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烂嘴病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初探
黄颡鱼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0.05养殖技术1 出血性水肿病1.1 病因及症状这种病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在感染之后的鱼体表面出现泛黄粘液增多,咽喉部位皮肤会出现破损和充血状况,呈圆形的孔洞状,腹部会有明显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出现充血,背鳍肿大,在胸鳍和腹鳍基部会出现充血,甚至于在腹部的脐部到腹鳍纵裂处,会出现胆汁外渗的情况,腹腔内会有大量的血水或者是黄色的冻胶状物,肠胃内没有食物,胃出现苍白,肠胃充满黄色的脓液,肝脏呈现土黄色,脾脏出现坏死,在肾脏上会出现黑点,这种病在苗种或者是成鱼养殖期间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尤其是在苗种的培育过程中比较流行,死亡率能够高达80%,在高温的季节这种病非常容易爆发,并且来势较快,蔓延速度非常之快。
1.2 疾病控制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者应该非常注意养殖的水质状况,保持一个较好的水环境,溶解氧要保持在5mg/L,同时应该降低鱼苗的养殖密度,在发生染病之后对水体每天要进行消毒,投喂鱼肉浆时应该在其中加入1%的食盐。
2 肠炎病2.1 病因及症状这种病通常是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感染引起的,在染病的鱼群上会出现膨大,肛门出现红肿,在按压腹部时有黄色的粘液流出,一般患病较轻的鱼食道和前肠会出现充血发炎,而严重的全肠发炎,并出现浅红色,血脓堵塞肠管,感染病之后的鱼,会离开群体进行独游,并且出现活动迟缓,食欲减退的情况,肠炎病主要造成的危害在鱼种和成鱼之间,感染病菌的主要原因可能来源于在养殖的区域的淤泥,大量的浮游动物,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鱼肉浆等都有可能会携带这种病毒,一般水温在25°到30°时,这种病比较流行。
2.2 疾病控制在发生这种病之后,对池塘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不能够投喂一些腐烂的饲料,活饵应该要用3%到5%的食盐溶液进行消毒,并且在饲料中要添加1%的食盐再进行投喂,在鱼池中撒入0.5×10-6的二溴海因,隔日再按照浓度泼洒一次。
3 一点红病3.1 病因及症状这种病症一般是由车轮虫等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性并发症,在感染的鱼体头顶会出现溃烂,红肿,穿孔,鳃充血等情况,鱼会离群独游或者较长时间的将头朝上尾朝下的方式,垂直悬浮在水中,来回战转动,这种情况发病的原因一般为:第一,投放密度较大,鱼池中粪便和排泄物增加导致水质较差,鱼长期生活在一种半缺氧的状态,并且随着可活动的区间的减少使得活动能力减弱,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寄生,第二,水质被污染,水中的细菌增加,增加了鱼感染的情况,第三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造成饲料系数增加,鱼体生长的比较缓慢,排泄物较多,造成对水的二次污染,引发了寄生虫细菌等感染。
观赏鱼烂嘴病的症状及治疗
观赏鱼烂嘴病的症状及治疗
红剑鱼
观赏鱼烂嘴病常见于红剑、黑玛丽等观赏鱼品种。
烂嘴病又称棉口病、白嘴病,是观赏鱼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小编就为你分析一下观赏鱼烂嘴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症状
吻部长着一种棉花样的菌丝,传染力很强,死亡率高。
在水质恶化的水族箱里最容易患此病。
患病时不仅嘴部,连鳃盖都可见到棉花状的菌丝。
发病3-4天,整箱鱼全部死亡。
由于传染力强,最好将水族箱、用具等彻底消毒。
二、治疗方法
在缸中,每4公斤(4千克)水加入5一10万单位水溶性青霉素。
亦可用金霉素治疗。
需将水族箱进行消毒处理。
可用15%的甲醛溶液浸洗盛过病鱼的缸和捞过病鱼的鱼网。
黄颡鱼养殖模式及病害浅谈
