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比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Word格式)

合集下载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国和美国的对比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国和美国的对比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国和美国的对比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水资源管理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农业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政策。

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的农业水资源管理进行对比,并分析两国的优势和劣势。

一、中国的农业水资源管理1. 土地利用规划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土地利用规划,以确保有效利用和保护农业水资源。

通过区域划分和农田管护,中国有效确保了农业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状况和气候条件,中国制定了相应的灌溉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 农业节水技术中国积极推广和应用农业节水技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滥用。

例如,通过喷灌和滴灌技术,有效减少了灌溉水的流失和蒸发。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科学施肥和节约用水,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农业水资源监测和管理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水资源监测和管理体系。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和气象数据,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

同时,中国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措施的落实,严格限制违规用水行为,并对超标排放行为进行处罚。

二、美国的农业水资源管理1. 水权制度美国采用了水权制度,通过制定水资源的使用权和分配规则来管理农业水资源。

这种制度使农民能够自由购买和出售水权,确保了农业用水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同时,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农业水资源保护政策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水资源保护政策,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例如,严格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鼓励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提供农业节水设备和技术的补贴来鼓励农民采用节水措施。

3. 农业水资源合作与科研美国注重农业水资源的合作与科研,通过政府与农业研究机构、大学等合作,开展农业水资源管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这种合作促进了农业水资源管理的创新和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及分析

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及分析

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及分析水利在中国有特定的历史定位,这不仅是由于中国有一半的国土面积属于缺水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其中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0%,旱灾十分频繁;而且中国还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地面高度大都在汛期的洪水位以下,需要依靠堤防和其它工程措施来防护。

另外现10多亿人口在农村,农村的水利建设尤其显得重要。

下面,本人就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问题谈些体会和看法。

1原因分析1.1国家财政投入比例小。

近年来,国家为保证大江大河安全或者环境保护,把资金投入在防洪工程和稳定项目上,极少把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1.2地方乡镇与村组对水利建设投入不够,认识狭隘。

按分级管理原则,支渠以下一级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由这一级的政府负责,其建设投入也由其承担。

但说到投入,无论是乡镇还是村组都是入不敷出,即使能向上级争取资金,地方领导都会为自已建政治功绩,修建一些地方民众最直接最受益的事,如修建公路、建设集镇等。

决不会把这些本不够宽余的资金投用于不见功德又不能立马见效益的水利建设,那水利建设怎么办?村组依赖乡镇、乡镇依赖水管单位,水管单位又按分级管理原则,如此循环……。

1.3对原建水利设施保护不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修建的水利设施大都存在不科学与不合理性上,人们对那些不能发挥水利功能的设施进行了最为直接的经济转换。

如提灌机械拆卖、水闸门拆除,更有的把认为渠堤上的条石挪作他用。

问其原因:最简单也最实在的回答是经济实惠,利益所趋。

1.4水土流失与人为污染丧失了水利设施的功能和降低了人们对水利建设的信心。

水法明文禁止向水渠内排放任何有污染水质的物质,同时也规定了渠系的保护与管理范围。

但由于农田水利灌溉对象为农民,农民意识在灌区内甚至全国都较为普遍。

生产后的农作物垃圾、畜养物排放物、死尸等不费力地去搬运处理,直接进入邻近的渠道内。

污染了水质,使得下游居民生活用水水质无法保障。

再有,在渠道保护与管理范围内随意种植、开垦、修筑建筑物等,破坏了渠道的运行安全,也增加了水土流失,加剧了渠道淤积,洪水期,因渠系不畅通,排洪不及时,又造成水了毁。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分析(3篇)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分析(3篇)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分析(3篇)第一篇: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措施分析摘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所在。

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至关重要。

基于此,文章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意义;问题;策略我国属于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正常运行的重要经济基础。

因此,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当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可以保证农业用水,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

但是,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实际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被有关方面关注和重视。

鉴于此,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及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1.1农田水利的特点农田水利简单来说就是以提高农业产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通过这种措施可以改变空间和时间上水分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从而提高当地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农业增产增收。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农业生产发展的情况和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直接的关系。

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至关重要。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农业生产的层次较低,整体的经济效益较差,这就导致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较低,其取得的财务效益也比较低。

