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六环节构建
八年级物理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实施三段六步打造幸福高效课堂模式计划姓名:徐恺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物理教师,大学在校期间就接触过很多具有创新性的非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中三段六步也有所涉及,在经过学前周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使我明白了三段六步教学方法的具体模式,以及其实施过程,下面我就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今年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工作计划:一、模式理解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为: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理论、魏书生课堂教学理论。
三段六步具体内容:三段为定向自学、释疑探究、互测自解;六步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深入研究模式基本结构明确模式将课堂教学改革结构分为三段:自学段——导学段——测评段,即先“学”后“导”再“测”。
三段主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后的“结果怎样”,是否达到“学会和会学”。
六步是三段的细化,模式内容基本为一个操做步骤。
通过模式学习让我们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模式的教学结构“学”“导”“测”教学结构可灵活使用,即可“集中学、集中导、集中测”,也可“分散学、分散导、分散测”等等。
无论哪种教学教学结构的使用,我们教师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学科实际出发,都要注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性,都要注意教学效果的提高。
应知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创新。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接触物理才一年,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
同学们都来自农村基础都比较差,两级分化较突出。
上课时,有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今后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九年级物理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
初中物理“六环节创新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物理“六环节创新学习”教学模式初探2000年11月,静海县教委下发静教字[2000]95号文件,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教学创新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县教委的号召,深入开展了“主体教学和教学创新”专题研究与实验活动.笔者主持并参加了“初中物理学生创新学习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的教学研究工作,本文是该项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一.问题的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初中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初中物理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概括分析为手段,研究物理现象,抽象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总结二十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经验,结合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环境和生源特点,笔者提出初中物理“六环节创新学习”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尝试.二.教学流程初中物理“六环节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是:导入新课,自学感悟,演讲质疑,深入探索,巩固练习,尝试创新.整个教学流程的心理认知过程可概括为:诱发,感知,质疑,解惑,应用,深化.各环节中师生的活动简述如下表:初中物理“六环节创新学习”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物理学习兴趣为契机,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有序的阅读教材,实验探索,讨论分析,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在探索中感知,在讨论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特别是采用编制“导学提纲”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克服了农村初中生的自学中的盲目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是本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三.操作要点.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定的物理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为自学探索做好准备.如在<惯性惯性现象>一节,我首先演示“击出木板,鸡蛋落入水杯”的惊险实验,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向学生展示一幅“两个学生在行驶的火车上,沿列车行驶的同向或反向跳远”的投影片,并提出如下思考题:这两位同学谁会跳得更远一些呢?同学们想得出正确答案吗?想揭开实验中鸡蛋没随木板飞出而落入杯中的奥秘吗?学习了<惯性惯性定律>后,你们将得出满意的答案.(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2.自学感悟:学生分组依据<导学提纲>进行自学探索,<导学提纲>是学生自学探索的向导,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自学的效果,课前,老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自学探索的程序,介绍自学探索的方法,向学生提供适量的感知的材料,提出恰当的思考题,使学生的自学阅读,实验探索,讨论分析有序进行.(本文后面附<导学提纲>一则)3.演讲质疑:给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满足初中生的表现欲望,本环节中,老师利用点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发言予以充分的肯定,热情的赞扬,充分调动学生演讲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注意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筹划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重点知识,攻克疑难问题的方法,使启发点拨更有针对性.4.深入探索,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探讨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解决疑难问题,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做功和内能改变>一节,通过听学生演讲我发现:学生对“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知识点理解较透彻,演讲中还列举出了不少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问题,如玩滑梯时臀部有发热感觉,擦燃火柴,弯折的铁丝烫手,砂轮磨过的铁棒很热等,但对“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一个知识点则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事例较少而出现理解上的困难,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点拨释疑环节.(1)引导:物体对外做功时,其内能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讨论分析.(2)演示:演示课本18页图2-11“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实验,演示前应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瓶塞跳起瓶内发生的现象并利用投影向学生展示观察问题.(3)思考:瓶塞跳起来,是谁对瓶塞做功呢?伴随着“澎”的声响,你看到瓶中发生了什么现象?谁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雾是怎样形成的?瓶中产生雾说明瓶内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瓶内温度降低则其内能将如何变化?那位同学愿意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表述一下?(4)引导: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再来观察一个实验.(5)演示:演讲课本32页图3-5水蒸汽把软木塞冲出实验.(6)思考:塞上软木塞的试管里随着加热的进行,压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压强的增大将会使水的沸点如何变化?当水蒸汽将软木塞冲走时是谁对木塞做了功?软木塞冲出后,试管内压强如何变化?由于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减小,沸水的温度将如何变化?沸点的降低将导致试管内水和空气的内能如何变化?哪一个过程导至其内能的变化?请同学概括以上的分析过程.5.巩固练习:尝试练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之一,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老师要精选练习题,习题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筛选,以确保学生的尝试成功。
