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管理论文: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建设

合集下载

推动我国内陆开放的思路与建议

推动我国内陆开放的思路与建议

推动我国内陆开放的思路与建议作者:马健瑞胡国良麻鑫鑫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2年第02期当前,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大国博弈、新技术革命等多重力量对全球格局正带来冲击,世界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明显增多。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关键期,区域格局与开放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东部地区受国际环境影响市场趋于饱和,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内陆地区在全国经济增长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推动内陆开放是构建我国向西开放前沿阵地、完善开放格局、提升开放水平的重要选择。

此外,我国内陆开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易小光(2012)认为,中国转向经济内需主导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新取向为内陆地区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高国力、张燕(2014)认为我国内陆地区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蕴含重大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开放潜力。

新发展阶段下,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需要全面推动内陆开放,打通内陆对外开放通道,将沿海开放向内陆开放延伸,促成内陆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同时要加强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创新,充分释放内陆地区作为战略大后方的发展潜力,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为在大变局中保持我国战略定力提供有效支撑。

一是推动内陆开放制度创新。

李继樊(2013)分析认为加强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创新是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是强化内陆开放通道与平台建设。

丁国蕾、王晓光(2019)通过实证分析表明,要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我国内陆经济开放水平,缩小内陆地区与沿海城市开放水平与经济发展差距。

三是明确内陆开放重点。

内陆地区开放与沿海开放不同,应着重在整合全球要素与资源、创造比较优势、创新贸易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进而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内陆地区开放发展面临成本较高、配套较差等约束,推进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发展重点要夯实基础、优化环境、提升效率。

一、新时期推进我国内陆地区开放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的理念、方向、重点、路径等发生了重要转变。

重庆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途径探析

重庆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途径探析
结合起来 ,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 ,扩 大开放领
域、 优化 开放结构 、 提高开 放质量 , 成经 济全球 形
化条件 下参 与国际经 济合作 和竞争 新优势 ,不断 开创对 外开放新局 面 ,对 于促进 国民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 具有重 要现实意义。重庆 市和广大 中西部
地 区地 处 内陆 , 改革 开放 三 十年来 , 社会主义市场
济发展 的历史进程来看 ,一般 而言 ,一个 经济体 ( 国家或地 区 ) 经济 发展 的方 式总是体 现 了从 “ 封
并随着我 国工业化 、 城市化水平 的不 断提高 , 才奠
定 了当前开放型经济发展 的基础 ,形成 了开放型 经济 发展 的雏形 。 严格地说 ,开放型经济的基本 内涵无论 对沿 海地 区或内陆地区其本质是一致 的 ,之所 以提出 内陆开放 型经济 内涵这一命题 ,主要在 于沿海 地 区与 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的进程 中 ,客观上
( ) 一 重庆推进 内陆开放 型经济 的现 实基础
经历 了首先 以 国际市场为 主要 取 向 ,与国际经济 合作 为重点 , 国际后 国 内 , 先 目前 处 于国 际 、 国内
综合并举 的阶段 。 与沿海地 区相 比 , 以中西部为 主
现在对外部 市场 的依赖 和利用 上 ;而开放 型经 济 是 以降低 制度壁 垒 ( 国家之 间的经济 制度 、 如 关

关于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 内涵探析
税 ; 区之 间 的行 政性分 割 、 费差异 等 ) 地 税 和提 高
资本 自由流动 程度为 主 , 表现 在“ 两种 资源 ” “ 、 两
跨 国界流 动较为 自由,自身经济体 制与外部 经济 体 制融合 度较高的一种 经济。 开放 型经济中 , 在 要

打造“西部会展之都”助推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打造“西部会展之都”助推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包括 区 , 济吸 引 、 射空 间相 对较 小 , 经 辐 因此 内陆地 区推 展活动可以直接给企业和社会提供各种信息 , 市场供求 、 价格 、 新产品 、 新技术等 。这一方面可以 进 开放 型经 济应 当有 自己 的特 色 。
内陆开 放型 经济 具有 三个 方 面 的特征 : 一是 面 使 企业 能够 了解 消 费 者 需 求 的 新 变化 和未 来 的发 根据 市场 去从 事 自己的生 产经 营活 动 。通 向全球与面 向全 国相结合 。开放型经济要求经济 展趋 势 , 一方 面 可 以及 时地 了解 到本行 业 的高 要素 、 稀缺的资源以及商 品、 服务可 以较 自由地跨 过会 展 活动 , 通过技术转让 , 可形成新的生产力 , 促进本 国界流 动 。 内陆地 区在大力 推 进扩 大对 国际开放 , 新技术 , 企业技术进步, 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 另一方面, 针对 融 人 国际市 场体 系 , 接 国际 市 场 平 台 的 同 时 , 对 更
( ) 一 可促 进重 庆市 产 业结构 的优 化 调整
重庆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 信息掌握得比较滞
导 资金 不 足 、 技 联 系处于劣势 , 工业化、 城市化和市场化落后于沿 后 , 致 了不少 企业 产业 结 构不合 理 , 国有企 业不 景气 现象 仍 然存 在 。而会 海地区 ,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上落后于沿海地 术 水平 不 高 、
同。沿海 地 区开 放 型经 济一 般 经 历 了首 先 以国 际
二、 会展 业对 重庆发展 内陆开放型 经济 市场为主要取 向, 国际经济合作为重点 , 国际 具有重要 的推 动作用 与 先
后国内, 目前处于国际、 国内综合并举 的阶段。以 中西 部为 主体 的 内陆 地 区在 区 位 上 与 国 际经 济 的

