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染红颜——从唐诗看女性的悲剧命运

合集下载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名句〕:1、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柳垂;2、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语义:1、囚属杜秋娘被遣送赴京,她乘船渡江时,看到落日余辉下的吴江渡口,不由得心生一种失落之感;转眼到了京郊灞桥,她看到柳丝荡漾的盎然春色、帝都气派,仿佛又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不知道等待她的,该是什么样的命运。

两句诗,写出南北千里的地点变换,不同景色的鲜明对照,写景抒情,情由景生,杜秋娘内心感情,也表露得非常清楚。

秋妃画像2、就像太阳出山时,要先在咸池中洗个澡一样,新皇登基了,要普天同庆;也像曹操死前分香给妻妾一样,老皇帝去世了,他的妃嫔也应预作安排,连用两典故,分别说老皇帝死了,新皇帝上位了,也包含老皇帝临死时对妃嫔的眷念,或预作后路安排。

出处:1、杜牧《杜秋娘诗并序》;2、《新、旧唐书·后妃传》;3、唐·孟棨《本事诗》。

参资:古诗文网《杜秋娘诗赏析》。

二、《杜秋娘诗》媲美《琵琶行》杜牧的《杜秋娘诗》,为唐诗长篇名作,与白居易《琵琶行》媲美。

诗人描写杜秋娘一生的升浮沉沦遭遇,表现了对一位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的悲哀,同情她在权力斗争中任人摆布的境况,进而感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并借以抒发自身壮志难酬的失意哀伤之情。

这与白诗《琵琶行》感伤歌女,又自伤沦落,非常相似。

限于中学语文教材限制,一般读者往往只知七言歌行《琵琶行》,而不知杜牧的这首长诗,实有补一课的必要。

长诗《杜秋娘诗》,为五言古体。

诗前有小序,全诗112句,可分两大段,前段60句,描写杜秋娘的人生遭遇;后段52句,感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

三、诗前小序,介绍写诗的缘起《杜秋娘诗》小序,介绍作诗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大和七年〔733年〕春天,诗人31岁,奉命出差扬州,他沿水路东下,经过镇江〔唐时为润州,也叫金陵〕时,专程采访了杜秋娘。

这次采访,杜秋娘传奇的历史,坎坷的命途,极大地震撼了诗人。

形容女子命运悲惨的诗和古文

形容女子命运悲惨的诗和古文

形容女子命运悲惨的诗和古文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形容女子命运凄惨的诗和古文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形容女子命运凄惨的诗和古文有哪些形容女子命运凄惨的诗和古文有以下:一. (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三.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四. (宋)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

五. (宋)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琴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一.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二. 作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急求有关女子凄惨命运的诗词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一把辛酸泪浸透了满纸的荒唐言,曹雪芹手中握了一卷一梦千古的红楼,眉宇间隐约一丝很远古的悲凉。

红楼的宿命牵着前生后事的传说,黛玉亏欠宝玉的甘露,便要换一世的眼泪,纵然是情深意长,终究还是扯不断心事终虚化的无可奈何,泪尽而归的结果,也不过是为了偿还前世的风月情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欢迎阅读。

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引子,是在《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中出现的,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十二仙子演奏的警幻仙子新制《红楼梦》十二支仙曲的引子。

红楼梦引子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总体引序,也是《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情感引序和悲惨命运终结的引序。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一开始便是情字何其重要,那“鸿蒙”便是情。

演红楼梦也从这个,情字入手,更加证明“宿孽总因情”了。

谁为情种?试问世间谁是痴情的。

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人人都围这情字转,天、日、时中,去奈何,去伤怀,去寂寞,这都是傻人在试遣愚衷而已。

这情本是虚幻的,是无常的,是空的。

当成真去看去做,岂不是傻?岂不是愚?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有时也写作“悲金悼玉”)。

金和玉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可以包括正、副、又副十二钗,甚至是整个贾府及与之相关的青春女性,但是从其特指意义上来说,却是指两对金玉,即金指宝钗和湘云,玉指黛玉和妙玉,怀和悼的些微差别正说明了小说中,四人结局的差异,也就是宝钗、湘云健在,而黛玉、妙玉早亡。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是中国著名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的判曲。

论白居易诗歌中的悲剧女性

论白居易诗歌中的悲剧女性
62
女子 的幸福为草 芥, 对不幸女子他也愿 意出言提醒 ,
尽量把她们 的伤 害降到最低 。
风尘女子的典型代表则是 《 琵琶行》 中的琵琶女 。

她 曾经是 艺冠长安 的歌 女,年老色 衰后 门前冷落 甚
白居 易对女性 的怜 悯是 普泛 的 ,无 论是 宫廷 女
子,平 民女子还是风尘 女子 ,他都没有歧视和轻视 。
而且 自居 易在 写这 些女子 的时候 ,并没有把 自己完 全 摘 除在 外 ,他 的悲悯 之心 决定她 无法完全 的超 然
世 外 ,仅 以一个 旁观 者的角度 去施 以微 薄的 同情。 他 总是 设身处 地为这 些苦命 女子着 想 ,对 于女子们 的痛 他总是能够 感 同身受 ,真心的 同情她们 。 自居 易 诗歌感 情 的真挚 是大 家都 能感 觉到 的,
好 的 了解 白居 易对女性的 悲悯之 心。
关键词 :悲悯 ,封 建社会 ,悲剧如 } 生
纵观 中 国古代 的文 学作 品,会发 现其 中充 溢着 浓郁 的悲天悯人 的色 彩。从古代 神话 到诗经再 到楚 辞 、唐诗 ……这种 悲天悯 人 的声音从 未 断绝。在这 种 悲悯之 情的驱 动下 ,许多文 人墨客 创造 出许 多动
妇女 怨 ,为年 老色 衰的可 怜歌 女怨 ,为 一切可 怜 的
女子怨 。
但 是这 并不 是说 自居 易思 想 已经 超然 到把 女子
与 男子放 到同等 地位 的高度 ,只能说 比同时代 的其 他 男性 ,其他 文 人思想 更开放 ,更 前卫 。尽 管,他
的女性意识 的部分 觉醒 多半靠 的是他那 一颗 悲悯之
性怨 ,他 为无 助受难 的贵 妃怨 ,为私奔被 弃 的普通
能够为普 通女子 的 自由忠贞 爱情立 言,即使 只是精 神 层面 的向往 也不失 为是一种 伟大 的突破 ,甚至 可

