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配伍相互作用1

合集下载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分析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分析
药 物 分 布于 脑 中 的浓 度 增 加 , 响 前 庭 功 能 , 影 导致 暂 时 或 永 久 性 耳聋 及 行 动 蹒 跚 。
生沉 淀 , 低药 物效 果 。 降
12 络 合 反 应 黄 酮类 成 分 多 与 金 属 离 子 形 成 络 合 物 , 此 . 含 类 成 分 的 中药 如 与 西 药 制剂 碳 酸 钙 、 酸 亚 铁 , 氧 化 铝 等 同 硫 氢 用 。 因 络 合影 响 药 物 的 吸 收 ; 金 属 离 子 的 中 药 及 其 制 剂 , 会 含 如 含 钙 的石 膏 、 骨 、 龙 牡蛎 、 决 明 、 螵 蛸 、 楞 子 等 ; 铁 的 石 海 瓦 含
3 2 由于 相 互 络 合 使 药 物 在 体 内停 留 时 间 过 长 产 生 毒 副 作 . 用 中 药 中含 鞣 酸 较 高 的 虎 杖 、 黄 及 其 中 成 药 等 不 能 与 四 大
环 素 、 霉 素 、 霉 素 、 福 平 、 的 宁 、 酸 亚 铁 等 同用 。 因 氯 红 利 士 硫
药 物在 进 入 胃肠 道 后 由 于 各 种 药 物 的 物 理 化 学 性 质 不 同 , 能会 发 生 相 应 的化 学反 应 , 成 络 合 物 或 其 他无 活 性 的 可 形 物质 而 影 响 疗 效 。 11 沉淀反应 . 汉 肌 松 注 射 液 、 实 注 射 液 等 含 生 物 碱 类 成 枳 分 , 酸性 条 件 下 稳 定 , 与 碳 酸 氢 钠 、 霉 素 等 碱 性 注 射 液 在 如 青 混 合 , 生 物碱 游 离 产 生 沉 淀 ; 参 中 的水 溶 成 分 具 有 鞣 质 的 则 丹 特 性 , 与 洛 贝林 、 的 宁 、 黄 碱 、 生 素 B 能 士 麻 维 等 西 药 结 合 产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
中药如杏仁 、 桃仁 、 枇杷 叶等 , 不宜长期与镇咳类西药如咳必清 等联用 , 因氰苷 在酸性条件下 , 经酶水解 后产生氢氰酸虽具 有 止咳功能 , 但在 一定 程度上抑制 呼吸中枢 , 咳必清等可增加 抑 制作用 , 使 呼吸功能受到抑制 , 严重者可 以出现呼吸衰竭。含 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 、 陈皮 、 木瓜 、 川芎 、 五味子、 山桂等不宜与
随着祖 国医学 的发展 , 中西药合用 的情况 日益增加 , 合理
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既可 以适度 加快心率 , 同时又可 以 改善血液循环 、 缺血缺氧。此外 , 磷酸锂治疗 白细胞减少时 , 胃
肠道反应 比较严重 , 同时服用 白及 、 姜半夏 、 茯苓 , 可减少 胃肠
道 反应。
会 降低 疗效 , 还可能引起 毒副作 用, 甚至危及生命。
【 关键词 】中西药合 用 相 互作 用 配伍 禁忌 毒 副作

肝脏有损 害, 故肝功能不全者忌用 。 珍氯片 ( 氯丙 嗪、 珍珠粉层 、 三硅酸镁 ) 用于肝功能轻度不全 , 精神异常者 , 不仅对肝功能无 损, 且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嘲 。生脉散 、 丹参注射液与莨菪碱合
片和藻酸双酯钠片都具有活血化瘀 , 降低血脂 , 扩张血管 , 改善
1 . 1 协同作用—— 增加 疗效
高疗效 , 减轻毒副作用 。 如黄芩 、 砂仁 、 木香等 , 对肠道有明显的 抑 制作用 , 可延长 地高辛 、 维生素 B 灰黄霉素等 在小肠 的停 留时间, 有利 于吸收、 提高疗效 。 中成药板蓝根 冲剂与西药磺胺
的中西药合用可达到提高疗效 , 降低毒性 , 扩 大适用范 围等协
同作用 。 但另一方面存在着滥用 的倾 向, 这样会降低疗效 , 延误

中西药的配伍应用1

中西药的配伍应用1

中西药的配伍应用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并用防治疾病日益普遍,中西药联用在临床治疗中日渐增多。

据统计,以汤药联合西药的占13.63%,以中成药联合西药的占24.63%,以西药为主联合中成药的占57.34%,所以,中西药联合使用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一、中西药联用概况鸦片战争以后,西欧的医学理论和医疗物品开始广泛地传入中国,和古老的中国传统的艺术相遇并渗透,此时,便有人提出中西医结合的主张,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录》,中西药联用在那时已初见端倪,如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汤。

解放后,中西药联用取得迅速的发展,60年代出现清凉油、十滴水;70年代出现复方黄芩片、苏冰滴丸;80年代至今,中西医结合方兴未艾,联用方也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

现在人们已公认中西药联用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医药学发展的必然。

二、中药联用的优点中西药联用的优点已是有目共睹,为临床医生所认可。

1、增强疗效西药针对性强,药效迅速,中药则能宏观调控,疗效稳定、持久,合理配伍在疗效及作用时间方面有着相互调节、取长补短的功效。

1)三七、赤芍、郁金配伍乳酸心可定(舒心散),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压、减轻心脏负担,消除心肌耗氧量,强心,降血脂之效。

