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高考一轮:第5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貌的观察一、选择题(2024·绍兴模拟)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①②③④为四条河谷。
据此完成1~2题。
1.四条河谷中最可能存在地下暗河补给的是( A )A.① B.②C.③D.④2.图中甲岩石最可能为( B )A.板岩 B.大理岩C.玄武岩 D.砂砾岩[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处河谷中分布着石灰岩,透水性好,最有可能存在地下暗河,A正确;②处、③处河谷是页岩、④处是砂岩,透水性不好,不能形成地下暗河,B、C、D错误。
故选A。
第2题,读图可知,甲岩石位于花岗岩和石灰岩的接触地带,最可能是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大理岩,B正确;板岩是页岩变质形成的,A错误;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的,C错误;砂砾岩是沉积岩,D错误。
故选B。
盐风化作用是指雨水或海水等含盐水分(溶液)渗透岩石并由内部从岩块下方渗出,盐分结晶膨胀而导致岩石露头表面矿物颗粒、碎片或部分盐晶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
一般岩石露头表面(主要是侧面)因物质脱落,易形成各种形态的风化凹穴,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
风化时间越长,风化穴越大。
下图为甘肃酒泉某地红色砂岩露头的盐风化穴景观。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盐风化形成必要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可溶性盐类物质 B.含有孔隙的岩石C.坡度较陡的地势 D.干湿交替的环境4.我国东部沿海海潮平均高潮线与最大涨潮线之间的区域也存在盐风化现象。
与甘肃酒泉相比,该区域红色砂岩形成的风化穴( D )A.更大,排列更密集 B.更小,排列更稀疏C.更大,排列更稀疏 D.更小,排列更密集[解析]第3题,盐风化需要盐分结晶,需要可溶性盐类物质溶于水(主要是雨水或海水中所含的盐分),在岩石空隙中渗透,水分蒸发、盐分析出,在岩石表面结晶,因此需要可溶性盐类物质、含有孔隙的岩石和干湿交替的环境,A、B、D项说法正确;地势陡缓对盐风化无明显影响,C项说法不正确。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含答案
2.推测呼伦湖湖区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3.近几年东岸沙丘逐步扩大反映气候变化是( )
A.冷干B.暖湿C.冷湿D.暖干
读我国河西走廊某区域简图。完成问题。
C.水体污染加剧D.植被覆盖提高
柴达木盆地东缘构造运动活跃。早期,随着板块挤压,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动的辫状河道沉积开始广泛发育,水系向东流入现今共和盆地的低洼地带。之后因鄂拉山的隆升,水系逐渐分离。中新世晚期,牦牛山剧烈隆起,山南的查查盆地构造形成并被整体抬升,但缺少该时期的沉积地层。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东缘地质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区域下列地理景观中最早形成的是( )
A.柯柯盐湖B.茶卡盐湖
C.宗务隆山D.乌兰盆地
13.对柯柯盐湖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
A.牦牛大断裂活动B.牦牛山隆升
C.乌兰盆地沉降D.鄂拉山隆升
14.查查盆地缺失中新世晚期沉积层,可能是因为( )
A.缺乏沉积环境B.地层持续下陷
C.久经风力侵蚀D.久经流水侵蚀
18.(1)解冻深度越深,土壤开始大量侵蚀越晚。原因:冻结层起隔水层的作用;解冻深度越深,融雪径流下渗越多,大量产生地表径流越晚,开始大量侵蚀越晚。(任答两点)
(2)春季升温快(或昼暖夜冷),夜冻昼融交替变化,使表层土壤疏松,抗冲刷能力减弱;土地完全裸露,缺少植被(或农作物)保护;冻土阻隔,融雪径流下渗量少,地表径流量大。(任答两点)
(1)据图归纳不同解冻深度土壤开始大量侵蚀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原因。
(2)与夏季雨水侵蚀相比该地局部地区春季融雪侵蚀更严重,试解析其自然原因。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练)1.练高考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11.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12.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
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下列各题。
A B C D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图2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2,完成8~10题。
8.图2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 .河源B .凸岸C .凹岸D .入海口9.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2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10.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
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图2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第7~9题。
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023·稽阳联考]雨岔大峡谷是黄土高原一处自然地缝奇观,有“中国的羚羊谷”之称。
峡谷由红砂岩的山体构成,峡壁内凹凸不平、线条流畅。
该峡谷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年均降水量不足150 mm,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化学溶蚀C.断裂下陷D.流水侵蚀2.按岩石成因分,雨岔大峡谷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
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4.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5.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2023·山东期中]祁连山北坡酒泉盆地南缘发生过强烈褶皱活动,相邻的南部背斜向北推覆到如图所示地区地表之上(这种外来的地层称为推覆体),经长期复杂地质作用后,形成出露下伏地层的安门口构造窗、与周围岩石地质年代不连续的飞来峰——妖魔山,构造剖面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6~7题。
