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说课稿)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
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和青蛙有一点了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
二、教学目标分析1.学生能够认识“脑、袋”等15个生字,会写“眼、睛、肚”等10个生字。
(重点、难点)2.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三、教学方法分析本课的基本教学方法为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四、教学过程分析(一)以交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课前画好蝌蚪和青蛙的简笔画,告诉学生这是今天老师带给他们的新朋友,接着向学生介绍蝌蚪与青蛙的关系。
2.告诉孩子们蝌蚪找不到他们的妈妈了,让孩子们一起帮着小蝌蚪去找妈妈,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识字教学1.教授“塘”、“袋”、“灰”字。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小蝌蚪生活的地方,引出“塘”字。
(2)请学生观察“塘”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左右结构,形声字)(3)解释“塘”字的意思,补充“鱼塘”、“荷塘”的含义。
(4)学生再次读课文,画出描写蝌蚪外形的句子。
引出“袋”,“灰”教授读法。
(5)出示隶书“灰”的字形,解释含义,学生补充含有“灰”字的词语。
(6)学生再次朗读第一自然段,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2.教授“哇、教、捕……”字。
过渡语:小蝌蚪游哇游,第一个遇到的是谁?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了些什么?赶紧去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1)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引出“哇、教、捕……”(2)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告诉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哇、教、迎”的读音。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说教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看图学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涵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借助图画通读课文,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2、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蝌蚪的独立坚强以及不怕困难的精神,初步懂得如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这篇课文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学生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识字量大大提高,基本上能读通课文,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又喜欢朗读。
因此,让学生多读。
以读促悟,达到教学目标。
说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朗读上,认字写字,读通课文,初步了解青蛙的变化。
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归纳识字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2、生字卡片。
3、头饰。
说教学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归疑。
先用课件展示小蝌蚪,接着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通过朗读、画简笔画、表演、讨论等各种形式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
最后强调青蛙和妈妈一起捉害虫,课外收集有关青蛙怎样捉害虫的资料,告诉学生要保护好青蛙。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灰、迎”8个生字,会写“条、变”6个字。
借助图画通读课文,初步了解青蛙的变化。
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感悟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
巩固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识字、朗读感悟法为主,以画简笔画、表演为辅。
小组合作,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朗读,边读边画,化抽象为具体;戴头饰表演,感悟小蝌蚪的独立坚强。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课件出示小蝌蚪,了解蝌蚪的样子。
《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2.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难点)【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
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品读释疑1.自由读文,用“”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说了想什么?学生自主读文,画出相关语句。
思考问题,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汇报展示如下:(1)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从“迎”字看出了什么?(板书:迎鲤鱼)(“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
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鲤鱼阿姨是怎么说的?出示:“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到那边去找吧!”从鲤鱼阿姨那里,小蝌蚪知道,他们的妈妈的外形特点是?(四条腿,宽嘴巴)(2)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连忙追上去”说明什么?(“连忙追上去”说明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很急切。
)(板书:追乌龟)从乌龟那里,小蝌蚪了解到自己的妈妈的外形特点是?(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鲤鱼乌龟)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谁?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预设:鸭妈妈带着孩子游过来,小蝌蚪迎上去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在荷花旁边,你们快去找吧!”“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科普类文章。
本课文通过讲述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动物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掌握生活常识,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掌握词语“顺着”、“并排”等的词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词语,流畅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关注,培养爱护动物和自然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学生掌握词语的词义和用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运用词语“顺着”、“并排”的意义。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本《小蝌蚪找妈妈》•课件2.学具准备•学生课本•学生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他们是否见过或听说过蝌蚪,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猜测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课件,解释蝌蚪的生长过程,并呈现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3. 阅读理解(25分钟)教师让学生跟随课文朗读,并进行个别或小组阅读。
学生在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并互相交流答案。
4. 词语学习(20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并解释词义,并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找同学游戏,巩固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5. 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爱护动物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中的生词。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上课,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并掌握生词的词义和用法。
对于课堂中的一些问题,学生也能够积极思考并进行表达。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篇童话故事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配有图文形式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以及最后变成青蛙的有趣过程。
从教材编排看,童话中动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幼儿进行表演的典型教材。
