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湘教必修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章《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2

4地域文化与人口 (选学内容)【学习目标】:1 .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区别。

2、了解中西方文化对人口的不同影响 3、理解古今中国文化对人口的不同影响,并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所在。

4、提升发散思维能力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难点: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课前预习】:概念:文化及地域文化 【复习回顾】:1、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一些?2、读右图,分析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由于人口的的流动对珠三 角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人口出生率由何差异?讨论影响因素【结论】一、国外文化与人口1、 发达国家:2、发展中国: 【新知探究二】“孔雀东南飞”中的一段“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问题]:1从这段文字里,大家能够读出当时婚姻具有什么特点吗?对人口又会产生什么影响?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提到的“晚婚”和“计划生育”内容,对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吗?【规律总结】二、中国文化与人口1、古今文化对人口的影响2、文化是发展的【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属于文化范畴的是A、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B、日本多火山、地震C、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下列事物或现象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A、陕北民歌B、我国制造的“神舟号飞船”C、山东蓬莱附近海域出现的海市蜃楼D、“三北防护林”3、下列正确的叙述是A、刀耕火种是一种文化B、自然界的阳光、空气也是文化的一部分C、自然风光也是文化的一部分D、风力发电和引水灌溉是文化的组成部分4、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B、地域文化对一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D、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域文化差异对人口的发展往往产生相同的影响5、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6、在当代社会,属于婚译制新观念的①多子多福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③只生一个好④男女都一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学而优则仕”中的仕是指A、工人B、农民C、统治者阶层D、被统治者阶层8、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A、早出晚归B、安土重迁C、季节性迁移D、逐水而迁二、综合题9、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文化事物和现象方面的差异,回答以下问题(1)填写下列表格(2)表中所示的文化事物,属于物质文化事物的有,属于精神文化事物的有。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2课件 第1章 人口与环境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2课件 第1章 人口与环境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特别提醒 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而欧洲信奉基督教,其出生率为什么在世 界各大洲中却是最低的呢? 这是因为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仅是影响人口发 展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 地区之一,并不是单单受天主教影响的缘故,还深受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教育、婚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样,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出生 率最低的地区,也并不是只受宗教单一因素的制约,例如上面学习到 的婚俗就有深刻的影响。
三、中国文化与人口 1.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 2.变化 (1)早婚早育→晚婚晚育。 (2)多育多子→只生一个。 (3)“学而优则仕”→“全民皆商”。 (4)安土重迁→“四海为家”。
问题探索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说明 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解析】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 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 为清真寺。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纱丽 (又称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服)是印度、孟加 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 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2)西亚是世界上 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 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送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 达地区。所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油 气资源。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
【解析】 由于气候差别,南方人为了散热,睡竹床;东北人为 了防风和保暖,使用双层玻璃。北方冬季气温低,人们爱好溜冰;南 方夏季气温高,人们喜好游泳。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风俗,泼水节 是傣族和彝族的节日。新疆人到其他地方后说普通话不能反映新疆的 文化特点。 【答案】 A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课程标准:1.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课标解读:1.理解外国文化中的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以及随社会的进步发生的变化。

3.运用某地地域文化分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与人口[情景导学]《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一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思考] (1)材料中描写了当时怎样的婚俗?(2)材料中婚俗现象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提示](1)早婚,初婚年龄低。

(2)古代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相对不足,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加。

[教材导学]1.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3.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对人口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4.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2)婚姻稳定程度: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会导致出生率降低。

5.宗教对出生率的影响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因此形成较高的出生率。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仅是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并不是单单受天主教影响的缘故,还深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婚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同样,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地区,也并不是只受宗教单一因素的制约。

二、中国文化与人口[情景导学]某地区流传的一段顺口溜:有儿无女不称心,有女无儿会伤心;一儿一女不放心,多子多女才舒心。

[思考] (1)以上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人口文化?(2)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口发展会呈现怎样的特点?[提示](1)重男轻女、多子多福。