女性的悲歌_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命运

女性的悲歌_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命运

爱 一旦人老珠黄或人心反复 受冷落 遭遗弃 被折磨便是她们共同的命运 被弃 长门宫 的妇女
只能是对花落泪 对月伤怀 在忧愁哀怨中打发清冷凄苦的漫长岁月 君王宠初歇 弃妾长门宫 紫
殿青苔满 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 春意罢帘栊 泣尽无人问 容华落镜中 [1] P34崔颢 长门怨
可怜有些宫女甚至未曾得到皇帝的一次宠爱 只因别人的嫉妒 便被打入冷宫 与青灯为伴 与冷月 相
依 上阳宫女 便是其中一个代表 她在玄宗末年入宫 时年一十六岁 还没见上玄宗一面 便被嫉 妒
她美貌的杨贵妃偷偷发配到上阳宫 一待便是四十四年 好端端一个 脸似芙蓉胸似玉 的无辜女子
一生遂向空房宿 过着那 宿空房 秋夜长 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 萧萧暗雨打窗
声 春日迟 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 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 春往秋来不记
二月杨花轻复微 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 一向南飞又北飞 [5] P586 她饱尝了一个女 人被剥夺了应有权利的辛酸 忍受着被指为 水性杨花 的污蔑 到晚年却只能归隐独居 孤独地度 过 自己的余生 她悲叹自己 风花日将老 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 空结同心草 [5] P552 春望词四
泻了出来 刘采春的 罗贡曲 二首 则以妇女特有的细腻和含蓄婉转地表达了商人妇的离愁别绪
莫作商人妇 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 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 只道往桐庐 桐庐人不见 今 得
广州书
[4] P71
三 被抛弃的妇女的命运
与历代一样 唐代妇女也要遵从 三从四德 出嫁从夫 从一而终 虽然也有离婚别嫁的现 象 毕竟只是个别情况 而丈夫却可以三妻四妾 或着抛弃妻子 另觅新欢 张潮 江南行 就描述 了一个妻子对离家久不见归的丈夫 的担忧 茨菰叶烂别西湾 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 人 传郎在凤凰山 [2] P84 第一年的冬天夫妻分别 到第二年的秋天还不见丈夫归来 妻子夜夜都在睡梦 中见到他 丈夫离家时是从江上走的 妻子以为他已飘泊天涯了 可新近又听人说看见他在一江之隔 的 凤凰山 这近而不归 难道他对自己有了异心 薛馥的 赠故人 写了一个妇女被丈夫遗弃后 遭遇的 悲苦 心情的凄凉 昔别容如玉 今来鬓若丝 泪痕应共见 肠断阿谁知 [4] P73 白居易 太行 路 借助一个结婚不到五年就遭到丈夫冷眼的女子的自白 倾吐了红颜美貌依然不足固恩爱的悲哀

女性的悲歌_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命运

女性的悲歌_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命运

间 [4] P78玄宗宫人韩氏 题红叶 而一些宫女内心则充满了对现实的绝望 寄希望于来世 沙场征
戍客 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 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 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 结取后 生

[5] P337开元宫人 袍中诗
二 饱经相思之苦的征人商人妇的命运
在唐诗中 有大量描写妇女相思之情的诗歌 妇女的那种情之切 情之真 读来令人回肠百转 一 征人妇的寂寞相思之苦 唐代战事较多 男子往往被征入伍 远离家乡和亲人 妻子思念 远
收稿日期 2001-03-05 作者简介 杨小敏 1966
女 甘肃甘谷人 天水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 从事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
57
方的丈夫 为他的冷暖饥寒 尤其为他的安危所担忧 李白的 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 哑
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孤房泪如雨 [6] P25 生动地描述了 一个织妇思夫的形象 为了让戍守边关的丈夫免受冻寒之苦 在凉气袭人的秋夜 妻子赶制着棉衣 然
爱 一旦人老珠黄或人心反复 受冷落 遭遗弃 被折磨便是她们共同的命运 被弃 长门宫 的妇女
只能是对花落泪 对月伤怀 在忧愁哀怨中打发清冷凄苦的漫长岁月 君王宠初歇 弃妾长门宫 紫
殿青苔满 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 春意罢帘栊 泣尽无人问 容华落镜中 [1] P34崔颢 长门怨
可怜有些宫女甚至未曾得到皇帝的一次宠爱 只因别人的嫉妒 便被打入冷宫 与青灯为伴 与冷月 相
来银钏窄 前呼苍头后叱婢
红脍黄橙香稻饭 饱食浓妆倚柁楼 两朵红腮花欲绽
[3] P
84 她们饱食终日 浓装艳抹 呼奴唤仆 是何等富足 何等威风 不过这在整个商人阶层中毕竟是少
数 大多数商人还是小本经营养家糊口的 他们的妻子也只是过着一种平常人的生活 商人妇自有商 人

唐诗中的典型女性艺术形象评略

唐诗中的典型女性艺术形象评略

唐诗中的典型女性艺术形象评略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充满了丰富的女性艺术形象,描绘了各种类型的女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以下是对唐诗中几个典型女性艺术形象的评述。

首先是虞美人。

虞美人是唐代诗人们钟爱的创作对象,代表着美丽、艳丽和富有诱惑力的女性形象。

虞美人的诗歌形象虽然美丽动人,但也带有一定的凄凉和悲戚的色彩。

《长恨歌》中虞美人的形象就如同一朵枝头盛开的红颜,美丽娇艳、媚惑众生,但注定无法与杨贵妃一样风华照人,并因国家大事的变迁而黯然无光。

虞美人的形象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和命运,表达了唐代诗人对女性的怜恤和关爱。

其次是杨妃。

杨贵妃是唐代最著名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是唐玄宗宠妃,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