黄颡鱼俗称黄腊丁、黄骨鱼、莫丁、郎丝等,广泛分部于我国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流域。
我国黄颡鱼属有5个种,即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以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分部最广。
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几年,由于从天然水体中捕捞量逐渐减少,而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养殖黄颡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将黄颡鱼主要养殖方式及常见疾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方式黄颡鱼养殖经多年试验、研究和总结,养殖技术逐步成熟,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有池塘、网箱、流水和稻田养殖等。
1.1 池塘套养黄颡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其池塘套养模式多种多样,一般养殖技术得当,平均亩产可达50-80千克。
针对不同养殖鱼为主体的模式进行不同数量、规格的黄颡鱼搭配,充分考虑各品种食性特点,合理搭配,是提高黄颡鱼池塘养殖整体效益的关键。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池塘养鱼的模式,池塘套养黄颡鱼的模式见表1。
其日常管理同常规养殖,在此不详述。
1.2 流水养殖流水养殖是黄颡鱼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水量充足、水质佳、基础设施好、技术得当,平均亩产可达4万-5.5万千克。
黄颡鱼流水养殖主要利用工业温流水,河流、水库具有落差的自然流水和循环过滤水。
黄颡鱼流水养殖主要形式和特点见表2。
(1)池塘建造以水泥池为好,长方形、圆形、椭圆和不规则形状均可,一般单口池面积在50-500平方米。
鱼池布局合理,有连片型、串联型和并联型等。
进、排水系统方便可行,进水方式有溢水式、直射式、散射式、水帘式和喷雾式等,排水方式有涵闸式、限定水位自流式等。
(2)鱼种放养夏花鱼种一般在6-7月放养,冬片鱼种在1-3月放养,放养模式有单养、主养和配养,放养密度由池塘、水流、温度、技术水平等综合条件决定,一般单养,每平方米放养300-500尾,主养每平方米放养100-200尾,配养每平方米放养30-50尾。
(3)饲料投喂与池塘主养大至相同,因流水养殖池中无其他生物饵料,投喂量相对高一些。
浅析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的诊断与防治
、
病 原
黄 颡 鱼 细 菌 性 体 表 溃 烂 病 病 原 为 柱 形 曲桡 菌 (l x b c e c lm a i)和 嗜 水 气 单 胞 菌 F e i a tr o un r s ( e o o a y rp i a 。该菌 为条件致病菌 ,通常 A rm n s h d oh ]) 是在池塘淤泥过多、水质不 良、施用没有 充分发酵 的
l 国 堕 l 旦 塑旦 基
近 年来工厂化养殖 已成趋 势,高投入带来 的高产
质中滋生着大量 的病毒 、细菌 、寄生虫及 卵等致病微 生物 ,长期侵袭鱼类 ,加之在 防治鱼病 中不当或过量
出 已让 很多养殖 者为之 追逐 ,水产养殖 业也不 例外 。 随着 水产饲料业 的兴起 ,加速推 动 了水产养殖业 的升 级,水产 品养殖周期大 大缩 短 ,高密度养殖致使水体 负担加 重 ,水环境恶化 日益 明显,其中有害气体及有
户 参考 。
一
显著,在天气 多变 、水温 2  ̄2  ̄ 2 5 C易发病 。 2 危 害 个 体 主 要 危 害 1 ~1 厘 米 规 格 的鱼 . O 5
种,而成鱼 不常见 ,混养 的鲢 、鳙鱼不发病。
3 发 病率 发 病率 一般 在 3% 0 ,高 的可达 . 0  ̄5%
7% 0 ,一旦发病 ,传 染很快 ,若治疗不及 时,死亡率 很高 ,最高可达 5% 0 以上。
黄颡鱼皮肤黏液脱落,色发 白,溃疡、粘 脏, 肉 眼可见皮肤溃烂 ,肌 肉充血 ,根据症状、剖检病变和 流行特 点可作 出初步诊断 ,确诊时应作病原分离和鉴 定,刮取体表黏液制片于镜下观察 ,可见大量杆状细 菌或短杆菌能确诊 。
五 、治 疗 方 法
落 ,细菌经创伤 处组织感染全 身,病鱼伴有烂鳃及胸
突发!黄颡鱼发红溃烂带水霉?是冬季常发病,这里有最全的黄颡鱼越冬技巧!