(2)人口出生率高,增长快。

[教材导学]1.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

2.变化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1.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域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没有任何联系②地域文化仅指表现在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方面的差异③地域文化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④地域文化是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精品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精品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5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知识点一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含义[学生用书P19]1.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温馨提示]地域文化表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建筑、生产工具、服饰、饮食、语言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深远。

【思考】1.荷兰风车、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墨西哥玛雅古迹、瀑布是否属于文化现象?提示:荷兰风车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那达慕大会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墨西哥玛雅古迹在古代属于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现在侧重于精神财富,以上三项都属于文化现象。

瀑布不是人类创造的,不属于文化现象。

2.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在斋月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而且以上宗教建筑风格不同。

这些习俗和建筑风格可以称为什么?提示:地域文化。

材料一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的形成基础。

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场所空间、生产和生活资料,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

材料二四合院结构示意图。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

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华北地区,其中以北京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一种四面有房屋、中间有院子的住宅结构,其规模有大有小,小型四合院只有一进院子,大者有二三进和东西跨院,有的还有后花园。

四合院由围墙封闭成矩形,房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

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上,门朝南开;有的大门前后有影壁,进门左转进入前院,院子南侧为倒座,旧时为佣人的住处。

经垂花门进入中心庭院,分布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的正房,也叫上房,为主人起居室和卧室,一般为一明一暗。

中间为堂屋,是家庭住房的中枢,也是接待客人和家人相聚的地方,两边为卧室。

正房的前方左右两侧为厢房,也叫下房、配房,一般用作书房、餐室或晚辈住房。

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回廊相连。

结合材料探究:(1)某地域内的文化景观是当地________的指示物。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_4 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_4 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 湘教版必修2

1.4地域文化与人口【相关知识点回顾】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一、文化和地域文化1.文化:人类在①______________2.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③__________二、文化背景与人口1.对人口发展影响较大的文化差异主要是⑤2.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1)初婚年龄【探究点一】〖合作探究〗材料:西方发达国家法律规定的初婚年龄虽然普遍较低,如英国为岁,但实际的初婚年龄要晚得多,大多在多在14~20岁之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婚俗,如下表所示。

婚俗发达国家初婚年龄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较多婚姻的稳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下列有关文化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婚育观念已基本相同了.德国人大部分信仰佛教,所以人口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大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在婚俗方面导致欧美国家人口出生率一般较低的原因是(.宗教因素的影响C.婚姻关系不稳定 D.只生一个的国家政策【层次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流动人口已达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

有数据表明,中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不到人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绝对主力。

据此完成第4.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预学能掌握的内容】①社会历史发展②物质财富③长时期④特定文化⑤婚俗⑥宗教⑦偏低⑧延长⑨加快⑩降低离婚率出生率降低人口增殖高晚婚晚育出生率多子多福出生率全民皆商工商业安土重迁四海为家增加身体【探究点一】〖合作探究〗提示:①初婚年龄小,人口出生率就高。

②婚姻不稳定,离婚率高,降低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慢,反之增长快。

〖课堂检测〗1.B 2.C 3. 4.B 5.B【探究点二】〖合作探究〗提示:①推迟生育年龄,缩短生育时间,降低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

②降低人口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积累社会财富。

高中地理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湘教版必修2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一、读课标,找方向。

1 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 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二、读课文,找知识点。

1、文化和地域文化文化: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和的总和。

地域文化:一定长时间形成的特定现象。

[自主探究] 举例说明文化和地域文化(如国家的、地域的、民族的等等)★2、外国文化与人口(1)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这些差异对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像、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最大。

(2)婚俗影响,主要表现在和。

(3)发展中国家:初婚年龄,出生率;婚姻关系,出生率。

发达国家:初婚年龄,出生率;婚姻关系,出生率。

(4)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宗教一般不反对。

[合作探究1]1 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 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有哪些?2 欧洲信奉基督教,为何出生率最低?★3、中国文化与人口(1)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2)生育方面表现为:从到;从到。