6.透过安门口构造窗可以看到的构造地貌是()A.背斜B.向斜C.背斜谷D.向斜谷7.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该地区()①O1与J之间发生过地壳抬升与外力侵蚀②妖魔山是推覆体被侵蚀的残留物③下伏地层被侵蚀形成构造窗④北侧O1、O2为连续地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3·台州质检]如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下列问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A.乙向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D.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导,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导4.下图为青海阿什贡丹霞地貌景观图,形成该地地貌类型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抬升、沉积作用、侵蚀作用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侵蚀作用C.地壳抬升、侵蚀作用、沉积作用D.侵蚀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5.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6.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读图,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该地A.背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向斜成山8.形成图示地形的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读下列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9.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0.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题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5内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
课时跟踪练15(2022·湖南湘西三模)下图为火山岛形成示意图,图中各岛屿形成于同一热点。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a、b、c、d链状火山岛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A.a B.bC.c D.d2.图中岛屿从d到a海拔逐渐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浪、冰川侵蚀B.火山、风力堆积C.流水、风力侵蚀D.流水、冰川堆积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呈链状分布的各火山岛,形成于同一热点,示意图显示,链状火山岛是由板块在岩浆喷发的岩浆库(热点)上移动而成,所以离岩浆喷发地越近,形成越晚,年龄越轻,根据图示箭头可知,图中链状火山岛形成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为a、b、c、d。
故本题排除B、C、D三项,选A。
第2题,依据火山岛形成示意图分析可知,在火山岛形成之后,随着板块的移动,一旦离开岩浆喷发的热点,就少了岩浆的来源,火山岛也就不怎么变大变高。
此后出露在海面的火山岛,会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包括温差、流水、风力和海浪等共同作用,使得岛屿变小变矮,最终可能会重新没入海洋,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岛屿从d到a海拔逐渐变低的过程应属于外力长期风化、侵蚀的结果,据此排除B、D两项;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火山岛属于夏威夷群岛,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岛上不存在冰川作用,可排除A。
故本题选C。
答案:1.A 2.C新西兰南岛高山顶部终年积雪,山间多冰川,西南端有典型的峡湾海岸,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旅行地之一,图1为新西兰南岛示意图。
在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内有一处非常奇特的地理景观,一块形似苹果的巨大球形花岗岩从中间整齐地分裂成两半,屹立于岛屿边上的悬崖旁,被称为“分裂苹果岩”(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南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缓东陡B.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常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D.东部河流较西部流速慢,结冰期长4.关于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推测合理的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球状风化→岩体断裂B.岩浆喷发→地壳抬升→球状风化→岩体断裂C.地壳下沉→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岩体断裂D.地壳抬升→球状风化→水平拉张→岩体断裂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南岛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陡东缓,A错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B正确;常年受西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C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东部地势比西部缓,东部河流较西部流速慢,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没有结冰期,D错误,所以选B。
(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_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
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
平原上河道不断弯曲,洪水期间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河岸成为陡坎。
为了研究河道变迁情况,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北半球某河流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四处数码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图中该河流在M处的流向是A.向北流B.向南流C.向西南流D.向西北流3.乙处的树龄大于甲处,原因最可能是乙处A.河漫滩面积较大B.积水时间较短C.位于河流下游D.河道形成较早【答案】1.B 2.D 3.B【解析】考查河漫滩的形成、河流流向判断和等值线的判读。
1.树木生长在河漫滩上,因此树龄的大小可反映该地河漫滩的形成时间,树龄相等的地区说明为同一个时段形成的河漫滩,树龄越大说明其所在的河漫滩形成时间越早。
图示树龄等值线每两条相邻的等值线间树龄都相差25年,即它们所在的河漫滩的形成时间差相同;河道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则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大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小,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小,而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小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大,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大。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树龄等值线最稀疏、密度最小的地方是②处,故选B。
2.注意图中指向标,右侧为正北,则图示区域左侧为正南、上侧为正西、下侧为正东;通常河流上游河道较窄,越向下游河道越宽,观察图示河流,河道左侧较窄、右侧较宽,可以推测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图中河漫滩主要分布于河流的西边(图示上侧),说明河流侵蚀的是东岸,且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右岸侵蚀)也可以推测出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因此M段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故选D。
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考法精练含解析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0贵州贵阳摸底]岩石中保留了地质活动的各种线索,能帮助我们追溯地球的历史.下图示意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海拔2 493米)标志性景点“蘑菇石",其岩层一层一层叠在一起。
