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分厂2011年管理评审报告

合集下载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第一篇:管理评审报告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评审报告评审时间…………………………………………………………………2/18 评审人员…………………………………………………………………2/18 评审依据及资料来源……………………………………………………2/183.1 评审依据……………………………………………………………2/183.2 评审资料来源………………………………………………………2/18 评审目的…………………………………………………………………3/18 评审内容…………………………………………………………………3/185.1 质量管理体系(QMS)……………………………………………3/185.2 环境管理体系(EMS)……………………………………………7/185.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9/185.4 上次管理评审结果落实情况………………………………………12/185.5 管理体系关注焦点…………………………………………………13/185.6 提交管理评审事项…………………………………………………13/18 附件………………………………………………………………………15/18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评审报告评审时间:2014年7月10日评审人员:公司领导:中里基良管理者代表:陈明超单位主责:陈明超评审依据及资料来源:3.1 评审依据3.1.1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3.1.2 ISO 14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

3.1.3 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1.4 公司《管理手册》。

3.1.5 公司《程序文件》。

3.2 评审资料来源3.2.1 公司各部门提交的管理评审资料。

3.2.2 公司各部门提交的需管理评审解决的事项。

3.2.3 公司《管理手册》中“评审输入”条款规定的内容。

管理评审报告(范文)

管理评审报告(范文)

引言:管理评审是组织内部对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一种方法。

它能帮助组织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

本文将以一个管理评审报告为例,详细介绍管理评审的过程和结果,为读者提供一种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的参考。

概述:本次管理评审针对某公司的生产管理体系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评估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沟通流程、决策制定、资源分配等。

通过对各项指标和过程的评估,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

本文将从管理评审的五个大点出发,对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一、组织结构评估1.组织架构的合理性评估评估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否能够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分析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职责评估公司的领导层是否具备足够的决策能力和管理经验2.沟通流程的评估分析公司内部的沟通渠道和方式是否畅通有效根据员工反馈评估公司是否存在沟通障碍提出改进建议,如完善内部沟通平台和培训沟通技巧二、决策制定评估1.决策流程的评估评估公司决策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分析决策的时效性和决策质量提出改进建议,如优化决策流程和加强决策依据的分析能力2.决策者的能力评估评估决策者的决策风格和效率分析决策者的决策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改进建议,如加强决策者的培训和提升决策水平三、资源分配评估1.资源分配策略的评估评估公司的资源分配是否合理和科学分析公司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浪费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如优化资源分配策略和增加资源的灵活性2.资源管理的评估评估公司的资源管理制度和流程分析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改进建议,如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和提升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四、绩效评估1.绩效指标的选取评估评估公司选取绩效指标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分析绩效指标与公司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提出改进建议,如优化绩效指标的选择和制定2.绩效评估的实施评估评估公司的绩效评估流程和工具分析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出改进建议,如加强绩效评估的培训和完善绩效评估的制度五、改进建议1.组织结构和沟通流程的改进建议提出优化组织结构和完善沟通流程的具体措施强调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2.决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的改进建议提出提升决策效率和优化资源分配的方法强调决策者的技能和知识的提升3.绩效评估的改进建议提出优化绩效指标和加强绩效评估流程的建议强调员工的参与和反馈的重要性总结:通过本次管理评审,针对公司的组织结构、沟通流程、决策制定、资源分配和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工厂管理评审报告

工厂管理评审报告

工厂管理评审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针对某工厂进行的管理评审,旨在对其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与改进。

通过对工厂的组织结构、流程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以期为工厂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管理体系评估1. 组织结构在对工厂的组织结构进行评估时,我们发现工厂的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之间协作紧密。

然而,在一些重要决策上,仍存在部分层级决策不够迅速的问题,建议加强跨部门沟通和决策协调机制。

2. 流程管理工厂的生产流程相对规范,但在一些环节上存在一定的瓶颈。

建议加强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在流程管理上,工厂应加强对关键指标的监控和及时反馈机制,以便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

3. 人员培训与发展工厂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非常重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

然而,在培训计划的制定上,还可以进一步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改进建议基于对工厂的管理体系评估,我们向工厂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跨部门沟通和决策协调机制,提高层级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2. 分析和优化生产流程,确保流程符合最佳实践,并解决流程中的瓶颈问题;3. 建立关键指标监控和及时反馈机制,以便快速响应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4. 定制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5. 加强对员工绩效的评估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四、结论通过对工厂管理体系的评估与改进建议,我们相信工厂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水平和效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鼓励工厂在实施改进方案时,注重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以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致谢在本次评审过程中,我们由衷地感谢工厂的配合和支持。