重庆实践:探索内陆开放型低碳经济战略路径

重庆实践:探索内陆开放型低碳经济战略路径
容 。如今 重庆主城 区发展进 入 了外 环时代 ,两江 新 区有众
布, 重庆提前一年完成 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目 。 标 总的来看 ,重庆 内陆开放 高地建设 主要遵循 的是 “ 开
放 主导 、均衡发 展 、效率 优先 、创新驱动 、政府统 筹 ”的
多 的工业 园区 ,从 产业 的层 面都 能为发展低 碳经 济提供 丰 富的 内容 。三是低 碳产业在 重庆市 已经有 一定 的规模 ,电 子 信息 、垃圾焚烧 发 电、新 能源研 发生产 、风能 发 电、太 阳能生产 、建筑节能等方面建成 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 。
发展 战略 。其 中 :开放 主导指对 内开放 与对外开放 并重 , 域 内开放 与域外 开放并重 ,观念 开放与政 策开放并 重 ;协
调 发展指 经济结 构协调发 展 , “ 一圈两翼 ”协调 发展 ,城
低碳 经济发展路线 图
2 1年 ,重 庆被列 入 国家首批低 碳试点 城市 ,对 发展 00
在 内陆开放 中发展低碳经济
在 大规模推进 内陆 开放 的同时 ,重庆 的工业 结构重 型
化 特征 以及 传统高 能耗产业 在工业 经济 中的 比重 较大 ,万 元 工 业 增 加值 能 耗 远 高 于北 京 、上 海 、 天 津 等 地 。 同 时 ,重 庆 环境 保护形势严峻 ,据重庆环境统计公报显示 ,重
择。
2 0 年 开始 发力 ,至今 连年保 持C P 03 D 双位 数 的增长 率 。近 年来 ,重 庆更是 响亮提 出 了打造 内陆开放 高地 ,迈 出的步
伐越来越 大 。对 于建设 内陆开放 高地 ,重 庆市政府 提 出了
发展低碳 经济的有 利条件

4 个重要衡量标 准 :从2 0 年到2 1年实 际利用外资年均增 08 02 长 4 %, 累计 完 成 10 美 元 ;实 际 利 用 内 资 年 均 增 长 0 8亿 4 %,累 计 完 成 60 元 ;外 贸 进 出 口总 值 年 均 增 长 0 o 3 %,累计 完成 8 0 美 元 ;集 装箱 实 际吞 吐量年 均增 长 0 0亿

积极引进来 加快走出去 开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新局面

积极引进来 加快走出去 开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新局面
● 隧 趸迈向“ 十=五”
D cs o - e iin ma ig kn
积极 引进来 加快走 出去
开创 重庆 内陆开放 高地建设 新局 面
★ 文 / 晓 国 宋
2 1 年是“ 01 十二 五 ” 开局 之 年 。我 突 破 进 展 .全 市 开 放 型 经 济 跨 越 发
车 、 托 车 、 机 、 舶 、 产 品等 十 大 摩 通 船 农
展 , 大 “ 出去 ” 策 支 持 , 升 “ 加 走 政 提 走 出 去 ” 利 化 服 务 水 平 。鼓 励 全 市有 便 条 件 的 企 业 参 与 国 家 大 型 海 外 工 程 项 目和 资 源 开 发 项 目 . 进 在 能 源 资 推
进 体 系 、 际 贸 易 大 通 道 ” 设 , 高 国 建 提
长 寿经 开 区等 国家级 开 发 区进 出 口
达 到 全 市 的 7 % 以上 , 用 外 资 达 到 0 利
全 市 的 8 %以上 。 0
— —
济 21 0 1年 迈 上 新 台阶 围绕加快 推进实 施 “ 引进 来 ” 和 “ 出去” 走 战略 , 进 八 项 能 力 建设 , 推 实 现 开 放 高地 建 设 “ 二 五 ” 十 开局 之 年 新
展 , 设 内 陆 开 放 高 地 进 入 提 速 升 级 建 发 展 关 键 时期 。 主 要 标 志 : 是 利 用 一 外 资水 平 持 续 快 速提 升 。 0 0 全 市 21年
实 际利 用 外 资 6 . 美 元 .2个 区县 37亿 1
出 口基 地建 设 上 档 提 速 ; 是 企 业 “ 三 走
察 监督 “ 网化 ” 两 建设 。 全 县 3 在 4个 乡
【 数据 呈现 】十一五 ” ‘ ‘ 期间 , 动 劳

