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宓庆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探究

合集下载

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简评_王建国

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简评_王建国

言与文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 讨 , 认为必须 将 语言整体置入文化矩阵中加以审 视 , 并提出语 法 意义是广义的文化意义 , 在语 言宏观结构各语 法 范畴所蕴含的语 法意义之外的 词 、词组 、句 、句 段 的表层 、 中介层及深层 ( 文化心理) 所蕴含的文 化 意义是狭义文化意义 。 这样 , 文化翻译研究没 有 脱离言语的意义和形式 , 摆脱 了把语言形式和 文 化割裂开来的趋向 。 第二 , 借鉴了西方的哲 学思想 。 刘宓庆批 评 了结构主义及其翻译观 , 并在 维根斯坦语言哲 学 观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功能主义翻译观 ( 参见 王建国 2006 : xiii-xiv ) 。 另 外 , 刘宓庆在胡塞尔 哲 学思想的影响下 , 选择了荆楚 文化和爱尔兰文 化 作为探讨文化翻译的两个理想 客体 。 寻找 “ 理 想 的客体” , 也就是寻找典型的文化形态来作典型的 双语文化转换分析 。 刘宓庆 ( 2006 : 3 , “ 自序”) 写 道: “ 胡塞尔说 : `逻辑永远探讨理想的客体' , 这句 话就成了我写作的主旨性 方法论” 。 两个理想 客 体的选择使得刘宓庆能对文化心理作更加清晰而 细致的描写 , 有效地避免了文 化翻译研究的泛 泛 而谈 。 第三 , 把审美揉进文化翻译策略中 , 充分地考 虑了意义的人文性 , 给考察文 化翻译的过程和 结 果都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 文化翻译研究中必须考 虑审美 , 这不仅是刘宓庆一贯的主张 , 更重要的是 审美与文化的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在翻译研 究的学科构架中 , 文化与审美 都与翻译学价值 论 的关系最紧密 , 因而研究文化 翻译加入审美因 素 也是系 统地完 善翻译 学价值 论的必 然手 段和 途 径。 第四 , 刘宓庆结合心理学学科家族对文化 心 理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 给文化 翻译研究提供了 更 坚实的理论基础 。 2. 2 理论地位 对刘宓庆的《 文化翻译论纲 》 一 书 , 翻译界 的 评论包括 : 认为该书“ 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了文化视 界中的翻译研究逐步走向了成熟”( 许钧 2002 , 评 论的是该书第一版) , “ 是中国翻译理论界探讨 文 化翻译为数不多的专著之一 , 在理论深度和系 统 性方面 堪 称开 先河 之作 ”( 章 艳 2008) 。刘靖之 ( 2000) 在为 该书第一版写的序中指 出 ,பைடு நூலகம்翻译研 究 和教学至今仍不得不采用欧美翻 译理论 , 但由 于 语言差异问题 , 汉英互译中遇 到的问题还难以 得 · 75 ·

解密翻译美——《翻译美学理论》评析

解密翻译美——《翻译美学理论》评析
2 .对 审美 价 值 观 和 审 美 心 理 机 制 的 系 统
探讨
mes n ,审美审视 集 中于超 文本 意蕴及其表现 nl ) o ( 隐含 于文 中,不 一 定有 “ 常 看得 见” 的表 现
式) 第 三 维 度 跨 语 言 维 度 (ne iga dm n Itrnu l i e- l
刘宓庆 教授 的新 作 《 翻译 美 学理论 》
( 合著者章艳 )于 2 1 年 由外语 教学与研 01
究出版社 出版 ,相信 很多人 与笔者 一样 已 经很久没有读 到像 《 翻译美学理论》 这样
文、情 、理、志并 茂 的 翻译 理 论 著作 了。
如作者举 例引导读 者领略汉语的音韵美时
审美不可 企及 论、翻译 美 不可译 论 等等, 有很 大 的帮助 。
下面我们再看作者如何具 体引导读者 作审美解构和再现。以所谓 “ 三难” ( 意 象 、意境、意蕴) 中的 “ 意象 ”为例。艺 术意象的解构和再现一直被认为是艺术 诠 释论中的难题 ,翻译也一样 ,尤其是对 于 文学翻译 ,再 现意 象美应 该是 一个 关键。 刘 宓庆认 为 ,意 象解 构 的 第 一 步 是 要 认 清 意 象 的存 在 形 式 ,第 二 步 是 把 握 意 象 的叙 事功能 ,第 三 步是诠 释意 象 的隐含 意义 , 最后才好决定 意象 的再 现方式。在谈到 意 象的翻译再现时 ,刘宓 庆认 为动态模仿应 该是基本对策 ,传统观念认 为模仿有悖 于 “ 真善 美 ”是 说不过 去 的 ,一 切 取决 于如 何 善用 “ 应 式模仿 ” 和 “ 偿性模 仿 ” 对 代 ,尤 其是 ” 代偿 性模仿 ” (0 1 3 2 1 :24,25 。 3 )
1 .以语 言 审美切 入 并纵贯 全 书

