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四实验探究题精讲练习

合集下载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四实验探究题精讲练习(含答案)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四实验探究题精讲练习(含答案)

专题四实验探究题,备考攻略)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的常考内容,难度中等,考查分值在 5~8分,近几年来,主要考查物质变化后的成分、性质的探究,其中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步骤、现象、结论、环保、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等多方面,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是一种对多方面知识检验和应用的综合性考查题。

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将多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对物质变化后的成分或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考查分值在4~7分。

同学们在进行此类题的练习时,应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2015年中考16题,2016年中考16题,2017年中考17题)探究题是中考考查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近几年的中考中都有涉及到,它是实验题的延伸和发展,用于考查同学们自己能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对提高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推理与拓展等。

解答此类试题时,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题中所给予的查阅资料(查阅资料要看成已知条件,在题中要得到充分利用,在回答题中的每一个问题时,都要看一看是否与其有联系),大胆提出猜想,然后对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只要提出的猜想有根据,符合题意也合理,那么提出猜想就是正确的。

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①选择试剂的合理性,选择试剂与其物质发生反应,出现的现象能真实地反映与结论的关系;②注重所加入的试剂的量(如:适量或过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加入不同的量,反应进行程度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③注意干扰因素,加入的试剂不能引入干扰因素,对原有的干扰物,要考虑进行排除。

反思与评价:对解决问题中出现的亮点,成功点或不成功点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每做一道探究题,只要进行反思,对问题的理解就能更深入一个层次;推理与拓展是知识的延伸,具有开放性,对所有回答的问题,显得较为宽限,也较易回答。

,典例剖析)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例1】(2014,遵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1.(2018•安徽)“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1)。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

(2)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填化学式)。

(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

(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

【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营养元素解答;(2)根据空气中含有的成分解答;(3)根据呼出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解答;(4)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解答】解:(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2)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与空气接触,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答案:(1)糖类;(2)N2(3)不能;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点评】本题趣味实验为背景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题目信息的提取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2. (2018•江苏宿迁)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6教材基础实验题(精讲)练习

(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6教材基础实验题(精讲)练习

专题六教材基础实验题,中考专题精讲) 教材基础实验题是我省每年必考试题,一般多在第14题或第30题的位置出现,包括常见气体的制取,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教材演示实验。

中考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八个基础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该类试题的重要命题材料,有时单独考核一个实验,有时还需要将两个或几个实验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此类试题多源于课本,立足基础,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基础实验,练好实验的基本功。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例】(2017邵阳中考)某同学配制50 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解析】(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即②①⑤③④;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氯化钠的质量是50 g×6%=3 g;(3)取水的量为47 mL,所以应用50 mL的量筒;量取液体视线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4)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溶质偏少或者溶剂偏多。

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氯化钠偏少;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导致水的量偏多。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 糖类 。

)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N2 (填化学式)。

)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 不能 (填“能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 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 。

)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 。

【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营养元素解答;)根据空气中含有的成分解答;)根据呼出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解答;)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溶液中溶入O2答案:(1)糖类;(2)N2(3)不能;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点评】本题趣味实验为背景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题目信息的提取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2. (2018•江苏宿迁)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40 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40 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1.(2018•安徽)“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1)。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

(2)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填化学式)。

(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

(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

【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营养元素解答;(2)根据空气中含有的成分解答;(3)根据呼出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解答;(4)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解答】解:(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2)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与空气接触,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答案:(1)糖类;(2)N2(3)不能;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点评】本题趣味实验为背景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题目信息的提取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2. (2018•江苏宿迁)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练习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练习

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备考攻略)在试题中用坐标曲线、图表来表达物质发生变化或化学反应的规律,是中考题中常见的题型,也是中考的必考点,近几年的考查中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考查物质溶解度时,溶解度曲线频繁出现,考查分值在3~6分,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会用选择题来考查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用填空题来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即pH)曲线,也可能在探究题或选择题中考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曲线,分值在3~5分。

