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三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合集下载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五篇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五篇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五篇初三历史教学反思篇1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深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

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

我坚持在每节新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的视频、动听悦耳的音乐,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效果。

我还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洁的小嬉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好玩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爱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渐渐减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胜利阅历;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

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专心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抱负的成果。

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肯定能做到。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同学们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愿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

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开上述问题的发生。

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

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

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示和督促后进生和淘气的学生勾划课本。

接近期末,七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

下课时,人人必需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

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

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优秀6篇)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优秀6篇)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优秀6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

努力探索实践,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及强化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

教学要面向全体与个体的发展,力求大面积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教学目的、要求、任务:初中历史,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初中历史,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初中历史,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主要内容:本学期学习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主要是世界史,共23课。

八个单元,4节活动课。

主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步入近代,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璀璨的近代文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册主要重点是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金字塔的建造和汉谟拉比法典,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作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佛教的产生,《荷马史诗》《天方夜谭》,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代表人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和过程,《人权宣言》的颁,瓦特与蒸汽机,“三角贸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林肯,俄国1861年和日本明治维新,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和一战影响。

怎样提高初三政治和历史成绩

怎样提高初三政治和历史成绩

怎样提高初三政治和历史成绩很多孩子觉得初中历史很难,要记的东西太多,也很复杂。

也要求学生有分析,有辩证概括的能力,但是孩子比较懒,希望有好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历史。

有了好的方法,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初中历史成绩差怎么改善?初中历史成绩差如何提高1、改变对历史老师的态度有的同学大概是因为不喜欢老师,才不喜欢历史这门学科的。

请记住,你不是为哪位老师学习,虽然老师都希望你好好学习,你是为自己学习。

不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高尚的话语,这门学科的成绩提高上去之后,至少可以让你和其他同学竞争的时候,有更多的机会。

2、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其实一门学科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兴趣。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你会花时间去了解她,研究她。

对我来说,历史就像一种含蓄的美。

只有揭开她的面纱,深入研究,你才能知道她有多美。

想提高成绩,就得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多总结。

没有办法不劳而获。

3、不要把记忆当成是任务首先,初中历史比较简单,就是背史实。

如果你努力学习,你一定能记住它。

当然,前提是你对历史感兴趣,否则效率会很低。

其实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历史:其实历史就是一个故事。

学历史其实就是历史老师在讲故事,然后时间是主线。

以时间为主线,把历史从头到尾连接起来,很有意思。

不要把记忆当成任务,即使暂时记住了,以后也一定会忘记。

如果像听故事一样记历史知识,会持续很久。

初中历史成绩差的原因:1.考试范围太广。

初中有六本书要学。

四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和两本关于世界历史的书。

2.由于历史课的缺失,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点似是而非。

3.课时少,学生不够重视。

习题少,学生知识面窄,做题能力弱。

4.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普遍较弱。

比如归纳概括能力、史料分析能力、小论文写作能力等都有待提高。

5.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大规模的历史事件,大规模的史料阅读,让很多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

初中历史成绩差怎么改善?关键是要找出孩子历史不好的原因,看是内因还是外因,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一一解决。

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取 更 多的 知识 , 师 一定要 抓 好这 一 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力的培 养 。 教
[ 键词 】 中学 ; 语 文 ; 概括 能力 ; 学 生 ; 学 习 关
[ 图 分 类 号 】C 3 . 中 , 33 6
[ 献 标 识 码 】c 文
【 章 编 号 】10 文 0 1—77 (0 2 o 18 20 )3—06 0 9—0 2
有 的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认 为 : 些 学 生 在学 习 中 概 括 能 力 比较 差 、 度 慢 , 生 的 学 习 受 到 某 速 学

定 的 影 响 。其 实 , 是 因为 有 的课 程 内容 多 、 时 少 , 时 自学 时 间又 较 多 , 就需 要 学 生 有 这 课 同 这
维普资讯
20 02年 第 3期 第 1 2卷 总第 5 2期
No. 2 2 3, 00
民 族 教 育研 究
J u lo e e r h o d c t n fr E } i n ft s o ma fR s ac n E u ai o t nc Mio i o l i e


