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扁形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3.通过对扁形动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4.培养学生勇于质疑、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扁形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知学习:介绍扁形动物的定义、身体特征、分类等,结合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
4.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提高生物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3.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如观察扁形动物的形态、结构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巩固拓展:设计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拓展任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实验、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扁形动物教案(附7套期末试卷)
《扁形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活涡虫,培养皿,放大镜,清水等。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有哪些主要特征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生思考,涡虫的身体有什么特点?的示意图,阅读教材与腔肠动物还有何异同?有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右、背腹,前端(头部),给体呈两侧对称否安全?为什么?师可围寄生虫容易使人或动物患五、板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能发育成植物枝叶的是()A.芽B.根尖C.胚轴D.子叶2.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三类无机盐是()A.氮、磷、钾B.氮、磷、铁C.氮、硫、钾D.硼、磷、锌3.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A.二氧化碳+水生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4.下列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促进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B.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C.促进有机物的分解D.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阳光灼伤5.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①先天性行为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③学习行为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一般特点。
2.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一般特点。
2.区分不同种类的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区别。
2.各种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腔肠动物特点•消化道上有腔肠•中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相连通•神经系统的发达程度不同分类•星虫•铁线虫•钩虫•蛔虫•长颈鳃亚门•前肠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不同种类的腔肠动物,让学生熟悉其外貌特征和分类。
•联系腔肠动物的特点,让学生理解腔肠和中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的差异。
2. 扁形动物特点•体扁平、身体各部分没有明显界限•消化道只有一个口•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简单分类•卵生动物•舌形动物•陆生扁形动物•海生扁形动物•绦虫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不同种类的扁形动物,让学生熟悉其外貌特征和分类。
•联系扁形动物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其消化道、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的简单性,以及体扁平和身体各部分没有明显界限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扁形动物的生活环境及其适应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出所学知识的总结,并拓展了解其他动物的相关知识。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共9篇)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共9篇)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一): 举出几个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水母、珊瑚虫、海葵、海蜇扁形动物:血吸虫、猪肉绦虫、三角涡虫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二):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据分析可见: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故答案为: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三):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一部分扁形动物和一部分腔肠动物都是寄生关系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四):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相同点相同点:1.无脊椎动物2.原始消化腔3.大都雌雄同体,既可以有性生殖,也可无性生殖.一楼说都是双胚层是错的,扁形动物有中胚层.不同点:1.腔肠动物是辐射对称,扁形动物是两侧对称2.腔肠动物只有中胶层,扁形动物有中胚层3.扁形动物由原肾管排泄4.扁形动物有脑神经节,腔肠动物只有神经网.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五): 简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鱼类的主要特征.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故答案为: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六):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哪个更高等,【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环节动物门,分节的真体腔原口动物;线形动物门,具假体腔;扁形动物门,具三胚层;腔肠动物门,两胚层并具辐射对称;真体腔比假体腔高级,有体腔比没体腔高级,三层比两层高级,所以环节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七):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生存环境拜托了各位【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腔肠动物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在海水中.扁形动物有的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上,有的就自由生活,生活在阴湿环境中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八): 下面关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身体都呈辐射对称B.身体都成左右对称C.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D.有口有肛门A、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扁形动物的身体扁平,两侧对称,A错误;B、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扁形动物的身体扁平,两侧对称,B错误;C、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C正确;D、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是有口无肛门,D错误.故选:C.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九): 为什么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一类身体扁平,最简单和最原始的三胚层动物.扁形动物身体扁平,这在动物进化中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通过身体的中线,可以把动物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这种对称叫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体型给动物适应外界环境带来极大的好处.首先,它使动物的身体有了前后、左右、背腹之分,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出现分工:腹部主要形成一些消化和运动器官,承担运动和摄食的功能,背面长肌肉具有保护功能.身体前端主要集中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每当向前运动时,总是以前端最先接触新的环境,因此,锻炼了身体的前端能够及时、迅速反应多变的外界环境,从而促使神经系统更加向前端集中,为在前端分化成脑创造了条件.其次,两侧对称也为动物的活动扩大了范围,不仅能在水中游泳,而且能在水底爬行,使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有可能到陆地生活.所以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一些陆地的种类.扁形动物除了具有外胚层和内胚层外,还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的出现,使扁形动物肌肉发达,运动能力增强.由于扩大了活动范围,增加了食物来源,增加了营养,促进了各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分化.所以,与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相比,扁形动物是向前大大进化了.现存的扁形动物约有7000多种,常见的有血吸虫、涡虫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课件腔肠动物扁形动物ppt。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关注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生物世界】海葵的种内斗争。
