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试析强化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途径

试析强化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 试析强化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途径作者:孙鹤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2期【摘要】高校英语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同时也关乎国家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英语翻译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针对当前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

本文简要概述了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并着重提出了强化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措施,旨在为提高翻译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途径【作者简介】孙鹤,延边大学。

【基金项目】一流学科建设视角下少数民族院校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

项目编号:2018XYB09。

高校英语教学是国家大学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今天,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英语翻译人才不仅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国家对外交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对翻译教学和学生的翻译训练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探索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有效途径成为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1.重视程度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许多高校缺乏对于大学翻译教学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存在严重欠缺。

在课程设置上,翻译课程多被设置程选修课,课时数较少,甚至许多高校并未设置专门的英语翻译课,翻译大多数时间都往往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翻译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无法得到呈现,严重影响了英语翻译课堂的教学效果。

2.教材质量不高,内容设置待改进。

当前许多高校使用的翻译教材仍然沿袭以往的陈旧教材,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对于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讲解,教材的质量不高。

同时,许多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也较为单一和乏味,无法适应学生英语翻译学生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英语翻译学习的热情,制约着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国翻译教育研究现状与未来

中国翻译教育研究现状与未来

中国翻译教育研究现状与未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教育在国家交流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翻译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翻译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中国的翻译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先后成立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一批知名的外语院校,为翻译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目前,中国翻译教育已经形成了以大学翻译专业为主体,职业培训机构为辅助的多元化教育体系。

中国翻译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化的语言需求、新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以及翻译职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这些挑战对翻译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中国翻译教育也面临着广阔的机遇,如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多、新兴领域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视。

中国翻译教育的成功经验包括:一是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二是在教学中积极引入新技术,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三是加强与国际翻译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当前翻译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灵活,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

随着国家交流和国际事务的不断发展,翻译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未来,中国翻译教育将更加注重国际化、职业化和应用化,为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翻译人才贡献力量。

未来翻译教育将注重创新和变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一方面,翻译教育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另一方面,翻译教育将积极引入新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翻译教育还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未来翻译教育将更加注重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一方面,将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和提高,引进更多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水平的翻译教师。

另一方面,将更加注重教材的更新和建设,编写更多符合实际需求和时代特色的教材,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指南》下复合型本科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教学指南》下复合型本科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教学指南》下复合型本科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作者:徐业松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21年第08期【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不合理,教学条件不够充分、教学过程与方法有待优化等问题。

对此,本文结合当前翻译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国家标准;复合型翻译人才;现状问题;对策探讨【作者简介】徐业松(1991-),男,贵州黎平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信息技术时代课堂教学变革与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X202005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科学—人文教育的初步探讨”(项目编号:2018GWQNCX160)的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当今社会对翻译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和进一步提升我国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8年1月30日和2020年4月分别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以下简称《国标》)与《教学指南》,明确了高校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方向,并为各专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行动路线和解决方案。

然而,在传统翻译教学体系下培养的学生,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因此,根据《教学指南》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要求,并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剖析翻译专业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应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成为当前翻译教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教学指南》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要求“复合型翻译人才就是指掌握翻译以及另一个或多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翻译人才。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当前许多高校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期提高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

确定文章主题本文的主题是探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通过对现有培养模式的反思和经验总结,提出一种新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专业人才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有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操作。

师资力量不足,许多教师缺乏实际的翻译经验,难以胜任翻译教学工作。

缺乏与社会的,导致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针对以上问题,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与社会的等方式,提高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

新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 (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重视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的培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翻译能力和教学水平,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建立与社会的,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基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估本文以某高校翻译专业为例,详细阐述新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及效果评估。

该高校在优化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了如口译、笔译实践、翻译案例分析等实践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了与企业合作,邀请资深翻译人员授课;在建立与社会方面,积极拓展实习基地和加强校际交流。

