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时间K 种群数量 高二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2×1.5=48分)1.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其中错误的是A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 .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D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2. 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③④ 3. 以一对夫妇一生只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 .种群数量和密度B .种群年龄组成C .种群性别比例D .出生率和死亡率4.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B .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C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5. 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B .在图中D 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 .在图中C 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 .若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曲线的振幅越大6.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下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和狗尾草两种群B .t 1-t 2时间内乙种群里“S”型增长C .该农田中,物种丰富度将逐渐增加D .t 2-t 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7.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植株的汁液为食。

【生物】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A.4∶4∶1 B.3∶2∶1 C.1∶2∶1 D.8∶12.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

下列解释或结论合理的是() ①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②控制这10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没有两个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③在某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④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二倍体植株可以全部显示这10对相对性状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3.(2010年江苏卷)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

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4.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5%,Aa占50%,aa占25%。

已知基因型aa 的个体失去繁殖后代的能力。

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3/4 B.8/9 C.1/9 D.1/165.Rh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一对夫妇的Rh血型都是Rh阳性,已生有一个孩子是Rh 阴性。

现检查出该夫妇又有一对异卵双胞胎,试推测这两个孩子均为Rh阳性的概率是()A.1\4 B.1\16 C.1\8 D.9\166.(2010年上海卷)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一) 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一)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一)一、选择题1.图1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12个B.DE和GH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细胞一分为二C.FG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D.若图2表示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则该时期为曲线图的HI段2.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一个四分体内有四个染色体D.每一个四分体都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3.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子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4.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杂合子,少数为纯合子.新培育的团头鲂( )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C.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因重组D.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5.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如图中所示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B.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C.乙组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D.假设蛙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被15N标记(原料被14N标记),经减数分裂,甲中含有被15N标记的生殖细胞为2个6.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的细胞,字母表示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B.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精巢内精细胞的基因型有2种C.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12条7.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假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则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8.图甲、乙表示某细胞连续多次分裂过程中的两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细胞的基因型一定是DdB.乙的基因型有DDdd、DDDd两种情况C.多次分裂过程中出现的顺序为甲→乙D.甲、乙的子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9.某二倍体动物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10.如图是基因型EeFfgg的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B.图中G基因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两个配子的基因型为eFG和eFg11.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出现等位基因的分离B.若两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极体,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C.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D.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个染色体组和8条染色单体12.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b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B.①与④过程中DNA含量增加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C.a过程可使精原细胞的数目增加,b过程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D.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②和⑤13.下列为果蝇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B.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14.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6+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B)、白眼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雄蝇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B.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此时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组成可能为A,A,aX bC.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二次分裂出错,此时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组成可能为AX b,AX b,aD.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父本雄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XY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的精子XY与正常卵细胞结合15.遗传的基本规律发生在( )A.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中C.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D.子一代自交,产生子二代时16.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6条染色单体B.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17.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让无斑红眼雌果蝇与某雄性果蝇杂交,产生的众多子代中表现型有4种:有斑红眼雌性,无斑白眼雄性,无斑红眼雌性,有斑红眼雄性.则亲本中的雄性果蝇基因型为()AA Aa 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A.AaX B Y B.AaX b Y C.AAX B Y D.aaX b Y18.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19.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核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B.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C.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1:2D.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20.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系列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B.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C.③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d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21.如图是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对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图甲中的细胞来自于动物的同一器官,则最可能是来自于雄性动物的精巢B.在图甲②所代表的细胞分裂的全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重组C.图丙中②→①的变化,对应于图甲中形成①细胞的过程和图乙中的C→D段时期D.若该动物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有XY,变异通常发生在图乙中的BC段所代表的时期22.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1 B.2 C.3 D.423.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2324.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中有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A.B.C.D.25.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26.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图.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结构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27.一个基因型为BbX h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BbbX h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BX h,Y,Y B.X h,bY,Y C.X h,bY,Y D.BbbX h,Y,Y28.实验小组在对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进行研究时,绘制出如图所示图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果蝇体内除精子外,其余细胞内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体上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C.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D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DY,dX,dYD.Ⅱ1、Ⅲ1、Ⅳ2、X或Ⅱ2、Ⅲ2、Ⅳ1、Y均可表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29.下列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象,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甲不一定是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B.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乙、丙各含2个染色体组D.细胞丁所处时期能够发生基因重组30.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哺乳动物的卵子及其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B.若形成的卵细胞中出现了a基因则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二、解答题31.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象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F属于__________分裂;D→A属于__________分裂.(2)图中C细胞和A细胞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4)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坐标G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用数字表示).(5)图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G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区段__________.(6)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32.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②是__________期;下一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为:__________.(2)处于④图分裂时期的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3)图⑤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有__________个四分体;(4)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5)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图是__________(6)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图有__________.(7)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图有__________.33.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2)图2中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3)图2乙细胞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34.下列是与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相关图象,图1和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图象,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1)该生物的性别和类型是__________.(2)图1和图2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关系是__________,图2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的__________时期,图2细胞分裂时期结束后处于图3所示__________时期.(3)图1细胞即将进入的时期可用图4中__________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数量关系的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一)一、选择题1.图1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12个B.DE和GH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细胞一分为二C.FG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D.若图2表示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则该时期为曲线图的HI段【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分析图1:图1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其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B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F段表示分裂末期;FG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G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分析图2: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根据图2可知该生物的体细胞核中含有6个DNA分子,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12个,A正确;B、DE和GH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细胞一分为二,B正确;C、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中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C错误;D、若图2表示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则该时期为曲线图的HI段,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一个四分体内有四个染色体D.每一个四分体都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据此答题.【解答】解:A、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B正确;C、一个四分体内有2个染色体,C错误;D、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掌握其中的数量对应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子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考点】受精作用.【分析】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解答】解:A、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基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所以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A错误;B、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B正确;C、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正确;D、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实质、结果和意义,明确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此精卵结合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致.4.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杂合子,少数为纯合子.新培育的团头鲂()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C.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因重组D.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抑制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解答】解:AB、新培育的团头鲂是由用低温处理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已减半,只有24条),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发育而成的个体(染色体数目又加倍,又恢复为48条,二倍体),其与原来的团头鲂都是二倍体,48条染色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新培育的团头鲂体细胞染色体数应为48条,A、B错误;CD、团头鲂共48条染色体,不同的染色体上基因不同,形成的次级母细胞基因有可能不同,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交叉互换,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一样,新培育的团头鲂应全为纯合子,且纯合子的基因型可能不相同;若交叉互换,则产生杂合子,C 正确,D错误.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如图中所示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B.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C.乙组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D.假设蛙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被15N标记(原料被14N标记),经减数分裂,甲中含有被15N标记的生殖细胞为2个【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DNA分子的复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分析柱形图: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蛙的精巢中提取的一些细胞分为三组,甲组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为N,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应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细胞;乙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包括处于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丙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该包括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解答】解:A、甲组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为N,只有体细胞的一半,不是2N,A错误;B、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丙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B正确;C、乙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包括处于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故乙组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C正确;D、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被15N标记(原料含14N),经减数分裂,DNA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该精原细胞能产生4个甲细胞,但只有2个被15N标记,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组细胞可能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的细胞,字母表示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B.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精巢内精细胞的基因型有2种C.