提问:同学们认识视频中的生物吗?它们是海葵,看起来像植物,但其实它们是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类动物。
二、讲授新课(一)腔肠动物【教师】课件展示腔肠动物图片,讲述: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种类和生活习性特点。
【教师】播放视频:【生物世界】发光的水母,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腔肠动物的兴趣。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腔肠动物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今天我们通过观察水螅,来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学生】听讲,知道腔肠动物的基本结构相似。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介绍水螅的内容,提问: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教师】接着提问:这样的形体结构与捕食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水螅的身体不能分出背面和腹面,也不能分出左侧和右侧,只能分出有口的一面和与口相对的一面。
这样的体型可以感知和捕捉来自各个方向的猎物。
【学生】听讲,了解水螅身体的结构特点。
【教师】以水螅为例,讲解辐射对称的概念。
【学生】听讲,认识辐射对称的概念。
【教师】继续提问:水螅怎样捕食?【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饥饿状态的水螅,触手伸得比平时长很多,水螅利用触手捕食水蚤并将其送入口中。
(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观察水螅的捕食过程)【学生】听讲,了解水螅怎样捕获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章第1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3.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生物学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更多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
-阅读后,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4.小组合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关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资料,制作成PPT或手抄报,进行课堂展示。
2.学生在观察、描述生物特征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指导。
3.部分学生对生物学术语的掌握不够熟练,影响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表达。
4.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特征的认知,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在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生物的分类、特征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1.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
-理解并掌握腔肠动物的体壁结构、消化系统等特点。
-理解并掌握扁形动物的体型结构、消化系统等特征。
2.难点:
-区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并能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
-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这两种动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八年级生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学设计
10 min
一、扁形动物
【观看视频2】涡虫的捕食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请观看视频,比较水螅与涡虫在下列各方面的特点,填在表格中。
水螅
涡虫
生活环境
运动
捕食
形态(对称方式)
结构
消化
【课件展示】涡虫、龙虾、蝴蝶、海龟等两侧对称生物
【提出问题】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在进化上有何优势?
【分析问题】两侧对称的体型给动物适应外界环境带来极大的好处。首先,它使动物的身体有了前后、左右、背腹之分,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出现分工。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对敌害、食物定向;背面色深是保护色,有保护功能;腹面有纤毛可辅助其在定向的基础上较快速地运动,两侧对称的体形,为动物逐渐进化出专门的运动器官提供了形态结构基础,也扩大了动物的活动范围,使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有可能到陆地生活。所以说两侧对称的体形利于捕食和防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寄生型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教学过程
2min
复习导入
【课件展示】腔肠动物这一类群中的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虫
【提出问题】它们外形多种多样却因为有共同的结构特征而归属到这一类群,你还记得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教科书
书名:生物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教学人员
动物扁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等。
(2)掌握扁形动物的分类,如涡虫、吸虫、绦虫等。
(3)学会观察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扁形动物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扁形动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
(2)扁形动物的分类。
2. 教学难点:(1)扁形动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2)扁形动物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扁形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讲授(1)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讲解扁形动物的身体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等特征,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展示。
(2)扁形动物的分类:介绍涡虫、吸虫、绦虫等不同类别的扁形动物,讲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扁形动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动手制作:制作扁形动物模型,展示扁形动物的特征。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扁形动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物观察:通过实物观察,检验学生对扁形动物特征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教案扁形动物八上
初中生物教案扁形动物八上
教学目标:
1.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2.了解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3.掌握扁形动物的部分代表物种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
1.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教学难点:
1.扁形动物的部分代表物种及其特点;
2.扁形动物的生态作用。
教学准备:
1.教材《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2.图片、实物和视频资料;
3.课堂小测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扁形动物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讨论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
二、讲授(15分钟)
1.介绍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讲解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3.展示扁形动物的部分代表物种及其特点。
三、实验(10分钟)
通过观察实物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扁形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
四、练习(10分钟)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
五、达标检测(5分钟)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扁形动物的掌握程度。
六、总结(5分钟)
对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作业布置:
1.预习下一堂课内容;
2.完成课堂小测验中出现的问题;
3.收集扁形动物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扁形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扁形动物的生态作用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需要在后续课堂中进行进一步讲解和实践。
扁形动物教学教案
扁形动物教学教案教案:扁形动物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扁形动物的特征及分类。
2.理解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态角色。
3.培养学生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1.扁形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2.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态角色。
教学难点:1.扁形动物的分类和特征的深入理解。
2.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教学准备:1.PPT等多媒体设备。
2.图片和视频资料。