三步六环节
物理“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解读西交口中心边中爱一、基本模式“三步”课前自主预习、课中交流展示、课后反馈总结。
“六环节”目标引领、情景导学、自主学习、探究展示、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二、物理学科特点物理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以物理科学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规律和科学方法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最新信息作补充。
三、“三步六环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目标引领:展示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第一步,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有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具体化、科学化。
情景导学: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导学方案中问题导学部分,设置与知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生发的求知欲,思考欲和探究欲,让学生能充分主动地为解决问题而去学习知识。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的课本导读。
让学生亲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知识,同时发现问题。
自学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指导自学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在自学方法的指导上,教师给学生的指导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探究展示: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决.对于导学方案中科学探究提出的问题,要按照题目的难易让每个小组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加强生生互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达到全体同学共同学习的目的。
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之后,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教师来解决;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取决于学生掌握的情况,精讲包括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解答疑难问题、多种解题思路、规律性的方法总结等。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六步教学法(写写帮推荐)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六步教学法(写写帮推荐)第一篇: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六步教学法(写写帮推荐)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六步教学法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了“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六步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第一步:“养”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效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思维习惯。
初中物理实验正确的思维过程是:首先,明确实验的名称、目的、内容,即根据实验的名称,学生要知道做这个实验需要达到什么目的,知道实验内容有哪几个;其次,知道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即每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第三,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即将实验怎样做具体化,成为实验步骤,清楚做的顺序;知道实验做的过程中的技巧和应注重的问题,这是学生实验的重点和难点;第四,需要什么实验器材,即根据实验步骤的顺序预备实验器材,这样预备的实验器材能做到不多不少,而且每项器材学生都清楚它在本实验中的用途、用法、使用注重事项,避免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死记硬背;第五,怎样做好实验记录,能根据实验的需要设计实验记录的表格;第六,怎样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知道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技巧和应注重的问题;第七,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初中物理教材对实验的编写程序是: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实验器材,④实验步骤,⑤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册对实验的报告格式,前五项同教材,增加了⑥实验结果。
教材和报告册的这种编写形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这种编写形式没有反映实验的全貌,过于“精炼”,不便于学生从整体(全貌)上把握实验;二是这种编写形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实验的思路,轻易造成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去学习、把握实验。
按照思维的顺序,实验报告的项目和顺序应该是: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实验内容,④实验原理和方法,⑤实验步骤,⑥实验器材,⑦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⑧实验结果。
按上述要求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思维习惯,既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思维过程,又使实验学习具有较强思维性,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翼城五中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课前预习、决战课堂——六六六”教学模式,即:教学六原则“主体性、探究性、参与性、开放性、多维性、互动性”;教师教学六环节“确定目标、指导预习、组织交流、梳理归纳、引导探究、达标测评”;学生学习六环节“明确目标、卡式预习、交流合作、展示反馈、拓展延伸、达标测评”。
我校物理教学以“课前预习、决战课堂——六六六”教学模式为一个大的框架,具体操作如下物理教学六原则主体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物理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结合物理教学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师要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自己解决物理问题。
参与性:物理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开放性: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师要注重物理知识的开放,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多维性:要加强物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从不同维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中要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互动性:物理教师要参与学生小组的学习,主重过程与方法,形成师生互动,互教互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物理教师教学六环节①确定目标:物理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本学科特点,确定每节课要达到的三维目标。
②指导预习:利用自习布置学生的预习任务,并指导学生认真预习。
③组织交流: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当好“导演”,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交流。