刘宓庆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评析

刘宓庆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评析

放后 以民族 复兴意识 为特色 的转变 。建 国后 大量 的译作都 是吸收了马克思 主义 的先进文化 ,翻译事业 的蓬勃 发展正
是 中华 民族饱经沧桑 的复兴意识 的最好体现 。可以说民族 文化 复兴 的使命是 中国现代和当代翻译开拓性创新研究 的
力量之源。
其次 , 强调“ 重意义 , 重描写 , 功能 ” 重 基本理论取 向。 所 谓“ 重描写” 就是重现象 观察 、 重事实 呈现; 重个性 、 重差异。 整体上说 ,描写性理论是 翻译理 论的最基本的特征 。所谓 “ 意义 ”指 的是 重整 体上的语义 内容 和交流 中的意义 , 重 , 建
弊病提 出继承传统与 吸收外物并举 之方针 ,呼吁建立 中 国
特色翻译理论。 中国特色 翻译理论的提出引起 国内的译界 片哗然 , 或认 同或反对 , 莫衷一是。本文拟从刘宓庆 中 国 特色翻译理论的实质 内涵和原则考量 ,结合顺应论相 关原

立功能主义的动态 的意义观 ,意 念化的汉 语倾 向于将语法
第3 卷 第 8 O 期 20 0 9年 8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un lf hfn nvrt ScSi orao i gU i sy(o . ) C e ei c
V0 . O N . 13 o8
Aug 2 09 .0
刘 宓庆 中 国特 色翻 译 理 论 评 析
“ 国 ” 维 方 式 、 文 现象 、 章 制 度 、 中 思 人 典 风格 技 法 及 至 民俗
先驱西塞罗受先哲柏 拉图美学观影响并将其灵活运用 到翻
译 和演讲 中, 之后影响 了一大片翻译家和翻译思想家 。而中 国传统 的文质之争正是文 艺美学和翻译的相互借鉴 。此后 无论 是“ 信达雅 ” 的提 出还是 “ ” “ ” 神 与 形 的交锋 , 直至 “ 化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作者:卜云辉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21期摘要:刘宓庆,中国香港人,祖籍湖南新宁,生于1939年1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主修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

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刘宓庆翻译美学思想,有助于解释刘氏理论的中国情结,推动翻译理论、翻译美学理论的建设。

关键词:刘宓庆;翻译;美学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87-02一、导论刘宓庆(1931-)是对我国翻译界有重大贡献的国际知名学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他的学术专著多达数百万言,其中包括《文体与翻译》、《英汉翻译技能指引》、《新编当代翻译理论》、《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翻译美学导论》、《翻译与语言哲学》、《文化翻译论纲》、《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口笔译理论研究》、《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及《刘宓庆翻译散论》等十一部。

刘宓庆探讨了现当代译学几乎所有的理论问题,其中有些著作更是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扛鼎之作。

刘宓庆前期的学说建立在传统译论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后期的理论观以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具有超前性,在国际上很受学术界的重视。

可以说,他的翻译理论提高了我国的译论在世界上的地位,因为即便在翻译研究极发达的西方也几乎没有人构建出如此完整、如此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

二、翻译美学的发展及历程作为同属美学分支学科的文艺美学和翻译美学,文艺美学主要是由文艺创作者依靠个人审美观点、思想修养去感受生活并把感悟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并通过文艺特有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引起听众和观众的共鸣。

而文艺美学是研究文艺创作者在其作品中塑造美感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有内涵的学科,而文艺美学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美学研究的主要是审美的一般规律,包括审美意识、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和审美艺术等内容。

对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

对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
得 心应 手 的 创 造性 活 动 。翻译 主 观 能动 性 之 发挥 , 决 于 T S是 取 A
否 具有 以下 的 审美 条件 。具 体 而 言 , 审 美 主体 的审 美 情 感 : , 指 情 知 , 和志 。所 谓 “ ” 审 美情 感 , 具有 两 层 意 思 , 一 是 审 美 才 情 即 它 其 客 体 的 情 感 涵蕴 , 二 是 审 美 主 体 的 情 感 感 应 。 这 二 者 又 是 息 其 而 息相 关 的。 在 美学 家 看 来 , 觉性 情 感 是 伴 随 审美 主 体 的感 知 活 知 动 直 接 生成 的 , 人 对 外 物 世 界 的 情 感 反 映 或 反 馈 , 就 是 所 谓 是 也 的 “ 情 寓物 , 托 览物 知 情 ” 所 谓 “ ”既 可 指 见识 , 察 力 , 可指 。 知 , 洞 也 翻 译者 的个 人经 历 所 拓 展和 充 实 了 的 视野 。所 谓 “ ”即 实 实在 才 。 在 的能 力 或 功 力 , 表现 为 语 言 分析 能 力 , 美 判 断 能 力 , 文 表达 审 语 和 修 辞 能 力 。所 谓 “ , 为 学 的毅 力 ( 意 志 ” 康 德 的美 学 命 志” 指 “ 是 题 )即 “ 而不 舍 , , 锲 学必 有 成 ”所 以 “ 不 仅 是 一 个 美 学命 题 , , 志” 而 且 是一 个 伦理 学 或 心理 学 问题 。 所 有 的 审美 客 体 同样 也 具 有两 而 个 层 次 的 属性 : 一是 本 体 属性 , 括语 音 层 审 美 信 息 , 字层 审 美 包 文 信息 , 词语 层 审 美信 息 和 旬 、 段层 审 美信 息 ; 是 关 系 属 性 。翻 译 二 是 一种 相 当复 杂 的 分析 性 心 智 活 动 ( 心理 性 和 智 能 性 相 结合 的高 级思维活动) ,因此 了 解翻 译 审 美 心 理 结 构运 作 过 程将 大大 有利 于 翻 译 者 主观 能 动 性 的充 分 发挥 , 翻译 更能 自觉 地进 行 有 意 识 使 的 , 合 规 律 的审 美 体 验 活动 , 有效 地 实 现 客观 美 的主 体 化 。 符 更 以 克 服 艺 术 彼岸 与现 实 自我 的 距离 。 如 康德 所 言 :涵意 只 有有 心 正 “

