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_关于_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_答问_汪晖

合集下载

在历史中发现启蒙:阅读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在历史中发现启蒙:阅读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在历史中发现启蒙:阅读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作者:王斑(斯坦福大学东亚系教授)何翔、张宇译何翔校订来源:《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刊载(此前曾刊《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年第3期)摘要:长达十多年的持续思考和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时局动荡和不同地域的游历,使此书得以重新阐明中国历史和文化在长时段里发展的隐秘轨迹,并提供了一个新的叙述方式来突破现存的中国研究范式。

在中国,这部著作的出版是一件文化盛事,影响并不限于学界,也波及了广大的普通读者群。

哈佛大学出版社已计划把此书翻译和介绍给英语世界的读者。

一旦认真地阅读这部著作,西方读者在无意识深处对中国的误解无疑会被动摇――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中国"。

过去的一切寂静无声:它仅以习性、制度、器物和文本的形式而存在着。

只有一个当下的阐释者能让它们开口讲话。

如果这个阐释者忽略了他所处时代在认知及其他方面的兴趣,以为他对过去的描绘构成的是"客观"真实,从而拒绝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他就割断了过去与活生生的现在之间任何可能的真正联系,过去便葬身于时间之墓里。

——理查德·瓦斯沃(Richard Waswo),《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和意义》对偏爱专门课题、深入实证研究的人来说,汪晖长达1683页的史诗般的四卷本近作实在是一个震惊。

其内容之丰富,视野之开阔,恰如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历史著作。

长达十多年的持续思考和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时局动荡和不同地域的游历,使此书得以重新阐明中国历史和文化在长时段里发展的隐秘轨迹,并提供了一个新的叙述方式来突破现存的中国研究范式。

在中国,这部著作的出版是一件文化盛事,影响并不限于学界,也波及了广大的普通读者群。

哈佛大学出版社已计划把此书翻译和介绍给英语世界的读者。

一旦认真地阅读这部著作,西方读者在无意识深处对中国的误解无疑会被动摇――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中国"。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问题(全文)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问题(全文)

现代性视域中的ZG问题——詹姆逊与ZG现代性问题[内容[ 近年来,现代性成了大陆学界的热门话题,社会学、文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争相谈论。

现代性之所以更有亲和力,原因可能是人们感到它比后现代与我们的距离更近些。

现代性概念在大陆学界的流行一方面受到国外近年来的现代性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汉语学界学术转向有关,即重新反思传统、关注近现代传统变迁与我们当下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

研究现代性,就是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是社会进展的必定要求。

本文从西方现代性研究的学术背景出发,围绕近年来国内对詹姆逊的现代性理论的讨论,探讨了詹姆逊的现代性理论,及其与ZG现代性问题的关联。

西方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理论谱系在当代西方学者的使用中,现代性(modernity)有时期(period)、特性(qulity)、体验(experience)三种意义,而且在目前的现代性研究中都可以找到分别对应与这三种角度的研究成果。

实际上,其意义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特别是语言学的研究表明,“现代”一词出现在中世纪经院神学,modern直接来自于意大利语modernus,它是由拉丁语“modo(最近、刚才)”演变而来的。

对“现代性”概念颇有研究的姚斯认为,这个词5世纪就存在了,指的是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世界进展的过渡期,当是也出现了古代(ntique)和现代(moderni)的对应词。

(姚斯的《literrische trdition und gegenwt ,in literturgeschichte ls provoktion, suhrkmp, 1970,pp.11—57。

详见詹姆逊《对现代性的重新反思》,《文学评论》,20XX年第1期;或h.steffen编的《现代性的面相》(下),gotingen,1965年,pp.154。

见刘小枫《现代性的社会理论情绪论》,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马泰·卡林内斯库(mtei clnescu)提出了从基督教的角度看待现代性的视角,认为现代性概念起源于犹太—基督教的末世论历史观中蕴涵的宗教世界观,与特定的时间意识密不可分,即在“线性不可逆的、无法阻止地流逝的历史性时间意识的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

汪晖对于现代性的所有文章

汪晖对于现代性的所有文章

汪晖对于现代性的所有文章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一点再思考本文是对作者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的总结。

