑶于是,就⑷书写(写)30.A31.入抱犊山,学书三年;未得笔法,捶胸哎呕血;盗墓求书;学书画被过表;精思学书,如厕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32 . ( 3 分)①才②因为③这样33 . ( 2 分)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再运到集市上去卖,结果还不能卖到半车炭的价钱。
(word完整版)中考总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②,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③。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④!”歌数阕⑤,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①诸侯:指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等。
②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 ③不逝: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
逝,向前行进. ④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
若,你. ⑤数阕:几遍。
乐终叫阕。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项王军.垓下军:驻扎B、常幸从.从:服从C、自为.诗曰为:做,唱D、歌数阕,美人和.之和:唱和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⑴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翻译:⑵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翻译:3、项王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
对项王该不该自杀历来争论颇多,请谈谈你的看法.答: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焦令谌横暴唐柳宗元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①,曰:“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我知入数②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③,使人来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④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选自《柳河东集》)注:①给与农:这里指佃给农民耕种. ②入数:照数收谷. ③巽:同“逊”,恭顺。
引申为委婉。
④舆:扛、抬。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熟,归我半且:而且B、督责益.急益:更加C、即.告太尉即:就D、无以..偿无以:没有可以用来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中考必考文言文篇篇目.docx
中考必考文言文16 篇篇目1、《论语十则》2、《爱莲说》3、《陋室铭》4、《三峡》5、八上《记承天寺夜游》6、《桃花源记》7、八下《马说》8、八下《送东阳马生序》9、八下《醉翁亭记》 10、《岳阳楼记》11、《小石潭记》 12、九上《出师表》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鱼我所欲也》 15、九下《曹刿论战》 16、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必背 34 首古诗词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6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共24题) 1.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②纸鸢:风筝。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昔者秦王____________ 食:吃 ( )③公使梁丘据____________ ④病者以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译文:②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
译文:(4)阅读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①百姓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而忧虑,而后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而欢欣。
(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②此亭名为“喜雨亭”,喜在何处?(用自己的话回答)答:【答案】(1)A (2)①命名 ②这 ③才 ④痊愈(3)①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
②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
(4)①弥月不雨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②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下了一场大雨能有好的年成。
(或“渴盼的大雨终于来临”)难度:偏难 知识点:散文类17.阅读下面,完成各题。
善 学 者①(战国)《学记》善学者,师逸②而功③倍,又从而庸④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⑤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⑥,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⑦,然后尽其声。
不善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①选自《学记》。
题目是编者加的。
精选中考课外文言文(18套)含答案
精选中考课外文言文(18套)含答案精选中考课外文言文(18套)含答案精选中考课外文言文(18套)含答案安徽濉溪县临涣中学段汉明(ahdhm2008)1、中考课外文言文(一)班昭续《汉书》2、中考课外文言文(二)蔡文姬求情3、中考课外文言文(三)炳烛而学4、中考课外文言文(四)薛奎识范镇5、中考课外文言文(五)芮伯献马贾祸6、中考课外文言文(六)及之而后知7、中考课外文言文(七)管仲破厚葬8、中考课外文言文(八)董叔攀附权贵9、中考课外文言文(九)王昭君出汉宫10、中考课外文言文(十)商於子驾豕11、中考课外文言文(十一)魏收改武学文12、中考课外文言文(十二)申屠敦之鼎13、中考课外文言文(十三)强弱之辩14、中考课外文言文(十四)诸葛亮传略15、中考课外文言文(十五)千轴不如一书16、中考课外文言文(十六)答苏迈书17、中考课外文言文(十七)蒲松龄之妻18、中考课外文言文(十八)杭世俊喜博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译文】班昭续《汉书》扶风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风郡)班彪的女儿,叫做班昭,字惠班。
学识渊博文采很高。
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节讲究礼节法度。
中考全国各省市语文课外文言文精选.doc
2009年中考全国各省市语文课外文言文精选(7) -张秀才,寿州人也。
寿俗尚武,比户蓄兵器。
邻人有市鸟枪归者,夜试之宅旁,猝闻号声。
急往视之,有死者,则秀才子也。
邻人惧,曰:杀他人子且不可,况杀张秀才子乎!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泣诉其故,且曰:惟君所欲为。
秀才强忍痛,曰:子岂敢故杀吾子哉,是吾子命当绝也。
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自具棺葬之,无他语。
(选自徐珂《清稗类钞》)24.解释下面句中蓝色的词。
①邻人有市鸟枪归者②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25.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26.张秀才的优点是:_________,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他的缺点是:_________。
(各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24、①买②于是、就25、况且怎么知道不是我没有道德,上天降下惩罚,杀掉我的儿子来报复我呢?26、宽容或遇事冷静、善于调适心理等;(1分)不依法办事或迷信等。
(1分)2009年中考全国各省市语文课外文言文精选(8)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①之。
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书三上,辄报闻②。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③,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④,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 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
--《资治通鉴》【注释】①害:妒忌,怨恨。
②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
③突:烟囱。
④上行(h ng):上位。
3.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 而又行以逆道道: 道理B. 宜以时抑制宜: 应该C.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过: 拜访D. 终亡火患亡: 通无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解析概述本文档旨在为中考学生提供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和解析。
文言文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通过熟悉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解析方法,学生可以提高应试能力,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题目类型中考中常见的文言文阅读题有以下几种类型:1. 填词造句类题目填词造句类题目- 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文句或词汇,填充合适的词语或造句。
- 解题时应注意依据上下文和语法规则,选取合适的词语或构造正确的句子。
2. 注音标点类题目注音标点类题目- 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文句,添加合适的注音或标点。
- 解题时应注意文句的语义和语法结构,合理标注注音或标点。
3. 理解概括类题目理解概括类题目- 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文章段落,回答相应的问题或概括文章的主旨。
- 解题时应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和结构,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或概括主旨。