突发!黄颡鱼发红溃烂带水霉?是冬季常发病,这里有最全的黄颡鱼越冬技巧!广· 告近日,河南信阳的马老板在黄颡鱼养殖上遇上了点麻烦:养殖的黄颡鱼成鱼背鳍发红溃烂,伤口还带有些许水霉菌丝,这可急坏了马老板。
经过电话沟通得知,马老板的鱼塘现在的水温已经接近0℃,造成黄颡鱼成鱼背鳍发红溃烂最大的原因就是拉网造成的机械损伤,随后,溃烂处又因细菌性感染导致水霉菌丝产生。
那么,冬季养殖黄颡鱼该注意哪几点呢?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
耐低氧能力一般。
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因此,在调水上,要注意其生长温度、ph值、溶氧。
黄颡鱼的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
但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鱼体表无鳞和养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甚至在鱼体鳃丝及内脏各部位引发疾患。
因此,在防治鱼病时,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冬季,黄颡鱼容易得水霉病、小瓜虫等鱼病:| 水霉病 |病因及症状:水霉病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疾病,由水霉菌感染引起,除了食用鱼上已禁用的孔雀石绿外,目前还没特效药可用于治疗。
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且向内外生长与蔓延扩散,呈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若鱼卵上布满菌丝,则变成白色绒球状,霉卵成为死的鱼卵,严重危害孵化中的鱼卵和鱼体体表带有伤口的苗种和成鱼。
此病一般发生在13℃-23℃的水温,也就是春、秋两季,但是较低的水温也能生长,多因在拉网、分箱、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
| 小瓜虫 |病因及症状:患病鱼表现为池塘底层集群,焦躁不安,体表、鳍条、鳃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胞囊,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镜检鳃丝和皮肤黏液,可见大量小瓜虫。
黄颡鱼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黄颡鱼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一、发病原因1.鱼池未经消毒,或消毒处理不严,或消毒药物失效。
2.苗种放养密度过大,水质变坏,降低了鱼的抗病力。
3.苗种期间投喂的浮游生物、水蚯蚓等活饵料未经消毒处理,带进了病原体;或者是因这些饵料的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等,鱼吃了大量这类活饵料而致病;或因饲料腐败变质,或因投饲不匀,或是施肥不当引发鱼病。
4.鱼种的体质差,或在运输过程中受伤而病原体侵入,或苗种本身带病。
5.苗种和工具未经消毒处理,带进了病原体。
6.水源不良,或者是病死鱼的交叉重复感染。
二、预防措施1.彻底清理鱼池,严格清塘消毒。
2.苗种放养时,先用2%~3%食盐溶液等药物消毒鱼体。
3.放养体质健壮、规格大的无病害苗种。
4.最好不喂来自城市污水池、排水沟里捞来的水蚤、水蚯蚓等活饵料,采用人工培养活饵料的办法。
5.不喂变质饲料,坚持“四定”“四看”投饲原则,肥料经充分发酵腐熟后才下塘。
三、几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方法1.出血性水肿病(1)病原:据初步研究,病原体系细菌类。
(2)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色脓液,肝脏上有黄色斑块,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
(3)危害及流行:该病在苗种和成鱼饲养期间危害最大,有时可见部分病鱼在水体中不停地旋转,不久即死亡。
尤其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
在高温季节暴发,来势猛、蔓延快,水温25~30℃时出现病鱼大批死亡现象。
(4)防治方法:①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池水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②适当降低鱼苗的放养密度。
③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用量100克/亩米,隔日再用一次,连用2次,进行水体消毒。
内服氟尔康,每千克饲料添加2~3克,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5天。
黄颡鱼“烂皮”症该如何防治
黄颡鱼“烂皮”症该如何防治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烂皮”症是近几年池塘养殖黄颡鱼最常见且危害很大的病害,主要由细菌(如拟态弧菌,气单胞菌等)引起。
黄颡鱼“烂皮”症一旦发病,来势凶猛,严重时每天死亡几百斤甚至过千斤,损失惨重。
作者对近几年黄颡鱼“烂皮”症的发病症状,流行特点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一、黄颡鱼“烂皮”症的发病症状发病初期症状,病鱼通常游水,局部皮肤呈马鞍状,发白、浅表性溃烂,严重时全身皮肤溃疡,有的肌肉也发生严重溃烂,胸鳍和背鳍基部发红、溃烂(图1、图2),部分病鱼继发感染败血症后腹部膨大,尾鳍溃烂,下颌和腹部发红,病鱼摄食量减少。