3.实物标本和显微镜。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这些生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Step 2:知识输入(2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扁形动物,解释其基本特征,如扁平的身体、背腹两侧对称等。
Step 3:分类讨论(20分钟)介绍扁形动物的分类,包括扁平虫、绦虫等。
通过对比不同种类的扁形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类的重要性。
Step 4:生态角色(20分钟)讲解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扁形动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鼓励学生思考扁形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Step 5:实验观察(20分钟)分发实物标本和显微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和记录。
引导学生关注扁形动物的形态特征,并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组织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回答以下问题:1.扁形动物的特征是什么?2.扁形动物的分类有哪些?3.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什么?Step 7:拓展延伸(15分钟)。
初中生物扁形动物教案
初中生物扁形动物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区分扁形动物的特征和种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目标对象: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学生
教学内容:
1. 扁形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2. 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3. 扁形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扁形动物的话题,引发学生对该动物类群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扁形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知识。
3. 实践: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扁形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加深他们对扁形动物的认识。
4. 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扁形动物的生态作用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总结扁形动物的特点和重要性,强调扁形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扩展阅读:
1. 《扁形动物的分类》
2. 《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
3. 《扁形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
1. 学生观察实验表现
2. 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度
3. 学生对扁形动物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
1. 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生物课程教科书
3. 实验用具和材料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3. 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教案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教案第一章:扁形动物门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扁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扁形动物门的分类和代表物种理解扁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扁形动物门的分类和代表物种扁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特征和代表物种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二章: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2.1 教学目标掌握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理解扁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2.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扁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2.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通过实物观察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手触摸和观察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第三章: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3.1 教学目标了解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掌握扁形动物门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3.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扁形动物门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3.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和繁殖方式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过程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生命周期的适应意义第四章:扁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4.1 教学目标了解扁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掌握扁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4.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扁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4.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和适应策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的适应意义和生态作用第五章:扁形动物门的保护与利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扁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掌握扁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5.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扁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5.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扁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方式第六章:线形动物门概述6.1 教学目标了解线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掌握线形动物门的分类和代表物种理解线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线形动物门的分类和代表物种线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特征和代表物种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七章: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7.1 教学目标掌握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理解线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7.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线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7.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通过实物观察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手触摸和观察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第八章: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8.1 教学目标了解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掌握线形动物门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8.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8.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和繁殖方式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过程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生命周期的适应意义第九章:线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9.1 教学目标了解线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掌握线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9.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线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9.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和适应策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的适应意义和生态作用第十章:线形动物门的保护与利用10.1 教学目标了解线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掌握线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10.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线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方式重点和难点解析1.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补充说明: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扁形与线形动物门的主要区别,如体型、消化道结构等。