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一定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1]。

1.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从而保证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策略分析

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策略分析

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策略分析摘要:本文简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内容,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加强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问题;策略前言农业灌溉离不开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基础性设施建设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的重要作用。

因此,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非常重要。

1农田水利建设的内容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

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

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一是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二是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虽然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在近几年有较大地投入,但投放于农田水利方面的建设资金偏少,重视程度不够。

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则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其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相对较大,最终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到位,从而影响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时对农田水利重视程度下降,是直接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边缘化主要根源。

2.1 建设技术较为传统,与现代先进技术脱节虽然我国在现代农田水利建设领域中,已经获取了数量不菲的有效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阶段我国水利建设的水平与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相比国外而言,仍然处于严重滞后状态。

并且,我国与农田水利建设相关的科技成果真正应用到实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比例较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成果转化没有达到国际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问题分析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问题分析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问题分析农田水利建设是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农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作物的稳定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在中国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具体情况。

首先,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水库、渠道、灌排设备等。

然而,在许多贫困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和技术限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农作物缺水和灌溉不畅,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其次,农田水利管理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农田水利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等,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农田水利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这种情况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往往不能有效地配合农业生产的需求。

此外,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

由于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管理,劳动力、物资和资金等资源经常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导致资源浪费。

例如,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和技术指导,导致水资源浪费、水质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除了以上问题,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安全隐患。

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基础设施中,由于年久失修和不合理的设计,存在水坝崩塌、河道决口等风险。

这些安全隐患不仅会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农田水资源的浪费和农业生产的损失。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政府应该给予贫困地区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的灌溉条件,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

其次,完善农田水利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此外,加强科学规划和技术指导,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田产量,保障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建设和管理好农田水利设施,一直是困扰农民和相关部门的难题。

本文将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现状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我国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设施建设。

灌溉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等设施得到了持续建设和改善。

二、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现状然而,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由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导致管理工作不够有序。

二是管理经验不足。

一些地区缺乏专业的水利管理人员,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经验不足,影响设施的维护和使用效果。

三是管理手段落后。

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需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设施建设不够科学化。

一些地区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规划和设计,导致建设后效果不佳。

二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一些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受到资金匮乏的制约,导致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挑战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改变,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效率和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气候变化对水利设施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需要针对性地调整管理策略。

五、改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为了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效率,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农田水利建设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的生计和国家粮食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农田水利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揭示农田水利建设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农田水利建设是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大面积农田的国家,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其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提高灌溉效率。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灌溉是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建立起灌溉系统,实现节水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其次,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措施,可以调节土壤湿度,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减少水浸、涝害和旱害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农田水利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田产量,还能够改变农田的经营结构,引导农户朝着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这对农民来说,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效益,还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措施农田水利建设包括灌溉工程、排水工程以及水土保持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其中,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灌溉工程方面,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例如,可以采用地下水抽取进行灌溉,也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水塘等水利设施,统一调度和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还可以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提高水的利用率。

在排水工程方面,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将农田中的积水进行排除,防止农作物受涝,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调查报告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调查报告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调查报告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调查报告: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字数:1590)一、引言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将重点关注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维护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1. 水库建设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在于水库的建设。

在农村地区,水库的建立为农田灌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经过对10个农村地区的调查,共有8个地区已经建成水库,并且得到较好的利用效果。

然而,在较为贫困的地区,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水库建设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2. 渠道系统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中的渠道系统建设对于农田灌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田渠道系统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建设程度不一,有的地区的渠道系统完备,而有的地区的渠道还十分简陋;二是灌溉效率不高,由于渠道漏水现象严重,导致灌溉效果不佳。

渠道的不完善和漏水现象是造成农田水利灌溉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

三、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情况1. 缺乏定期维护调查发现,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大多数地区存在着不及时、不规范的问题。

尤其是在农忙季节,农民往往优先考虑农田种植等工作,而忽略了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导致农田水利设施逐渐老化、破损。

2.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维修和巡视。

然而,大多数农村地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维护工作主要由农民自行操作,由于技术不过关,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效果欠佳。

四、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1. 资金问题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包括新建、维修和改造,然而,地方财政和农民个人的投入都难以满足农田水利建设的需求。