科学家对“蘑菇石”进行考察,发现其岩性为变质岩.读图完成1—2题。
1.推测梵净山“蘑菇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A。
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岩浆入侵—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C。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变质作用D。
岩浆入侵—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固结成岩2。
有专家认为梵净山“蘑菇石”在未来会坍塌,其坍塌的外力因素可能有()①地震②水③风④冰川A。
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某地质公园因奇石林立而成为网红打卡胜地,该地质公园内某处景观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3—4题。
3。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该景观的岩石属于()A。
甲B。
乙C。
丙D。
丁4.塑造该景观岩石形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B.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D。
变质作用和流水堆积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口至尼洋河口的河段,河型河势变化较大,时而游荡,时而窄深,大致可分为游荡型、宽谷型和峡谷型河道。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某游荡型河段河滩、河岸分布及变化示意图(2007年、2014年)。
据此完成5-7题。
5.游荡型河道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但该河段河道并未出现明显的展宽或收缩。
该河段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B.气候高寒,两岸冻土发育C.地势落差大,径流速度快D.两岸山地高耸,地形制约6。
2007—2014年该河段()A.总体上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
流水侵蚀作用有所增强C.内力作用影响超过外力作用D.径流量和输沙量明显减小7。
2007—2014年③处河滩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
地转偏向力弱 B。
河岸形态顺直C。
人类活动固滩 D.植被覆盖率高[2019河南洛阳第二次统考]盐风化作用指被风或雾从海水、盐湖或含盐表土层中带到空气中的盐分,降落在岩石表层,盐水从岩石表层孔隙中蒸发时,盐分结晶膨胀,撑破孔隙周围的表面颗粒的过程。
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含答案
模块一自然地理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1 岩石圈物质循环(2023浙江6月选考,3—4,4分)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
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
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A.砂砾岩B.石灰岩C.石英岩D.花岗岩答案 A2.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A.冷湿B.暖湿C.冷干D.暖干答案 D(2019海南单科,15,3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据此完成下题。
3.该钻井深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答案 D考点2 内力作用与地貌(2023浙江1月选考,13—14,4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图。
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岩浆岩(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答案 C(2022北京,5,3分)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3.图中(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答案 B(2022浙江6月选考,5—6,4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 B5.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答案 A(2022浙江6月选考,11—12,4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图。
完成下面两题。
6.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欧亚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答案 D7.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8.(2022山东,18,1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高考备考地表形态的塑造(含答案)
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2023年)〔2023·新课标Ⅲ〕以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①②③④中最xian形成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8. 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
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地域可能〔〕A. 地壳延续抬升,受到侵蚀B. 地壳延续下降,接受沉积C. 地壳运动稳定,受到侵蚀D. 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答案)7. D 8. C(解析)7.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外表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
所以①②③④中最xian形成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
应选D。
8.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受到侵蚀,BD错误。
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错误,C正确,应选C。
〔2023·江苏卷〕以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最有可能发觉溶洞的河谷是〔〕A. ①B. ②C. ③D. ④4. 图中断层〔〕A. 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 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 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 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3. A 4. D(解析)3.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根底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
读图可知,到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觉溶洞的河谷是①,应选A。
4.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 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
应选D。
