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ppt课件
.
8
个案研究
❖ 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意义研究对象(人 与事)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如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机 构,他针对现实情境中的真实个体或团 体的研究 。
❖ 个案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 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 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
9
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应用
❖ 资料收集常采用合众法,观察、访谈、田野 日记、文本分析(文本包括用各种手段记录下 来的所有资料或图片)测量等
.
1
质性研究的概念
❖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 然环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现 象进行整体性的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 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 和意义的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
2
质性研究的特点
❖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 是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
❖ 自然主义的探究
.
23
提问的原则和问题类型
❖ 重要原则:尽可能的自然,结合当时的具体 情况,感觉比较轻松
❖ 问题类型: 开放型和封闭性 具体型和抽象型 清晰型和含混型
提问时要注意通俗化,贴近对方的心灵和生活
.
24
追问
❖ 基本原则: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 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为
❖ 追问的时机和度:尽可能使受访者的意愿表现充分 后在进行追问相关问题,自然而然的衔接;使访谈 进展自然,顺畅,按照受访者的自由联想进行下去
.
12
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应用
❖ 历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查阅 资料。研究者也可以访谈相关的人物、回顾 和分析录像带或电影资料、探访事件发生的 地方、实物考察。
质性研究方法的名词解释
质性研究方法的名词解释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决定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式。
在研究方法的众多分类中,质性研究方法与数量研究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将侧重于质性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主观理解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理解人类行为、社会互动和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与数量研究方法注重收集大量的数字数据不同,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对个体和群体真实经验的深入探寻。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话、观察、文字分析等方式揭示被研究对象的主观体验和意义构建过程。
质性研究方法在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最早引入该方法的学科是社会学,旨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性研究方法拓展到了其他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护理学等。
这些学科的研究者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学科内的一系列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在于:首先,它强调对被研究对象的现象进行深入理解,而非简单的定量测量。
研究者会通过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和观察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动机、情感以及其中的复杂关联。
其次,质性研究方法注重理论生成,研究者不仅描述事实,还试图构建理论来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这种理论生成过程往往基于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
最后,质性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的重要性。
研究者的主观经验和倾向性在研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质性研究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技术和工具,其中最常用的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观察和文本分析。
深度访谈是质性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数据收集方式之一,它通过与被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深入了解其主观体验和观点。
焦点小组讨论是以群体为单位进行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引导讨论来了解参与者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观察是研究者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行为或事件的过程,并进行系统记录和分析。
文本分析则通过对书面、口述或视觉材料等文本进行细致的解读,揭示其中隐藏的主题和意义。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法又称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地研究和解释科学事实的一种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不使用数理统计技术的研究方法,因此在国际上一直被人们视为客观的方法。
一、质性研究概述1。
质性研究方法的概念质性研究(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简称QER)是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创造的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一种科学地探讨行为和事件的方法。
它采用自由的、多变量、非实验性的观察,使用第一手资料而非第二手资料,并且强调理解而非解释。
虽然“科学”并不总是意味着数据和计算,但是质性研究不仅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而且要产生出可重复的结果,就像它所追求的那样。
