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学习方式研究的实验
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出了该学习方式的基本教学流程,并以新课程教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例,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非常注重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实施探究式学习的问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群体的互补性,使学生在相互研讨、争论的环境中思考和接受,不仅学到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究的方法,能很好的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并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一、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它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显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是在主体性的自主能力得到充分张扬的条件下实现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即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取知识和技能、经历过程与方法、感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
而新课程理念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学习是发展,探究学习是本质。
即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报告张鸿萍罗永支一、课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
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
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面向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其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强调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是肯定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应是被动地灌输、强迫地塑造的过程。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既是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对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成果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又是学习主体自主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并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应以活动、交流、交往为中介调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把学生从教育的客体转化成为学习的主体。
鉴于上述认识, 2013年4月,我们确立了《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题作为教学研究的突破点,旨在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中有效提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能力。
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践 Microsoft Word 文档
“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是市教科所于2004年4月立项的市级第二期一般课题,在市教科所、县进修学校的专业指导、引领下,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就课题开展的情况做一个总结,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相信通过总结与反思,一定能够更好地促进下一阶段课题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因此,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是顺应时代需要,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实验的总体目标在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那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探索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适合于大班化学习环境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与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有: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提升合作学习能力,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3、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
4、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关系,建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5、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提升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课标为依据。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探析
教学篇•教学创新在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要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与发展的角度来提出新要求。
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当前学生实际发展的角度出发能够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质量,并在符合新时代发展下对教育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这种教学模式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复合型较高,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而言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按照自主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自主学习数学的相关知识,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自主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问题的答案,通过自主合作解决问题,逐渐使学生具备探究精神,不仅学会自主学习,还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快速掌握数学知识点。
因此,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既能使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出这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了灌输式的传授方式,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数学公式,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能够全面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讲解,能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探究,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分析1.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解决问题要注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机械的传授方式,深入落实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梳理和总结数学知识点,全面掌握数学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并且,学会对信息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渐渐地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但是,不能过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学习时间,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渐渐地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取数学知识点,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结论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
研究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方法通过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 合作学习方法: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互动和合作。
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他人一起合作,学生能够分享和交流不同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扩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3. 探究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通过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有效果的数学学习体验。
(完整)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一、课题背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实验假说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现行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合作和互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合作意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研究内容及目标:A、实验对象:所任学科B、实验时间:2003年9月至今 C、实验目标(1)教师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与学生共同成长。
(2)学生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
即能主动动脑思考问题;有主见,不盲从;能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性。
即能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是培养学生具有探究性。
即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进行探究。
四、研究原则及策略: 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
如何理解“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如何理解“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改的实践中,有些教师把握不准或理解不充分,因此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就出现摇摆不定的现象。
在有人听课时,过分造作,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进行表演,而平时上课则仍然回到老一套。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相关理论有所了解。
首先,是自主学习。
根据学习者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控制程度,人们往往把学习划分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因此,自主学习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他主学习则与之相反,体现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正在学习的内容有好奇,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所以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尽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在数学的学习情境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数学学习内容有关的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或合作,独立地或互助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自主、合作、探求式学习是古代以来国际上诸多心思学派和教奇学派所共同认识并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它同时也对许多教学模式产生过决极影响并成为其理论内核。
在国内。