重庆市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与思路

重庆市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与思路
出 了一个 重 要 的课 题 。 沿 海 发 达 地 区 的 实 践 经 验 , 要 两 个 方 面 , 际 上 都 指 向 服 务 领 又 实 找 走 所 重 目前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结 构 失 因 地 制 宜 , 好 切 入 点 , 一 条 适 域 。 以 , 庆 的 对 外 贸 易 发 展 , 衡 , 个 重 要 的 表 现 就 是 区 域 经 合 自 己 发 展 的 路 子 , 加 快 发 展 可 以 从 发 展 服 务 贸 易 入 手 , 此 一 为 以 济 发 展 的 不 平 衡 。 展 的 不 平 衡 内陆 开 放 型 经 济 提 出 有 益 的经 验 。 推 动 整 个 对 外 贸 易 的 发 展 。 发 最 根 本 的 是 对 外 开 放 程 度 不 平 从 发 展 先 后 看 ,任 何 一 个 国 开 放 型 经 济 是 与 封 闭 型 经 济 大 衡 , 国 东 部 经 济 的 对 外 依 存 度 家 的 经 济 往 来 , 都 是 先 发 展 货 相 对 应 的 一 种 经 济 形 态 , 一 种 我 是
“ 江 上 游 地 区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和 放 的 。 由 于 开 放 较 晚 , 、 务 长 与 服
国际 贸 易大 通 道 , 为 内 陆 出 口 成 达 地 区 相 比 , 外 开 放 的 深 度 和 体系 、 务管 理 , 以提供 畅通无 对 服 可 商 品加 工基 地和 扩大 对外 开放 的 广 度 上 , 有 一 定 的 差 距 。 此 , 阻 , 都 因 方便 快捷 的 贸易通 道 , 包括金 既要 借 鉴 融 、 险 、 输 、 岸 等 服 务 。 这 先 行 区” 中 央 的要 求 , 重 庆 提 重庆 的对 外 贸 易发 展 , 。 给 保 运 口
国 优势, 构建 内陆 开放 型经济 体系 , 范 畴 。 际服 务 贸 易 是指 不 同国 进 程 的 快 慢 和 程 度 主 要 受 到 区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思考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思考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思考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经济发展内外部约束条件的新变化,我国提出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要求。

为此,一些学者和地方政府提出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概念,并从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角度,探索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

笔者认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应该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开放与发展就不是完整的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开放型经济。

完整的开放型经济包括开放与发展双重内涵。

我国一些地区提出的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全国统一市场为基础,通过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开放发展战略。

这一界定体现了以下内涵:第一,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内陆欠发达地区通过全面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战略思维。

它强调内陆地区开放发展道路,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全球化和国际化视野当中,加强与外部的战略协调,实现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最优配置。

第二,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制度性开放发展战略。

内陆地区既向国际开放,也向东部地区及内陆其他地区相互开放;既重视实体领域的开放,也重视思想观念的开放,是规则对接、经济运行机制统一的制度开放。

第三,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较之东部“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内陆地区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开放,内陆开放型经济把区域性、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开放和制度性开放,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不断拓展外部空间的科学发展之路。

总之,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目的是深入发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融入国家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建立内外对接、内部整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区际协调机制。

内陆开放型经济对传统理论的挑战总体来看,我国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主要采取了侧重经济开发的策略,而对开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重庆市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初步思路及举措

重庆市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初步思路及举措

落差 , 主要源于开放水平的巨大落差。 发展内陆 开放 型经 济是 内陆地 区提速 发展 ,追 赶 东部地 区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 ,是跟上全国全面建设 小康 步伐 的重要 动力 , 缩小 东 西差距 、 筹 区 是 统
域协 调发展 的关键 突破 口。 其次 , 内陆地 区已具备 开放 跨越 的条件 。 从
缓情 况下 ,重 庆利 用 外资增 速 连续两 年 位居 全 国第 1 ,突破 4亿 美 元 ,总量 位居 中西 部第 1 位 0 位 。 国家 批准 设立 两 江新 区 、两路 寸滩保 税港 区、 西永 综 合 保 税 区 , 计 引进 世 界 50 企业 累 0强 14 , 5家 内陆 开放高 地 凸显 。 重 庆发 展开 放 型经 济成 就斐 然 ,有人 称之
的课题 。

需 不 足背景 下 推进 ,缺少 沿海 地 区开放 之 初 的 有 利 因素 。其二 , 在世 界经 济深 度 调整 背景 下 , 沿 海传 统 的 “ 大进 大 出 ”开放模 式 已经 难 以为
继 ,内陆地 区不能 再走 改革 开放 之 初沿 海开 放

对 当前发展 内陆开放型 经济几 点认 识
加值环节和服务外包领域延伸 ,这为内陆地区
参 与全球 产业 链 分工 ,形成 后 发优 势提 供 了更 多 机会 与可能 。 内在 条件 看 , 从 随着 内陆地 区经 济 发展水 平 和市 场化 水平 提高 ,交 通基 础设施
条件改善 、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产业配套能 力提升、 人才技术支撑增强 , 对外开放的传统劣 势正逐渐减弱 ,已经具备吸纳各种先进要素加 速集 聚 的综 合条 件 。
引外 资先机 实 现较快 发 展 。当前 内陆 扩大 开放