职业选择表现为:从到。

人口流动表现为:从到。

[合作探究2]1 举例说明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 中国传统的生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形成此观念的原因是什么?3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对人口有何影响?三.练习巩固。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A梆子 B豫剧 C盆地 D城市2.导致非洲人口出生率高的主要因素是()A 经常发生战乱 B先进的生产方式 C妇女所占的比重小D宗教信仰普遍3.能够影响人口生育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A只生一个好 B 男女都一样 C多子多福 D四海为家四.课后作业。

(自主完成“中学第二教材”P13-14的习题)。

湘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

湘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

湘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自主学习】:一、欣赏歌曲,体会不同作风民歌的共同魅力,感悟什么是文明和地域文明,完成以下填空。

1、文明:人类在社会历史开展进程中所发明的和的总和。

2、地域文明:在一定地域长时期构成的现象。

3、影响:地域文明对_____________继续地发生作用。

二、从身边事例说起,经过对自己家族的调查和温州人口迁移现象的剖析,了解中国文明资料1:在中国,没有哪个中央像温州一样,在革新开放的大潮里一次又一次成为言论的焦点, 也没有哪一个中央像温州一样,有那么多人散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的温州人有40万;在国际创业的那么有135万,占了温州全市常住人口〔912.7万〕的1/5左右。

资料2:温州地域人口迁移表示图。

〔见课件〕思索:1、温州的人口迁移与文明背景有何关系?2、人口迁移对人口素质有何积极影响?三、经过案例剖析,论述本国文明对人口影响的空间差异,并完成下表。

〔空间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文明背景,对发生了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人口的增长。

【学致运用】〔充事先势评论员,对以后一般人口文明现象停止辨析,养成以辩证观和开展观看待效果〕资料:2021年11月15日,中央决议放开〝独自二胎〞,即一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严重调整完善,是国度人口开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思索:据你了解,放开独自二胎政策有何积极意义?你如何看待方案生育政策?【课堂反思】:1、请依据你对本节课内容的了解,试着构建知识网络。

2、对本节课你还存在哪些困惑?〔与同窗或教员交流〕。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文化背景与人口学案 湘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文化背景与人口学案 湘教版必修2

文化背景与人口一、考点突破1. 了解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含义;2. 运用相关资料,掌握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二、重难点提示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和地域文化1. 文化的含义类型内涵举例特点二者联系文化物质文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如指南针、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云南傣族竹楼、农田、道路、城市、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变化节奏较快,具有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高的特点,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精神文化内容也具有物质形式,如古代石窟艺术、街头雕塑、革命纪念地精神文化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规范人们社会行为,体现人们情感的文化内容如语言、文学、京剧艺术、少数民族风情、法律、教育、宗教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且发展变化的节奏较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2. 地域文化①含义: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②形成过程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地域文化从成因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文化背景与人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这种差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就很大。

文化差异主要国家类型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婚俗初婚年龄早婚早育发展中国家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人口出生率高,加快人口增长速度晚婚乃至不婚不育发达国家降低人口出生率,延缓人口增长,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婚姻稳定程度稳定发展中国家离婚率低,出生率较高不稳定发达国家离婚率高,出生率低宗教信仰宗教的国家为了扩大势力,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导致人口出生率较高思考:从地域文化对人口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非洲人口出生率高?①非洲许多地区初婚年龄偏低,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②非洲部族众多,各部族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多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 湘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 湘教版必修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习目标】1.知道外国文化中对人口文化的影响。

2.知道中国人口文化发生哪些转变以及转变的原因。

【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案例,完成相关活动。

案例一:爱尔兰人口约374.4万,是欧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国际之一,首都都柏林。

早在1926年,爱尔兰妇女的平均婚龄便高达29.1岁,超过了当代提倡晚婚的其他所有国家。

根据1951年的人口普查,50岁女性从未结过婚的占同龄女性的26%,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数的孩子,在数量上超过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