从根本上讲,科学应当采用科学方法去了解事物,并运用这种知识和信息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质性研究是对科学实验所得到的感性资料进行分析,以提取出新知识的研究方法。
即不是依靠精确的实验设计,而是根据对一系列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通过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得到结论。
由于没有对实验做精确的控制,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但是通过多次重复可以减少失误率,从而提高质性研究的可靠性。
2。
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2。
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
质性研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心理学家埃米尔·伯克的《关于特殊儿童和问题儿童心理学的研究》(1835)这部著作中。
在19世纪后期,德国的格奥尔格·威特海默(Wolfgang Kanter, 1819-1894)、瑞士的阿道夫·迈尔(Adolph May,1819-1894)、奥地利的阿诺德·豪斯霍弗(Arnold Vos hetberg,1851-1926)等人开始对与态度相关的外界条件作定量的测量,他们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函数,因此他们将态度看作是能够测量的,并且对态度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
到了20世纪30年代,科学方法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范式,使得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各种学科能够广泛的应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也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加充分地、更加透彻地、更加深刻地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内在原因。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
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
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
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概论
(五)多元方法(multi-method)原則 質性研究作為一般經驗研究方法,傾 向採取多元方法,也就是不只一種資料蒐 集與詮釋、分析的方法,多元方法可促成 交互檢證(cross-validation),可提升研 究的效度或trustworthiness。
(五)多元方法原則 研究者應避免自我設限,先行排除所 謂前科學(pre-scientific)的概念與非標 準化的資料,如日常生活經驗或內省所得。 這些經驗、前理解對於描繪出事物完整圖 像都有幫助。
質性研究方法概論
齊力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系 副教授
一、質性研究與計量研究的對稱性? 計量與質性研究方法名稱上似有明顯 的對稱性。其實,計量研究較宜視為一般 經驗研究中的一種特例。一般經驗研究沒 有理由排斥計量研究,但是也沒有理由獨 尊計量研究。獨尊計量研究,是實證主義 (positivism)思維下產生的態度,以計量 標榜客觀性、標準化性與可概推性。
三、質性研究方法的地位 質性研究常被視為整個研究的前導部分,相對 於後期的計量研究而言,它常被認為是比較不 嚴謹的、未標準化的、不重要的。質性研究的 專業地位常是在這樣的討論脈絡裡被定型,
三、質性研究方法的地位 質性研究方法一直未能發展成為較有系統的、 明確且標準化的程序。這可能是質性研究方法 被忽視的主要理由。但是…
實證取徑的研究者會選擇質性研究方法,常因 為研究所處的階段尚不便採行計量的方法,或 是研究者的條件尚無法進行計量的研究。這些 方法常被視為研究的前導部分。整個研究最後 的目的也仍然是在於找到法則,或對事物提出 因果性的說明。
質性研究與詮釋取徑更具有選擇的親近性。質 性研究適合展現詮釋取徑所欲展現的社會世界 的形貌。對詮釋取徑的研究者而言,社會研究 的目的是在發展對社會生活的了解,以及發現 他們在自然狀況下的人們如何建構意義。他們 想知道,對被研究者而言,什麼是有意義的、 什麼是他們所關切的,或者個人如何經驗日常 生活。
质性研究方法
4 定性与定量研究综合比较
定 性 研 究
1.从本体论 2.从认识论 3.从方法论 4从研究者角度
定 量 研 究
假设世界上事物现象是「主观诠释」 假设事物现象是「客观存在」 主观体验,非由外人来了解。追求 整体意义。 追求特殊关系(ideographic)的整 体了解。 研究者需身历其中,才能感同身受 分析「客观」的因果关系,强调 「客者为局外人
第一篇 理解质性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方法主张 第四章 生活世界与默会知识
第一章 导论
一、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指的是,任何不是经由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续而产 生研究结果的方法。它可以是对人的生活、人们的故事、行为 ,以及组织运作、社会运动或人际关系的研究。 这里也是有争议的: 例如,有些学者使用质性方法常用的一些技术,例如访问、观 察来搜集资料,但是随后他们却把这些资料译码再用统计技术 加以分析。所以,事实上他们实在以量化方式处理质化资料。 请注意,当我们指称一个质性研究时,我们并不是指上述这种 用量化方式分析质性资料的过程;我们所指的乃是利用非数学 的分析程序,凭借各种方式,包括观察、访问来搜集资料,并 且利用例如文件、文书、书籍、录音带,甚至人口普查这种为 其他用途而搜集到的量化资料加以分析的程序。
3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
►
► ►
► ►
(1) .我们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其意义是经由研究者 所赋予的,非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不是可以用语言 文字表达的,它是一种「感觉」。 (2) .不同时空的感觉可能不同,自己才能感受。 (3) .其”意义”不限于语言所可以表达,此种意义植 基于研究的目的、研究者的背景、历史、风俗和与语 言、社会阶层等。 (4) .目的不在解释(explanation) ,而在诠释 (interpretation),其结果是特殊的。 (5) .重质不重量。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1.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身临其境地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活动,观察他们的行为、互动和环境,并记录下来。
2. 深度访谈法: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和探究,以了解其观点、态度、经历等,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
3. 文件分析法:研究者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件、资料等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文件、图片、录音等,以探索其中蕴含的观点、态度和意义。