从教材结构看童话中对话较多、重复式结构较多,幼儿很感兴趣,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最佳范例,同时活动目标也明确指出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画面内容,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画面内容,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三、说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活动重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画面内容,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活动难点: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四、幼儿现状分析大班幼儿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活动时,幼儿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次活动有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次活动的有利因素。
五、说教法学法、本次活动教学,以幼儿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故事内容的特点,创建了"多向互动、合作探究"的主体教学模式。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表演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观察的三种教学方法。
六、学法指导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
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
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语汇和语法规则。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在启发幼儿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行分角色表演。
七、说活动过程1、猜谜激趣,导入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说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说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
如——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阐述自己的特征)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4、指导写“披”字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及反思优秀4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及反思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4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及反思,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首先说一说我对教材的认识,《小蝌蚪找妈妈》选自未来出版社大班语言领域的活动。
教材通过图画向幼儿展示了小蝌蚪为了寻找妈妈,途中遇到小鸭,小鱼,小乌龟和天鹅,与之交谈,最后找到妈妈的故事。
《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多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其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本次活动将运用角色扮演,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是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大班的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好学好问,又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但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不足,结合幼儿这一特点,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1、情感目标:能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加深与妈妈良好的依恋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角色扮演,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大胆的进行创造性想象,能够自编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认知目标:观察图画,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给其他人讲述这个小故事。
根据上述分析,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故事的内容,幼儿能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
本次活动的难点确定为: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够根据图画自编故事。
二、说学情虽然教材的分析是活动设计的基础,但对幼儿具体情况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大班幼儿好奇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刚刚萌芽,还不能完全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讨论活动有助于幼儿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按顺序说清楚小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说教学重难点]1、借助、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2、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借助、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青蛙)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了。
今天我们就跟随小蝌蚪一起去找他们的妈妈吧!3、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对照课文注音,把生字读准确。
2、同桌互读字词,共同识字。
3、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1)加一加,学生字:土+唐=塘代+衣=袋扌+甫=捕女+夷=姨(2)比一比:披——波(3)组词识记。
4、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多音字“教”。
5、出示生字卡片,玩生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同桌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小组学习:先观察图画,再读读课文,找出与每幅图画相对应的自然段。
5、同桌讨论: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找到妈妈了吗?在文中做上记号。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袋”等14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做到不懂就问,增强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4、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三、说学生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四、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创建了“多向互动、合作探究”的主体教学模式。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朗读感悟,个性展示的方法。
让学生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充分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展示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上课时,我用谜语引出蝌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整体感知是学好课文内容的重要前提。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范文(3篇)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获得成功、进步教学质量。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以下是为大家的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4课,它以粗浅的文字生动的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同时向学生表达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文章之所以被安排在第八单元里,因为它表达了“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去探究,去发现”的教学理念。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兴趣性强,是进展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构造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展学法指导的最正确范例。
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开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大纲的要求,又结合文本的实际,我对本课制定以下重难点:1、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小组交流,结合平常的识字方法,会认本课二类生字,会写“有、在、什、么”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蝌蚪和青蛙的特点。
3、抓主线“找”,在找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变化。
同时告诉学生遇事要主动探究,学会礼貌待人。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及分角色朗读,让小朋友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文本的实际,我对本课制定以下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八个字,会写两个字,有感情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告诉学生遇事主动探究。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完成教学目的,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情景再现策略。
课堂上通过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故事意境。