爱尔兰:爱尔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reland ),简称爱尔兰,位于欧洲西北部的爱尔兰岛上。

面积7 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400 万,是欧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绝大部分为爱尔兰人。

主要宗教是罗马天主教,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5%。

爱尔兰语为第一国语,英语为第二国语。

在爱尔兰,大部分人讲英语,贸易合同和函电均用英语。

政府文件同时用英语和爱尔兰语两种文字发展。

货币是爱尔兰镑Irish Pound ,辅币为便土Pence.首都,都柏林(Dublin),主要商业区在南岸,主街奥康纳街宽达50米,为欧洲最宽大最宏伟的街道之一。

案例二:约85%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认为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

近年来菲律宾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2.36%,每年约有170万婴儿出生,按这种速度,菲律宾在未来的30年内人口将增至1.7亿左右,比现在翻一番。

1.以上两段文字材料说明了什么?2.哪些文化差异对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影响?分别如何影响?案例三: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巨大。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其基本教义有“四谛”、“六道轮回”等。

一向鼓吹出家遁世、轻生乐死、厌弃生育,对人口再生产的态度十分消极。

近代以来,在汉族地区,宗教的影响趋于衰微(佛教在生育、孝道等问题上已向儒家思想靠拢),但在少数民族中,宗教仍有影响,如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教,云南南部的佛教,内蒙古,藏青地区的喇嘛教等。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节人口分布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节人口分布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人口分布学习目标: 1. 掌握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 重点 )2. 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重难点 )一、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人口密度。

2.特点:极不平衡。

(1)表现①从世界上看: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②从各大洲看: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亚洲占比最大。

③从各国看:目前,中国最多,其次为印度,13 个国家人口超过 1 亿。

④从城乡看: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

(2)规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地理条件(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

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

(4)土壤:主要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5)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2.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1)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口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

(2)农业社会以后,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3)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1) 城镇人口比例最高的大洲是北美洲。

( )(2) 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大。

( )(3)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变的。

( )(4) 热带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在平原地区。

( )(5) 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为欧洲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提示: (1) ×欧洲是城镇人口比例最高的大洲。

(2)√ 例如,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而绿洲之外,则人口稀少。

湘教版 地理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湘教版 地理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一、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地域文化的含义,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及产生影响的原因。

2.通过搜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了解外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特点,培养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3.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深刻理解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地域文化与人口概述1.文化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①_______和②_______的总和。

2.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③_______现象。

外国文化与人口1.婚俗(1)初婚年龄发展中国家:④_______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⑤_______延长,⑥_______差距缩短,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发达国家:⑦_______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降低了⑧_______。

(2)婚姻稳定程度:许多西方国家,⑨______________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导致⑩_______。

2.宗教:为了扩大势力,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中国文化与人口1.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

2.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答案:①物质财富②精神财富③特定文化④早婚⑤生育时间⑥亲子年龄⑦晚婚⑧人口的出生率⑨婚姻关系⑩出生率降低(二)合作探究1.为何具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中国目前也出现了“丁克”家族?答案:“丁克”家族的出现是人们生育观改变的结果,分析时要从引起我国目前生育观改变的因素入手。

从职业构成看,“丁克”家族中的职业女性,她们的收入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往往感觉“生孩子的时机不成熟”。

从学历看,虽然“丁克”家族出现两极化,但她们大多集中在沿海大城市,接受新观念机会较多,思想较开放,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小。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案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从容说课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地理学对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

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地域文化则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如东亚稻米文化、南亚佛教文化、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化等。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具有地域性的文化传统是由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同时,它也能够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作用。

学习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不同。

如晚婚的爱尔兰妇女,主要受婚俗的影响。

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主要是受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城市的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也是受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

可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能够对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为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与人口的理解,教学中可多让学生收集我国和西方国家在生育观念问题上存在差异的材料,再结合这两个地域不同的人口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和讨论,从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与人口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教学重点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及原因。