论重庆特色经济的发展

论重庆特色经济的发展
2、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重庆的传统产业和国有企 业比重大,企 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历 史包袱沉重,在向 市场经济转轨 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要表 现为:结构性矛盾 突出,调整难 度大,技术改革投入不足; 企业负担沉重,改 革发展步行维 艰;地方财力难以支撑环保 资金的投入,配套 改革滞后,形不成生态环境建设的合力。
8、对外开放有较快发展。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 策。“重庆作为中国内陆惟一的最年轻的直辖市,长江内河开 发中心城市,拥有三峡库区对外开放区、3 个国家开发区和 9 个省级开发区,经过 20 年的 改革开放,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 代的对外 开发,初步形成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初步形成了开放型经济的基础。”【3】
3、交通有待进一步发展。重庆现有的运输基础设施达到 一定的规模, 但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的 需要。由于地 形限制和历史基础差,重庆 交通建设总体水平 落后,仍然有许多区、县交通不便,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万州虽 是重庆的第二大城市,但它 到重庆主城区都没 有直达的火车。
论重庆特色经济的发展
现 代经济
郭仙芝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 重庆 万州 404000)
摘 要:重庆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加大开放和改革力度, 外引内联,拓商引资,根据本市所具有的优势,克服劣势,发展特色经济。
关键字:重庆 ;特色经济 ;发展
一、发展重庆特色经济的优势 重庆由于独特 的地理位置,自然历史生 成原因,自然资 源极为丰富, 其种类、储量均可在全国称 雄,这为特色经济 的发展奠定了 坚定的基础,也成为经济进 一步发展的必然优 势。 1、区位优势。作为中国西部最大工商重镇的重庆,又是 西部惟一的中 央直辖市,具有特殊的战略 地位和带动作用。 “正如经济专 家所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 区域酷似一个大写 的 H 型:左边一坚为西部,右边一坚为东部,中间的横杆就 是长江经济带 ,而重庆就正处在东西部的 横杠,承西启东, 这就是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区位优势。”【1】 2、资源优势 (1)水资源优势异常明显:重庆地处长江流域,而三峡 大坝又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 (2)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开发潜力大。列入国家保护的 野生珍稀动物近 100 种,珍稀植物达 50 多种;重庆还是中国 生猪、药材、柑桔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3)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较集中。铝土、锰和钡等矿 产资源的储量 、品位在全国优势明显。如 奉节县的石英石储 量有 12000 万吨,品位在 97﹪。 (4)旅游资源绚丽多彩,发展前景良好。主要有峡谷风 光、溶洞奇观、水景资源等自然景观,巴渝古迹、陪都遗址、 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 (5)食品的特色优势。说到重庆的食品,大家就会想到 火锅。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征服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不同文化、 不同饮食习惯的人们,成为重庆的一个象征。 3、历史文化的优势。重庆是一座具有 3000 多年历史的 文化名城。公元前 11 世纪,巴国就在此建都,抗日战争时期, 为国民政府陪都。1997 年 3 月,全国人大第八届五次会议批 准重庆设立中央直辖市。10 年直辖市以来,重庆经济得到飞 跃发展。 4、工业基础比较雄厚。“1988 年,重庆工业总产值 1288.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7.8﹪。重庆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 较强。工业结构经过多次调整重组,逐步形成了能源、机械、 建筑建材、食 品等支柱行业,生产汽车、 摩托车、通信设备 等数十种拳头 产品。与全国大多数城市相 比,重庆的工业具 有明显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配套优势和运输优势。”【2】 5、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生产潜力大。重庆农业生产的 自然、气候条 件较好,农副产品种类繁多 ,再生资源丰富。 目前,全市的 粮食、生猪、柑桔、茶叶等 产量在主要大城市 中居首位。 6、交通、邮电通信发达。重庆水陆空交通网络设备齐全,

区域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

区域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

区域经济学论⽂范⽂3篇区域经济学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厦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摘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厦门在新⼀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坚持新型⼯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着⼒提升第⼀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新型⼯业化;产业结构;厦门[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厦门在新⼀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当坚持新型⼯业化发展道路,在优先、快速发展⼯业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产业,使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劳动⽣产率得到迅速提⾼⼀、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量,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实⼒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志。

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产⼿段的制造业,⼀般说来,其具有三⼤特征:⼀是科技含量⾼;⼆是⽣产效率⾼;三是创新能⼒强。

对于厦门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先是适应了先进⽣产⼒发展的时代要求;其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快速发展⼯业、推进新型⼯业化、建设制造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再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构建“厦门制造”、实现新⼀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可以说,没有强⼤的先进制造业,就失去了⼯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动⼒源,就难以提前基本实现⼯业化和现代化,也就难以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城市。

1、做⼤做强三⼤⽀柱产业。

厦门特区经过⼗⼏年的发展,⽬前已基本形成了电⼦、机械、化⼯三⼤⽀柱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结构体系。

综观厦门制造业,具有以下三个⽅⾯的明显优势:⼀是较强的⽐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厦门作为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利⽤外资⽔平较⾼、对外贸易活跃,加上四通⼋达的海陆空⽴体交通运输⽹络,以及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使落户厦门的企业发展空间较⼤,整体竞争⼒较强。