文章对书中涉及的帝国—国家、封建—郡县、礼乐—制度等二元对立范畴、历史中的连续性与断裂及时势概念、科学世界观和民族主义知识等问题进行了细致阐释和反思。

作者强调:在思想史研究中,需要将过去的思想世界从观察对象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思想的视野,用以观...汪晖下载次数(953)| 被引次数(2)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几个问题在他们之间的错综纠葛之中,我展示不同的思考方向和不同的可能性的领域,置身于时势之不同位置所展开的对于时势的回应。

事实上,展示出多样性本身就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对所谓出路的思考,因此,我常常使用“反现代性的现代性”这个说法来描述中国的...汪晖下载次数(1331)| 被引次数(5)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答问中国是一个较之民族范畴更为丰富、更具弹性、更能包容多样性的范畴。

在当代世界里,这些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超越民族主义知识的限制来想象中国图景,甚至形成新的政治方案都可能提供新的想象空间。

汪晖下载次数(395)| 被引次数(1)唐弢先生与现代文学史研究今年是唐弢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不久前,我重新阅读了唐弢先生的著作,尤其是《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一书。

在他的数十部著述中,我认为这是除鲁迅研究著述及其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外,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

《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学》《我观新诗》《林语堂论》等经典篇什发表时就影响巨汪晖下载次数(26)| 被引次数()白话的技术化与中国现代人文话语的创制作为一个自觉的语言创造过程,中国现代语言的创造者们试图以科学话语为蓝本和基础创造新的人文话语,并力图用科学话语的语法建构人文话语的内在语言结构。

现代人文话语当然有其传统的语言基础,但它的确又是按照现代语言的规范重新加以创制的结果。

如何诠释_中国_及其_现代_关于_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_的几个问题_汪晖

如何诠释_中国_及其_现代_关于_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_的几个问题_汪晖

探索与争鸣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几个问题汪 晖 非常感谢复旦的朋友们组织这个座谈会①。

在大家的提问中,有两个问题比较集中,一个问题是关于帝国和国家的问题,比如,张汝伦先生提的“帝国—国家二元论”的问题,曾亦先生就公羊学问题发表了看法,即怎样理解公羊学的家法和它在思想史上的展开,以及如何理解经学和政治的关系在现代语境中的意义,从大的方面着眼,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还是帝国—国家的问题。

白钢先生提到的方法论的矛盾也是集中到帝国—国家二元论的问题上。

另外一个跟这个问题相关,就是关于中国政治的正当性的讨论,许纪霖先生提到了这个问题。

丁耘先生也指出,下卷集中到科学话语上,上卷集中展开论述政治正当性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展开得不充分。

这个问题其实也跟帝国—国家问题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其他讨论大多集中在方法论问题上。

比如,邓志峰先生讲到思想史写作的前提问题,道德—政治二元论的概念,等等。

洪涛先生讲到我们应该以中国看中国,还是以西方看中国,或者是以今观古,或以古观今。

郭晓东先生的讨论也是讲中西互释的问题。

在讨论方法论的时候,好几位先生都问道:这本书为什么从宋代讲起?换句话说,如何评价京都学派的问题?在这个方法论问题的背后,有一个主要的关切,即从帝国—国家等问题出发批评西方中心主义是否也是西方中心主义?我在书中曾经提出过一个解释中国思想的“内在视野”的问题,而大家问的是,这个内在视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在视野?此外,在罗岗先生的发言中,他问及:如果现代中国思想中各种对现代性的批评,最终也被某种程度地归纳到现代的体制内部,那么,存在不存在替代性的方案或者走出这个现代之可能性?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陈卫平先生提到叙事的问题,科学主义和保守主义的问题,其中特别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位置的问题,这在我书里提到但没有真正展开,它们涉及的都是前瞻性的问题。

一、三组概念:帝国与国家、封建与郡县、礼乐与制度 我不大喜欢一般地讲方法,即使讲,也希望从一个具体的话题上———比如说帝国—国家这个问题上———来展开讨论。

甘阳+论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甘阳+论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论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甘阳汪晖这个书是近二十年左右最重要的一本书,篇幅很大,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涵盖的几乎是从以开始一直到现在,他在每个部分的进入都有很多他自己的看法。

所以我觉得可能牵涉到两个语境,一个就是当代语境,就是处在当代二十年左右的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变迁当中,汪晖自己的一个选择以及这样一个选择和二十年左右中国思想界总体状况的一个关联。