2) 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成功率。

3) 参附注射液与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西药同用时,可加强升压药物的疗效,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4) 山茛菪碱能改善微循环,增加心率;丹参注射液有扩张血管、抗凝血和活血化瘀的功能,人参生脉饮可益气养阴。

前者与后两者并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适度提高心率,又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缺血缺氧而收效良好。

5) 益气活血补肾的中药(黄芪、党参、黄精、云苓、藿香、佩兰等)配伍氨茶碱治疗128例脑血栓患者,观察结果,发现中药加氨茶碱的疗效较单独使用中药和单独使用氨茶碱的疗效显著。

6) 青霉素与金银花合用,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金葡菌的抑制作用,二者对抑制耐药菌有协同效应。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中西药联用在临床上产生的作用包括:协同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拮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毒副作用五类。

一、协同作用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是临床所追求的。

事实上,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是很显著的,呈现协同作用。

如:1.甘草和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用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考的松在体内的灭活,使其在血中浓度升高。

2.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提高。

3.枳实与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胆道感染可提高其抗菌效果,因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作用部位。

4.猪苓、泽泻和双氢克尿塞、速尿在利尿方面有协同作用。

5.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

6.蒲公英与TMP合用,可使疗效增强,对扁桃腺炎、气管炎效佳。

7.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已制成复方胃谷胺。

8.甘草与链霉素、碳酸钙治疗胃窦炎能增强疗效,已制成复方甘链片。

9.麻黄与青霉素在治疗细菌性肺炎时有协同作用。

10.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氯霉素可加强其治疗百日咳的痉咳的疗效。

11.丹参注射液加强的松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12.1%高锰酸钾加木芙蓉叶洗液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增强其疗效。

等等。

二、影响药物吸收和排泄中西药联用可以通过影响吸收和排泄这一重要环节,使药物在体内停留得时间改变,这样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是对身体有利,可增强药物的治疗效用;另一种是对身体不利往往是降低药物的治疗效价,甚至使药物失效,应禁止联用。

如:1.黄芩、砂仁、木香、陈皮对肠管明显抑制,延长地高辛、维生素B12 、灰黄霉素等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吸收,提高疗效。

2.茵陈有较强的利胆作用,能增强灰黄霉素的溶解度,使其在胃肠道吸收增强。

3.硼砂碱化尿液,增强青霉素、磺胺类的排泌,使血浓度下降,但与四环素族、红霉素合用则使吸收增加,血浓度上升疗效增加。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特点及相互作用分析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特点及相互作用分析
0 01 8. 0
加快 , 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②减 少排泄 : 酸性 较强 的药物联用 , 可酸化体 液而使药物排泄减 少 , 增加药物的毒副作
用 。含有机酸成分 的 中药 , 如乌梅 、 山茱 萸、 陈皮 、 木瓜 、 川芎 、 青皮 、 山楂 、 女贞子 等与磺胺类 、 大环 内酯类药物 、 利福平 、 阿 司匹林等酸性 药物合用 时 , 因尿 液酸化 ,
160 辽宁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药房 10 1
的中药有大黄 、 虎杖 、 五倍子 、 榴皮 等 , 石
因此 , 中成 药牛 黄解 毒 片 ( ) 麻 仁 丸、 丸 、 摘 要 总结 中西药联合应 用的特点 , 对 七厘散等不宜 与红霉 索、 士的 宁、 利福 平
中西 药联 合 应 用 的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进 行 详
中的药物浓度 , 使耳 毒性增 加 , 成暂 时 造
性甚至永久性 耳聋 。故长 时间联 用应 进 行血药浓度监测。 影响代谢 : 中西成药配伍时会影响药
配伍 , 可导致协同作用 , 增加疗效 , 减轻毒
副作 用。研究表 明, 香连 丸与广谱抗菌增
效剂甲氧苄 啶联用 后 , 抗菌 活性 增 强 其
药物代谢 。因此 , 床 上应 尽 量 避 免联 临
用。
影响排泄 : ①增 加 排泄 : 碱性药 物 由 于与酸性 药物 发生相互作用 , 可大大加快 排泄速度 , 导致 药效 降低 , 至失去 治疗 甚
等 同用 , 因为鞣质 具有 吸附作用 , 这些 使
西药透过生物膜的吸收减少。 影 响药物在 胃肠道的稳定 : 中成药 中 含有某些重金属或金属离子 , 当与一些具

特 点 相 互 作
有还原性 的西药配伍使用时 , 会生成不溶

中西药联用应用的药理原理

中西药联用应用的药理原理

中西药联用应用的药理原理
中西药联用是指将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1. 相互增效作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增强西药的疗效。

例如,中草药黄芪中的甘草酸可以提高激素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增加治疗效果。

2. 相互拮抗作用:中药中的成分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减弱西药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保护肝脏健康。

3. 调节药物代谢酶活性: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影响体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从而改变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 影响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影响细胞的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进而调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增强药物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西药联用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产生风险。

因此,在联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间隔,监测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一)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一)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一)【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西药合用的趋势,阐述了中西药的合理、不合理用药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关键词】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当前,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并用,在诊疗上日益广泛应用。

根据统计,应用汤剂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占服用汤剂患者的13.63%;用中成药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占服用中成药患者的24.70%;用西药为主并用中成药的患者占用西药患者的86.74%,可见中西药并用的几率是相当高的。

中西药并用是中西医结合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1〕。

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和药理实验证明,中西药合理并用或组方制剂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扩大适应证范围、缩短疗程、标本兼顾、减少用药量、节省药材以及有利于剂型的研制、改进的特点;并能发挥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所没有的治疗作用,显示了合理并用药物的优越性。