唐代许多诗人都以杨贵妃为创作对象,描绘了她的美貌、才情和悲情。

杨贵妃的形象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宫廷妃嫔的命运,以及权力与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的众多诗句,以及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作品,都描绘了一个娇艳而悲壮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与唐玄宗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

再次是诗人为女性称道的形象。

唐代的女性形象并不只有虞美人和杨贵妃,还有很多普通女性形象值得称道。

许多唐代诗人以自己的妻子、母亲或姐妹为创作对象,写下了许多赞美女性美德和才情的诗篇。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写母亲的赞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望岳》等作品,都赞美了女性的美丽和聪慧。

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各有特点,但都展现了唐代女性的优秀品质,展现了唐诗中诗人们对女性崇高情操的赞美和尊敬之情。

唐诗中充满了丰富多样的女性艺术形象,从虞美人、杨妃到普通女性,每个形象都富有独特的艺术意义。

这些形象不仅展示了唐代女性的美丽和才华,更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和重视。

这些形象在唐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女性的悲歌

女性的悲歌

女性的悲歌——从白居易诗看唐代女子的命运1320110113夏玉环【摘要】白居易写了很多女性诗,它们就像是唐朝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些诗表现了当时各个阶层妇女的命运。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社会妇女地位都十分低下,而当时的白居易却非常关注妇女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因此他的诗描写了女性在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现状。

有描写社会底层妇女的辛苦劳作的,有描写社会中层妇女的婚嫁的,还有描写宫女的悲愁怨恨的……这些诗都充分表现出了唐朝贫妇、宫妇、商妇、弃妇、征妇、歌妓的不幸命运,揭露了她们悲惨而又坎坷的生活。

白居易的诗中表现出了他替女性喊冤、鸣不平这一进步性的一面。

我想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分析,告诫自己,现在的女性地位来之不易,珍惜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

【关键词】白居易;女性诗歌;命运;唐朝;妇女地位【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唐朝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白居易是众多诗人中杰出的代表之一,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唐朝是一个开放性的时代,但作为社会的受压迫群体,唐朝女子仍就很痛苦。

从她们的痛苦与不幸,以及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都可以看出中唐时期的政治仍存在很大的弊端。

这时候白居易把目光投向到了这一弱势群体,开始关注唐代妇女的处境,用充满深情的笔墨描写了她们的生活状况,并深入到女性的内心世界。

从农妇写到弃妇到歌妓以及宫女,触及到了社会各个阶层,诗中真实的反映出了中唐妇女的悲惨生活。

在封建社会里,公然替受压迫的人民群众诉苦、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受到封建势力的排斥,诗人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的[1]p28。

可是白居易却一点儿也不在乎,因此通过那些诗歌,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着重表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深深的苦与痛,表现了白居易对妇女命运的关心。

虽然妇女解放已经很多年了,但我们仍然不能忘记白居易他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妇女的同情和关心。

一.生活艰辛的农妇的命运白居易在担任左拾遗任时,他开始对农夫百姓的疾苦有所体会,以至表现出了深深的同情,写了很多关于下层劳动妇女的诗作。

古诗名篇中女性的命运问题

古诗名篇中女性的命运问题

古诗名篇中女性的命运问题作者:郭亚崴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0期摘要:女性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人类存续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女性题材是文艺创作的永恒母题,窥一斑而知全豹,读者透过古诗名篇可解析造成中国古代女性命运悲剧的深层原因。

进入当代社会,女性要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依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古诗名篇女性悲剧命运当代女性一、女性题材是文艺创作的永恒母题马克思认为,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1]。

因此,关注人类社会不同群体的生存状态,反映人的生命意识,必然成为文学体现社会嬗变和观照人生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学探寻社会发展趋势和人生终极意义的重要途径。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与男性一样,都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性别群体。

她们不但在人类存续过程中居功甚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女性题材是文艺创作的永恒母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缺少表现女性题材一页的文学史必定是不完整、苍白的。

二、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古诗名篇看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古诗名篇是管窥中国古代女性生存状态的一个窗口,通过此窗口,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并解析造成古代女性命运悲剧的根源。

下文试以《氓》《孔雀东南飞》为例剖析:1.《氓》《氓》选自《诗经·卫风》。

当代学者鲍鹏山给予诗中女主人公极高的评价:“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

”[2]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她满足了我们对一个女性最美好的想象:作为恋人的她,浪漫、多情、温柔;作为妻子的她,贤惠、勤劳、善良;即使成为弃妇,她也以自尊自爱、清醒刚烈的形象赢得后人的赞叹。

女主人公的悲剧在于:她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生活天地极其狭小,不可避免地把终身幸福押注在丈夫身上。

当她遇人不淑,“良人”不良,所托非人时,在经济、政治上处于附属地位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是可以预料的。

夫权制度的存在使氓敢于利用女主人公的纯洁天真、入世不深,骗取她的爱情、身体、劳动力和家私,且在婚后“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浅论唐朝娼妓诗

浅论唐朝娼妓诗

浅论唐朝娼妓诗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时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在唐朝的文人雅士中,娼妓诗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衷创作的文体。

娼妓诗描绘了娼妓们的身世和心情,展现了她们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意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以下是对唐朝娼妓诗相关参考内容的浅论。

首先,可以从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找到相关参考内容。

其中的《其一》提到了吴娘的身份和境遇:“银屏仙子千金困,离袂鸳鸯簇绣衾。

忍泪佯低深院锁,别离何处独吟君。

”这些诗句表达了吴娘因为困境而无法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依然能够坚忍不泄的精神。

其次,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也值得参考。

这首诗以娼妓的角度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的娼妓借用了登高,观赏鹳雀楼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示了她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独立精神。