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

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
收 稿 日期 :00— 6—0 21 0 9
个 民族的习语 传递 着该 民族在 地理 环境 、 自然
环境 、 政治经济 、 会体 制 、 俗 习惯 、 教信仰 、 德 社 风 宗 道
标准 、 价值 取 向、 学艺 术 、 言神话 以及社会 习俗 等 文 寓 方 面独特的文化 内涵 。
作者简 介 : 榕 (9 8一) 女 , 刘 15 , 福建福州人 , 副教授 , 事语言文化与翻译研究 。 从
以下将从 文化的 民族性 、 思维 的民族性 、 比喻的民族性
及译文取 向四个方面探讨 习语 的翻译 。
它作 为文化交 流的 主要途 径 , 已经进 入 到社会 文化 生 活的各个 层 面 。 自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王佐 良先 生 的
1 文化 的民族 性
人类用语 言将 自己同动物 区别开 来 , 打开 了通 向
失 去 自我 , 而应 该 像 易 中 天说 的 那 样 “ 出 国界 ” 化 。
( 范东 生 ,00: 开文 化 , 究文 化离 不开语 言。语 研
言是 一个 民族看待世界 的一种方式 。人类各 民族的语
言, 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 际工具 , 还是该民族认 识、 阐释世 界 的 一 个 意 义 体 系 和价 值 体 系 ( 申小龙 ,
论 文 化 翻 译 视 阈 下 的 习 语 译 文 取 向
刘 榕
( 建 行 政 学 院 , 州 3 00 ) 福 福 5 0 2

要 : 化 翻 译 在 翻 译 研 究 领 域 中越 来越 受 到 关 注 。刘 宓 庆 在 《 化 翻 译 论 纲 》中指 出 ,l世 纪翻 译 理 论 研 文 文 2

17— 3

基于文化翻译观《长恨歌》意象翻译探析

基于文化翻译观《长恨歌》意象翻译探析

2020年12月(总第144期)基于文化翻译观《长恨歌》意象翻译探析□饶佳佳江苏科技大学[摘要]笔者拟用刘宓庆先生著的《文化翻译论纲》里的观点,来分析中唐杰出诗人白居易颇负盛名的一首叙事诗《长恨歌》,诗歌运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长恨歌》这首叙事诗运用不同的意象特征来体现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感慨,因此在翻译该诗歌时应将意象背后的文化含义带入译文中,并能很好地利用文化审美表现论展现出来,进而更好地被读者接受。

[关键词]《长恨歌》;文化翻译;意象[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67(2020)36-0029-031研究背景《文化翻译论纲》(以下简称《论纲》)是中国翻译理论界探讨文化翻译为数不多的专著之一,在理论深度和系统性方面堪称开先河之作(章艳,2008)。

《论纲》所提出的论点和文化翻译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的。

《论纲》认为,文化翻译主要注重四个方面的问题:文化源流、语言结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翻译的表现论。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中国的叙事诗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以其中的多个意象里的引申含义来表达诗人对整件事情的感慨。

很多中外学者对于《长恨歌》的英译研究也乐此不疲。

本文旨在用《论纲》里文化翻译的观点去分析《长恨歌》的意象在英译中是否有文化缺失,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意象中的文化现象。

2文化翻译概念目前,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全球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各国的经典名著也在全世界蔓延开来。

针对不同国家的著作翻译,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翻译界出现了“文化转向”的现象。

中国的学者纷纷将以前注重语言的翻译转换到对文化信息内涵的翻译上。

邱懋如教授说,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主要任务是在目标语文(target text )中再现源文(source text )的思想内容(邱懋如,1998)。

译者翻译原语(source language )时,必然介绍和传播原语所体现的文化。

刘宓庆口译理论基本框架——评刘宓庆《口笔译理论》

刘宓庆口译理论基本框架——评刘宓庆《口笔译理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6,2012刘宓庆口译理论基本框架研究———评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彭秀林(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清远511510)摘要: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以维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为口译研究的指导思想,并构成贯穿全书的理论主线,从口译研究的指导思想、本体论、认识论、对策论、方法论五个方面构建了口译理论的基本框架,具有首创性、整体性、开放性和操作性,标志着我国口译理论初具雏形。

关键词:口译理论;刘宓庆;框架;《口笔译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2X(2012)06-0152-03刘宓庆先生为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

他先后出版了11本翻译论著:《文体与翻译》《英汉翻译技能指引》、《新编当代翻译理论》《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翻译美学导论》《翻译与语言哲学》《文化翻译论纲》《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口笔译理论研究》《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刘宓庆翻译散论》(王建国编)。

在这11本专著中,除《口笔译理论研究》以外,其余都聚焦于笔译研究。

《口笔译理论研究》,顾名思义,应包含口译和笔译两个方面的理论。

其实不然。

在这部专著中,著者着力要解决的是口译到底有没有理论的问题、有没有具有操作性的口译理论的问题,关于笔译的论述不过是为把口译有关问题论述得更清楚的一个铺垫而已。

笔者反复研读《口笔译理论研究》以后,发现该书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创建了一个口译理论基本框架或者说一个口译理论体系。

