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
新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2节 内能 热传递 课前预习题单
第2节内能热传递
【预习速填】
1.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做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的总和.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和,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
2.将饮料瓶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通过的方法减少饮料的内能.
【自我检测】
1.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有内能,必有机械能
B.物体的内能为零时,机械能可以不为零
C.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内能不能为零
D.光滑水平面上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增大,每个分子速度也增大了,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和机械能都增大
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内能就越大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
D.温度越低的物体,内能越小
3.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内能减少得越多;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内能增加得越多,由此可知()
A.热量就是内能
B.温度就是内能
C.热量就是温度
D.热量是内能改变的量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答案
【预习速填】
1.分子无规则分子势能无规则引力斥力内能
2.热传递
【自我检测】
1.C
2.C
3.D
4.C。
12.2内能热传递-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优质教学课件
法正确的是( )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2.光的反射定律
④教室的门窗打开时,“过堂风”会把门关闭是由于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4.光的折射规律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B.热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解析】利用光伏发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
你能分析上述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吗?有什么共同特点? 12.(2019·贵港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F1
、F2、F3、F4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A.pA<pB=pC
B.pA=pC>pB
2、利用加速器研究,发现了反粒子。
高温物体
(能量)
低温物体
内能减小
(热量)
符号:Q 单位:J
内能增加
❖ 要想发生热传递,需要哪些条件? ❖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什么?
苏科物理 ·常态教学整体优化设计与实施
例、在物理学中“热”有很多含义,如“热量”“内
能”“温度”等,说出下面的情形中热的含义。 1、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二、内能 热传递
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 能,这个能量从何而 来?
汽车的能量来自发 动机中的汽油燃烧 所产生的能量
生活中的汽车的能量来自于燃料燃烧所产生的能,这叫什么能呢?
我们把这种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
思考:物质内部为什么会有能量?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12.2内能热传递》导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焦耳(J)。
3. 内能的改变:做功和热传递。
4. 热传递的条件: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5. 热传递的实质: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单位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 掌握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能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单位和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
难点:内能的概念和热传递的实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热传递现象的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个烧水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热水会变凉?2. 知识讲解:(1)介绍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讲解内能的单位:焦耳(J)。
(3)讲解内能的改变:做功和热传递。
(4)讲解热传递的条件: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5)讲解热传递的实质: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内能和热传递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有关内能和热传递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单位:焦耳(J)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热传递:条件: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实质: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内能的概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 教案
课题:12.2内能热传递二、内能信息快递: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引导讨论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处于热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如果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演示实验两只用弹簧相连的小球(如图12- 所示)实验方法:改变分子模型间的距离,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类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类似于上述的弹力的作用,由此可推知分子之间也存在势能。
结论:物理学中,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问题讨论1、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2、 00C时,物体的内能为零吗?3、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内能吗?(组织学生围绕一些实例来讨论)投影图片(1)车胎内的气体(2)炽热的铁水(3)寒冷的冰山图片说明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两点说明:1、内能是指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与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势能)是有区别的(思考)静止在水平面上一块砖,没有动能,势能为零,所能它也没有内能。
这句话对吗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为什么?活动12.4 观察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同时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
实验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
小实验:观察瓶内玻璃管中的液柱的变化实验方法:取一只玻璃广口瓶,内装有红色的水,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盖紧瓶口,使细玻璃管下端没入水中。
(1)用双手捂住封有空气的玻璃广口瓶的上半部分,你能看到什么现。
九年级物理 12章 第2节 内能、热传递 苏科版
初三物理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江苏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二、主要知识点:1、内能的概念、单位,大小的表示方法2、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三、教学重点、难点1、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来迁移理解内能的概念;2、热传递的概念、认识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四、知识点小结:1、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所具有的能,我们称之为分子动能。
B、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也存在能,我们称之为分子势能。
C、内能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动能越大,分子的内能也就越大。
2、热传递A、定义:当物体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热就会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这就是热传递。
B、条件:有温度差,即两个物体(或物体的两个部分)温度不一样。
C、实质:传递的是能量。
D、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典型例题】例1. 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而在上一章我们知道,所谓能是物体做功的一种本领,如果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
你知道,烧开水的水蒸气,可以将锅盖顶起,这表明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即具有能,这种能可以看成是内能,内能也可以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温度低的物体分子也仍在运动,所以仍具有内能,所以A错。
内能与机械能不是同一个概念,一个物体可能没有机械能,但是一定具有内能。
机械能增加,内能不一定增加;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而不是从内能多的传给内能少的物体,故C、D错。
答案:B说明:对于内能的理解需要深入,真正弄懂它的含义,是一切分子都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第十二章 二、 内能 热传递》学历案-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内能热传递》学历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内能热传递》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内能与热传递”。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热传递则是内能转移的一种方式。
本节课将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方式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分子运动的关系。
2. 掌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并能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观察并描述热传递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内能的转移。
4.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1.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内能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热传递方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内能和热传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引出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
2. 讲解内能概念: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内能的概念、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分子运动的关系。