2.合作学习策略。
学生合作表演课文中详细情节和分角色朗读到达深层体验。
《小蝌蚪找妈妈》 说课稿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蝌蚪找妈妈》。
一、说教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
通过讲述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的故事,展现了青蛙生长过程中的科学知识。
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它不仅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有趣的文章,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思考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对青蛙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青蛙的生长过程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小蝌蚪的成长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1、理解鲤鱼妈妈、乌龟描述青蛙妈妈的话。
2、体会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五、说教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优美的儿童小故事,讲述了一只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为寻找自己的妈妈而不懈努力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了解蝌蚪的生活习性及水生动物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阅读掌握文本信息,能够听懂故事并在朗读中表达出情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从而感悟人间真情,增强爱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了解水生动物特点难点:听懂故事并在朗读中表达出情感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通过介绍以及展示蝌蚪、青蛙、水生动物等生物的形象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拉开生物探索的序幕。
(二)讲解故事情节第一部分故事背景介绍老师简单介绍一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的大致情况,使学生对故事大致有一个了解。
第二部分故事内容呈现1. 阅读故事并重点讲解生词:阅读《小蝌蚪找妈妈》,重点解释生词:“青蛙”、“鱼”、“荷叶”等,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 适当补充、解释故事情节:(1)小蝌蚪出生后,一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在水中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流浪过程中遇见了不同的水生动物,包括鱼和水蛇。
(3)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生死关头,但是最终得到了母亲的慈爱和关怀。
(3)情境呈现老师将故事情境进行适当呈现,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小蝌蚪找妈妈的历程。
(四)感性理解与课堂表演通过配合一些朗读活动和课堂表演,让学生对故事的情节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比较好的引导方式包括让学生合唱相应的歌曲,进行故事情境模拟等。
(五)教学总结再一次阐述故事的核心内容,并通过讨论和作业回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一次进行总结并反馈。
五、教学方法1.讲授教法2.情境教学法3.课堂互动教学法4.师生合作教学法5.游戏和趣味教学法六、教学评估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读插画答题、故事情节讲述、朗读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教案:《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一、说教材的背景《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创作的一本儿童绘本,故事以蝌蚪为主人公,讲述了小蝌蚪追寻妈妈的冒险故事。
这本绘本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亲情和勇敢的主题,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
二、说教材的内容本绘本主要分为5个部分,包括:小蝌蚪孵化、小蝌蚪长大、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遇险以及小蝌蚪与妈妈团聚。
通过这些部分,展现了小蝌蚪孵化成蝌蚪、努力成长、不断追寻妈妈的过程,以及小蝌蚪在遇到困难时的勇敢和坚持,最终与妈妈团聚的故事情节。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绘本,帮助学生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并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绘本,启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持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小蝌蚪孵化成蝌蚪、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情节的综合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五、说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蝌蚪,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讨论蝌蚪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呈现故事:通过朗读、讲解图片或幻灯片的方式,呈现绘本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蝌蚪孵化、成长和寻找妈妈的过程。
3. 提问与讨论:根据故事情节,提问学生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蝌蚪的成长和亲情的重要性。
4. 听说训练:设计听力练习和口语训练,帮助学生听懂绘本中的句子,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5. 同步练习:通过绘本中的练习题或课堂展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 归纳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并引发学生对自己的亲情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或写作任务,巩固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家庭作业的反馈和分享。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精选6篇)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篇1说教材: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
本课有六幅图,与六段话中相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的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第二幅画的是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阿姨。
第三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
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尾巴变短了,找到了青蛙妈妈。
后两幅讲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跳上荷叶,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青蛙生长的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认真观察图画,并通过朗读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说学生:学生对这课的内容是十分感兴趣的,但真正很清楚青蛙成长过程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充分感知课文,利用课件吸引学生。
同时,本课篇幅较长,又是第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所以,指导学生的朗读,特别是让后进生朗读好课文,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说设计:(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用一则谜底是青蛙的谜语导入,再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头饰,让生形象感知两者的差异;然后请生提问,看看有什么问题要问它们。
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朗读看图,整体感知。
1.让学生准备读文:先说说遇到不会认的字怎么办,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这样可以避免生因畏难而不读。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查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关心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学问,蕴含了从小能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道理。
教材插图依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小蝌蚪的改变过程。
二、说目标这是一篇二班级的课文,在低班级的语文学习中,识字是主要任务,依据低班级孩子的特点,因此我把熟悉“脑、袋”等15个生字,会写“两、就、哪”等10个生字定为本课的目标之一。
把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定为本课的另一重要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本课的根本教学方法为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帮助于迁移法。
学法指导:1、读、划、演、品2、感情朗读3、迁移训练情感是同学学习的驱动力,迁移学习的力量是素养教育必不行少的质素。
四、说教学程序〔一〕寻人启示导入,激发同学爱好爱好是诱发同学学习方法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同学能对本堂课产生深厚的爱好,那你的这节课就已经胜利了一半。