另一个当然就是他进入的语境状态,这个就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这样一个状态。

因为他这个书非常大,我大概讲一下最主要的特点,我个人的感觉就是他全书贯穿的一个线索,我觉得是重构儒学作为道德评价的一个方式。

所谓重构儒学作为道德评价,我的读法是汪晖在重构儒学作为一个批判者。

所谓道德评价方式,就是作为一种最高价值观念来评判对人间的看法,对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的选择。

这就是我觉得他贯穿全书的重新构建儒学作为一个批判系统的线索。

这样一来,以这个批判建构来看,很多东西的讲法变得很不一样。

比方说他重构的三代想象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位置,同时把郡县和封建的矛盾表现得非常充分,几乎是贯穿整个中国思想史的过程。

这两点都是我觉得以前不太有人说的。

首先是第一点,三代想象,三代想象我觉得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古,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重构好像历代儒家只是一愕尊崇过去,而使三代想象变成了一个想象和批判的源泉。

这是他的一个发掘。

而三代想象同时因为其本身是最早孔子提出的建立在周代分封制的所谓亲亲原则是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并不是所有阶层的社会内容,首先强调的是贵族阶层的。

在中国走向君主和郡县制这样一个结构比较早的情况下,中国历代士大夫都面临一个非常基本性的一个ambivalance,一方面是说士大夫基本上都是认同郡县,但是另外一方面就是说对郡县制是批判的。

因为郡县制并不符合三代的一个道德选择标准、三代这样一个想象。

所以这里面历代士大夫都存在这样一个紧张。

而汪晖把郡县和封建这对矛盾,从前一般谈郡县都是集中两个,一个是柳宗元的,一个是以后王夫之他们,他们谈的比较多,而汪晖把它变成几代知识分子在转弯当中都有这个问题,可能我觉得汪晖之所以这个重视郡县和封建的一个关键就是封建可能会开出来一个比较多元化的情势,郡县制是一个一统制的趋势。

汪晖——《死火重温》3

汪晖——《死火重温》3

第三章三种马克思主义讨论当代中国思想的批判性的丧失,需要首先了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的历史联系。

那些依据现代化理论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的西方学者,.简单地把中国的现代化理解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社会向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巨大转变。

由于现代化理论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理解现代化的基本规范,因此,现代化的过程也经常被理解为资本主义化的过程。

对于马克思来说,现代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但是,中国的情况稍有不同,因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不仅是由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而且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不仅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目标,而且它本身就是中国现代性的主要特征。

当代中国流行的现代化概念主要指称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的狄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的过渡和发展,但这一概念并不仅仅是技术性的指标,不仅仅是中国民族国家及现代官僚体制的形成,而且还意味着一种目的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一种把自己的社会实践理解为通达这一终极目标的途径的思维方式,一种将自己存在的意义与自己所属的特定时代相关联的态度。

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不仅指明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形式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差别,而且也提供了一整套的价值观。

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概念与现代化理论中的现代化概念有所区别,这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概念包含了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内容的价值取向。

像毛泽东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相信历史的不可逆转的进步,并力图用革命的或"大跃进"的方式促成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他所实行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一方面是为了建立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另一方面又是以消灭人和农民、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三大差别"这一平等目标为主要目的的。

通过公有化运动,特别是"人民公社"的建立,毛泽东使自己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实现了社会动员,把整个社会组织到国家的主要目标之中。

