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学习笔记12
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笔记
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笔记1.心理健康: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
广义包括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狭义指正常心理。
2。
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是否适应环境的连续状态。
•是心理体验的积极性水平和行为模式与社会规则适应水平决定。
•在适应过程中发生,也在适应过程中不断变化。
3。
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内心体验(快乐与满足、成就与归属)•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匹配程度。
(情绪和行为)•心理发展的趋向性。
(积极、完善、满足方向)4、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一般心理问题既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学习、工作效率不高,注意力分散,情绪烦躁焦虑、缺乏生活目标和动力,生活无聊。
没精神,人际关系不好,矛盾冲突教多.5、心理健康状态:个人的认知、情绪、态度和行为功能良好的心理状态。
本人不觉得痛苦、他不不感觉异常、社会功能良好。
6、一般心理问题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问题.特点是时间短暂、损害轻微、能自己调整。
7、心理障碍:因个体或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发展的超前、滞后、延迟、退缩或偏离.其特点是不协调、针对性、损害大、需要心理治疗师治疗.8、精神疾病:是由个体或外界因素引起的强烈的心理反应并伴有明显的心理不适.特点是强烈的心理反应、明显的身体不适和需要精神病医生治疗.9、心理危机:个体面临重大的生活事件时,无法回避由无法应对的失衡状态。
判断标准为存在重大生活事件、情绪、行为、躯体有改变但不符合精神病标准、平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好应对或无效。
10、如何判断正常和异常:•个人主观经验,包括咨访双方的经验。
•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有异于常人的行为、情绪和言语。
•统计数字与心理测验得分。
11、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衡量个体心理状态是否低于或高于一般人的指标。
其特点是多维的、相对的、有层次的。
12、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A、基础性心理健康标准,表现为有充分的个体安全感,有恰如其分的愉快感、有余与事实相符的满意感、有适度的情绪发泄和控制、相对和谐稳定的个性、有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有积极稳定的环境接触、有符合实际生活目标。
2020年中考道法《心理健康教育》12大考点全梳理
2020年中考道法《心理健康教育》12大考点全梳理心理健康教育一、认识自我(一)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识记】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克服青春期的烦恼,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理解】1.青春期指的是什么?它的地位是什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1)含义: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2)地位: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2.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3.个人成长长大的信号包括两方面:①生理发育;②思想日渐成熟。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4.如何做到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七年级下册第一课】(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2)我们需要正视身体的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3)青春的我们追求美。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5.青春期矛盾心理主要表现有哪些?【七年级下册第一课】①反抗(独立)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
6.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积极影响有哪些?【七年级下册第一课】(1)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7.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课】(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自我调节的方法: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8.什么是独立思维?【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以下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笔记和观点。
首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在班级中,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言行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于那些内向或者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要特别关注。
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负面情绪,让他们知道消极情绪并非坏事,学会适当地宣泄和处理负面情绪。
其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表现,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有成就感的。
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感受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最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在社交方面,老师可以通过模拟社交场景和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导学生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与老师、家长交往,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纠纷和冲突。
总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和
家长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以上笔记和观点,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关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章
过渡页
Transition
了解挫折transitionpage过渡页心理探索二大学生经常会遇见哪些挫折一学业挫折大学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収挥不理想考试成绩偏低所以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对比迚入条件较好的中学同学面对高考失利这一重大挫折这部分学生非常沮丧和失落
目录页
Co些挫折 培养挫折承受力
二、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
当个体受到挫折后,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的 目标、方法、动力和阻力,对挫折做出符合实际的 准确归因。准确归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究竟是 在什么地方失败了,哪些因素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哪些东西是需要我们接受和面对的。
三、确定合理的个人抱负水平
大学生都有对未来工作和感情生活的美好向往,都 在追求一定水平的目标,但目标水平的高低及其确定的 标准是否合适是一个关键。确定适度的抱负水平是避免 挫折,获得自信,使自己得以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六、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或借助于心理咨询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 能力的有效手段,由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可 以满足人的归属需要、情感需要、社会认可 需要等。如果自己无法走出挫折的阴影,也 不能获得朋友、家人足够的帮助,可以尝试 求助于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来调适情绪, 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获得成长。