同时,经过这些年快速发展涌现出的⼀⼤批制造业⾻⼲企业,如戴尔电⼦、⾦龙汽车、翔鹭⽯化等,也形成了较强的后发优势。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2016年03期总第810期一、引言“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出访哈塞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提出来的。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在新时期在拓宽合作领域、优化开放格局和提升开放层次的方向上的重要指针。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50多个国家,共44亿人口占全球63%,21万亿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球29%。

目的是提高成长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地位,推进东部沿海地域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增进我国中西部地域和边境地域对外开放,从而构成东方和西方的互济、海洋和陆地的兼顾,面向环球开放的新格局。

作为西部中心重庆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城市全部开放、加快建设铁、空、水“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与建设成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积极把自己放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考虑和规划。

本文提出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定位,同时详细分析重庆自身优势劣势及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与威胁,并提出重庆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因为受到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即使西部地区积极实施赶超战略,使得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加速向西开放程度从而助推内陆沿边地域由对外开放的边沿迈向前沿同时晋升向东开放程度是“一带一起”构建的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有助于西部地区加快形成衔接南北方、横贯东中西的对外经济走廊而且统筹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释放开发开放与创新创造的活力。

重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和要明确自身优势与作用,特别是拥有黄金水路、三峡水库的地理优势条件,更好地坚持六大发展路径。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重庆已经有空前发展的机遇,但是要如何更好的运用这个机遇,是重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结合自身的优势劣势和“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机遇与威胁才能更好的运用这个机遇发展重庆。

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探索——来自重庆的实践

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探索——来自重庆的实践

9 9 7 — 2 0 1 2年 , 全 7 0 % , 也超过 了京津沪三直辖市中利 服务贸易三管齐下, 同步推进; 进 出 进外 资 的格 局 。1
口协调发展 , 同步增长 。 2 0 1 2 年, 重 庆 出口 3 8 5 . 7亿 美 元 ,同 比增 长 9 4 . 5 % ; 进口1 4 6 . 3 亿 美元 , 同比增 长 5 6 . 1 % ;服 务贸 易 总额 8 1 亿 美
直辖前,重庆的外资依存度 比
开放 发展所面 临的 问题 与挑战 , 有 了西部地 区平 均水平 8 . 1 5 个 百分 较低, 从2 0 0 3 年起外资依存度呈稳
利于具 体贯彻党 的“ 十八大 ” 精神, 点。 不过 , 与全 国的平均水平相 比仍 步上升趋势, 2 0 0 9年受到全球金融
21. 24 1 3. O 9 1 44. 6 5 5 6. 6 4 1 37. 1 6 47. 00
表 1 2 0 1 2 年重 庆外贸依存度 横向 比较 ( 单位 : %)
重庆
西 部 地 区
北 京
天 津
上海
全 国
本文 受到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西 部项 目《 加 快转变 经济发展 方式与 内陆开放 模式创 新研究》 ( t t L 准 号: 1 2 X J L 0 1 1 ) 和 重庆市社 会科学规 划重点项 目《 内陆 开放 型 经 济 发 展 的重 庆 实 践 研 究 》( 批准号 : 2 0 1 1 Z D J J 0 4 ) 、重 庆 市科 委 软 科 学 课 题 《 促 进 重 庆 境 外 投 资 合 作 的 服 务 体 系建 设 研 究》( 批准 号 : c s t c 2 0 1 2 c x — r k x A O 0 0 8 3 ) 的资助 。

重庆市南岸区区域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状况

重庆市南岸区区域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状况

一是工业经济增势强劲,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工业总产值完成316亿元,增长25.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00亿元,增长32.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实现76亿元,增长23.9%;利税总额实现30亿元,增长32.2%。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92.9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59.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三是消费品市场活跃。

会展经济成效突出,成功举办全国春季糖酒会等各类展会193个,会展经济实现直接收益达5亿元。

旅游经济持续升温,旅游人数达850万人次,增长13.6%,实现旅游收入17.2亿元,增长16.2%,成功承办第十一届重庆山水都市旅游节。

南滨路成功创建为“中华美食街”。

四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贸出口完成2.6亿美元,增长31.6%;实现招商引资合同金额35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46.7亿元,增长32.6%;实际利用外资9120万美元,增长103%。

五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良好,生态休闲农业特色明显。

新发展和改良优质水果4000亩,改良花木1000亩,新建和改良休闲渔业300亩。

都市生态旅游产业逐步形成,全区都市休闲农家乐达300家。

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位居全市第一。

——摘自《南岸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一、新时期南岸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南岸区发展的机遇1.重庆内陆开发先导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必将对南岸区经济产生巨大的牵引。

暨寸滩保税港区揭牌,中西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瓜熟蒂落,再到两江新区的即将诞生,重庆内陆开放先导区建设已全面展开,随着开放型经济规模的扩大、结构的完善、总部经济的集聚、国际国际贸易大通道的贯通、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的形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也将在大项目的推动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些都将促进南岸区对外经济量的扩张、质的飞跃,带动南岸区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

2.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渝经济区的即将破壳,将为南岸区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地区经济进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论文一、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进展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进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进展的跨越。