一、口译理论指导思想刘宓庆口译实务经验丰富,翻译理论素养深厚。

他深刻体会到口译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口译员随时要面对一种“全方位的挑战”:心理素质、语言功力、反应能力、专业水平、百科知识、应对或应变策略、交流和交际技巧乃至仪态的“felicity”(得体)和所谓“becomingness”(适境),等等。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刘宓庆2005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刘宓庆2005

此本书是本人挑选有兴趣,有用的章节来看!第二章论中国翻译传统2、2 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折衷调和论-----梁启超评鸠摩罗什【我国后世的翻译主张,也没有脱离圆满调和或和合调谐的传统主旨。

】严复:三元调和论(信达雅)傅雷:审美调和统一论(重神似不重形似)---ps:此乃典型的中国学者,中文特点就是“以神聚行”。

钱钟书:强调译者在意义、形式、效果、功能等方面与原作者的整体性与和合均衡。

P50-51Ps:看来“和合翻译”的理论是源自刘宓庆总结的中国译论传统。

2、3 关注意义,兼顾审美◆“质—文—用”三元统一观,相当于墨家的“三表法”,是中国传统译论嵌合在美学中的意义观的基本理念。

◆传统译论是将翻译在三个层面上的综合努力---求义之功,求达之功和求美之功嵌合调和,使之相融相济、相辅相成于整个的翻译过程中。

P52Ps:传统译论十分注重与美学的结合,大可从传统译论观与美学角度去论述问题。

◆汉语独特的美学素质:重意念、重形象、重感性、重神役(神和)、重了悟。

汉语的美学素质是气质性的、结构性的,同时又是功能性的。

汉语属于审美形态的语言。

P55◆中国的哲学思维源于【人本主义】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无不从一开始就权利投入关于人的生命、存在、意义、价值的思辨。

P56Ps:【人本主义】可以与申小龙的“语言的人文性”联系在一起,论述汉语的人文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汉语文字结构不具备形态(inflexion)发生学机制,重意念而不重规则,所谓“以用寓意,以意出律”,“意”是主轴,一切都靠“意念”来维系。

Ps:东方文化是感性的文化,非常注重人的主观感受和直觉,东方的哲学上认为人们获得知识,明白道理是靠“顿悟”。

只有瞬间的了悟才能明白个中真理,这使得东方文化更加神秘,更有深入挖掘的必要。

◆【悟】,即直觉经验感应的凸显。

汉语中以意统形的思维方式和风格,就形成了与审美结合的定势。

马建忠称之为“心悟神解”(1894),严复称为“神理”,“融会于心”(1898),林纾则云“口述神会”,此皆为【悟】。

刘宓庆的翻译意义观述评

刘宓庆的翻译意义观述评
而情景和语境则是可把握的用法use句子组合的使用之被凸显application语言交流中词语及意义寓于用法只有通过语言交流中的用法情景语境才能确定语句的意义和意向达致交流目的交流意向的完成图4从语言的交流功能中把握意义以完成交流目的
北 京第 二外 国语 学 院学报
2013年第 8期
(总第 220期 )
二 、意 义理 论与 翻译 意义 观


些 语言哲 学家试 图在研究语 言与非语
言事实 的关 系的基础 上 ,建立语 言意义理论 ,
认为语 言的词和句子 的意义就是它 们指称或代
表 的非语 言的事实 。 ……另一些语 言哲学家 则
侧重研 究人 与语言之 间的关系 ,从 人的思想 、
人 的言语 行为和语 言的具体使用 ,探讨语 言和
个 阵营内部不同意义观的交锋 。
彻底 。Bloomfield力戒对 “意义 ”这个概念作 出
意义历来是翻译研究的重 中之重 ; “翻译理 任何 主观 性 的定义 …… ,认为陈述意义 永远难
论家 自始至终都重视意义的研究” (Newmark, 以认 识 (许 均 、袁筱 一 ,1998:27~28)。布
语义 观的观 点 )。中西翻译理 论 中意义观 的交 态上 的意义 分析往往脱离 语言使用 ,如果 用这
锋 ,就主要体 现在译论家信 奉人文性意义观 , 种 意义 分 析 法往 往 无 法 分析 使 用 中的 语 言意
还 是非人文性 意义观 的交锋 ,同时又反 映在 两 义 ,更何 况这种静态上 的意义分析本 身就 难 以
关 键 词 : 意 义 与翻 译 的研 究 ;刘 宓 庆 的 翻 译 意 义观
[中图分类号 ]H059

翻译美学刘宓庆

翻译美学刘宓庆

翻译美学刘宓庆Free land 无主土地不能翻译为自由土地Continuous recession 不断蚕食Non-African experts 欧美史学家New food crops were introduced mainly from Indian ocean 亚洲国家审美意识两种状态:自觉性审美意识和非自觉性审美意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处于非自觉性状态,有时候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地步都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审美。

选择就是艺术(art is selection)翻译审美(translate aesthetically, aesthetic translation)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温柔敦厚”《礼记。

经解》“仁义为美”(《孟子》)云想衣裳花想容(SVO+SVO)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都是话题topic。

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

主语话题化topicalization 是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机制。

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是意念主轴的表现。

黑格尔(,1770-1821)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由存在性”。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产物,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是“研究绝对精神的艺术阶段的科学”。