对内,这是要解决晚清和民国政府都未能解决的国家税收的问题,通过对农村的生产和消费的剥削为城市工业化积累资源,并按照社会主义的原理组织农村社会;在这个意义上,农村公有制是以更为深刻的城乡不平等为前提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刘勇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刘勇等)
38
新月社 • 新月社是在新文学发
展初期稍后一个阶段 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 个文学社团 • 1928年3月,新月社 创办《新月》月刊
39
四、早期白话文学创作
• 诗歌:最初的实践领域 • 小说的积极尝试 • 各具特色的白话散文 • 初期戏剧的艰难耕耘
40
胡适的新诗理念 1.提倡“细密的观察”和“朴实无华的白描
鲁迅杂文涉及问题极其宽广,涵盖现代中国人生 活的各方面,核心是揭露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奴 役关系,大声疾呼人的自由与解放。
内容首先是直接抨击时弊的政论。另一项重要内 容是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探索中国如何看齐世 界前进大势而又不为先进文化所主宰,亦即他早年 希望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 有之血脉”。
1931年第七期 《良友·战事画刊》 9
现代文学内部的 变迁:现代化 (西方化)到本 土化(民族化) 的转变
10
四、中国现代文学前、后期的形成
中国现代文学史记录的 是从1917年新文化运 动开始,到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 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情 况。 这中间又以抗战 的爆发作为前后期的分 界点
50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 卓越而不间断地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多种崭新
样式,并一一使其臻于成熟 • 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
抗意识的优秀传统 • 在热情呼唤现代化的同时,意识到现代化在中
国可能产生的各种假象、变体和负面效应,充 满辩证精神的深刻思想
51
二、《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59
鲁迅杂文创作的几个时期 • 1918年至1924年即《热风》和《坟》的一部
分,属早期 • 1925年至1929年间,这一时期的杂文包括

《我国马克思主义和当代》课后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我国马克思主义和当代》课后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导论1.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P1-92.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马克思的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而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而形成的中国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两者是一脉相承、延续贯通的。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理论体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探寻中国的现代性

探寻中国的现代性

探寻中国的现代性作者:黄宗智来源:《读书》2008年第08期汪晖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卷帙浩繁,内容十分复杂。

首卷围绕“理”与“物”的关系这一中心命题,探讨了宋明儒学的“天理”主题;次卷转向“帝国/国家”问题,先证明它们是西方(包括日本)在分析中国时使用的主导性的现代二元对立概念,再论证它们对理解清朝和民国的国家特性来说,具有基本的缺陷;第三卷对晚清和民初的重要思想家进行分析,并揭示出,在将旧的“天理”世界观重塑为“公理”世界观的时候,他们既纳入了西方式的科学公理观念,又保持了传统的对“天理”中的“理”的伦理—政治的关注;第四卷在上述背景下,讨论了现代“科学话语共同体”如何兴起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的核心主题。

四卷洋洋洒洒至一六○八页,仅“导言”一章,即长至百余页。

在此书再版之际,我的主要目的是试图把此书的主要贡献为非专业内人士做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介绍性总结,过度简化其精细分析与大量细节则恐怕在所难免。

首先,汪晖并置了两套话语:一套是西方的现代主义话语,一套是中国的话语。

一方面,他将西方的现代主义话语作为对手,来揭示中国旧有“概念”的历史含义,以将它们放入其历史语境。

另一方面,他也做了相反方向的工作,以中国内在的“概念”作为陪衬,将西方的一些重要范畴,如“帝国”、“民族国家”、“市场经济”、“科学”和“科学主义”历史化。

通过这种方法,两者得以相互厘清和印证。

这种方法要求严密的文本细读和分析,同时又要借助于得自比较视野的洞见。

这里必须指出,这种方法不是仅就话语论话语的分析,或就观念史论观念史的研究。

汪晖的质询恰恰总是建立在对大的历史背景的敏锐的把握之上,他坚信,唯有通过历史背景,才得以使观念和话语内在于其语境,才使得对历史化的意义的追寻成为可能。

正是具有多面的大的历史图景的历史感,而不是就话语论话语的简单后现代式的研究,才是他的方法的核心。

汪晖著作中另一个不变的因素是其贯穿始终的作为陪衬的对手,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具有统摄力的西方现代主义的叙述,这也是他所有著述所最终致力于对话的对象。

高中语文 3.8《拿来主义》鲁迅: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3.8《拿来主义》鲁迅: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鲁迅: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汪晖,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96年应邀出任《读书》杂志执行主编至今。

80年代初,汪晖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现代文学史家唐先生,他的《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一书被认为是新时期鲁迅研究的代表作品。

1997年,汪晖在《天涯》杂志发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一文,引起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广泛讨论。

此后,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当代中国问题的文章,并被视为中国“新左翼”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若干作品被译为不同文字。

英文著作《中国的新秩序》出版后又被译为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在国际学术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的韩文著作《新的亚洲想象》、日文著作《作为思想空间的现代中国》等在不同语境中引起关注。