目前,有近30所高校,其中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

由于历史的变迁,目前本市高校比较集中于的东北角(杨浦区)和西南角(徐汇区),在高校周边还积聚了不少科研单位,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研究与进展氛围。

从1999年开始,市政府在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新一轮政策聚焦,与GJ科技部、信息产业部、GJ 医药治理局等部门联手一方面吸引国外知名企业人驻,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园区的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进人园区进展,加速了技术创新源泉建设。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近几年先后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引人风险投资等等。

高校科技产业在近3年内进展很快,已从产品经营提升到资本经营阶段,并形成了良好的进展势头。

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具有大、新、活的特点:大:即通过多年的进展和调整,已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如交大南洋、复华实业、同济科技、交大昂立等。

其中交大昂立在1998年通过组合社会资本,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从年营业额2亿元跃升到8亿元以上,保持了在保健品行业中l0年不倒的纪录。

新:即通过政府推动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新办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本规模大、体制机制均有创新的科技企业,并显示出强劲的进展潜力,如复旦XX络、交大盈河、海鼎实业等。

活:许多已毕业的学子和留学生在母校周边,依托母校科技、人才优势创办了科技企业。

这类企业数量多,机制灵活,年轻人才在其中占多数,体现了高校周边科技产业旺盛的进展势头,如复旦金仕达、携程旅游XX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共同的特点是带着与高校周边地区结合的强烈愿望,在形势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的。

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

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



展 、 以 开 放 促 跨 越 的 新 路 , 才 能 实 现 涪 陵 现 涪 陵 区 由 原 地 级 涪 陵 市 、 县 级 枳 城 区 、 李 加 率 当 前 , 关 于 内 陆 开 放 型 经 济 尚 无 确 切 的 “ 快 ” 和 “ 先 ” 的 目标 , 才 不 愧 于 上 天 渡 区 合 并 而 成 , 干 部 素 质 较 高 , 具 有 一 定 的 定 义 , 笔 者 通 过 对 有 关 资 料 的 比 较 分 析 , 将 给 与 特 殊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的 恩 赐 , 不 愧 于 三 峡 人 才 优 势 。 同 时 , 涪 陵 拥 有 涪 陵 师 范 学 院 、 其 界 定 为 : 所 谓 内 陆 是 指 与 沿 海 和 沿 边 城 市 工 程 建 设 带 来 的 重 大 机 遇 , 不 愧 于 重 庆 内 陆 重 庆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重 庆 第 三 卫 生 学 校 等 大 中 专学 校 ,科 研 人 才较 为积 聚 ,科 技 进 相 对而言 ,地 处 内 陆腹 地 ,远 离 海 岸线 和 边 开 放 型 经 济 建 设 的历 史 使 命 。 步 对 经济 增 长 的 贡献 率较 大 ,基 本 具备 区 域 境 线 的 部 分 城 市 。 开 放 型 经 济 是 指 在 资 源 优
作者简 介 :何侍 昌 ( 9 眸 2 16 月一),男 ,生 ,汉族 ,中共党 员,区域 经济研究 生 ,重庆 市涪 陵区人 ,涪陵区科 技拔尖人 才、 中国经济 发展研究 院高级研 究员、重 庆市 经济 管理学会理 事。撰 写 昀 《 对贫 困山区 乡镇企业 “ 二次创业 ”的几点 思考 》、 <当前农村 经济发 展中 的问题与 对策 )等数篇论 文在国 家核心期刊 发表 , 第 并 多次获涪 陵区政府社 科优 秀成巢奖 、2 0  ̄ 国 ・ 08 重庆青 年人 才论 坛优 秀论文奖 。现任 涪陵区 白涛街道 办事处 党工委委 员、 副主任 。研 究方 向:区域经济理 论与

发展具有重庆特色的内陆型外向经济问题研究

发展具有重庆特色的内陆型外向经济问题研究

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服 务意识有关 ,具体表现在政府公职人员对待 外资企业 的态度 、 日常服 务的细致化等方面 ; 硬环境培 育上 , 重庆应
充分发挥特殊功能区的龙头作用。不管是工业园区, 还是高新技术开 发区 , 不管是保税 区, 还是物流园区 , 重庆都要在这些特殊 功能 区里 , 充分发挥独特作用 , 创造一个 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简单地说 , 环境是
_
垒! ! 垒
室! 璺
发展具有重庆特色的内陆型外向经济问题研究
◎刘一文
中圈分类号 : 2 F17
( 重庆 工商职 业学 院财经管理 系 重庆 市 4 0 1 ) 0 0 0 文献标 识码 : A
2 世纪 9 年代以来, O 0 适应经济发展 内外部约束条件 的新 变化, 我 国提出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要求。当前 ,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 变化 。 内陆地 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外部条件不断成熟 , 正面 临着难得 的发展机遇。重庆 , 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 长江上游 , 地处四川盆地东 部边缘 , 地处我 国中部 和西部 地区的结合部 , 一个不沿边 、 不靠海 的 城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惟一 的直辖市。 重庆除 了面临着内陆地 区 发展开放型经济所共有的机遇外 ,还拥有非常优越和独特的 自身优
是 良好的产业优势。 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 , 具备雄厚 的工业基 础, 以及一定的配套能力 , 有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产业优势。
一பைடு நூலகம்
二是直辖的体制优势。 重庆是内陆地 区惟一的直辖市, 拥有优越 的直辖体制优 势。这种体制优势一方面体现在 向中央争取政策 、 资
金、 目上更加直 接和容易。 项 三是特殊的政策优 势。除了拥有 中央给予的直辖政策和西部大 开发政策外 , 商务部 与重庆市签署 了《 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 共