〔2023·山东卷〕以下图为某地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6外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
课时跟踪练16(2024·湛江二模)巨石对河流形态与流水动力具有重要影响。
下图是山区河流的侵蚀作用与巨石崩落堵河的关系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河流能够接纳大量巨石,根本上是因为河流的( )A.溯源侵蚀B.下切侵蚀C.侧向侵蚀D.磨蚀、溶蚀2.下列曲线图中,与上图所示山区河流侵蚀率改变相符的是( )A BC D解析:第1题,溯源侵蚀是指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长,并逐步趋近分水岭的过程,与河流河道接纳巨石无关,A项错误。
由图可知,河流下切侵蚀使得河床加深,两岸坡度加大,受重力作用导致两岸大量巨石滑落,积累在河床中,B项正确。
侧向侵蚀主要发生在河流中下游,此时河流搬运的沉积物颗粒较小,不符合巨石的搬运,C项错误。
磨蚀主要是在河道里,流水对岩石的冲刷侵蚀,与能否容纳巨石无关,D项错误。
故选B。
第2题,巨石崩落时,大量巨石在河底积累,使得河流流速减缓,侵蚀率较慢,处于①阶段;而后由于巨石阻挡水流,水位不断上涨,使得流速加快,搬运实力增加,河底巨石被水流带走,带走的过程中巨石对河底进行磨蚀,使河床加深,侵蚀率变高,符合②阶段;然后两侧山坡的巨石受重力影响接着滑落到河底,滑落的过程巨石对两侧坡面不断侵蚀,使得河床加宽,侵蚀率也较高,符合③阶段;坡面滑落的巨石又来到河底积累,接着对河流造成阻挡,使得流速减慢,侵蚀速率减缓,符合①阶段。
因此四幅图中符合的是A,B、C、D与实际状况不相符,故选A。
答案:1.B 2.A(2024·湖南岳阳二模)小茗同学利用暑假到福建省平潭县海坛岛进行研学,他发觉该岛河流较多,有第四系海积平原和风积砂积累。
某处海面礁石上矗立着两块形似双桅帆船的花岗岩巨石,巨石边缘圆滑,东面如刀切一样的平整,当地人称其为“半洋石帆”。
据此,完成3~4题。
3.“半洋石帆”东面如刀切一样平整的形成缘由是( )A.断裂抬升侵蚀形成B.风力侵蚀形成C.垂直节理发育,风化侵蚀形成D.海浪侵蚀后断裂形成4.下列关于小茗同学所见和推想,不正确的是( )A.海岸旁边海蚀柱、岬角多见B.海岸较为弯曲且坡度较小C.“半洋石帆”将来可能消逝D.有较多的海滨沙滩解析:第3题,断裂抬升侵蚀面一般不太平整,有起伏,且不肯定是垂直面,A错误。
57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题-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57
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地表形态的塑造(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3高考题浙江卷)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题。
1.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2.下图是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
图中字母代表的外力作用中,可以表示三角洲主要成因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五种外力作用是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
如下图所示:(2013高考题天津卷)读图3,回答3~4题。
3.据图3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A .岛屿周围的浅海B .有暖流经过的浅海C .温暖清澈的浅海D .有河水注入的浅海【答案】6.C【试题立意】该题以区域地理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地理事物的分布。
【解题思路】从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珊瑚礁并没有全部分布在岛屿周围,故A 、D 排除;珊瑚礁分布并没有和洋流分布吻合,故排除B ,绝大多数珊瑚礁都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浅海区域,拥有温暖清晰的浅海环境,故选C 。
4.图3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答案】7.D图3 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 图例 珊瑚礁(岛) 赤道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外力作用的相关内容。
【解题思路】组成沙滩的物质,是外力风化、侵蚀、搬运的结果,但沙滩是波浪在向海回流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将大量的珊瑚碎屑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的,故答案为D。
2011年10月29日18时10分,湖南衡山县长江镇霞流冲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致29人遇难。
2020届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本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考试测试卷(解析)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 20 小题 )1.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绝壁之巅。
这里海拔 1 700 米,三面环山,一面对崖,岩石以砂岩为主。
据此达成下题。
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概为()A .断裂抬升、外力侵害、流水堆积、固结成岩C.外力侵害、流水堆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害、流水堆积D.流水堆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害以下图是某大洋海底表示图,N 为板块的界限,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2.图中 N 地区表面最常有的岩石种类和岩浆的根源是()A .堆积岩地壳C.侵入岩岩石圈B.喷出岩软流层D.变质岩软流层读某中纬度海岸线历史变迁图,达成下边两题。
3.图中甲处的海岸线自15 世纪至现代,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由是()A .修筑有护海大堤C.红树林保护了海岸B.大河河口不停摇动D.海平面不停降落河西走廊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域之一。
当前河西走廊北部的荒漠加快向南入侵,绿洲荒漠化日益严重。
以下图为河西走廊各样沙丘形成因子剖析图,据此达成以下各题。
4.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 .①C.①B.①D.①波涛岩 (Wave Rock)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帕斯以东340 公里处的荒漠中,完整由花岗岩构成,它的形状像一排马上破裂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涛(如图 a),图 b 为地壳物质循环表示图。
据此达成下列各题。
5.构成波涛岩的岩石属于图 b 中 ( )A .①B.①C.①D.①野外观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以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观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达成以下各题。
6.以下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近似的是()A .石笋C.风蚀蘑菇B.冰斗D.花岗岩风化球7.电影《霍比特人》《指环王》中显现的新西兰景色令人沉醉,形成以下新西兰美景的地质作用有误的是 ()A .甲——流水聚积作用C.丙——冰川侵害作用B.乙——岩浆活动D.丁——流水侵害作用8.图甲为土耳其棉花堡景观。
2021版《大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创新模拟题 分类试题: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模拟精选题(依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3、4、10、11、13题)一、选择题(2021~2022学年济南市高三质量调研考试)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爱护区”是世界有名的岩球地质公园,其实不是大理岩,而是花岗岩。