发病时常伴随水质恶化如亚硝酸盐超标等,此时又极容易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图1发病黄颡鱼皮肤溃疡图2发病严重的黄颡鱼皮肤溃疡图3全身继发细菌感染,呈败血症症状解剖见发病鱼可见肝脏肿大,并呈不同程度的糜烂状;脾脏肿大,有出血点;肾脏肿大;肠道无食物,肠壁变薄(图3)。
二、黄颡鱼“烂皮”症的流行特点1、从苗种到成鱼皆可发病,主要是100-150g的鱼发病严重。
2、全年皆可发病,主要发生于每年的4-5月份和6-8月份,水温28℃以上时高发,局部地区发病率高达40%,死亡率可达50%以上。
3、发病急且死亡量大,刚开始每天死亡几尾,很快发展到每天死亡上千尾,甚至几百斤。
4、近几年养殖密度增加以后开始逐渐流行的疾病。
放养密度过大,投喂饲料多,有机污染严重,氨氮和亚硝酸盐较高的池塘易暴发该病。
5、不正当用药如消毒和杀虫频繁,水质恶化严重的池塘易暴发该病。
6、池塘老化、底质差,未进行彻底清淤的池塘易暴发该病。
三、黄颡鱼“烂皮”症的防治方法1、早发现,早治疗。
黄颡鱼“烂皮”症发病前不易观察,一旦发病,病鱼摄食减少或不摄食,内服药物很难起作用,往往引起大量死亡。
因此黄颡鱼“烂皮”症防治最关键的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养殖户在巡塘时重点关注黄颡鱼活动情况,尤其是当吃料减慢时,要注意“烂皮”症发生。
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的防治
、
病原
病 原 为温 和气 单胞 菌 ,该菌 广 泛存 在于 水 、土 壤 中,属 条件 性致 病菌 ,其 主 要 的致病 因子 是产 生
各 种 溶血 素和 肠 毒素 ,具 有发病 率 高 、感染 快 、传
播 快 、死 亡快 的特 点 。人 工感 染临床 症状 与 自然 感 染 鱼 的 临床 症 状相 同,表现 为感 染 部位 肿胀 、表 皮
江苏灌云县 同兴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赵 华 波 邮编 2 2 2 2 0 0
1 . 预防
① 调 控 水 质 ,定 期 在 饲 料 投 饵 区 消 通 过 试 验 , 网箱 养 殖 中 在 鱼 种 入 箱 后 ,先 投
喂 加 速 恢 复 创 伤 的 中 药 药 饵 ,伤 愈 后 投 喂 提 升 非
具 有 抗 生 素 作 用 、 营 养 作 用 、 双 向调 节 作 用 、诱 食 作 用 等 多 种 功 能 。 中草 药 可 以突 破 限制 网箱 养 善 饲 料 营 养 的特 点 ,
因而 能 促 进 鱼类 生 长 发 育 、 增 强 体 质 、提 高 生 产
_ 霍 圈 堕 l 拦 旦 塑旦 夔
毒 ;在 病 害流 行 季 节 ,适 当增 加增 氧 机 开机 时 间 , 同 时 在 饲 料 中 添 加 强 力 霉 素 进 行 投 喂 ,浓 度 为 近 年来 ,一些 集约 化渔 场养 殖 的黄颡 鱼 出现鳍 红肿 、 出血 、肌 肉溃疡 及 败血 症 的疾病 ,发 病 率超
性能。
殖 的 瓶 颈 ,用 中 草 药 防 治 鱼 病 符 合 未 来 生 产 绿 色
2 . 讨论
黄颡鱼溃烂病的临床治疗总结
2019.9黄颡鱼是我国传统名优鱼类,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面积增大、养殖密度增加,各种病害也日益突出,特别是溃烂病,引起的损失异常惨重。
笔者将2015-2017年在浙江湖州地区成功治愈的十多起案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以期对无鳞鱼类似溃烂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一、案例基本情况塘口面积在5~15亩,水深1.2~2.0米。
存塘黄颡鱼150~250克/尾,3月中旬-4月初陆续发病,患病初期水温低、患鱼食欲下降,渐渐出现绝食。
病初患鱼讨食或绝食期间,大部分养殖户采取了先杀虫、后杀菌的措施,但没有效果。
一般在绝食1周后开始出现死亡,日死亡量50~150千克,笔者开始介入治疗。
水质分析显示:pH 7.6~8.6,总碱度40~60毫克/升(碳酸钙),总氨氮0~3.5毫克/升,亚硝酸氮0~0.3毫克/升。
氨氮和亚硝酸氮高的塘口,一般下风处有大量的油膜死藻,或水色浑黄泥浊。
现场调查发现,患鱼或趴边,或头上尾下,或失衡游塘、乱窜。
患鱼消瘦。
口腔上下颌均红肿,严重者吻端溃烂出血,部分夹带污泥、缺损、长白毛。
体表多处溃烂(发病初期创伤小,中间白色、周边红色;随着创伤变大和时间推移,中间依次呈现灰色、褐色),严重者穿孔可见到内脏。
鳃和体表水浸片检查时未见大量寄生虫。
剖检见患鱼贫血,肝脏土黄色或白色,脾脏和头肾肿胀暗红,体肾稀薄。
调查同时还发现,水质状态好的塘口,病情较轻,溃疡面积小;而水质状况差的塘口,病情重,溃疡面积大。
二、处理措施及其效果1.外用处理由于笔者介入治疗时,发病塘的鱼已经绝食。
依次前期只能采取外用给药。
对水质不良(总氨氮高于0.6毫克/升,亚硝酸氮高于0.05毫克/升)的塘口先改良底质和水质。
第1天,上午用“稳水110”1.5~3克/米3全池干撒,下午用“底复康”200~300克/亩和“活力多”150~200克/亩全池均匀干撒。
第2天,上午用“应激康”0.5~1克/米3和“优力克”0.5~1克/米3兑水全池泼洒。
黄颡鱼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黄颡鱼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黄颡鱼俗称嘎鱼、黄姑、黄腊丁等,因其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天然水域黄颡鱼资源锐减,各地逐步兴起黄颡鱼人工养殖热,养殖过程中也陆续发生了一些病害。
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较易从皮肤浸入体内,对药物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尤其要慎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
现将笔者几年来对黄颡鱼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烂鳃病病原:柱状屈桡杆菌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