策略一pH变化曲线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图像:图1 图2分析:图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图2,酸入碱,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溶液稀释的pH曲线图像:图3 图4分析:图3,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

图4,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

策略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图像:图1 图2分析:图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策略三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2016年中考10题,2015年中考15题)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图1 图2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则图像如图2所示。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3 图4分析: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40 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40 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1.(2018•安徽)“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1)。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

(2)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填化学式)。

(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

(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

【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营养元素解答;(2)根据空气中含有的成分解答;(3)根据呼出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解答;(4)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解答】解:(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2)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与空气接触,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答案:(1)糖类;(2)N2(3)不能;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点评】本题趣味实验为背景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题目信息的提取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2. (2018•江苏宿迁)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精品】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精品】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1.(2018•安徽)“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1)。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

(2)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填化学式)。

(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

(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

【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营养元素解答;(2)根据空气中含有的成分解答;(3)根据呼出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解答;(4)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解答】解:(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2)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与空气接触,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答案:(1)糖类;(2)N2(3)不能;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点评】本题趣味实验为背景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题目信息的提取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2. (2018•江苏宿迁)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专题四-实验探究题(附答案).doc

专题四-实验探究题(附答案).doc
④某同学选用G装置进行实验,看到与上一步实验F中完全相同的实验现象,他由此得出与上一步实验完全相同的结论。此结论(答“合理”或“不合理”)。
23.(14分)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CO2、HCl、Cl2、O2、H2。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溶液—
Mg(OH)2沉淀
海水中的MgCl2
熔融MgCl2Mg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得到食盐。
(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进行的操作甲的名称是,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该操作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和。
(3)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⑥取适量样品放人试管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l)请你通过以上实验判断,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性,使面包、饼干形成小孔的气体应该是,你猜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
(2)将少许面粉加人水中 取上层液用pH试纸测量,显中性,由此你认为碳酸氢钠
能使食品膨松的主要原因是。
(3)请你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3)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采用此装置的原因是;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采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③如装置F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时,看到F中的实验现象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4实验题课件鲁教版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4实验题课件鲁教版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烧杯、量筒、玻璃棒、天 平、药匙、胶头滴管,故选②⑤⑥⑩;还缺少药匙、胶头滴管; 过滤需要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故选②④⑥⑨。(2)制 取氢气需要集气瓶、带长颈漏斗和支管的瓶塞。(3)氢气密度比 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从b端通入;该装置还可用于 气体除杂或观察气体生成快慢。
6.[2018·预测]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集气瓶 。 (2)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欣悦同学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装 置组合是 BC或BD (填字母),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 B中现象是 试管内液面逐渐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 一段时间后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若用F装置利用排空气法 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c (填“b”或“c”)端进入。
(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推拉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 快慢,也能定量添加过氧化氢;(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 过滤操作,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要支撑漏斗的铁架台;(4)过 滤时需要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末端靠在三层滤纸处;滤纸 上的二氧化锰需要洗涤干燥;代替滤纸起过滤作用的物品有 纱布、棉花等;(5)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能反复使用。
【思路点拨】(1)①酒精灯;②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 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以免导 致药品浪费、收集不到气体;(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B,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4)选择发生装置需 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固体制取气体, 发生装置为A,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 置为B。选择收集装置需考虑气体的密度,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 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实验探究题复习资料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实验探究题复习资料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实验探究题复习资料热点透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此类专题通常利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以实验为载体设计化学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题型多样,涉及选择、填空、简答、信息、计算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基于科学探究,既是课程标准的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目前实验探究试题是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试卷中的一大亮点。

此题以综合性强、考察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综合反映出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解答科学探究题时,应注意认真阅读全题,理解题中所给的“资料”内容,找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资料”内容的关系,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另外,我们在进行文字表述时,要注意用词上的严谨性和简洁性,避免出现因词不达意或主观上的疏漏而导致失分。

方法介绍一、对反应前后物质的探究【例1】把碳酸钙放在硬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仍然是白色固体,请对加热后试管中的白色固体进行探究,以确定其成分:【解析】要确定试管中白色固体的成分,首先要把可能存在的固体物质罗列出来:碳酸钙、氧化钙。