另外,娼妓诗还可以从娼妓的角度反映封建社会的文化与伦理观念。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就以娼妓为主角,通过对娼妓月琴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忧伤:“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这首诗以娼妓的视角探讨了社会风尚和伦理道德的约束对娼妓的影响,凸显了她们受困于封建道德与伦理桎梏之中的悲凉遭遇。

此外,还可以从唐娃的《胡临卧拂七弦瑟》中找到相关参考内容。

这首诗通过对娼妓的形象描写及娼妓与文人的互动,表现了娼妓的机智和才艺:“红颜美婦活长官,卧拂青弦两面弹。

待得青楼风味了,两个独马天涯骖。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娼妓对音乐的才艺,也体现了她们在文化交流中所具备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唐朝娼妓诗是一种展现娼妓聪明才智和独立意识的文学形式。

通过研究这些娼妓诗,我们可以了解唐朝娼妓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从中窥见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观念。

以上所列的几首诗只是众多唐朝娼妓诗作品中的一小部分,由于篇幅限制,无法一一列举。

希望这些参考内容能为进一步研究唐朝娼妓诗提供一些启示。

从闺怨诗看唐代女性悲惨命运之成因

从闺怨诗看唐代女性悲惨命运之成因

作者: 程慧娟
作者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3
出版物刊名: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0-14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唐代闺怨诗;女性;不平等;成因
摘要: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不朽瑰宝,唐诗不仅生动展现了唐代这一封建社会空前发达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盛况,也真实反映了处于封建宗法制度及男性权力压迫下的唐代女性凄凉悲惨的命运际遇。

其根本成因正是女性在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婚姻爱情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处境。

诗歌于传统的现实批判精神与社会忧患意识中也体现出诗人自身对于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唐代诗歌中的女性情感表达

唐代诗歌中的女性情感表达

唐代诗歌中的女性情感表达唐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不乏出色的女性诗人。

唐朝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时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唐诗中,女性情感表达丰富多彩,既有爱情的温柔细腻,也有对人生的慷慨激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唐代诗歌中的女性情感表达。

一、美之爱唐代女性诗人的爱情诗作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其中一种情感是美之爱。

美之爱是指女性对男性的身体、容貌、聪明才智等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崇拜。

唐代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极富美之爱的情感表达:常记溪亭日暮,将为陈宫北去。

鬓云一时别,胡沙半路入。

若有人知我,君称甚微矣。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峡。

眼底尽穷千里,万重山色烟霞。

唯有此须费,十年寄相思。

诗情深沉,清新脱俗,描述了作者内心对于远行恋人的眷恋之情。

不仅仅是对于陈宫容貌的崇拜,更是将真挚感情寄托于自然风景之中。

二、悲之爱唐代女性诗人的爱情诗作中,还有一种情感是悲之爱。

悲之爱是对于爱情的痛苦与悲伤的表达,通常表现为思念、相思、分离等。

唐代诗人杜秋娘的《长相思·汉水东流》就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悲之爱之作:汉水东流至此回,春来遍是桃花水。

一枝红艳露凝香,亭上人闲亦自忙。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泪滴春衫酒易醒,堪听峨嵋夜雨声。

诗中描述了作者对于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思念中所感受到的痛苦与悲伤。

通过对于大自然和自身的描写,将悲痛的情感和现实相结合,形成一种深刻的感慨。

三、行之爱唐代女性诗人的爱情诗作中,还有一种情感是行之爱。

行之爱是指女性对于男性行为或者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才智等特质的爱慕和推崇。

唐代诗人鱼玄机的《江南曲》就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行之爱之作: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赞美了恋人所表现出来的才智和精神上的力量。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批评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同时又同情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批评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同时又同情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批评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同时又同情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此诗可分为三大段,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共三十二句为第一段,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爱情效果,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乱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

从“九重城阙烟尘生”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为第二段,写马嵬驿兵变,杨贵妃被杀,以及此后唐玄宗对杨贵妃朝思暮想,深情不移。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共四十六句为第三段,写唐玄宗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找杨贵妃和杨贵妃在蓬莱宫会见唐玄宗使者的情形。

一、作品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试析贺铸女儿词中的女儿苦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试析贺铸女儿词中的女儿苦

Soaking the Tragedy into Tears An Analysis of Maiden's Tribulation in He Zhu's Ci Poetry 作者: 齐晶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出版物刊名: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42-44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贺铸 女儿词 女性悲剧
摘要:贺铸的女儿词更多地反映了其儿女情长的独特个性。

其词作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纯情少女、凌波美人还是到歌娃舞女、结发夫妻,一生中都在写着一个"苦"字。

从无希望的等待之苦、痴情女偏逢薄情郎之苦到红颜易老之苦、红颜薄命之苦,贺铸从女性的视角层层递进地映射了男权社会下女性的艰难处境及封建意识对女性和人道的蔑视,从侧面表达出女性从依赖到觉醒的心理历程,笔端所触无一不深婉感人又寓意甚深。

他笔下的女性悲剧从个人到社会都承载着作者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反思。

杜牧笔下的悲剧女性

杜牧笔下的悲剧女性

杜牧笔下的悲剧女性杜牧笔下的悲剧女性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下面是杜牧笔下的悲剧女性,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是出自杜牧的《遣怀》一诗中,该诗是杜牧晚年时回忆自己年轻时那段放浪形骸,风流多情的时光时所写下的。

全诗为:“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句前两句再现了当时杜牧在扬州任掌书记时那段沉溺酒色,风流多情的荒唐时光。

当时的杜牧三十一二岁,正是而立之年,那时的他喜欢宴游,一些喜好风雅的达官贵人经常设宴邀其一同乐享经年,而宴会上必定少不了歌酒佳人相伴,因此杜牧也与青楼女子多有往来,诗酒风流,放浪形骸便是其当时的写照。

而在那几年里,他遇到两名不凡的女子—张好好和杜秋娘,为此也写下了两篇名作《杜秋娘诗》和《张好好诗》。

张好好是唐朝名妓,美貌聪慧,德艺双绝,深受当时许多达官贵人文人的倾慕。

但同时她也是沈传师沈家的一名歌女,身份及其不自由。

当时的杜牧在宣州任沈传师的幕僚,同时两家为世交,两家往来颇多。

杜牧欣赏张好好的才艺,多次前往沈家与其见面,一来二去,杜牧与张好好就互生好感。

无奈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也早已对佳人暗许芳心,最终把张好好纳为小妾,杜牧这段感情也就无疾而终了。