初中生物扁平动物教案人教版
初中生物扁平动物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扁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扁平动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能够通过实例认识扁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扁平动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扁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材、图片、幻灯片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呈现图片或视频展示扁平动物的种类和生活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该主题的探索欲望。
二、讲解扁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15分钟)
1. 扁平动物的特点:身体扁平,没有体腔,皮肤呼吸;
2. 扁平动物的分类:如蛔虫、吸虫等。
三、学习扁平动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20分钟)
1. 结构特点:主要包括身体、口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2. 生活习性:生活在水生环境中,以捕食为生等。
四、探讨扁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15分钟)
1. 扁平动物在食物链中的角色;
2. 扁平动物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提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扁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自选一种扁平动物,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深入研究其生态习性,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以上就是初中生物扁平动物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扁平动物教案
初中生物扁平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扁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掌握扁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3. 了解扁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扁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了解扁平动物的生态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扁平动物的外部形态,并引导学生观察;2. 提出问题:扁平动物的身体为什么扁平?(二)学习扁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 讲解扁平动物的基本特征:身体扁平、无体腔、呼吸和排泄通过皮肤;2. 分类介绍:扁形虫、扁形体动物;3. 展示不同种类扁平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类。
(三)学习扁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1. 讲解扁平动物的生活习性:多数为水生动物,有些是寄生生物;2. 讲解扁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食物链中的消费者、环境指示生物等。
(四)讨论扁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 通过图片或案例,讨论扁平动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引导学生关注扁平动物的保护问题。
四、课堂练习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进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1. 总结扁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强调扁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 提醒学生关注并保护扁平动物。
六、家庭作业1. 让学生查找更多关于扁平动物的资料,并写一份关于扁平动物的小结;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义工活动,关注和保护扁平动物。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资料;2. 图片、视频资料;3. 练习题。
以上为初中生物扁平动物教案范本,具体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扁形动物教案
初中扁形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能够识别和描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1.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理解和描述。
教学准备:1. 扁形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标本。
2. 显微镜或其他观察工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提问: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对扁形动物的好奇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扁形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2. 展示扁形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 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介绍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扁形动物在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2. 分析扁形动物对人类的影响,如扁形动物引起的疾病。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扁形动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强调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和保护扁形动物资源。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绘制扁形动物的特征图,加深对扁形动物特征的理解。
2. 选择一种扁形动物,了解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扁形动物的图片和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求学生绘制扁形动物的特征图,巩固所学内容,并了解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依据。
2.能够识别常见的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并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促进讨论的深入进行。
(四)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作业小结等教学内容与过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比分析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从而加深对这两种动物的理解。同时,我设计了一些实践操作活动,如制作动物特征卡片、模拟动物运动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针对学生的差异,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策略,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课堂总结环节,我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3.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结构示意图,并能正确绘制。
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扁形动物教学设计标题:探索扁形动物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了解扁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2.掌握扁形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3.培养学生观察和提问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材:图书、视频资料、扁形动物标本;2.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显微镜载玻片、移液管、显微镜盖玻片、显微镜滴管、塑料盒、滤纸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有关扁形动物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扁形动物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思考。
2.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扁形动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通过图书和图片展示,介绍扁形动物的形态结构、呼吸、消化和生殖等特点。
同时,强调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观察活动(30分钟)安排学生到实验室中观察扁形动物标本。
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形态特征,如扁平的身体、体表的纹理等,并让学生绘制观察图。
4.探究实验(40分钟)4.1准备实验给每组学生准备一块扁形动物标本,以及必要的实验器材。
4.2实验步骤(1)将扁形动物标本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外部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2)将扁形动物标本放在显微镜下,用适当倍率观察其内部结构,注意观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3)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和总结。