大学生需要对自己、对生活合理定位,确定目标时 需要全面评估自己拥有的资源,并确定好近期目标与远 期目标,制订适宜且能实现的计划,从而逐一实现,也 能不断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笔记
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笔记一、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就像房子的地基,要是地基不稳,这房子随时都可能塌。
我有个朋友小明,之前老是觉得生活没啥意思,对啥都提不起劲。
他就没把自己的心理健康当回事儿,以为只是暂时的情绪低落。
结果呢,工作也干不好,跟家人关系也变得紧张。
咱们可不能像他开始那样傻呀,得知道心理健康是咱好好生活的根本呢。
二、压力与心理健康压力这东西,就像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要是一直背着不放,迟早会被压垮的。
我邻居张姐,在公司里承担好几个大项目,压力大得不得了。
她开始的时候就硬撑着,晚上都睡不着觉,整个人变得特别焦虑。
后来她才意识到得给自己减压。
咱们遇到压力的时候,可不能像张姐开始那样硬抗啊,得找些适合自己的办法释放压力,不然心理健康就会出问题啦。
三、情绪管理的诀窍情绪就像天气,有时候晴空万里,有时候狂风暴雨。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和朋友闹别扭,我那火气“噌”就上来了,就像火山爆发一样。
结果话说得特别重,差点就失去这个朋友了。
后来我就学着管理自己的情绪,在情绪来的时候,就像给情绪装上一个刹车器。
当你生气的时候,你难道就想让那股子气把自己变成一个乱发脾气的怪物吗?肯定不想吧。
四、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就像一张大网,咱们每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结。
要是有个结出问题了,整个网都会受到影响。
我同学小李,在宿舍里和舍友关系不好,每天回到宿舍就感觉特别压抑。
他就像是被困在一个孤岛,和周围的人都隔离开来。
你想啊,要是你整天在这种氛围里,你的心理健康能好吗?所以咱们得学会在人际关系里好好相处,让这张大网牢固又和谐。
五、心理健康与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就像一面镜子,要是镜子是模糊的,那你怎么能看清楚自己呢?我表弟就老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去接一些他根本做不了的任务。
结果做不好,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整个人变得很沮丧。
你要是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就像在黑暗里乱撞的小鹿,心理健康肯定会受影响的。
咱们得把这面镜子擦得亮亮的,正确认识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管理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
以下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笔记:
1. 认识自己的情绪:大学生处于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情绪起伏较大是很正常的。
因此,大学生需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波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应对。
2.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活节奏紧张,学业压力大,加上社交、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常常容易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
因此,大学生需要学会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从而保持身心的良好状态。
3. 学会沟通和寻求帮助:大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往往容易选择自己承受或者逃避,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应对方式。
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寻求帮助,包括与家人、朋友、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
4. 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学会正面看待问题,培养乐观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提高心理韧性。
通过对这些笔记的总结和应用,大学生可以更加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拥有更好地心理调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笔记整理汇总
心理健康教育笔记整理1.健康: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2.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谐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3.p14心理健康的标准(重点阅读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5.p2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重点阅读理解6.“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的统一体”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渎职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理素质,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的发育状况,生理机能水平,运动能力,对外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等低格方面,二是心理素质,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
三是社会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
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的整体素质结构。
7.p85-86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文中…8.p95“从年龄层次面考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中各个年龄层次有代表性的特征(阅读了解9.从教育效应层面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以看成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子目标所组成的目标所组成的目标体系:*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基本目标: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终极目标: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10.p124学习心理指导(重点阅读理解11.p138智力训练(阅读了解在谈到智力训练是,我国学者刘华山指出,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智力的实质、智力发展的制约因素、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正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对与提高学习成效、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认为,对学生的智力训练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学习笔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学习笔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参与了一堂教案课学习,并通过笔记整理出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1. 教学目标和重点: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关联的;能够认识到面对困难时积极应对的重要性;学会倾听他人,关注他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关注他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学会积极应对困难。
2.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情绪管理和关注他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示范情境、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进行教学。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的表情,然后询问学生他们认为这些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通过这个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情绪的兴趣和好奇心。
(2)情境导入:教师给出一个情境:小明在学校遇到了困难,他感到非常沮丧。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遇到困难时的感受和应对方式。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发言,并进行总结性讨论。