同时,也要表扬工厂在管理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工厂的管理水平将不断提升,取得更加优异的业绩。

六、附录无以上就是对该工厂管理评审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工厂的管理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并帮助工厂实现更好的发展。

管理评审报告5篇

管理评审报告5篇

《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一):评审时间:年月日评审依据:ISO9001:2000标准、本公司程序文件、法律、法规要求、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评审目的:评审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提出并确定各种改善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范围及评审重点:对全公司的生产运行方面的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各环节。

参加人员:评审资料:本次管理评审按照2000版GB/T19001标准和公司管理评审程序文件的要求,对标准规定的管理评审输入:审核结果、顾客反馈、过程业绩和产品的贴合性、预防和纠正措施状况。

参加会议的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和个人,对所报告的管理评审信息,尤其是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改善推荐,发表了意见、并展开了讨论和评价:最后由池泽华总经理根据大家的评价意见,做出了本次评审的决定和措施:管理者代表xx作了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报告》,其资料包括:(1)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状况;(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状况及适宜性;(3)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运行状况;(4)上次质量管理评审所确定的措施实施状况及有效性;(5)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改善的推荐。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关于《物业管理处质量报告》、《质检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报告》、《采购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报告》、《物业管理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报告》、《物业管理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报告》、《物业管理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报告》的报告。

与会人员就我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总经理池泽华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当场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

做出了如下本次评审的决定和措施:一、本次管理评审基本上到达了预期的目的,为持续改善工正科技公司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促进各部门提高工作质量,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起到了用心作用。

轧钢厂工艺评价报告

轧钢厂工艺评价报告

轧钢厂工艺评价报告1、轧钢厂基本概况轧钢厂于xx年xx月建成投产,设计规模为年产带钢xx万吨,xx年进行扩建后,带钢生产能力达到xx万吨/年。

厂址位于xxx公司厂区中间位置,占地面积约xx万m2,其北面是炼钢厂,东北部是炼铁厂和烧结车间,东部是原料场。

我厂拥有一条热轧带钢生产线,厂内北部布置加热炉,沿加热炉向南依次布置高压水除鳞机、粗轧机、中轧机组、精轧机组、平板运输机和立式卷取机等。

我厂所需原料为合格连铸坯,由毗邻的炼钢厂连铸车间提供,90%以上的钢坯可直接热装入炉;燃料为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组成的混合煤气。

2、生产工艺和设备(1)生产工艺轧钢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钢坯输送、加热、轧制和成品储运等工序。

①钢坯输送轧钢厂原料跨与炼钢厂连铸车间出坯跨毗邻,合格连铸热钢坯经出坯辊道后的横移台架过跨送至轧钢加热炉辊道上,或由吊车将空冷区的冷钢坯吊至上料台架上,上料台架的步进机构将钢坯向前移动,逐根送入上料辊道,钢坯经称重、测长后由辊道输送到加热炉尾。

生产过程尽可能实现全部热装热送。

②加热钢坯经准确定位后,通过液压推钢机推入加热炉,在加热炉内加热至1150~1250℃,根据轧制节奏要求,由出炉辊道将温度符合要求的钢坯送出加热炉。

加热炉以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为燃料,产生的烟气由炉尾进入换热器与助燃空气和煤气换热后,经35m高烟囱外排。

2014年加热炉改造完毕后的主要技术参数①加热炉尺寸: 9.148(内宽)×26.6(有效长)②加热炉产量:140t/h(冷装)③设计单位热耗:1.25GJ/t④最大煤气耗量:61600(10%的余量)⑤助燃空气消耗:61600×0.7=43120 m3/h⑥废气排放量:61600×1.66=102256 m3/h(2)其余性能指标①燃烧/热回收系统: 高效蓄热式余热全自动回收系统②空气预热温度: ≥1000℃③煤气预热温度: ≥1000℃④废气排放温度: ≤150℃⑤要求炉前接点煤气压力:≥8000Pa(在8000Pa可保证正常生产)③轧制出炉钢坯经高压水除鳞装置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然后由保温辊道送至粗轧机;钢坯经过5道次轧制,轧成要求的轧件断面,然后经过高压水再次除鳞后送中轧机组继续轧制;轧件在中轧机组再经过6道次轧制后导向精轧机组,经高刚度无牌坊轧机6道次轧制成要求的成品厚度。

管理评审报告(通用6篇)

管理评审报告(通用6篇)