因此,我在上课伊始设计了从一那么“寻人启示”:寻人启示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伴侣小蝌蚪,我生下来就没有见过妈妈,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快乐奋兴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好艳羡呀!可我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也不知道妈妈长的什么样,你们能帮我找找妈妈吗?如谁能帮我找到妈妈,请拨打我的电话:XXXXXXX。
我肯定会好好地感谢他的。
这那么启示一出来,立即激发了孩子们深厚的爱好,而且孩子们也是极富怜悯心的,因此很快就把孩子们引进了课文中。
〔二〕自主识字,扫除障碍低班级的课堂教学,以识字为主,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认真观看,自主识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状况,重视教师的范写,孩子再自己临写,沟通汇报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三〕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由于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所以在学这段课文前,我用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先让孩子们观看图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再结合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由于这几个词很有特色,因此我相机支配了一个比拟词语:“大脑袋”和“大大的脑袋”“长尾巴”和“长长的尾巴”让孩子们通过比拟领悟到两个词的不同,体会小蝌蚪的特点,紧接着让孩子们练习说话:仿说:宽嘴巴、黑身子。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篇1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ppt词卡头饰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生:(跃跃欲试)行!(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这篇课文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
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4.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二说教法学法: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我分六个环节来进行: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设计一则谜语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吸引。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精读品味,参悟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编号:782345167624791823987
学校:哇代古丰市然眉山镇村庄小学*
教师:周喻王*
班级:王者伍班*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二、说目标
这是一篇二年级的课文,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识字是主要任务,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因此我把认识“脑、袋”等15个生字,会写“两、哪”等10个生字定为本课的目标之一。
把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定为本课的另一重要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本课的基本教学方法为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辅助于迁移法。
学法指导:
1.读、划、演、品
2.感情朗读
3.迁移训练
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迁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质素。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寻人启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方法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学生能对本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你的这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因此,我在上课伊始设计了从一则“寻人启示”:
这则启示一出来,立刻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而且孩子们也是极富同情心的,因此很快就把孩子们引进了课文中。
(二)自主识字,扫除障碍
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以识字为主,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自主识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重视老师的范写,孩子再自己临写,交流汇报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因为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所以在学这段课文前,我用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先让孩子们观察图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再结合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由于这几个词很有特色,因此我相机安排了一个比较词语:“大脑袋”和“大大的脑袋”“长尾巴”和“长长的尾巴”让孩子们通过比较领悟到两个词的不同,体会小蝌蚪的特点,紧接着让孩子们练习说话:仿说:宽嘴巴、黑身子。
伺机积累词语,及时地把这种能力内化为孩子们自己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写话打好基础。
再在孩子们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把这段课文读好,读出小蝌蚪快活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先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再找出相应的段落自由读,边读边画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的话。
(2)这幅图上的小蝌蚪和前幅图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对比图)
(3)思考:小蝌蚪怎么想起要找妈妈?
(4)练习说话: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教小鲤鱼捕食,心里会想些什么?
因为这样的场景跟孩子们的生活比较接近,孩子们也大多有过这样的体验,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说话的时机,相信孩子一
定能说得很好。
(5)分角色表演“迎上去”,通过亲身演绎,使得孩子们在情境中亲身去感受,就很容易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比苍白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6)指导朗读。
重点读好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的语气)多种形式读(分角色读)
(7)看着动画,给动画片配音。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用这种入情入境的方法,把孩子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朗读课文,他们会很快进入角色,同时也能读得声情并茂。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蝌蚪听了鲤鱼阿姨的话,有没有找到妈妈呢?
(1)出示图,先观察图,小蝌蚪遇到了谁?再找到相应的段落自由读,画出小蝌蚪和乌龟说的话。
(2)观察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对比图)
(3)表演“追上去”。
(4)指导朗读好本段,(重点读好对话)
(5)分角色朗读
(6)给动画片配音。
这一自然段和前一自然段结构相同,有上一节的学习做基础,因此这一段,我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学,旨在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有一位教育者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
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传授已有的东西,教师教的目的也是为了不教。
由此可见,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是多么得重要。
4.学习后面几段
(1)出示课件(总结前两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观察图,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小蝌蚪又看到了谁?用笔画出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画出青蛙妈妈对小蝌蚪说的话,有感情地读一读。
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跟着妈妈去干什么了?
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3)汇报交流。
由前面的老师教到半扶半放地学,再到现在的小组合作学,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合作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把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能力的过程,这种由理论知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对于孩子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5.总结全文
再次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让这个知识点再一次强化。
6.实践拓展
你还知道关于青蛙的哪些知识,交流。
你还想知道有关青蛙的哪些知识?
7.课件出示课堂作业(填空)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能够帮助孩子记忆。
8.指导写字“哪、跳”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
师范写,生临写,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