3. 讲解热传递方式:分别介绍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通过图示和实例说明其特点和应用。
4.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热传递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内能转移现象。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加深对热传递过程的理解。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重点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内能和热传递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物理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拓展学习和深入理解内能和热传递相关知识。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反思:学生需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需要加强的地方。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12.2节,即内能和热传递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
3. 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让学生掌握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难点: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比热容计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讨论冬天烤火取暖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讲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例题讲解: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能、热传递、热量和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5. 板书设计:内能、温度、质量、状态;热传递、方式、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计算方法。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2.2 内能 热传递 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内
物体中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能
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内 能Biblioteka 热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放到取暖器旁边
分析上述过程中物体的内能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热汤的内能转移到金 属汤勺上
食品的内能转移给 冰箱
取暖器的内能转移给 物体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有什么共同特点?
高温物体
能量
低温物体
内能减少
热量
内能增加
热量用Q表示,单位焦(J)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叫做热量。 热传递的本质:能量的转移
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_____,→分子运动得_____ →分子动能____ →物体的内能______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影响内能的因素
结合实验:总结 影响内能的因素
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
金属汤勺 放在热汤
食品 放入 冰箱
传
递
本质:能量的转移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是: 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向是: 从高温转移到低温 热传递的终止标志是: 温度相同 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是: 能量
热量是发生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我们只能说物体 吸收或放出热量,而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
W第W十W二 章 机 械 能 和 内 能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作业(含答案)——12.2 内能 热传递
12.2 内能热传递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没有内能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多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B.物体被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温度为-40 ℃的冰块没有内能D.内能为零的物体不存在3.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等.下面两个例子都运用了上述中的,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4.一杯热水逐渐变凉了,则( )A.水的内能不变B.水内部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降低C.水含有的热量减少D.水分子逐渐停止运动5.下列有关内能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全部熔化成0 ℃的水,内能增大B.20 mL水的内能比200 mL水的内能小C.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D.内能的大小仅与温度有关6.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就停止了B.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或原子之间只有引力C. 快速压缩气体,可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 冬天人们用热水袋取暖,内能从热水袋传递给人体7.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比等质量的冷水含有的热量多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同温度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越多D.热量等于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8.热传递的实质是( )A.内能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B.温度高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C.高温物体把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D.热量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9. 如图所示,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制作“冰镇饮料”.这是因为饮料和冰块的不同,两者之间发生了,冰块的内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饮料的内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B.50 ℃的水内能一定比10 ℃的水的内能多C.0 ℃时的水放热结成冰,水内能减少到零D.热传递过程中,吸热的物体温度一定比放热的物体温度低1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12. 关于温度、热量、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0 ℃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13.许多同学喜欢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的过程是利用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肉的内能.烤肉时佐料的味道能更快地进入肉中,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但科学表明,经常吃烧烤食品有害健康.1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B.t2、t3时刻物质的内能相等C.t2时刻物质的内能比t3时刻小D.t1时刻物质的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15.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 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 0~t1时间内物质分子的热运动加剧D. 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16.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3时的内能.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中的水量相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8.水煮花生是一道风味小吃,煮花生过程中,通过________方式使其内能增大;利用________(选填“机械”或“热”)运动使花生仁具有各种调料味.答案1.A2. D3. 类比法4.B5. A6. C7.D8. B9. 温度热传递增大减小10.D11. D12. C13.热传递剧烈14. D15. C16.小于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17. (1)丁丁杯中水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2)甲、乙甲杯中水的质量小,但温度高,乙杯中水的质量大,但温度低18.热传递热。
12.2内能 热传递 导说课稿-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热传递 - 导说课稿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中的第12.2节——内能和热传递。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热传递之间的关系。
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热能,而热传递则是热能在物体间的传递过程。
通过学习这一节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内部能量变化以及热传递的机制。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有趣的话题吧!一、内能的概念与宏观表达式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所具有的能量总和。
它是物体的一种能量形式,能够影响物体的状态和性质。
内能可以通过物体的温度来体现,即内能正比于物体的温度。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宏观物体的内能:E=mc∆T在这个式子中,E表示物体的内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T为物体的温度变化。
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二、内能的变化与热传递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热传递来实现。
热传递是指热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它是热平衡和温度差的结果。
热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传导:传导是指热能通过物体内部的直接物质接触而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的速度受物体的导热系数、截面积和温度差的影响。
2.对流:对流是指热能通过流体的流动而传递的过程。
流体的对流传热速率取决于流体的性质、流速以及温度差。
3.辐射:辐射是指热能通过电磁波的辐射而传递的过程。
辐射热传递不需要物质的存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三、热量与内能的转化热量是指由于温度差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时所传递的能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它的内能会增加;当物体放出热量时,它的内能会减少。
热量与内能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Q=mc∆T在这个式子中,Q为热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T为温度差。
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热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差有关。
四、热传递与热平衡在热传递过程中,当两个物体之间达到热平衡时,它们的温度会相等。
苏科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12.2内能 热传递 (共27张PPT)
(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 多少叫热量.