(3)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介绍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如深呼吸、冷静思考、寻求帮助等。
并给出实例让学生思考,并与同桌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4)关注他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教师以小剧场的形式展示一幕场景,其中一个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开心情绪,其他同学应该如何与他沟通,关心他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学生观看剧场表演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沟通和关心他人的情景。
(5)总结和归纳:教师进行内容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补充其他重要的情绪管理和关心他人的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4.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的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写一篇心得体会,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情绪管理和关注他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的体会和感受。
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 情绪心理 笔记整理
情绪心理学感情:区别于认识的活动、有特定主观体验和外显表现,并同人的特定需要联系的感性反应。
情绪:代表着作为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情感性反应的过程。
情感:具有稳定而深刻的社会含义的感情性反应,标示感情的内容,作为标示社会内容的情感,其含义着重对于事物的意义体验。
反应性感情反应:在突然发生的情景下直接产生的情绪反应。
一级情绪:这类情绪产生于脑中间部位神经环路的加工过程中。
高级情绪:高级情感的发生机制在前脑,包括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细而深奥的社会性情感的整合。
情绪体验:是指达到意识水平的脑的感受状态。
刺激并列:如果把一个刺激放在另一情景之下,原来并未与感情发生联系的刺激可引发生感情性反应。
刺激构造:刺激构造的情境使原来同情毫无联系的刺激成为引发情绪的源泉。
痛苦:这是最普遍的负性情绪,是一种不刺激持续超水平唤醒的结果。
气质:所谓气质是指具有生物或神经生理模式基础的情绪-行为表现。
依恋:安全依恋型儿童容易得到父母亲同情和帮助,更能够学会对挫折和失败以及处理问题,非安全依恋儿童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对负面情绪进行压抑。
驱力愉快:指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产生快感。
感觉愉快:指人们生活子舒服条件中感动愉快,引起身心愉快的条件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
基本情绪:基本情绪是天生的,在人类社会是普遍的。
符合情绪:是基本情绪和对象指向情绪额多元化符合情绪的精致产物依赖于意识评价。
直接教导:母亲用自己的正性情绪反应去强化儿童做出的正性情绪行为。
间接教导:父母的有意教导和干预起着重要作用,如模仿、认同、社会参照均被利用为间接教导的媒介。
期望交流:是指受他人在一定场合的交流信念和期望所影响。
整体评价:恐慌:是进化中形成的、单一的基本情绪。
激情爱:是强烈的渴望与另一个人结合的状态,是包含着评价、欣赏、主观体验、表情、生理变化、活动倾向和工具行为的复合体。
陪伴爱:是指与对象间的真挚和温柔的亲密感,也包括评价、欣赏、主观体验、表情、生理变化、活动倾向和工具行为。
学习笔记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笔记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笔记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记录笔记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然而,学习笔记不仅仅是用来记下课堂上的知识点,它也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学习笔记心理健康教育意味着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效率。
这种教育不仅仅关注学术知识,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在学习笔记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面对困难,遇到挫折时不气馁,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笔记记录和整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习笔记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适应学习压力的能力。
学生通过记录笔记,可以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笔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总之,学习笔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记录和整理学习笔记,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适应
学习环境和应对学习压力。
这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知识点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身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心理健康的含义: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概念;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保持良好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合三项心理原则:其一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其二是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性原则.其三是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心理健康标准制订困难,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局面呢:其一,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制订绝对的健康标准很难.其二,对心理健康与否的判别还受社会环境、文化风俗、宗教信仰、意识形态、民族特点等的影响,因此很难制订一套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永久适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其三,\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和法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各相关学科研究所依据的基础和范围。
其四,心理健康标准的制订和确定,必须通过大规模人群的调查。
其五,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基础是对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分类,而这些规律和分类尚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之中。
心理健康制订的依据:1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2。
社会规模大多数人的行为并非代表着健康的社会行为,例如;文化大革命 3生活适应 4临床诊断一般人身上是没有异常心理现象和致病因素的,如果某人身上发现了临床症状或病因就可判别为异常。
这一标准以精神病学研究为基础,为医学界人士所支持,比较客观准确,临床上应用较多,但总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心理异常现象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身心机能的障碍,不是仅凭某一诊断手段就可以确定。
5主观经验中国儒家文化的心理健康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模式主要有“君子”和“圣人”两个层次。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摘抄笔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摘抄笔记
以下是一份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书籍的摘抄笔记:
1.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挑战,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学习发展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增强适应能力等。
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家庭教育与学校合作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得到全面的关注和支持。