,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实行,自主、合牛、探求的学习方式曾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但是,在各种研讨中,人们对其理论研讨比较多,而对其与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研讨还太少。
如果我们不把自主、合作、探求式学习的理论迁移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再先进的理念也只能是一种空话。
因而,研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求的具体操作方法曾经成为当务之急。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开创一种开放、民主、合作、探求的新型教学模式,顺应新情势对我们的要求。
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以后,我努力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一、注重自主行为突出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先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先生的学习兴味,留意培养先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和习气,为先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先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先生选择合适本人占的学习方式。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先生的主体性具体表如今选捧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自主性是指在必然条件下,个人对于本人的活动具有安排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
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如今他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盲目积吸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点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化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本人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理论;其次,先生还能够把本人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安排、自我调理和控制,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自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吸向老师质疑、请教,以达到本人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自主、合作、探求式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其基本做法是师生互动,以教材为凭借,走向未知。
教师与先生平等合作,彼此作用,共同研讨教材,一道讨论新成绩。
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验研究
1、深入课堂,调研现状。
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了解课堂 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材料。题组成 员采用集体调研和个人调研相结合的 方式,先后多次深入课堂听课,了解 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实验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询问学生和老师的课后感受。
2、认真评课,畅所欲言。
每大周召开一次教研会,集体探讨老师 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存 在共性的问题,认真分析症结所在,寻求小 组合作学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让小组合作 与分层教学有机结合。积极引领全体任课教 师向这个方向努力,逐步改变陈旧的教学观 念,迅速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的新要求。
4、外出观摩,积极模仿。
3、 问卷调查统计过程很琐碎,工作量比较大,我们采用 逐个试卷统计,多人协助的方法,最终完整的统计出 结果
4、资金困难。资金困乏,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自然就会 降低,只靠书本上的介绍而不深入实地的考察学习方 式,就如隔靴搔痒,起不了多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势必会影响老师参与教改的热情。
5、平时教学任务繁重,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探讨次数不 多,过程和成形性资料汇总不能及时完成。
4、积极向学校申请资金,多提供老师外出观摩学习的机 会
5、以课堂为平台,积累更多的案例,及时做好总结,按 期保质完成结题报告。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一缕春风吹皱了 一池春水一样,教改的春风吹遍了校园。个别老师的 大胆尝试,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让很多老师跃跃 欲试。在一次教研会上,我校主抓教学的邵院朝引用 了朱熹的两句诗来评价我们的工作,“问渠哪得清如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就是我们学校教法改革的源头活水
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验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与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一、目的和意义1、研究的背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我们倡导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原因有四: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2、现状分析根据莒南县小学教研室的质量分析数据,我校数学学习现状如下:2012年5月3日抽测中,我校二年级情况:四年级情况:2012年6月六年级抽考,我校情况如下:2012年7月六年级毕业考试,我校情况如下:综上分析,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方法不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导致成绩不理想,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模式需加大研究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据我校对四——六年级问卷调查,分析如下:现状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32.8%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47.3%的学生能做到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发言,有21.4%的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举手大声发言,能自觉完成作业的约有78.1%,大约有24.5%的学生存在不做作业或抄作业的现象。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凸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依此展开,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做出有益的探索。
以下就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一、抓住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浅显、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也是激发小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最好载体。
小学语文教材,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了一篇篇浅显生动的课文。
因其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又因其注重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而使他们觉得具体可感,因而带有很强的形象性,使他们在阅读课文时由感知语言文字而引发感知形象,进而产生联想等一系列形象思维。
脑科学理论告诉我们,形象思维正是处于6——13岁之间的小学生最擅长的思维方式,其生理年龄特点及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正处于最富于想象和最敢于想象的年龄阶段。
如此,以学生最擅长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语文怎能没有兴趣?可以说,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学内容作为激发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载体,必须使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材料中获得趣味性。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语文材料的形象性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在想象中感知理解,在想象中放飞心灵,自由驰骋,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学习语文的快乐,诱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持久的内驱力。
当然,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充分相信学生,时刻激励学生,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展个性,表达个性,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只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扼杀殆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几点看法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报告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二、课题的提出:1、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多年,人们在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乃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模式,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决非轻而易举的事。
2005年,我校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科研的主攻课题,成立了由校长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
为了统一大家的认识,课题领导小组于业务学习时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素质教育大讨论。
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谋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重视个性的教育;是确认学生主体,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的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需要,给学生的素质发展以价值导向与限定的教育;是一种重知识,又不唯知识,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
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加深了对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实验假说及理论依据(一)实验假说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激趣;自主探究;操作拓展;交流归纳;巩固练习”这一教学模式,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空间观念和形成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理论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报告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智、德、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数学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以“证明定理或公式推导→ 例题讲解→ 大量练习”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成为现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对这一课题,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结合案例来说明:案例:这是人教版中《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节课上课伊始,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器,伴随音乐,一名小学生蹦蹦跳跳去上学,他看见路边一棵大树,屏幕上飞出一行字:“树有多高?怎样测量呢?”同时,话外音响起:同学们,你能帮助他设计测量方案吗?说明你的方法。