管理评审报告(通⽤6篇)管理评审报告 ⼀、什么是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就是最⾼管理者为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的活动。

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的最⾼管理者就管理体系的现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针和⽬标的贯彻落实及实现情况组织进⾏的综合评价活动,其⽬的就是通过这种评价活动来总结管理体系的业绩,并从当前业绩上考虑找出与预期⽬标的差距,同时还应考虑任何可能改进的机会,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在市场中所处地位及竞争对⼿的业绩予以评价,从⽽找出⾃⾝的改进⽅向。

⼆、管理评审报告(通⽤6篇) 在现实⽣活中,报告⼗分的重要,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后撰写的。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是⼩编整理的管理评审报告(通⽤6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管理评审报告1 根据管理评审计划安排,xx公司于10⽉20⽇召开了管理评审会议。

会议由矿长xx主持,各部门负责⼈和相关⼈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由管理者代表xx总结了本公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建⽴以来的实施运⾏情况,体系覆盖的主要部门负责⼈就各⾃负责的重要⼯作以及资源和改进需求分别作了发⾔。

会议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针、⽬标指标贯彻实施情况以及三个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了评审。

根据管理评审会议内容和最⾼管理者的总结形成如下报告。

⼀、评审认为本公司质量和环境⽅针初步被员⼯理解,并能在实际⼯作中较好地贯彻实施。

质量和环境⽬标指标和管理⽅案体现了⽅针的要求,且符合实际、切实可⾏。

运⾏实践表明两个体系的⽅针⽬标得到了较好的实施。

环境⽬标(详见⽅案)已基本完成。

公司质量和环境⽅针⽬标是⽐较适应、充分和有效的。

⼆、评审认为公司建⽴的⽂化件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施和保持,识别和获取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能贯彻执⾏;对重要环境因素进⾏了识别评价,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员⼯的环境意识均有了明显的增强,从事各项⼯作的能⼒也有新的提⾼;公司初步形成了相关⽅要求以及适⽤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能⼒,基本形成了持续改进的机制。

炼钢分厂2011年管理评审报告

炼钢分厂2011年管理评审报告

YG—JL—166炼钢分厂管理评审报告2011年12月19日2011年,炼钢分厂紧紧围绕公司“建队育人提素质,保二争三创四夺高产、争创一流促发展,保三争四创五增盈利”的主题教育活动,继续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过程控制,充分运用测量分析方法,不断持续改进,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QES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实现了产量消耗的新突破,较好的完成了2011年公司各项经营目标。

现就炼钢分厂QES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做如下汇报:一、体系建设情况2011年,分厂根据公司体系运行总体要求,逐步对体系文件进行了整理和完善。

新增《工艺纪律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和《KL400余热处理钢筋技术要点》2份技术文件。

截至今日,体系受控文件共85份,其中质量体系文件66份,环境体系文件6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13份;受控记录共30种,其中质量记录17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记录10种,环境管理记录3种。

二、QES目标完成情况炼钢分厂QES目标共10项,分厂将各项目标落实到人,制定相应措施和考核规定,做到目标每月(或每季度)统计分析,各项措施的有力落实,确保了2011年分厂各项目标的全面完成。

2011年1-11月份目标完成情况见下表:从图1可以看出,炼钢分厂连铸坯合格率波动幅度不大,控制水平稳定在目标值99.85%以上。

主要反映在10月份,由于生产组织不合理,成分超标处理不当,导致钢坯成品成份超标判废切割回炉228t,致使全月合格率降低。

从图2可以看出,炼钢分厂氩后温度达标率波动幅度较小,并呈趋于稳定的态势,说明氩后温度达标率控制较为稳定,控制水平稳定在99.90%左右,与目标值相比,提高0.9%。

从图3可以看出,炼钢分厂废气排放达标率完成100%,与目标值相比,提高2%。

从图4可以看出,1-11月份炼钢分厂工序能耗均完成目标3.5kgce/t 以内,其中完成最好值为7月-5.33kgce/t,与目标值相比降低8.83kgce/t,5月份由于煤气用户少,转炉煤气回收量完成73.15kgce/t,较4月份的85.27 kgce/t降低12.12kgce/t,造成工序能耗较高;11月份由于生产节奏慢,产能低造成各项动力能源上升,工序能耗升高。

生产部管理评审报告

生产部管理评审报告

生产部管理评审报告公司2011年度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从2011-1-1开始实施,截止2011-11-30,生产部2011年度(1月~11月)的体系运行情况如下:✧质量环境目标完成情况➢模拟测试合格率:目标≥96%,实际达到98.27%,完成目标。