5.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6.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7. 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问题,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8.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学校、家庭、社区等应该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以上摘抄笔记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考核知识点索引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考核知识点索引第一章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1、识记:心理健康的涵义(P6)2、识记: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P10—11)3、领会:当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三阶段(P11—13)4、识记: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P21—23)第二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5、识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P29)6、领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关系(P29—36)7、识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P51—52)8、识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P52—59)第三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简史、现状和前瞻9、领会: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P75—78)10、识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P87—88)11、识记: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P89)第四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2、识记:各年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P95—104)13、识记: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P105—108)14、识记: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目标(P109—112)15、识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P112—114)16、识记: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目标(P117—119)17、识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P120—122)18、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P121)19、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P122)20、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P122—123)第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1、领会:学习心理指导的五方面内容(P127—138)22、领会:智力训练的五方面内容(P140—144)23、领会: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对智力训练的启示(P145)24、识记:情感教育的内容(P152)25、领会:情感教育的必要性(P148—151)26、识记:性格教育的内容(P156—157)27、识记:耐挫能力的概念(P157)28、领会:耐挫能力培养的必要性(P158)29、领会:耐挫能力培养的内容(P160)30、识记:人际关系的概念(P161—162)31、识记:人际关系的六方面功能(P162—164)32、领会:人际关系指导的内容(P165)33、领会:小学性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P173—176)34、领会:中学性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P176—178)35、领会:大学性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P178—180)36、识记: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概念(P185)37、识记: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的概念(P186)38、领会: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的内容(P183—187)第六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39、识记:主体性原则的概念(P192)40、识记:发展性原则的概念(P195)41、识记:活动性原则的概念(P201)42、识记:成功性原则的概念(P203)43、领会:针对性原则依据的学生特点(P188—192)44、领会:贯彻主体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P193—195)45、领会:贯彻发展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P196—197)46、领会:贯彻尊重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P198—199)47、领会:贯彻全面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P200—201)48、领会:贯彻活动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P202—203)49、领会:贯彻成功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P204—205)50、领会:贯彻全体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P207—208)第七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一):心理诊断51、识记:心理诊断的定义(P211)52、识记:心理诊断的特点(P212—214)53、识记:观察法的特点(P217)54、识记:观察法的分类(P217—219)55、领会:观察法实施的要求(P220—225)57、识记:结构式会谈法的特点(P226—227)58、识记:非结构式会谈法的特点(P227)59、领会:会谈法实施的要求(P227—239)60、识记:问卷法的特点(P240)61、识记:问卷法的分类(P240—244)62、领会:问卷法实施的要求(P244—249)63、识记:心理测验的定义(P251)64、识记:心理测验的特点(P251—253)65、识记:心理测验的分类(P253—255)66、领会:常用的心理测验(P261—273)67、应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谈谈如何进行心理测验的实施(P255—261)第八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二):心理教育68、识记:认知改变法的形式(P275—279)69、识记:榜样示范法的形式(P281—282)70、识记:心理训练法的涵义与形式(P285—286)71、识记:心理修养法的涵义(P294)72、识记:环境陶冶法的涵义与形式(P300—304)73、领会:心理训练法的运用要求(P292—293)74、领会:环境陶冶法的运用要求(P305—306)75、应用:谈谈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P283—285)第九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三):心理干预76、识记:心理干预的涵义(P307)77、识记:个别干预与团体干预的涵义(P309)78、识记:特殊干预与一般干预的涵义(P309—310)79、识记: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的涵义(P310)80、识记:前摄性干预与反应性干预的涵义(P311)81、领会:心理干预的要求(P307—308)82、识记:强化的涵义(P312)83、识记:强化物的涵义(P312)84、识记:强化干预的涵义(P312)85、识记:代币制的涵义(P319)87、领会:强化的类型(P312—313)88、领会:强化物的种类(P313—315)89、领会:消退法使用的注意事项(P321—322)90、应用: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运用行为塑造法培养新行为(P317—319)91、识记:模仿干预的原理(P323)92、识记:替代性强化的涵义(P323)93、识记:模仿干预的类型(P323—324)94、领会:模仿干预的注意事项(P324—326)95、识记:厌恶干预的涵义(P326)96、领会:厌恶干预的具体方法(P328—330)97、识记:放松干预的涵义(P332)98、领会:放松干预技术的种类(P333—338)99、应用:试用一般放松训练技术对考前焦虑的学生进行干预(P333—336)100、识记:系统脱敏干预的涵义与原理(P339)101、识记:满灌干预的涵义(P344)102、识记:角色扮演的涵义与基本原理(P347)103、识记:理性情绪的ABC理论(P353)104、识记: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P354)105、识记:支持性干预的涵义与方式(P356—360)106、识记:家庭干预的理论假设与理论基础(P362—363)107、领会:系统脱敏干预的步骤(P340—342)108、领会:角色扮演的形式(P347