2. 技术问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支撑,但目前仍有一些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盲目性和低效性。

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与有效对策分析

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与有效对策分析

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与有效对策分析1.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现状1.1管理组织不健全水利管理组织不完善,缺少指导和宏观调控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产权、经营、组织、体制、效益各个方面,受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主,不重视管理,不能有效地发挥工程效益,无管理单位的项目没有人过问,有管理单位的项目存在等、靠、要的问题,多数工程没有配备专职、兼职管护人员,个别工程甚至没有建成就遭到破坏。

近年来,虽然在工程管理上有所加强,但是仍沿用传统的模式,没有创新机制。

1.2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利项目的不断增加,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

由于在岗位的设置上不够科学,非工程管理的岗位比较多,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导致做事的效率不高,对小型水利工程科学管理的目的也就难以达到。

另外,很多优秀的人才都希望到大型水利工程相关的单位去工作,导致优秀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才比较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的缺少不利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

1.3技术力量单薄小型水利工程多由地方水利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

因而,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技术力量薄弱,其中一些工程甚至由当地村民白建,因此埋下很多隐患。

由于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关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少有时间学习深造,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

1.4财政投人不足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发展。

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帮助。

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

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效益分析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效益分析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效益分析农田水利是指农田水源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农田水利建设与科学的管理,能够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农业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本文将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建设与管理措施以及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农田水利建设是实现农田灌溉、排涝、补水、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

只有保证农田的水源充足,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其次,良好的农田水利建设能够缓解因干旱、涝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提高农田抗灾能力。

再者,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管理,能够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节水增效。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措施为了实现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修建水渠、水库、水塘等设施,确保农田水源的稳定供应。

其次,要注重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

通过引进节水灌溉技术、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加强水资源的监测、调度和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效益分析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

首先,在农田水利建设的作用下,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得以延长,增加了产量。

其次,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品质和品种,推动了农业的升级转型,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再者,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了灌溉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此外,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还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现状及分析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现状及分析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现状及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水利建设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和损毁严重是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早期建设的水利设施由于使用年限较长,缺乏有效的维护和更新,导致功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例如,一些灌溉渠道出现裂缝、渗漏,使得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大量浪费;部分泵站设备陈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

其次,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因素。

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在农田水利方面的资金分配仍然相对有限。

地方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这导致一些急需建设和修复的水利项目无法及时开展,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再者,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和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在一些地区,水利设施的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导致设施的布局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

同时,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现象,使得水利设施的运行和维护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另外,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浪费并存的问题也较为严重。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匮乏,而农田灌溉用水效率却不高,大水漫灌的方式仍然较为普遍,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调配机制,一些地区在干旱季节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而另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却得不到充分利用。

此外,农田水利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

尽管现代科技在水利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却面临诸多困难。

农民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得一些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现状及分析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现状及分析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现状及分析一、引言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直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许多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多年的运行,已严重老化失修。

渠道渗漏、坍塌,泵站设备损坏,水库库容减少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灌溉保证率降低。

(二)投入不足尽管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农业发展的需求仍显不足。

地方政府财政紧张,难以配套足够的资金,农民自筹资金能力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使得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问题。

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管理主体不明确,导致设施损坏后无人维修,影响正常使用。

(四)水资源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

同时,季节分配也不均衡,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这给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够广泛,灌溉方式较为粗放,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三、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历史欠账较多过去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规划不够科学,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质量不高,为后续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二)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资金和政策支持上存在偏差。

(三)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降低。

同时,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自筹资金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意愿不强。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分析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分析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分析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分析农业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水源和水资源。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建设和管理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对于解决水源不足、干旱缺水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可以增加水源供给,提高灌溉率,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1. 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收集水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水源不足的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2. 提高灌溉率农业水利工程能提高灌溉率,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降低水分损失,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3. 改善土壤肥力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4. 增加农作物产量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满足人民对食品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无法保证长期稳定的运行效果,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地维护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下面从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的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1) 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能够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运行,保障灌溉、渔业和防洪等方面的需要。

(2) 提高工程运行效率管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农业水利工程运行中的问题,保证工程的运行效率。

(3) 延长工程寿命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维修,延长工程寿命,减少重新投资的成本。

(4) 保证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防范水利工程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出现问题,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2. 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1) 人员管理要对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较强的技能和管理能力。