➢作业生产效率:目标≥85%,实际达到88.80%,完成目标。

➢火灾发生率:目标0起,实际为0起,完成目标。

➢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率:目标100%,实际100%,完成目标。

➢生产现场的噪声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三类标准范围内,完成目标。

➢物料准时到货率:目标≥90%,实际为87.25%,未完成目标,主要原因及措施如下:1.原因分析a) 兴达23.5%,卡板和顶板出现质量事故,供应不上;兴达电镀供应商出现问题,导致底板、面板、安装板、卡板电镀来不及供货。

b) 百杰特52%,部分物料(如换向器/转子轴等)由外协加工,生产安排跟不上;现场生产效率不高,原材料备料不足,生产供应不上,分多批次供货。

c) 东睦73%,主要是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有缺陷,最后宣布报废(裂纹),如2#齿轮、双联行星齿轮;机加工夹具坏掉,重新制作;生产上安排不过来。

2.改进措施a) 针对兴达的问题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及时做好紧急物料库存计划,并督其寻找新的镀锌厂;要求供应商对不良物料的改善;要求供应商安排一定量的库存备货。

目前钣金件的新供应商永利宝威已开始小批量量产,预计明年开始可分担供货压力,分散物料短缺风险。

b) 针对百杰特的问题督促供应商配套零件的库存安排协助供应商进行生产工艺和生产质量的改善。

c) 与东睦保持沟通,督促交货,荣成宏程的粉末冶金件开发进展顺利,目前已开始小批量采购。

✧车间或班组开展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和参加培训的情况1.组织工作技能培训:44人次,4200分钟2.公司组织开展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培训:46人次,7450分钟3.开展安全教育活动:115人次,31650分钟✧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包括全自动推高叉车、空压机等设备)1.滚辗式铆接机JFE-003/JFE-004:3月30日、6月30日、9月20日更换铆头,清理废油脂,加润滑脂;目前均运行正常。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
上次管理评审结果追踪
可能影响质量体系的变更
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点
1、
4评审决议(评审输出)
1、
2、
5评审决议实施计划
决议项
实施要求
负责部门
负责人完成日期Fra bibliotek备注分发范围
拟制:
日期:
批准:
日期:
保存部门:版本:A
管理评审报告
1评审目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寻求改进的机会和适应变更的需要。
评审时间:
评审会议地点
2评审内容:
3评审结论: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
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内、外部质量审核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持续改进项目进展
顾客满意度及顾客抱怨
各部门工作业绩总结

管理评审总结报告

管理评审总结报告

TO:董事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生产副总/企管部、总经理助理FR:管理者代表 Date: 2012-01-10二零一一年度管理体系评审总结报告一、总体概况:本年度的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正常,按月实行了质量目标考核管理和7S管理,各部门/车间按照ISO9001:2008标准及现有质量保证体系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完成了年度培训计划,公司内部审核、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跟踪审核、各类产品认证及审核都较为顺利。

1、在本年度,各部门/车间在公司的年度目标和计划的指引下,分别制定了本部门/车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并逐项组织实施,年底对照公司的十三项主要工作计划,有十项落实较好。

其余三项中,比较突出的一是旺季人员招聘困难,人力资源依然紧缺,人员流动性极大,导致生产能力不足,无法完全满足客户需求,造成部分订单延误;二是产品质量管理人员流失严重,产品质量控制管理难度增加,致使部分产品质量水平有所下降、导致客户质量投诉增多;三是受地产行业及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电工产品市场销售未能完成年初预订目标,但相较去年仍有较大进步。

2、公司于10月25、26、27日实施了内部审核,审核前对组长级管理人员和部门文职人员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版标准的培训,本次审核共发现89项轻微不符合项:其中生产部6项;品管部7项;工程部8项;企管部3项;营销部1项;财务部2项;塑料车间5项;冲压车间11项;金工车间4项;装配二车间4项;装配三车间2项;模具车间2项;仓库2项;开发部12项;电工车间8项;艾朗营销中心12项。

主要表现为:部门和车间分目标、计划不能够完成,没有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涉及开发部、营销中心、品管部、生产部、冲压车间、仓库等单位。

未保留必要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如:营销中心无7月份的《客户来访记录表》和第三季度的《培训签到表》,以及询问市场调研等质量记录均没有形成书面的记录。

3、11月28~29日,TUV审核专家组对我司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跟踪评审时提出了一个轻微部符合项:塑料车间生产机台料桶未注明相应的配料批号。