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12条【考点】伴性遗传;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图示,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的细胞,精巢内的精原细胞既能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又能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图示中细胞的基因型是AaX b Y,含有四条染色体,有两个染色体组.【解答】解:A、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A正确;B、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精巢内精细胞的基因型有AX b、aY、AY、aX b4种,B错误;C、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正确;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说明减数分裂异常,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应为6条,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数目最多,为12条,D正确.。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每小题1.5分,共60分1.用32P标记水稻分生区体细胞(含12对染色体)的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核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目是()A.12条B.24条C.48条D.0~24条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定引起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一定能引起基因重组C.Aa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D.人体某些体细胞由于基因的突变可能发展为癌细胞3.下列变异中,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C.干旱造成植物植株弱小 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4.下列不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A.21三体综合征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单倍体D.猫叫综合征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冲洗:蒸馏水冲洗2次洗去卡诺氏液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6.红花紫茉莉(Rr)与纯种白花紫茉莉(rr)杂交得F1,对F1的全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RR:rr=1:1 B.RR:rr=1:3C.Rr:rr=3:1 D.RR:Rr:rr=1:2:1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等位基因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8.如图表示受精卵中某个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发生改变的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发生变异的时间应该在间期复制时C.发生变异的DNA单链经转录后,对应的“密码子”也将随之改变D.该DNA片段在复制多次后,产生的所有子细胞遗传信息都发生了改变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B.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都会患遗传病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出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②基因突变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③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④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A.①②B.①②④ C.②③D.①11.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方式是()A.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B.碱基发生替换改变C.缺失一小段DNA D.染色体缺失12.在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中发生的基因突变最有可能传递给后代的是()A.皮肤生发层细胞B.叶肉细胞C.精原细胞 D.乳腺癌细胞13.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14.如图所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的数目分别为()A.5个、4个B.10个、8个C.5个、2个D.2.5个、2个15.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在有丝分裂后期含()个染色体组.A.8 B.4 C.3 D.61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是红绿色盲,基因型X b X b Y.则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时D.无法判断17.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如果要保证子女中有两个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子女数量至少应是()A.246B.246+1 C.246+1 D.2•22318.依据人类基因组计划,人有31.6亿碱基对,DNA复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碱基突变率为10‑9.则大约产生()个错误.A.3 B.6 C.10 D.4619.在北京培育出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看出()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C.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变异D.甘蓝在生殖过程中无基因重组发生20.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非等位基因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2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环境条件改变22.下面有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无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C.染色体变异不产生新基因,但产生新性状,三者都是不定向的D.基因重组产生新性状、新基因型23.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染色体片段的排列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粒,)B.b是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引起的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引起的24.用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因为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关于这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染色体加倍的可育植株,等位基因纯合,这样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单倍体植株只有一套染色体,不会出现等位基因,不会有杂合体,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两单倍体交配后,后代都是纯合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25.对染色体组的下列表述和实例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蓝色体B.通常是指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染色体数C.一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D.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加倍26.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不同B.多倍体植物结实率高C.用显微镜观察低温诱导的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D.加倍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27.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表现为()①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基因③能形成新基因型④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8.人类的染色体组和人类的基因组的研究对象各包括哪些染色体()①46条染色体②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③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④44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9.下列可作为一个基因库的是()A.一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B.一个染色组所携带的全部基因C.一个生物具有的全部基因D.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30.从某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某动物,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个体中AA个体百分比,A的基因频率和自交一代产生的后代中个体中AA个体百分比,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45、0.6;0.45、0.6 B.0.4、0.16;0.4、0.16C.0.36、0.6;0.36、0.6 D.0.36、0.6;0.45、0.631.遗传育种中筛选是一个重要环节,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对由A、a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优选时种群中两种基因比例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育种过程中,隐性个体最终消失B.种群体中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种群中杂合个体比例会逐渐下降3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B.隔离阻止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C.生殖隔离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D.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33.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种群基因库的基因和物种基因库的基因是一样的34.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同一物种的生物个体可以自由交配和繁殖B.物种具有遗传稳定性C.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交配一定不能成功D.同一物种内的个体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35.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标志分别是()①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②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③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④产生了生殖隔离.A.①、②B.③、④C.④、②D.④、④36.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37.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A.不利基因 B.基因型C.表现型D.蛋白质3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39.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20人,患者3人,男性患者10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A.6% B.12% C.11% D.8%40.下列哪个过程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A.DNA→DNA B.DNA→RNAC.mRNA→蛋白质D.氨基酸→蛋白质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41.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右图为家蚕Z和W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1表示Z和W的同源区段,II﹣1和II﹣2是非同源区段,其上分别含有Z和W特有的基因.请回答:(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雌蚕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本的数目可能是.(2)蚕农在养殖过程中发现了一只抗病雌性个体,该抗病雌性个体与一只不抗病雄性个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全表现为不抗病.经研究证明,控制家蚕抗病和不抗病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实验结果推断:家蚕的抗病性状为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的区段或区段上.(3)现提供各种纯种的家蚕若干,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抗病基因在性染色体的位置,可选取表现型为的雌蚕和表现型为的雄蚕杂交,①若,则该基因位于区段上.②若,则该基因位于区段上.42.如图表示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过程,假设a、B为控制水稻优良性状的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1)过程①运用的育种原理是,优点是.(2)杂交育种过程是(填序号),该方法一般要从代开始选育,原因是.(3)由③产生的基因型为aaB_的水稻个体自交,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过程⑥常用的方法是.(4)图中(填序号)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机理是.(5)图中能产生新物种的育种过程是(填序号),该新物种是倍体.43.某植物种群中,AA(黑色(基因型个体占30%,aa(白色)基因型个体占20%,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植物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2)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原因是.(4)由此可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进化的原材料由提供,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进化的实质是.44.如图为地雀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其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生物类型是.(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3)地雀B形成地雀C,物种形成的外因是,进化的内在因素.42据表分析,种群的基因多样性高,判断依据是.②已知上述生物物种每个个体有2×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种群甲每一代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个.(5)简述若干年后,小岛上由地雀B进化为地雀C的过程..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每小题1.5分,共60分1.用32P标记水稻分生区体细胞(含12对染色体)的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核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目是()A.12条B.24条C.48条D.0~24条【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水稻体细胞含24条染色体,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24条;第二次有丝分裂前期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48条染色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24条染色单体具有32P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而某个细胞分到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24.故选:D.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定引起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一定能引起基因重组C.Aa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D.人体某些体细胞由于基因的突变可能发展为癌细胞【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1、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解答】解:A、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位置是在非基因片段,则不会使基因结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不一定能引起基因重组,B错误;C、基因型为Aa 的植物连续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这是由等位基因分离造成的,C错误;D、人体某些体细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可能发展为癌细胞,D正确;故选:D.3.下列变异中,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C.干旱造成植物植株弱小 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可遗传变异.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遗传变异,所以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遗传变异,所以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干旱造成植物植株弱小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属于不遗传变异,所以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属于遗传变异,所以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故选:C.4.下列不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A.21三体综合征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单倍体D.猫叫综合征【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2、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解答】解:A、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A错误;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B正确;C、单倍体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C错误;D、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冲洗:蒸馏水冲洗2次洗去卡诺氏液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解答】解:A、冲洗: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洗去卡诺氏液,A错误;B、解离:用盐酸酒精混合液进行解离,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B错误;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是碱性染料,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D、观察:镜检发现视野中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只有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D错误.故选:C.6.红花紫茉莉(Rr)与纯种白花紫茉莉(rr)杂交得F1,对F1的全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RR:rr=1:1 B.RR:rr=1:3C.Rr:rr=3:1 D.RR:Rr:rr=1:2: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花紫茉莉和白花紫茉莉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红花紫茉莉(Rr)与纯种白花紫茉莉(rr)杂交得F1,则F1中Rr:rr=1:1.纯种红花茉莉(RR)与纯种白花茉莉(rr)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Rr,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R:r=1:1;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F1中Rr:rr=1:1.Rr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R:r=1:1;rr个体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含r一种配子.因此,F1产生的配子中,R:r=1:3.对F1的全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将其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得F2,则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RR:rr=1:3.故选:B.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等位基因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1、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2、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3、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解答】解:A、在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不会含有等位基因,A错误;B、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一定是二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二倍体,C错误;C、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单倍体中染色体组数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C正确;D 、人工诱导多倍体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D 错误.故选:C .8.如图表示受精卵中某个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发生改变的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 .发生变异的时间应该在间期复制时C .发生变异的DNA 单链经转录后,对应的“密码子”也将随之改变D .该DNA 片段在复制多次后,产生的所有子细胞遗传信息都发生了改变【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规律性变化;受精作用.【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受精卵中某个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的复制过程,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由变为),这属于基因突变.据此答题.【解答】解:A 、图示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这属于基因突变,A 正确;B 、基因突变发生在分裂间期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中,B 正确;C 、密码子在mRNA 上,而mRNA 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发生变异的DNA 单链经转录后,对应的“密码子”也将随之改变,C 正确;D 、该DNA 片段在复制多次后,产生的所有子细胞中,有一半子的细胞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D 错误.故选:D .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病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B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 .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都会患遗传病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出【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分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 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2、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解答】解:A 、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变异引起的,A 错误;。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辐射可能导致细胞衰老或癌变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C.细胞衰老时体积变小、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动物细胞增殖时均有纺锤体的形成2.