(学生陷入思考,开始动手,动笔,动脑,在练习本上写,画、列式……)一段时间后师:哪名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同学们纷纷举手,都急于说出自己设计方案)生1:可以在地面上任取一点D,测出树顶的仰角α,再测出到树底的距离DB=a,我知道仪器的高度CD=b,可求出树高AB=b+a·tanα生2:(迫不及待的站起来)他的方法麻烦,我有简单的方法:适当的选取点D,使树顶的仰角α=45°,那么树高AB=a+b(话音刚落,掌声响起)师:他们的方法都很好。
如果我们手中没有工具,不能测量树顶的仰角,怎样测量树的高度?(学生静了下来,思索……)一段时间后生3:我们有办法,可以利用太阳的光线测量树高:先测出自己的身高CD=b,影长DE=a,再测出树的影长BF=c,利用△CDE∽△ABF,可求得树高AB=bca。
(大家都赞许的点头)师:如果是晴天,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如果是阴天,没有阳光,地面上没有树影,他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学生“ 啊”的一声,是啊,这怎么办?小声议论)生4:我还能想到办法,找一根木杆立在地面上,测出木杆CD=b,把书包看做点E,调整书包的位置,使E、C、A在一直线上,测出ED=a,DB=c,由△CDE∽△ABE,可求得树高AB=b(a+c)a师:大家对如何测量树高找到了很多、很好的方法,但是还有其他情况:如果树的底部不能直接到达(屏幕显示出一条小河,并传来潺潺流水声),这时怎样测量树高呢?(问题复杂化了)生5:还可以用刚才的方法,知道木杆的高……生6:(打断生5的话)这种方法是不可以的,因为D、B之间隔着小河,不能直接测量。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王莉珠“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研究是在“问题—实验—探究”课题研究基础上的深化研究。
本课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探索一种以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协同合作、发展个性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自主,就是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个性为主旨,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展。
所谓合作,就是教师应努力营造合作的氛围,让学生处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探究,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所谓探究,就是从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问题开始经历认识过程;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大胆假设;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结果,讨论假设等。
通过体验探究,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外探究。
通过三年的实验研究探索,已形成了一些培养学生“自主一合作一探究”能力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从中概括出了若干要素,即“探究从领悟自主开始”, “营造探究中的合作”,“体验探究的过程”。
一、探究从领悟自主开始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有如下要点:1、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注意力、感知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这就是说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教师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建立一个新型的、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着力营造一种祥和、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将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学习方式研究的实验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探究创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以往教学中,我更多的关注的是学习结果,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关注过少,重视传授数学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过死,教学质量不高。
基于对以上原因的思考,从自身教学的实际出发,积极介入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有效策略的研究意在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的课堂中,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假设1、通过研究实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及实验研究能力。
2、通过研究实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相互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实验,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善于合作的教学方法。
三、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1、学会收集材料。
合作学习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材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小组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3、学会讨论问题。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
每个小组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通过讨论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小组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二)、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合作技巧的方法。
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有效地合作学习,甚至无法进行合作学习。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导,我是这样做的: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保证小组成员都能独自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①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角色:体现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②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达到激活彼此思维的目的;③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帮助同伴:注意培养学生的协同意识;④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共同探究问题:着力于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让学生共同分享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时,只是需要拓宽时,问题涉及
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主动提出探讨价值问题时……都最好及时的安排小组合作。
比如初学两长度时。
由于学生没有将直尺0刻度对准被测量物的一端而与其他同学答案不同时,这是采用小组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这是学生难的合作机会。
(四)、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我是这样做的:1、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记忆、学会操作。
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解题策略,让学生体验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教学情景。
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教学情景。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课前让学生每人剪了六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上课一开始,请同学们拿出带来的12个正方形。
这时学生面面相觑,聪明的学生立即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同桌纷纷合作。
3、留足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课前搜集课外素材,如: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商店购物标签、立体图形等,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并加以充分利用。
四、实验成效(一)教师方面1、更新了观念,提高理论水平三年的课题实验使我转变了观念,主要表现在对课堂教学方法的重新认识与定位上---从过去单纯传授知识到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地位的尊重和对学生的重新认识上——从过去通常用考试成绩来划分优差生,转变为现在不同的
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发展,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能和才干,使我重新审视自我、认识学生。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在课堂教学中,以三重促进学生的发展重情感: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丰富的、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利用有情、有趣的教学语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个性: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内心世界不同,探究学习方式也不同。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要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常采用故事情境、游戏情境、谜语情境等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如创设七仙女摘桃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0的乘法。
重实践:《课标》倡导: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运用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感悟和内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走出课本,在生活中观察收集有关数学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收集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再通过收集整理处理数学信息资料,通过课外拓展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数学回归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3、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备课时,我常想创设情境是否紧扣本课内容,这个环节环节是否设计的合理,这个问题学生能回答上吗?回答不上应该怎样引导?练习的设计是否有层次性,合作的具体要求学生明确吗?汇报时学生的语言应该怎样引导才规范,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等,同时为上好每一节课,我还拜教学能手申慧为师,在教学设计遇到困惑时请教师傅,为上好一节课,我时常听师傅的课,以指导教学,为上一节精品课,我上课---说课---评课---再上,通过几年的实验探索,我的教学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本节课就是采用激趣定向、尝试自学、探究、反馈、拓展、课后实践几个环节教学的。
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定向教师创设情境、创设悬念,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做、观察比较、思考、答问或操作等。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撩拨学生学习的欲望。
尝自试行自解学疑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考题。
①学生收集课本的信息。
解决问题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深作入交探流究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意见和看法;②参与学生的讨论。
①交流意见和看法;②矫正、补充和完善自学成果;③深入研究、思考。
学生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反释馈疑点自拨结①精讲点拨;②引导学生自结。
①提出弄不清楚的问题;②发表意见;③进行自结。
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延当伸堂拓训展练设计一定层次的练习题。
完成练习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枝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技能技巧。
4、课题实验能力有所提高开始实验至今,我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知识面大大扩宽,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