相反,不合理的中西药并用,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

例如地高辛和中成药六神丸并用后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

据报道,五种药物合用副作用为18%,六种以上的药物合用副作用可达80%〔1〕。

因此,研究中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并用中药药物,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并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对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无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合理配伍1.1相互协调,增强疗效如香连丸与广谱抗菌效剂TMP联用后,可使其抗菌活性增强。

1.2相互制约,降低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如从中药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酸与链霉素合用,能降低及消除链霉素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

中药在治疗化疗毒副反应方面,具有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的作用。

1.3减少用量,缩短疗程中西药配伍使用后,由于药效提高,一般药量可相应减少。

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应用中药清热解毒合并病毒唑,可使病程缩短,明显减轻临床症状。

2不合理配伍2.1生成新的化合物疗效及增强不良反应2.1.1含有朱砂(主要含氧化汞)成分的中药如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人丹、保赤散、苏合香丸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等)联用,因朱砂中的汞离子可与溴、碘生成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物,从而严重地刺激肠壁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医药与西药在药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慎重考虑两者之间的配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药性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的药性存在明显区别。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草本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具有温和、缓慢的特点;而西药则是以药物分子为基础,功效明显、快速,但副作用较大。

因此,在配伍中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中西药性质相反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二、用法用量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医药通常以煎煮、泡服、膏敷等方式使用,需要依靠药性渐进发挥疗效;而西药则以口服、注射等方式使用,疗效较为迅速。

当中西药同时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用法用量间的差异,避免超量或次量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药与西药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由于中药多采用多成分、多途径治疗,容易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在配伍中
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选择时间错开或选择替代药物,减少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西药配伍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发生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与西药各有其独特优势,合理搭配可以发挥双方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谨慎选择中西药的配伍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中药与西药间的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间的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间的相互作用北京医院杨莉萍主任药师1692年,自从传教士洪约翰和刘应用一斤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皇帝的疟疾,“神奇”的西药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线。

西药虽然神奇,在十七、十八世纪者两百年间,不论对皇帝还是百姓,西式医疗都只是病笃乱投医的奇方异术和权宜之计,并没有撼动中医在国人心中和生活中的唯一地位。

只是近百年来,随着西医的渗透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西药联合运用的情况才日趋广泛。

自晚清著名的中西医贯通学家张锡纯创立石膏阿斯匹林汤(由石膏、阿司匹林组成,治疗温病周身壮热,心烦热而渴,苔白欲黄,其脉洪滑)、张山雷创外科用的…樟丹油膏铅丹(Pb3O4)、氧化锌(ZnO)、樟冰、凡士林‟开始,中西药联合运用已近百年。

中西药合用的效果正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中西药联用,在我国广大农村、城市均十分普遍,在许多基层医院已成临床用药的常规。

据北京市中医院的统计,该院应用汤剂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占用汤剂患者的13.63%;用中成药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占有中成药患者的24.7%;用西药为主并用中成药的患者,占用西药患者的57.34%。

许多地、市尤其县级和县级以下医疗单位的比率则更高。

在以西医为主的各级医院,中西药合用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中成药的合用,临床上往往由西医大夫处方,仅仅根据说明书中的适应症,“放心大胆”的给病人用中成药。

究其原因,由于中药起效慢,临床在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时,通常合用西药。

而且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与西药合用可以增强疗效;有些病人求愈心切,看过中医又看西医,然后将所开回的药一并服用。

殊不知,中药成分复杂,与西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问题。

有些中西药合用可降低毒副作用,增强疗效;有些中西药合用则可能加重毒副作用,降低药效。

其实,中成药里的中药成分与西药一样,也是要进入机体,通过血液到达组织各部位而起作用的。

这些中药成分在体内,如果遇到“不良”西药,也是可以发生相互作用的。

浅谈中西药合用禁忌及相互作用

浅谈中西药合用禁忌及相互作用

此 外 ,由于 大多数 中 药来源 于动 植物 ,可 能仍保 留着 某些 作物 调 联用 , 会 导致 作用 增加 、 毒性增 加 , 致 心率失 常 、 心衰 等不 良反应 。 节 的特 性和 基础 ,故 即便是 单味 药物 ,也 常能发 挥双 向的调节 效 乙醇 能增加 肝脏 药 酶的 活性 ,故与 含 乙醇的 酒大 黄、酒 当归 及 药
1 . 3 . 2 药 效学变 化 也不 一样;不 同产 地及不 同加工 方法 , 其人 参提取 物的量 也不 同。 会 对 中枢 产生抑 制 。
麻黄及 含有 麻黄 碱 的中药制 剂 可使 心肌 B受体 兴奋 而加 强心
用。 中药作 用的双 向性与 所用剂量 大小 和所含不 同化学 成分有关 , 肌收缩 力 ,所 以复方 川 贝精片 、复方 枇杷 糖浆 以及 半夏 露等 含有 可 出现小剂 量兴奋 , 大剂 量抑制 , 或 大剂量 兴奋 , 小剂量抑 制现象 。 丰富 麻黄碱 的中药制 剂 ,如与其 他 强心 药 ( 洋 地黄 、地 高辛 等 )
系和 应用 形式 ,它根据 药物 的性 能 组合 成为方 剂 ,其特色 和优 势 碱性西 药合用 , 煅 龙骨 、 煅牡蛎 、 硼砂 等碱性 中药 与胃蛋 白酶合剂 、 在于 整体观 与辨 证论 治 。因此 ,中 药最本 质 的特 点是在 中医 学理 乙酰 水杨 酸等 酸性 西药 合用 都会起 中和 反应 ,使 药效 降低 甚至 失
理平衡 ,而达 治疗 目的 这 是运用 中药治病 的基本 原理 。 1 . L 2 中药 组分 多且 化学 成分 结构 复 杂 中药 庞大 的混 合物
起 中毒 。
乙醇能 增加 肝脏 药酶 的活性 ,故 与含 乙醇 的酒 大黄 、酒 当 归
处方 , 造成 了有效成 分的不确 定性 同时造 成临床 治疗 的多靶点性 。 及 药酒 等 乙醇制 剂 同服 ,会 使上 述西 药在 体 内代谢 增强 ,半衰 期