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的战略分析

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的战略分析

析 , 并 提 出重 庆 发 展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和 现代服务 业的建议。 关 键 词 : 内 陆型 开放 城 市 产 业 结 构
产 业 集 中度
地处多 山内陆 ,运输成本高 。重庆远 离出海 口, 经长江 出海将行 2 9 公里 , 45 经
南 宁 出 海 将 行 1 0 余 公 里 。 世 界 范 围来 00 从 看 ,远 离 海 洋 运 输 与 物 流 成 本 高 是 发 展 内
1 %。重庆产业 内部 结构 不够 合理 表现在 : 第一 ,工业 中传统产 业比重高 ,高新技术 产业 比重低 。依 然是以汽车 、摩托车为主
导 产 业 ,高 新技 术产 业 发 展 不 足 。 由 于 发
重 庆 建 设 内陆 开 放 型 城 市 的 SW OT分 析
( ) 势 分 析 一 优
◆ 中 图分 类号 :F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13
较完整的产业配套 ,完 整的配套 为承 接沿
内 容摘 要 :本 文 用 S WOT分析 法 对重 庆 建 设 内陆 开 放 型 城 市 的 战 略 进 行 了评
海产业转移准备 了条件。
( )弱 势 分 析 二
年 代 首 先提 出 S WOT分 析 方 法 ,S表 示 优
重 庆发展出 口贸易有很大的制约。 因此建 设 内陆型开放城 市必须创新模式 , 发展体 积 小、科技附加值大的产业使运费在成本 中所 占比重减小 ,以减少运输威本高的不
利 因素 影 响; 庆 产 业 内部 结 构 不 合 理 , 重 产
物 快 捷 地 集 散 ;重 庆 有 丰 富 的 自然 资 源 和
段并且将 向高新技术产业 和现 代化服 务业
的 方 向 发 展 。所 以建 设 内 陆开 放 型 城 市 必

王鸿举谈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

王鸿举谈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

王鸿举谈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

【期刊名称】《决策导刊》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市长王鸿举9月27日在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第四届年会开幕式上发展演讲。

演讲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已度过最黑暗的时期,复苏的曙光开始出现。

【总页数】2页(P)
【作者】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实施内陆开放型经济促进宁夏跨越式发展——关于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思考 [J], 樊建民;王旭;樊文时
2.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重庆发展——访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鸿举 [J], 黄豁;朱宏;
3.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创新的探索——来自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践[J], 李继樊
4.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背景下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J], 李盼杰;李靖
5.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背景下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J], 李盼杰;李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建设摘要:涪陵地处重庆东部长江与乌江的汇合处,素有"千里乌江第一城"的美称,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东大门,三峡工程蓄水后,是长江上游万吨级轮船终年停靠并离重庆最近的深水港。

但是,就涪陵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要求差距较大,只有深刻领会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科学内涵,以扩大开放为第一动力,优化发展环境,突破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建成工业涪陵、港城涪陵、安商涪陵、宜居涪陵、人文涪陵,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成为重庆市领先领跑的"第一方阵"。

关键词: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涪陵区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的"把涪陵建设成全市对外开放的门户前沿",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意义重大。

在此,笔者就涪陵经经济社会发展定位中的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掘见:一、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的科学内涵当前,关于内陆开放型经济尚无确切的定义,笔者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比较分析,将其界定为:所谓内陆是指与沿海和沿边城市相对而言,地处内陆腹地,远离海岸线和边境线的部分城市。

开放型经济是指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本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进行持续不断的资源交换,以实现本区域和他区域共同发展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态势,它主要包括本区域的优化、本区域与他区域资源交流的动态优化、本区域与他区域持续发展三个层次。

因而,开放型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与之相对应的是一种封闭的经济状态。

它是一种面向全球的开放的经济体系,是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基本经济形态,其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

开放型经济既出口,也进口,既吸引外资,也对外投资,对资本流动限制较少,基本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

为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或地区的主流选择。

简而言之,内陆开放型经济指具有内陆地区发展特点的开放型经济,相对传统的外向经济而言,特别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由大进大出的低附加值的外向型经济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型经济转变,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注重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推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提高贸易质量和科技含量,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整体功能,从而更好地结合外部力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门户前沿,顾名思义,就是先进的思维、思想、观念、理念、模式、方式等信息综合的正门、入口的简称。

综上所述,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区域概念,而是经济全球化、改革市场化、城乡一体化的涪陵新一轮经济发展新战略、新思想、新模式。