4. 群体讨论法:研究者组织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性的小组讨论,通过互动、交流和碰撞,挖掘研究对象的观点、态度和意见,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5. 现象学方法:研究者采用凭直觉、感知和感受的方式,融入到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中,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经验的感知和描述,描绘出问题的内在本质和现象特征。
质性研究方法精编版
质性研究方法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质性研究方法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
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
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
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质的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质的研究方法复习要点本文档旨在复质的研究方法的关键要点。
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非统计数据,以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经验。
以下是质性研究的一些重要要点:1. 理解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意义。
- 它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解释,而不是量化和统计分析。
- 质性研究方法通常使用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技术来收集数据。
2. 数据收集方法- 访谈:通过与参与者进行面对面或远程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经验和观察。
- 观察: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和互动,研究者可以获得详细的信息。
- 文本分析:对书籍、文章、文档等文本进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模式、主题和含义。
3. 数据分析方法- 归纳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研究者可以归纳出普遍的模式、主题和概念。
- 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分类和解释数据,研究者可以深入理解数据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 逐步分析:研究者可以逐步分析数据,从而逐渐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更深入理解。
4. 研究可信度和效度- 可信度:质性研究中的可信度指的是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研究者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数据记录和研究者立场的透明度来增强可信度。
- 效度:质性研究中的效度指的是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研究者可以通过详细的描述、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的透明度来提高效度。
5. 伦理问题和保密性- 质性研究中存在一些伦理问题,例如隐私保护、知情同意和研究者参与等。
研究者应遵守伦理准则并尊重参与者的权益。
- 保密性是质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者应采取措施确保参与者的身份和信息得到保护。
以上是质性研究方法的一些重要要点。
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现象,揭示其中的意义和模式。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充分理解研究方法,合理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并遵守伦理准则。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是探索和理解人类行为、观念和经验的本质。
与数量研究法不同,质性研究方法不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字分析。
本文将简要介绍质性研究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质性研究法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详细观察和分析,获得对某一现象的深入理解。
质性研究法适用于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类行为和经验,尤其适用于需要理解时间、环境和情境背景的情况。
质性研究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全面性:质性研究法强调尽可能多的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充分理解研究对象的多个方面和层面。
2. 可视性:质性研究法通常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图表等方式展现研究结果,以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到研究对象的本质。
3. 灵活性:质性研究法允许研究者灵活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适应研究对象的需求。
研究者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4. 解释性:质性研究法主要关注解释和理解,而不是量化和统计。
研究者通过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以解释和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经验。
质性研究法适用于多个领域和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在社会科学领域,质性研究法可以用于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观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言谈和行为,以探索特定社会现象的内在原因和动机。
在教育领域,质性研究法可以用于研究教学方法、学习过程、教育政策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教室实践、访谈学生和教师等方式,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深入理解,并提供改进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建议。
总之,质性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于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观念和经验。
它的主要特点是全面性、可视性、灵活性和解释性。