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结 语
16 0 3 50吉林 省梨树 县第一人 民医院
中西药联用的正面作用 中西药联用 以增加疗效 : 临床上抗休 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升高血压 , 效果 不 明 显时 , 加用生脉注射液或参 附注射液可使 血压逐渐平稳 。如果 预先使 用生 脉 注射 液或参 附注射液 , 即使减量或停用某 些升 压的西药 , 血压也能维持稳定 。可见中药 制剂与西药升压 药合用 可加 强升 压作 用 或减少对西药 升压 药 的依 赖 。据 文献 报 道, 茵陈浸膏或其利胆有效成分对 羟基苯 乙酮可促进 灰黄 霉素的吸收 ; 枳实可提 高 胆道庆大霉素 的浓 度。这都 是利 用一 种 药物促进另 一种 药物 的吸收 而达 到提 高 治疗效果 的 目的。 中西药联用 可起 到互补作用 : 山茛菪 碱能改善微循环 、 提高心率 , 如与生脉散 、 丹参等联用 可活 血化瘀 、 改善血 循 环 、 提 高心率 、 改善心 肌 的缺血缺 氧 , 起到 相辅 相成 的作用 。扶正 固本 的 中药 对人 体 免 疫功能 的调节 和提 高有一定 的作用 , 少 不 临床和实验证 明, 这类药物对化疗或放疗 所致 的肾上 腺皮质 和髓 质功 能抑制 有 一 定 的保护作 用 , 能减 轻放疗 、 并 化疗 后 引 起 的消 化 道反 应 。如 动物 实 验 中, 贞 女 子、 枣皮 、 补骨脂 、 玄参 等能保护注射环磷 酰胺后引起 的 白细胞下 降 。利用 中药 的 这种免疫调节作用 , 可提高西药的治疗效
中西 药联 用 的药 物 相互 作 用
孟秀丽 郑晓 东 炎、 泄泻时 , 同时给予服用维生 素 B 和 酶 . 制剂是非常不妥 的, 因为地榆 、 石榴 皮 、 五 倍子 、 虎杖 等 中药均 含有大 量 的鞣质 , 可 与维 生素 B 持久 结合 而排 出体 外 , . 使维 生素 B 失去应 有的作用 。牛黄解毒丸 中 . 含有石膏 , 四环素族 药物 分子结构 中含有 酰胺 基和多个 羟基 , 能与钙离子形成螯合 物降低其溶解度 , 响吸收。 中药洋金花 影 和西药 阿托品同时服用 , 洋金 花里含有阿 托品成 分 , 会超 过阿 托 品的安 全用 量 , 就 出现 中毒症状 。阿司匹林和鹿茸 、 甘草及 其复方制 剂同时服用 , 加消化性 溃疡发 增 生率 , 故两者不宜长 期合 用。 中西药相 互作用对药物分布 的影 响 : 中西药配伍 联用 可影 响药 物在体 内的分 布 , 而影 响疗效 ( 从 或增 强或减 弱 ) 或 产 , 生不 良反应 。例如理气中药枳实 , 能松弛 期 ; 中, 中剂量能抑制小 鼠肝药 酶而 其 大、 减 缓戊 巴 比妥的代谢 , 明显地延长小 鼠的 睡眠时间。西药痢特灵 、 优降宁 、 异烟肼 、 苯 乙肼 等对单胺 氧化酶有抑制作用 , 可使 去 甲肾上腺 素、 巴胺 、 多 5一羟色胺等单胺 类神经递质 不被破 坏 而在神 经末梢 中蓄 积 , 可 延 缓 巴 比妥 类 、 噻 嗪 类 及 口服 还 吩 降血糖 药的代 谢。 中药 麻黄 及含有 麻黄 的中成 药 ( 麻 杏石 甘 片 、 管炎 糖 浆 、 如 气 哮 喘冲剂 、 活络 丹 、 参再 造 丸 ) 大 人 或汤 剂( 如麻 黄汤 , 小 青龙汤等 ) 含的麻 大、 所 黄碱可使大 量贮存 于神 经末 梢 的单 胺类 神经递质 释放。因此 , 高血压病人应尽量 避免上述西药和 中药 的配伍联用 , 否则大 量单胺类递质 , 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 的大 量释放 , 可升 高血压 , 甚至 导致 高血 压危 象或脑 出血 。 破坏或 降低酶 的活性 : 含消化酶或酵 母酶 的中药 ( 如神 曲、 芽、 麦 豆蔻 等 ) 中 和 成药 ( 如保 和 丸、 翘解 毒 丸等 ) 宜与 银 不 酶类西药 ( 胃蛋 白酶 、 酶片 、 如 多 多酶 生、 淀粉酶 、 酶等)伍用 ,因后 者会破 坏 中 胰 药 中的酶 以及有益微生物 , 从而影响 中药 的药效 。反之 , 西药 的酶类药物 又不 宜与 含砷 、 、 钙 镁等金 属元素 的 中药 ( 如雄 黄、 石膏等 ) 和中成 药 ( 六 神 丸、 黄解 毒 如 牛 丸、 解毒 消炎 丸 等 ) 合用 ,因其 中金属 离 子可与酶结合 , 而使西药疗 效降低。 酸碱中和 : 具有 明显酸或碱偏性 的中 药和西药配伍应用 , 要考虑 到酸碱 中和反 应 会降低疗 效 。例如 酸 性 的 中药 ( 山 如 楂、 山茱 萸 、 梅 、 味 子 等 ) 中 成 药 乌 五 和 ( 如乌梅丸 、 山楂丸 、 味地黄丸 等 ) 与 六 若 碱 性西药 ( 如氨 茶碱 、 复方 氢 氧化 铝 、 碳 酸氢钠等 ) 同用 ; 碱性 中药 ( 或 如煅 龙骨 、 煅 牡蛎 、 硼砂 、 龙齿 等) 和中成药 ( 如痧 气 散、 行军散等 ) 与酸 性西 药 ( 阿斯 匹 若 如 林、 胃蛋 白酶 合 剂等 ) 合用 , 均会 由于 酸 碱 中和作用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 发 生 还 原 反 应 而 生 成 有 毒 物 质 : 药 中 殊 砂( 汞) 含殊砂 的 中成 药 ( 含 或 如朱砂 安神 丸 、 六神丸 、 七厘 散、 紫雪丹 、 苏合香 、 冠 心苏合 丸等 ) 不能 与具 有 还原 性 的西 药( 如溴 化 钾 、 化钠 、 化 钾 、 化 钠 、 溴 碘 碘 硫 酸亚铁 、 硝 酸盐 类药 物 等 ) 用 , 亚 合 因 二 者相互作 用可 发生还 原反应 而 生成有 毒 的溴化汞 、 碘化汞和硫化汞等有毒 的物 质, 引起较严 重 的汞中毒 , 如药 源性肠 例 炎 而见赤痢样大 便等 。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是指在中医和西医治疗中,由于某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这些禁忌的原因包括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药物代谢酶抑制或诱导、药效互相抵消或增强以及可能导致毒性反应等。