王湘玲 -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湘玲 -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科研成果:
获得的科技成果奖励情况: 获奖: (1)2013年获湖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背景知识图式对口译策略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指导老师荣 誉证书 (2)2013年获湖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口语策略与雅思口语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优秀指导教 师荣誉证书 (3)2012年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4)2011年获湖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科普翻译功能对等研究》)指导老师 荣誉证书 (5)2010年获湖南省外国语言与翻译优秀成果奖 (6)2010年“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7)2010年获湖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市场导向的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以译者能力为中心的模式 》)指导老师荣誉证书 (8)2009年获湖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生译者与职业译者翻译过程对比实证研究》)指导老师荣誉 证书 (9)2009年获湖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翻译项目中培养EFL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证研究》)指导老师荣 誉证书
王湘玲 Wang, Xiangling
性 别:女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职称职务:教授,现任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 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 位:翻译学博士
学习经历:
1988.9-1992.6 湖南大学英语系
大学本科学习
1996.3-1998.12 湖南大学西语系
攻读硕士研究生
2003.9-2008.12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攻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 (2) 2013-201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PBL的翻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证研究”(13BYY165) (3) 2011-2014 教育部人文规划一般项目“基于翻译功能学派的翻译能力发展实证研究”(11YJA740091) (4) 2012-2015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专业翻译能力培养模式研究”(12ZDB074) (5) 2009-2011 湖南省社科基金“基于市场需求的英语专业翻译教育研究”(优秀结题)(09YBA039) (6) 2007-2009 湖南省社科基金“基于建构主义的翻译教学实证研究”(07YBA110) (7) 2013-2015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提升翻译人才培养人才之教师发展研究” (8) 2012-2013 湖南省语言与认知研究基地项目“研究型大学翻译人才培养之教学实验研究” (9) 2012-2013 航天航空部研究所深探中心 深空探测之火星登陆外文资料中译项目 (10) 2009-2011江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进口设备英文资料中译项目

翻译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翻译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实证研究
自然性研究:指研究者在现实生活和自然情景中对某种现象或过程进行观察,在此过程中研究者没有对该现象或过程做任作干扰,只是对研究对象显现的特征作了记录;(描写性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干扰、控制事物的自然秩序”将研究对象的某些个别特征与其他特征区别开来专门研究的过程,实验中须设定和控制实验条件,以便与其他条件下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
DESCRIPTIVE METHOD描写性研究
DESCRIPTIVE METHOD & PRESCRIPTIVE METHOD
规定:定下规则或给出明确指令描述:与批判、评价、理论、规范、规定、情绪化、先验、分析等词相对
规定
描述
应该

包含价值判断
不包含价值判断
理想 信仰 世界观
实在
指导实践
陈述事实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实证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观察、勘察等途径获得研究对象自然情景中的研究数据,然后通过归纳、统计和概括提出理论假设;或首先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验等方法获得经验数据,最后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在此过程中“实证”的概念主要体现在验证假设的方法“观察、实验”上。具体说来,翻译实证研究不仅是分析文本、描述翻译现象,更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概括“总结制约译者翻译行为的经验变量和翻译规范,阐释和说明这些变量间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最后建立关于翻译现象、翻译行为的解释性和预测性原理和规则。
具体方式
统计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
问卷法实验法文献法
描述统计法推断统计法
QUANTITY METHOD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学生对英语翻译的需求不断增长,他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教学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社会。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最终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讨解决对策与建议,以及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旨在对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一些高校的翻译教学情况,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其他高校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论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了解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情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国内外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设计调查问卷,向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发放,并收集他们对当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深入了解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与比对,可以形成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全面认识,为后续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提供依据。

诺德文本分析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诺德文本分析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引言•诺德文本分析理论概述•科技英语翻译实践分析目录•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诺德文本分析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探讨该理论对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的影响。

要点一要点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英语翻译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对原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文本类型、语言特征、语境因素等。

然后,在诺德文本分析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并对翻译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

最后,对翻译结果进行评估,比较传统翻译方法和诺德文本分析理论的差异和效果。

研究目的与方法诺德文本分析理论的概念与特点概念诺德文本分析理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它强调对原文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理解原文的语义、语用和语篇特征,从而为翻译提供准确的指导。

特点诺德文本分析理论注重对原文的细节进行分析,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以揭示原文的深层含义和意图。

此外,该理论还强调对原文的文化背景、读者反应等因素进行考虑,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诺德文本分析理论的基本框架文本类型分析语境分析功能分析诺德文本分析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科技英语的特点诺德文本分析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010203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准确性翻译科技英语时,必须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能出现歧义或误解。

简洁性科技英语通常强调客观、简洁,因此在翻译时,也应该尽可能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标准化由于科技领域的专业性,翻译时应该遵循一定的标准,以便于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010302科技英语涉及的专业领域众多,因此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翻译时需要准确理解和表达这些术语的含义。

专业术语科技英语中长句结构较多,翻译时需要长句结构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多,翻译被动语态010203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语言特点与难点诺德文本分析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文本功能分析语境因素考虑翻译策略选择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案例选择背景介绍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详细描述了翻译过程,包括对原文文本的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技巧的运用等。