6 9

维普资讯
复 杂 的单 句 、 单 ( 重 ) 句 的 概 括 能 力 , 括 简 单 生 活 事 件 的 能 力 。 简 二 复 概 初 一 年 级 : 练 对 记 叙 文 的 分 析 概 括 能力 , 步 掌握 概 括 的特 点 和 方 法 。 训 初 初 二 年 级 : 练对 说 明文 的 分 析 概 括 能 力 , 复 杂 单 句 的 概 括 能 力 注 意 概 括 的 角 度 ( 每 训 对 从

篇 说 明 文 课 文 中都 能 体 会 到 这 一 点 ) 。

如何帮助初中一年级孩子培养良好的历史思考能力

如何帮助初中一年级孩子培养良好的历史思考能力

如何帮助初中一年级孩子培养良好的历史思考能力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历史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培养良好的历史思考能力。

一、培养对历史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可以通过多读一些历史故事书籍,适当引导孩子去了解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激发他们的兴趣。

还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些历史遗迹或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二、引导学会提问历史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学会提问。

为此,可以在讲解历史知识时,提醒孩子不断地思考和发问。

例如,当讲解关于古代文明的时候,可以询问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文明的差异以及古人是如何克服困境的等问题。

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历史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鼓励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并不是单一的解释,不同的历史事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我们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历史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可以通过让孩子读取不同的历史文献、研究不同历史学家的观点以及对比不同历史教材的内容来实现。

四、学会运用证据历史思考能力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学会运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孩子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收集、分析并运用各种历史证据。

例如,当讨论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时,可以要求孩子找到相关的文献、图片和资料,以支持他们的观点。

通过培养运用证据的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更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

五、开展历史讨论定期组织历史讨论活动是培养孩子历史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讨论活动中,可以为孩子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和辩论。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使孩子思考历史事件的各种因果关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了解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对于理解其原因和影响非常重要。

为此,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在学习特定历史事件时,可以引导孩子了解相关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回顾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能严守师德,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悉心研究教法,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些教学经验。

希望能通过总结,做到扬长避短,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自我严格要求:作为毕业班的历史课任教师,我明白自己担负的重任及教学任务,故在课前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习题;为了提高每节课教学质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难点外,还采用其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调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45分钟教学质量;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编写教案。

注重整理资料,搜集选择、组合中考模拟试题。

在第三轮复习中,我多方面搜集整合资料,为开卷考试做了充分准备;并结合各省近年的中考试题和各种练习册中习题精选组合了10套模拟试卷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应试的效率和技能。

二、培养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要学好历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

为此,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趣事与历史奇闻,让他们开始接触历史,也开始喜欢历史,并主动要求当学习历史的主人。

接下来,在每上一节新课前,都会有每天一故事,让学生轮流带来一个故事,走出讲台,向全班同学讲述。

因此,学生首先成为课堂上讲的主人,并且人人都有成为主角的机会。

每讲授每一新课时,都让学生事先预习,讨论决定采用哪种活动方式展开学习。

学生根据每课内容的特点决定上课方式。

如在民族政权分立一课中,典故较多,就采用讲故事比赛的形式。

三、引导学生规范答题:如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

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如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初中生如何学习历史详细介绍

初中生如何学习历史详细介绍

初中生如何学习历史详细介绍同学们学习历史,主要通过对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历史学习方法要注意课与课之间的连贯性这是因为课与课之间有的存在着因果关系。

如中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期,这几课依次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由开端到发展再到鼎盛直到衰落瓦解的过程。

又如,一些鼎盛的封建王朝,课文往往分中央集权政治、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等几课内容,只有注意到课与课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才能对每课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要注意阅读目录、引言和标题目录是全册教科书的纲,阅读目录有利于掌握全册教科书内容的系统性和各课间的联系。