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一方面能结合癌细胞使其裂解和凋亡,另一方面能分泌MIF因子,阻止表皮生长因子与癌细胞表面受体EGFR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増殖,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激活EGFR受体会导致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B.免疫细胞内含有正常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免疫细胞能诱导癌细胞内某些基因的表达D.MIF因子可能通过与EGFR受体结合发挥作用3.基因型为Nn的某生物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对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出现8个四分体D.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跑中都不含n基因4.男性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一个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相比(不考虑变异),下对说法正确的()A.白化基因数目之比为1:1 B.X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C.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2:1 D.核DNA数目之比为2:1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A.若为AB、Ab、aB、ab,则可能在Ⅰ后期发生了基因重组B.若为AB、Ab、aB、ab,则可能在Ⅰ前期发生了基因重组C.若为AB、AB、ab、ab,用可确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若为AaB、AaB、b、b,用可确定在减Ⅱ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异常6.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只杂合黑毛豚鼠一胎可能产生4只白毛豚鼠B.Aa个体连续自交3代,子代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C.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D.若高茎×矮茎→高茎、矮茎,则用子代高茎豌豆自交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7.下列现象与等位基因分离无关的是()A.F1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Aa个体产生的配子A和a的数目比为1:1D.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表现型比例8.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卡诺氏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B.零度以下低温会使实验结果更明显C.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视野中既有正常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9.有关“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若用3H标记噬菌体浸染细菌,离心后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可检测到放射性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有较强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时间过短10.关于伴性遗传及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伴性遗传均有隔代遗传现象B.X、Y染色体因形态大小差异显著不能联会C.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表现为伴性遗传D.性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11.关于DNA及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的碱基对是随机排列的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可能患人类遗传病D.基因在DNA上,DNA是基因的集合12.某作物品种三对相对性状中,高茎(A)对矮茎(a)、红花(B)对白花(b)、阔叶(C)对窄叶(c)显性.用纯和高茎红花阔叶与矮茎白花窄叶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F2表现为髙茎红花阔叶、高茎白花阔叶、矮茎红花窄叶、矮茎白花窄叶且比例相等.据此可判断()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13.如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A.Ⅰ2和Ⅲ8一定有相同的X染色体B.Ⅱ5和Ⅲ9,一定有相同的Y染色体C.Ⅲ9的X染色体来自Ⅰ4的概率为100%D.Ⅲ10有一条X染色体来自Ⅰ2概率为14.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4种碱基的比值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RNA为单链结构,不存在碱基的互补配对D.一个tRNA只有三个碱基,且只携带一种氨基酸15.关于真核细胞内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每个基因的模板链是固定的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C.细胞处于分裂期时,染色体DNA的转录水平下降D.翻译时,一个mRNA可合成多条肽链16.分析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③需要的酶由宿主细胞提供B.原核细胞中过程②和⑤可以同时进行C.过程④和⑤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D.RNA发生改变,过程⑤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改变17.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个阶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相应的结构或物质,Asn、Ser、Gly、Ala分别表示天冬酰胺、丝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下对分析正确的是()A.①在③上从右向左移动B.天冬酰胺的密码子是UUGC.②和③部是以DNA为模板在细胞质中合成D.若丙氨酸为该多肽链的末期氨基酸,则UAG为终止密码子18.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不能用显微镜直接现察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导致的生物个体致死率一般比染色体变异导致的大19.理论上,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不大于致病基因频率的是()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③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④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20.如图为利用二倍体野生猕猴桃种子(aa)培育无籽猕猴桃(AAA)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和④过程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③和⑥过程依据的原理相同C.⑤过程中两个亲本是不同物种D.①过程可采用辐射的方法处理种子21.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黄花基因(Y)对白花基因(y)完全显性,色素抑制基因(I)能抑制Y基因的作用,某杂交试验如下:代别亲本子一代(F1)子二代(F2)表现型白花×白花白花白花:黄花=13:3若F2中的黄花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中()A.杂合子占B.白花个体都是杂合子C.黄花占D.黄花个体中杂合子占22.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患者均为杂合子②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中正常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不为0③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2为杂合子④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4为杂合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3.某植物茎的紫色与绿色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可分别用A、B、C、D…表示.纯合紫茎与纯合绿茎个体杂交,F1都是紫茎,经自交产生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27:37.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茎的颜色至少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B.F1紫茎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C.F2紫茎个体中纯合子占D.F2绿茎个体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24.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C.自然选择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新基因的产生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25.某小鼠群体中,A+、A、a互为等位基因,该种群基因型及个体数如表:基因型A+A+A+A A+a AA Aa aa个体数100200300100200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基因频率是35%B.A+、A、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A+和A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A、a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50分)26.图1为与某细胞分裂相关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为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1表示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则n等于.(2)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则a到b的变化原因可能是.(3)图2中②细胞名称为,判断依据是.(4)若图1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则处于a时期的细胞可以为图2中的(填序号).27.科学家在研究DNA复制时,提出了三种模型: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如图所示),并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进行了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DNA复制时需要的酶是.(2)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两代(Ⅰ和Ⅱ),先后提取每代的DNA并离心.子Ⅰ代DNA离心后出现1条密度带,说明DNA的复制方式可能是,子Ⅱ代DNA离心后得到2条密度带,可进一步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3)若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将上述大肠杆菌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至n代,子n代DNA离心得到条密度带,与子Ⅱ代的离心结果相比,密度带的位置(改变/不改变).(4)若将子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能/不能)说明DNA的复制方式,理由是.28.科学家利用抗旱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多种抗旱作物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A基因的作物能产生某种糖类调节细胞液的渗透压,从而使作物具有抗旱性状,这种糖类几乎只出现在根部细胞中,其根本原因是.该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2)若能将两个A基因导入到棉花的两条染色体上,则当这两个A基因位于(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时,自交后代出现抗旱植株的概率最大.(3)若只能将一个A基因导入到棉花的染色体上,为在短时间内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棉花,最佳的育种方案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29.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R基因控制合成的淀粉分支酶能促进葡萄糖、蔗糖等合成淀粉,使种子表现为圆粒.与圆粒豌豆相比,皱粒豌豆味道更为甜美,原因是.(2)D基因可突变成d1、d2基因,它们的表达产物如下:基因表达产物(…表示氨基酸序列相同)D…丙氨酸(229位)…组氨酸(276位)…(376位)…(480位)d1…苏氨酸(229位)…组氨酸(276位)…(376位)…(480位)d2…苏氨酸(229位)…组氨酸(276位)…(376位)据表可知,d1在D的基础上发生了碱基对的.d2在d1的基础上发生了碱基对的.(3)豌豆为一年生植物,若想在一年内获得矮茎皱粒种子,可将高茎圆粒植株(DdRr)所结种子种植,.(4)在圆粒豌豆群体中,结出了几粒皱粒种子,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30.现有五个果蝇品系,其中戊品系的Y染色体上有一个来自X染色体的片段,该变异不影响果蝇的生命活动,a或b纯合时胚胎致死.请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若使F1中雌果蝇与雄果蝇之比为1:2,可选择上述品系的杂交组合为.(2)果蝇眼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红眼(H)对白眼(h)为显性.用X射线处理孵化过程中的受精卵(XHXh),发现孵化出来的少数幼体,眼色表现为一只眼红色,一只眼白色,请对此现象提出两种假说:①染色体角度:.②基因角度:.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辐射可能导致细胞衰老或癌变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C.细胞衰老时体积变小、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动物细胞增殖时均有纺锤体的形成【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后,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性死亡.【解答】解:A、细胞癌变的因素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生物致癌因子,辐射可能导致细胞衰老或癌变,A正确;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B错误;C、细胞衰老时体积变小、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错误;D、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产生纺锤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实质,掌握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识记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一方面能结合癌细胞使其裂解和凋亡,另一方面能分泌MIF因子,阻止表皮生长因子与癌细胞表面受体EGFR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増殖,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激活EGFR受体会导致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B.免疫细胞内含有正常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免疫细胞能诱导癌细胞内某些基因的表达D.MIF因子可能通过与EGFR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考点】恶性肿瘤的防治.【分析】由题干中免疫细胞分泌的MIF因子能阻止表皮生长因子与癌细胞表面受体EGFR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増殖,即激活EGFR受体会导致癌细胞增殖,且能诱导癌细胞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増殖.【解答】解:A、由题干中免疫细胞分泌的MIF因子能阻止表皮生长因子与癌细胞表面受体EGFR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増殖,即激活EGFR受体会导致癌细胞增殖,故其细胞周期变短,A错误;B、免疫细胞内含有个体全部的基因,即含有正常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正确;C、免疫细胞能诱导癌细胞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其裂解和凋亡,C正确;D、由题干中免疫细胞分泌的MIF因子能阻止表皮生长因子与癌细胞表面受体EGFR结合,因此MIF因子可能通过与EGFR受体结合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要求考生能够提取有效解题信息,同时考查了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基因型为Nn的某生物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对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出现8个四分体D.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跑中都不含n基因【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裂,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解答】解:A、无法判断生物体的雌雄,所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B、该细胞中染色体大小各不相同,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B 正确;C、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在其形成过程中可出现4个四分体,C错误;D、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跑中有一个含n基因,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男性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一个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相比(不考虑变异),下对说法正确的()A.白化基因数目之比为1:1 B.X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C.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2:1 D.核DNA数目之比为2:1【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男性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所以基因组成为AAaa;一个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且着丝点分裂,所以基因组成为AA或aa.【解答】解: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aa,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或aa,所以白化基因数目之比为1:1或2:0,A错误;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只含1条X染色体,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2条或0条X染色体,所以X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或1:0,B错误;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染色单体,而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D、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核DNA数目为92,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数目为46,所以核DNA数目之比为2:1,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A.若为AB、Ab、aB、ab,则可能在Ⅰ后期发生了基因重组B.若为AB、Ab、aB、ab,则可能在Ⅰ前期发生了基因重组C.若为AB、AB、ab、ab,用可确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若为AaB、AaB、b、b,用可确定在减Ⅱ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异常【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B、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应该形成4个共2种精子,若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个精子,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A错误,B正确;C、若为AB、AB、ab、ab,则可能是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也可能是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不能确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错误;D、若为AaB、AaB、b、b,用可确定在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只杂合黑毛豚鼠一胎可能产生4只白毛豚鼠B.Aa个体连续自交3代,子代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C.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D.若高茎×矮茎→高茎、矮茎,则用子代高茎豌豆自交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解答】解:A、两只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但后代数目少时,与理论比例的误差大,所以它们的一胎可能产生4只白毛豚鼠,A正确;B、杂合体Aa连续自交n代,杂合体的比例为()n,纯合体的比例是1﹣()n.豌豆的基因型为Aa,自交3次后,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次以后,Aa的比例占,而AA=aa的比例,所以其子代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B错误;C、豌豆是雌雄同株同花植物,所以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C正确;D、若高茎×矮茎→高茎、矮茎,则用子代高茎豌豆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下列现象与等位基因分离无关的是()A.F1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Aa个体产生的配子A和a的数目比为1:1D.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表现型比例【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根本原因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雄配子,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子代,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F1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受精过程,与等位基因分离无关,A 正确;B、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有关,B错误;C、Aa个体产生的配子A和a的数目比为1:1与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有关,C错误;D、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表现型比例与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有关,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卡诺氏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B.零度以下低温会使实验结果更明显C.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视野中既有正常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解答】解:A、卡诺氏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所以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A错误;B、零度以下低温会使洋葱根尖冻坏,不利于实验,B错误;C、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C错误;D、由于低温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因而处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正常,处于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因此视野中既有二倍体细胞,也有四倍体细胞,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9.有关“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若用3H标记噬菌体浸染细菌,离心后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可检测到放射性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有较强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时间。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2016-4-16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I卷非选择题(60分)1.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B.蓝藻是自养生物,因为其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C.细菌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同D.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2.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通讯》曾在线发表了由我国多个研究单位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基因信息的研究成果。