下面列出一些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1. 阿托伐他汀和顺酐酯: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降低胆固醇的药物,而顺酐酯则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药物。

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能会导致肌肉痛和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其他降胆固醇药物,如非诺贝特,而不是阿托伐他汀。

2. 降压药和利尿剂:
降压药和利尿剂通常会合并使用以治疗高血压。

然而,如果患者同时使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或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利尿剂的效果,导致高钾血症等问题。

因此,患者应该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或需要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3. 抗抑郁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通常不能同时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相互作用,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问题。

如果患者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4. 维生素K逆转剂和华法林:
维生素K逆转剂是一种用于逆转因华法林等药物引起的出血的药物。

然而,如果它们与华法林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血凝能力过度恢复,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

5. 中药和西药:
中药和西药的组合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或出现其他健康问题。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未经医生审查的药物。

浅谈中西药配伍中的相互作用

浅谈中西药配伍中的相互作用

随着中成药 与西药联合应用在 防病 、 治病 、 抗衰老 、 保健
等方 面 的成 功 , 者 在 临床 上 联 合 用 药 的 几 率 日趋 增 高 , 二 同 时, 由于 中药 中 化 学成 分 的 复 杂 , 古 多 种 有 效 成 分 , 配 伍 且 若 不 当 , 联 合 使 用 时 可 发生 相 互 作 用 , 二 者 的 物 理 化 学 性 在 使 质 发 生 改 变 , 响 药 物 吸 收 、 布 、 泄 及 疗 效 。 因此 , 人 影 分 排 深
(r i t o hns a d ei C i cdm I tu  ̄ t efC i eM t aM d a, h aA ae yo e e c n f删
, e n 0 70 C i Bl g 10 0 , hn i t a)
AI a e :n ea t n o o ai i t fMe i ie a r dto a iee Me i ie n a s r to dsrb to e -  ̄ r t Itr ci fc mp tbl y o den nd T iin lChn s d cn sO b op in、 itiu in、 x a o i a c ein j a ton e l a r c nd p a mc ̄ y a e srve e rt 1 g sr itsi lt ta h m a n miswa e i w d. o 2 n a Ke r s: a i o a h n s d cn n e iie;Ca aiii I trcin y wo d Trdt n lC i ee Me i ie a d M dcn i mp tblt n ea to y;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2 期
20 0 2年 4月

常用中西药相互作用

常用中西药相互作用

常用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无论中药、中成药、化学药、还是生物制品等各类药品,均由含碳氢氧等不同化学元素与不同活性化学基团的物质构成。

两种以上药物联用时,不同化学基团相互作用,有的会发生盐析、凝聚、助溶、挥发或改变pH 值等物理变化,而影响药物的吸收;有的会发生水解、复分解、中和、沉淀、络合、氧化、还原、取代、聚合等化学变化,使有效成分破坏,或生成新物质与毒性物质,而改变、降低或丧失疗效,或增加、产生新的毒副作用;还有的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改变了酶活性,影响药物代谢和血药浓度,使其失去原药理作用,产生协同或拮抗等药理作用;当重复使用同一或类似药物,也会造成蓄积中毒或诱发毒副反应。

一、中西药之间的理化反应1.1含生物碱类的中药大多数生物碱有较强的碱性,能与生物体内外的有机、无机酸结合成盐,少数以未成盐的游离态存在。

碘喉片、碘化盐、碱性药物、重金属盐类(次碳酸铋、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糖浆、氢氧化铝凝胶、胃舒平、硫酸镁)、酶类、鞣酸等与生物碱容易发生沉淀反应,形成难溶性复合物,影响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1- 2]常用富含生物碱的中药有:黄连、黄柏、麻黄、乌头、附子、马钱子、洋金花、延胡索、曼陀罗、天仙子、苦楝子、半夏、天南星、天雄、苦参、雷公藤等。