炼钢分厂2011年管理评审报告

炼钢分厂2011年管理评审报告

YG—JL—166炼钢分厂管理评审报告2011年12月19日2011年,炼钢分厂紧紧围绕公司“建队育人提素质,保二争三创四夺高产、争创一流促发展,保三争四创五增盈利”的主题教育活动,继续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过程控制,充分运用测量分析方法,不断持续改进,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QES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实现了产量消耗的新突破,较好的完成了2011年公司各项经营目标。

现就炼钢分厂QES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做如下汇报:一、体系建设情况2011年,分厂根据公司体系运行总体要求,逐步对体系文件进行了整理和完善。

新增《工艺纪律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和《KL400余热处理钢筋技术要点》2份技术文件。

截至今日,体系受控文件共85份,其中质量体系文件66份,环境体系文件6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13份;受控记录共30种,其中质量记录17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记录10种,环境管理记录3种。

二、QES目标完成情况炼钢分厂QES目标共10项,分厂将各项目标落实到人,制定相应措施和考核规定,做到目标每月(或每季度)统计分析,各项措施的有力落实,确保了2011年分厂各项目标的全面完成。

2011年1-11月份目标完成情况见下表:从图1可以看出,炼钢分厂连铸坯合格率波动幅度不大,控制水平稳定在目标值99.85%以上。

主要反映在10月份,由于生产组织不合理,成分超标处理不当,导致钢坯成品成份超标判废切割回炉228t,致使全月合格率降低。

从图2可以看出,炼钢分厂氩后温度达标率波动幅度较小,并呈趋于稳定的态势,说明氩后温度达标率控制较为稳定,控制水平稳定在99.90%左右,与目标值相比,提高0.9%。

从图3可以看出,炼钢分厂废气排放达标率完成100%,与目标值相比,提高2%。

从图4可以看出,1-11月份炼钢分厂工序能耗均完成目标3.5kgce/t 以内,其中完成最好值为7月-5.33kgce/t,与目标值相比降低8.83kgce/t,5月份由于煤气用户少,转炉煤气回收量完成73.15kgce/t,较4月份的85.27 kgce/t降低12.12kgce/t,造成工序能耗较高;11月份由于生产节奏慢,产能低造成各项动力能源上升,工序能耗升高。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XX水泥有限公司2010年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2011年 月一.审会召开日期:2011年 月 日二.评审会议地点:三.评审会议主持人:四.参加会议人员: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厂工会主席:及其他相关人员:五.评审目的:全面评审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六.评审依据:GB/T19001-2000标准、我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七.评审内容1.体系的适宜性: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组织机构和手册及程序文件的适宜性2.质量体系的充分性能否充分满足顾客需求资源提供的充分性3.体系的有效性:各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产品的符合性各职能部门主要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八.评审综述(一)、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1、方针和总体目标的适宜性体系运行过程中,品质部按照标准和手册中“内部沟通”要素的要求与体系各部门保持沟通和联系,向各相关部门了解对方针和目标的意见,各部门均认为现行方针和目标能够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提供了指定和评审目标的框架。

现行方针目标符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文字通俗易懂,适应性良好。

2、组织机构和手册及程序文件的适宜性2010年7月因XX与XX集团合作成功,新公司组织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各级管理层、部门职责范围的调整导致职责和权限发生变化。

从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内容上看,职责发生了冲突,针对这些情况,本着体系组织机构设置精干高效,并满足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需要。

公司将于2011年二、三季度着手A0版体系文件的修改,并组织召开体系修改专题讨论会。

修订后的A1版体系文件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二)、体系的充分性1、充分满足了顾客及相关方要求体系运行以来,经营部认真开展相关活动,进行了顾客满意度调查、热诚向顾客提供良好的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认真进行与顾客的日常沟通和联系,妥善解决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全年顾客满意度达到了 %。

2、资源情况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各级领导能够及时为体系的运行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而确保了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保证了质量目标的实现。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xxxx年xxxxxxxxx管理评审报告一、对xxxx年厂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和外审中的问题:1.体系文件的更改:管理规定中的仓库管理制度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了更改,增加了每月盘货等的规定,使仓库的管理在制度上得以保证;作业指导书涉及的技术文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技术的更新会不断改进,此次更改了xxx分析仪的企业标准及相关的内容,改版了作业指导书。

2.对顾客满意率调查分析表中得分值最低的两项:xxx仪的包装和交货的可靠性。

年初由销售部会同生产部制定了预防措施,其中包括3项:1.新增2家包装材料公司,对外包装进行不断的改进;2.销售人员积极参与仪器的包装;3.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通过三个季度的实施,情况有了改善,但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现在正采取改变不同的包装材料和不同的包装方式,在少增加运输成本的同时,积极改进,相信会得到顾客的满意。