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B.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H7N9禽流感病毒在生命系统中既属于细胞也属于个体D.H7N9禽流感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所用的目镜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请问其中哪一次使用的物镜最长( )4.下列关于①~⑨物质与结构在各种生物中存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核酸②蛋白质③中心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膜⑦核糖体⑧细胞膜⑨细胞壁A.①、②在噬菌体、大肠杆菌、水绵、草履虫体内都存在B.⑦、⑧、⑨在蓝藻和水绵体内都存在C.①~⑨在菠菜叶肉细胞中都存在D.⑥、⑧都具有选择透过性5.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

要将图甲转化成图乙,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A.①③④⑤ B.⑥④③⑤C.⑤④③②D.⑥④⑤③6.下列关于念珠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念珠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叶绿体是念珠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核糖体是念珠藻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D.线粒体是念珠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7.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藻)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

山东省德州市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5.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

监考人员将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后进行漂洗可洗去多余的染色液B.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特点可作为区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C.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以便于卡诺氏液的固定D.通过对装片中不同细胞的观察或同一细胞的持续观察可以识别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2.图甲为细胞分裂图像,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仅根据图甲细胞的染色体情况,不能确定其分裂方式B.图甲细胞分裂的下一阶段,高尔基体活动会加强C.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发生在BC段D.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CD段3.下图表示人体某些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过程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B.②③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均发生了改变C.病毒侵染丙细胞后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凋亡D.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低4.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C.两实验都设计了测交实验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检验D.前者采用“假说一演绎法”,后者采用“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5.右图为果蝇精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高二生物第I卷(选择题60分)2014.11 一.选择题: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2.在松树与松鼠的DNA分子中,碱基比值不同的是()A.(A+C)/(T+G)B. C / GC.(A+T)/(G+C)D. A / T3. 一个DNA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如果连续复制2次,参加到复制过程中的游离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总数是:( )A.600 B.1200 C.1800 D.24004.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A.稳定性B.多样性C.特异性D.变异性5.下列哪项最可能不属于配子()A.Rr B.DE C.Ab D.Be6.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D和D B.D和d C.d和d D.Dd和Dd7.下列有关基因的不正确叙述是( )A.基因是生物性状的控制者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碱基组成8.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不正确是(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9..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A.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C.产生的各类雌、雄配子彼此自由组合D.子二代发生相对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10.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11.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伴性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着性别遗传D.伴X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现象.1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l”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13.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14.遗传因子组成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遗传因子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性状表现与两个亲本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1/4 B 3/8 C.5/8 D.3/415.某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将该动物的精巢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 )A.N和2N B.2N和3N C.N、2N和4N D.2N、3N和4N16.某动物的卵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其中来自母方的染色体有()A.2条B.4条C.8条D.不能确定17.如果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18.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A.1/4 B.1/8 C.1/16 D.019.某红绿色盲男孩的父母色觉均正常,外祖父和外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色盲,祖母正常。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2013-12-04 20:26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侪辈/跻身处方/处之泰然引吭高歌/沆瀣一气B.眼睑/入殓渐染/循序渐进龇牙咧嘴/睚眦必报C.喑哑/歆羡肖像/惟妙惟肖百战不殆/贻笑大方D.剔除/警惕臭氧/乳臭未干买椟还珠/穷兵黩武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凑合丰盈作客他乡元气旺盛B.优裕装帧倍受欢迎在所难免C.起迄援例独当一面心劳日拙D.集锦协从杀人越货生死攸关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学生的借书证,可以借十本线装书。

(2)阿Q这个艺术形象,了鲁迅先生对国民灵魂弱点的认识深度。

(3)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轻率。

(4)日本政府抛出的“购岛”闹剧,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之势,这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A.居然表现有失东山再起 B.居然体现失之死灰复燃C.竟然体现失之东山再起 D.竟然表现有失死灰复燃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2005年国务院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纳入政府工作内容以来,通过各项政策调整与社会各界积极推动,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B.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实施后,国家发改委从数据处理、测算调价金额到公布调价信息,都有一套完整严谨的程序。