1.2含有机酸的中药有机酸是含有羧基的一类化合物,有酸性,如存在于中药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熊果酸、齐墩果酸、绿原酸等。

含有机酸的中药能酸化尿液,使磺胺类西药在肾小管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或血尿,增加肾毒性。

[4]有些抗菌药物(如红霉素) 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而失去抗菌作用[5]。

一些制酸类(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等) 、氨茶碱等碱性西药与酸性中药合用时,发生中和反应或形成沉淀,降低疗效。

[4]常用富含有机酸的中药有:山楂、乌梅、山茱萸、五味子、金樱子、木瓜、女贞子、川芎、陈皮、青皮、白芍、金银花、枳实等。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中西药配伍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将中药与西药进行合理的搭配和配比,以达到增强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但是,在中西药配伍中,由于中西药物的不同性质和作用机制,存在着一些严格的配伍禁忌和用药原则,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配伍禁忌1、药物毒性相加或作用反应有些中西药物之间的作用可能会相互作用,甚至会增强对人体的毒性反应,因此需要在实际使用中注意以下禁忌:(1)利尿剂类药物+中药大黄:大黄含有蒽醌类成分,其与利尿剂类药物配伍后易引起肝肾损害。

(2)抗生素类药物+中药黄芩:黄芩和抗生素在体内会发生拮抗作用,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3)挛缩毒素+麻醉药:这两种药物都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其配伍使用会导致生理反应相加,最终导致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药物相互矛盾或抵消作用有些中西药物之间也存在一些相互矛盾或抵消作用,因此在合理使用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配伍禁忌:(1)降压药物+中药麻黄:麻黄中的麻黄素、麻黄碱等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降压药物会降低血压,两者相互矛盾。

(2)血管扩张剂+中药当归:当归能增强血管收缩剂的收缩作用,因此两者配伍使用会使发生血管痉挛,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等疾病。

(3)消炎药+中药人参:人参中的多糖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而消炎药则会破坏人体免疫力,双方作用存在抵消。

二、用药原则1、使药互补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西药物的搭配及配比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药性应互补:中西药物在搭配使用时,应具有彼此的优点,可以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中药当归与西药环磷酰胺配伍能够增强其抗癌作用。

(2)药性相近:药物的性质相似时,容易互相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针刺配合针药结合使用可提高中药的药效。

2、酌情搭配在配伍中西药物时,还应根据病情、患者年龄、体质、机体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避免搭配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摘要:中西药合用是目前临床应用中极为常见的治疗手段, ,然而如何合理的发挥中西医的药物作用,降低药物合用的不良反映,提高药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

如果中西药物合用不当,不但会降低药效,还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因此,本文重点对中西药物合用致不良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提高中西药物合用效果。

关键词: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协同作用,相互影响引言中西药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某些疾病临床治疗的效果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

通常来说,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是目前临床的研究方向之一。

中西药合理的使用,能够超出各自的功效,对某些病症能够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不正确的使用会导致药效的降低,严重时会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中西药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1 中西药合用产生的作用中西药合用过程中,其药理作用可能发生拮抗、协同及相加。

拮抗反应不仅会造成药效变化甚至减低,还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和毒性反应,诱发一些药源性疾病。

磺胺类药与含有有机酸的中药合用,酸性环境就会大大降低乙酸化磺胺的溶解度,引起结晶反应,出现结晶尿等不良化学反应;小儿咳喘灵与异烟肼合用,因异烟肼的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而储存于神经末梢的甲肾上腺素,会在麻黄碱的作用下被大量释放,引起运动失调、高血压危象等药源性疾病;协同作用对治疗能发挥较好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减少疗程,使患者尽快康复,协同作用是中西药合用治疗疾病追求的理想效果,尤其采取西药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合用中药不仅能拮抗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力,同时还对抗肿瘤起到辅助作用。

部分中药和西药合用能够起到相加的作用,两者之一借助另一方面的功效增强自己的药效,或者取长补短。

1.1 中西药合用以增加疗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证实,当对休克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提高患者血压时,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如果此时加入参附注射液或者生脉注射液时,可使患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中西药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的相互作用本文旨在综述中西药伍用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通过收集文献报道分析中西药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加强了中西药合用对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为临床避免不利的相互作用提供依据。

中西药伍用对药代动力学有多方面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标签:中西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中西药伍用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中药化学成分复杂,中西药伍用不当可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而产生不利的相互作用,必须引起医药人员的足够重视[1]。

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1中西药在胃肠道中相互作用1.1胃肠道酸碱度的变化[2,3](1)改变药物非解离型的比例:如具有抗酸作用的碱性中成药(如陈香白露片、乌贝散、大黄碳酸氢钠片等)可提高胃肠道pH值,与阿司匹林等弱酸性药物同服,会使后者解离型部分增多而吸收减少;但与弱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等同服,则会使后者非解离型部分增多而吸收增加。

(2)改变药物的溶解速度:如弱酸性药物阿司匹林与碱性中成药同服,则因后者的碱性增加阿司匹林的溶解速率,促进胃排空和肠吸收,使其吸收加快,起效迅速。

弱碱性药四环素与具有抗酸作用的碱性中成药同服,可使约50%的四环素不溶解而不被吸收,降低药效。

含醌类成分的中药(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等)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因中药所含的蒽醌苷在碱性溶液中易氧被化而失效。

1.2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时间的变化[4-6]胃肠蠕动与排空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

如多潘立酮(吗丁啉)、红霉素、强心甙类药物与华山参滴丸片、霍香正气水和具有抗胆碱作用的中药(如洋金花、曼陀罗、天仙子等含莨菪烷类生物碱)同用,可拮抗多潘立酮的作用,或使红霉素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而被胃酸破坏,或使强心甙吸收增多而造成中毒;相反,中药泻剂(大黄、番泻叶或大承气汤、麻子仁丸等)可增加胃肠蠕动,若与地高辛等同服,则可缩短其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而减少吸收,降低其血药浓度,影响疗效。