康德(,1724-1804)的美学思想也是以人是理性判断力为核心,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

西方美学长期执着于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实际上将美当做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其结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限于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被认定为“认识论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视界和形态。

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主体实践”,关心的重点是审美经验。

中国近代美学王国维的意境论(境界论)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李泽厚的社会实践论都是对美的内在性动态考察,被认为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鲍姆嘉登(1714-1762)在1750年正式使用的“美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感觉到的美,”美的定义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整化”,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第十一章 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及翻译批评

第十一章 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及翻译批评

• 1、第一回: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2、第二回:贾雨村看到智通寺联: •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思回头。 •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A Red, Red Rose
by Robert Burns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 They did not say anything. George reached
down for a towel and wiped the counter.
• “I wonder what he did?” Nick said. • “double-crossed somebody. That’s what they kill
hand that wrote it. I pushed it to one side and had another drink, I began to feel a little less savage. I pushed things around the desk. My hands felt thick and hot and awkward. I ran a finger across the corner of the desk and looked at the streak made by the wiping off of the dust. I looked at the dust on my finger and wiped that off. I looked at my watch. I looked at the wall. I looked at nothing.
the room and knowing he’s going to get it. It’s too damned awful.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文体与翻译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文体与翻译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文体与翻译Liu Miqing is a renowned Chinese 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 His works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translation studies,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collection of his translated works is considered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scholars and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One of Liu Miqing's most notable works is his book "Style and Translation", which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style and translation. In this book, Liu argues that the translator's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s style is crucial to producing an accurate and effective translation. He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target audience's expectati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when translating a text.Liu's other works include "The Art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which provides practical advice for translators of literary works,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which examines the role of criticism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He has also translated numerous works of literature, including the works of William Faulkner and Gabriel Garcia Marquez.Overall, Liu Miqing's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have been significant, and his works continue to be studied and referenced by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alike.扩展:刘宓庆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翻译研究、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

读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读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读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从20世纪以来,人们对于中西文化的翻译理解发生了诸多变化,从最初的文本对比/对照翻译,到最新的双重翻译原则。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国西方在翻译方面不同思想。

本文将以刘宓庆教授的书《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为基础,深入探讨中西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

首先,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出发,具体讨论翻译的概念、历史方法以及翻译的理念。

中国古代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以维持原文的信息和语义,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中,以“忠实”为主,以“准确”为辅。

忠实是指翻译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语言及信息,而准确是指翻译时应该根据文化背景和文本内容,将原文语法结构搬移到译文中,以表达原文的思想意义。

同时,中国古代的翻译思想也主张“写实”,禁止翻译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原文的内容做任何调整和增添。

其次,本文将从西方翻译学中对翻译思想的理解出发,分析西方翻译理论的历史演变、核心思想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西方翻译理论着重探讨翻译中文本的概念性,而非只是单纯的文本翻译。

西方翻译理论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独特的系统,并且有着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译者需要兼顾原文的意思,又要将原文语言的特性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

最后,根据刘宓庆教授的书《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以及本文介绍的中西翻译思想,可以总结出:首先,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着重“忠实”和“准确”,而西方翻译理论则认为,“译者需要兼顾原文的意思,并将其语言的特性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其次,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着重“写实”,不允许翻译人按自己的理解进行调整和增添;而西方翻译思想更注重对翻译文本的概念性,因此,翻译时可以稍加修改,以体现原文的意义。

总之,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考虑翻译者的文化背景以及原文的信息,才能将原文的意义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此外,在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应当考虑到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忠实”与“写实”,以及西方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文本概念性的追求,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有关于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doc

有关于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doc

有关于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有关于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导读: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分,是刘宓庆将翻译理论划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

而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对于影像语言的外部系统的复杂研究最终只能导致对语言本质的模糊理解,因此他摒弃了对于语言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因素,只选择了内部系统。

刘宓庆对于翻译理论的二元划分,是对索绪尔的一个补充,他提出了本为观照,外位参照,就是将翻译视为摘要:世界正处在多元化交流的时代,中国文化向外弘扬传播的同时也吸收着外域文化的精华,而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也逐渐开始注重文化的理解,国内外诸多译者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的过程。

刘宓庆的文化翻译论纲是国内学者对于文化翻译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之一,尤其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刘宓庆;文化;翻译;文化翻译理论近三十年来,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的社会性和文化性逐渐受到国内外译者的重视,而与社会因素联系较为紧密的便是文化语境因素。

人们开始用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来重新定义翻译,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翻译,理解翻译活动。

从世界的范围内来考察,“各国翻译界和文化界都开始从翻译性质,文化语境,翻译影响等角度研究翻译,从文化层面重新审视翻译活动”[1]。

伴随着社会人类学家对于文化翻译概念的提出,翻译文化已然成为二十一世纪翻译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西方翻译研究领域便出现了翻译的文化转向。

随着这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内重要学者受西方学者影响,对翻译与文化的发展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及深思,对摄取外域文化及传播中华文化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中外文化翻译课题研究近30年来看,中英和英中译文,难免反映了这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和排斥的特色,而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理论还不是很多。

刘宓庆教授历经十载,在其所著的《文化翻译论纲》中,结合中国楚文化及爱尔兰文化,系统从三个方面做出分析,多次以屈原诗歌为例,提出了文化翻译表现论,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文化翻译体系,对中国文化传播具有指导作用。