2004年,汪晖的代表性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本)出版,该书先后被《亚洲周刊》、《中华读书报》和《书城》杂志评选为2004年度“十大好书”、“十大社科图书”和“年度图书”。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70周年纪念日。

回顾20世纪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思想家或文学家像鲁迅这样影响深远,以至于我们今天仍旧不能回避谈论鲁迅的意义。

但是,自“文革”结束,对于鲁迅的批评和反思,波澜迭起,从来没有消停,这种种围绕鲁迅形成的争论,又是我们今天谈论鲁迅时无法绕开的话题,所以就从这些争论谈起吧。

汪晖(以下简称汪):让我从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谈起。

毛泽东说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可宝贵的品质。

他认定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文化大革命”期间,鲁迅的著作和《红楼梦》是两个特殊的领域,不但可以阅读,而且为了配合“文革”的需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如为了《鲁迅全集》的注释,全国各大高校的现代文学领域最主要的老师都卷入其中,一度很多工人积极分子也参与注释工作。

在20世纪找不到任何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文本受到如此大规模的研究和考订,包括毛泽东、孙中山的著作。

中国近代思想史导论

中国近代思想史导论

中国近代思想史导论一、思想与思想史1、思想从广义上讲,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精神思考,都可以称为思想;从狭义讲,思想是指人类思维活动在理性认识阶段所达到的结果。

2、思想史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思想史研究的是前人提出的思想和观点,人们的生活态度,社会思潮,乃至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或集体无意识。

思想家留下的全部文字之所以不能代替后人对他们的研究,就是因为:1、文字有其独立性,一旦产生后就不属于个人,而有在不同语境下意义增殖的无限可能性。

后人很可能比思想家本人更理解他。

2、文字的意义是通过后人的接受,即通过后人的理解与解释产生的。

别人的理解与解释是思想产生意义和影响的先决条件。

3、思想家由于受其视域的限制,无法把握其思想在社会语境和历史语境的意义,而这些正需要通过思想史的研究来加以揭示。

”(自序,第4页)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引言:“如果说,历史就是曾经在过去的时间中出现过的人、物与事,那么它确实已经随着过去的时间的消失而消失了。

……可是,真正绵延至今而且时时影响着今天的生活的,在我看来至少还有两种东西:一是几千年来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前人的智慧和辛劳积攒了许多生活的知识和技术,使后人得以现成享用,也使后来的人们可以把前人的终点当成起点,正是在这里,历史不断向前延续;一是几千年来反复思索的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多少代人苦苦追寻的宇宙和人生的意义,多少代人费尽心思寻找的有关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观念和方法,影响着今天的思路,使今天的人依然常常沿着这些思路思索这些难解的问题,这是在这里,历史不断地重叠着历史。

如果说前者属于技术史,那么后者就只能属于思想史。

思想没有随着有形的器物、有限的生命一道消失,通过语言文字、通过耳濡目染、通过学校内的教育和学校外的熏染,一代一代地在时间中延续下来,由于这种‘延续’,今人还可以重温古人的思索,古人的思索对于今人还存有意义,科林伍德说:‘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

超越“左”与“右”

超越“左”与“右”

超越“左”与“右”作者:“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学术座谈会组织方(编者按: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

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发言者本人审定,标题为编者所拟,内容编排并非依照现场的发言顺序。

由于篇幅所限,部分发言人的发言内容未能一并刊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会议的部分内容此前曾在网络上流传,但并未经发言者审定,里面有大量错讹,希望读者加以甄别。

FT中文网从主办方获得授权,刊载这次学术研讨会的纪要全文。

)一、引言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选择汪晖做一个个案首先我代表个人欢迎大家到北京来出席“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座谈会。

大家可能分享着一个基本共识,即:已经过去的20年和未来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时段。

不久前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我见到了一些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立场的朋友,发现他们共同在关注一个问题——“中国问题”。

这个问题对他们说来变得格外突出。

从美国主流社会的大型商业机构的高管、大学校长,到各学科学者,都认为中国问题已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或者说中国问题对于世界、尤其对于美国已变得非常重要。

这里说的,不是单纯的“中国崛起论”——对此我也保持高度的警惕。

但是,显然中国的变化、世界的变化、后冷战的格局,对每一个学者、每一个当代人,对每一个关注当代世界、当代生活的人们,都在提出全新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是一个我个人的、也许过分的观点,即,“理论已死”。