调价信息将在发改委网站上公布,同时也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向社会发布。

C.夜幕降临,马德里城灯光璀璨,全城200多家书店、图书馆、文化单位和40多位文艺工作者共同参加了这场盛典。

这个夜晚,成为名符其实的“读书之夜”。

D.短短几天时间,各城市黄金卖场纷纷下调金价,许多消费者从黄金的保值增值功能为出发点,争相购买黄金。

不管金价暴跌的原因如何,这波金市行情又一次让普通投资者见识到了资本市场的变化无常。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庆云、宁津地区联考高二生物上学期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庆云、宁津地区联考高二生物上学期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庆云、宁津地区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5题每小题1分,26-35题每小题1分)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阶段()A.四分体阶段B.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D.着丝点分裂2.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两个着丝粒 B.有四个DNA分子C.四个染色单体 D.有四个染色体3.同源染色体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4.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为()A.3,6,6 B.3,12,12 C.3,12,6 D.3,6,125.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6.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含等位基因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D.可以属于多倍体7.下列有关AaBb个体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为1:1C.若AaBb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其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个体中的Aa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8.已知番茄的高杆和抗病是某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其相应的控制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将表现型为高杆抗病的两株番茄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杆:矮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两株亲本可以分别由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同9.牵牛花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高茎牵牛花进行自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若将后代中全部高茎牵牛花再进行自交,则后代纯合的高茎占为()A.B.C.D.10.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A.DdRr B.ddRR C.ddRr D.Ddrr11.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数不可能是()A.1种B.2种C.3种D.4种12.下列哪种情况不能使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的体内致病()A.S型活细菌B.高温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的混合液C.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的混合液D.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R型活细菌的混合液13.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都是核糖核酸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14.DNA是控制遗传性状的主要物质,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内,它分布于()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B.细胞核、线粒体C.细胞核、核糖体D.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15.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16.某DNA分子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已知其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若该DNA分子复制二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A.400个B.600个C.1200个D.1600个17.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是()①DNA位于染色体上②染色体就是DNA ③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④染色体和DNA都是遗传物质⑤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1个DNA分子.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18.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与之相对应的遗传密码子B.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C.每种遗传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20.真核生物染色体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转录和翻译21.现代遗传学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实际上是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并以一定方式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结构上.代表某具体性状的遗传信息包含在()A.受精卵内染色体的特定组合方式中B.染色体上不同基因的相互作用中C.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序列中D.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22.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合成了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A.33,11 B.36,12 C.12,36 D.11,3623.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0个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24.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氮碱基1 6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3:5,问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A.150个B.200个C.300个D.400个25.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标记胸腺嘧啶,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3H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A.5条B.40条C.20条D.10条26.DNA“指纹”是指具有完全个体特异的DNA多态性,其个体识别能力足以与手指指纹相媲美,因而得名.可用来进行个人识别及亲权鉴定,则该“指纹”是指DNA的()A.双螺旋结构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7.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图(纵坐标为DNA分子个数),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A.B.C.D.28.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放在只含31P的原料中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所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同时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A.50% B.0% C.25% D.100%29.已知在肝细胞的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上,G与C之和占60%,A占24%,则在它的互补链中,A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为()A.60% B.8% C.12% D.16%30.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C.用R型活菌和S型菌的蛋白质注射小白鼠,小鼠体内会有S型活菌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31.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海蜇的DNA分子上有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够像海蜇一样发光.这说明()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是遗传物质3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B.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3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34.有关基因和DNA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基因都能够控制生物的某种性状表现B.DNA在任何一个细胞中都能够控制性状C.同一基因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中密码子也不近相同D.密码子可与基因的两条连都存在碱基配对35.某女子患白化病,其父母和弟弟均无此病,如果其弟弟与白化病患者结婚,生患病孩子的概率是()A.B.C.D.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14分,满分55分)36.(14分)(2015秋•乐陵市期中)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坐标图中的曲线是细胞分裂过程的变化曲线,由分裂图象可知,a= .(2)HI表示发生了作用,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段.(3)在分裂图象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在坐标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段.(4)分裂图②的细胞称,它位于坐标图中的区段是段.(5)在C→D段,染色体与DNA数量比是,D→E段形成的原因.37.(16分)(2015秋•乐陵市期中)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组别亲本的处理方法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紫色子叶白色子叶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409粒0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0 405粒实验三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396粒0实验四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297粒101粒分析回答:(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根据实验做出判断.(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丙植株的基因型.(3)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粒,遵循孟德尔的定律(4)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 .38.(12分)(2015秋•乐陵市期中)如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请纠正图甲中的错误:,该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进行的主要场所是,(2)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是,进行的场所是,e链是完成该生理过程的模板,称为.(3)2的名称叫,DNA复制的原料是,复制的方式是.(4)图乙中的I是,若其上的三个碱基为UAC,则此时I所携带的氨基酸是.(UGA:终止 GUA:缬氨酸 AGU:丝氨酸 AUG:甲硫氨酸)(5)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39.(13分)(2015秋•乐陵市期中)如图为有关甲(基因B、b)和乙(基因E、e)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Ⅱ﹣3的家庭无乙病史.请据图回答:(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乙病的遗传方式是.(2)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3)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填“一定”或“不一定”)来自I﹣2.若只研究甲病遗传,则患者中基因型一定是杂合的有(填序号).(4)若Ⅲ﹣9与Ⅲ﹣12结婚,则只患乙病的儿子概率是.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庆云、宁津地区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5题每小题1分,26-35题每小题1分)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阶段()A.四分体阶段B.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D.着丝点分裂【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原始生殖细胞(2N)初级性母细胞(2N)次级性母细胞(N)生殖细胞(N).据此答题.【解答】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再选出正确的答案.2.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两个着丝粒 B.有四个DNA分子C.四个染色单体 D.有四个染色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解答】解:A、一个四分体有两条染色体,因此含有两个着丝点,A正确;B、一个四分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4个双链DNA分子,B正确;C、一个四分体及时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条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D、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四分体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考生要识记一个四分体是指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中的四条染色单体,并且每条染色单体上均含有1个DNA 分子.3.同源染色体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形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B、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条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条染色体,B错误;C、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一般相同,但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其形态、大小和结构也相同,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本题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4.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为()A.3,6,6 B.3,12,12 C.3,12,6 D.3,6,12【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是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n n n 2n n【解答】解: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动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和4个DNA分子,因此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辨别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根据图中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5.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解: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这是分离定律的实质,不能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A错误;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1只有一种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表现型之比3:1,这是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B正确;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这是孟德尔对假设进行的验证,C错误;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这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具体过程、提出的假说的内容及采用的验证方法,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含等位基因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D.可以属于多倍体【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纯合子是指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显性纯合子DD或隐性纯合子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解答】解:A、纯合子中遗传因子组成相同,不含有等位基因,A正确;B、纯合子中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B正确;C、纯合子中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D、纯合子AAAA、AAAbbb可以属于多倍体,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纯合子的概念以及判断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简单.7.下列有关AaBb个体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为1:1C.若AaBb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其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个体中的Aa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两对基因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生物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雄配子多,雌配子少,B错误;C、若AaBb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其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正确;D、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可以是常染色体遗传,如Aa×Aa,也可以伴X遗传,如色盲中X B X b×X B Y后代,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遗传,掌握变异的类型并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类型.8.已知番茄的高杆和抗病是某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其相应的控制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将表现型为高杆抗病的两株番茄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杆:矮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两株亲本可以分别由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同【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信息转化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已知Tt、Rr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F1中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都是TtRr,再进一步解题.【解答】解:A、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性状也发生自由组合,因此后代中会出现:高杆抗病、高杆感病:矮秆抗病、矮杆感病4种表现型,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亲代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T_R_,F1中高秆:矮秆=3:1,说明两亲本都是Tt;抗病:感病=3:1,说明两亲本都是Rr,因此两亲本两对性状的基因型都是TtRr,因此后代群体中基因型种类=3×3=9种,B正确;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TTRR×ttrr→TtRr或TTrr×ttRR→TtRr获得,C正确;D、由B项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均为TtRr,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能够充分利用3:1的比例,该比例为杂合子自交的结果,由此解题.9.牵牛花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高茎牵牛花进行自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若将后代中全部高茎牵牛花再进行自交,则后代纯合的高茎占为()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现在有高茎牵牛花进行自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用D、d表示,则亲代高茎的基因型均为Dd,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1.【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代高茎牵牛花均为杂合子(Dd),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高茎):Dd(高茎):dd(矮茎)=1:2:1,由此可见,后代高茎牵牛花中DD占,Dd占.若后代全部高茎牵牛花进行自交,其中DD自交能稳定遗传,而Dd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DD、Dd、dd),因此自交后代中纯合的高茎占为+=.。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5分)1.要鉴定一株抗病小麦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下列方法最简便的是( )A.杂交 B.测交 C.自交 D.正、反交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是后代多样性的原因之一3.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BC时期B.处于DE时期的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C.初级精母细胞可完成此图所示全过程D.CD变化的原因是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4.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性状分离是指后代中出现多种表现型的现象B.相对性状是指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C.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进行了豌豆、玉米等多种植物的杂交实验,并且都非常成功B.通过测交对遗传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C.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D.通过F1自交实验证明了假设并得出结论6.如图是某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分裂图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甲、乙B.乙、丁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C.丁可能是丙的子细胞D.丁的子细胞一定是极体7.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个体杂交得F1,F1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F1中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杂交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之比为( )A.3:1:3:1 B.1:1:1:1 C.1:1 D.2:2:1:18.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A.4个着丝点B.4条染色单体C.4条DNA单链D.4条染色体9.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皮肤白化且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外祖父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孩子的概率是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白化的概率是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健康女儿,其基因型有两种可能10.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苷酸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D.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都是DNA1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方法有:①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对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B.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只运用了②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12.如图是苯丙酮尿症和血友病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Ⅱ﹣3无血友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4和Ⅱ﹣5均只有一种基因型C.Ⅲ﹣7的血友病致病基因来自Ⅰ﹣2D.Ⅲ﹣8和Ⅲ﹣10结婚生育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3.某男患有色盲和血友病.经调查发现,其父色盲,祖父患血友病;其母及外祖父均正常.祖母与外祖母已故,无法调查.你认为这位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D.外祖母14.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B.DNA分子一条链中的值不一定等于的值C.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组成双链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种类可以只有1种15.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碱基互补配对为基因的准确复制提供了保障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D.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16.一个双链DNA分子中4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则该DNA分子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60% B.40% C.30% D.20%17.某转运RNA上的反密码子为AUG,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A.缬氨酸(GUA)B.组氨酸(CAU)C.酪氨酸(UAC)D.甲硫氨酸(AUG)18.如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B.该过程的模板是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C.