同时明确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使其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面临问题及应对措施

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面临问题及应对措施

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面临问题及应对措施当前正处在农村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建设新农村、农村土地改革以及“三农”政策的不断深化实施,在日渐向好的发展之中,部分农村建设方面的问题也在逐渐暴露出来,如农村人口流失、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较为缓慢等,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办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发展。

为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使命任务,极大地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质量,应加快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田水利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1.我国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漏洞,管理现状并不理想,还需要采取加强措施。

首先,我国缺乏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北方,持续干旱的天气较多,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这也是缺乏完善的水利设施的结果。

许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三、四十年,许多缺陷在建设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加上在建成以来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养护与维修,造成目前其各项能力都已经大大减弱,甚至难以抵挡干旱或暴雨天气。

其次,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足够资金。

通常其管理需遵循分级原则,若农田水利设施的级别低于支渠,管理者就是当地政府,自然应当由当地政府投入建设及管理资金。

然而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资金收入并不富裕,有些甚至入不敷出,那些向上级政府进行建设资金申请的地方政府通常在道路建设方面投资较大,对于这种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因难以获得短期利益而发展资金不足。

最后许多群众缺乏自发管理意识。

农民观念不端正是导致农田水利建设进程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农民群众以为工程管理者是政府等部门,和自己无关。

而且该方面比较缺乏人才,我国选择水利专业的人很少,即使是该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从事该类工作,导致水利建设发展缓慢,管理水平较低。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措施2.1管理过程规范化,管理责任更加明确管理过程的规范化是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管理人员应详细登记和记录农田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主要是确定本区域中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水利工程位置图的绘制,在图纸中体现出每一个水利工程。

农业资源中国与美国的土地与水利管理

农业资源中国与美国的土地与水利管理

农业资源中国与美国的土地与水利管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和美国都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

土地和水利资源的管理对于两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和美国在土地和水利管理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并对两国的农业资源管理进行比较。

一、土地管理1. 中国的土地管理中国是一个拥有大量农业土地的国家,耕地面积庞大。

为了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实行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国有制度,并对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政府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个人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此外,中国也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工作,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监管和保护。

2. 美国的土地管理美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肥沃的土壤,以大规模农业生产而闻名。

在美国,土地所有权由个人或公司拥有,国家并不直接参与土地的分配和管理。

土地的买卖和转让在美国是相对自由和灵活的,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美国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来保护农田,鼓励农民进行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保护。

二、水利管理1. 中国的水利管理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国家,一些地区常年缺水,而其他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

中国政府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节水优先、集约用水、生态保护”的方针。

政府投资大量资金用于水利建设,修建大型水库和灌溉系统,为农业提供水资源支持。

同时,中国也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加大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修复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美国的水利管理美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其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美国政府在水利管理中注重公平和可持续性。

通过建设和维护水利设施,如堤坝、运河和水库,美国保障农业用水和防洪安全。

此外,美国政府也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实施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保护,以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两国经验的启示1. 统一规划和管理无论是在土地管理还是水利管理方面,都需要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政府在土地和水利资源的分配、保护和利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浅谈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目前,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的农业也就逐渐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行列当中。

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农田水利管理作为农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就必须要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

下面,本文就针对我国农田水利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简单分析,以供日后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问题;防洪;抗旱农田水利管理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要基础,使得我们想推动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对农田水利的建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各方面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水资源的短缺。

青海也不例外。

我们都知道水资源属于农田水利管理的一方面。

但是农田水利的不完善会使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仅如此,它还影响着防汛抗旱功能的发挥。

一、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的问题(一)政府缺乏重视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政府就已经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展开了有效的研究,并且也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我国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整体发展趋势不大乐观,地方政府只重视该地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技术设施进行资金和技术投入等没有引起重视,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地方政府对于农田水利设施也越来越没有重视起来,这就导致了我国农村小型水利灌溉没有取得显著的发展,就咸阳为例,该地政府只重视本地的经济发展,在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投入方面少之又少[1]。