新农科建设视角下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新农科建设视角下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用能力,其中专门用途英语“具有鲜明的跨专业学科特点,即语言学和经济、书名:农业科技英语作者:霍兴花主编ISBN:9787305148712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定价:38元用英语和农业专业英语之间构建桥梁,不同于通用大学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但是也不同于农科类各《农业科技英语》由青岛农业大学霍兴花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适合农业院校的本专科学生和农业相关工作人员使用。

编者们一线从教多年,了解农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英语教学与农科发展结合起来,符合农业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

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3个学期的通用大学英语之后,第四学期开始使用本教材学习农业科技英语,经过多年使用,编者们对教材不断进行修订,并融入最新的农业发展思想。

从新农科的角度看,本教材从专业知识、英语能力和思政修养3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育人,学生要懂专业、能交流、思想正,符合“安吉共识”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着眼于为国家培养农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高等农林教育责无旁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等农林教育重任在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等农林教育义不容辞;打造美丽幸福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作为。

”高等农林教育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幸福中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农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在多学科协调发展、农业多元发展和促进农业的对外交流方面责无旁贷。

《农业科技英语》作为从公共英语到农业专业英语的过渡教材,以大农业为背景,让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农业各个领域都)章节设置对接农科专业。

农业院校的专业有农学类、植物类、动物类、园林园艺、农业机械、农业经济等,新农科建设要求农林院校多学科协调协同发展,大学英语作为必修课,应该在与农业学科结合上有所创新。

《农业科技英语》对接农业院校的各个专业,分别设置了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园林园艺、动10个单元,这10个单元包括大农业的各个分支学科,让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初步熟悉本专业的英文文献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多学科知)教学内容围绕农业多元发展。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分析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分析

摘要: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不只是简单的翻译技巧转换和运用,它还涉及到学生语言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的完善、教材的选择和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诸多因素。

基于国内外有关翻译教学的研究理论,结合翻译课程的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为突破口,推动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课程;教学改革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与外界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个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翻译工作变得不可或缺[1]。

因此,在大学的翻译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外语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而作了不少的尝试和努力,如李瑞林等(2002)、肖珑(2002)、许钧(2000)、魏令查(2001)等。

作者将根据我院外语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论述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为突破口,推动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建构全面培养学生的英汉语言能力素质及其应用能力的模式,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二、理论依据的提出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2]。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备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我们明确了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对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的要求,“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篇章或段落译成汉语。

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

”[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学体制的转型,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必须随之变化[4]。

然而在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四大不足:(1)学生翻译能力欠缺;(2)翻译教材陈旧、内容单调、译论薄弱以及对语篇缺乏重视;(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千篇一律;(4)考试手段总是采取同一种方式———期末闭卷。

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翻译作为一项国际性的职业,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适合地方高校特色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一、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形式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有多种不同形式,包括实践型、理论型、职业型和综合型。

实践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视实践经验的培养模式,侧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以此获取专业知识和技巧。

理论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则强调学生掌握翻译理论,并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职业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翻译就业的实用性技能,以“工”为主的培养模式。

综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则将多种形式综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不同的场合中。

二、构建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地方高校和一般大学相比,不仅在学科领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在人才培养和发展上也存在某些差异。

因此,地方高校需要独立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自身的特点和需求。

此外,地方高校的翻译人才建设也是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思考、科学规划和系统推进。

三、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突出实践和创新地方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更加侧重于实践与创新,采取小班化、项目化、专业化等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技能和经验方面的培养。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除了必修课程外,应加强选修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实战和应用意义,更好的掌握职业技能。

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地方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各个阶段出发,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等方面出发,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特别是重视优秀教师的作用,加强教师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的教学队伍,开拓翻译教育的新局面。

3、加强与企业合作地方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造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翻译行业正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作为承担翻译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如何在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

首先,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翻译专业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改革与创新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翻译工作。

为此,可以引入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翻译任务,提供实践机会和交流平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翻译工具的使用已经成为翻译行业的趋势。

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培养学生使用翻译软件、翻译记忆库等工具的能力。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互联网翻译平台的实践,通过与真实翻译项目的接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再次,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翻译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因此,我们应积极与行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指导学生实践,或进行企业实习。

通过与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中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邀请国际学生来校进行交流互动,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会议或论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研究