热量------内能的转移量
注意:热传递的实质是一个物体 的内能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的 形式没有改变。
想一想: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 与低温物体的能量如何变化?
液态空气的温度 为-200℃,它 具有的内能比常
温时少
同一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
一湖水
一滴水
内能大小与什么有关?
内能的大小与 温度 和 质量 有关, 温度越高, 质量 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说明:
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的平均质量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就会_增__加_ 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它的内能就会_减___少
注意1、内能是能的一种形式,单位是焦。
2、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炽热的灯丝温度 高达2500℃,它 具有的内能比常
温时多
(同一物体的内能 是随着温度的变化 而改变的)
同一物体 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
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一杯热水,很烫人,放在桌子上凉会儿再喝
在这个过程中,热水的温度 降,低内能 ;减杯少子周围 的空气的温度 ,内升能高 。 增加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就是 热传递 。
改变内能的一种方法-------热传递
金属勺子放在热汤 中,温度升高,内能 增加
食品放入电冰箱, 温度降低,内能减 小
机械能的知识:
1.什么叫动能? 2.什么叫势能? 3.什么叫机械能?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 构成的 2、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第2节讲义
12.2 内能 热传递一、内能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 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
2.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 ,[方法指导]类比法类比法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性上的相似,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
它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是物理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3.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总和就是物体的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的内能。
4.分子因为总是在无规则运动而 (一定具有/可以不具有)有动能,因此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5.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同学们,你明白了吗?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 有关,若同一个物体的状态不变,当它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将 ;同种材料组成的相同温度的两个物体,质量大的物体的内能较 。
二、热传递1.小知识——热传递,当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能量就会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直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热量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的方式,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不同物质的传热本领不同,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各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其中最善于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铝。
瓷、纸、木头、玻璃、皮革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最不善于传热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软木和其他松软的物质。
液体中,除了水银以外,都不善于传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善于传热。
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更明显。
利用对流加热或降温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物体的温度 物体的体积质可以流动,二是加热方式必须能促使物质流动。
辐射是指热量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的方式。
用辐射方式传递热,不需要任何介质,因此,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地球上得到太阳的热,就是太阳通过辐射的方式传来的。
第十二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教案:第十二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的第2节,主要涵盖了内能和热传递的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热传递的原理及其方式;3. 热量、温度和内能的关系;4. 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能和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影响因素;2. 使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能够分析实际案例中的热传递现象;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难点:热量、温度和内能的关系;实际案例中热传递现象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热量计等);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冬季取暖为例,让学生思考取暖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方式。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质量、状态等。
3. 原理讲解:讲解热传递的原理,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如烧水、做饭等,让学生了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热量在不同物体间的传递过程。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内能和热传递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热传递的原理、方式;热量、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内能和热传递的关系。
答案:内能是物体分子运动的能量,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在生活中,例如烧水时,热量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从火焰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 题目:请简述热传递的原理及其三种方式。
答案:热传递的原理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等。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分别是: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第十二章 二、 内能 热传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热传递的概念及其实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内能及热传递的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中的作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实质和过程。
2. 教学难点:热传递过程中吸放热的判断,以及内能改变时温度变化的情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热传递实验装置、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和粉笔。
2. 准备教学内容:制作PPT,详细解释内能、热传递的概念及其实质,并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内能,掌握热传递的概念,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教学目标: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概念,并引出内能的概念。
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物体的热运动,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
2. 讲解新知识:讲解内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越多、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同时,介绍热传递的概念和过程,让学生了解热量是如何传递的。
3. 实验探究: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热传递的过程,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实物或模拟实验展示热传递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出疑问和困惑。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5. 练习与反馈: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新知识。
6. 总结回顾: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学习过程。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焦耳(J)。
3. 内能的计算公式:E = K + U,其中E为内能,K为动能,U为势能。