质性研究法适用于多个领域和学科,可以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教育实践等。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方法包括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和田野调查等;定量研究包括问卷法,实验法等等。
质性方法包括哪些方法民族志Ethnography,又称人种志。
作为一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民族志要求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的,动态的,情景化的描绘,探究在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民族志是很多方法的集合,包括参与式观察法(后面会讲到),图像收集,访谈等等方法。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
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研究中应采用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更为科学有着激烈的论争,同时也企图寻找结合的路径。
但通过分析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运用,看到的却是教育研究者对方法论及其方法的忽视。
因此涵养科学精神才是教育研究者必须且迫切的选择。
质性研究以描述的方式实现意义的理解,根本的问题,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与思辨的研究、科学的研究不同研究传统,具有了独特的研究风格和特色。
民族志是质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要求研究者长期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
因为社会中存在多种文明的共存,如果想要研究其他文明,抛弃自身看法与成见是很困难的。
因此,民族志需要到所研究的地方上居住一段(较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学会当地的语言,为了沟通的方便。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摆脱因为当局者的歪曲导致的资料不真实的问题。
参与式观察法观察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研究者也是参与者。
参与式观察可以保证研究者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现场,与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中倾听和观看他们的言行。
老师这个身份就是典型的参与式观察。
一边教授学生,一边观察学生的言行。
参与式观察的主要特点在于对整体情境的考量,对参与者行为的关注和对被观察者理性的尊重。
质性研究方法
→→记下所有的事情
9. 访谈的其他注意事项 访谈中的非语言行为:外貌,衣着,打扮,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人际距离,说话和
2. 确定并接触“守门员” 守门员指那些在被研究者群体内对被抽样的人具有权威的人,他们可以决定这些人是否
参与研究。P151 (1)合法 VS 不合法 (2)正式 VS 不正式 应先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环境中的权力结构及其与研究者的关系。 领导批准、介绍信,获得通行 VS 感觉不快。可以直接和被研究者接触,或者通过一些
5. 访谈的分类 P171 (1)结构/封闭型访谈: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
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 (2)开放/无结构型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
的看法。 (3)半开放/结构型访谈: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同时也允许受访者
研究设计的组成部分 (1)研究题目,包含研究群体、概念和理论等要素; (2)研究问题,即问题意识; (3)概念和理论搜寻,发现一个或多个竞争的理论,既有研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存
在哪些解释逻辑。这个环节要汇报 3-5 篇核心文献; (4)找到研究概念和理论切入点,确定自己的研究理论视角和分析思路,比如多元情感劳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
第一节:研究对象抽样 第二节: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第三节:研究关系对研究的影响 第四节:进入研究现场
第一节:研究对象抽样 一.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P103 概率抽样:在被限定的研究对象中每一个单位都具有同样大的被抽中概率。 非概率抽样:按照其他非概率标准进行抽样的方式。质的研究中使用的最多的“非概率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人类行为、态度和观点的研究方法,旨在揭示个体和群体在特定环境下的主观感受和经验,并通过对文字、图像、声音等非数字化数据的分析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含义。
下面是关于质性研究方法的700字介绍。
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以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为目标,而不是通过数值分析来验证假设。
它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研究主题,包括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
质性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研究者能够理解并解释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途径。
质性研究方法的数据来源多样,可以是口述的访谈、观察、参与观察、文件和档案的分析、艺术品的研究等。
研究者通过直接与参与者交流并记录他们的观点和经历来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建立密切的关系,以便获取详细的信息和深入的理解。
在质性研究方法中,数据分析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研究者需要逐个细致地审查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编码和分类。
研究者通常使用某种合适的分析框架来帮助理解和解释数据,并从中提取出主题、模式和趋势等重要的观点。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质性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研究者的主观性。
由于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者的理解和解释可能受到其个人经历、信仰和偏见的影响。
因此,研究者需要保持中立和审慎,确保他们的观点和解释是基于详细的研究数据。
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探索性研究,以深入了解某一现象的本质和特征。
它也可以用于验证性研究,以支持或验证定量研究的结果。
此外,质性研究方法还可以在实践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制定政策和改进实践。