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研究

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研究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的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高校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力量,应该积极投身到“三农”事业中去,承担起推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使命。

本文就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进行探究和研究。

一、加强英语教学内容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

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将英语教学内容与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相结合。

例如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可以选择与现代农业相关的话题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开设农业英语课程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农业英语课程更加注重农业领域专业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将农业领域的专业术语、技能等知识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高校可以在学校课堂内开设农业英语课程,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掌握与农业领域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

三、组织农村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此时高校可以在假期或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活动。

这种活动可以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的英语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种活动也可以让高校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的发展现状和需求,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包括加强英语教学内容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开设农业英语课程和组织农村英语教学实践活动。

这些途径能够帮助农村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拓宽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长足发展。

论翻译教学改革

论翻译教学改革

论翻译教学改革摘要:目前在我国翻译课教学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英语专业课,翻译教学必为了满足职业对翻译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有必要进行改革。

本文从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方向探讨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教学;教学改革在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职业对外语人才,尤其是翻译人才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翻译教学界已认识到传统翻译教学法已无法满足形势对人才的需要。

诚如卢思源、吴启金所说:“当前高等学校的翻译教学和口笔译翻译人才的培养都是跟不上我国社会发展和需求的。

在不少方面,很有改革的必要。

”一、对翻译教学的新认识许钧曾指出:“由于(翻译)学科的独立地位得不到保证,中国基本上没有真正的翻译教学。

”目前达到的共识是翻译学既不是语言学,也不是文艺学的分支,而是一门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制定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

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第四条教学原则中规定: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二、翻译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1.对翻译教学的认识方面一陈旧的观念,错误的认识在翻译领域,仍有许人认为,翻译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简单对等和转换,拥有基本的语法和一本字典就可以解决翻译的问题;同时许多人认为:许多未接受系统翻译理论训练的翻译名家,却同样能奉献出大量佳作,因此有些人认为翻译是一种靠悟性和经验积累的表现。

他们不了解翻译中语言以外因素的重要,更不了解翻译理论教学的意义所在。

2.课程设置方面——单一的课型。

紧张的课时首先是课程设置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在笔译中,重文学文本的翻译,轻应用文体的翻译。

(温建平,2004:33)其次是课时偏少,多数高校的翻译课是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的,所开设的英汉互译(笔译)课各一个学期,计划低于80。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相关性研究:基于英语翻译硕士研究生视角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相关性研究:基于英语翻译硕士研究生视角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相关性研究:基于英语翻译硕士研究生
视角
王勃然;田立莹
【期刊名称】《英语教师》
【年(卷),期】2022(22)4
【摘要】基于一个自制的调查问卷,选取120名英语翻译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对翻译理论的了解及应用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相关性两个维度进行调研。

结果表明,英语翻译硕士研究生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认知不够,英语翻译硕士
研究生培养计划应加入更多翻译理论的教学内容,帮助其正确认识翻译理论与实践
的关系;英语翻译硕士研究生应在进行翻译实践的同时,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翻译理论。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王勃然;田立莹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评《农业科技英语综合教程》
2.科技英语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评《科技英语翻译》
3.生态翻译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评《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探究》
4.基于跨文化视角的英语翻译理论实证研究——评《英语翻译理论的多维度诠释及实践应用》
5.
跨文化视角下英语翻译理论的维度研究——评《英语翻译理论的多维度诠释及实践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

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
国的科技翻译理论研究从无到有,经历了曲折而 又辉煌的发展历程。早期,受限于资料匮乏、研究方法单一,这一领域的研究主 要依赖国外理论和经验。然而,随着中国科技的崛起和对外交流的扩大,科技翻 译理论逐渐与国际接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当前,中国的科技翻译理论研究已经从单纯引进吸收走向了自主创新。研究 者们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科技翻译理论和实践模式。同时,对于 科技翻译中涉及的复杂问题,如语言差异、文化背景、专业领域等,也进行了深 入探讨。
2、语法转换:科技文本通常具有较为严谨的语法结构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需要进行适当的语法转换以确保译文的质量。例如,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科技翻译 中,原文中的“切削力”可能需要翻译成“cutting force”,以适应目标语言 的表达习惯。
3、隐喻和修辞转换:科技文本中经常使用隐喻和修辞手法来描述抽象的概 念和现象,翻译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转换以保留原文的意象和比喻效果。例如,在 能源领域的科技翻译中,将“太阳能电池板”比喻为“阳光的收集器”需要翻译 成“solar energy harvester”以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三、实例分析
本节以人工智能(AI)领域的科技翻译为例,分析翻译转换理论的实际应用。 在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术语和概念较多,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这 些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的转换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例如,“deep learning”需要翻译成“深度学习”,而不是简单地翻译成“深层学习”,因为 “深层学习”
4、专业领域的深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翻译将涉及更多专 业领域。因此,深化专业领域的翻译理论研究,提高专业科技翻译的质量和水准, 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全球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英语翻译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旨在探讨科技英语翻译的理论与技巧,以期为科技英语翻 译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作者:漆栋良李继福朱建强来源:《新一代》2019年第19期摘要:根据长江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结合省属高校农科类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分析了当前《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就教学内容与学时、教材、因材施教三方面的改革提出建议,以满足和适应当前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教学建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简称《资环专业英语》,是该专业的必(选)修课,旨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词汇和术语的英文表达,初步培养学生阅读、翻译专业英文资料,以及撰写论文英文摘要和进行简单专业英语等能力,同时为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和出国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1,2]。