—350)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一):专门课程109、识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环节(P375—384)110、领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组织的环节(P385—390)111、应用:结合实例如何在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组织好开始、中间和结束等环节(P386—388)112、领会:课程模式的优点与缺点(P392—394)第十一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二):学科渗透113、识记:学科渗透的涵义(P395)114、领会:进行学科渗透的原因(P395—397)115、识记:学科渗透的四种策略(P392—427)116、应用:结合具体课程谈谈如何运用学科课程蕴含的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P403—418)117、领会:学科渗透模式的优点与缺点(P431—432)第十二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三):寓于活动118、领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P440—443)119、领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P442—443)120、领会:活动实施的五个环节(P443—449)121、领会:活动模式的优点与缺点(P449—450)第十三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四):优化环境122、领会:优化环境的八大原则(P455—460)123、领会:物理环境优化的三个方面(P460—469)124、领会:心理环境优化的五个方面(P470—485)第十四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五):心理咨询125、识记:心理咨询的涵义(P487)126、领会:心理咨询的性质(P487—488)127、领会:心理咨询的原则(P491—500)128、领会:心理咨询人员应具备的素质(P507—512)129、领会:心理咨询过程的三阶段六步骤(P514—525)130、识记:宣泄与疏导的涵义(P526)131、识记:贯注的涵义(P528)132、识记:面质的涵义(P533)133、识记:通情的涵义(P536)134、领会:倾听的技巧(P531)135、领会:影响性技巧(P535—536)第十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136、识记: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涵义(P539)137、领会: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四个方面的内容(P539—540)138、应用:根据评价循环示意图如何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评价(P540—543)139、领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三个阶段(P543—561)。
2024年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的心得体会快乐幸福的源泉—心理健康安徽舒城电大____秋季学前教育专科班近一段时间我用心学习了王传旭老师的《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概论》一书,感触颇深。
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明白了什么是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过去,我总是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有疾病定就是不健康,这样的定义就将健康与疾病放于人体生命状况的两端。
现在我明白了,健康应该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所谓:“心理健康”至少应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有以下几项:①智力正常,具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操作等综合能力。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能表现出积极的创造性。
②情绪稳定协调,能充满自信心,保持情绪平衡。
③自我意识统一,能适应学习和工作,并主动地教育自我,发展自我。
④性格健全,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有一定自控自制能力。
⑤人际关系和谐,使人充满温暖,安全、舒畅的心理体验,能实施自主学习。
二深刻领会了心理健康对于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
五种心理健康标准是对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是保证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因为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一个人生理能量的发挥程度,更影响其个性的发展。
而开放教育正是通过开发自我的个性,挖掘自我的能力来达到学习的成功。
因此,开放教育对于心理健康的要求非常明确,它是自主学习所必备的重要条件。
自主学习出成效,心理健康是关键。
要想达到在自主学习中成绩优异,有效果,心理健康是关键。
一个“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三积极化解我们常见的不良心理倾向。
一个开放教育学生,心理不健康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不可忽视:①学习环境不适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精选篇1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进取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当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进取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能够使大学生克服依靠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
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我。
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
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
所以,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靠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
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整理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整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整理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研究、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团体辅导的功能包括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经验与感受的分享,具有治疗性功能;多元的价值观与信息的冲击,能互相启发;反馈的功效,提供给成员丰富的接受反馈的机会;现实生活的实验室,提供成员在一个与真实生活类似的情境中,接受多元的刺激,来研究面对、处理自己的困难与问题;经济效益,节省时间和人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认知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如阅读和听故事、录音录像、艺术欣赏、联想活动等;操作法,包括游戏、作业、心理测验、讲演、唱歌等;讨论法,包括专题讨论、辩论、脑力激荡、配对讨论、XXX讨论、意见箱等;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如哑剧表演等。
2.空椅子表演是一种适合于社交困难的学生的表演方式,例如与异性交往困难的学生。
这种表演方式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3.角色互换是一种需要两个或更多人参与的表演方式。
其中一个人扮演失败者,而另一个人扮演帮助者。
在对话一段时间后,两人会互换椅子和角色。
4.双重扮演需要两个学生一起表演。
一个学生扮演有问题的角色,而另一个学生则扮演助理演员。
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5.改变自我是一种让学生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的表演方式。
例如,多动的学生可以扮演改变后不再多动的角色。