④梳理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梳理知识。
⑤引导探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主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出探究问题(探究目标),从而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江苏省初中物理优秀教学论文】应用“三案六环节”模式教学的课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尝试“三案·六环节”模式的刍议“三案·六环节”是连云港市教教育局在开展“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中提出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内容,是在连云港市高中和小学第一轮课改、初中两轮课改完成、新一轮课改即将启动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以后才提出来的。
“三案”是指“教案、学案、巩固案”:“教案”设计要突显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避免“搬教材或抄教参”;“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避免习题化;“巩固案”要落实“堂堂清”的达标要求,避免增加额外的作业负担。
在教学实施中,“教案”和“学案”明显有别,而“学案”与“巩固案”可以合并,“三案”共同构成“六环节”教学的抓手,相得益彰。
“六环节”是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等六个环节:“自学自疑”环节要学生围绕“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和相关的学习资料,尝试基本知识的建构过程,提前解决“学案”中的陈述性问题,提出疑难问题;“交流展示”环节要学生交流解决“学案”中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互动探究”环节要选择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或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讲点拨”环节要针对学习目标和前三个环节中学生的模糊认识,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开窍,是穿插在须要的环节中进行的,并且要退后一步,只有在学生问题提不出时、回答不上时、答案太离谱、总结不全面时,教师才去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两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题目,巩固学习的效果,相成相关的能力,要求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映,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矫正和个别辅导。
在物理教学中,六环节不是六步骤,而是融合在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的。
笔者结合《汽化和液化》一课的教学实践及课例分析,谈一谈对“三案·六环节”模式教学的浅薄认识。
一、“三案”的教学设计原则“三案”是实施“六环节”教学的抓手。
笔者认为“三案”和“六环节”在教学设计中只有融为一体,才能相得益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环节
物理实验教学的环节有哪些?物理实验教学的环节有以下六步:一:看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二:调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的“调”.例如弹簧测力计、托盘天平、杠杆、体温计、电流表、电压表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认真的调.三、做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四、记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析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的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六、理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内容.总而言之,要上好一堂生动的,成功的物理实验课“看、调、做、记、析、理”这六个环节缺一可,只有掌握这六个环节,才能使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才能使学生所做实验及相关知识牢固熟练掌握.既能使老师轻松教学,又能使学生愉快接受,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物理实验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一、学生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学生没有明确实验目的就来到实验室,来到实验室不知道做什么,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教材和学习有关章节内容,要拟订实验思考题,要求学生在预习中作到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内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扼要地作好笔记,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按实验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也是很重要的,让学习好的学生辅导后进生,尽量照顾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让后进生也感受实验的乐趣.二、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指导学生严格遵守物理实验操作规程,学生违反操作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例如,不按规定取用天平的砝码,造成砝码生诱等,连接电表时,不注意量程和正负接线柱,造成电表的损坏等.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如需教师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还有通过答疑与质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情况给学生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三、要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假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我们所研究的内容能进行大胆地猜想和假设.并根据他们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从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和假设是否正确.例如:在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会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深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等等的因素有关,这时作为教师就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他们自己的猜想去设计能进行研究、进行验证的实验,教师就应该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究,然后根据实验的结果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归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又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内在本质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四、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取代学生对实验下结论,要让学生经历实验中的探究过程,感知实验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感受实验成功的乐趣,能通过课堂上的探究来掌握知识,能让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得出结论.例如:我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在八年级的平面镜成像规律这一节课上,其中一个班在上这节课时我没有告诉他们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通过实验去找规律,各个小组得到了都反复做了好几次实验,分别得到了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等大,从中每小组通过他们的讨论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一些结论,最后我把十几组小组的实验数据都投影到了屏幕上,再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去讨论、去归纳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最后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而得到了结论.