本研究基于长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的学科建设、课程特点和学生素质,对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专业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一)教学时间不足根据我校统一安排,农科专业的本科生要在大四第一学期学习《资环专业英语》这门课程。

与此课程同步进行的还有大学生毕业实习、找工作等,导致课程安排紧张。

(二)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第一,课时数偏少。

由于高校扩招和师资补充不及时,目前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均处于师资紧缺的状态,使得课程小型化改革风靡,专业英语的课时也是一再被压缩。

例如,长江大学的《资环专业英语》仅有24学时。

第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混乱。

多数农科院校《资环专业英语》没有固定教材,院校之间也鲜有相同,从而使得各校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千差万别[3]。

第三,师资配备不当。

随着教师队伍、尤其是年轻教师中有留学背景的日益增多,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成为许多高校《资环专业英语》教学的首选师资。

但由于该专业不仅包括土壤、植物营养、肥料等内容,还涉及植物生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致使《资环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也需要涵盖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授课老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英语讲授能力,还需掌握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英文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英文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英文The educational landscape is ever-evolving, and with the current push for innovation, it's crucial to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that can cater to the divers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This research project aims to delve into the intricacies of pedagogical reform, seeking to understand what makes a classroom dynamic and inclusive.One of the key areas of focus for this project is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The advent of digital tools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information is shared and accessed, and this project will investigate how these advancements can be harnessed to enhance learning outcomes.Another aspect that will be scrutinized is 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raditional grading systems are being questioned, and this study will look into alternative forms of feedback that could be more motivating and reflective of a student's true understanding.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also a significant theme within this research. The project will examine how group work can be structured to maximize engagement and ensure that all students contribute effectively to the colle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Moreover,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awareness ineducation will be highlighted. The project will consider how educators can create a more culturally responsive classroom that respects and values the diverse backgrounds of all students.Finally, the research will culminate in a set of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ors and policymakers, offering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these reforms in a way that is both sustainable and scalable.By the end of this project, it is hoped that a clearer picture will emerge of what a truly reformed educational system might look like, one that is better equipped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the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英语翻译是一个涉及到语言、文化、专业知识等多个领域的复杂任务。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农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农业英语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农业英语翻译中常常会出现理解偏差、表达不准确等问题,影响翻译质量和传播效果。

深入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英语翻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西方国家,由于农业科技的发达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业专业术语丰富且具体。

而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悠久,农业生产方式受历史文化影响较大,农业专业术语体系相对独特。

在进行农业英语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影响,以确保翻译准确、流畅、贴切。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机制,为提高农业英语翻译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在农业领域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在翻译农业英语时可能存在的语言形式与表达方式的不同,文化背景与习惯的差异,思维方式与逻辑推理的差异,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不同。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差异,我们旨在为西方农业英语翻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中西文化之间的隐含差异,从而实现更精准、准确地翻译农业英语内容。

最终目的是促进农业领域中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推动全球农业合作与发展。

2. 正文2.1 中西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中西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与表达方式的差异、文化背景与习惯的不同、思维方式与逻辑推理的差异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等方面。

中西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农业英语翻译的语言形式与表达方式。

在中西文化中,对于同一概念或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称呼和表达方式。

农业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评《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

农业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评《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

148农业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评《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杨爱霞(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经贸学院,河南焦作454000)农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为我国经济建设与民生保障做出重大贡献。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农业产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