4. 热传递的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5.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6. 热传递的公式:Q = mcΔT,其中Q为传递的热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公式,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热传递的实验现象和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运用,热传递的实验操作和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烧水时水温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背后的原因。
2. 概念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含义。
3. 实验演示:进行热传递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公式讲解:讲解热传递的公式及其应用,让学生理解热量传递的原理。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能和热传递知识进行解答。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焦耳(J)计算公式:E = K + U热传递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公式:Q = mcΔT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用质量为0.2kg的铁块加热,加热后的铁块温度为100℃,比热容为0.46×10^3 J/(kg·℃),小明给铁块浇上冷水后,铁块的温度降到了50℃,求小明给铁块浇上冷水后铁块放出的热量。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二章《12.2内能热传递》
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2 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内能热传递》。
本节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热传递的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
4. 热传递的原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能描述内能的改变方式。
2. 掌握热传递的条件和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热传递的条件和原理。
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热传递的微观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金属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冬天用热水取暖、夏天用冷水降温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两种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原理探究:通过实验演示和微观解释,让学生理解热传递的条件和原理。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分析热传递过程等。
6. 知识拓展: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能和热传递的原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
热传递的原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苏科版12.2_内能_热传递
小企鹅: 我们这里年平均气 温-25℃,这里冰山 有没有内能?
老企鹅: 物体都是由 分子构成的, 冰山的分子 也在做热运 动,所以冰 块也具有内 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
讨论:物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运动着的篮 球具有动能
将已知事物跟 未知事物进行 比较根据它们 的相同或相似 推知未知事物 也可能有某种 属性这是科学 认识的一种重 要方法。
苹果和地球 相互作用具 有势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 具有动能
类比
互相吸引的分子 也具有势能
(一)内能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 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内能。
复习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思考
• 赤日炎炎的中午,放在露天地的自行车轮 胎突然爆破了,谁对轮胎做了功?它具有 什么能?
二、内能 热传递
生活中的现象
• 冬季水结冰时常会出现水缸破裂,水管爆裂 等现象. • 液态食品如牛奶冻结时,它的体积就会膨胀 ,产生内压,瓶装牛奶冻结时常会出现跳盖 或破瓶爆裂的现象.为此,用硬质容器装食 品时必须为冻结时体积的增长留有余地
实验: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 各滴入一滴墨水 现象是:_______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实验说明了: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______
增加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就会____
减少 一个物体温度减少时,它的内能就会____
以上说明内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温度
讨论:内能的大小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有:、 1、温度 2、质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教材内容具体包括: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焦耳(J)。
3. 热传递的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4.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5. 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6. 热效率的概念: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特点,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3. 理解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方式和热效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暖气片是如何传递热量的。
2. 概念讲解:(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3. 原理分析:(1)内能的影响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
(2)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4. 例题讲解:例题1:一个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内能增加了多少?解:ΔU = cmΔt = 4.2×10^3 J/(kg·℃) × 1kg × (100℃ 20℃) = 3.36×10^5 J例题2:一个热效率为80%的热机,消耗了1000J的热量,所做的功是多少?解:W = 热效率× 热量= 0.8 × 1000J = 800J5. 随堂练习:(1)计算一个质量为0.5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60℃所增加的内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内能热传递
一、填空题
1.用类比法说明物理问题是探究物理的一种方法,如图甲所示,运动着的篮球具有______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___能.图乙中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_______能;相互吸引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能.图丙中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_______能;相互排斥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能.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_______能.
2.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_______(填“快”或“慢”).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_______,物体的内能就_______.
3.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_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_______处转移到_______处,直至_______相同.
4.热传递是改变物体_______的一种方式,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
在太阳光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
5.物理学中,把物体在_______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______表示.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相同,也是_______.
6.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在地面和墙角内有相当厚的一层会变成黑色,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_______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
7.李洁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段时间,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______增加了;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_______减少了,于是,李洁得出结论:通过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选择题
8.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或液体之间发生
B.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C.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扩散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无关
9.物体间的热传递总是从( )
A.体积大的物体向体积小的物体传递B.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C.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