课文题目亦是如此,课文的题目是本课的中心,小标题则是课文的骨架,阅读时要把这些标题整体读。

这些标题有的是体现一种历史的并列的“横向”关系。

要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原始文字资料原始文字资料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在阅读课文正文时,尽量阅读教科书中援引的“文献资料”,以印证正文中的文字叙述。

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要先把这段文献资料真正读懂,先逐字逐句地读,然后再对整段文字内容进行理解;二是要利用课文提供的注释和译文;三是要结合课文中的正文内容,不要孤立地去读文献资料。

历史答题技巧1、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放到当时的大背景来分析,不能主观认为。

2、善于利用材料。

今年广西中历史材料题其实只要把那段很长的材料分点概括出来就可以拿到满分了。

3、术语运用准确,不罗嗦。

很多同学答历史题轻易犯罗嗦的毛病。

后来老师告诉我,历史标准答案中很少有叙述性的,都是下定义式的。

所以答题要简练而到点,才能节省时间,并且让阅卷人更加"倾心",从而提高得分。

初三培优计划和措施

初三培优计划和措施

初三培优计划和措施一、培优计划1. 确定目标:确定尖子生和学困生的名单,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优补差计划。

2. 定期评估:定期进行测试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培优补差计划。

3. 针对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培优补差措施。

如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重点进行数学知识的辅导;对英语口语能力较弱的学生,重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制定计划:制定详细的培优补差计划,包括辅导时间、内容、目标等,以确保辅导效果。

5. 实施辅导:通过课外辅导、针对性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培优措施1. 做好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尖子生找到继续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让学困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 设计有梯度的练习: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设计有梯度、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提高观察、想象、理解、分析、判断、推理、概括、记忆、创造等各种数学能力。

4. 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进行科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适当加强对比和变式练习。

5. 重视思考题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展开思维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智力。

6. 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化教学、实验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7. 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8.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9. 重视心理辅导:针对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初三历史复习方法指导

初三历史复习方法指导

初三历史复习方法指导初三历史复习方法指导中考马上就要到了,历初三历史应该怎么复习呢?下面由店铺为同学们带来初三历史复习方法指导。

初三历史复习方法指导篇1每年中考一完,总有学生在抱怨:为什么我的历史成绩比别的同学差了那么多呢?就因为历史成绩不好,害得我升不了好的学校。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关键就是学生在初三历史复习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复习,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由于初三升学考试要考的内容比较多,共有八年级上册、下册和九年级上册、下册四本书。

中考的历史知识点覆盖面广,需要学生认真去疏理各专题的内容,找出他们的联系。

中考也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那么该如何去复习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提高历史成绩,要抓好初三历史的复习,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读课文,夯实基础知识。

我们学习历史,目的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要学会历史的分析方法,这样就能系统地从历史事实出发,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知道,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局、影响等基本概念、基本史实是提升能力的基础。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本为材料,教会学生阅读和理解,帮助学生分析历史知识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每个知识点,尤其是主干知识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

如《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一课中,就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两个知识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理解下列问题:什么是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14——16世纪又怎样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又如何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所产生的影响?还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这两大事件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去归纳整理,形成历史知识的结构体系,这对融会贯通历史知识,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很重要。

2、加强主题练习,培养基本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我们所说的历史人物,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影响、留下明显痕迹的人。

对于如何评价,个人的观点不一,学生因为知识的有限性,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总是感觉无从下手。

在这里,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做法和各位同仁探讨一下:一、让同学们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指导思想和正确标准通过评判一个历史人物,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历史人物的活动,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评判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不能单单停留在评价他一生的功过是非上,应该发掘其现实意义,从各类历史人物中总结其经验教训,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哪些优良的品质,并摒弃那些不良的做法,让我们能更好的面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更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正确的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

我们常见的具体标准有:是否完成了国家统一,推动了历史发展;是否调整了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否反击了外来侵略,捍卫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是否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等。