刘宓庆翻译思想简介

刘宓庆翻译思想简介
in dealing with translations involving Chinese
rely less on morphological markings
5/31/2014
pay less attention to parallel transfer and more to non-parallel transfer
[ 6 ]王燕.2010.对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J)文学界
5/31/2014
5/31/2014
[ 3 ]王建国.2010.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简评(J).外语研究(120):74-76.
[ 4 ]侯林平,李燕妮.2009.放眼世界, 构建特色—评刘宓庆先生的《新编当 代翻译理论》(J)黑龙江史志(14)80-81. [ 5 ]刘宓庆. 2006. 文化翻译论纲( 修订本) [ M] . 北京: 中国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31/2014
The basic paradigm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1990) Liu said that Chinese translation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semantics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but not prescription.强调“重描写、重意义、重功能” why? The vagueness of Chinese grammar is a most fundamental linguistic fact,which has no case marking for nouns ,and there is no tense,voice,or mood markings for verbs.That is to say,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are largely determined by semantic function.In emphasizing meaning rather than form,and combing the"empty"with the concrete,Chinese is a very different kind of language from inflectional languages that emphasizes formal properties and cohesion. 基于以上考虑,刘宓庆提出三点关于翻译中要突出描写性翻译的具体方法:

也谈翻译的美学观

也谈翻译的美学观

也谈翻译的美学观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翻译理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研究者从一开始注重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步骤、翻译方法等涉及翻译科学性问题,到如今逐渐用描述性方法来研究翻译理论,同时深化了对翻译研究的认识。

翻译美学的理论就是从描述性翻译研究开始建立的。

美国翻译学家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在2001年所撰写的《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中以文化转向为背景,尝试研究翻译美学理论。

美学属于文化研究的范畴,而翻译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翻译离不开美学理论研究。

1.翻译美学的理论建构我国著名翻译学家刘宓庆所著的《翻译美学导论》一书在国内的翻译界构建起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

他从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争入手,探讨了两个系统的内部构建。

翻译的科学性是指双语转换的基本统一,提出翻译思维的双重科学性:“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一: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二: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

”他认为,不仅翻译戏剧、诗歌是艺术,翻译法律文书、科技资料、宗教典籍也应该是艺术,因为翻译离不开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调整、行文的修饰等艺术加工。

书中还介绍了译学的美学渊源,从中西美学对译学不同影响的对比之中透析美学与译学的关系:“很明显,在当时与译事关系最密切的先哲之言莫过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氏此言,符合他对‘美’的基本态度,实质上是重信、重实,否定了不信、不实的虚饰之美。

”刘宓庆还在书中指出,信达雅的美学命题、神似与形似的美学命题对翻译的影响自古有之,发展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钱钟书曾经提出“化”的美学标准。

这也是中国美学与译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结果。

刘宓庆强调了翻译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运用美学心理学的原理,把审美心理结构概括为四个层次:感知、想象、理解和再现。

强调了“想象”对译文的准确认定和表述、对意义的校正和完善、对文艺作品形象性、意境和意象把握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审美再现的理解、转化和加工的一般规律。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发布时间:2023-06-17T02:58:27.568Z 来源:《时代教育》2023年7期作者:马立罕[导读] 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

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是对传统美学译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文通过对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评论,主要包含了翻译美学的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再现,展现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再次说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领域提供了翻译启示。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

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是对传统美学译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文通过对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评论,主要包含了翻译美学的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再现,展现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再次说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领域提供了翻译启示。

关键词:刘宓庆翻译美学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再现一.引言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承载的信息用另外一种语言表现出来的活动,基于语言各自的特点,其内涵和外延无疑受到生活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刘宓庆(2005)在《翻译美学导论》里谈到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翻译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将美学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翻译美学是美学思想在翻译领域中的成果,有利于指导对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实践。

翻译也是一种审美活动,译者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原语转换为目的语,进行美的转化。

本文将通过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主要包含译学的美学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翻译的审美再现,来展现翻译美学的理论。

二.刘宓庆翻译美学的理论建构1.翻译美学的渊源中国的哲学论著始于老子,美学论述也始于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ng 刘宓庆对翻译实践中“意义”的认识

2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ng 刘宓庆对翻译实践中“意义”的认识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第三章翻译的实质和任务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

这里所说的“意义”,包括概念意义(conceptive meaning)、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形式意义(formal meaning)、风格意义(stylistic meaning)、形象意义(figurative meaning)和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

由此可见,意义转换时多层次、多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向的。

语际转换可以是多层次的:有语言层的转换,即音译,有语言文字形式上的直接“移植”,如拉丁语、法语、德语词语之移植于英语中。

语音层和文字形式的转换都是语际的表层转换。

翻译关注的中心是意义层的对应转换。

意义转换是语际间的多向度深层转换。

“概念意义”指词、词组、句及超句群(语段)等四个层次的语义信息或语义内容。

在语义学中,词的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

词语的概念意义,也就是所指意义;在句子层,概念意义指由主位部分及述位部分组成的全句的全部概念语义内容。

“语境意义”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特定的语言环境给词的概念意义以某种调节,从而赋予它以某种联立含义或关联含义。

语言还具有特定的社会环境。

因此语境意义还包括由交际目的、交际场合及接受者因素所决定的以上四个层次的语义信息所具有的感情色彩、情态、暗含义等等,统称为“情景意义”或“功能意义”(meaning determined by the situational or social function)。