教学难点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的形成。

教具准备收集我国和西方欧美国家在生育观念、婚俗、宗教信仰以及对其人口发展影响的相关资料、部分人口数据资料、典型地域文化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化、地域文化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资料,学会了解外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特点,总结归纳出地域文化对人口影响的方法。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社会调查,运用生活实例,深刻理解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2019最新】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4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湘教版必修21

【2019最新】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4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湘教版必修21
正误判断:
(1)从“学而优则仕”到“全面皆商”是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 )
(2)从“多子多福”到“只生一个好”再到“全面推行二孩”的政策,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 )
【提示】 (1)√
(2)√ 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生育政策都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答案】 (1)C (2)B
中国文化与人口
[合作探讨]
占里村位于贵州省××自治州××县的群山之中,1952年至20xx年的48年里,村里98%的家庭都是一儿一女。一直以来,占里村遵循着“不许外娶,不许外嫁”,“一对夫妻只允许生两个孩子”,“结婚晚、老得晚”、“早要孩子意味着早当老人,寿命也短”等观念,从建村到现在700多年来自然增长率一直非常低。
【导学号:64490015】
国家
指数
国家
指数
巴基斯坦
4.9
肯尼亚
1.1
尼泊尔
4.0
哥伦比亚
1.0
韩国
3.3
菲律宾
0.9
泰国
1.4
委内瑞拉
0.9
(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的国家是( )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最新】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4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湘教版必修2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的概念。
2.举例说明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重、难点)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含解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含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1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明确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思考人口迁移问题.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3、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探究能力【自学导引】【图表解读】阅读教材P16页图1-9填写下列表格迁出地迁入地迁移的原因中国、印度等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非洲等自然灾害、战争、生活贫困需要到海外谋生欧美洲、地理大发【活动点拨】活动一:课本第17页参考答案:问题1: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居住地;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涉及定居地较长时间的改变;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B中学读书,虽有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依据,但未变更定居地,所以都不属于人口迁移,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因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因此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2:①北宋末年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属国内人口迁移,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活动二:课本第19页(1)由乡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2)是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活动三:课本第21页⑴世界人口迁出国多为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迁入国多为发达国家⑵发达国家经济、文化水平高,但人口增长慢,劳动力较为短缺;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人口增长快,有大量劳动力过剩【课堂探究】1。

人口迁移与人口的空间移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它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人间空间移动包括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种形式,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时间移动后立刻返回居住地的现象,例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人口;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游牧民族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移动;有两个或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中国文化与人口学案 湘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中国文化与人口学案 湘教版必修2

中国文化与人口一、考点突破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难点:1. 文化的横向和纵向的对比;2. 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进影响因素时代文化的地域成因积极意义婚姻观早婚早育古代古代农业社会,人口相对不足,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殖——晚婚晚育现代当今中国,人口压力十分沉重推迟生育年龄,缩短生育时间,降低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生育观多育多子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增殖财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动力——只生一个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降低人口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积累社会财富择业观学而优则仕古代“士”“农”“工”“商”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

“士”是统治阶级,农民被尊为财富(粮食)的创造者,而工商业者则被认为不是财富(粮食)的创造者而遭到统治者的贬斥——全民皆商现代现代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新观念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居住观安土重迁古代定居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思想——四海为家现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被彻底打破,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考:古代形成“父母在,不远游”观念的原因是什么?①从观念上看,这是我国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

“不远游”可使儿女守候在父母身边进行照顾,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②从交通通信方式看,古代交通通信极不发达。

如果远游则难以与父母联系,使得相互间牵肠挂肚。

【随堂练习】1. 当代中国,逐渐形成的一种婚育文化时尚是()A. 争取早婚晚育B. 适当晚婚晚育C. 只结婚而不育D. 尽量早婚早育答案:B思路分析: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的初婚年龄大多集中于15~20岁,在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题目 1.4地域文化与人口第 1课时
学习
目标
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对婚姻、家庭、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影响,学会分析不同地区人口观念差异的原因。