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理论的年代,而今天,从某种意义说,冷战年代构成的理论已死。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一个理论之后(after theory)的年代,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回到前理论(before theory)的时代?毫无疑问,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现代性主体的建立与展开——评汪晖近期鲁迅思想研究

现代性主体的建立与展开——评汪晖近期鲁迅思想研究
想坚 实的 内核 ,发掘 出 了内在 于 中国历 史的现代性 主体 现代性 主 体 的展 开最终 呈现 为 “ 反现代性 的现代性 ”的悖论姿 态。 关键词 : 汪晖 、鲁迅研 究 、现代性 主体 、启蒙 、文学 、革命
《 阿 Q 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汪 晖 著
自从 1 9 8 8年完 成 博士 论文 反抗 绝 望》 之后 ,汪哞 就 将 自 的学 术兴 趣从 鲁迅研 究转 向思想 史领域 。他先 是撰 写 了 预 言与危 机—— 中国现代 历史中的 “ 五 四”启蒙运 动 ,关注 “ 五 叫”启蒙运 动的 目的及其方式之 问的关 系。随 着对 “ 五 四”更加深入的 反思 , “ 现 代性 问题 ”开 始 r r t 】 显, 汪晖 于 l 9 9 7年发表 《 当代中 国思 想状 况 现代性问题》 ,此文 引发 了 9 0 年 代 日益分 化的知识界的热烈争论 ,他 本人也被 贴上 “ 新左派”标 签。2 0 0 4年 ,汪晖 自 1 9 9 1 年 开始酝酿的 现 代中 国思想 的兴起) )出版 ,这是一部两 卷四册 多达一 百五十多万 言的思想 史巨著 ,时 间跨越从 宋朝至 民国以来 的一千 多年 ,力图 征 不 同于西 方现代知识体 系的 “ 内在视野”中呈现现代性在中 国的兴起。 期 间,除 了 ’ 1 9 9 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 6 0周年而写的以 “ ‘ 死 火’重温” 为题的序 言之 外, 人们鲜能看到 汪晖 专门论述鲁迅 的文字。直到晚近 , 他才有三 篇具有相 当长 度和分量 的讲稿 面世。 这 三篇讲 稿以 《 破 恶声论 ) ) 、 呐喊 ・自序 ) )和 《 阿 Q正传 作 为细读文 本,汪晖的问题意识在 于从 中解读 出 “ 什 么是启蒙?” 、“ 鲁 迅 文学 的诞 生 ” ,并以 阿 Q生 命 中的六 个瞬 间探索 现 代 中国革命 的 《 声之善恶 : 鲁迅 ( 破恶声论) 主体 。其 中 ,前两 篇是作者 在 2 0 0 7年 7 月 中国文 化论坛 “ 首届通识 ( 呐喊 ・ 自 序) 讲稿》 教 育核心 课程 讲 习班 ”的讲 稿 ,收 入 声 之善恶 一书 ; 第三 篇是 2 0 0 9 年 秋季学期在清华大学 “ 鲁迅作晶精读”的 课堂讲稿 , 后以 阿 汪 晖 著 Q生 命中的六个瞬间 为书名推 出 行本 。汪晖对于文本的选择似乎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2 (  ̄ 1 3年版 别出匠心 ,他把对现代性在 中国历史内部兴起的关注投射在 了这 三个

现代思想的兴起-读书笔记

现代思想的兴起-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尽管汪晖的《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在学术界有诸多争议,有人认为这本书结构混乱,作者本人的观点不突出,甚至还陷入了抄袭的怀疑中。

不管真相如何,首先作者花十年的精力和心血阅读大量的书籍资料,结合自己的思想写下这本书,我觉得十分感动,这样的人应该受到大家的尊重。

阅读这本书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尤其第一部《理与物》哲学思想十分浓厚,我也只是囫囵吞枣,但是这本书确实把人带入了一个更高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让我们不只是局限于常识的积累,而是打开了一个缺口,引起大家对世界的思考。

就如一位英国诗人所说的“想法决定言辞,言辞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的想法决定我们的道路。

”不论是个人、国家还是整个社会,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将走向何方,所以了解我国古代思想的演变和现代思想的兴起对我国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汪晖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卷帙浩繁,内容十分复杂。