而另外一个班级我是先给出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这一规律,他们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量取物距与像距,然后通过作图,画出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然后就觉得这节实验课任务完成了.过了一段时间,分别去问学生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在通过自己探究得出规律的这个班里的大多数学生都能知道,而另一个班的遗忘率就高了许多.从这个小小的实验中,就能充分说明实验过程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了教学、参与了整个探究过程、参与了实验、记录、分析归纳的整个过程,所以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对学习就会越来越积极主动,对知识的掌握不再是我们教师硬塞给他的,而是他们自己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的,他们的学习潜能就会逐步被发现、被挖掘,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五、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作好小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并布置学生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整洁工作.小结时既可补足重点指导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小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应以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熟练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作为小结的主要内容.此外,对实验效果方面;哪些实验做得好,哪些实验做得不好;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哪些操作有错误,哪些试剂用得不适当等等.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
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初中物理可分为:声、光、热、力、电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关键性的概念、规律、实验原理、具体应用。
很多知识点看似凌乱,学生对各个物理量和综合性、对比性较强的章节常觉得复杂,而且同一种概括方式不能完美地梳理各个知识点。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内容,寻找不同的复习方式。
下面小编就介绍几种较普遍适用的知识网络构建方法。
方法一列图表集中基本概念、公式、规律等电学中出现的基本物理量较多,有电压、电流、电阻、电能、电功率,它们的定义、表示字母、单位、公式、部分测量工具等。
概念一多,整体把握上就出现混乱,甚至望而却步。
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列图表的方式囊括所有概念是相当有效的。
举例如下:在自行复习完课本知识后,可以列出表格进行归类:在此过程中,这些基本概念有了整体的认识,而且条理清晰,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把知识点重新理清了一遍。
类似这种必要将概念进行列图表对比复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例如:光的三种传播(直线、反射、折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三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三能(动能、势能、内能)等等。
方法二情景分类构建物理模型这种方法在计算题中应用得较多,对于某些概念的计算,它出现的具体情景很多,这是有必要让学生针对不同情景的题目进行分类比较,找出每一种情景的一般规律。
例如求“机械效率”的题型中,可以分类四种物理模型:1.“桶装沙子”模型这里的“桶”只是一个代表,它可以是用来装物体的任何东西以及附加的某些工具,如绳子(常忽略不计)。
而“沙子”代表为达到目的必须要拉动的物体,在这个情景中对“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沙子”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它们所用的力不同,而桶和沙子所经过的路程必然是相同的,所以求解机械效率的公式可以简化为:η=W有/W总=Gh/Fs=G/F2.“杠杆”模型在拉动物体时,有时要利用杠杆,此时拉动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实际施加在杠杆上的力所做的功是总功,简化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个力相应的做功距离之比等于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之比,也等于它们沿着杆到支点的距离之比。
做好物理实验教学的六环节
做好物理实验教学的六环节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那么一堂完整的物理实验课,应做好哪些环节呢?1 观察和了解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
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具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称不同。
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方法和操作都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
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误差。
使用前,还用“看”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
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
在体温计的使用上,体温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温度计,它有着与其他温度计明显的不同点。
1)量称不同:其他温度计量称一般是从-100 ℃~100 ℃甚至更大。
而体温计的量称只是从35 ℃到42 ℃。
2)构造不同:体温计有一纤细的缩口而其他温度计没有,构造不同导致使用上的不同,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而其他温度计不允许。
更应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要看水银柱是否退回玻璃泡,如果没有,需甩几下,否则使用时可能导致数据的不真实。
2 调整或调节调整或调节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
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地“调”。
最好当学生的面示范一次或几次。
在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机械调零上,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长期的使用、运输等因素,使指针不能准确地指回零刻度处,一般都采取机械调零的办法:先找到刻度盘中下部找到调零的螺丝,用平字起,慢慢旋动,使指针指回零刻度处,操作的过程中,眼睛应始终盯住刻度盘,旋动的手腕要用力均匀。
3 做实验做实验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
初中物理实验“六步教学法”
初中物理实验“六步教学法”物理实验教学不同于概念课教学,实验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物理规律。
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本文介绍的初中物理实验〝六步教学法〞,重在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主线〞的教学原那么;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探究实践能力;重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悟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实验思想和方法。
它是传统实验教学的拓展和改革。
【一】教学基本程序初中物理实验〝六步教学法〞包括提出目标〔教师活动〕---设计方案〔师生互动〕---预审方案〔师生互动〕---实验尝试〔师生互动〕---汇报交流〔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师生互动〕六个环节。
提出目标。
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研究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提问题,设计研究方案。
问题的提出要注意如下两点。
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便于学生及时理解学习要求。
第二,问题要有层次性,既要让学生自学讨论有一定的容量,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去完成。
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时,可用如下两种方式提问。
问题一:通过某导体的电流Ⅰ和加在两端电压 V以及导体电阻R 三者之间有何关系?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研究方案。
问题二:通过导体的电流Ⅰ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研究方案。
明显地看出,用第二种方法提问,导向性不强,同时层次也太高,学生无从下手。