(二)基础设施陈旧从根本上来讲,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建设。

农田水利设备最重要的功能是灌溉农作物、水多的时候进行排涝和储备。

虽然我国政府重视农业的水利建设,不断的对灌溉、进行排洪和储存水资源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资金的投入力度更是逐年地提高,但是由于这些设施的建立时间在上个世纪后半期,距今已经有一些年代,已经运作了很长时间,使得了很多的设施都存在老化问题,很难满足现在高信息时代的农业生产需求。

国(境)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比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Word格式)

国(境)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比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Word格式)

国(境)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比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摘自:灌排中心《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比研究(参阅报告)》网址:/Index/Display.asp?NewsID=19656一个国家或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模式、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等与该国(地区)自然条件、社会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本章结合不同国家(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情况,分析对比中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做法,并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

1.1 国(境)内外农田水利发展模式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1)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田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农业灌溉规模一个国家的气候、地形、水资源、耕地等自然条件和人口、经济等状况是其农业生产的重要约束条件,也是一个国家选择农田水利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

我国大陆与印度、西班牙、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各有特点,甚至同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差异也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田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耕地灌溉规模。

我国大陆与印度、日本和台湾地区较为相似的气候特点及社会人口状况,决定了农业及农田水利在这些国家异常重要的地位和较高的耕地灌溉率。

首先我国大陆与印度、日本和台湾地区均受季风影响,降水时间分布不均,这就需要修建大量的水源工程和灌溉设施,以便在降水稀缺时用于农业生产。

其次,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和耕地条件较为相似,都是人多地少,我国大陆和印度人均耕地仅有0.1和0.12公顷,日本和台湾地区人均耕地仅有0.037公顷,不到美国和西班牙的1/10,更需要通过改善灌溉设施来提高农业单产,实现提高粮食自给率的政策目标。

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只有靠提高粮食自给率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中国和印度的农业在GDP中还占有重要的比例,发展农业和农田水利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另外,在种植结构上,这几个国家和台湾地区水稻种植比例较高,为提高产量必须实施灌溉。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制情况调查分析.doc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制情况调查分析.doc

建议上级领导考虑我县实际情况,有需要水利配套的项目,由投资者或受益村打申请,由县水务局上报,请求上级及时批复,使项目的申报、批复更灵活。

2.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行承包、拍卖后,由于合同规定事项不周全、缺乏对经营人必要的限制性措施,操作程序不规范;有的只注重经营管理,不重视工程管理,工程运用不合理,管护工作不到位,项目管护资金不足等,造成了工程管理跟不上等问题。

3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1)群众认识不足,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不愿意投资投劳搞建设,同时也因为大部分需要建水利工程的果园等高效作物种植区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管理制度跟不上,很难集中统一规划建设管理,造成工程无人管护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2)上级项目安排上多数按平原区包装谋划项目,较少考虑我们承德山区的特点,本地水利基础簿弱,但部分项目在山区不太适用。

建议多实施“五小”类型的水利项目,更符合当地群众需求。

3)工程重建轻管现象还很严重,一是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后大家都用,但很少有人专心管理。

二是没有后期投入专门用于工程维护保养。

4本地推进建设与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1)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确保项目编报的科学性。

在项目规划设计上,通过招标选定具备资质业绩好的设计单位对项目区进行详细勘察、规划和设计,让工程规划设计既符合建设标准又切合群众的需要,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2)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由广大村民提出,通过村、组向乡镇提出建设申请,乡镇经过筛选汇总后再上报县水务局。

县水务局根据规划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实施该项目。

同意实施,水务局将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建设地点进行勘察,确定建设方案并核定工程量,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施工,同时把好工程质量关。

5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和建议5.1要切实明确责任进一步理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工程由各村负责组织管护,乡镇督促落实,切实解决管护缺位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境)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比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摘自:灌排中心《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比研究(参阅报告)》网址:/Index/Display.asp?NewsID=19656一个国家或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模式、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等与该国(地区)自然条件、社会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本章结合不同国家(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情况,分析对比中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做法,并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

1.1 国(境)内外农田水利发展模式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1)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田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农业灌溉规模一个国家的气候、地形、水资源、耕地等自然条件和人口、经济等状况是其农业生产的重要约束条件,也是一个国家选择农田水利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

我国大陆与印度、西班牙、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各有特点,甚至同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差异也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田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耕地灌溉规模。