二、对历史人物做出判断、分析、和评价的具体原则第一、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

历史人物大都生活于阶级社会中,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例如,历史人物大都生活于阶级社会中,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例如,在反对国内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反抗外来侵略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像林则徐、孙中山等等,我们要肯定他们浴血奋斗的英雄气概。

第二、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秦始皇。

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二、学生分析初三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初三年级段课业负担加重,必须完成2本教材的教学任务,同时面临会考和中考,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困难。

三、教材处理意见九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初三历史实用学习方法

初三历史实用学习方法

初三历史实用学习方法初三历史实用学习方法一、首先明确目标1、明确复习范围及考点明确范围和考点,是初三历史总复习开始阶段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

近年成都市历史中考都以人教社编写的《世界历史》中的近代、现代史部分为考试范围。

明确大范围后,再引导学生按照历史知识的六要素(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来找出具体的知识点,然后指导学生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思考怎样复习并找出一种佳的复习方法。

这样使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订出阶段复习和整体复习计划,做到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一个主攻目标,按时进行复习,集中精力,各个击破。

一般来说,历史中考前有6—8周复习时间,我通常指导学生按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大板块进行复习。

由于世界近代史学完较早,遗忘的知识较多,因此时间安排为2—3周。

世界现代史却是刚刚结束的新课,所以安排时间为1—2周。

后留心下的时间为查漏补缺,综合练习。

这样,通过定时定量,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完成大容量的繁重的复习任务。

3、精心编选习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考题结构;其次,在复习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精心准备一套诊断性试题。

使学生清楚中考试卷的题型构成及大致的分数分布。

如近年成都市历史中考的试卷基本上都由单选题、列举题、资料分析题和问答题四种题型构成。

各种题型的分数分布大致为单选题48%、列举题12%、资料分析题12%、问答题28%。

一般说来,在整个历史总复习中,至少要准备五套试题: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各两套,世界史综合题一套。

另外,教师应做到每试必阅,每阅必详,每详必促其改之。

这样,通过精练,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信息反馈,督促学生及时解决复习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偏差。

4、明确复习对象明确复习对象,主要是因材施教,对优生多鼓励,对中下生多帮助。

初三总复习阶段,差生因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差,面对如此繁重而困难的复习任务,更是畏难不动,往往不能按时完成复习任务,更不用说保证复习质量了。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初三历史学习方法一、带着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学,切忌照本宣科。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如此的灿烂和厚重,既有汉唐盛世的辉煌也有近代百年的屈辱。

教师在讲授不同历史阶段或者不同历史事件的时候,要有意识地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正视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逐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二、政史不分家,引导学生用“结合”的方法学习历史。

“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政治,今天的政治是明天的历史”,要把历史和政治的这一关系给学生讲透,引导他们用政治学的知识分析历史,用历史学的知识检验政治,相互印证,相互促进。

在这一过程中,初学历史者可能感觉很难,但不必急于求成,只要有意识地用这种方法学习,随着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的不断积累,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就会逐步显现出来,而且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积累得越多效果越明显。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三、正确认识记忆与理解的关系。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理解的知识点也非常多,如何认识二者的关系非常重要。

很多学生因为记不住或者记住了却不知道怎么用而厌恶历史学习。

事实上,历史学习中,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催化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不可死记硬背,更不可脱离记忆空谈理解。

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历史知识的学习更需要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历史知识的积累,并在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范围内通过课题设置等方法帮助其理解和消化。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四、注重历史框架和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

历史知识虽浩如烟海,却是个整体,每个知识点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网络。

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历史的前后纵横联系。

如果说整个人类历史是一个大系统,那么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就是子系统,要让学生明了子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子系统间的关系,从而在其头脑中搭建起整体上的历史框架,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时代特征的把握。

