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推荐】专题16+旅游地理(讲学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版含解析【KS5U+高考】

合集下载

【免费】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16旅游地理(共36张PPT)

【免费】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16旅游地理(共36张PPT)

4.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岩浆活动:夏威夷和冰岛的火山景观;五大连池和白头山天池。 地壳运动: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块状山地,洱海、贝加 尔湖、坦噶尼喀湖等断层湖。 风化作用:黄山、九华山和华山花岗岩风化地貌。 侵蚀作用:泰山为花岗片麻岩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风蚀城堡; 红色砂岩风化和侵蚀形成的丹霞地貌、武陵源天子山峰林地貌;瀑 布,大峡谷等。 气象变化:云海、雾淞、彩霞;如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和中温带的 白色旅游资源—冰雪、雾淞、冰雕;如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的 海滨地带的 “三S”旅游资源—依托大海(sea)、沙滩(sandbeach) 和阳光(sunlight)资源。
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 限制游客人数,健全旅游规章制度,倡导绿色文明旅游等。
(2018海南)“候鸟式”养老旅游是老年人随着季节变化而转换居 住地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北方老年人冬季赴海南 岛养老旅游的数量大增。
分析海南岛冬季吸引我国北方老年人养老旅游的原因。 海南岛纬度低,冬季温暖湿润,而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
当地冬季多暴雪,形成了造型独特(合掌形)的
建筑。当地森林茂密,使就地取材建造木屋的传统 得以保留。依山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 农田、房屋与山地、溪流、花草植物等交织,形成 独特的山村景观。
三、旅游景观的欣赏 1.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1)培养审美情趣。 (2)提高审美能力。 (3)优选欣赏角度。 瀑布——仰视;山石形态景观——选择角度;水边景致—— 位置低,临近;云海——俯视…… (4)把握观赏时机。 植被、动物、气象景观欣赏要注意观赏季节、时刻。 (5)品味文化内涵。
旅游吸引物和活动、住宿设施(包括野营地)、其他旅游设施 和服务(旅游社、信息、商店、银行、医疗、安全、邮政等)、 交通条件、其他基础设施(供水、电、污染处理、排水、通信 等)、社会因素(市场、法规、组织、招商引资、培训、宣传、 保护、发展规划等)。

旅游地理专题教案设计

旅游地理专题教案设计

旅游地理专题真题1.(2018·高考全国卷Ⅰ)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

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真题2.(2017·高考全国卷Ⅰ)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

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如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真题3.(2018·高考全国卷Ⅲ)格陵兰岛(如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

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真题4.2018年3月,第17届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开幕。

林芝地区号称西藏江南,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是林芝地区发展旅游的名片。

林芝地区的桃花是高原桃花,很多地方山麓桃花盛开,山上则是雪峰,独有风味。

林芝桃花各县都有,其中波密县倾多镇至许木乡乡的桃花绵延30公里,号称中国最长的桃花沟。

游客在欣赏桃花的同时,通过参与跳舞、摔跤、抱石头、砍树、跑马射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度体验了民族传统活动的独特魅力。

与纬度相近的上海、杭州等地的桃花节相比,评价林芝地区桃花节的发展条件。

真题5.(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真题6(2018·高考全国卷Ⅱ)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专题16+旅游地理(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含解析

专题16+旅游地理(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含解析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

(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4.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此地理环境的影响。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地理在高考试题中多以图文、景观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评价条件、特点,以及发展旅游的意义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试题难度不大。

因此,复习时应以热点和旅游胜地为切入点,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

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特别提醒】(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两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2.选择观赏位置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

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3.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4.把握特点,情景交融(1)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

①形象美。

②色彩美。

③动态美。

④听觉美。

(2)体验景观的意境⎩⎪⎪⎨⎪⎪⎧自然景观—本质⎩⎪⎨⎪⎧成因:桂林山水属喀斯特地貌象征意义:幽兰象征清雅,松、竹、 梅寓意君子的气节人文景观—了解历史文化背景,联系相关历史典故、文学名篇—例⎩⎪⎨⎪⎧北京圆明园遗址苏州寒山寺北京天坛民俗风情—特定地区民风民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例⎩⎪⎨⎪⎧清明祭扫黄帝陵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3)以情观景。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旅游地理》学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旅游地理》学案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旅游地理》学案【学法导航】1、了解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学会自然景观欣赏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典例、(09年海南地理第24题)(选修3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图9)。