3.针对外审中提出的2项不符合,已落实整改措施。

1.对仓库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进行了培训;增加了每月盘货的制定;建立了帐卡;实施三个季度后有改善。

2.开发部应对设计文件和实际数据及时对照检查,完善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

措施的有效性有待观察。

二、xxxx年内审情况的通报:我厂于xxxx年x月x日到x月x日,通过与有关部门负责人面谈、提问、查阅、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本厂执行IS09001:2019质量体系的情况进行了内部审核。

内审组共检查了高层领导、办公室、经营部、质量部、制造部、开发部共6个部门,开具了内审不合格项2项,为一般不合格项,未发现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问题。

不合格项涉及4.2.3项。

审核组要求涉及不合格项的相关部门查找不合格原因,制定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相关部门正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内审组将继续关注措施的有效性。

三、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施情况的评审: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厂质量方针能体现我厂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质量目标能涵盖生产和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的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管代的管评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管代的管评报告
审核组还提出了二条体系的薄弱环节和需改进的方向FF1A
1进一步加强不合格品管理、文件管理、产品检验管理(民标)。
⑵进一步加强质量信息的管理、过程确认管理、不合格品管理(军标)。
对于以上二条意见公司在一年来的执行中已逐步在工作中实施改进,具体如下:
①对于加强不合格品的管理,已在质量管理部开展,对不合格品管理文件,不合格品审理的流程进行了完善,明确了不合格品审理人员的权限,对检验人员按计划分步实施培训。
由此证明公司的质量目标是适宜的,并可满足标准要求的可测量、定期考核,保留记录等要求。
三.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一)内部审核
按照公司2011年度质量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2011年07月法国BV认证公司对我公司进行AS9100C一阶段认证审核工作,由质量管理部按计划于2011年06月15日至16日对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进行内部审核,由8名内审员分2个内审组深入到各部门、各过程的各项活动,依据检查表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到公司的各生产现场搜集了大量的客观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判定。
2011年,按照公司“精益精细、服务顾客、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就2011年度公司的质量目标进行了分解,年初下达了“公司质量目标分解计划表”,各部门依据公司的质量目标对本部门2011年度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和实施措施的制订,由质量管理部门确认后,于2011年3月开始执行。2011年度各部门共分解质量目标37项。2011年的质量目标中的综合废品率和顾客满意度高于2010年度质量目标水平,并且增加了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质量目标,提高了质量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2011年度质量目标如下:
管理者代表:
2011年××月××日
a)最终产品一次提交合格率≥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G—JL—166轧钢分厂QES体系管理评审报告2011年12月19日1.QES三体系运行情况为全面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轧钢分厂在进一步完善QES管理体系的同时全面推广标准化作业,QES管理体系在简单化、实用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摆脱了体系和工作实际脱节的被动局面。

在体系建设方面,各专业在原有基础上对标准化作业文件进一步完善,在原安全体系文件的基础上新增了7份安全体系作业文件,形成了涵盖生产过程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作业文件体系,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经各岗位学习总结,文件内容已被职工理解贯彻。

在实际运行中,各班组标准化作业意识大幅度提高,在实际操作时能够按文件要求规范作业,同时分厂加大了对安全标准化作业与和工艺纪律监督检查的力度。

将工艺纪律监督检查作为体系管理的重点工作,使工艺纪律监督检查工作与体系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职工标准化作业的能力,也为QES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产品质量、重要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均处于受控状态,体系运行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

2.QES目标完成情况公司给轧钢分厂制定QES目标9项, 为确保公司目标的完成,轧钢分厂对公司下达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形成内部QES目标13项,针对每个目标,分厂落实了责任人,设定了更高的目标指标,并建立了考核机制。

为衡量目标完成情况,分厂建立了QES目标管理台帐。

从1-10月的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轧钢分厂基本完成了公司下达的QES目标。

2011年1-10月份QES目标完成情况3.1.人力资源3.1.1轧钢分厂积极响应公司综合管理部和公司团委号召,大力开展拜师学技活动,签订师徒合同,每月由分厂对学徒业绩进行考评,并以此核发带徒费,同时对带徒业绩较差的师傅予以相应的考核。

结合公司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在综合管理部的组织下,轧钢分厂安排生产工艺、质量管理、电气以及机械设备各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加热、轧钢、精整、电气以及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考核。