6.魔术商店是一种由老师扮演店主,学生扮演买主的表演方式。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可以购买理想、健康、幸福、财富等,老师会问学生愿意拿什么来交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精选篇1社会不断发展,企业在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吸收了社会人员,进入企业工作,人员情况比较复杂,工作强度不同,每个员工承受的压力自然就不一样,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企业,要定期开展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与工作压力,有赖公司、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其中公司和社会的影响起主导的作用,喜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就这些方方面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工作压力矛盾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工人从学校刚毕业之后,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员工的独立意识较差,就算是早就走上社会的人员,在工作压力和生活中遭遇的情感问题的矛盾之下也可能走向极端,喜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很注重员工健康心理的培养。
近年来,很多地方的大型工厂员工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对此不能漠视不理,不能只注重公司的利益而不管员工是否具有健康的工作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
因此,我们必须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员工的健康发展,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1、通过生产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车间里是对员工进行心理教育教育的主要场所,生产车间不仅是公司一味追求产品量的地方,也是为了员工解压和传授的健康心理知识的过程,我们要求各个车间的管理人员,要随时注意年轻员工的心理发展,防止员工在工作压力下,走上极端。
在车间和公司主干道上面,要加上健康宣传栏,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学习笔记
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概念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识记)2、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识记)第二节心理健康的标准1、心理健康标准制定的依据(识记)●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是异常。
●社会规范以社会规范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并以此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是否异常。
●生活适应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人们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是以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依据的。
●临床诊断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因素,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主观经验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感受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2、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领会)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保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自我的发展目标。
3、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应用)智力正常是基础,关系协调是关键,情绪状态是表现,人格完善是结果。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人格统一完整、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识记)2、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领会)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常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作范围常是相似的;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都注重建立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条件。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概论》学习笔记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概论》学习笔记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 心理健康水平的等级(1)一般常态心理者(2)轻度失调心理者(3)严重病态心理者2. 健康的标准为了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10条健康标准: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②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③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⑤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⑥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⑦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3. 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同一性。
(2)心理过程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4. 心理健康的标准(1)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标准: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麦特曼(Mittel-man)提出的标准:①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概念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识记)2、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识记)第二节心理健康的标准1、心理健康标准制定的依据(识记)●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是异常。
●社会规范以社会规范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并以此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是否异常。
●生活适应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人们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是以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依据的。
●临床诊断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因素,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主观经验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感受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2、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领会)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保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自我的发展目标。
3、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应用)智力正常是基础,关系协调是关键,情绪状态是表现,人格完善是结果。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人格统一完整、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识记)2、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领会)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常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作范围常是相似的;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都注重建立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条件。
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不同之处:●就工作对象和工作者而言:心理健康、心理辅导的对象是正常的学生,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某些适应和发展方面有心理困扰或轻、中度心理障碍的正常人,心理治疗的对象是指患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人;●就功能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重在突出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也即重发展和预防,心理咨询与治疗相对来说工作具有被动性与滞后性,心理咨询重在预防与矫治,心理治疗重在矫治与重建;●就内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认知和行动上做文章,心理辅导注重资料的提供与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侧重于当事人的情感活动以及人格的重建与发展。