解题技巧在阅读和解析文言文时,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技巧:1. 通读全文通读全文- 在解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
-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语境。
2. 注意标点符号和注音注意标点符号和注音- 文言文的标点符号和注音对理解句子的意义非常重要,学生应注意标点符号和注音的使用。
- 在解题时,如果题目要求标注标点或注音,要根据句子的语义和语法结构进行合理的标注。
3. 注重上下文语境注重上下文语境-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关系,理解句子的含义。
- 有些句子在孤立的情况下很难理解,但在上下文中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含义。
示例解析以下是一个示例文言文解析:文言文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令人快乐吗?被人不了解而不生气,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解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对朋友到访的喜悦以及心态的内秉。
头两句是问句,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朋友到来的快乐。
最后一句则是对于心态的陈述,表达了不为人不了解所动怒的心理境界。
(完整word)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文档
九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阳子〔即杨朱,战国初哲学家〕之宋,宿于逆旅。
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1.联系上下文,解释或翻译以下带点的词句。
〔1〕宿于逆旅..〔2〕恶其贵...〔3〕行贤而去自贤.之行〔4〕安往而不爱哉.2.这那么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答:〔二〕〔甲〕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jué欺诈〕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
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yuè,黄钺,帝王用的仪仗〕,当军门立,军不得出。
〞亮曰:“此必辛佐治[]。
〞〔?世说新语?〕〔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
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
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 ]?〞〔?资治通鉴?〕1〕给〔甲〕中画线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2〕为两段文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
①陈〔〕én陈列èn阵地èn阵容èn列阵②觇〔〕A.zh?n观察B.ch?n窥视àn看望D.zh?n偷看③数〔〕ò屡次ù很多ǔ数说ù经常〔3〕从以下语气词中选出三个,分别填到文中的[]里。
邪也矣焉耳4〕〔甲〕中的“晋宣王〞是谁?〔乙〕中的“帝〞指谁?“辛毗〞和“辛佐治〞是什么关系?(5〕〔甲〕中说的“亮设诱谲万方〞,〔乙〕中是怎么说的?摘出〔乙〕中相关原文,并把它译成现代汉语。
1原文:译文:6〕诸葛亮不能把对方诱出来作战,按照〔甲〕的说法是因为:按照〔乙〕的说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简要说明〕〔三〕赵温叔丞相,形体魁梧,进趋甚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讲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思路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一、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二、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五、其他,表示强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
《论语》四则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季氏》)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子张》)【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
谅,诚信。
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
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
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
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
亡,同“无”。
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
3.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4分)【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1)悉如外人悉:(2)无论魏晋无论:(3)临溪而渔渔:5.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6.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7.【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4分)阅读下面文字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1)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2)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
他忠心耿耿,战功卓著,后被人离间,受到燕王怀疑,被迫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8.解释加点的词语。
(5分)(1)董生举.进士()(2)怀抱利器..()(3)矧.燕赵之士()(4)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5)为我谢.曰()9.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⑴⑵10. 回答以下问题(5分)⑴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董邵南能够回到朝廷?(2分)⑵根据文意,联系"望诸君"的注释,谈谈你对韩愈委托董邵南"吊望诸君之墓"的认识。
(3分)B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11.解释加点的词语。
(6分)(1)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3)弗敢专.也()(4)牺牲..玉帛()(5)小信未孚.()(6)神弗福也()1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翻译:13.回答以下问题(5分)⑴你认为“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吗?说说理由。
(2分)⑵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30字)答:⑴⑵C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14.解释加点的词语。
(5分)(1)不以臣卑鄙..()(2)咨.臣以当世之事()(3)先帝以驱驰..()(4)夙.夜忧叹()(5)攘除..奸凶()(6)至于斟酌损.益()1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2)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16.文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分)答: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9-23小题。
(共11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9、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20、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21、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3分)阅读李肇的《王积薪闻棋》,回答问题。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
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
”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败矣。
”妇曰:“伏局。
”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
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
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程全凭记忆。
③伏局:认输。
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
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2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①宿于逆旅..( ) ②良宵难遣.( )23.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2分)24.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刘沈处世刘凝之为①人认所著履②,即与之。
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
不肯复取。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
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曰:“非卿履耶?”笑而受之。
此虽小事,然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节选自苏轼《志林》) 【注释】①为:被。
②所著履:穿的鞋。
25.(1)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
(2)作者认为“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的理由是什么?(4分)答:26.就要毕业了,请你在送给好友的照片后面以《自题小像》为题创作一首小诗,或表达友情,或自我素描,或抒写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