总之,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个体和群体行为背后的主观感受和经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的重要手段。
它的独特性在于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主观性。
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多种研究领域和实践场景都具有重要意义。
质性研究方法课件
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应用
? 历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查阅 资料。研究者也可以访谈相关的人物、回顾 和分析录像带或电影资料、探访事件发生的 地方、实物考察。
? Mackintosh作பைடு நூலகம்有关男性在护理中的历史研 究
13
行动研究
? 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 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用于 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组织研究、社 区研究、医疗护理和教育
用速记法,一定要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话
22
? 非语言行为
1.外貌,衣着,打扮,动作,面部表情,眼神, 人际距离 ,说话和 沉默 的时间长短,说话时的 语音,音质和音量, 姿态等 2.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受访者的个性,爱好,社 会地位,受教育程度 ,态度以及他们的心理活 动,进而帮助理解谈话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行为 3.适当的可以用谢图画,图片或卡片等;不仅 可以使用自己的非语言行为,还可以 观察对方 的非语言反映(做些简短的记录 )
23
提问的原则和问题类型
? 重要原则:尽可能的自然,结合当时的具体 情况,感觉比较轻松
? 问题类型: 开放型和封闭性 具体型和抽象型 清晰型和含混型
提问时要注意通俗化,贴近对方的心灵和生活
24
追问
? 基本原则: 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 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为
? 追问的时机和度:尽可能使受访者的意愿表现充分 后在进行追问相关问题, 自然而然的衔接 ;使访谈 进展自然,顺畅,按照受访者的 自由联想进行下去
3
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实证主义 ? 后实证主义(研究者) ? 批判主义(教育者) ? 建构主义(学习者)
4
5
6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可能指涉有关人们生活、生活经验(lived experiences)、行为(behaviors)、情绪(emotions) 和感觉(feelings)等的研究,也包括了有关组织功能 (organizational functioning)、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s)、文化现象(cultural phenomena)及国 家间互动(interactions between nations)等的研究。
投射技术的流程
根据研究目的和被访者的特征进行前期设计; 应用投射法实施刺激; 纪录被访者对刺激的反应; 对被访者的反应和被访者特征进行交叉分析; 确定被访者反映的最终含义。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投射法很容易操作,并且可能更有揭示性, 通常与非投射方法连用。
投射测试法的类型 情景联想法 句子和故事完型法 被试者图画法 漫画测试法 等等
概念性序化是依据各种有清晰指向的维度来分 类(classifying)事件或事物,但不必将这些 分类依彼此的关联性处理,以形成一个概括性 的解释架构。这指涉依据资料的属性 (properties)和维度(dimensions),将资料 组织成分别独立的类别。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理论化是一项从资料建构出解释框架的行动, 透过对概念间关系的陈述,以系统化地整合和 联系这些概念。 理论化的核心是归纳(inductions)(从资料 中抽取出概念、维度和属性)和演绎 (deductions)(对概念间关系的假设,亦从 资料抽取出来)间的交互运用(interplay)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焦点小组访谈的步骤 定义调研目标 确定讨论的问题及范围 寻找合格参与者 确定场所及时间、准备相关环境 准备主持人提纲 提醒参与者 实施焦点小组访谈 编写焦点小组访谈报告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合格的受访者和优秀的主持人是焦点小组访谈 成功的关键因素
3.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客户需求的层次化表达——手段目的链理论
具体地说,个人价值是人们 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手段是 人们实现目标的方法,在市 场营销范畴中,手段就表现 为产品属性及由此带来的产 品利益。这就形成一个手段 目的链(Means-end Chain): 产品属性——产品利益—— 个人价值。
代码均具有面向性。例如,自我是「自由的」 (liberated)、取得是「容易的」(easy)、嗑药经 是「负面的」(negative)、经验是「新奇的」 (novel),且青少年係「挑战」(challenging)成人 的立场。 当我们将这些代码关联到「试验嗑药」,我们实际上 是将「有限度试验」关联到自我的「自由」、取得的 「容易」、经验的「新奇」、嗑药经的「负面」和对 成人立场的「挑战」等。以此一方式,即能将「有限 度试验嗑药」,与「重度嗑药」区分开来。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访谈开始的一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营造宽松、积极交流和思考的氛围 提供基本的规则 设定基调 一般的介绍模式 表示对受访者的欢迎 介绍访谈目的 介绍规则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提问的技巧 多提自由回答的问题 问题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 多用启发式的问题,少问为什么 先问是什么的问题,再问为什么的问题 参照标准化的提问方式 结束访谈 请受访者反思访谈过程,并总结他们的观点 “我总结的全面吗?” 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3.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客户需求的层次化表达——手段目的链理论
手段-目的链理论认为,顾客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其 出发点是实现一定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价值需要取 得一定的结果/利益,为了实现这一利益需要购买一定 的产品和服务的属性。
第四章 挖掘客户需求
属性包括原材料、形态、制造过程等内部属性和服务、 品牌、包装和价格等外部属性。 利益包括功能利益、体验利益、财务利益、心理利益 价值包括归属感、爱、自尊、成就感、社会认同、享 受、安全、快乐等内容。
3.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客户需求的层次化表达——手段目的链理论