该过程表明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种多肽链D.该过程中几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不一定相同19.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基因直接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D.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20.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定引起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一定能引起基因重组C.Aa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D.人体某些体细胞由于基因的突变可能发展为癌细胞21.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五碳糖构成了化合物b,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P五种B.五碳糖有2种,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C.若五碳糖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幽门螺杆菌体内碱基共四种22.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23.HIV病毒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以边解旋边复制方式合成DNA分子B.过程③可合成出子代HIV病毒的RNAC.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D.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24.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缺失,会导致( )A.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减少B.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C.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结构都发生改变D.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一定会发生改变25.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2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2:1,且该种群的每种基因型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B.C.D.27.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能产生dd类型的配子D.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28.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菌中B.少量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C.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沉淀在下部D.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一同进入细菌中29.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46(个)B.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个)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对)D.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个)30.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①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扳、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C.③过程中需要多种转运RNA,转运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也不相同D.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5分)31.如图表示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的片段,1~5代表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1)若该图是DNA分子片段,则它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3和5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碱基配对方式__________种.(2)若该片段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等.若含有100对碱基的DNA片段中碱基A有40个,则该片段复制3次,需要碱基C__________个,子代DNA中含有亲代DNA链的DNA分子占__________.(3)若2是核糖,4是脱氧核糖,那么结构1的名称是__________,此片段的形成说明正在进行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4)若2、4都是核糖,该片段表示遗传信息表达的__________过程,参与该过程的RNA有__________类.32.毛色是家猪重要的品种特征之一,某品种猪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与毛色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猪毛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图示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__________.(2)棕色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3)多头棕色猪杂交产生的F1全为棕红色猪,则亲本棕色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2的雌雄配子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_____种.若F1棕红色猪测交,后代表现型棕红色:棕色:白色比例是__________.(4)若让F1中棕红色猪雌雄相互交配产生F2,F2的棕色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5)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物质分别标记F1精原细胞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则它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般有__________个荧光标记的基因.33.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__________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有__________.(2)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图示__________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__.(3)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4)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5)AB过程所需的条件中,不同之处__________(6)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翻译场所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A.乳酸杆菌 B.噬菌体 C.染色体 D.流感病毒.34.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问答:(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黄颖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2)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占总数的__________.(3)现有一黑颖个体,不知其基因型,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与其杂交.若后代全是黑颖,则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BbYy.35.遗传性胰腺炎是人类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患遗传性胰腺炎病和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遗传系谱图.(1)如果遗传性胰腺炎致病基因用A表示,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Ⅲ﹣1基因型为__________.(2)Ⅲ﹣2与Ⅲ﹣3婚配后,准备生育后代.①如果胎儿是男孩,则他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②Ⅲ﹣3产前检查时,对从羊水分离到胎儿脱落的细胞进行系列分析,确定胎儿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Y.胎儿性染色体多了一条的原因是__________(父亲、母亲)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3)如果Ⅲ﹣1与Ⅲ﹣4婚配,建议他们生__________(男孩、女孩),原因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5分)1.要鉴定一株抗病小麦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下列方法最简便的是( )A.杂交 B.测交 C.自交 D.正、反交【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解答】解:要鉴定一株抗病小麦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由于小麦是雌雄同株植物,因此自交法最简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能扣住题干中关键词“最简便”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是后代多样性的原因之一【考点】受精作用.【专题】正推法;减数分裂.【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解答】解:A、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B正确;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D、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是自由组合的结果,是后代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BC时期B.处于DE时期的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C.初级精母细胞可完成此图所示全过程D.CD变化的原因是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专题】图形图表题;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1,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复制后变为2;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解答】解:A、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而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B、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所以细胞中不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精原细胞可完成此图所示全过程,C错误;D、CD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性状分离是指后代中出现多种表现型的现象B.相对性状是指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C.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专题】正推法;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1、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4、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解答】解:A、性状分离是指杂种自交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A错误;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错误;C、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因此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C正确;D、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性状分离、相对性状、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等概念,只要考生识记相关概念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进行了豌豆、玉米等多种植物的杂交实验,并且都非常成功B.通过测交对遗传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C.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D.通过F1自交实验证明了假设并得出结论【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专题】正推法;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分离定律的本质).【解答】解:A、孟德尔进行了豌豆的杂交实验,未进行玉米的杂交试验,A错误;B、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对遗传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B错误;C、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C正确;D、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假设并得出结论,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假说),掌握孟德尔验证其假说的方法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如图是某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分裂图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甲、乙B.乙、丁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C.丁可能是丙的子细胞D.丁的子细胞一定是极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模式图;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解答】解:A、根据分析,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甲、乙,A正确;B、乙、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B正确;C、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是丙的子细胞,C正确;D、丁的子细胞是极体或精细胞,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考生首先要能够根据细胞的中变化判断细胞所属分裂时期;能够根据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判断细胞的名称;识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一后期,再结合选项进行作答.7.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个体杂交得F1,F1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F1中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杂交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之比为( )A.3:1:3:1 B.1:1:1:1 C.1:1 D.2:2:1: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说明圆粒:皱粒=(3+3):(1+1)=3:1,黄色:绿色=(3+1):(3+1)=1:1.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根据图示分析可知:F1出现4种类型:圆粒:皱粒=1:1,黄色:绿色=3:1,可推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可能是YyRR、YyRr.①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1:1;②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黄色皱粒豌豆:绿色皱粒豌豆=1:1:1:1.因此,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黄色皱粒豌豆:绿色皱粒豌豆=(+):(+)::=2:2:1: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8.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A.4个着丝点B.4条染色单体C.4条DNA单链D.4条染色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正推法;减数分裂.【分析】四分体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在一起的一对染色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B.兔的长毛与短毛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2.具有下列哪种基因组成的生物个体,其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9:3:3:1()A.B.C.D.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4.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B.让该黑色公猪与黑色母猪(BB或Bb)交配C.让该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bb)交配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5.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和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A.②③④ B.③④C.②③D.③6.安哥拉兔的长毛与短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大量实验表明纯种的长毛兔和短毛兔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雄兔均表现为长毛,雌兔均表现为短毛,F1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雄兔长毛:短毛=3:1,雌兔短毛:长毛=3:1,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上的性别差异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一对长毛兔交配,子代可能出现短毛兔,且该短毛兔一定为雌兔C.一对短毛兔杂交出现了长毛兔,则这一对兔的后代长毛兔约占D.安哥拉兔的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第一定律7.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8.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是()A.3:1 B.15:7 C.9:7 D.15:99.有一种家鼠,当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将子一代中黄色鼠交配,子二代中的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B.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体C.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死亡D.家鼠皮毛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规律10.人类秃发的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BB表现正常,bb 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现有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了一个秃发儿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秃发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B.秃发儿子与其父亲的基因型相同C.杂合子Bb在男女中表现型不同,可能与性激素有关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秃发儿子的概率为11.已知基因A、B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的比例为()A.B.C.D.12.在家鼠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白色与黑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F2,F2中出现黑色:浅黄色:白色=12:3:1,则F2黑色个体和浅黄色个体中杂合子比例分别为()A.、B.、C.、D.、13.孟德尔豌豆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14.已知雌果蝇在某常染色体隐性基因(e)纯合时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若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F1代雄果蝇中共有4种基因型B.F1代雌雄比例接近1:2C.F1代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占D.雌果蝇性反转前后遗传物质改变15.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1:3 1:2:1和3:1 B.3:1 1:2:1和1:3C.1:2:1 4:1和3:1 D.3:1 1:1:1:1和3:116.牵牛花的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显性,阔叶基因(B)对窄叶基因(b)显性,它们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红花窄叶纯系植株与白花阔叶纯系植株杂交,F1植株再与“某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植株数分别是354、112、341、108,“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RrBb B.rrBb C.Rrbb D.RRbb17.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卵细胞C.染色体复制的次数和细胞分裂的次数是相同的D.在分裂的间期,随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18.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和A分开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D.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19.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②同源染色体是有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8个四分体,则处于分裂后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8、8、16 B.16、0、16 C.4、8、8 D.8、0、821.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22.图中属于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示意图的是()A.B.C.D.23.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噬菌体()A.可将其DNA和蛋白质同时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C.DNA可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D.蛋白质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24.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双螺旋结构B.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特定的DNA分子中内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D.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G与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5.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决定性别但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26.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色盲儿子,且儿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体检表明,夫妻双方都没有遗传病或其他疾病.请分析儿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A.父亲在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没有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B.母亲在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X染色体没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C.父亲在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Y染色体没有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D.母亲在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X染色体没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27.肺炎双球菌分为具有荚膜的S型菌株和不具有荚膜的R型菌株.艾弗里分别提取了S型菌株的蛋白质、DNA和荚膜多糖等成分,再分别与活R型菌株混合后倒平板.实验中最可能出现下列哪种现象,使艾弗里发现DNA是遗传物质()A.与DNA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现的菌落全部是具有荚膜的B.与蛋白质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现的菌落全部都不具有荚膜C.比较各种混合后所倒的平板,与DNA混合的那一组既有具有荚膜的菌落,又有不具有荚膜的菌落,其他组均为不具有荚膜的菌落D.与多糖混合后所倒的平板没有出现具有荚膜的菌落28.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29.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其结果不可能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C.第四次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30.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跃华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理科)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命题人:潘新)下列四条DNA片段,可以是由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②④2.(命题人:潘新)下列除哪一项外,其余均为基因工程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A.具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B.具一至多个酶切位点,以便与目的基因连接C.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D.是环状DNA分子3.(命题人:潘新)将目的基因导入玉米茎尖分生区细胞和小鼠受精卵,常用的方法分别是()A.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B.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C.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法D.基因枪法、显微注射法4.(命题人:潘新)下列关于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根据受体细胞是否具有某种抗性来判断受体细胞是否获得了目的基因B.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目的基因控制的特定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C.目的基因检测的第一步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D.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成功5.(命题人:潘新)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第10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的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