既是一种目标,又是一个方向,更是一条新路,是提高涪陵在重庆的注意力、全国的注意力和全球的注意力的必然选择。

为此,涪陵要成为重庆内陆开放性经济门户前沿,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置身于大开放的前沿,确立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开创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跨越的新路,才能实现涪陵"加快"和"率先"的目标,才不愧于上天给与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恩赐,不愧于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不愧于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历史使命。

二、建设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一)有利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涪陵曾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区,是管辖10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其他5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比,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

涪陵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长江、乌江的交汇处,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距江北国际机场85公里,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东大门、"一圈两翼"的结合部,素有"千里乌江第一城"的美称,是重庆中部和乌江流域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是重庆主城区连结渝东南20个区县的城乡经济走廊。

三峡工程蓄水后,涪陵是长江上游万吨级轮船终年停靠并离重庆最近的深水港。

二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近年来,涪陵的水、电、气、路、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建成了一批诸如长防大堤、滨江大道,李渡长江大桥、黄旗集装箱码头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一城、两区、五片" 的城市格局已成雏形。

渝涪高速公路、渝怀铁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渝利(川)铁路、南(川)涪(陵)铁路、渝长(沙)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了"七路、三环、一港、一铁"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

三是经济基础较为扎实。

改革开放以来,涪陵人民发扬"团结求实、文明诚信、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先后培育了一批诸如太极集团、涪陵卷烟厂等知名企业,形成了一批诸如"乌江"榨菜、"建峰"尿素等知名品牌,打造了李渡、龙桥、白涛三大市级工业园区,为涪陵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92.27亿元,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全市增长幅度的2.7和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9:54.1:34,人均GDP达到18966元。

四是人文优势比较突出。

重庆直辖后,现涪陵区由原地级涪陵市、县级枳城区、李渡区合并而成,干部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

同时,涪陵拥有涪陵师范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第三卫生学校等大中专学校,科研人才较为积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基本具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文条件。

(二)制约因素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不大。

从涪陵国民经济结构来看,涪陵经济增长的支撑点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和重点企业上,园区经济、商圈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尚未形成气候,产业经济、集群经济能量不足,作用不大,效果不好,龙头企业尚未形成上下游产业链。

从经济总量来看,2007年,涪陵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虽然分别排在重庆市各区市县中的第5位和第6位,但是与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比,人均GDP明显不足,同时,离标兵太远,离追兵太近。

归根结底,就是"涪陵现象"没有与时俱进,缺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改革创新的勇气。

二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涪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

涪陵地处重庆中部,居长江、乌江之滨,具备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的条件,但目前只有一条渝怀铁路、一条渝涪高速路,连接各区市县的公路等级差、建设滞后,不能很好地发挥影响、带动、辐射功能,已经成为涪陵能否建成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是人才流失严重,后劲发展不足。

当前,子女异地读书、职工异地培训、干部异地学习、企业异地注册等现象十分突出,导致高科技人才、高管人才、有实力的大企业、有潜力的大项目纷纷流向重庆主城等其它地区,以至于涪陵的固定资产投入长期偏低,工业园区大规模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建设档次不高,速度不快,质量不好,与新一轮经济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形成综合实力的竞争能力。

四是精神状况不佳,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历史等原因,涪陵的干部队伍长期荣耀于"涪陵现象"、"地厅级领导"、"县团级干部"光环之下,骄傲性与悲观型同在,有不思进取、萎靡不振、保守落后的,也有持"昨天功,今天过,明天错"的,还有多干不如少干、得过且过的,进取意识有待于增强,发展环境亟待于改善。

三、打造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的战略措施(一)强化一个意识,打造五大环境"开放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作为内陆城市,特别是内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涪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树立"开放才有机遇、开放才能发展"和"大开放、大发展,不开放、不发展"的观念,牢固确立"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的思想,不断强化"无外不快"、"区外即外"的意识,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开放思维,加大开放型经济的步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内外融通的大开放格局。

以出入境通道建设为着力点,创建内陆一流通关口岸,建成国家内陆二类开放口岸,营造便捷的口岸环境;以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营造高效的物流环境;以改革和完善政策促进体系为着力点,调整政策支持方式,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以建立健全涉外中介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营造规范的服务环境;以构筑"投资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的经营城市平台为着力点,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二)坚持两轮驱动,推动四外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必须结合涪陵实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走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发展道路,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紧紧瞄准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地区,大力引进其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设立境外技术研发中心、市场销售网络等,千方百计扩大吸收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强对外贸易、吸收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参与国际范围内的商品大流通;主动参与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不断提高涪陵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总量和水平,提高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的综合实力。

(三)实现三个统筹,建立四换机制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关键在开放,核心在统筹,重点在产业,根本在体制,动力在机制。

因为涪陵地处中国内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仅靠自身有限的经济存量、市场条件、城市承载能力和社会资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区域性开放、全国性开放、全球性开放,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共资源重新配置和再分配目标。

因此,涪陵需要通过建设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以开放型经济、开放型市场、开放型城市、开放型社会,在继续发展出口的同时,更加注重进口外部先进技术、资金、管理和智力;在大力发展内需型经济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优势产品和服务出口;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的同时,更加重视利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