几年以后,杜牧在前往洛阳上任途中,遇见了张好好,只是此时的佳人早已不似当年了,“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的姿态已然没有,取而代之的是“绰绰为当垆”的卖酒当垆之女。

杜牧的他乡遇故人来得如此意外,曾经多人仰慕的才女如今沦为为生计而卖酒的当垆女,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不得不感叹人生的无常。

在杜牧笔下也还有一位与张好好遭遇相似的女性,一样的因才艺而艳冠天下,最终也沦为为生计而奔波的贫苦妇女。

她就是杜牧诗篇《杜秋娘诗》里的杜秋,也是曾写下“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莫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的杜秋娘。

杜牧写下《杜秋娘诗》这篇诗歌时也是在一次他乡遇故人的境遇下。

赏析王维改变一个女人的命运的一首诗

赏析王维改变一个女人的命运的一首诗

赏析王维改变一个女人的命运的一首诗赏析王维改变一个女人的命运的一首诗导语:莫以今日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这首诗题作《息夫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

息夫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莫以今日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这首诗题作《息夫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

息夫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长得美丽,绝色倾城,又称“桃花夫人”。

息夫人因她的美貌,曾引发了三个国家的争斗,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

她不愿涉足政治漩涡,然而,命运却把她带到权力的中心,成为各国君王虎中争夺的牺牲品。

息国很小,南与楚国接邻。

楚文王听说息夫人特别美丽,就派兵灭掉了息国,把息夫人掳进宫作为自己的宠妃。

息夫人身不由已,在宫里生了两个孩子。

但是不忘旧日恩情,三年里不和楚文王说一句话。

她绝丽的容颜因为落落寡欢而显得飘渺莫测,但楚文王对她却始终念念于心,犹自深爱。

楚问王问息夫人为什么不说话,她这才回答说:“我一个女人,被迫嫁了两个丈夫,又不能够去死,还能说什么呢?”然而,对一个强势的男人来说,寡淡、自尊而美艳的女人无疑会成为男人心头的朱砂。

楚文王不甘心维持这种无滋无味的夫妻生活,认为息夫人伤心欲绝都是当初蔡哀侯惹起的`,为了讨好息夫人,楚文王便又一次举兵伐蔡,攻占了蔡都,扣留蔡哀侯,直至蔡哀侯被软禁九年后死去,可以说是帮了息夫人出了一口恶气。

但是,即便如此,并没有改变息夫人心中的难言之痛,更没有改变她对第一个夫君的一往情深。

此时的息国国君成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

虽然息夫人在楚王宫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她“身在楚营心在息”,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自己的丈夫。

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但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与夫君重聚。

秋风送爽,桂子飘香,楚文王兴高采烈地出城打猎,预计两三天后才能回宫。

息夫人趁此机会悄悄地跑到城门私会自己的丈夫。

两人见面恍如隔世,看着满脸沧桑,衣衫破旧的丈夫,息夫人泣不成声,紧紧抱着丈夫说:“妾在楚宫,忍辱偷生,当初就是为了保全君侯性命,后来则是为了想见君侯一面。

李商隐诗中的女性形象

李商隐诗中的女性形象

李商隐诗中的女性形象李商隐诗中的女性形象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诗歌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

作者用唯美的笔法来塑造这些女性形象,但是李商隐诗中女性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她们或是红颜薄命,过早地香消玉殒;或是内心抑郁不平,过着孤独苦闷的生活。

一、李商隐的一生,命运多舛,身世飘零。

早年“浙水东西,半纪漂泊,某年方就傅,家难旋臻”。

(《祭徐氏姊文》)九岁丧父后便一直过着孤苦寒微的生活,成年后又不幸陷入党争的夹缝之中,遭受世人的非议。

但正是这一生坎坷曲折,使得他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表现在他的诗中,人物形象众多,类型也异常丰富,而女性形象尤其出色。

或是出于典故、史实,如作者钟爱的宓妃、嫦娥、杨贵妃、莫愁;或是形形色色的歌妓;或是唐代的特殊群体――女冠;或是无名无姓。

这些身处深宫、闺房、酒肆的女子,每一位都美丽多情。

例如:“户外重阴黯不开,含羞迎夜夏临台。

”(《无题二首,其二》),试想女子带着羞意,独自在阳台上盼望,这是多么有韵味啊!“赚得半年来,低扇遮黄子”(《宫中曲》)见到期待的人,女子用扇子遮住脸,不光是为了遮脸上的痣,可能更是因为心中的无比羞怯吧!“见我伴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无题二首・其二》)诗中女子一副羞羞答答的样子,频频照镜子,这是多么美好!“龙头泻酒客寿杯,主人浅笑红玫瑰”(《河阳诗》)美人嫣然一笑,两片红唇美得像将要绽放的红玫瑰。

可是李商隐生活在一个末世里,并且他出身于一个“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的清贫之家。

命运的坎坷,生活的不如意,使得李商隐的性格颇为忧郁孤独。

于是,李商隐的抒情诗中充满了泪水,李商隐诗中的女性的命运多为悲剧。

1. 诗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也许是上天的嫉妒,美丽的女子常常是不幸的,自古就有“红颜薄命”的说法。

那些可怜的女子不会因为美丽的容颜,善良的内心赢得幸福的生活,反而较早地消失在人们的世界中,留给人们对红颜的早逝的无穷叹惋!李商隐有一首诗是这样的“神仙有分岂关情,八马虚随落日行。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赏析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赏析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南唐后主李煜虞美⼈赏析虞美⼈•李煜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明中。

雕栏⽟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

【译⽂】这⼀年⼀度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楼上⼜吹来了春风,在这皓⽉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已衰⽼。