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A.甲B.乙C.丙D.丁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图a中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其类型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图b 中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故B项正确。
第2题,该景观地表的岩石为花岗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为风化作用;图b中①表示的是风化作用;②表示的是变质作用;③表示的是固结成岩作用;④表示的是冷却分散作用,故A项正确。
答案 1.B 2.A(2022·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2月联考)阅读某地区地质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经受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运动-侵蚀搬运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褶皱运动C.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D.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4.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力量最强的地层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3题,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特征,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说明是沉积岩层形成后,发生了褶皱运动。
岩浆岩切断了沉积岩层,岩浆岩层没有挤压弯曲的形成,说明是褶皱运动后形成的。
图中沉积岩层、岩浆岩层都有缺失,说明在岩浆活动后,被外力侵蚀、搬运。
依据图中岩层形态,图示地区经受过的主要地质过程先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受内力挤压,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
读图发觉后来又有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地表沉积岩层或岩浆岩缺失,说明发生侵蚀搬运过程,故选C。
第4题,读图,图中①岩层处被侵蚀成谷地,故A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模拟精选题(依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3、4、10、11、13题)一、选择题(2015~2016学年济南市高三质量调研考试)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其实不是大理岩,而是花岗岩。
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A.甲B.乙C.丙D.丁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图a中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其类型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图b中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故B项正确。
第2题,该景观地表的岩石为花岗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为风化作用;图b中①表示的是风化作用;②表示的是变质作用;③表示的是固结成岩作用;④表示的是冷却凝结作用,故A项正确。
答案 1.B 2.A(2016·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2月联考)阅读某地区地质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运动-侵蚀搬运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褶皱运动C.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D.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4.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3题,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特征,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说明是沉积岩层形成后,发生了褶皱运动。
岩浆岩切断了沉积岩层,岩浆岩层没有挤压弯曲的形成,说明是褶皱运动后形成的。
图中沉积岩层、岩浆岩层都有缺失,说明在岩浆活动后,被外力侵蚀、搬运。
根据图中岩层形态,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先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受内力挤压,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
读图发现后来又有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地表沉积岩层或岩浆岩缺失,说明发生侵蚀搬运过程,故选C。
第4题,读图,图中①岩层处被侵蚀成谷地,故A错。
③是后来沉积作用形成的,故C错。
④岩层没有出露地表,不能判断,故D错。
②岩层处形成山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故选B。
答案 3.C 4.B(2016·广东湛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
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①~④所示(图例Ⅰ~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完成5~7题。
5.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A.ⅠB.ⅡC.ⅢD.Ⅳ6.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地壳抬升D.冰川侵蚀7.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2类似的是()A.华山陡崖B.海蚀崖C.雅丹地貌D.峡湾地貌解析第5题,读图2可知,III最先遭受侵蚀,说明III岩性最松软,故选C。
第6题,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作用为主,故选A。
第7题,华山陡崖为断层所致,为地垒;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故选B。
答案 5.C 6.A7.B(2016·四川省邛崃高埂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上海是世界著名的六大“都市经济圈”之一,具有“东方明珠”的美誉。
在这片肥沃的三角洲上,环境人口容量很大。
读下图,回答8~9题。
8.陕西有“黄帝陵”,河南有“炎帝陵”;但具有“东方明珠”的上海周围却没有留下任何“炎黄足迹”,其原因是()A.适逢冰期,冻害严重B.间冰时期,洪灾频繁C.秦、淮以南,缺少食物D.江三角洲尚未形成9.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增长速度已大大放慢,甚至停止……,其原因不正确的叙述是()A.南水北调,导致水流量减少,携带泥沙量也随之减少B.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海浪侵蚀,海岸线退缩C.长江三峡水库截留了大部分来自上游的泥沙D.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作成绩显著解析第8题,由海岸线的变迁可知,“炎黄”活动期间,长江三角洲还未形成。
第9题,本题选“不正确”项。