论初三历史复习教学几点策略

论初三历史复习教学几点策略

论初三历史复习教学的几点策略摘要:历史学习进入初三阶段后,我们老师要搞好学生的复习教学,为学生梳理好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人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总结出几点教学策略,在此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初三历史复习策略进入初三阶段后,我们如何搞好学生的历史复习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本人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总结出几点教学策略,在此供大家探讨。

一、制定层次目标,安排好复习计划初三年级历史复习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整合应考信息,为中考进行知识储备,二是在复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要完成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有效复习,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以课标为准,而不是某一版本的教材。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依据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补。

根据学生的需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出科学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把握历史知识要素的方法,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解读教材、熟悉教材、真正掌握和灵活地运用教材。

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各异,因此有必要在复习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中若能达到相应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和发展,即是有效的复习。

分层是动态的,要遵循发展性原则。

二、进行单元复习,打好历史知识基础单元复习课是一种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所学的基础知识,概括讲授过的内容,然后对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归类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授课类型,单元复习是中考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单元复习可以全面复习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查漏补缺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单元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关键史实、重要概念以及相互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时间概念,并从整体上掌握各板块历史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

2024年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6篇)

2024年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6篇)

2024年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在本学期中,我负责了初三年级的三个班级的历史教学工作。

回顾这一学期,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绩均有提升。

在深入反思中,我发现仍存在不少欠缺,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

在日常教学中,我过于专注于教学计划的执行和各项检查的准备,仅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未能有效地鼓励学生将学习活动延伸至课堂之外。

这一问题值得深思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正。

鉴于初三阶段教学任务的繁重性,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后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做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

以往在这一点上,我做得不够理想,主要是未能妥善处理以下几个方面:尽管我偶尔会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但未能确保这些任务的及时执行。

这种做法导致了学生延迟完成作业,并可能助长了他们拖延的习惯。

这种负面循环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

因此,我提醒自己需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事务的迅速且妥善处理,以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特征。

中考的历史考试涉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两大领域,教学内容丰富而广泛。

在学期末需要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还必须提前准备下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这可能导致教学进度过快,方法欠佳,进而影响课堂效率。

未来,我必须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许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部分原因是他们之前的学习经历影响了他们对历史的信心。

他们可能只对历史故事感兴趣,但由于历史知识点繁多且难记,容易产生枯燥难学的印象。

因此,老师需要通过恰当的引导和规划,激发学生的自觉学习意愿。

教师不应单方面责怪学生,因为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和难度,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还需深入理解和分析。

因此,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布置学习任务,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同时定期检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兴趣。

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自发形成,亟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

的样板引导。因此 , 答案是题 目的落脚点 。 如上题 , 目标准答案为 : 题
( ) 长期 趋 势看 , 品 支 出 比重 下 降 , 通 通 讯 支 出 、 1从 食 交 文教 娱 乐 用品 及 服 务 支 出比 重上 升 这 说 明 随 着农 村 居 民收 入 的提 高. 生存 资 料 消 费 的 比 重下 降 。 展 资 料 消 费 和 享 受 资料 消 费的 发 比重提 高 . 明我 国农 村 居 民消 费的 结构 改善 , 费质 量 提 高 。 说 消 ( ) 定 与 完善 党在 农 村 的 各 项基 本 经 济 政 策 ; 展 农 业科 2稳 发
度 等 改 革 , 整 了 生产 关 系 , 动 了人 民群 众的 积 极失败 的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的存 文综考试题 既是政治与历史的结合 , 也是与现实的结合 , 是 在;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 依据现实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热点问题进行命 题。要关注国计 的软弱妥协;北伐战争失败教训 :共产党必须有 自己的革命武 民生、 国际局势方面的话题 , 注意时政热点与政史结合 , 因为 中 装 ; 昌起义 、 南 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 : 由城市走 向农村 , 开辟农村 考试题对热点 的关注是 以学科 重点知识为依托和纽带 , 从当前 革命根据地 , 农村包 围城市 。在复习世界历史时 , 简述拿破仑的 发生 的时事中把握信息 , 将重点知识与社会热点进行有机结合 , 政治活动 , 讨论其对欧洲资产 阶级革命的影 响; 中东 战争发展 就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好 , 从 考出好成绩 。
学 0 3 男鲎年皇 2壅 期 0塑 1第
浅谈初 三历史复 习
张英 群 ( 北省邢 台市第八 中 学 河 040 ) 5 0 0