5.总结讲评(15分钟)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图,帮助学生总结出扁形动物的特点和形态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6.提问与回答(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扁形动物的问题,并逐一回答。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7.拓展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扁形动物的进一步调研,包括生活习性、分布区域和对人类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搜集。
根据调研结果,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扁形动物的报告,并进行展示。
8.课堂评价通过学生观察图和独立撰写报告,以及对提问回答的参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讲解、观察、实验和拓展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了扁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提问和独立思考能力。
扁形动物教案
扁形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掌握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地位;3.理解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扁形动物是一类体形扁平的无脊椎动物,其身体呈扁平形状,通常只有一个消化道和一个口。
扁形动物的分类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真扁形动物:如扁虫、吸虫等;•假扁形动物:如扁腔虫、扁形蠕虫等。
2. 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地位扁形动物生活在水中、土壤中或寄生在动物体内。
它们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大多数扁形动物都是肉食性或寄生性的。
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作为食物链的一环,也可以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3. 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为食物链的一环,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同时,扁形动物也可以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如吸虫寄生在人体内会引起疾病。
此外,扁形动物还可以作为生物指示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互动、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扁形动物的知识。
1. 讲授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 互动通过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扁形动物的知识。
3.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地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扁形动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扁形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扁形动物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扁形动物的分类;•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
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扁形动物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估。
扁形动物教案
扁形动物教案教案名称:认识扁形动物教案目标:1. 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了解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3. 观察和比较不同扁形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资料;2. 大型玻璃镜或投影仪;3. 观察镜或放大镜;4. 容器或饭盒;5. 扁形动物标本。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播放有关扁形动物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讲过的动物分类知识,提问:扁形动物属于哪一类动物?3. 学生回答后,导师将问题引向扁形动物的特点。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使用课件或图片介绍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扁平、无骨骼等。
2. 介绍扁形动物的分类,如蛔虫、吸血虫、刺盘虫等。
第三步:观察(15分钟)1. 分发观察镜或放大镜给学生,并给他们提供一些扁形动物标本。
2. 学生观察扁形动物的形态特征,并记录下来。
第四步: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将扁形动物进行分类。
2. 分组讨论各组分类依据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并分享给全班。
第五步: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代表性的扁形动物进行研究。
2. 学生从书籍、互联网等渠道收集关于所选扁形动物的信息,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
3. 小组成员合作撰写一份关于所选扁形动物的介绍,并准备展示。
第六步:展示(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所选扁形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等。
2. 学生发表评论和提问,加深对扁形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第七步:总结(5分钟)1. 导师进行总结,强调扁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2.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加深对扁形动物的认识。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选择一种扁形动物进行研究并写一篇报告;2. 深入研究扁形动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的特点;3. 探讨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形动物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flat animal
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
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
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
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
打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了解猪
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和猪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有关猪肉绦虫的标本或图解,继续培养
观察能力;通过了解猪肉绦虫的感染途径及预防办法,培养学生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猪肉绦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
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理解猪肉绦虫适于
寄生生活的特征,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
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寄生生活的动物”。
猪肉绦虫与自由生活的动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上都有很
大的不同。
只有认清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才能更好地预防、控制、消灭它。
(2)猪肉绦虫营寄生生活,而且它一生中要更换两次宿主,从宿主体内摄取营养,并能大量地繁殖自己的新个体,对人、畜
危害极大。
只有很好地了解它的各方面的特点,才能达到预防人、畜患猪肉绦虫病的目的。
(3)通过学习重点内容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适
应寄生生活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使学生能够更广泛
地了解:不同的动物都有其特殊的适应环境的本领,是符合“适
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规律的。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
应的。
2.猪肉绦虫的生活史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从猪肉绦虫的发育看:由受精卵→成体,它需要更换
两个宿主。
猪是中间宿主,人是终宿主。
猪是如何感染上猪肉绦
虫的?人又是怎样传染上此寄生虫病的呢?这中间的过程对从小
在城市里长大和生活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有些
学生对“米猪肉”的理解也缺乏感性认识。
要突破这个难点,教
师要尽量加强学生们的感性知识,准备一些清楚的实物(囊尾蚴、米猪肉)或标本,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2)学校现有的挂图和参考书中:都提到“六钩蚴”和
“囊尾蚴”的概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调节教
学内容,以便把猪肉绦虫的生活史说清楚。
教学用具
标本(猪肉绦虫)、挂图、录像、投影片。
参考课时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1.引言的设计:
本章内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地方的人都认识“米猪肉”或“豆肉”。
教师可以用标本或者实物以问答的方式导
入新课。
教师可以这样问:同学们听说过“米猪肉”或者“豆肉”吗?这种肉能不能吃呢?为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提示学生:这种肉是不能吃的。
误食此肉,会使人得猪肉绦虫病。
猪肉绦虫也可叫猪带绦虫,
它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动物,下面我们就以猪肉绦虫为例学习扁形
动物门的知识。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用猪肉绦虫成虫的标本引入课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
①大家见过这种动物吗?