手段—目的链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Milton Rokeach 提出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Tom Reynolds 和Chuck Gengler把它运用到营销学上来研究顾客行 为。该理论阐述了个人价值影响个人行为的方法。
第四章 挖掘客户需求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质性研究方法2——投射测试法
投射测试的目的是探究隐藏在表面反应下的真 实心理,以获知真实的情感、意图和动机
基本原理
投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试的基本原理来自于对人们经常难以或 者不能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的认识, 投 射测试是穿透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真正的情 感和态度浮现出来的技术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扎根理论是通过系统的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研究, 从资料衍生出理论懂的过程。在这种方法中, 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最终形成的理论,彼此具 有密切的关系。 包含描述和理论性解释 概念性序化(conceptual ordering) 理论化(theorizing)的历程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对人、人的行为、情感、生活方式真正感兴趣 良好的倾听技巧 良好的观察技巧 良好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技巧 客观性 具有营销、调研和广告方面的扎实基础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选择受访者的基本原则 制定严格的选择标准 严格的控制招聘过程 选择能提供丰富信息的人 防止职业受访者带来的结果偏差 对受访者的激励 积极诚恳的邀请 现金 食品或礼物 其他的奖励或激励手段
3.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扎根理论操作程序3——干扰排除 我们要能辨识我们或研究参与者的偏见、假定
或信念何时掺杂到分析之中。 掺杂偏见的指标之一,是接受了受访者所用字 词或所做解释之表面价值,或者是完全排斥而 不去询问受访者究竟说了些什麽? 从分析者的立场来看,「禁忌」(taboo)和 「从不」(never)的概念被凸显了出来,我们 就要立刻在脑海中摇红旗 。
研究生课程
管理研究方法
主讲:赵晓煜
研究生课程
第3章 质性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1.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2.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3.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1. 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指不采用统 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方法来获得研究发现的任何 类型研究。
3.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扎根理论中的主要编码类型
开放编码 (open coding) 主轴编码 (axial coding) 选择编码 (selective coding) 过程编码 (process coding)
开放编码的分析任务,包括命名概念、定义 类别,以及依据其属性与面向来发展类别。 对类别和子类别进行编码时,其命名主要来 自于已有的概念、文献或实际情景。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研究者须多次实地调查,进行访谈、观察或收 集文件,以收集足够的资料,发展具理论饱和 度(theoretical saturation)的类别。 访谈参与者的选取是受理论预期所主导,有助 于研究者发展理论,使理论达成饱和,故称为 “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 从所收集的资料中提炼信息、加以比较、以形 成类别的系统化历程,称为资料分析的“经常 性比较法”(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2. 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质性研究方法1——焦点小组访谈
形式:由8-12人组成访谈小组,在一名主持人 的引导下对某一主题或观念进行深入讨论。 目的:了解和理解人们对一种产品、观念、想法 或组织的看法及其原因 关键:使参与者对主题进行充分和详尽的讨论, 通过被访者的相互启发或刺激得到更多的 信息
3.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目的,是为了将在开放编码中被分割 的资料,再加以类聚起来。在主轴编码中,资料 可依据各个类别与次类别之间关系性质的陈述, 而被重新加以组合,以对现象形成更精确且更複 杂的解释。
3.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在主轴编码中,分析者是在维度层次上来关联类别。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分析是指涉诠释资料的非数量化历程, 目的在于发现原始资料间的概念(concepts) 和关系(relationships),然后将之组织成一 个理论性的解释架构(theoretical explanatory scheme)。 这些资料可能包括访谈和观察资料,也可能 包括文件(documents)、影片(films)或 录影带(videotapes),甚至是为其他目的而 量化的资料,如人口统计资料等。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质性研究方法3——观察法 不通过提问和交流而系统的记录人、物体或事 件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使用观察法的条件 所需信息必须是能过观察到的或能从观察到 的行为中推断出来 所要观察的行为必须是重复性的、频繁的、 可预测的 所要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相对短期的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研究被视为一项“循环性过程”(a circular process。在研究过程的所有阶段,资料收集和 分析均可以质性和量化两种模式及其不同程度 之组合来加以处理。也可以容许重复的交互运 用,使质性资料能作量化分析,或量化资料进 行质性分析。 质性研究研究的主旨是建立或发现理论,对某 一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互动现象发展出抽象分析 的基模。
3.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开放编码的例子
访谈者:请告诉我青少年及其使用药物问题。 受访者:我想青少年之所以使用药物,是想要从他们父母处获 得释放„叛逆行动‟。哦,我不知道,我只能谈我自己。对我 而言,那是一种经验„经验‟„实境代码‟。你会听到很多有 关嗑药的事„嗑药经‟。你会听说嗑药是很不好的事„嗑药经 的负面意涵‟。但它们却到处都有„供应无缺‟。你很自然就 会嗑药,因为很容易取得„容易取得‟,而且因为它是一种新 奇的玩意儿„崭新经验‟。你知道它是对你不好的一种东西、 一种禁忌、一种「不」„负面意涵‟。每一个人都反对它„成 人的负面立场‟,如果你是一个青少年,你首先要做的事就是 去试试看„挑战成人的负面立场‟。