1.3生成不溶性螯合物或沉淀[7,8]含有钙、镁、铁、铝等二价以上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海螵蛸、石决明、龙骨、牡蛎、代赭石、瓦楞子、赤石脂、滑石、磁石、蛤壳等)、中成药(如陈香白露片、防风通圣丸、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明目上清丸、追风丸、朱砂安神丸、六一散、橘红丸等)及汤剂(如桂甘龙牡汤、旋覆代赭汤、白虎汤等),不宜与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异烟肼等抗生素同服,因后者能与多价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的螯合物而降低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药配伍相互作用山西药科职业学院郝日晋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中医中药的重视,一些患者对中药的疗效也越来越认可,在临床中中西药物联用也越来越普遍,并且能收到比单纯用中药或单纯用西药难以达到的疗效和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但也有一些因配伍不当而降低疗效的,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为此,研究和总结中西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保证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中西药合理应用1 合理配伍,增强疗效西药针对性强,药效迅速,中药则能宏观调控,疗效稳定、持久,两者合理配伍在疗效及作用时间等方面有着相互调节、取长补短的功效。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为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血药浓度升高,疗效增强。

安络血、维生素K1 与三黄泻心汤合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比单用西药有明显加快止血的作用。

在乳腺炎的治疗中选用青霉素、链霉素与通络散结、清热解毒的中药连用,如:金银花、蒲公英、丹参、连翘、赤芍、鸡血藤等可产生协同作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黄芩、金银花与青霉素合用时,能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在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上有协同效应。

中药及其制剂与一些抗生素应用,效果会显得好些。

很多中药如黄连、黄芩、黄柏、穿心莲、双花等有清热解毒、抑菌作用,黄连中的小糪硷、黄芩中的黄芩甙、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穿心莲中的穿心莲内脂均有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此外,板蓝根、大青叶、柴胡等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与西药配伍治疗流行性感冒、肝炎疗效都比较好。

有的药物可通过影响排泄过程,使疗效增加。

如黄芩、砂仁、木香等对肠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维生素B12、灰黄霉素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应用庆大霉素治疗尿路感染时可与硼砂联用,使尿路PH 值升高,可明显增强庆大霉素的治疗作用。

将不同功效的中西药合用,可达到作用互补、增强疗效的目的。

如对心功能不全者,应用补心汤配合西药扩张血管药双克等利尿剂,由于其作用机制不同,具有协调相加效应,能显著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肾盂肾炎选用中药清热利湿、利尿通淋、凉血活血止血的药物治标,补肾药治本,西药抗生素输液,取长补短效果较好。

对疮疡肿毒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中药外用治疗,内服抗生素也有促进溃疡愈合的疗效。

2 中西药合用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中应用的西药成分单一,其治疗作用虽然明显,但其副作用也很大,特别是化疗药物,毒副作用非常大,使一些患者无法坚持完成化疗疗程,导致病情无法控制。

实践证明配合有效中药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抗肿瘤药物有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引起的细胞减少等作用,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应用时配合中药海螵蛸、白芨、女贞子、石韦等可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特别是保护胃黏膜、防止白细胞下降。

应用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时,联用人参,能缓解消除因使用前者导致的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并且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临床中应用的参一胶囊,它含有人参皂苷,培元固本,补益气血,与化疗药配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肺癌、肝癌的治疗疗效,可改善肿瘤患者的气虚症状,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防止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脱发等,可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生长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抗生素与小柴胡汤合用,可消除抗生素应用后出现的白苔、胸肋胀满和食欲不振。

氯丙嗪对肝脏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与珍珠层粉配伍治疗精神分裂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氯丙嗪,且对肝功能不仅无害,反而有不同度的改善。

激素治疗常出现反跳、出血等不良反应,如以红参、三七互用则能减少上述副作用而提高治愈率。

3 减少药物剂量,缩短疗程临床中经常应用的珍菊降压片(成分有珍珠层粉、野菊花、槐米、乐宁、双克)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及改善症状的作用。

若以珍菊片常用量每日一片每日三次,其中的盐酸乐宁比单用时的剂量减少好几倍,疗效增强,并可缩短疗程。

强的松、环磷酰胺等西药治疗免疫性疾病如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长期应用毒性较大,加用中药雷公藤等,可减少西药的用量,从而缩短疗程。

在应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化疗时,配合使用中药脾肾方(党参、白术、菟丝子、补骨脂、女贞子、枸杞子),可使化疗率完成率高,减少化疗药物的使用量。

当前中西药物的合理应用,在实际临床中还比较复杂,它的作用机制、配伍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在临床应用中,针对具体的疾病制定用药方案时,应对联用的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剂量大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既要联系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还要针对患者的情况如生理、病理状态等,不要盲目的自购,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配伍使用,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西药也有各自的配伍禁忌。

而在中西药合用中同样应注意配伍问题,配伍得当,能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若配伍不当,则会降低疗效,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中西药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注意。

下面列举几类不能合用的常用中西药。

1 形成难溶性物质,影响吸收,降低药物疗效1.1 中药当归及其中成药苏子降气丸、补中益气丸等不宜与抗结核药异烟肼联用,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瓦楞子、牡蛎、石决明等及其中成药猴头健胃灵,颈复康颗粒,也不能与异烟肼联用,因异烟肼分子结构中含有肼类官能团,与上述中药同服后会产生螯合反应,妨碍机体吸收;又能影响酶系统发挥干扰抗结核杆菌代谢的作用,从而降低疗效。