词的语法意义和搭配意义都属于词语的联立含义。

“形式意义”是指语言文字形式或章句安排及篇章结构在形式上的特征。

许多修辞格以及诗歌和汉语的对联等语言的特定形式通常具有鲜明的形式意义。

形式意义还包括语言就够形式转换时产生的暗含意义(包括形式不同所产生的褒贬、轻重、分寸等差异),比如主动式与被动式;分词、不定式与动名词之间的词义微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 第5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Vol. 32 No. 5 2019年9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Sep. 2019——————————————收稿日期:2019 – 03 – 2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翻译地理学的理论构建及实践研究”(19AYY013);宁波大学王宽城幸福基金 第一作者简介:贺爱军(1975-),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译者与译史、比较文学。

Email: heaijun@刘宓庆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探究贺爱军1,2,贺海琴1(1. 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 宁波大学 浙江翻译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刘宓庆秉承“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原则,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

他以语言、文化信息为出发点,以信息意义处理为任务,以意义表现及表现效果为终端,提炼出整体性的文化翻译观。

这一理论立足翻译学,从语言学、心理学、美学、政治等跨学科视角研究文化翻译。

关键词:刘宓庆;整体性文化翻译观;对策论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9)05 - 0065 - 07一、引言语言与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翻译研究角度的多维性,二者之间的复杂多元关系激发了翻译学者的学术热情,从而成为中西翻译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1969年,奈达与泰伯(Nida & Taber)提出“文化翻译”概念,并将其视为一种与语言翻译相对的翻译,一种为迎合目的语文化而改变信息内容或将语言信息中未隐含的信息传递出去的翻译。

[1]沙特尔沃思和考伊(Shuttleworth & Cowie)将文化翻译定义为对原作文化因素的转述与基于原语文化对译语文化词语的重新解释或任何对语言和文化因素敏感的翻译。

[2]巴斯奈特(Bassnett)提出翻译不是纯语言行为,而是文化之间交流的产物。

她强调以文化作为翻译单位,实现译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上的功能等值并满足目的语的文化需求,推动翻译的“文化转向”。

[3]西方的“文化翻译”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得到中国学者的青睐。

穆雷等从文化差异与原文特有形象探讨文化词的翻译策略;[4]蔡平、黄忠廉、杨仕章等从文化特色词汇切入探究文化翻译的内涵与策略;[5-7]谢建平等从文化研究所处的历史语境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关系;[8]孙艺风等从目的语的语言系统与读者的关系探讨文化翻译的目的与功能;[9]王秉钦与杨仕章从基础理论、基本构架与学科地位探讨文化翻译的学科建设。

[10-11]总体而言,无论中西,对于“文化翻译”的探究多从内容、策略手段、目的与功能等视角展开,而对文化翻译所涉及的文化心理、审美、政治战略等超文本因素则关注不够。

刘宓庆将文化的价值观研究、文化心理探索、语义的文化阐释、文本的文化解读、超文本意蕴探索以及文化翻译的对策论与方法论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观照与探究。

刘宓庆早在1988年就开始关注文化与翻译这对命题,完善了专著《文化翻译论纲》,在批判继承“文化翻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原则。

他以翻译学为本位,借鉴胡塞尔哲学,确定了文化翻译的“理想的客体”,以荆楚文化与爱尔兰文化为案例,从词句、语段、行文风格等翻译本体与语言文化心理、文化审美、政治战略等超文本因素探讨文化翻译的跨学科关联,实现了翻译内部与翻译外部整体性结合研究。

他提出了“功能代偿”对策与文本内外论证、互文论证、人文互证等参照方式以及从文化理解到文化意义的获得、语义文化诠释到文本文化解读66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的信息处理对策,形成了共时与历时、跨学科与跨地域纵深“游移”的整体对策论。

可以说,他从翻译文本内外跨学科研究的整体性理论转变到注重文化信息意义处理的整体性对策论,完成了由理论建构到对策探究的升华,勾勒出整体性文化翻译观。

二、整体性文化翻译观及对策论刘宓庆文化翻译观集中体现在《文化翻译论纲》中,他强调“静态研究为体,动态研究为用”以及文化整体观。

他认为“对中国翻译学而言,语言学、美学、认知科学、传播学、文化学都是这个学科矩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毫无疑义,我们需要有‘一盘棋’式的整体性整合研究才能使中国翻译学具有充分的科学性”以及“对理论研究者而言,至关重要的是要进行分阶段的整体性整合研究”。

[12]299 可见,他的文化翻译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整合研究,具体包含整体性文化翻译观与对策论。

(一)整体性文化翻译观刘宓庆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包括语言文化意义以及所涉及的文化心理、审美、政治战略等超文本因素。

“所谓‘整体性理论整合’就是在广泛综合、深入论证条件下的学科理论的科学整合。

”[12]111. 语言文化意义刘宓庆认为“语言不仅是人类传达知、情、意的交际工具,而且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处于“文化各层级的功能与矩阵中,是文化结构和文化功能最权威、最具潜势的唯一统治者”。

[13]3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文化而具有意义,同时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名物传统等蕴含不同的文化积淀使各自语言独具特色,呈现异质性。

这种民族语言的异质性是民族文化基因差异的表现,因为历史发祥、人文肇始、社会演变等文化源流不同,语言的母体基因也大不相同。

也正因为语言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所以意义翻译变得非常重要。

在刘宓庆看来,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人类文化行为,以象征的手段含蕴在语言文字中。