少食或停食。
体表无异,鳃丝腐烂并附有污物。
防治方法:1、做好清塘工作,鱼种放养时用2%食盐水浸洗5分钟。
2、治疗以外消为主,使用溴氯海因0.3~0.4某10-6g/m3或等量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连续2~3次均可治愈。
二、暴发性出血病病原:该病由细菌引起。
症状: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鳍基充血、鳍条溃烂,腹腔积水。
该病在高温季节暴发,来势凶猛,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1、合理放养,每0.067公顷放鱼种2500~3000尾,经常加注新水,水质过肥时应及时使用降氨药物(如“中水”降氨宁)或“科恩”生物净水剂调节水质,排除池塘有毒气体。
2、发病时,池塘使用二溴海因0.3~0.4某10-6g/m3全池泼洒,连续2次,病症严重者,尚需用颗粒型溴、氯消毒剂全池直接播撒1次。
3、饲料中添加克暴灵或鱼血康,添加量为4‰~5‰,连喂3~5天。
若投喂鱼浆鱼块的,再加1%的食盐,治疗效果更好。
三、肠炎病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
症状:鱼独游,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食道和肠充血发炎。
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鱼种下塘时用2%食盐浸浴。
不投霉变食物,活鲜动物性饲料用2%~3%的食盐水浸泡或饲料中添加1%的食盐。
2、发病时,外消同暴发性出血病。
内服:饲料中添加肠菌宁和大蒜素,添加量分别为5‰~7‰和1‰~2‰,连喂5~7天。
四、小瓜虫病病原:多子小瓜虫。
症状:病鱼的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孢囊。
如何预防和治疗鱼类的口腔疾病
如何预防和治疗鱼类的口腔疾病鱼类的口腔疾病是指鱼类在饲养过程中出现口腔部位发炎、溃烂、出血等症状的一类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鱼类的食欲和生长,还会导致鱼群中的传染风险增加。
因此,预防和治疗鱼类的口腔疾病对于保障鱼类的健康生长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鱼类口腔疾病的方法。
一、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预防和治疗鱼类口腔疾病的重要环节。
鱼类养殖场或个人饲养者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口腔检查,尤其是对于饲养数量较大的场所来说更为重要。
检查时应注意观察鱼类口腔内部是否有异物、溃疡、红肿等情况。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鱼类的食欲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口臭以及是否出现异常行为。
二、优化饲料合理的饲料搭配和饲养水质的良好控制是预防鱼类口腔疾病的关键。
鱼类的饮食中应包含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其免疫力并提高抵抗病菌的能力。
此外,饲养水质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和积聚废料,利用过滤器和水泵等设备定期进行水质处理。
三、隔离和治疗对于发现患有口腔疾病的鱼类,应尽快将其隔离,避免病菌扩散。
隔离的鱼类应单独放置于有氧水体中,并且调整饲养环境以提供舒适和安静的生活条件。
同时,鱼类口腔疾病的治疗可以通过使用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消毒剂等方式,具体方法需根据口腔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选择。
四、提高养殖管理水平良好的养殖管理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鱼类口腔疾病的发生。
饲养者应加强对养殖场环境的整洁和消毒工作,保持饲养场所的卫生。
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完好,并及时更换和修理有问题的设备。
另外,饲养者应密切观察鱼类的行为和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五、合理药物使用在使用药物治疗鱼类口腔疾病时,饲养者应选择适当的药物,并根据药物说明书准确使用。
药物的过量使用和滥用会导致鱼类免疫力下降,进而加重疾病的发展。
因此,合理药物使用对于预防和治疗鱼类口腔疾病非常重要。
六、增加鱼类的免疫力鱼类的免疫力直接影响其对口腔疾病的抵抗能力。
因此,饲养者可以通过增加鱼类的免疫力来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
黄颡鱼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药敏实验
黄颡鱼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药敏实验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16期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广泛分布于我国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
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是消费者较青睐的淡水鱼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黄颡鱼在江浙地区的养殖区域不多扩大,黄颡鱼病害也逐渐再增加,大大制约了黄颡鱼养殖的健康发展。