我国大陆与印度、日本和台湾地区较为相似的气候特点及社会人口状况,决定了农业及农田水利在这些国家异常重要的地位和较高的耕地灌溉率。

首先我国大陆与印度、日本和台湾地区均受季风影响,降水时间分布不均,这就需要修建大量的水源工程和灌溉设施,以便在降水稀缺时用于农业生产。

其次,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和耕地条件较为相似,都是人多地少,我国大陆和印度人均耕地仅有0.1和0.12公顷,日本和台湾地区人均耕地仅有0.037公顷,不到美国和西班牙的1/10,更需要通过改善灌溉设施来提高农业单产,实现提高粮食自给率的政策目标。

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只有靠提高粮食自给率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中国和印度的农业在GDP中还占有重要的比例,发展农业和农田水利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另外,在种植结构上,这几个国家和台湾地区水稻种植比例较高,为提高产量必须实施灌溉。

因此,这几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耕地灌溉比例较高,最低的印度也达到了43%,日本和台湾地区达到55%,我国大陆为51%,远远高于美国和西班牙。

但是,美国和西班牙的人均灌溉面积却超过我国大陆、印度、日本和台湾地区,甚至达数倍(表8-1)。

表8-1 各国(地区)农业灌溉发展状况比较日本和台湾地区,降雨丰富,旱作雨养农业发达,旱地灌溉率不到20%,并已基本饱和。

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地形、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与我国东南沿海接近,种植结构(水稻为主)、耕地资源等也较为相似,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耕地灌溉比例已分别达到50%和70%。

而我国黄淮海和西北地区虽以旱作为主,但由于降水较少,耕地灌溉比例也很高,分别达到53%和63%。

虽然目前印度耕地灌溉比例没有中国高,但印度地形条件较好,国土面积中平原比例高,而且平均降水量高于中国,发展灌溉的潜力很大,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灌溉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

美国、西班牙虽然耕地灌溉率不高,但由于存在地域间较大的气候差异,局部地区的农业灌溉非常重要。

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是中国的5倍,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

中东部地区降雨充沛,除水稻以外的大田作物基本不需要灌溉,而且水稻种植面积少,旱作雨养农业发达。

因此,美国全国总的耕地灌溉率较低,只有16%。

但是,对降水较少的西部地区来说,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全国灌溉面积的80%分布在西部17州。

西班牙北部地区降水丰富,大田作物基本不需要灌溉。

因此,西班牙全国总的耕地灌溉率较低,只有19%。

而中南部地区特别是东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干旱,灌溉面积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区。

美国的西部地区和西班牙的东南部地区与我国的西北地区同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而前两个国家的丰水地区由于以旱作为主,需水量不大很少灌溉,不像我国的南方丰水地区以水稻为主,也需要灌溉。

自然条件、种植结构和人均耕地少等因素决定我国的耕地灌溉率比美国和西班牙高很多。

水资源条件、农业经营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及劳动力状况等因素对现代灌溉技术的推广有很大影响。

美国和西班牙喷微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应用非常普遍,分别占到灌溉面积的52%和69%。

这与它们较大的农业经营规模、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灌溉区域水资源紧缺有很大关系。

而日本主要发展水田管道输水和旱地喷微灌,喷微灌面积占到旱地灌溉面积90%。

这是由于日本耕地稀少、农村劳动力稀少且老龄化严重,在发展灌溉技术时,很重视节约耕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灌溉效率。

我国台湾地区的情况和日本类似。

而印度和我国大陆地区由于农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业技术不够发达,限制了现代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中国喷微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8.6%(2010年),如果将水田基数除外,喷微灌占旱地灌溉面积约为15%,与西班牙和美国差距较大。

(2)土地规模化集中经营是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农业和建设农田水利的必然趋势从美国、西班牙等国和台湾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工业化进程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趋势很明显。

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型灌溉设备应用,提高农业生产和灌溉效率,减少用水户数量,便于灌溉管理。

美国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经营模式,规模庞大,为中心支轴喷灌机等现代化大型灌溉设备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美国农场平均规模达到170公顷,是中国家庭平均经营规模的300倍以上,是上世纪30年代的3倍,这得益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减少,土地集中。

西班牙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政府引导土地集中,推进合作化经营,并对耕地和灌溉设施进行整治。