要问我⼼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滚滚东流。

【赏析】在这⾥我们不欣赏他的表现⼿法和语⾔风格,只赏析这⾸诗的情感主旨。

这⾸词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彩,其感情之真实、深厚、强烈。

⼀个处于⼑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胆地抒发亡国之恨,他的勇⽓,史所罕见。

李煜作为⼀个“好声⾊,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代词⼈,他给后⼈留下许多惊天地泣⿁神的⾎泪⽂字,千古传诵不衰。

李煜词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倾注,“⾎泪之歌”的特⾊在这⾸《虞美⼈》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命。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这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感之深,故能发之深,是感情本⾝起着决定性的作⽤。

也是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书者也。

”诗词总是源于⽣活,当时李煜是源于什么样的⽣活写出这样⾎泪之歌?南唐亡后,南堂皇后⼩周后随南唐后主李煜被解到开封。

她每次⼊宫,都在⾚裸后被5个宫⼈抬持,供太宗当众强奸,并由画⼯现场作画。

太宗⾼⼤⿊胖,⼩周后纤弱娇⼩,故这种流氓⾏为,对她精神上、⾁体上都造成极⼤的痛楚。

这就是她每次回家后对李后主破⼝⼤骂,后主李煜也只能每⽇以泪洗⾯的深层原因,也是后主被太宗毒死的原因之⼀。

时⼈当然不敢写出这些史实。

但画⼯的《煕强幸⼩周后图》却在宋亡后流传下来,并被⾦元⼈多次临摹。

据说赵光义当时把宫廷画师召来,将“⾏幸”⼩周后的场⾯进⾏“写⽣”绘画,就是《熙陵幸⼩周后图》。

夜吟诗文思悄然--从古代诗文看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

夜吟诗文思悄然--从古代诗文看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

┈┈┈┈┈┈┈┈┈┈┈┈┈┈┈┈┈┈┈┈┈┈┈┈┈┈┈┈┈┈┈┈┈┈┈┈┈┈┈┈35㊀E -m a i l :z x j x c k y y@163.c o m 夜吟诗文思悄然从古代诗文看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广西百色市靖西中学(533801)㊀黄晓郁㊀㊀中国古代许多诗文中故事的结局大多是女主人公受尽不公正待遇;‘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㊁‘氓“中的女主人公,她们的悲剧命运是中国古代女性的共同命运:向往幸福美满的婚姻却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㊂透过这些悲剧,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悲惨命运是封建时代妇女社会地位㊁封建家长制㊁封建夫权造成的㊂研读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其中有揭示女主人公被遗弃的‘氓“,还有揭露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婚姻的‘孔雀东南飞“㊂这些诗文勾起我对她们不幸遭遇的无限同情,同时也引发我去探究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㊂一㊁封建时代的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她知书达理,温柔㊁善良㊁勤劳,可以说她身上集中了古代女性所有的传统美德,但她还是避免不了 被遣 的命运㊂从 十三能织素 等四句,可见她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又从对她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她是绝色佳人㊂照理说这样的女子真可算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了㊂然而,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勤劳也得不到认可;惨遭婆婆驱遣,还不忘与婆婆惜别,她的通情达理还是不能消除婆婆对她的厌恶;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婆婆的一句话毁了兰芝贤淑善良的美名㊂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体现她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㊂即便她为爱如此的委曲求全,但还是被驱遣,痛失了美满的婚姻㊂这一悲剧结局昭示了中国古代女性处于从属㊁被奴役㊁婚姻不能自主的社会地位㊂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她们没有婚姻自主权,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㊂她们的婚姻都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们的思想意识是 三从四德 ,把人生幸福寄托在婚姻上: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㊂二㊁封建家长制的专制霸道就像刘兰芝,在封建时代,她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但又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幸福,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丈夫焦仲卿的身上,希望丈夫能帮她渡过危机㊂从 感君区区怀㊁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㊁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㊁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体现出刘兰芝对丈夫的爱恋㊁对幸福的渴望㊂但深爱着妻子的焦仲卿对母亲的专制却无能为力,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好把妻子送回她的娘家㊂我认为他性格懦弱,一方面跟他长期生活在专制㊁霸道的母爱之下有关;另一方面,封建时代标榜孝道,所谓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父母永远都是对的,做儿子的什么都是父母的,娶谁休谁当然得由父母说了算㊂在虚伪的 孝道 的枷锁之下,焦仲卿对母亲的不近情理也只能唯命是从㊂懦弱的焦仲卿对兰芝的感情是深厚的㊂但专制的母亲驱遣刘兰芝的心意已决,儿子的殷殷真情无法打动她的铁石心肠㊂最后专制的封建家长制还是把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致使相爱的一对青年男女 举身赴清池 ㊁ 自挂东南枝㊂由此,让我想起另外一个爱情悲剧,那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和他的表妹唐婉的故事,他们的婚姻悲剧也是封建家长制造成的㊂他们二人志趣相投,婚姻生活非常美满幸福㊂但是陆游母亲觉得唐婉成天弹琴吟诗有失妇道,而且会耽误儿子的功名前程㊂在母亲的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㊂一天,陆游到沈园游玩,与唐婉碰巧相遇㊂看到唐婉已嫁做他人妇,他百感交集,提笔写下了传世经典‘钗头凤㊃红酥手“㊂词中道尽了诗人别离后的无限愁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那段美满生活的怀念㊂后来,唐婉再游沈园时看到墙上的这首词提笔和之,即‘钗头凤㊃世情薄“㊂唐婉的词中尽现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恶毒㊂据说此后不久,唐婉就抑郁而终,陆游抱恨终生㊂封建礼教㊁封建家长制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对女性的压迫伤害尤为突出,是造成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最根本的原因㊂三㊁封建夫权使得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雪上加霜就如‘卫风㊃氓“,诗歌以自述的口吻,回忆了女主人公从恋爱㊁结婚到被遗弃的不幸遭遇和无限哀怨的情绪,鲜明地塑造了一个温柔㊁勤劳的妇女形象和一个既暴躁㊁冷酷又负情的男子形象,反映了古代男女极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女子在婚姻㊁家庭中处于被动低下的地位,揭露了夫权制度的罪恶㊂诗中对丈夫的描述不多,但也足以表现他暴躁冷酷的性格㊂从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到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甚至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充分表现了 我 被无端粗暴对待直至遗弃㊂元稹‘莺莺传“中的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㊂对于张生的负心,元稹还借用了‘左传“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道德,则必有祸 为他辩解㊂在封建社会里,要求女子 三从四德 ㊁ 从一而终 ㊁ 一女不事二夫 ,是封建夫权制给了他们残害女性的权利㊂千百年来,可悲可叹的古代女性的悲惨遭遇还在震撼着读者的心弦㊂由此看出,一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社会制度㊁社会环境㊁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㊂(责任编辑㊀陈剑平)夜吟诗文思悄然--从古代诗文看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作者:黄晓郁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靖西中学 533801刊名:中学教学参考英文刊名:Reference f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年,卷(期):2014(34)引用本文格式:黄晓郁夜吟诗文思悄然--从古代诗文看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期刊论文]-中学教学参考 2014(34)。