下列对蛋白质的改造,操作正确的是( )A.直接通过分子水平改造蛋白质 B.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C.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操作 D.重新合成新的基因6.(命题人:张国花)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B.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C.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D.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有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7.(命题人:张国花)下面为番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8.(命题人:张国花)在下列选项中,没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9.(命题人:潘新)某研究小组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肝细胞悬浮液时先用剪刀剪碎肝组织,再用胃蛋白酶处理B.肝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刺激细胞呼吸C.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干扰素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可推断乙细胞比甲细胞增殖周期长10(命题人:张国花)如图为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养“人造牛肉”的简要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胰蛋白酶处理牛肌肉组织,获得分裂能力强的肌肉母细胞B.生物反应器内应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并冲入纯氧保证细胞呼吸C.培养液中的支架提供了更多的细胞吸附面积,有利于细胞贴壁生长D.“人造牛肉”的培养有利于牛肉的工厂化生产,减少环境污染11.(命题人:张国花)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Ⅱ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提供体细胞核的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12.(命题人:张国花)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B.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两个动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紫外线照射等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13.(命题人:张国花)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14.(命题人:张国花)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茎尖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离体培养时不需要脱分化即可培养成完整植株B.应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C. PCR技术中,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D.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都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15.(命题人:潘新)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16.(命题人:潘新)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质检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质检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高二(上)质检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1.“假说﹣﹣推理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2.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 n,则在此过程中()A.AA和aa的亲本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B.此过程共发生了n次等位基因的分离C.杂交后代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D.A和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4.如图表示某遗传病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B.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C.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D.经检查,1、2号均不带乙病基因,则5号致病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5.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6.如图是同种生物的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A.图①、图④B.图③、图④C.图②、图③D.图①、图②7.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使后代()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C.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8.下列各图所示细胞都是来自于二倍体生物,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植物有丝分裂后期图,含有4个染色体组B.图乙可表示该植物单倍体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C.图丙中染色体1表示较大的X染色体,染色体2表示较小的Y染色体D.图丁所示过程是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基础9.一个只患白化病的女性(致病基因为a)的父亲正常,母亲只患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这位白化病患者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X B或aY B.aX B或aX bC.aaX B X B或aaX b X b D.aaX B X B或aaYY1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D.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1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白眼雄果蝇占,红眼雌果蝇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2.如图所示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者b表示,分析正确的是()A.Ⅰ2的基因型aaX B X B或aaX B X bB.Ⅱ5的基因型为BbX A X A的可能性是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转运RNA携带到核糖体中B.一个核糖体可同时与多条mRNA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C.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D.起始密码决定转录的起点14.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低温诱导出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将引起可遗传变异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用根尖分生区作材料,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全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5.已知果蝇的红眼(B)和白眼(b)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蝇.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变异原因,下列推断不能成立的是()A.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X b YB.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X bC.母本的基因型为X B X b,父本的基因型为X B YD.该白眼果蝇个体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16.几种氨基酸可能的密码子如下.甘氨酸:GGU、GGC、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甲硫氨酸:AUG.经研究发现,在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的某个位点上发生了一个碱基替换,导致对应位置上的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缬氨酸;接着由于另一个碱基的替换,该位置上的氨基酸又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则该基因未变时的甘氨酸的密码子应该是()A.GGU B.GGC C.GGA D.GGG17.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技术导致基因重组,可产生定向的变异B.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培育新品种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D.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使生物性状更符合人类需求18.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B.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aaB_类型经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C.过程⑤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过程⑥⑦应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19.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20.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 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DNA应为②B.子二代DNA应为①C.子三代DNA应为④D.亲代的DNA应为⑤2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一般相同的是()A.碱基序列 B.碱基数目C.(A+T)与(G+C)的比值D.碱基种类22.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这种鸟瞟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某双链DNA分子中A占碱基总数的20%,用甲磺酸乙酯(EMS)使所有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后进行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一代DNA 中,其中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40%,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A.15% B.25% C.30% D.40%2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24.在下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其他不同的是()A.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C.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研究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25.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2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27.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28.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为3:2C.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水解为多个脱氧核苷酸D.该基因复制3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 800个29.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A.3:2:3 B.4:4:1 C.1:1:0 D.1:2:03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D.不同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二、非选择题31.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1)如图2方框中所示结构可以相当于图1中的(填序号),它主要在中合成;分析如图中应该包含了种核苷酸.(2)图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进行的场所是〔〕,所需要的原料是.(3)如果用32P作为放射性标记元素,则可标记在如图中的处.(填序号)(4)噬菌体内不能发生左图所示过程,原因是.(5)若该多肽合成到左图示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6)若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A.55 B.64 C.111 D.20.32.以下是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相关问题,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在苗期便能识别出来,并且杂交种(Aa)所结果实与纯合品种相比表现为高产.某农场在培育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F1植株的基因型有种.(2)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季节,应收集(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3)玉米花叶病由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已知抗花叶病(b)为隐性.现有纯种宽叶不抗病与纯种窄叶抗病两品种玉米,要获得高产且抗花叶病的品种,可用两纯合亲本进行,得到F1,再用F1进行,即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植株,其基因型是.选出该玉米植株的简要过程是.(4)如果玉米抗花叶病毒的基因与不抗花叶病毒基因的转录产物相比,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导致翻译到mRNA的该位点时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其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造成的.33.如图为某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中甲植株的A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B基因(缺刻叶)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2)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是.(3)若a基因与b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表现型分别为、.(4)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程序,培育出具有圆茎圆叶的观赏植物品种..34.果蝇中,已知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H和h分别决定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图1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组成,图2表示某个果蝇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初,摩尔根等人利用科学研究方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图中所示的染色体上.后来,有人发现,形成果蝇红眼的直接原因是红色色素的形成,形成红色色素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每一反应各需要一种酶,这些酶分别由相应的基因编码.该实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之一是,而且基因与性状也并不都是一一的对应关系,也可能是.(2)如果只考虑图l所示果蝇中的B(b)、w(w)基因,则该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让该果蝇与杂合灰身红眼的异性个体杂交,所产生的雄性后代中,灰身与黑身的数量比是,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是.(3)如果考虑图1所示的各对基因,让该果蝇进行测交,得到黑身、后胸正常、白眼雌果蝇的几率是.(4)图2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请在指定的位置(图3处)绘出与该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5)现有一定数量的刚毛和截刚毛果蝇(均有雌雄),且刚毛对截刚毛为显性.请设计实验来确定其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设计方案是:.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①,②.35.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段(填序号).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哪一段变化相同?(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4)图3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5)图3~图5中,与图1的C1D1段变化相同的是.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高二(上)质检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1.“假说﹣﹣推理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发现两大遗传规律采用了“假说﹣﹣推理法”,即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检验推理(测交)→得出结论.据此答题.【解答】解:A、孟德尔是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的,A正确;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在孟德尔之后发现的,B错误;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接受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D错误.故选:A.2.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 n,则在此过程中()A.AA和aa的亲本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B.此过程共发生了n次等位基因的分离C.杂交后代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D.A和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n,共进行了(n﹣1)此减数分裂,发生了(n﹣1)次等位基因分离;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如果没有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条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解答】解:A、AA和aa不含等位基因,但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B、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n,共发生了(n﹣1)次等位基因的分离,B错误;C、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n,杂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C 错误;D、由于没有突变、选择、没有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因此A 和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D正确.故选:D.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解答】解:A、甲同学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即D与d分离,以及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即D与D、D与d、d与d随机结合,A正确;B、实验中,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等,说明雌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等;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样,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B正确;C、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乙同学的实验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正确;D、甲同学实验结果:DD占,Dd占,dd占,乙同学实验结果AB,Ab,aB,ab都占,D错误.故选:D.4.如图表示某遗传病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B.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C.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D.经检查,1、2号均不带乙病基因,则5号致病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1号和2号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若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A正确;B、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4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是杂合体的概率是,B错误;C、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为双杂合体,所以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C正确;D、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1、2号均不带乙病基因,所以5号致病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B.5.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本题是对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考查,回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然后结合题图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A和a、B和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B正确;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是染色体变异,不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D正确.故选:C.6.如图是同种生物的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2.家兔的黑色(B)对褐色(b)是显性,短毛(D)对长毛(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兔甲与一只黑色短毛兔(BbDd)杂交共产仔26只,其中黑色短毛兔9只,黑色长毛兔3只,褐色短毛兔10只,褐色长毛兔4只.按理论算,兔甲表现型应为()A.褐色短毛 B.褐色长毛 C.黑色短毛 D.黑色长毛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与皱粒 B.狗的长毛与直毛C.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D.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4.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5.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40和20 B.20和20 C.40和10 D.40和406.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7.水稻的高杆对矮杆是显性,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人让一种高杆非糯性水稻与另一种矮杆非糯性水稻杂交,得到的后代如图(这两对性状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子代的矮杆非糯性中,能稳定遗传的占()A.B.C.D.8.绵羊群中,若基因型为HH绵羊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Hh 的绵羊,母羊表现为无角公羊表现为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A.雄性、hh B.雄性、Hh C.雌性、Hh D.雌性、hh9.设玉米子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控制的结果,基因型为ACR的子粒为有色,其余基因型的子粒均无色.某有色子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1)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子粒;(2)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子粒;(3)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子粒.该有色子粒的基因型是()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10.如图分别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a~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cB.图2中的甲细胞,对应图1中的Ⅱ时期C.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Ⅰ、ⅡD.图2中的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为丙,相当于图1中由Ⅲ变为Ⅳ11.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丙为初级卵母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12.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假定一只正常的XX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在正常的环境中,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A.♀:♂=1:1 B.♀:♂=2:1 C.♀:♂=3:1 D.全为雌蛙1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1866年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14.如图是4个患遗传病的家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母一定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D.家系丁中的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为25%15.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基因a)又有色盲(基因b)的小孩.这位表兄的基因型、已生小孩的性别和再生一个小孩患两种病的概率依次是()A.AaX B Y、男孩、 B.AaX B Y、男孩、C.AAX B Y、女孩、D.AaX b Y、男孩、16.人们在果蝇中发现有飞行肌退化的现象,这种果蝇即使有正常的翅也无法飞行,实验过程如图.通过下列的哪种检验方法和结果,可以确定飞行肌退化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A.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B.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1:1C.用子代雄性个体与亲代雌性交配,后代雌性分离比为3:1D.用子代雌性个体与亲代雄性交配,后代雄性分离比为2:117.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对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是()双亲性状调查的家庭个数子女总人数子女高度近视人数男女双亲均正常71 197 36 32 母方高度近视,父方正常 5 14 3 5父方高度近视,母方正常 4 12 3 3双方高度近视 4 12 5 7总计84 235 47 47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染色体显性遗传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18.剪秋萝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0:0B.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0:1C.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1:0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1:119.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 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20.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如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实验编号实验结果实验过程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①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②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③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④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21.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2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 蛋白质R型②R 荚膜多糖R型③R DNA R型、S型④R DNA(经DNA酶处理)R型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3.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若DNA分子一条链中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中A和T的数目也相等;②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中G的数目为C的;③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中相应碱基的比例关系为2:1:4:3;④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4.甲生物核酸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C.硝化细菌、绵羊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25.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2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真核生物细胞和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基因存在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基因D.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27.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是()(1)DNA位于染色体上(2)染色体就是DNA(3)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4)染色体和DNA都是遗传物质(5)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或两个DNA分子.A.(1)(3)(5)B.(1)(2)(3) C.(2)(3)(4)D.(3)(4)(5)28.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000对,A+T与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聚合酶B.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 900个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29.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③一条链中A+T的数值为n④G的数量为m﹣n.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0.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质检生物试卷 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质检生物试卷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高二(上)质检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1.“假说﹣﹣推理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2.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 n,则在此过程中()A.AA和aa的亲本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B.此过程共发生了n次等位基因的分离C.杂交后代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D.A和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4.如图表示某遗传病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B.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C.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D.经检查,1、2号均不带乙病基因,则5号致病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5.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6.如图是同种生物的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A.图①、图④B.图③、图④C.图②、图③D.图①、图②7.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使后代()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C.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8.下列各图所示细胞都是来自于二倍体生物,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植物有丝分裂后期图,含有4个染色体组B.图乙可表示该植物单倍体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C.图丙中染色体1表示较大的X染色体,染色体2表示较小的Y染色体D.图丁所示过程是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基础9.一个只患白化病的女性(致病基因为a)的父亲正常,母亲只患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这位白化病患者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X B或aY B.aX B或aX bC.aaX B X B或aaX b X b D.aaX B X B或aaYY1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D.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1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白眼雄果蝇占,红眼雌果蝇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2.如图所示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者b表示,分析正确的是()A.Ⅰ2的基因型aaX B X B或aaX B X bB.Ⅱ5的基因型为BbX A X A的可能性是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转运RNA携带到核糖体中B.一个核糖体可同时与多条mRNA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C.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D.起始密码决定转录的起点14.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低温诱导出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将引起可遗传变异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用根尖分生区作材料,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全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5.已知果蝇的红眼(B)和白眼(b)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蝇.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变异原因,下列推断不能成立的是()A.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X b YB.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X bC.母本的基因型为X B X b,父本的基因型为X B YD.该白眼果蝇个体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16.几种氨基酸可能的密码子如下.甘氨酸:GGU、GGC、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甲硫氨酸:AUG.经研究发现,在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的某个位点上发生了一个碱基替换,导致对应位置上的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缬氨酸;接着由于另一个碱基的替换,该位置上的氨基酸又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则该基因未变时的甘氨酸的密码子应该是()A.GGU B.GGC C.GGA D.GGG17.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技术导致基因重组,可产生定向的变异B.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培育新品种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D.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使生物性状更符合人类需求18.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B.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aaB_类型经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C.过程⑤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过程⑥⑦应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19.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20.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 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DNA应为②B.子二代DNA应为①C.子三代DNA应为④D.亲代的DNA应为⑤2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一般相同的是()A.碱基序列 B.碱基数目C.(A+T)与(G+C)的比值D.碱基种类22.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这种鸟瞟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某双链DNA分子中A占碱基总数的20%,用甲磺酸乙酯(EMS)使所有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后进行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一代DNA中,其中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40%,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A.15% B.25% C.30% D.40%2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24.在下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其他不同的是()A.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C.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研究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25.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2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27.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28.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为3:2C.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水解为多个脱氧核苷酸D.该基因复制3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 800个29.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A.3:2:3 B.4:4:1 C.1:1:0 D.1:2:03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D.不同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二、非选择题31.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1)如图2方框中所示结构可以相当于图1中的(填序号),它主要在中合成;分析如图中应该包含了种核苷酸.(2)图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进行的场所是〔〕,所需要的原料是.(3)如果用32P作为放射性标记元素,则可标记在如图中的处.(填序号)(4)噬菌体内不能发生左图所示过程,原因是.(5)若该多肽合成到左图示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6)若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A.55 B.64 C.111 D.20.32.以下是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相关问题,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在苗期便能识别出来,并且杂交种(Aa)所结果实与纯合品种相比表现为高产.某农场在培育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F1植株的基因型有种.(2)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季节,应收集(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3)玉米花叶病由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已知抗花叶病(b)为隐性.现有纯种宽叶不抗病与纯种窄叶抗病两品种玉米,要获得高产且抗花叶病的品种,可用两纯合亲本进行,得到F1,再用F1进行,即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植株,其基因型是.选出该玉米植株的简要过程是.(4)如果玉米抗花叶病毒的基因与不抗花叶病毒基因的转录产物相比,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导致翻译到mRNA的该位点时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其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造成的.33.如图为某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中甲植株的A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B基因(缺刻叶)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2)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是.(3)若a基因与b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表现型分别为、.(4)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程序,培育出具有圆茎圆叶的观赏植物品种..34.果蝇中,已知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H和h分别决定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图1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组成,图2表示某个果蝇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初,摩尔根等人利用科学研究方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图中所示的染色体上.后来,有人发现,形成果蝇红眼的直接原因是红色色素的形成,形成红色色素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每一反应各需要一种酶,这些酶分别由相应的基因编码.该实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之一是,而且基因与性状也并不都是一一的对应关系,也可能是.(2)如果只考虑图l所示果蝇中的B(b)、w(w)基因,则该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让该果蝇与杂合灰身红眼的异性个体杂交,所产生的雄性后代中,灰身与黑身的数量比是,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是.(3)如果考虑图1所示的各对基因,让该果蝇进行测交,得到黑身、后胸正常、白眼雌果蝇的几率是.(4)图2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请在指定的位置(图3处)绘出与该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5)现有一定数量的刚毛和截刚毛果蝇(均有雌雄),且刚毛对截刚毛为显性.请设计实验来确定其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设计方案是:.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①,②.35.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段(填序号).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哪一段变化相同?(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4)图3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5)图3~图5中,与图1的C1D1段变化相同的是.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高二(上)质检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1.“假说﹣﹣推理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发现两大遗传规律采用了“假说﹣﹣推理法”,即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检验推理(测交)→得出结论.据此答题.【解答】解:A、孟德尔是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的,A正确;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在孟德尔之后发现的,B错误;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接受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D错误.故选:A.2.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 n,则在此过程中()A.AA和aa的亲本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B.此过程共发生了n次等位基因的分离C.杂交后代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D.A和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n,共进行了(n﹣1)此减数分裂,发生了(n﹣1)次等位基因分离;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如果没有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条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解答】解:A、AA和aa不含等位基因,但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B、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n,共发生了(n﹣1)次等位基因的分离,B错误;C、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n,杂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C 错误;D、由于没有突变、选择、没有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因此A 和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D正确.故选:D.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解答】解:A、甲同学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即D与d分离,以及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即D与D、D与d、d与d随机结合,A正确;B、实验中,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等,说明雌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等;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样,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B正确;C、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乙同学的实验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正确;D、甲同学实验结果:DD占,Dd占,dd占,乙同学实验结果AB,Ab,aB,ab都占,D错误.故选:D.4.如图表示某遗传病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B.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C.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D.经检查,1、2号均不带乙病基因,则5号致病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1号和2号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若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A正确;B、如果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4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是杂合体的概率是,B错误;C、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为双杂合体,所以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C正确;D、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1、2号均不带乙病基因,所以5号致病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B.5.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本题是对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考查,回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然后结合题图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A和a、B和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B正确;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是染色体变异,不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D正确.故选:C.6.如图是同种生物的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皱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豌豆的高茎和玉米的矮茎D.绵羊的白毛和黑毛2.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与双亲表现型都相同的一组是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3.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是否是纯合体B.产生配子的比例C.基因型D.产生配子的数量4.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是A.显性纯合子B.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D.不能判断5.把纯种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了高秆玉米,正常情况下,这些高秆玉米自交后代A.全部为矮秆B.全部为高秆C.高秆:矮秆=3:1 D.高秆:矮秆=1:1 6.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