设计方案。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实验目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主要包括 :仪器、装置的选用和安装,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这个过程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酌情加以引导,但不强调千遍一律。
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较好机会。
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实验思想、方法,了解仪器的规格和性能。
例如,在研究测电阻方法时,既可用电压表、电流表来测电阻,也可用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定值电阻〕,或者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定值电阻〕,常见的方案多达8种。
如果考虑到实际测量效果,还需要考虑仪器规格组合,方案就更多了。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环节探讨
从 以往的知识灌输教 学转变成观察 实验教学。把 实验做为教学 内容的重点,很 多物理知识都 需要 建 立 在 实验 观 察 的基 础 上 ,所 以物 理 老 师在 实验 教 学的过程 中,要 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本文主要 出中国物理 实验教学的环节 ,供读者参考。
初中物 理实验教学中的环节探讨
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 了一些初 高 中衔接 的盲 区,因此我们初 中教 师要 注重备课 , 既要备好初 中教材和中考 , 也要备好高 中教材 和高考;处理教 材 时 不 能 只 为 了 中考 成 绩 ,要 多关 注 与 高 中衔接 的地方 ,为学生 的后续教 育 打好基础 。初高 中衔接要做好教 材的 衔 接 ,教 学 方 法 的衔 接 以及 学 生 学 习 方 法 、学 习 心 理 的衔 接 。本 文 谈 谈 自 己在 高 、初 中教 学 衔 接 方 面 的想 法 及 做法。 教材 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 知 己知 彼 ,百 战 不殆 ” 。 此 话 对 于 做 好初 、高 中 化 学 教 学 的 衔 接 工 作 同样 适用 。 因此 教 师应 认 真 钻研 教 材 , 熟 悉 初 、 高 中 全 部教 材 的体 系 和 内 容 。 明 确 哪 些 知 识 点 在 初 中 已 经 基 本 解 决 ;哪些 知 识 点 初 三 教 材 中 出 现 但 中考 不做 要 求 , 高 中教 材 中 没 有 出 现 但 做 要 求 ; 哪 些 知 识 点 在 初 中 未 解 决 ,应 在高 中拓 宽 江 和 加 深 ,做 到 心 中 西 有数。 省 二 、教 学 方 法 新 余 的衔 接
【 关键词 】 初 中物理;实验教 学; 节; 分析;
探 讨
初 中物理老师在教学 中,需要正确的指 导实 验 ,让学生从 实验中分析物理知识 ,学会怎样运 动知识 ,激发 学生的学 习欲望 ,培养 出现严谨, 实事求是学习态度。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 ,要 注 意实验教学环节。一堂完整 的物理实验课 ,应做 好 “ 看 、调、做 、记、析 、理”等六环节 。 1物理实验教学 中的 “ 看” 在 实 验过程 中进行 观察 了解 就是实 验 中的 “ 看” ,这是实验 教学 的第 一 步 。 包 括 实 验 中需 要 的实 验 器 材和器材 的使 用规则 以及实 验 器材的使用规范能方面 的内容 , 都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 。 例如, 在测量教 室长度实验教学 中, 选 用 米 尺还 是 皮 尺 。 这 方 面 最 重 要 的 问题 在 于 米 尺 和 皮 尺 的 测量范 围都 不通过 ,米尺测量 的范围小 , 皮尺测量的范 围大, 廿 所以需要采用皮尺。 肃 在 使用皮尺进 行测量 的时 省 候还需要观察零刻度线 的位置。 在体温计 的使用者方 面,要 分 析采用体温计 进行测量 的时候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构建技巧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构建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都至关重要。
学好物理的重要性物理学科不仅涉及到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方面。
每个方面的学习都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注意事项在学习物理时,学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概念和原理,而不仅仅是记忆。
2.多做实验,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应对考试。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 建立知识体系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起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这包括了解每个知识点在整体物理学科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 主动学习学生应该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而是要主动去学习和探索。
这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主动复习等。
3. 多做习题物理是一门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的学科。
学生应该多做习题,特别是那些能够反映物理知识应用的题目,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备考技巧在中考备考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备考效果: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的复习都有足够的时间。
2.做历年中考真题,了解中考的出题方式和题型。
3.查漏补缺,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为了提升学习效果,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定期总结和复习,确保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2.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
3.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如科学实验、竞赛等,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建构
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建构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一、学好初中物理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科学世界的入门学科,它不仅为学生高中乃至大学物理学习奠定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好初中物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业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包括测量、物质、运动、力、能量、声音、光、电、磁等多个方面。
每个部分都由基础概念、原理、定律和实验组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学习注意事项1.理解概念本质:学习物理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
2.注重实验观察: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学生应通过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规律。
3.勤于练习:物理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尤其是应用题和实验题,能够检测和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
四、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方法1:模型建构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原理时,可以利用图形、模型等直观工具来建构内心的物理模型,帮助记忆和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方法2:问题驱动学习时,可以围绕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做实验等方式寻找答案,使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方法3:联结学习将新学的物理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联系,形成网络结构,提高记忆效率和应用能力。
五、中考备考技巧1.掌握核心知识:梳理出中考重点内容,如力学、电学等,重点复习。
2.模拟试题训练:定期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分配。
3.查漏补缺:对模拟考试中的错误进行分析,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充。
六、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合作学习:与同学组建学习小组,通过互相讲解、讨论问题,共同提高。