由拟态弧菌引起的黄颡鱼烂身病,病鱼溜边,表皮有规则性溃烂,严重时全身皮肤溃疡,肌肉也发生严重溃烂,病鱼摄食量减少,是一种高致死性病害,该病不易发觉,发病时间长,难以治疗,是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给江浙地区黄颡鱼养殖造成重大损失。
2019年6月初,江苏大丰某黄颡鱼养殖塘暴发烂身病,通过取样分离病原菌,并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养殖户进行合理用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文,以期为当地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烂身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发病黄颡鱼于2018年8月取自大丰某黄颡鱼养殖场,发病鱼80g左右。
实验用药敏纸片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微生物培养基为脑心浸液培养基(BHI),pH7.4±0.2,采购自OXOID。
1.2 致病菌的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中,从患病鱼肝、肾等组织处取样,用灭菌后的接种环分别在培养基平皿的边缘的四个点涂菌,以每个点开始划线至培养基平皿中的1/2。
然后,再以到第二点划线至培养基平皿中的1/2,依次划线,直至将致病菌均匀密布于培养基平皿中。
30℃培养24小时。
挑选优势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30℃培养24 小时,4℃冰箱保存备用。
从斜面培养基上挑取菌落,接种到BHI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24 小时。
1.3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在超净工作台中,将分离到的致病菌用生理盐水制备成浓度约107~108cfu/mL细菌悬浊液,然后取100uL涂布于BHI平板,等待15分钟,将不同的药敏纸片均匀的贴在BHI平板上,30℃培养24 小时后,观察结果,量取抑菌圈直径,确定致病菌对各药物的敏感性。
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分析
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分析摘要:黄颡鱼在国内的许多区域都有分布,而且黄颡鱼的适应能力较强,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生存和繁衍。
黄颡鱼主要是以水中的一些虫类和虾类作为食物,而且黄颡鱼的肉质比较鲜嫩,受到社会公众的喜爱。
但是随着外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野外的河流中黄颡鱼的数量在逐步减少,而且在黄颡鱼的养殖期间,仍然会产生一些疾病,这样会影响到黄颡鱼自身的健康,也会给养殖人员带来许多经济损失。
因而,本文针对黄颡鱼养殖期间产生的主要疾病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探究关键词:黄颡鱼;养殖;常见疾病;防治分析引言:在养殖期间,养殖户要着重去针对黄颡鱼养殖中出现的充血性水肿病、细菌烂腮病、细菌性肠炎病、寄生虫病等各类疾病进行重点的关注。
并针对黄颡鱼产生的疾病,制定一定的防治措施,来实现预防疾病的产生,避免黄颡鱼生病而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黄颡鱼养殖中的疾病分析(一)出血性的水肿病这是由于黄颡鱼体内的细菌而引发的,当黄颡鱼染上这种病,体表特征主要是使黄颡鱼的体表颜色变黄,而且黄颡鱼体表的粘液分泌量会逐步增加。
在黄颡鱼的阴部会出现发红充血现象而起,也会在鱼体内产生腹部肿大,肛门红肿的症状。
黄颡鱼出现这种水肿病时,这种疾病会导致体内的胆汁泄漏,产生黄色的粘稠液。
黄颡鱼肠胃会发白,干燥发黄,出现这种病的黄颡鱼会产生厌食的现象,而且活动不够,死亡率偏高。
因而,在黄颡鱼的苗种育苗期间,这种病出现的频次较高,在患上这种病时,死亡率会达到75%以上。
尤其是在高温季节,这种病传播的速度较快。
在水温27度左右,这种病比较常见,而且黄颡鱼的死亡率偏高有时会达到85%以上[1]。
(二)细菌性的疾病细菌性的烂鳃病是由于纤维真菌科细菌引发,一般黄颡鱼在幼时经常会患上这种疾病,而且黄颡鱼染上这种病时,食欲大减,而且会在池塘池边慢慢游动。
黄颡鱼的鳃前端会出现腐烂的问题,这使黄颡鱼的死亡率也较高。
通过对黄颡鱼鱼腮进行检查分析,发现鱼鳃部位会出现许多条形的杆菌。
黄颡鱼烂身、溃疡不知道怎么办?看完你就懂了
黄颡鱼烂身、溃疡不知道怎么办?看完你就懂了黄颡鱼的溃疡、烂身病在我国养殖集约化水平比较高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不断发生,在其中个别区域呈爆发流行态势,水温15℃以上开始流行,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最危险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即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要15-20天,甚至更长时间。
鱼类溃疡病则是肌肉溃烂由体外向体内发生溃烂,鱼类疖疮病是由体(肌肉)内向体外发生溃烂。
黄颡鱼烂身病一旦发生,治疗起来相当困难,死亡率非常高,因此主要措施还是要靠平时的预防,应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越早,感染的鱼类数量越少,治愈率越高;反之,治疗越晚,效果就越差。
体表外伤是烂身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比如养殖过程中的拉网、捕捞、转塘等导致的损伤,放养密度过大也会产生挤压,导致机械损伤。
除以上原因外,还有:1、寄生虫寄生导致体表的机械损伤,进而引发细菌继发感染。