文化意义是意义的文化维度,具有人文化、动态性与层级性的特征。

人文化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文化使用:人可以通过使用语言给不具有文化意义的词组注入文化信息,使之含蕴文化意义”。

[14] 意义的动态性即文化语势(cultural force)或产生于“人文环境的转变以及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下的话语情景转变、话题转变、情态转变、句法结构转换、词语语用转换、语种(双语或多语)转换、文体或风格转变等引起的”或产生于“话语(篇章)铺叙或陈敷过程中词语意义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内涵”。

[14] 文化意义的层级性指意义结构维度、文化意义内在格局与词语获得意义的层级性方式。

意义是一个多维结构,包括山川日月等通义词语的意义以及亲(亲属)、官(政制)、器乐、衣食等文化词语的意义。

文化意义可根据文化信息分布分为物质形态层、典章制度层、行为习俗层、心智活动层。

2. 超文本因素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语言词汇的组合产生意义、形成意象与意境,既体现表层的语言意义,也反映作者的内在心理、审美与政治观念。

由此,刘宓庆论述了文本的文化心理探索、审美判断、文化战略等超文本阐释,多元化解读文化信息的本质与意义。

文化心理问题是文化翻译理论中的深层课题。

刘宓庆从文化心理视角切入文化翻译领域,按照范畴论、系统论、功能分析三个层次,从文化信息心理结构与内容来分析文化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和群体心理等,了解人文环境中个人文化特质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地缘政治经济、社会形态环境等民族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理,以价值、行为和表现法系统,阐释文本中有关人生、道德、审美等价值观,寻找意向或行为表现法。

他对文化心理进行个案分析,探索语义诠释、文本解读与文化心理的关系,提出文化心理主轴和“场”概念,明确了文化心理分析对于把握语义、深度理解文本、确定文本风格品位、艺术思想倾向以及双语转换中表现法的重要性。

这种超文本的文化心理探索对于非常态文本的翻译尤为重要,因为“非常态文本的意义高度隐喻化、符码化,意义在‘似花非花’之间,而作品中反映的整第5期贺爱军等:刘宓庆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探究67体文化心理结构往往是比较稳定的。

这时,文化心理参照就是定点、定位、定格的重要途径,文化心理分析作为认识手段、检视手段和实践手段的功能就更为突出”。

[13]229美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主体对客体审美“潜质”的激活。

刘宓庆不仅注重翻译与心理学的结合,通过文化心理来研究文化翻译问题;思考和分析文化翻译的艺术性,将意义、意象、意境与情感相结合,从关键词、句群、篇章、视觉效果、内心情感等角度,在文化意义审美、文化意象—意境审美以及文化情感审美三个层面来展开审美判断,对文化翻译进行深层次审美分析,解析作者的心理情感与选取恰当的表现手段。

他以翻译学为本位,通过比较文化人类学、普通语言学、翻译学对待语言文化及审美的态度,论证了翻译学如何全面系统关注语际层面跨文化审美表现的转换机制。

他以艾略特的《荒原》为例,探究心理意象如何凸显审美构思准确解读文本,体现文化心理与审美判断对跨文化表现的杠杆作用。

他强调“翻译学对待文化表现的态度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是既重意义,又重审美”,“以审美的态度整体地对待语言文化问题”,将文化心理和审美的全程观照置于“历史文化背景”下考量。

刘宓庆将美学观点渗透到文化态度、文化理解、文化心理、语义阐释与文本解读以及信息表现等文化翻译各个领域,这是他对翻译美学观点的重视与文化翻译新领域的不断思考,是对新时代下文化发展战略与审美需求增加的回应。

他在详细论述翻译教学中客体的审美潜质与审美期待,主体的审美潜能,但在文化翻译中多强调译者主体审美分析方法,弱化了文本审美潜质与读者审美期待在译者审美分析时起到的规约作用。

“翻译从来就是一种以文化—政治为目的语际转换行为,古今中外概莫例外”,[15] “而文化翻译研究也应该伴随时代的发展赋予自己不断提升的文化传播使命,应该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和翻译研究的提升,发挥一定的引导或指导作用,指导中国翻译事业指向文化战略目标”。

[16]58 刘宓庆在2007年出版的《文化翻译论纲》(修订本)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翻译“坚持整体性文化战略考量”的观点,指出“每一个国家的翻译事业都将翻译与文化战略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将翻译定位为文化战略手段,使之服务于国家与民族的核心利益。

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翻译的政治观’,也就是‘文化翻译的政治视角’”。

[13]13 他重视文化翻译的作用以及整体性文化战略的现代化意义问题,在文化信息诠释及其对策中强调了译者应认识到促使本国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精粹的文化使命,使文化翻译研究具有战略使命感,体现时代价值诉求与重视文化诠释当下意义,使翻译事业不负文化战略手段的使命。

因此,强调文化翻译的战略观就是在保证自我文化的安全、传承自我文化的血脉以及维护自我文化的身份,是尊重中西语言文化异质性,促进文化交流与实现双赢的具体体现。

随着全球化局势的加快,民族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强弱势文化交锋时有发生,为此各民族需积极主动吸取各自所需养分,成为文化翻译的受益者。

如果强势文化一味夺取文化霸权地位,使弱势文化成为附庸,甚至消亡,强势文化自身也难以丰富发展,文化多元化也无从谈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