通过以上方法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系统建构起初中物理的知识体系,不仅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更为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石。
初中物理“学案导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物理“学案导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发表时间:2011-10-18T09:04:22.7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11月下供稿作者:刘新春[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的任务。
刘新春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一中学271404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改变学科学习方式,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的任务。
为此,我们探索出了“学案导学,三环六步”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步做到两个“还给”:一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意味着少布置或不布置家庭作业;二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模式课题实验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面对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性、自主性和参与性,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的记录整理、小组间的点评、理论的推导,最后得出科学结论或定律。
具体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和座位分布等因素,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里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以便于发挥优生的带动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学案导学的课堂运用形成了“课前预习、课中实施、达标测评”三环节学习模式及六步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流程如下: 1、发放学案,依案预习。
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
中考物理复习的“六步走”
中考物理复习的“六步走”1、复习基本概念,力求做到“五会”中考物理复习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即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会理解:船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2、重视画图和识图能力培养,注意作图过程的规范性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击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
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
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作图和识图的内容主要包含:“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作图、电路图和光路图。
“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
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而在作图时要过程中注意作图的规范性,则可以准确反映作图要求,有利于准确揭示图形中蕴涵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所以,提高作图的规范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
因为只有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裸化。
中考物理复习的“六步走”
中考物理复习的“六步走”1、温习基本概念,力图做到〝五会〞中考物理温习将学习少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处置各类效果基础,因此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应力图做到〝五会〞,即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表达概念、规律的内容;会表达:明白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会了解:船掌握公式的运用范围和运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停止正确变形,并了解变形后的含义;会运用:会用概念和公式停止复杂的判别、推理和计算。
2、注重画图和识图才干培育,留意作图进程的规范性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击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托〝图形言语〞来表述的。
知识的条理化,剖析处置效果的思绪等效果,用通常意义上的言语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
所以,依照迷信的方法入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步学习现代迷信技术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作图和识图的内容主要包括:〝力的图示、复杂的机械作图、电路图和光路图。
〝纲要〞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局部:一局部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如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局部,依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留意结合条件看图,不只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复杂〔即剖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
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剖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假设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衔接特点,使有关效果迎刃而解。
而在作图时要进程中留意作图的规范性,那么可以准确反映作图要求,有利于准确提醒图形中蕴涵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所以,提高作图的规范性可以防止不用要的失分。
3、注重观察和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讨方法。
关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先生,尤其要注重对现象的细心观察。
由于只要经过对现象的观察,才干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笼统的理性看法;只要经过细心,仔细的观察,才干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不时裸化。
简述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环节
做好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论文关键字】激发兴趣观察实验善于提问多于思考【论文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去教,学生如何去学,怎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结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谈一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环节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渐加深,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以往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结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谈一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环节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学困生“、”后进生“的转化。
学生往往并不缺乏求知欲,而是缺乏激励。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
如在观察”摩擦起电“规象时,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
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中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会引起学生探新寻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