首卷围绕“理”与“物”的关系这一中心命题,探讨了宋明儒学的“天理”主题;次卷转向“帝国/国家”问题,先证明它们是西方(包括日本)在分析中国时使用的主导性的现代二元对立概念,再论证它们对理解清朝和民国的国家特性来说,具有基本的缺陷;第三卷对晚清和民初的重要思想家进行分析,并揭示出,在将旧的“天理”世界观重塑为“公理”世界观的时候,他们既纳入了西方式的科学公理观念,又保持了传统的对“天理”中的“理”的伦理—政治的关注。

第四卷在上述背景下,讨论了现代“科学话语共同体”如何兴起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的核心主题。

汪晖认为,宋儒思想的核心是“天理”,即将“物”与“理”分离,而不是像传统儒家中的“道”的观念那样,将两者合而为一。

理是内在于事物的,也存在于日常的礼仪实践中,它要通过“格物”去把握。

(明儒的“心学”则呈现了主观性的转向,认为天理内在于个人的自我中,要通过个人的内省去掌握。

)在京都学派看来,这一天理观即是中国思想转向世俗化和理性化的表现,它几乎是一种原初型的科学的世界观。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PCtheGreatRejurenationofth..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PCtheGreatRejurenationofth..

2003年1月第32卷第1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I Of SOciaI Science Of Hunan NOrmaI UniversityVOI.32NO.1Jan.,!!!!!!!!!!!!!!!!!!!!!!!!!!!!!!!!!!!!!!!!!!!!!!!!!!!!!!!!!!!!!!!2003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俞思念(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中国,走向民族的复兴。

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国道路,才能把中国引向民族解放,才能在社会主义下走向国富民强、走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展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灿烂前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必胜的信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中图分类号:B0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3)01-0035-0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大会,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会。

十六大精神始终贯穿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和庄严使命,明确了我们党由推进中国现代化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战略部署。

认识这一点,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和先进性,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新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产党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和领导者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路途上,中国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代里处于领先位置。

但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近代化浪潮推动下,相继走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轨道,在现代化进程中超过中国。

落后就会挨打。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割地赔款,倍受屈辱。

何为“中国”——从西方对China的概念建构谈起

何为“中国”——从西方对China的概念建构谈起

何为“中国”——从西方对China的概念建构谈起作者:陈波来源:《文化纵横》 2018年第3期陈波2006年甘阳在评论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时,认为汪晖是在回应西方汉学近来的后现代范式转向对“中国”的解构,因为它造成“中国本身存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而在西方后现代学界看来,“中国”只是人们建构的一个“名词”,“很容易被消解掉”。

[1]这是中国学界误读西方汉学中的China和中文概念“中国”之关系的典范。

甘阳在这里说的“中国”,都可以用英文China来置换;他在西方汉学中读出这样的意思,大概也是通过China这个符号工具。

那么,“China”在西方汉学早期发轫的结构性理据何在,所指为何?清末以来,中国学人竞相宣称“中国”即“China”背后的文化理性又是什么?这对我们探讨“如何思考中国”这一议题又有何启示?China与中国中心观的消解在读初中上英文课的时候,我学到一个至今都印象深刻的词叫China;对这个词,我很快就认可它和“中国”是同义的:最起码,我们的国名翻译里就有这个词。

在后来的岁月里,读书凡是遇到China的时候,都默认它所指的是“中国”,与我们所理解的“中国”是一回事。

但稍后在翻译英文著作的过程中,有时却颇费踌躇:它所指的究竟是我们理解的作为整体的中国,还是仅仅指中国的一部分?我并非第一个对此有疑惑的人。

早在1871 年,大清官员张德彝出使巴黎,就对China这个名字颇有不满和疑惑。

他在答法兰西访客问时提出:“中国自古迄今四千余年,从无此名(指China及其变体[2]),不知西人究何所奉而以是名呼之耶?”[3]俄文则把中国称为“契丹”。

有个笑话说:一名俄国人在北京营商多年。

有一天,他在街头溜达的时候遇到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神色紧张地告诉他:“China和中国打起仗来了,你害怕吗?”他说:“我住在契丹,安全得很。

有什么可怕的呢?”笑话归笑话,但它却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契丹、China和中国,并不是一回事,就如日文中所说的“支那”,我们坚决不认可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