女性的悲歌--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命运

女性的悲歌--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命运

女性的悲歌--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命运
杨小敏
【期刊名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21)003
【摘要】唐代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被称为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它的开放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妇女群体在这一时代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独特风貌.但是作为整个社会的受压迫阶层,唐代妇女仍然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这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是有所反映的.唐诗中有不少以描写宫女、征人妇、商人妇、农妇、弃妇、歌妓命运为对象的诗篇,充分展示了唐代妇女的不幸命运.
【总页数】4页(P57-60)
【作者】杨小敏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政史系,甘肃,天水,74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42.9
【相关文献】
1.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婚姻生活状况 [J], 刘齐;李晓敏
2.封建礼教制度下的女性悲歌——鲁迅小说中女性悲剧命运根源探究 [J], 周虹云
3.命运的悲歌——曹禺笔下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J], 王华玲
4.时代变迁下的女性命运悲歌--林海音女性婚恋小说解读 [J], 江梦洋
5.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婚姻状况 [J], 胡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泪染红颜从唐诗看女性的悲剧命运摘要唐代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封建朝代,生活在其中的女性过着相对幸福的生活,但是,没有经济独立地位的她们任然是社会剥削压迫的对象,其悲剧的命运并未从根本上杜绝。

宫妇、征人妇、商人妇、歌妓以及弃妇作为社会各阶级女性的代表,展示出了其独特的风貌,同时也反映出唐代不同阶级女性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唐诗女性悲剧命运前言唐代儒、释、道并重,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封建时代。

对女性的压迫相对较小,但女性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被儒家思想长期统治的封建社会中仍然不可避免的成为生活的受压迫者,上演着一出出令人心碎的悲剧。

早在三四十年代,陈寅恪就提出了“以诗言史”的观点,因此,对于唐代女性的悲剧,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繁盛起来的诗歌上来进行了解。

唐代文学最繁荣的是诗歌,而任何一种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反映着生活。

女性群体及其生存状况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会受到诗人的关注。

唐诗多角度的对女性及其生活状况进行了描述。

杜呈祥的《杜诗中的唐代妇女》和刘开扬的系列研究《唐诗中所见当时民众妇女的生活》《从唐诗中所见当时劳动妇女的生活》《从唐诗中所见当时民间妇女的日常生活》都从文学的角度研究了唐代妇女,但只是停留在生活表面未进行深入探究。

一、金丝笼中妇渴爱而不可得的悲剧命运皇宫中生活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地位最高的女性,虽然她们中有一些凭着身位压榨别人,让人愤怒,但作为男性附庸,她们也有着不幸的悲剧命运。

这些女性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与家人思而不得见而且还饱受被冷落遗弃之苦。

唐代法制相对完善,对婚姻部分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

其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至亲王可以置媵3至10人。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人数无限制的。

而作为封建王朝最尊贵的男人,皇帝的后宫人数更是可观。

白居易也曾在《长恨歌》中写到“后宫佳丽三千人”①虽然“三千”是虚数,但也反映了皇帝后宫人数之多。

这些女人生活在红墙绿瓦之中,表面上看起来是光鲜亮丽,衣食富足,但实际上,自从她们踏入宫门开始,便犹- 1 –如笼中之鸟,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在这个后宫中,宠辱都系在一个人身上。

如若受宠还好,若是不受宠,那这些二八年华面若芙蓉的俏丽女子便只能如崔颢《长门怨》所说的“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拢。

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②对月饮泣,与影成双,在孤独寂寞中等待朱颜老去。

更有甚者,进宫十数载未见帝王的面,却已入冷门中。

这点在上阳宫女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上阳宫女玄宗时被选入宫,当时不过十六岁。

未及于君王谋面,便被善妒的宫人打入冷宫,从此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四十年,把女人最美好的年华虚耗在凄清凋败的冷宫之中。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试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③记述了这一令人悲伤地事件。

张祜的《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④写的也是一位入宫二十年难得见君王一面的哀怨,李白也写有《长门怨》两首,为这些可怜的女性奏响哀怨之歌。

为这些命运悲苦却无力反抗的女子诉所出心中的无限幽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⑤诗人借“月”绘出了长门宫阴森冷寂的环境,烘托出了居于其中的宫人的无限愁思与哀怨之情。

二、征人妇与商人妇的艰辛生活和饱受相思的悲剧命运与上层社会相对的中下层社会中的妇女,虽然不像上层社会中的妇女一样会有被打入冷宫的忧伤,可也有属于她们的哀伤。

例如商人妇和征人妇。

(一)征人妇的艰辛与相思之苦唐代前期,社会比较稳定,兵役较轻,但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兵役不断加重,征人和征人妇的数量不断增加。

”男耕女织”是我国古代认为最为和谐的男女生活方式,可- 2 –是战争兵役无情的打碎了这一美好愿望。

由于家中无壮丁,留在家中的征妇十有八九都要自负生活,不但要织锦,侍奉姑舅,做好妇人应做的事,还要把男耕也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可是男女毕竟不同,女子气力不足,就出现了“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⑥的惨状。