2、营养缺乏,有研究证实维生素C的缺乏能够导致斑点叉尾鮰等鱼的体表出现溃烂。
3、水质恶化,多发生在亚硝酸盐高,塘底有机物多,有害细菌繁殖加剧,导致养殖水体恶化,各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普遍偏高。
4、水源污染,从外面抽入带病菌的水又没及时有效的进行消毒,病菌在鱼塘大量繁殖后感染鱼类。
预防措施1.避免寄生虫的感染。
在养殖过程中,控制好寄生虫的感染,减少外伤,避免致病菌入侵。
2.保持良好的水质。
养殖中后期,水质极易恶化,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水质管理,适时调节水质。
3.投喂优质饲料。
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好的饲料进行投喂。
4.定期进行内外保健。
定期采用改底、调水、培菌,同时定期拌喂赛有渔肥鱼美增强体质和保肝胆的金肝利胆,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5.加强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做好调水、投料等养殖工作。
6.调水、解毒。
养殖户多用过毒性较大的烈性消毒药和杀虫药,需要先采取调水解毒措施,调整池塘水质。
7.消毒。
不建议选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可选用比较温和的聚维酮碘等碘制剂进行消毒。
3.内服药物。
黄颡鱼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农家顾问》2012年第5期黄颡鱼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技术水产技术1.烂鳃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少食或停食。
体表无异,检查鱼鳃可见鳃丝腐烂,并分泌出大量黏液,病重时鳃丝上附有污物。
流行情况及危害: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每年4~6月为流行高峰,可导致鱼死亡。
防治方法:①做好清塘工作,鱼种放养前用2%~3%的食盐水浸洗消毒5~10分钟。
②用量(面积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量,下同)80~100克二氧化氯贴近水面全池泼洒,连续2~3次。
2.水霉病症状: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随着疾病发展,肉眼能看到时,水霉已从鱼体向外生长成棉絮状菌丝。
流行情况:严重危害孵化中的鱼卵和鱼体体表带有伤口的苗种、成鱼。
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焦躁不安,食欲减退,直到肌肉腐烂,最后瘦弱而死。
此病对鱼卵、受伤的鱼种和成鱼危害较大。
一年四季流行,早春和晚冬为重点发病期。
防治方法:①用125~150千克的生石灰清塘。
②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③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消毒5~10分钟,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
④受精卵在孵化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水温最好控制在26~28℃,孵化过程中要对受精卵进行再次消毒。
3.出血性水肿病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鱼的头部充血,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
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脓液,肝脏土黄色,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
流行情况及危害:在高温季节易暴发,且来势凶猛,蔓延快。
当水温在25~30℃时,一经发生该病,则明显形成病鱼的大批死亡现象。
该病在黄颡鱼养殖中危害很大,一旦发病,就经常可见部分病鱼在水体中不停地旋转,不久即死亡。
防治方法:①捞出病情严重的黄颡鱼,注入新鲜水,换掉原池水的1/2;然后用强氯精对养殖池水体进行消毒,用量0.2千克,每天1次,连50续3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雌
带 0 8 ~l 0只 I l l 1 , 芥 晚 f 觅食 的规 律 , I I 常人 I 投喂l J J ‘ 以
大 蒜咪 ,会使 得 他 龟 总之,
味道就 小会
吼 格址 商 I ^ 饱 的 ,则 惭俊 t j ‘ 以
{ ' l j l ( ) ~ 2 ( ) 只/ m!
3 .投 喂 时 制造 ) 线 较 情 的人 生
6 .
它方 ‘ 法 :稚 龟摄 食后 , l i J ‘ 他
养 错 度 ;养 规格 址4 : q , f s r l f ' j , ,则惭 态 境
按照 f 1 然 r 『 1 l f [ L 玖 傍 晚或 川 t人蒜 索 ,如果 部泄殖孔 散发
: 或筋袖{ j *水泼 水休 ,增 强 电 只 避 饱 体 人小筹 异太大 i i f i , P l J ;  ̄ s ; 食 I 养 殖场所 的 人小 厶 乏 养 索 (
抗 幢 澈 能 力
r I I 交
他 规格大小 血接影 响 _ r 养 密 I 叟, t J { l I ; 他池建 设 条件 和换 水祭什通 1 洲 J 【 1 . 以低, ,
术 此现 象 ,以烂 嘴 为
.发痫
痫f r t J 小 刚 l 趴 荇 网箱 游
H , ] G i i 】 坫 小 每年 2 ~ 4, L 】 份, 川水域 、
于 I : J S  ̄ - ,缓 慢游 功 - 4 - ; 动 ,部 分痫灶 有 包菌丝 ; “的¨ l ! 球 突… ,¨ I { 『 夫 】 仃… 1 0 L
.