●就工作方式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多在非医疗情境(学校、有关教育机构)中进行,心理咨询多在非医疗情境中进行,心理治疗多在医疗情境中进行。
●就时间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出现问题前进行预防性培养,心理辅导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心理咨询是有来访者有问题后进行的求助,心理治疗师患者患病后求医治。
●就解决问题的深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只是处理一般情境中的问题即表层性问题,心理治疗则要深入人格结构的深层,即无意识层面问题,心理咨询介于两者之间,即解决通往深层的中层面问题,也关涉表层与深层的问题。
●就工作模式而言:心理治疗是医学模式,心理咨询是教育和发展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是教育模式。
●就工作任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心理治疗是解决某一局部问题,心理咨询整合局部与整体的问题。
●就实施过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工作是主动的,心理治疗肯定是被动的,心理咨询工作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就运作模式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室一种义务工作,是非经营性的,心理治疗是经营性的,心理咨询可以是非经营性的,也可以是经营性的。
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意义1、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措施(领会)(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2)突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3)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局面安定和谐2、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领会)基础与中介作用、操作与动力作用、激励与增效作用3、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应用)(1)心理健康与德育不同点:理论基础不同、学生观不同、目标侧重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工作原则不同、方法手段不同。
相同点: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工作对象都是正在成长发展的学生,根本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2)心理健康与智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智育的科学化和效率的提高。
只有科学的即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智育活动,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必要的生理和体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体健康获得了必要的条件。
体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体质,促进健康。
在具体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塑造人的性格。
(4)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应该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美育,就会带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就人的美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就是美的基础和条件。
第三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领会)心理健康的目标可以分为基础目标、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三个层次。
心理健康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由于心理疾病的产生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识记)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包括: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领会)●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识记)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全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似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主题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辅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1主体性原则集中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特征。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心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
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里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
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的原则,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1、心理卫生的推动(领会)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精神病及患者开始的。
法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皮内尔在担任巴黎比萨托精神病院院长是,把医院中所禁闭、封锁的精神病患者全部解放,病给予人道主义的治疗和待遇。
皮内尔也因此成为现代心理卫生最著名的倡导者。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做出直接贡献的先驱者当属美国人比尔斯。
2、心理测量运动的影响(领会)比奈的贡献在于使用心理测量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得以变成现实,因而成为现代心理测量的先驱者。
3、职业辅导运动的贡献(领会)在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
帕森斯强调职业辅导包括职业的方向定位、个人的分析和咨询服务三个方面。
帕森斯的理论,对今天的职业辅导乃至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他所创立的波士顿职业局,成为现代心理辅导诞生的标志,其个人也被誉为“心理辅导之父”。
维特默还创立了第一个弱智儿童的临床心理教育学校,并与同年创办了第一本临床心理学杂志。
由于维特默在这方面的贡献,他被人誉为“美国学校心理学之父”。
第二节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1、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也是起源于心理卫生运动和职业辅导运动。
第四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教育与辅导1、自我认识的教育与辅导是训练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培育和发展个体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自我概念。
(识记)2、自我意识的教育与辅导的措施(领会)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3、自我接纳的教育与辅导所谓自我接纳,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
是否接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
具体措施(领会)自尊心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自尊自重、教师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自信心的培养(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因材施教发掘潜能、自我竞赛获得自信、创造机会发挥特长、集体评说相互尊重)4、自我完善教育与辅导自我完善的教育与辅导,是指教育学生如何确立现实的有价值的自我目标及适当的志向水平,引导学生合理掌握时间,妥当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实现,同事引导学生自觉控制自我,学会处理自我意识问题上的困扰,努力改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