如何培养孩子对知识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对知识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对知识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一位富有经验的老师曾对他的学生说:“我希望你们通过几年的学习,能把每门课的若干本书都变成几页纸。

”这其中包含的意思就是指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归纳,提炼出精髓、纲要,此外,就是活学活用的问题了。

不必要也不应当一股脑儿将全部所学知识“生吞”下来,几年下来搞得课本、笔记、作业本、参考资料一大堆,学习效果反而不好。

抽象是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它与其他属性分开;概括是将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结合起来。

抽象和概括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进行概括,如果思维不具有概括性也无从进行抽象。

抽象和概括是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只有经过抽象和概括,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转化为理性。

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孩子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呢?一、学习中对各科知识的层次应进行分类。

对基本概念要掌握和熟练运用,使之变为常识性的东西;对于规律性的东西要深刻领会并广泛运用,以这些作为本科目知识的主干;对于具体运用知识的内容如练习、复习题、参考资料等,则配合对概念、规律性内容的加深理解进行训练,不必多占头脑中的空间。

如对于英语,单词等属于基本概念,语法则属于规律性内容,可以使语法作为英语课的主干,单词应掌握在平时、运用于练习;至于大量的练习应当做,但不能陷进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头脑里因充塞太多练习题而理不出头绪来。

你想,语法的知识合起来在几册课本中也只是几页吧,在熟记单词和进行练习之后,最需把握的就只有这么多,而且它们都还充满着互相的联系呢。

因此,切记课本上的每页、每个字,并不是同等重要的,而应去区别它们,抓住其中的关键东西。

二、借鉴其他人、其他书关于某一科目知识的抽象概括,使之纳人自己的知识结构。

特别是像面对初三会考、高三高考等考试的同学,需要对各门课三年所学的若干教材进行全面复习,非抽象概括不可。

这时一方面要自己浓缩,另一方面应重视指导老师和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书的抽象概括,这些都是对课本知识加以提炼、归纳、综合,形成了高度概括的知识“架子”、“套子”,需细细消化,为已所用。

2024年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2024年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二、年级及班级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情况是:新接的班级,存在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相互适应阶段;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认识不足,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历史会考的压力很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上好每一课,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能达到高效。
三、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六、本学期的要求和努力实现的目标及措施:
1、加深对《历史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注重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使用幻灯片放映、投影、录音、录像、电影、模型多媒体、网络等。
2.认真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和继续教育活动,丰富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6、深入学习和了解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实践。例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侧重于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侧重于让他们掌握大纲的基础
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7、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2、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真正改变初三年级学生上历史课休息的局面。

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史料研读技能

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史料研读技能

教学篇•经验交流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史料研读技能张强(靖宇县第七中学)一、史料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积极思维活动,它要求读者积极主动地从作者提供的书面材料中去寻求理解的线索。

解读文本的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础性要求,也是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重要依据。

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对学生的信息搜索、筛选、重组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而解读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史料阅读呢?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运用下面这些方法,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1.对史料要引导学生读慢些,多读两遍。

许多学生在做题时的通病就是题目还没有完全看清就急于下笔,结果答案往往偏离中心。

所以读题目一定要慢,慢才能真正读懂,才能逐字逐句地读,才能注意到字里行间的真实含义。

并且应该边读边动笔在材料上画一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题”的好习惯。

2.善于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明确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在品读的过程中动笔画一画,把中心句和关键词画下来。

中心句和关键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就以《内战烽火》之“重庆谈判”为例来谈一谈。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用到了蒋介石给毛泽东的一份电报,怎样来引导学生研读这个史料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指导学生读懂材料;第二,指导学生审题;第三,答题。