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形)景观。

景区海拔2000到4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

(2分)(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8分)【解析】:该题以区域图的形式呈现分析的区域,以一定篇幅的文字描述和介绍了相关地理问题或想象,综合考察考生解读区域图,分析区域特点,解读已知材料分析位置问题并阐述观点、阐释原因的能力。

经纬网地图阅读,通过简单定位,迁移分析该地气候特点,植被状况。

景区内众多景观的形成原因分析:基于已知材料、图所涉及的方面,即:植被、地质、地貌等。

答案:(1)景观: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湖泊景色各异,泉瀑水量丰盈等。

(2分)(2)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湖水清澈。

(8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2、学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作出综合评价,分析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09年上海地理第二十题)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

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桂林市属于我国区。

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族。

(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3)读图I、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2道选考题 命题研究 旅游地理讲义(选修3)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2道选考题 命题研究 旅游地理讲义(选修3)
[必备知能] 1.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与欣赏
(1)旅游资源的类型
种类
举例
旅游价值
核 心
表现 形成 形式 过程
地文景观 云南石林 对于探险
自然 旅游 资源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天象与 气候景观
杭州西湖 猎奇、游
黄山迎客松
乐、疗养 等性质的
黄山云海 旅游具有 重要意义
地 貌 景 观
具体 自然 形式 过程
答案:原因:处于长江三角洲南侧,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河网密度大,自古以来水运发达,建 筑多沿河而建;为了方便河流两岸的往来,人们修建了众多 的桥梁;农业生产中水稻、蚕茧和水产养殖业发达。(答出 两点即可) 有利条件:乌镇旅游景区位于浙江省北部、经济发达的长江 三角洲南侧,邻近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和嘉兴等发达城 市,客源广、游客多,消费能力强;景区内外宾馆、停车场 等服务设施齐全;公路、铁路和水运发达;有各级政府的重 视和政策支持。(后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影响旅游 等自然环境条件
安全的因素
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3.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 途径。 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 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 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必备知能]
(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要求
旅游景 区的交
景区交通 线路规划
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 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 可靠
通规划 旅游交通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

专题讲练测旅游地理(教案)

专题讲练测旅游地理(教案)

专题讲练测旅游地理(教案)第一章:旅游地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地理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 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 理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及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的含义及研究对象2.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3. 旅游活动的影响4. 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旅游地理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 难点:旅游活动的影响及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旅游地理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活动的影响。

3. 讨论法:探讨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旅游地理的概念及研究对象,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旅游地理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 分析典型旅游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旅游地理的重要性。

4. 讲解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遥感、GIS等。

5. 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旅游地理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 思考旅游活动的影响及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第二章:旅游资源评价一、教学目标1. 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2. 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品质和吸引力。

3. 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评价。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与指标2. 旅游资源的价值、品质和吸引力3. 旅游资源评价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与指标,旅游资源的价值、品质和吸引力。

2. 难点:旅游资源评价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资源的价值、品质和吸引力。

3. 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实践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出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性。

专题讲练测旅游地理(教案)

专题讲练测旅游地理(教案)

专题讲练测旅游地理(教案)第一章:旅游地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地理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 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 理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3. 旅游活动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影响。

4. 旅游业的发展:国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地理的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活动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和旅游业的发展。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旅游地理的概念和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2. 小组研究:学生能分组研究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并进行展示。

3. 课后作业:学生能完成关于旅游活动影响的课后作业。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评价和保护一、教学目标:1. 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2. 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 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评价。

2. 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3. 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和策略:法律法规保护、规划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保护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和保护。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有基本的了解。