至此,轧钢分厂现有在岗人员338人,除2011年新入厂职工外其余全部符合上岗条件。

另外,轧钢分厂根据生产控制和质量管理的需要,确定了加热看火、精轧调整、穿水冷却调整三个岗位为关键岗位,合计64人,全部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轧钢分厂现有电工、电气焊工、煤气作业工、压力容器作业工、起重作业工5个工种的特种作业人员228人,全部经政府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获得了特种作业证。

3.1.2以班组建设为平台,开展了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推进了学习型班组的建设,在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责任意识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基础管理工作上台阶。

3.2.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上主要以技术改造为出发点,以点检为中心和换辊检修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为实现产能的突破提供了有力的设备保障。

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产,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是必由之路,一方面充实点检力量,日常中注重培养和提高青年大学生点检水平,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点检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同时发挥责工和协理等技术人员的才干,让他们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生产设备给产能释放带来的瓶颈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对协作单位以及油检班、电器班等检修队伍的管理,建立各种巡检制度和联系制度,每日要求维护人员按时采集重点设备的各种运行参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到及时准确分析,尤其是轧机负荷、主电机主减速机的温度、油库泵站的压力和流量等关键性的参数,进行24h不间断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较好地控制了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为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质量稳定提供了保障。

强化区域设备和安全设施的点检检修管理,根据分厂制定的分片包干制度,要求点检人员对所承包区域的设备点检、检修计划和检修方案的制定、材料备件的准备等方面全面负责,并制定了设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对设备故障率、设备完好率和检修质量合格率、兑现率等关键指标进行控制,每天和每月及时对点检和检修队伍进行评价,并按故障时间对区域负责人和设备检修单位考核。

使设备运行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大大地提升了设备的保障能力。

今年共进行了3次以清理加热炉氧化铁皮为主的设备检修工作,共安排检修项目和清理项目545项,排除了重大设备隐患,确保了设备功能不下降;日常生产中利用定修、换辊、日检等有效检修时间,合理安排检修,从人员、进度、质量、项目兑现率等方面全面控制,基本做到了设备不失修,从而做到设备性能优良,为安全优质高产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3.原料从表面质量来看,炼钢分厂供应的钢坯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偶尔也出现了存在夹杂等表面缺陷的钢坯,由于在热送过程中很难发现钢坯的表面缺陷,这些钢坯极易进入轧制工序产生堆钢事故;自产坯化学成分基本稳定,主要元素含量均在内控范围之内,但偶尔会出现成分异常情况,对此分厂制定了预防措施,保证最终钢筋质量稳定。

外购坯由于质量证明书上的化学成分与真实成分偏差较大,分厂采取了调整力学性能控制范围的方法,有效防止了性能超标现象的发生。

3.4.加热过程控制通过制定在各规格轧制中,根据轧制规格不同,钢坯分纯冷坯,纯热坯,冷热坯交替三种入炉方式制定了不同的加热制度;将停机时间分30分钟以内,30-60分钟,60-90分钟,90分钟以上4个区间,制定了保温制度;对加热过程中的煤气压力,空气压力,空燃比,炉压,排烟温度等参数做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不同产量下焦炉煤气的掺烧数量等措施,使钢坯加热质量得到长足进步,既防止了成品性能较大波动,保证了生产过程轧件变形均匀利于控制,又降低了设备负荷。

3.5.生产过程控制3.5.1.通过使用合理的速度制度和规范的红坯尺寸,并在轧制过程中通过“撬张力”和“烫木印”后反馈张力信息,结合上位机显示张力值调整各机架间的张力,实现粗中轧机组的微张力轧制和精轧机组的无张力轧制。

通过合理控制辊缝和轧制过程中测量红坯尺寸并及时调整来保证料型的准确性。

另外,严格控制单槽过钢量和遵守换辊换槽制度,确保各机架轧件几何尺寸的正确性,并使其符合工艺规程要求,减少了因张力紊乱或料型失控带来的生产质量事故。

3.5.2.不断优化基础数据库,在不同规格轧制中,对钢温、钢坯化学成分、终轧速度,高压水流量压力,穿水后温度等参数进行统计总结,并结合在多线轧制中轧件红黑颜色程度控制力学性能,使成品螺纹钢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得以长足进步。

3.5.3.通过主控台,看样,精整3个岗位的配合,通过对倍尺总长,倍尺平均长度,成品内径、横肋、纵肋尺寸,及上冷床倍尺实际长度及定尺剪切支数等数据的综合观察分析,对负公差进行在线控制。