首先,了解这个材料说的是什么史实。

材料最核心的问题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讨国家大计。

其次,要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来审题。

我们可以采用画重点词句的方式,带领学生找出关键词:1.从字面上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其真实意图是什么?2.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冒着巨大风险去“赴宴”?最后,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答题。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及前两步的铺垫,可以得知:1.从字面上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理由是共商国家大计。

真实意图:利用和谈争取备战时间,推卸内战责任。

初三历史课后辅导计划

初三历史课后辅导计划

初三历史课后辅导计划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三个班的历史教学。

一学期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提高。

但总体回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每天只是疲于应付教案、卫生等各级各类检查,只是按部就班地解决了每堂课的任务,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学习任务延续到课后。

这一点很值得反思。

初三的教学任务繁重,此时应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这样老师会倍感轻松,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浓,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过去我之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没有及时去落实。

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

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反思并纠正。

因此,我告诫自己今后做任何事都要雷厉风行,要在快中求好,快中求稳,快中求发展。

因为快节奏是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2、中考历史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学内容较多,上学期在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外还要完成下学期课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快,教学方法不够好,课堂效率有时不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探求良好的教学方法。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历史,这其中有些学生因为历史曾经学得差,对学习历史失去了信心。

最多也就是希望听听历史故事,再加上历史知识点较多,难记。

历史给他们的感觉是死记硬背、死板乏味,根本不想记,也不愿去理解分析;课后就更不用说去自主学习。

其实只要老师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安排,学生会自觉学习。

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老师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一是历史学科内容多且复杂,知识点零碎,不像学数学、物理那样能逻辑性很强。

二是真正说来历史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要识记而且要理解,如材料、问答题学生能背出答案但往往答不出。

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

不能随便给学生布置一下或放任自流,而是有>计划性、有目标性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指导合理学习方法,然后定期做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初三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初中历史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贯穿古今中外,知识量大,单靠初三有限的时间和极少的课时,很难应对升中考试,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复习效率,除了要抓基础和重点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从宏观上掌握历史,对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因此,对历史知识高度概括显得非常重要,它能突出重点,以纲带目,那么,如何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呢?
一、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最直接的方法可以采用归纳式概括法
归纳式概括法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形成概括性的认识,有利于从宏观上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的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对知识的归纳过程。

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不利于概括。

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分类和整合,重视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从而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其次,概括的过程又是抽象的过程。

概括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所以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认识(具体史实)上升到理性认识(历史概念)。

这一结果如何实现?科学的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

如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关史实,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内容是分散的,哪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要加以分类、罗列,并从中抽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很多学生无法达到,甚至无从下手。

作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只罗列出具体史实:①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②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

③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

④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

如此罗列,是不符合归纳式概括法的要求的,必须对上述具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概括,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

学生要得出这样的结论,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欧洲,英法为争夺霸权而斗争,为了共同反苏而结盟;在远东,为了共同宰割中国而签订《九国公约》。

一旦学生形成这样的结论,也就记住了这部分知识的主干,剩下的就是用相关的史实去支持这一结论。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

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
过程。

从历史学上讲是”论从史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史论结合”是培养学生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

“史论结合”是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

如有关“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会感到无从下手。

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点时可能会想到:“在毛泽东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

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

经过他们辛勤开垦,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等。

上述情景不完全符合题意的要求,命题要求回答“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写。

“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因此,要找出南泥湾与“大生产运动”联系,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这就是对历史知识的概括过程。

“史论结合”不需要学生用华丽的词语来描述历史,而只要用高度精练的史实和观点,并且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知识要点化非常重要,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

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文史不分家。

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

如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也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抓中心、抓要点。

②提高写历史笔记的能力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最实用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课前试编单元或章节课堂教学提纲,课后记录读史札记、学史心得,试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的训练,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③以中考例题作示范,明确概括类型,掌握概括方法,再重设题例,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独立概括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对初三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能
力要求,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从更高的层次认识历史,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