日本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效益,鼓励土地集中,在农业和农田水利资金投入方面重点扶持核心农户。

印度土地经营规模与我国接近,上世纪80年代后,土地从佃农、小农向大户流转,呈现土地集中趋势。

近几年,我国土地流转加快,截至2012年约21.5%土地流转。

按每个劳动力(兼职折算)经营的土地面积计算,我国农业经营规模与印度接近,不到美国的1%,西班牙的5.5%,日本的20%,这说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据统计,2011年我国劳动力7.67亿,农村劳动力3.96亿(其中农民工2.62亿),城镇劳动力3.71亿, 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含农民工)占社会劳动力比例为17.5%,仅低于印度,却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

若要达到西班牙 4.2%的水平,则至少再从农业转移1亿劳动力。

表8-2 各国(地区)农业经营情况对比(3)工业化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农田水利发展所处的阶段目前,美国、西班牙、日本和台湾地区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城乡差别较小。

而中国大陆和印度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期,中国大陆工业化程度比印度高一些。

这两类国家或地区在农田水利建设所处阶段、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有很大不同。

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已基本完成,灌溉面积基本趋于稳定,甚至有萎缩的趋势。

比如,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后灌溉面积增长速度显明放慢,到上世纪90年代基本达到顶峰,最近十几年,灌溉面积不升反降。

日本灌溉面积也在萎缩,西班牙和台湾地区变化不大。

与此相反,印度和中国,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增加,必然会使农田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

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比如,西班牙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用水占比及用水总量呈双下降趋势,从1997年以来的的10年中,农业用水量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农业用水量下降了7%。

而日本的社会总用水量及农业用水量均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台湾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灌溉用水量逐年减少,目前仅为前20年的80%。

与此相反,印度的灌溉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比例近20年来虽然稍有下降,但是灌溉用水绝对量增长了50%多,随着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中国的农业灌溉用水量近20年来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升幅越来越小,近几年基本保持不变。

后工业化国家和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农田水利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有差异。

工业化国家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为解决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农田水利的重点转向了原有工程的改造和技术革新,发展管道输水、喷微灌等现代化灌溉,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推广精准灌溉、灌溉水质监测、污水回收利用、控制地下水开采等环境保护措施。

比如日本,农田水利建设向多功能化发展,除了灌溉排水之外,还考虑农村生活环境、生态、景观和文化,并且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和村落保护结合起来,综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并保护和发展村落文化。

印度由于人口和经济正在快速增长,灌溉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地下水超采和水污染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我国由于受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条件约束,新开灌溉面积的潜力已经不大,目前农田水利工作的重点是灌区更新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推广节水灌溉,提高水利用系数,新建大型灌溉工程已经不多。

在工业化和灌溉发展过程中,我国也出现了河流断流、荒漠化、地下水超采、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近些年来也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水生态和农村环境,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已开始与农田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针对西北华北缺水的现状,发展节水灌溉,遏制地下水下降,保护生态。

1.2 国(境)内外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对比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1)西班牙等国中央与地方农田水利事权划分以法律为依据,中央地方责任明确美国属于联邦制国家,西班牙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在国家治理上相当于一个联邦制国家。

联邦制国家州(区、邦)一级政府拥有很大的自治权。

日本虽是单一制国家,但都道府县(相当于我国省级)也有很大的自治权,这些国家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包括农田水利管理责任都是以法律形式明确。

西班牙《宪法》规定,自治区负责不跨区河流灌溉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自治条例》规定,对于不跨区的河流,自治区在灌溉事务上有完全排他的管辖权。

中央的职责主要是农田水利全国政策、标准、规划制定、跨区协调和资金投入等,如《水法》规定,对于跨自治区的流域灌溉工程建设必须纳入流域规划,且由中央政府审批。

另外,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国中央对农田水利的事权有向下延伸、责任范围扩大的趋势,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牢牢地掌握农田水利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甚至直接开展重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例如,西班牙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将农田水利工程的资助范围扩大到那些比较重要的受益面积小于200公顷的工程。

美国联邦政府在上世纪初成立垦务局,直接参与西部大型灌溉工程建设,为西部灌溉大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这说明即使是自由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中央政府也承担着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重大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