然后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答案】二、对化学反应规律的探究【例2】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Ⅰ、Ⅱ、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Ⅲ中应该加入。

(4)探究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

【解析】此题应用对比实验确定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对比实验就是控制变量实验。

本实验涉及H2O、H+、SO42-三个变量,实验I通过控制H+、SO42-不出现,能得出H2O不能使氧化铜溶解的结论;由于II中同时出现了H2O、H+、SO42-三个变量,因此实验III中一定要控制H+不出现但SO42出现-或SO42-不出现而H+出现。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1.(2018•安徽)“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1)。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

(2)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填化学式)。

(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

(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

【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营养元素解答;(2)根据空气中含有的成分解答;(3)根据呼出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解答;(4)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解答】解:(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2)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与空气接触,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N2;(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答案:(1)糖类;(2)N2(3)不能;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点评】本题趣味实验为背景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题目信息的提取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2. (2018•江苏宿迁)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实验探究题
,备考攻略)
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的常考内容,难度中等,考查分值在5~8分,近几年来,主要考查物质变化后的成分、性质的探究,其中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步骤、现象、结论、环保、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等多方面,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是一种对多方面知识检验和应用的综合性考查题。

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将多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对物质变化后的成分或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考查分值在4~7分。

同学们在进行此类题的练习时,应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2015年中考16题,2016年中考16题,2017年中考17题)
探究题是中考考查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近几年的中考中都有涉及到,它是实验题的延伸和发展,用于考查同学们自己能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对提高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推理与拓展等。

解答此类试题时,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题中所给予的查阅资料(查阅资料要看成已知条件,在题中要得到充分利用,在回答题中的每一个问题时,都要看一看是否与其有联系),大胆提出猜想,然后对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只要提出的猜想有根据,符合题意也合理,那么提出猜想就是正确的。

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①选择试剂的合理性,选择试剂与其物质发生反应,出现的现象能真实地反映与结论的关系;②注重所加入的试剂的量(如:适量或过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加入不同的量,反应进行程度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③注意干扰因素,加入的试剂不能引入干扰因素,对原有的干扰物,要考虑进行排除。

反思与评价:对解决问题中出现的亮点,成功点或不成功点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每做一道探究题,只要进行反思,对问题的理解就能更深入一个层次;推理与拓展是知识的延伸,具有开放性,对所有回答的问题,显得较为宽限,也较易回答。

,典例剖析)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例1】(2014,遵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③Cu2O与稀H2SO4反应: Cu2O+H2SO4===Cu+CuSO4+H2O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O4,实验现象为________,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方案2:装置如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

(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填序号)
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③在盛有CuSO 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H 2SO 4的洗气瓶
(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Cu 2O 。

写出红色固体Cu 2O 与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3: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a g ,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 g ,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 g 。

(1)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________次称量。

(2)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 2O ,则c 与a 、b 应符合数学关系式为________。

【解析】方案 1 氧化亚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所以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 2SO 4,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蓝色,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 2O ;
方案2
(1)根据硫酸铜是否变蓝判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时,要注意水的干扰因素,所以制取的氢气要干燥,可以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并且要将空气中的水的干扰排除,可以在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实验前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防止干扰;答案为:①②③;
(2)氢气和氧化亚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u 2O=====△2Cu +H 2O ;
方案3
(1)根据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这一步骤至少需称量2次,加上前面的2次称量,故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4次称量进行解答。

(2)根据铜元素质量守恒,则
2Cu ~Cu 2O
128 144
b -a
c -a
128b -a =144c -a
解得c =9b -a 8,故若红色粉末中含有Cu 2O ,则a 、b 与c 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c <9b -a 8。

【答案】方案1:溶液变为蓝色;方案2: (1)①②③;(2) H 2+Cu 2O=====△2Cu +H 2O ;方案3:(1)4;
(2)c <9b -a 8。

1. (2017,遵义汇仁中学一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