在换规格品种及换辊换槽后,取单米定尺测量负公差,为负公差的调整提供依据。

现1#、2#轧线各规格轧制中,负公差控制比原来控制更为稳定。

3.5.4.细化生产准备工作,提高生产准备工作质量,保证成品质量稳定。

通过几年的摸索,轧钢分厂已意识到生产准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轧机装配过程中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清洗、加油和尺寸校核,在轧机辊系装配完毕后必须对导卫横梁、导卫座加油和调整,找平导卫座,确保横梁丝杠灵活可靠,导卫座水平不晃动,有效降低了成品错辊,单边等缺陷的产生,细化整个轧辊车削及吊运过程,防止轧辊上线出现轧槽掉块现象。

提高导位调整及安装水平,杜绝导位间隙过大,过小,偏心等带来的倒料、刮铁等生产质量事故。

3.5.5.精轧机组严格执行换槽制度,不断改进轧槽冷却效果,加强轧槽冷却水管理,规范看样操作,保证成品表面质量可控。

切分轧制中,通过稳定15#、16#料型,通过在线烫木印观察切分带大小,自创条件作弯曲试验,在更换完16#轧槽后上力学性作拉伸试验等,有效控制了成品表面折叠缺陷的产生。

1#、2#轧线规定每轧制6支钢坯取看样一次,使成品表面存在缺陷时,能够及时发现,杜绝大批量废品产生。

3.5.6.提高产品外观质量,通过多层把关,使成品螺纹钢的支数准确率,打包质量,产品标识等产品外观质量大幅进步。

3.5.7.开展科技攻关为产能的释放和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了条件。

一年来的主要科技项目有:为解决φ14规格两切分螺纹钢产能低,且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分厂进行了φ14规格四切分改造并取得成功,经过3个周期的调试日产达到3100吨以上能力,日产比两切分提高700吨以上;一轧线Φ22规格两切分轧制从去年11月份改造以来,轧制技术不成熟,质量波动较大,今年4月份对其难点进行攻关,从关键架次的孔型设计上给予完善,现趋于稳定,平均日产达到3800吨以上;在高硼辊的应用上,探索先进操作法,不断改进加工方法,加快轧槽加工进度,为逐步在其它规格推广创造了条件。

4.产品质量状况和质量趋势4.1成品捆外观质量2011年1-10月份,轧钢分厂生产的带肋钢筋在外发和用户使用过程中外包装质量基本符合要求,但是由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出现定尺剪切长短不齐、个别定尺包存在支数误差、钢材捆标识牌脱落等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轧钢分厂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在基础管理上下功夫,逐步规范重点设备的管理,严格实行周期检查、周期保养制度,降低或减少突发性故障;对冷飞剪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从设备保养、维护和操作全面抓起,逐步规范操作程序、发挥岗位工人的点检职责,严格控制检修质量,使冷飞剪设备逐步走向良性运行趋势。

第二,要求强盛公司操作人员和成品班对入库的钢材捆进行复数抽查。

第三,分厂要求强盛公司操作人员将所有钢材捆打包不符合要求的全部返工,重新整理入库,避免了不符合要求的钢材捆入库和流向市场。

4.2HRB335钢材力学性能2011年1-10月份HRB335屈服强度控制直方图屈服强度分析:Rel:最大:435Mpa,最小335Mpa,平均387 Mpa,极差100Mpa,标准方差12.83。

国家标准规定的HRB335屈服强度≥335MPa,直方图实际数据分布范围为335-435 Mpa,最小值大于标准下限。

全部处于合格区间,数据主要分布在365-405之间,直方图中间高、两边低,以455为中心略偏右,数据属正态分布,整体屈服强度略偏高。

4.3.HRB400钢材力学性能2011年1-10月份HRB400屈服强度控制直方图极差95 Mpa,标准方差13.08。

国家标准规定的HRB400屈服强度≥400MPa,直方图实际数据分布范围为410-500 Mpa,最小值大于标准下限,全部处于合格区间,数据主要分布在430-480之间,直方图中间高、两边低,以455为中心略偏右,数据属正态分布,整体屈服强度略偏高。

4.4负公差控制通过收集各规格轧制过程中控制的各项参数,包括钢温、规格、钢坯长度、单坯剪切定尺支数,另外收集成品外发过程中实测的负公差率,综合分析每个轧制周期的各项生产工艺参数,对各规格轧制的钢坯长度进行了优化,一方面提高了定尺指标,有效降低了钢坯消耗,另一方面有效的控制了负公差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