傍 晚或晚 I 皑 、咬 庭 院 养殖 黄 喉 拟 水 f 持 合 理 的 养蚺 衔 J .
饵料 , 升灯 ;f [ L 依然 j ¨ 吃 食
2 .培 择水包 ,降 低 水 透 叫J
芥& r 水 f I 藻 类 ,控 制 透 『 J I J J 建 2 5 J I 『 水牛 . 许定期 使川益 卜i  ̄ i ; t i 0 利 .维特
f n 女 状; i 肠, 变簿 ,少
烂嘴 病 的表 现及 原 因
烂 嘴 痫 发 丁 H箱 养 .池J i l t 养
部 分 肠 内仃绿 藻 物 质 ,J 场道 内仃 淡 粘 液 ,J 场道 发炎 、 胀 气 状 ,川: 、  ̄ l l J T ' t ' 人 、 等 叫 充
缺 氯 、心肤 损 伤 ; ( )过 冬 鱼体 质 差 ,抗 外毒性 牌 类 ,致病 机制 十分 复
激能 力 , 人 突 } j l f ,鱼撞 网导致吻 部 杂 . .
受伤;( 3) 过 冬鱼【 凡 l 水温 低 ,采食 量 F降 , 或 I 芥吼 户 喂, 敛黄颡 鱼红 片 寻找 食物, 敛 吻 邦 伤 ; ( 4)每 年 2 ~ 4 份 水
的损 火 战颡 m 发病 初期 病 f f t 火 大 献 , 址: ( 1 )网
箱养 街度 ,冬夺 f r t J L J g : ' ,窬易造成
1 .} 1 { 掂 身养殖 条仆 f ¨ 场地 祭什 , 减少 …外 引 的 激 . l i J _ f 啦川维生 f 9 J 按照 大 、I f I 、小不 规 格分开 州 芥 . 持 合J  ̄ t l ! I I ' , j 密度
f l = L } l 川f 『 _ 抢 食咬伤 的情 的 过 【 l I _ t ,
创 造 r 1然 的 养 娥 条 什 , 实 仃 川 !
4 .满 足 料 需 , 均 J 投喂,
的 芥吼 僻删 , i l j 以减 少 黄 喉 拟 水 咬J £肌 象 的 发 , ,提 高 养 殖 成 J J _ J 牢 冀
水怵 做 卜念平 衡 , f l : / b . 质 变
合适
饵 电郜 能 刮 5 .定 J 分池
的透 『 i 月 度l l I J ‘ 以i I 也 只 水I 奠个仙息 ,
乔 过 r f I ,定 和 经 济 设
6 9
海 革 与渔 业
201 7
忖 暴露 , I - ;  ̄ 能 i 1 、 I J  ̄ j , 鲭f 1 I 背鲭 部 发红 、 贫 妯 犬, t t l J i ! J t f l 1 夫 淡 …m l _ l 、 , J i - - I , 小 ,部 分有
防治 0 去 j - Y c 家 分享 ,希 能给 养 r 溃烂 ,体 丧… 1 t J : 多处溃烂 .鳃瓣 发
小¨水质 、人小 规格均 发病川 f i ; _ = 『 5 ,『 『 订 ¨均 人气 突变后 ( 即冷
过斤 彳) 爆 ^ ,肌门 发红 扩 长,分泌黄 色粘液 ,严
根据以 f 发 特 I, 颡 鱼烂 嘴痫 发 卜 行 认 为黄
发 ,J ' l 、 泼淌苛 药均 无效 .化 I ’ 誊 .Ⅱ 弧H , J …现 人 : 化 仃 一 定的传 染性 ,给 养 r l " l i t : 术 人
黄颡鱼烂嘴病的发生原因 及治疗方法初探
近! J f J 笔 肯 走 访广 尔 、J I 删输 养 体 ( ! = ! . 块 状弼 包 ,离舯独游 ,缓慢 地 ・ I ・ j 感 染的 m .{ 表现 黄颡 m 户 ,发现养 的 数颡 均 仃 浮游 j 水
n 小Ⅲ 度 的烂 嘴烂 身州 象 为此 ,笔 为吻端 ( 下 撷 勾 卜) 缺 ,继 m 掉, 『 蒯卡 I I 天 资料 ,将 此痫 发' l : - l f 0 带 来 解决思 路 ‘ _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