答案8.D9.B(2016·陕西西安碑林区一模)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B.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C.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D.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11.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A.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B.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C.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D.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甲处以岩浆活动为主,并非变质作用,故A错误;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为河流的堆积地貌,故B正确;丙处受流水侵蚀形成凹岸,故C错误;先形成沉积岩再有岩浆侵入,所以①处于顺序最后,②地层位于③之下,所以②最先形成;形成顺序是②③①,故D错。
第11题,该处出现断层,湖泊可能是构造湖,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故A正确;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测该湖冬季水位的高低,故B错;湖泊水位的上升和下降,与流域面积无关,故C错;图中湖泊位于丙河下游,对丙河无调蓄作用,故D错。
答案10.B11.A(2016·湖南高三四校联考)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断被侵蚀B.先侵蚀,后沉积C.不断有泥沙沉积D.先沉积,后侵蚀13.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A.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B.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D.辽河下游流速变快14.下列关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辽河河口形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GIS技术获取辽河河口形态变化的影像B.利用GPS技术分析辽河河口形态变化规律C.利用RS技术监测辽河河口的形态变化D.利用GPS技术模拟辽河河口形态未来的变化解析第12题,读图可以看出,随着历史发展,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
第13题,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输送泥沙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增加,因此海岸向南推进。
第14题,获取辽河河口形态变化的影像和监测辽河河口的形态变化主要利用RS技术;分析辽河河口形态变化规律和模拟辽河河口形态未来的变化主要利用GIS技术。
答案12.C13.B14.C二、非选择题15.(2015·山东济宁一模)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
(2)分析CD截面所在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3)若EF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指出其可能偏移的方向(E岸或F岸),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
(2)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易沉积;人为加高堤坝。
(3)F岸。
原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右岸受侵蚀作用较强。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对接2015·新课标Ⅰ,10~11、2016·新课标Ⅰ,8~9)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1~2题。
1.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堆积地貌的判读。
根据文字材料叙述,“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则海岸向海洋扩张。
甲、丁两处公元4世纪以前的海岸线离海洋方向最远,说明在公元4世纪以后都经历了海洋的侵蚀过程,乙处4至12世纪海岸线向海洋延伸,说明堆积作用为主,12世纪到现代海岸线后退,以侵蚀作用为主,只有丙处海岸随着时代的推移,一直在向海洋深处延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
第2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判读。
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延伸,说明以堆积作用为主;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延伸,说明以侵蚀作用为主。
4至12世纪海岸线向海洋延伸,说明堆积作用为主,12世纪到现代海岸线后退,以侵蚀作用为主,故选C。
答案 1.C 2.C(对接2014·山东文综卷,12)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最终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
图2是图1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分水岭从I经Ⅱ演化到Ⅲ,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
读图完成3~4题。
3.图1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A.a B.bC.c D.d4.图2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解析第3题,根据图2可知,分水岭西高东低,所以ab流向cd而发生河流袭夺现象,导致ab下游的a段水量减少。
第4题,该区域河网密集,流水作用明显,分水岭从I经Ⅱ演化到Ⅲ,最终被切穿,是流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
答案 3.A 4.C(对接2016·课标Ⅱ,9)读我国南方某河谷剖面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地层中()A.①处地层受变质作用明显B.②处地层年龄最老C.③处地层断裂下陷D.④处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6.甲、乙两处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解析第5题,①处地层为沉积岩层,不受高温、高压变质作用;②处地层处于四个地层中的最底层,年龄最老;③处地层明显是被流水侵蚀造成的;④处地层为河流沉积物形成。
故选B。
第6题,由河谷特征知,甲处沉积,乙处侵蚀,河流曲流处凸岸沉积,凹岸侵蚀,故甲处于凸岸,乙位于凹岸且河流为自西向东流,结合指向标,故应选A。
答案 5.B 6.A(对接2015·天津文综卷,3~4、2014·北京文综卷,6~7)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7~8题。
7.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8.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A.花岗岩B.大理岩C.页岩D.砾岩解析第7题,一般下面的沉积岩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则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岩浆岩穿过了④③②①岩层,则⑤形成年代更晚;⑥岩浆岩穿过了⑤岩层,说明⑥形成年代晚于⑤。
故C项正确。
第8题,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故岩浆运动过程中,会使接触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会变质形成大理岩。
答案7.C8.B9.[对接2014·天津文综卷,7、2012·安徽文综卷,35(1)]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