3注重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偏于求同思维,所以不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
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应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教育并不是千篇一律。
如在开放性、探究性题中,答案并不唯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求异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六环节构建“自主探究、和谐高效”型课堂教学模式
1、设计的指导思想
实验探究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个体依据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主动加以“构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重视过程教学的发展意识,充分相信学生,体现“自主探究,和谐高效”的教学思想,把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使自主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充分体现物理学科教学特点,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可见,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2、操作程序
(1)、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创新来源于对事物的兴趣。
若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创新的欲望;对事物的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得以发挥。
因此一节课好的导入,不但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和浓厚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
利用实验导入新课是物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通过学生的观察给学生以启发,使其产生要弄明白原因的欲望。
如讲“机械能”一课时,事先设计两个纸筒,其中一个纸筒利用橡皮筋和重物使其能自动滚动,再将这两个纸筒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观察现象,当学生看到的现象与想象的并不相同时,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当然每节课导入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原则上要求自然、能吸引学生且行之有效。
导入方法可根据授课内容、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难易程度、实验条件、授课者的知识范围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去选择。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创设物理情景,一方面使物理问题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使物理走向生活,另
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课题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投影、挂图、录像、演示实验等生动地再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情景、物理事实,让学生很容易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可以设计几个学生实验,如“向两张平行放置的纸中间吹气”、“通过漏斗向下吹气,观察漏斗口处乒乓球的运动情况”等,通过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学生很容易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猜想假设、制定计划
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它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内容和方向,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不可缺或的一环,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的猜,并要求说出这样猜的理由,以防止胡乱猜和模式化。
猜想并不是无目的、无根据地瞎猜,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猜想。
有些内容比较熟悉很容易猜出,有些内容学生知道的很少,这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内容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来做出初步的猜想。
如《焦耳定律》这节课中,在提出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后,通过讨论、分析电线短路着火,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不热这些现象中的各种相关因素,学生就能做出电热的多少可能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有关的猜想。
明确了要研究的问题,有了假设和猜想作为铺垫,学生便跃跃欲试,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时,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必须通过实验的途径来解决问题,那如何来设计实验呢?这就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的难点所在,具体做法是: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设计,小组内部、组与组之间讨论方案具体的可行性,对设计中的困难教师要加以积极引导。
例如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学生猜想可能与速度和质量有关后,老师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设计实验方案,而动能的大小通过什么现象可以观察到呢?教师可以通过转换的方法启发学生:物体推动木块的远近来判断动能的大小。
在以上点拨、启发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就能利用所给的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孔子曾经说过:“我听到的我忘了;我看到的我记得;我动手做,我理解了。
”可见这一过程是学生直接对所学知识的验证和基本技能的体现。
学生在得到最佳的实验方案后,教师要强调出实验注意的问题、实验数据的记录等等,实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启发,保证学生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
如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关系”以及“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教学中,学生实验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电表的
连接、量程的选择、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正确的读数、数据的记录等等,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探究的结论是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基础上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而且还要做到各抒己见,相互补充,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不但实现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又培养了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通过实验学生找到了各种成像情况,也测出了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和像到凸透镜距离等多组数据,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交流合作、评价展望
交流是对科学探究反思的过程,通过评价能优化探究方案,并有可能引起新的发展,评价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因为在探究过程中,个别学生得到的数据或结论往往是片面的,而让学生通过分工协作,使他们互通有无,加强了学生间的友好相处的心态,对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评价展望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以获取反馈信息,并加以不断修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实施策略
“自主探究、和谐高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具体说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交流,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该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