且基因A 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1/4 B.3/4 C.1/9 D.8/97.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其中基因型是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C.只有基因型是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D.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8.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中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A 3:1 B.5:1 C.8:1 D.9:19.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依次是A.1:3,1:2:1和3:1 B.3:1,4:1和1:3C.1:2:1,4:1和3:1 D.3:1,3:1和1:410.通常情况下,下列生物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①体细胞②次级卵母细胞③精子④受精卵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11.一对夫妇,男子正常,女子患有色盲。

若这对夫妇生有一位性染色体成为XXY的色盲后代,则色盲基因最可能来自于A.来自卵细胞B.来自精子C.一个来自精子和一个来自卵细胞D.来自基因突变12.若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各组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A.AB、ab、ab、AB B.AB、aB、aB、ABC.AB、Ab、aB、ab D.aB、aB、ab、ab13.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的变化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互转化D.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1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5.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16.果蝇的红眼(R)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r),下列有关这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的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R与r基因分离的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C.用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D.纯合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交配,所得F1相互交配得F2,则F2代所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依次是3:1和1:11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B.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控制的C.性染色体既存在生殖细胞中,又存在正常体细胞中D.伴性遗传正反交结果可能不同18.某雌雄同体的生物的基因组成如下图,则它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有A.4种和1种B.4种和2种C.4种和4种D.8种和2种19.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则伴Z或伴X染色体遗传的隐性致死基因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如何A.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B.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C.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D.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20.如右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21.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 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学科A.aX b、Y、Y B.X b、aY、Y C.aX b、aY、Y D.AaX b、Y、Y22.某一生物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的个数比为1:1。

则该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23.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明了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

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可为2n,DNA数目为2aD.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均无姐妹染色单体24.用噬菌体去感染被3H标记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将会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25.1个DNA复制形成2个DNA,这两个携带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A.细胞分裂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26.一个DNA分子有a个碱基对,A碱基数为b,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碱基数=a②A=T=b③G=C=(a-2b)/2④A+C=G+T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27.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14N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 的DNA分子的比例是A.1/10B.1/5C.1/16D.1/1528.如果将DNA彻底水解,产物为A.脱氧核苷酸B.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C.核糖、磷酸和A、U、C、G D.脱氧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29.若一个细胞正处于四分体时期,细胞中有3个四分体,那此时细胞内所含脱氧核苷酸链数为A.3条B.24条C.12条D.36条30.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G—C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B.DNA分子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是DNA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DNA转录和翻译的产物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准确进行31.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32.在翻译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哪两者之间A.氨基酸与转运RNA B.信使RNA与转运RNAC.DNA与信使RNA D.核糖体与信使RNA33.真核生物染色体中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A.复制B.转录C.翻译D.转录和翻译34.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35.下列不是转录的必要条件的是A.核糖核苷酸B.酶C.ATP D.核糖体36.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比较,错误的是A.需要的原料不同B.所需酶的种类不同C.均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D.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37.控制含N条肽链的某一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有X对碱基,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Y,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约为A.(X/3-N)18 B.XY/3-18(X/3-1)C.XY/3-18(X/3-N)D.2XY/3-6X+18N38.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转移通常不发生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D.RNA复制和RNA→DNA的逆转录39.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性状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D.蛋白质的功能之一是可以表达性状40.囊性纤维病发病的直接原因是A.CFTR蛋白结构异常B.氯离子转运受阻C.CFTR基因缺陷D.细菌的繁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41.(9分)下图中A细胞表示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体细胞,B~F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请分析回答:(1)以上A~F细胞有可能同时在该动物的________(器官)中观察到。

(2)B细胞处于分裂_____期,含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E细胞的名称是。

(3)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依次是(用字母排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4)A在形成图中精细胞的同时,还伴随形成另外三个精细胞,请仿照图中画法在下图中画出它们的染色体组成。

(3分)42.(11分)某家族成员中除患甲病(基因为A,a)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图谱如下,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该地区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