2. 小组研究:学生能分组研究具体旅游资源的评价和保护措施,并进行展示。

3. 课后作业:学生能完成关于旅游资源保护的课后作业。

第三章:旅游者和旅游市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

2. 掌握旅游市场的分类和特点。

专题讲练测旅游地理(教案)

专题讲练测旅游地理(教案)

专题讲练测旅游地理(教案)第一章:旅游地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 理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3. 旅游活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旅游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评价与保护一、教学目标:1. 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2. 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 学习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2. 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3. 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案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和指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资源保护的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和指标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资源保护措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旅游市场与旅游者行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市场的构成和特点。

2. 掌握旅游者行为的决策过程。

3. 理解旅游市场营销的关键要素。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市场的构成和特点。

2. 旅游者行为的决策过程。

3.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和案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市场的构成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者行为的决策过程和旅游市场营销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旅游市场营销的关键要素。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旅游市场构成和特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者行为决策过程和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6 旅游地理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

(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4.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此地理环境的影响。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地理在高考试题中多以图文、景观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评价条件、特点,以及发展旅游的意义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试题难度不大。

因此,复习时应以热点和旅游胜地为切入点,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

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特别提醒】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两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2.选择观赏位置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

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4.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1)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

①形象美。

②色彩美。

③动态美。

④听觉美。

(2)体验景观的意境⎩⎪⎪⎨⎪⎪⎧自然景观—本质⎩⎪⎨⎪⎧成因:桂林山水属喀斯特地貌象征意义:幽兰象征清雅,松、竹、 梅寓意君子的气节人文景观—了解历史文化背景,联系相关历史典故、文学名篇—例⎩⎪⎨⎪⎧北京圆明园遗址苏州寒山寺北京天坛民俗风情—特定地区民风民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例⎩⎪⎨⎪⎧清明祭扫黄帝陵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3)以情观景。

步骤:直觉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华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入手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③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

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则开发条件优越。

③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

④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⑤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三、旅游规划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1.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考点一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例1. 【2017江苏地理卷】C.[旅游地理]张家界市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图22为“武陵源景观图”,图23为“湖南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湖南A级景区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

(2分)(2)湘北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沿线的旅游资源深受游客喜爱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

(3分)(3)武陵源景区孤峰林立,欣赏这类景观采取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

(2分)(4)开发湘北旅游线路,对湖南省旅游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

(3分)【答案】(1)地域分布不均(东北多,西南少);沿交通线分布(2)旅游资源品位高;类型多样;组合好(3)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4)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拓展旅游市场;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增加旅游从业人数(任答三点)【解析】【变式探究】下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________,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________。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价值(2)知名度高旅游资源质量好旅游接待能力强(3)最佳观赏位置最佳观赏时机(时间、天气状况等)(4)破坏旅游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任答3点)【变式探究】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解析第(1)题,考查了旅游观赏的相关知识。

云海的观赏要选择观赏的位置及时机。

第(2)题,观景台重在保障观景质量和游客的安全。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

(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2)保障游客安全。

考点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例2. 【2017北京卷】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1)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0分)【答案】(1)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限制游客人数,健全旅游规章制度,倡导绿色文明旅游等。

【变式探究】【旅游地理】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如下图),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千米。

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

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左右,远超设计能力。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解析根据九寨沟和黄龙风景区所处的位置和地形区,得出陆路交通不便,耗时长,且根据东部客源地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根据空运的特征也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陆地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与九寨沟、黄龙相距较远,乘飞机可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

【变式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娱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地形起伏和缓;用雪有保障(冬季气温低;有降雪条件;靠近水库方便人工造雪)。

考点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例3. 【2017全国卷Ⅲ】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解析】武隆喀斯特负地形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地势、地质条件对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角度考虑。

措施主要针对武隆喀斯特地貌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

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在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规划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增加安全疏导人员;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结构稳定性差的地区应当选择安全性高的路线等。

【变式探究】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答案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变式探究】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

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

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湖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湖的形状可判断出此处为青海湖,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造成缺氧和气压低,同时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多大风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答案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考点四旅游与区域发展例4. 【2017全国卷I】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图7),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