1.2 人参、三七、远志、桔梗、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不宜与维生素C、胃蛋白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西药联用,如复方阿胶浆、逍遥丸、归脾丸、因皂苷在酸性环境及酶的作用下,极易水解失效;也不宜与含有金属的盐类药物如硫酸亚铁,枸橼酸铋钾等合用,可形成沉淀。

1.3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如五倍子,地榆,柯子,石榴皮,大黄等及其中成药摩罗丹、麻仁丸、地榆升白片、三黄片等不易与胃蛋白酶合剂,淀粉酶,多酶片等消化酶类药物联用,因这些酶类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含有肽键或胺键,极易与鞣质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氢键络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纳呆等症状;也不可与维生素B1 合用,合用后会在体内产生永久性结合物,并排除体外而丧失药效;不可与去痛片、克感敏片、红霉素、利福平、氨苄西林、麻黄碱、小檗碱、阿托品类药物联用,因鞣质是生物碱沉淀剂,同用后会结合生成难溶性鞣酸盐沉淀,不易被机体吸收;不可与西药如钙剂,铁剂,氯化钴等合用,因同服后可在回盲部结合,生成沉淀,使机体难以吸收而降低疗效。

1.4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珍珠母、磁石、牛黄清心丸等,不能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联合使用,否则会在胃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

如需联用,其间隔时间以3-4h 为宜。

2 产生有毒化合物,危害健康2.1 含汞类中药及其制剂,如朱砂、轻粉、朱砂安神丸、磁朱丸、仁丹、紫雪散、补心丹等,不能与碘化钾、西地碘片、溴化钾、三溴合剂等同服,因汞离子与碘离子在肠中相遇后,会生成有剧毒的碘化汞,从而导致药源性肠炎或赤痢样大便;不能与具有还原性的西药如硫酸亚铁同服,同服后能使Hg++还原成Hg+,毒性增强。

2.2 含雄黄类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牛黄至宝丹、清热解毒丸等,不能与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亚铁盐类西药合服,因雄黄所含硫化砷具有氧化还原性,遇上述无机盐类后即生成硫化砷酸盐沉淀物,既阻止西药的吸收,又使含雄黄类的中成药失去原有疗效,并有导致砷中毒的可能。

3 酸碱中和,影响疗效3.1 碱性较强的中药如瓦楞子,海螵蛸,朱砂等及其中成药猴头健胃灵,不宜与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等联用,以免联用使疗效降低。

3.2 酸性较强的中药,如山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等及其中成药山楂丸、护肝片、固肠止泻丸、六味地黄丸等不宜与磺胺类药物联用,同服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

4 药物之间产生抵抗效应4.1 甘草或鹿茸均含有糖皮质激素样物质,会使血糖上升,所以当他们与降血糖的西药如甲苯磺丁脲、苯乙双胍等合用时,产生药理拮抗,会抵消或降低降血糖药物的降糖作用。

4.2 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中成药,如镇咳宁、急支糖浆等不宜与降压药合用,也不易与氯丙嗪,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同用,与这些药产生药理作用拮抗。

4.3 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等及其中成药如三黄片、维C 银翘片,不宜与菌类制剂如乳酸菌素片,双歧三联活菌片,蜡样牙胞杆菌片等联用,因这些药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同服后在抗菌的同时,会抑制或降低菌类制剂的活性。

4.4 中药神曲,麦芽,豆豉等,中成药山楂,山麦健脾口服液等不能与抗生素联用,因为这些中药或中成药含有丰富的消化酶及酵母菌,而抗生素可抑制微生物活性并可使酶活性下降,二者合用影响疗效。

4.5 茵陈是胆囊炎,胆石症及肝病患者的常用中药,但它与氯霉素有拮抗作用,可降低甚至抵消氯霉素的疗效,两者最好不要同用。

4.6 大黄及煅炭类中药如大黄、荷叶炭、地榆炭、煅瓦楞子等与酶类西药合用时,会吸附酶类药物分子,削弱它促进消化的作用。

5 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5.1 含钙较多的中药及其中成药,如松龄血脉康等,不可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因钙离子为应激性离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增强强心苷类药物的作用和毒性。

5.2 含大量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可与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同服,因前者增加后者在肾脏中的重吸收,从而加重对肾脏的毒性。

5.3 含水合型鞣质而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诃子,五倍子,地榆,四季青,黄药子等,不能与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西药利福平,氯丙嗪,异烟肼,红霉素等联用,因联用后会加重对肝脏的毒性导致药源性肝病的发生。

5.4 含鞣质类中药如虎杖,大黄,诃子,五倍子等,不能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鞣质能与磺胺类药物结合影响磺胺的排泄,导致血及肝内磺胺类药浓度增高,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

5.5 海藻,昆布等含碘类中药如乳核散结片,不宜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西药他吧唑等联用,因其所含的碘能促进酪氨酸的碘化,使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增加,不利于治疗。

5.6 银杏、当归、丹参及其中成药银杏叶片、复方丹参片与华法林等抗凝药同用可导致出血倾向的增加;和阿司匹林联用可导致眼前房出血。

5.7 元胡和氯丙嗪有类似的安定和止呕作用,如果同用会产生震颤麻痹。

5.8 细辛及其成药镇脑宁不宜与巴比妥类同用,同用加强巴比妥类的镇静作用,引起毒性反应。

5.9 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不可与镇静剂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安乃近同服,因同服后既可产生具有毒性的醇和三氯乙醛,又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焦虑,面红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不可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塞平等联用,因前者可加快后者的代谢,从而增强三环类抗抑郁药毒性,甚至导致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