理解文化进步对婚姻、家庭观念等的影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不同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的差异。

学习
疑问
学习
建议
学生填写
【相关知识点回顾】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
【知识转接】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文化和地域文化
1.文化:人类在①______________过程中所创造的②____________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③__________形成的④____________现象。

二、文化背景与人口
1.对人口发展影响较大的文化差异主要是⑤______和⑥______。

2.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
(1)初婚年龄
a.发展中国家:⑦______→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⑧______→亲子年龄差距缩短→⑨______人口增长。

b.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⑩______人口的出生率。

(2)婚姻稳定程度: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定,__________较高,再婚现象较多,会导致______________。

3.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扩大势力→一般不反对____________→____出生率。

三、中国文化与人口
古代现代对人口的影响
婚育年龄早婚早育__________ 减少人口__________ 生育观念
“____________”、“不孝
有三,无后为大”
“只生一个好”、“男女
都一样”
减少人口________
职业选择学而优则仕________
从事__________的人口
越来越多
人口流动
观念
________ ________
婚姻的地域范围
______,人口______素
质、______素质提高
【探究点一】
〖合作探究〗材料:西方发达国家法律规定的初婚年龄虽然普遍较低,如英国为16周岁,但实际的初婚年龄要晚得多,大多在25~35周岁之间。

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初婚年龄大多在14~20岁之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婚俗,如下表所示。

婚俗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初婚年龄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较多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婚姻的稳
定程度
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较稳定,离婚率较低结合材料探究:①初婚年龄大小对人口出生率有何影响?②婚姻稳定程度与人口增长有何关系?
【层次一】
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为“稻米文化”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关系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下列有关婚俗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婚育观念已基本相同了
B.德国人大部分信仰佛教,所以人口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C.婚姻关系的不稳定使人口的出生率居高不下
D.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大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3.在婚俗方面导致欧美国家人口出生率一般较低的原因是()。

A.早婚早育现象普遍 B.宗教因素的影响
C.婚姻关系不稳定 D.只生一个的国家政策
【层次二】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流动人口已达2.6亿,十年间增长80%,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

有数据表明,中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80后”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绝对主力。

据此完成第4~5题。

4.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促使文化新风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
6.总和生育率是按照某一年度的妇女生育水平,计算每个妇女度过其整个生育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

下图表示1950~199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总和生育率最高,受到哪些传统观念的影响?
(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总和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2年后,总和生育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试述中国新文化引起哪些生育方面的变化。

【思维导图】(学生自我绘制)
给同学们参考: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①社会历史发展②物质财富③长时期④特定文化
⑤婚俗⑥宗教⑦偏低⑧延长⑨加快⑩降低离婚率出生率降低人口增殖高晚婚晚育出生率多子多福出生率全民皆商
工商业安土重迁四海为家增加身体
【探究点一】
〖合作探究〗
提示:①初婚年龄小,人口出生率就高。

②婚姻不稳定,离婚率高,降低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慢,反之增长快。

〖课堂检测〗
1.B 2.C 3. 4.B 5.B
【探究点二】
〖合作探究〗
提示:①推迟生育年龄,缩短生育时间,降低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

②降低人口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积累社会财富。

③不同区域间联系日益密切,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口身体、文化素质。

s
〖课堂检测〗
(1)C (2)增加人口,积聚力量,打败吴国(3)马寅初控制人口增长(4)15~20 劳动力人口压力
(5)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重要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层次一】
1.答案:A2.答案:D3答案:C
【层次二】。

答案:4.C 5.B
6.答案:(1)“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导致多育多子;“早生贵子”“四世同堂”的观念,导致早婚早育。

(2)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3)人们注重自身发展,把精力用在学业、工作上,使人们由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好”“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观念,使人们由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