②在哪儿见过,它生活在哪里?
③它与我们见过的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
答引出新课题:这种动物叫猪肉绦虫,它是一种寄生虫。
从它的
形态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身体为白色带状,它可以寄生在猪体
内又可寄生在人体内,故得名为猪肉绦虫。
“绦”——白色带子。
绦虫属扁形动物门。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一下:猪肉绦虫适应寄生
生活的结构特点。
2.关于猪肉绦虫形态结构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
首先,让学生观察猪肉绦虫的成虫标本或挂图,同时思考:
猪肉绦虫的身体分成几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特点?哪些是与寄生
相适应的?
第二,在学生观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猪肉绦虫
适应寄生生活的主要特点:
(1)头节上有小钩和吸盘。
(2)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a.颈部能不断分裂产生许多节片(每条成虫约有 700~ 1000个节片)。
b.每个脱落节片内有大量的受精卵(约有5万多个受精卵)。
(3)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
在归纳的同时,教师要指出:
①小钩和吸盘是为了更好地在宿主体内固着——钩吸在宿主体内。
②生殖器官特别发达——产生大量的受精卵,是与虫体更换宿主有关,加大虫体返回宿主体内的机会。
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由于与外界环境缺少接触,所以逐渐地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了。
3.关于感染途径和危害的教学,可以用剪贴图加说明的方式进行,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的感染途径。
它的幼虫生活在猪体内,幼虫发育成成虫是在人体内。
讲完生活史,可以请学生自己总结一下:
①什么叫生活史?
②什么叫寄生?
③什么叫宿主?关于生活史的概念,不要讲得太多太杂了,可以根据猪肉绦虫的生活周期进行总结——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部过程。
教师可以补充说明猪肉绦虫对人和猪所造成的危害:成虫寄
生于人的肠道,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如
果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其危害性比成虫大得多。
比如侵入眼部,
可引起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大量寄生于肌肉,可引起痉挛;到达
脑部,则出现癫痫,严重者导致死亡。
感染囊尾蚴的猪,轻度者,猪肉要经无害处理后才能出售,大大降低了肉的质量;严重者,
猪肉必须销毁。
讲完上述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好
预防工作呢?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帮助学生认识到预防猪肉
绦虫病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①不吃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米猪肉”。
②不让猪吃到含有猪肉绦虫卵的粪便。
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我们市场上供应的猪肉都应是经过卫
生检验的,购买时要注意看卫生许可证和猪肉的质量;猪肉应煮
熟后才能食用;不能害怕得猪肉绦虫病而不敢吃猪肉了。
4.关于其他扁形动物的教学,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
调整教学的内容。
(1)血吸虫:可出示挂图和标本让学生认识血吸虫,并且
重点讲解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放映录像片
进行说明。
血吸虫是寄生在人体内的血管中,吸取血液、肠腔内
的营养物质,甚至可以经过血管到人体的各个器官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最终会夺去人的生命。
我国50~60年代放映的影片《枯木逢春》讲的就是解放前,我国南方某个小村庄,由于村民患有血吸虫病,无钱医治,造成村民大量死亡。
“千村薛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就是描述的当时的凄惨景象。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领导的关怀下,医务人员积极开展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已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
影片中的主人公解放后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终于成为了一个健康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枯木逢春”。
教师可以用近几年某些地区血吸虫病又有死灰复燃的现象,借此进行环境保护、卫生清洁等方面的教育。
(2)涡虫:教师可以用挂图或录像片配合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涡虫。
涡虫是扁形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一种。
在北京的樱桃沟泉水中的石下就能找到涡虫。
涡虫的身体长约1~1.5厘米,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
从进化的角度看:扁形动物的体内出现了三个胚层;涡虫的神经系统较水螅发达;涡虫有口、咽、肠等器官的分化。
教师可以把水螅与涡虫的形态结构对照表,出示给大家看。
但是,扁形动物仍有其低等的特点,如:有口无肛门,器官、系统还不健全等。
5.关于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进行总结。
告诉学生:门的特征应该是属于此门动物的共有特征。
最后可请学生把门的特征记住。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