但是,这种惨状并没有使朝廷停止对她们的压榨。

繁重的赋税沉甸甸的压在妇女的身上,把他们以及很不堪的生活变得更加苦不堪言。

杜荀鹤曾在他的《山中寡妇》中这样写道“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芒衣衫鬓发焦。

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这些妇女不仅生活悲苦,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同样经受着摧残。

明人唐汝询曾说;“唐代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

”⑨可见征妇的愁思与哀怨是如何的深沉。

她们守于家中,思亲念远,形单影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的《春怨》就是借女主人赶鸟、怕被鸟儿惊了与丈夫在辽西相见的美梦,表现了一位征妇对远在辽西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当然,有些女子除了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也写了,对造成悲剧的源头战争的憎恶和怨恨之情。

如皇甫冉的《春思》;“莺啼夜雨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戌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⑦写出了新春之际妻子对出征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的怨恨,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夫妻早日团圆的美好愿望。

(二)商人妇饱受思念的悲剧命运唐代社会中商贾的地位随着唐代经济的繁荣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商人妇的群体也不断壮大起来。

这些商人之妇也同征人妇一样饱受思念之苦。

而且,她们没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地位,就如杜甫《新婚别》中所说“兔丝附蓬麻,引蔓固不长。

”没有经济地位的妇女就如同兔丝附麻一样,对他人的依赖很强,因此她们在离开丈夫之后所受的相思之苦更甚于别人。

但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对商人发出的“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感叹说出了商人的本质。

多数商人四处奔波,很难守护在他们的妻子身边。

刘得仁的《贾妇怨》中“嫁的商人头欲白,未曾一日得双行。

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

”⑧也同样说出了商人重利轻别离的事实,因此商人的妻子不赌不无条件的接受孤独,接受相思。

唐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刘采春曾在其《罗贡曲》中为这些商人之妇发出“莫作商人妇”的怨语。

感叹嫁作商人妇的悲哀。

这些妇人独坐空闺,默默品尝着孤独寂寞的愁苦滋味。

李白的《长干行,》“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一句就直接写出了闺中少妇对出外行商的丈夫的殷切思念之情和红颜独老的悲哀。

虽说行商能挣钱,可是一些做小本生意的商人,虽然也要外出,但生活并不是很富有,那他们的妻子生活就- 3 –更加痛苦,对丈夫的思念更加深重。

“金钗当卜钱”⑨就是一位商人之妇在思念外出行商的丈夫时不惜典当首饰只为卜得一卦,问问丈夫的归期。

而一些妇女久思丈夫却不见其归,红颜尚未展现在心上人面前,却已随着时间逝去,不免间怨叹夫婿误了自己的青春。

李益的《江南曲》“嫁的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⑩就以一个妇人的大胆期想,表现了商人之妇对自己丈夫的无限哀怨。

三、被侮辱的妓女的悲剧命运唐代娼妓形成了空前繁盛的局面。

虽然这些妓女有些能文善舞,但由于她们地位卑微,很少能得到时人的尊重,且受尽歧视与侮辱。

而那些“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⑪的美丽女子也不过是作为男人玩物般的存在。

终究不过换来诗人的一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⑫的追悔罢了。

人人都知道娼妓是受人唾弃的行业,没愿意堕落至此,只不过是讨生计而已,她们在人前强颜欢笑,内心痛苦却无处诉说。

温庭筠的《杨柳枝》就记载了这样一位歌女“宜春苑外最长条,闲鸟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拦桥。

”伴着春风起舞,不过与人欢笑,真情之处无不断肠。

这些红尘女子靠青春吃饭,等红颜老去,他们只有一小部分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即使是这些找到归宿的风尘女子也很少能有美满的生活。

白居易在他的《琵琶引》并序之中就描写了一位才艺双绝的妓女早年惨遭蹂躏老后嫁作商人妇的悲苦一生。

“十三学的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⑬如此悲惨的一生,怎能不使闻者泪湿青衫呢。

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中“花脸云鬓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问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谢的就是听妓者弹筝,不禁被筝声中的悲哀愁白了头发。

可见主人公的内心悲苦之深。

身为娼妓即使不是自愿,纵使才技无双,也免不了供人娱乐,仰人鼻息的悲剧命运。

就连西蜀名妓薛涛,满腹才华,曾与十数名诗人对诗唱韵,名动一时。

但终究是阔人们的玩物,承受着薄情水性的骂名,社会地位仍旧低下,得不到世人的尊重。

她的《柳絮》就是对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同的娼妓不幸命运的悲愤控诉。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⑭她饱尝了女性最辛酸的生活,受尽侮辱。

虽然她的生命之花也增绚烂的绽放过,到晚年却只能孤独的隐居,- 4 –在孤独中度过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

世人都说娼妓无情,可是世人有几个对她们有情呢?不过捧场做戏,肆意戏玩罢了。

她们不过是男人、权贵的玩具四、弃妇之悲古代早有七出(七去)之说,即无子去、淫逸去、不事姑舅去、口舌去、盗窃去、妒忌去、恶疾去,是丈夫可单方面解除婚约的凭仗。

而古人至唐时,人多有从一而终的观念,在孟郊的《列女操》中甚至说:“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⑮要求女子以殉夫来辨明自己始终如一的节操。

当时的世人甚至其父母对被抛弃的女子都很苛刻,因此被抛弃的女子大多命运悲惨,只有少数会再嫁。

薛馥的《赠故人》就写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妇女的悲苦遭遇和凄凉心境“昔别颜如玉,今来鬓若丝。

泪痕应共见,肠断阿谁知。

”⑯有些男子喜新厌旧,或为了前途抛弃妻子的也大有人在。

更甚者,有些男子一日功成便另结新欢。

白居易的《母别子》就反映了一个骠骑将军升官发财后娶了新妇而抛弃前妻后其妻子所承受的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