同时,农业进出口贸易、农业商务合作、农业学术交流等流域都需要使用专业英语,使得农业英语翻译的重要价值得以充分彰显。

不同于一般的通用英语,农业英语具有较强的科技属性,语法结构复杂、专业术语繁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英语翻译难度。

因此,深入研究农业英语翻译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策略,成为当前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环节。

由曹文娟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一书,基于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分析新时期农业英语翻译的现实需求与新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详细论述农业英语的词汇、句子、时态等语法特点,进而探索出科学的翻译技巧,为农业英语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全书共包括8个章节。

第一章从农业英语语言特点出发,分析学习农业英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其句法、词法特点。

第二章围绕农业英语的词法特点,分析名词、动词、冠词、助词、代词、数词等词汇在农业英语中的语法逻辑。

第三章从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将来时态三方面,阐述农业英语的时态特点。

第四章根据农业英语的句型种类,分析其中的典型句子,明确指出农业英语句式的语法逻辑和结构特点。

第五章立足英语翻译视角,介绍农业英语翻译的要求、原则、方法以及技巧,阐述农业英语词汇、语法的翻译方式。

第六章详细阐述农业英语翻译的理论基础,包括转换论、顺应论、功能目的论、功能对等论4种。

第七章落脚于翻译实践,分别从科技、电商、旅游等角度,介绍农业英语翻译的实践应用。

第八章深入论述农业英语文本的翻译理论以及相关案例。

相比于基础英语,农业英语最大的特点是运用英语阐述农业领域的技术体系、生产理论、生产实践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农 业现 代化 和 国际化进 程 的加 快 ,农 业 领 域 的 国际合作 与交 流 日趋 频 繁 。中 国是一个 历 史悠 久 的农 业 大 国 , 但 至清朝 后 期 , 西 方 的农 业科
农 业科技英语翻译 人才培 养教 学改革实证研 究
贾振 峰 , 李凤 英
( 绥 化学 院 ,绥 化 1 5 2 0 6 1 )

要: 农 业 是 国之根 本 。农 学 专业 学生做 为 未 来 的农 业 科 技 人 员的 主 力 军 , 应 当培 养 他 们 准 确 而 得 体 地 翻 译 农 业 科
i n f o r ma t i o n e x c h a n g e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 e a t u r e s o f En g l i s h a n d C h i n e s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中图 分 类 号 : S 一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An Em p i r i c a l Re s e a r c h o n Ta l e n t s Cu l t i v a t i o n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c e a nd Te c hno l o g y En g l i s h Tr a ns l a t i o n
t h e m t o a c c u r a t e l y a n d a p p r o p r i a t e l y t r a n s l a t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t i f i c d i s c o u r s e a n d t o d e a l wi t h t h e
h a r d wa r e . Ke y wo r d s :Ag r i c u h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n o l o y ; g En g l i s h t r a ns l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mo d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i n r e s p o ns e t o t h e i nc r e a s i n g l y f re q ue n t i n t e r n a t i o na l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c e a nd t e c h n o l o g y
t e c h n o l o g y d i s c o u r s e ,t he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mo d e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d t e c h n o l o g y En g l i s h
技语篇 , 以 应 对 日益频 繁 的 国际 间农 业科 学技 术 信 息 的 交 流 。本 文根 据 农 业 科技 英语 及 翻 译 的 特 点 , 从 农 业 科 技 英 语 教 学
软件 和硬 件 两个 方 面 , 论 述 了农 业科 技 英 语 翻 译 人 才 的 培 养模 式 。
关键 词 : 农 业科 技 英语 ; 翻译 ; 培 养模 式
t r a n s l a t i o n t a l e n t s r f o m t h e t w o a s p e c t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E n g l i s h t e a c h i n g : s o f t wa r e a n d
J I A Zh e n f e n g ,L I F e n g y i n g
( S u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S u i h u a 1 5 2 0 6 1 )
Abs t r ac t :Ag r i c u l t u r e i s t he ba s i c o f t h e c o u n t r y .Ag r o n o my s pe c i a l t y s t ud e nt s a r e a c t i ng a s t he ma i n f o r c e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n o l o g y pe r s o nn e l o f t he f u t u r e .I t i s s t i l l a p r o b l e m a s h o w t o c u l t i v 0 1 4年 0 9月
吉 林农 业科 技学 院学报
V o 1 . 2 3 , N o _ 3
S e p t e mb e r , 2 0 1 4
J o u r n a l o f J i l i n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U n i v e r s i t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